高考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
高三生物专题复习遗传规律和遗传本质专题导学案
![高三生物专题复习遗传规律和遗传本质专题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5ec90d02020740be1e9b8c.png)
高三生物专题复习遗传规律和遗传本质专题导学案【考纲要求】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Ⅱ)3.伴性遗传(Ⅱ)4.人类遗传病的类型(Ⅰ)5.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Ⅰ)6.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Ⅰ)【学习过程】第2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网络构建内化体系考点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1.性状显隐性的判断(2)杂交法: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所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为显性,未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为隐性。
(3)假设法:若以上方法无法判断时,可以用假设法来判断性状的显隐性。
2.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②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③关系: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对基因可能与多种性状有关;一对性状也可能与多对基因有关。
3.遗传基本定律中的异常情况(1)分离定律异常情况①不完全显性:如红花AA、白花aa杂交,杂合子Aa开粉红花,则AA×aa杂交再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粉红花∶白花=1∶2∶1。
②显性纯合致死:Aa自交后代比例为显∶隐=2∶1。
③隐性纯合致死:Aa自交后代全部为显性。
(2)自由组合定律异常情况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
)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
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A )A.14 B.13 C.12 D.34拓展1:(2013·福建卷,28)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花色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1)白花(AABBDD)×黄花(aaBBDD),F1基因型是________,F1测交后代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 4.3《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 新人教版
![高中生物 4.3《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fa112d9011ca300a7c39041.png)
高中生物 4.3《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新人教版4、3《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新人教版)【考纲点击】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过程。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3、基因的概念。
4、DNA分子的复制。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核心要点突破】一、遗传物质的探索1、经典实验2、生物遗传物质总结生物所含核酸所含核苷酸含氮碱基遗传物质细胞生物(原核、真核生物)两种:DNA、RNA8种:四种核糖核苷酸四种脱氧核苷酸5种:A、T、C、G、U均为DNA病毒DNA病毒1种:DNA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A、T、C、GDNARNA病毒1种:RNA4种核糖核苷酸4种:A、U、C、GRNA【典例1】格里菲思和艾弗里所进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实了()① DNA是遗传物质②RNA是遗传物质③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④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⑤糖类不是遗传物质⑥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A、①④⑤⑥B、②④⑤⑥C、②③⑤⑥D、③④⑤⑥【典例2】噬菌体在细菌体中合成自己的蛋白质需要( )A、噬菌体的DNA和氨基酸B、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C、细菌的DNA和氨基酸D、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氨基酸二、DNA分子的功能2、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比较复制转录翻译时间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主要在细胞核细胞质的核糖体模板DNA的两条单链DNA的一条链mRNA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20种氨基酸条件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ATP酶(解旋酶、RNA聚合酶等)、ATP酶、ATP、tRNA产物两个相同的子代DNA一个单链RNA(mRNA、tRNA、rRNA)多肽链模板去向分别进入两个子代DNA分子中恢复原状,重新绕成双螺旋结构分解成单个核糖核苷酸特点半保留,边解旋边复制边解旋边复制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顺次合成多条肽链碱基配对A-T, T-AC-G, G-CA-U, T-AC-G, G-CA-U, U-AC-G, G-C遗传信息传递DNA→DNADNA→RNAmRNA→蛋白质意义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各种性状注意:(1)复制和转录发生在DNA存在的部位(因为这两个过程都是以DNA为模板的),如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拟核、质粒等部位。
《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
![《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a87361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5b.png)
《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导学目标:了解遗传的基本观点和遗传物质的组成,掌握DNA和RNA的结构及功能,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
一、知识回顾1. 什么是遗传?遗传的基本规律是什么?2. DNA和RNA分别是什么?它们的结构有何不同?3. 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功能分别是什么?4.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包括哪些步骤?二、新知预习1. 什么是基因?基因在细胞中的作用是什么?2. DNA的双螺旋结构是如何形成的?它的碱基配对规律是什么?3. RNA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不同于DNA?4. DNA复制、转录和翻译是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三个关键步骤,各自的作用是什么?三、教室进修1. 进修《遗传的物质基础》相关知识,了解遗传物质的组成和功能。
2. 分析DNA和RNA的结构差别,探讨其在细胞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 讨论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深入理解基因的作用和遗传规律。
四、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DNA和RNA的结构及功能。
2. 思考基因的观点,尝试诠释基因在细胞中的作用。
3. 总结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过程的关键步骤,写出文字说明。
4. 准备相关问题,积极参与下节课的讨论和交流。
五、拓展延伸1. 了解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具体机制和过程。
2. 探讨基因突变对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影响。
3. 钻研摩登生物技术在遗传钻研中的应用和意义。
六、进修反思1. 回顾本节课进修的内容,检查是否掌握了遗传的物质基础知识。
2. 思考遗传学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对生命科学的发展有何贡献。
3. 总结进修方法,为下一次课程的进修做好准备。
高中生物 第6章 遗传的物质基础全套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第6章 遗传的物质基础全套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892027cd5ef7ba0d4a733bd3.png)
遗传的物质基础【本章知识框架】【疑难精讲】1.染色体在传种接代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每种生物都有恒定的染色体数。
如玉米的染色体数是20,普通水稻的染色体数是24,猪的染色体数是38,黄牛的染色体数是60等。
实验研究表明,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的行为和数目变化有明显的规律性,即染色体在生物的传种接代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细胞中的染色体与遗传密切相关。
分子生物学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如何确定DNA和蛋白质对遗传的决定性作用呢?科学家设法将生物体内的DNA和蛋白质分开,并证明将DNA放入另一生物体内时,原来那种生物的性状可在另一生物体中体现出来,而蛋白质没有这种作用。
1928年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1952年赫尔希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足以证明DNA和蛋白质在遗传过程中,DNA起决定性的作用。
2.DNA的传递载体在真核生物中,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伴随着生殖过程中发生的染色体复制及染色体进入不同的子细胞,DNA由亲代传递给子代。
细胞质中线粒体、叶绿体中有少量的DNA,无染色体,在细胞质遗传中,这些DNA伴随着叶绿体、线粒体传递给子代细胞。
教材中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均属细胞核遗传,生物的绝大多数的性状遗传归属细胞核遗传的范畴。
3.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以及“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中的“主要”二字的理解生物的遗传物质有两种,即DNA和RNA。
在真核生物、原核生物体内既有DNA也有RNA,它们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RNA。
在病毒和类病毒中,有的只含DNA,有的只含有RNA,它们的遗传物质有的是DNA,有的是RNA。
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真核生物(占生物种类的绝大多数)体内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少数存在于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叶绿体中,因此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又根据DNA的存在部位不同,将遗传方式划分为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
《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
![《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aa423a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5.png)
《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遗传的基本观点和遗传的物质基础;2. 掌握DNA和RNA的结构、功能及其在遗传中的作用;3. 理解基因的观点和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诠释遗传现象。
二、导学内容:1. 遗传的基本观点2. 遗传的物质基础:DNA和RNA3. 基因的观点和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4. 遗传现象的诠释三、导学重点:1. DNA和RNA的结构、功能及作用;2. 基因的观点和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3. 遗传现象的诠释。
四、导学难点:1. DNA和RNA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2. 基因的观点和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的掌握;3. 遗传现象的诠释能力的提升。
五、导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遗传现象;2. 视频教学法:结合视频教学,生动形象地呈现DNA和RNA的结构和功能;3.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深对基因观点和遗传信息传递方式的理解;4. 实验操作法: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DNA 和RNA的特性。
六、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对遗传的兴趣;2. 进修:讲解遗传的基本观点和遗传的物质基础;3. 实践: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DNA和RNA的特性;4. 总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强化记忆;5. 提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提高遗传现象的诠释能力。
七、导学评判:1. 学生能够简洁准确地诠释DNA和RNA的结构和功能;2. 学生能够清晰地描述基因的观点和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诠释遗传现象,提出合理的观点和见解。
八、拓展延伸:1.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深入探讨遗传的物质基础;2. 进行实地考察,了解遗传现象在自然界中的表现;3. 开展相关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认识。
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进修,置信学生们能够对遗传的物质基础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进修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畜禽繁殖与改良》
![《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畜禽繁殖与改良》](https://img.taocdn.com/s3/m/8e4578cd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c.png)
《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一、导入引言你是否曾经好奇过为什么父母和孩子会有相似的特征?为什么在同一种动植物中会有不同的个体?这一切都与遗传有关。
而遗传的物质基础,就是我们今天要进修的内容。
二、进修目标1. 了解DNA和基因的观点及其在遗传中的作用;2. 掌握DNA复制和基因表达的过程;3. 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机制。
三、知识点拆分1. DNA和基因a. DNA的结构和功能b. 基因的定义和分类2. DNA复制a. 半保留复制的过程b. 复制的重要性3. 基因表达a. 转录和翻译的过程b. 蛋白质合成的意义4. 遗传信息传递和变异a. 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b. 突变和遗传病的干系四、进修方法1. 阅读教科书相关章节,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2.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实验操作和生物技术的应用;3. 参与教室讨论,与同砚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五、进修过程1. DNA和基因a. 请描述DNA的结构和功能。
b. 什么是基因?基因有哪些分类?2. DNA复制a. 请简要说明DNA的半保留复制过程。
b. 为什么DNA复制是生物体发展和繁殖的基础?3. 基因表达a. 什么是转录和翻译?请分别描述它们的过程。
b. 蛋白质在生物体中有什么作用?4. 遗传信息传递和变异a. 遗传物质是如何传递给后代的?b. 突变与遗传病之间有何关系?六、思考与讨论1. 你认为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有何影响?2. 为什么同一物种中会出现不同的个体特征?3. 生物技术在基因疾病治疗中有哪些应用?七、拓展延伸1. 了解基因工程的发展历程及应用;2. 探索基因突变与进化之间的干系;3. 钻研遗传学在医学和农业领域的应用。
八、总结复习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进修,我们对遗传的物质基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DNA和基因的观点、DNA复制和基因表达的过程,以及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机制。
希望大家能够在教室上积极参与,深入思考,加深对生命科学的理解和认识。
《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
![《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6e15a9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e8.png)
《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一、导言本导学案将介绍遗传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DNA的结构和功能、RNA的种类及功能、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等内容。
通过进修本导学案,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遗传的基本原理,为后续的遗传学进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进修目标1. 了解DNA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RNA的种类及其功能;3. 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诠释遗传现象。
三、进修内容1. DNA的结构和功能- DNA的化学结构- DNA的功能及作用2. RNA的种类及功能- mRNA的功能- tRNA的功能- rRNA的功能3.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DNA复制的过程- 转录的过程- 翻译的过程四、进修重点1. DNA的结构和功能;2. RNA的种类及其功能;3.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
五、进修方法1. 阅读教科书相关章节,理解基本观点;2. 制作思维导图,整理知识点之间的干系;3. 利用多媒体资源,加深对遗传物质基础的理解。
六、进修评判1. 完成课后习题,检验对知识点的掌握水平;2. 参与小组讨论,提高对遗传学的理解能力;3. 完成实验报告,应用所学知识诠释实验结果。
七、拓展延伸1. 了解DNA修复和突变的机制;2. 探究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3. 钻研遗传病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八、总结反思通过本次进修,我们深入了解了遗传的物质基础,掌握了DNA和RNA的结构、功能以及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
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我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遗传现象,为遗传学的深入进修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大家能够不息尽力,提高自己的遗传学知识水平,为未来的科学钻研和生活实践做出贡献。
愿大家在遗传学的进修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济南版生物八上4.4.1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
![济南版生物八上4.4.1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d3c7d7a76e58fafab003f1.png)
C. 可能是中性 D. 无法确定
3、每条染色体上含有的基因数是( )
A.一个 B.一对 C. 二对 D. 许多个
4、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有DNA组成
B.染色体主要有蛋白质和DNA组成
C.染色体有DNA片段组成
D.染色体有一条链状DNA组成。
课题
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主备人
学习
目标
1.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的分析讨论,能够说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2.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重点
难点
重点: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难点: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出示图片,总结DNA的应用。
出示图片,总结本节所学的内容。
四、当堂练习
1、民俗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这说明了生物的( )
A. 进化现象 B. 适应现象
C. 遗传现象 D. 变异现象
2、克隆牛时,选用甲的卵细胞,去掉细胞核, 选择乙牛(雄性)的耳缘细胞培养,取出细胞 核植入甲牛的去核细胞中,移植到丙牛的子宫 中,出生的克隆牛将( )
5、 什么是基因?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6、每条染色体通常包含多少个DNA分子?每个DNA上包含多少基因?
7、一般情况下,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恒定的意义?
找学生回答第1个问题,明确染色体的概念。
找学生回答第2个问题,明确同种生物的体细胞内含有数目相同且形态相似的染色体,不同种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则有所不同。
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
![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0607064a7302768e9939f9.png)
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预习学案和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说明细胞核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重点)2、尝试描述染色体. DNA. 基因之间的关系。
(难点)3、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的分析讨论,归纳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二、自主学案:(40分钟)㈠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1、遗传的概念: 生物学上把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与子代之间_________的现象。
2、伞藻嫁接实验:⑴伞藻:是一类大型的___________海生绿藻;⑵实验过程:。
把伞藻A和B都分成三份,交叉进行___________。
⑶实验结论:伞帽的形状是由含___________的假根部分控制的。
※3、生物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中,控制遗传现象的___________就储存在这些遗传物质中,因此,___________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㈡遗传物质——DNA※4、染色体:细胞内能被___________染成深色的物质。
分布特点:同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数目___________且形态___________,不同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则有所___________化学组成:主要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分子结构:由___________盘旋而成的的规则的___________结构。
基因:DNA上许多与___________的片段。
※5、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基因是___________上与遗传相关的小单位,DNA是主要的___________,位于细胞核内的___________上。
每条染色体上通常只包含___________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包含___________基因。
【归纳整理】细胞核、染色体、DNA在怎样的的关系?用右图表示出来。
(二)、合作探究迁移应用:(10分钟)1、伞藻是一类大型的单细胞海生绿藻,细胞核位于基部的假根内,成熟后,伞藻的顶部长出一个伞帽,伞帽的形状因伞藻的种类不同而异。
高三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
![高三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b3658e3c1ec5da51e27094.png)
遗传的物质基础课前预习案【高考考纲要求】1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II3.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II)2基因的概念,DNA分子的复制■■ (II4).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与性状的矢系一-II【核心知识梳理】1. 请画出一个含有四个脱氧核昔酸(ATCG)的DNA片段平面结构图2. 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比较两个经典实验轮错顾】即标噬菌染大菌,养、拌、心、测,液的性占艾弗里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处理方法实验结论设计思路3. 基因的表达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A.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B. 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C. 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D. 彳牛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2. 有尖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 DNA分子由4种脱氧核背酸组成B. 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氢键连接C. 碱基与脱氧核糖相连接D. 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链的基本骨架3. (10・南京模拟)下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有矢叙述错误的是(棊因}呼訪佔A丄匚蛋白质(性旳A. 在人体不同种类的细胞中,转录岀的mRNA申类和数量均不同B. RNA能以“ RNA-T互补的单链RNA-A RNA方式完成复制C. 逆转录过程发生在某些病毒体内,需要逆转录酶的参与D. 转录和翻译过程既能发生在真核细胞中,也能发生在原核细胞中4. (2007・山东高考)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陀噪,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 C・G,推测“ P”可能是()A. 胸腺陀旋B.腺D票吟C. 胸腺陀碇或腺瞟吟D.胞嚅噪5. 如图为两个核糖体沿同一mRNA分子移动翻译形成多肽链的过程。
对此过程的理解不正确的A. 此过程是在细胞质中B. 核糖体移动的方向从右向左C. 合成多肽链的模板是mRNAD. 两条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相同经典语句背诵1.基因是片段2.遗传信息是3.基因通过j 进而控制生物性状状。
鲁科版生物八下8.2.1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word版 有答案)
![鲁科版生物八下8.2.1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word版 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17fef3192e45361166f507.png)
八年级下册生物导学案第八单元第二章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复习目标】1.举例说出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及基因的变化。
2.描述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预习新知】任务一:说出遗传和变异的概念1.遗传是指________的相似性。
变异是指____________存在差异的现象。
2.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___________来实现的,是生物界中_____存在的现象。
任务二: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1.染色体:________中的一些容易被_________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染色体是由_____和______组成的,2.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存在的,基因也是存在的,分别位于的染色体上。
任务三: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1.DNA分子是长长的链状结构,在功能上可以分成许多片段,每一个片段都包含特定的,参与控制生物的某些特征。
2.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存在的。
每条染色体上都包含许多个基因。
如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包含个DNA分子,含有对基因。
【导学达标】知识点一:说出遗传和变异的概念【跟踪练习】1.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说明自然界中普遍存在()A、变异现象B、升值现象C、生长现象D、遗传现象2.一只雌猫一次产了四只小猫,这四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则说明生物体具有( )A. 遗传性B. 变异性C. 进化性D. 适应性知识点二::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1.解释体细胞分裂时,亲子代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什么能够保持不变。
2.体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有什么特点?【跟踪练习】1.水稻体细胞染色体数是24条,其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多少条( )A、24条、24条B、24条、12条C、12条、12条D、12条、24条2.下列对DNA叙述正确的是( )A.DNA就是染色体,染色体就是DNA B.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存在于细胞核内C.DNA分子是直线形的,分子很大D.DNA分子的结构比较复杂,但里面没有遗传信息知识点三: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1.是描述细胞核、染色体、DNA三者之间的关系。
《生物遗传学》导学案
![《生物遗传学》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55fa47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a.png)
《生物遗传学》导学案生物遗传学导学案一、导言生物遗传学是研究物种遗传变异、基因遗传和生物进化的科学。
它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涉及到生命的起源和多样性。
本导学案将为你介绍生物遗传学的基本概念、遗传物质的组成以及遗传变异的原因和途径。
二、基本概念1. 遗传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遗传学是研究基因传递规律和遗传变异的科学。
它研究的对象包括基因、染色体、基因组等。
2. 基因的定义和结构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由DNA分子组成。
它包含了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
3. 基因型与表现型基因型是个体基因的组合,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
表现型是个体外观和功能的表现,受基因型和环境的影响。
三、遗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1. DNA的发现与结构DNA是生物体内负责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由Watson和Crick在1953年首次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2. DNA的组成DNA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鳞氨酸)组成,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成链状结构。
3. DNA的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由两条互补的链组成,通过碱基间的氢键相互连接。
两条链以反向排列,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
四、遗传变异的原因和途径1. 突变的原因和类型突变是遗传变异的主要原因,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等。
突变可能导致基因的改变和生物性状的变异。
2. 重组的原因和过程重组是指染色体上的DNA在两个非姐妹染色单体(一对染色体的同一条)之间的交换。
重组有助于增加遗传的多样性。
3. 性别遗传和基因连锁性别遗传是指性别决定基因在遗传中的传递规律。
基因连锁是指两个或多个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紧密连在一起。
五、生物进化与遗传学的关系生物进化是指物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遗传和适应的改变。
遗传学研究了物种遗传变异和遗传机制,为理解生物进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结语生物遗传学作为生物学的重要分支,研究了生物遗传变异、基因遗传和生物进化等方面的科学问题。
通过了解生物遗传学的基本概念、遗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遗传变异的原因和途径以及生物进化与遗传学的关系,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生物多样性和遗传的奥秘。
《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畜禽繁殖与改良》
![《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畜禽繁殖与改良》](https://img.taocdn.com/s3/m/7305ecf0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43.png)
《遗传的物质基础》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遗传是生物学中一个分外重要的观点,它涉及到生物体的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
而遗传的物质基础则是DNA,也就是脱氧核糖核酸。
本节课我们将进修DNA的结构和功能,以及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
二、知识点1:DNA的结构1. DNA的组成:DNA是由若干个核苷酸单元组成的长链分子,每个核苷酸单元由一个磷酸基团、一个脱氧核糖糖基团和一个氮碱基团组成。
2. DNA的双螺旋结构:DNA分子呈双螺旋结构,由两条互相缠绕的链组成。
两条链通过氮碱基之间的氢键互相毗连,形成稳定的双螺旋结构。
3. DNA的碱基配对规律:DNA的氮碱基包括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
A与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G与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这种碱基配对规律保证了DNA的稳定性。
三、知识点2:DNA的功能1. DNA的复制:DNA在细胞割裂过程中需要复制,确保每个细胞都有完备的遗传信息。
DNA复制是半保持复制,即每条DNA链作为模板,合成一条新的链,最终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2. DNA的转录:DNA转录是指将DNA中的遗传信息转录成RNA的过程。
RNA与DNA的主要差别在于RNA中的胸腺嘧啶被尿嘧啶(U)取代,而且RNA是单链分子。
3. DNA的翻译:DNA翻译是指将RNA中的遗传信息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在细胞中,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DNA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最终实现了蛋白质的合成。
四、知识点3:遗传信息的传递1. 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来实现的。
在有丝割裂和无丝割裂过程中,DNA 复制确保了遗传信息的传递,而转录和翻译则将遗传信息转化为蛋白质。
2. 突变:突变是指DNA序列发生变化的现象,可能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
突变可以是有害的、有利的,也可以是中性的,对生物体的进化和适应性具有重要影响。
五、教室练习1. 简答题:什么是DNA?请简要描述DNA的结构和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学案 遗传的物质基础课前预习案【高考考纲要求】【核心知识梳理】 1. 请画出一个含有四个脱氧核苷酸 (ATCG )的DNA 片段平面结构图2.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3.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 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B. 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1.用 体侵 肠杆 经培上清放射 轮错 顾】 噬菌 染大 菌, 养、 拌、心、 测, 液的 性占32P 标C. 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D. 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2. 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 DNA分子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B. 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氢键连接C. 碱基与脱氧核糖相连接D. 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链的基本骨架3. (10 •南京模拟)下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丄匚蛋白质(性悅A. 在人体不同种类的细胞中,转录出的mRNA申类和数量均不同B. RNA能以“ RNA-T互补的单链RNA-^ RNA方式完成复制C. 逆转录过程发生在某些病毒体内,需要逆转录酶的参与D. 转录和翻译过程既能发生在真核细胞中,也能发生在原核细胞中4. (2007 •山东高考)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 C-G,推测“ P”可能是()A. 胸腺嘧啶B.腺嘌呤C. 胸腺嘧啶或腺嘌呤D.胞嘧啶5. 如图为两个核糖体沿同一mRNA分子移动翻译形成多肽链的过程。
对此过程的理解不正确的A. 此过程是在细胞质中inR> 'B. 核糖体移动的方向从右向左C. 合成多肽链的模板是mRNAD. 两条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相同经典语句背诵1.基因是片段2.遗传信息是3.基因通过j 进而控制生物性状状。
基因通过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课堂探究案一.请选择关键词构建知识网络遗传物质DNA 基因染色体RNA 蛋白质性状遗传信息遗传效应密码子反密码子二. 【体验高考】1. (10海南)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 A.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 B.DNA 中的遗传信息是通过转录传递给 mRNA 勺C. DNA 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D. DNA 病毒中没有RNA 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2. (10 •山东卷)蚕豆根尖细胞在含 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 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 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B. 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 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 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3. (09江苏)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 DNAB. 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 T 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D. HIV 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 4种脱氧核苷酸 【变式训练】用15N 对果蝇精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的 DNA 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 n 个这样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中,含 15N 的精子数为 ______________三. 【专题考点预测】【典型例题1】下图是大白鼠细胞内某生理过程示意图,下表是其曲细精管细胞中存在的两种水通道蛋白AQP7和AQP8的部分比较。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的生理过程是 _有 _____________ ,在图中方框内用或标出该过程进行的方向。
⑵丁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 ,它与乙有何不同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甲的名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 ,其基本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⑷ 从AQP7和AQP8在睾丸中的表达来看,细胞分化的原因之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项日AQP7AQPS多肽惟数 11 1飙基駿数269 263 mRNA15001500睾丸中成熟的精子细 胞中表达初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中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5)写出AQP7合成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6)大白鼠汞中毒后,对初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的影响,哪一个更大些 【典型例题2】回答下列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有关的问题:I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面是实验的部分步骤:rn(1) 写出以上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第一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二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以上实验结果说明:(3) 若要大量制备用35S 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 35S 的培养基培养 ___________________ ,再用噬菌体 去感染 ______________ 。
n .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 心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1) 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 。
(2) 在理论上,上层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
(3) 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① 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 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______________ (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⑷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________________ 。
(5)上述实验中, ____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用15N 来标记噬菌体的 DNA 理由是记录你在复习中未解决的问题课后检测案貉三步:A 攪.拜带屮挽秤,R 在一 firr 月包夕卜1. (10海南卷)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表。
其中预测正确的是2. 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④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
以上4个实验,一段时间(合适的范围内)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区域是A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B. 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C. 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D. 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3. (2010 •江门模拟)某学生制作的以下碱基对模型中,正确的是()。
4. (2010 •宁夏模拟)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B. 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C. 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D. 32 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5. (10江苏卷)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追认为蛋白质是遣传物质。
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A. 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B. 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台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6. (10江苏卷)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DNA和RNA中的五碳糖相同B. 组成DNA与ATP的元素种类不同C. T 2噬苗体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中D.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7. (10广东卷)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pH 等因素影响。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环境因子不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 B. 不产生黄曲霉毒素菌株的基因型都相同 C. 黄曲霉毒素致癌是表现型 D 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是表现型8. (10 •天津卷)根据下表中的已知条件,判断苏氨酸的密码子是()DNA 双 链TGmRNAtRNA 反密码子A氨基酸 苏氨酸A. TGUB . UGAC. ACU D . UCU9 (10江苏卷)铁蛋白是细胞内储存多余Fe 3+的蛋白,铁蛋白合成的调节与游离的Fe 3+、铁调节蛋白、铁应答元件等有关。
铁应答元件是位于铁蛋白mRNA^始密码上游的特异性序列,能与铁调节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 阻遏铁蛋白的合成。
当Fe 3+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由于结合 Fe 3+ 而丧失与铁应答元件的结合能力,核糖体能与铁蛋白 mRNA —端结合,沿 mRNA 移动,遇到起始密码后开始翻译(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铁调节蛋白甘天(1) 图中甘氨酸的密码子是 _,铁蛋白基因中决定 r —感'―序一逊的模板链碱 基序列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Fe 3浓度低时,铁调节蛋白与铁应答元件结合干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而 抑制了翻译的起始;Fe 3+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由于结合 Fe 3+而丧失与铁应答元件的结合能力,铁蛋白mRNA 能够翻译。
这种调节机制既可以避免 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细胞的毒性影响,又可以减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色.AAUG*Fe 3+一 /铁应答元件AUG■——>核糖体移动铁调节蛋白A0 O /CU ACCGGUGACUGGGCAUAA铁蛋白mRNA注:AUG 是起始密码UAA 是终止密码■■甘表示甘氨酸 '天表示天冬氨酸 色表示色氨酸丙 表示丙氨酸【答案】(1) GGU,——GGUGACUGG——---CCACTGACC---(2) 核糖体上的mRNAh的结合于移动Fe 3+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浪费(3) mRNA^端存在不翻译的序列(4) C-A①用32P标记DNA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②先将细菌分别培养在含32P或35S的培养基上;然后用噬菌体去侵染分别被32P或35S标记的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