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茶艺表演(课堂PPT)
合集下载
PPT第六章 乌龙茶分析
![PPT第六章 乌龙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40799069dc5022aaea00df.png)
乌龙茶名品介绍
福建乌龙茶按照产地、制作工艺的不同,分为闽北乌龙和闽南乌龙。 闽北乌龙主要分布于武夷岩山、建瓯、建阳等地,其中以武夷岩茶为极品。 武夷岩茶总体特征为:外形条索肥壮紧接匀整,俗称“蜻蜓头”,叶背起蛙皮 状沙粒,俗称“蛤蟆背”,色泽绿润带宝光,俗称“砂绿润”。内置香气馥郁隽永, 具有特殊的“岩韵”,俗称“豆浆韵”,滋味醇厚回甘,润滑爽口,汤色橙黄,清 澈艳丽,叶底柔软匀亮,边缘朱红或起红点,中央叶肉浅黄绿色,耐冲泡。 武夷岩茶产品分为大红袍、名枞、肉桂、水仙、奇种。
六、干燥
茶叶经过揉捻后,采用烘焙的方法进行干燥,分为毛火和足火。一般揉捻
和烘焙交替进行。目的在于蒸发茶叶中的水分,缩小茶叶体积,固定外形, 保持足干,防止霉变。 七、摊凉 茶叶干燥后,通过自动摊凉机将叶内热量迅速散发,以达到冷却的目的, 摊凉后茶叶的含水量应该控制在3.5-4%之间。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福建乌龙
任务三
乌龙茶名品介绍——大红袍
乌龙茶名品介绍
大红袍属四大名枞之首,可谓乌龙茶中的“茶中之王”。大红袍既是茶树名, 也是茶名。其发酵程度比铁观音深,干茶、茶汤香气、味道接近红茶。其品质特征 为特级外形紧结、壮实、稍扭曲,色泽带宝色或油润;香气锐、浓长,滋味醇厚、 岩韵明显、回味干爽;汤色深橙黄;叶底软亮匀齐,边红或带朱砂色。分特级、一 级和二级。 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 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
四、杀青
乌龙茶的内质已在做青阶段根基形成,炒青是承先启后的转折工序,
象绿茶的杀青一样,主要是按捺鲜叶中的酶的活性,控制氧化进程,防止 叶子继续红变,固定做青形成的品质。其次是低沸点青草气挥发和转化, 形成馥郁的茶香。同时通过湿热感化粉碎部分叶绿素,使叶片黄绿而亮。 此外,还可挥发部分水分,使叶片柔软,便于揉捻。 杀青方法分为机械杀青和手工杀青两种,以机械杀青为主。
《乌龙茶茶艺》课件
![《乌龙茶茶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4fb06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7.png)
详细描述
闽北乌龙茶主要产于福建省北部武夷山一带,是乌龙茶的重 要产地之一。其茶树生长在岩石缝里,因此具有独特的岩香 和韵味。闽北乌龙茶的代表品种有武夷岩茶、大红袍等,其 制作工艺精湛,是中国茶文化的瑰宝。
闽南乌龙茶
总结词
闽南乌龙茶以安溪铁观音为代表,具有独特的兰花香和滋味,是中国乌龙茶的代 表之一。
量。
用纯净水冲泡
使用纯净水来冲泡乌龙茶,以 保证茶汤的口感和品质。
注意泡茶技巧
掌握好泡茶技巧,如水温、浸 泡时间等,以充分展现乌龙茶 的特点和品质。
客观评价
在品鉴和品尝过程中,要客观 评价乌龙茶的品质,不掺杂个
人喜好和情感因素。
05
CATALOGUE
乌龙茶的保健功能与养生之道
乌龙茶的保健功能
降低血压
乌龙茶的传说
相传乌龙茶的发现是因为乌龙僧 人在某次采茶过程中,将茶叶放 在石磨上磨碎,意外地发现了这 种半发酵茶。
乌龙茶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文化内涵
乌龙茶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 茶道、茶艺、茶文化等,是中国传统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价值体现
乌龙茶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独特的口感 和品质,更在于其所蕴含的文化底蕴 和历史意义。
泡茶水温
乌龙茶的冲泡水温一般在95℃-100℃之间,可以根据茶叶的品质和个人的口感喜好来 选择。如果水温过低,茶叶的香气和味道无法充分释放;如果水温过高,则容易造成茶
叶苦涩。
用水选择
泡茶用水应该选择清洁、无异味的自来水或者纯净水。尽量避免使用含有氯、铅等有害 物质的自来水,以免对茶叶产生不良影响。
泡茶的步骤与技巧
CATALOGUE
乌龙茶的品鉴与品尝
品鉴乌龙茶的方法与技巧
观察茶形
闽北乌龙茶主要产于福建省北部武夷山一带,是乌龙茶的重 要产地之一。其茶树生长在岩石缝里,因此具有独特的岩香 和韵味。闽北乌龙茶的代表品种有武夷岩茶、大红袍等,其 制作工艺精湛,是中国茶文化的瑰宝。
闽南乌龙茶
总结词
闽南乌龙茶以安溪铁观音为代表,具有独特的兰花香和滋味,是中国乌龙茶的代 表之一。
量。
用纯净水冲泡
使用纯净水来冲泡乌龙茶,以 保证茶汤的口感和品质。
注意泡茶技巧
掌握好泡茶技巧,如水温、浸 泡时间等,以充分展现乌龙茶 的特点和品质。
客观评价
在品鉴和品尝过程中,要客观 评价乌龙茶的品质,不掺杂个
人喜好和情感因素。
05
CATALOGUE
乌龙茶的保健功能与养生之道
乌龙茶的保健功能
降低血压
乌龙茶的传说
相传乌龙茶的发现是因为乌龙僧 人在某次采茶过程中,将茶叶放 在石磨上磨碎,意外地发现了这 种半发酵茶。
乌龙茶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文化内涵
乌龙茶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 茶道、茶艺、茶文化等,是中国传统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价值体现
乌龙茶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独特的口感 和品质,更在于其所蕴含的文化底蕴 和历史意义。
泡茶水温
乌龙茶的冲泡水温一般在95℃-100℃之间,可以根据茶叶的品质和个人的口感喜好来 选择。如果水温过低,茶叶的香气和味道无法充分释放;如果水温过高,则容易造成茶
叶苦涩。
用水选择
泡茶用水应该选择清洁、无异味的自来水或者纯净水。尽量避免使用含有氯、铅等有害 物质的自来水,以免对茶叶产生不良影响。
泡茶的步骤与技巧
CATALOGUE
乌龙茶的品鉴与品尝
品鉴乌龙茶的方法与技巧
观察茶形
茶艺课ppt课件
![茶艺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bb9d8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e4.png)
02 茶叶基础知识
茶叶的分类与特点
绿茶 红茶 乌龙茶 白茶 黄茶
未经发酵,色泽鲜绿,口感清爽鲜美,富含 抗氧化物质。
全发酵茶,色泽红润,口感醇厚,具有浓郁 的果香和花香。
半发酵茶,色泽黄绿,口感醇和,具有独特 的香气和滋味。
轻度发酵茶,色泽银白,口感清爽鲜美,具 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轻度发酵茶,色泽黄绿,口感醇和,具有清 新的香气和滋味。
选购
选购茶叶时应选择包装完整、标识清 晰的产品,避免购买过期或受潮的茶 叶。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求 选择不同品种和品质的茶叶。
03 茶艺器具与泡茶技巧
茶具的种类与使用方法
A
茶壶
用于泡制茶叶,选择材质透气性好、保温性佳 的紫砂壶或瓷器壶。使用时注意不要让茶叶在 壶中过夜,及时清洗。
茶杯
用于品饮茶水,选择白瓷或青瓷材质,注 意茶杯的保温性能。使用前用热水清洗消 毒。
02
茶文化的传播
随着时代的发展,茶文化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全 球性的文化现象。
03
茶文化的发展
在传承的基础上,茶文化不断推陈出新,与现代社会文 化相融合,展现出新的活力。
茶叶的保健功能与作用
01
02
03
茶叶的营养成分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 、咖啡碱、氨基酸、维生 素等营养成分。
茶叶的保健功能
茶叶具有抗氧化、提神醒 脑、助消化、降压降脂等 多种保健功能。
B
C
茶盘
用于放置茶具和倒茶,选择木质或竹质材料 ,保持干燥清洁。
茶叶罐
用于存放茶叶,选择密封性好、防潮的罐子 ,避免阳光直射和异味。
D
泡茶技巧与注意事项
水温控制
泡茶时间
学茶艺课件ppt
![学茶艺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4e489a7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4.png)
座位安排
在泡茶前,应先确定客人的座位顺序。一般来说,主人应坐在主泡位置,而客人 则坐在主人的对面或侧方。如果有长辈或领导在场,应让他们坐在上位或主位。 同时,要注意男女、主客之间的位置关系,以示尊重和礼貌。
茶艺表演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流程
茶艺表演一般包括备器、温壶、投茶、注水、倒茶、分茶、 品茗等步骤。在表演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和规范,确 保整个流程流畅、自然。
品茶的艺术与文化
品茶礼仪
01
了解品茶的基本礼仪,如端杯姿势、品饮方式等,以体现对茶
文化的尊重。
品茶感受
02
通过品饮茶水,感受其香气、滋味、色泽等方面的特点,培养
对茶的鉴赏能力。
茶文化传承
03
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历史与传承,以及不同地区和民族的饮茶习
俗,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05 茶艺礼仪
CHAPTER
沟通交流
在品茗的过程中,人们可以互相交 流心得和感悟,增进彼此之间的了 解和友谊。
02 茶艺器具
CHAPTER
茶具的种类与用途
茶壶
用于泡制茶叶,是茶艺中最常 用的器具之一。根据不同的泡 茶需求,可以选择不同材质和
形状的茶壶。
茶杯
用于盛放泡好的茶汤,供客人 品饮。根据不同的茶叶种类, 可以选择不同材质和大小的茶 杯。
冰箱
对于一些需要低温保存的 茶叶,可以将其放入冰箱 中,但需要注意密封和温 度控制。
泡茶用水的选择与处理
泡茶用水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水源和加工方式,泡 茶用水可分为自来水、矿泉水、 纯净水等。不同种类的水泡出的
茶汤口感和品质有所不同。
水质要求
泡茶用水需要清澈、无异味、无 杂质,以保证茶叶的原汁原味。 同时,水的酸碱度也会影响茶叶
在泡茶前,应先确定客人的座位顺序。一般来说,主人应坐在主泡位置,而客人 则坐在主人的对面或侧方。如果有长辈或领导在场,应让他们坐在上位或主位。 同时,要注意男女、主客之间的位置关系,以示尊重和礼貌。
茶艺表演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流程
茶艺表演一般包括备器、温壶、投茶、注水、倒茶、分茶、 品茗等步骤。在表演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和规范,确 保整个流程流畅、自然。
品茶的艺术与文化
品茶礼仪
01
了解品茶的基本礼仪,如端杯姿势、品饮方式等,以体现对茶
文化的尊重。
品茶感受
02
通过品饮茶水,感受其香气、滋味、色泽等方面的特点,培养
对茶的鉴赏能力。
茶文化传承
03
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历史与传承,以及不同地区和民族的饮茶习
俗,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05 茶艺礼仪
CHAPTER
沟通交流
在品茗的过程中,人们可以互相交 流心得和感悟,增进彼此之间的了 解和友谊。
02 茶艺器具
CHAPTER
茶具的种类与用途
茶壶
用于泡制茶叶,是茶艺中最常 用的器具之一。根据不同的泡 茶需求,可以选择不同材质和
形状的茶壶。
茶杯
用于盛放泡好的茶汤,供客人 品饮。根据不同的茶叶种类, 可以选择不同材质和大小的茶 杯。
冰箱
对于一些需要低温保存的 茶叶,可以将其放入冰箱 中,但需要注意密封和温 度控制。
泡茶用水的选择与处理
泡茶用水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水源和加工方式,泡 茶用水可分为自来水、矿泉水、 纯净水等。不同种类的水泡出的
茶汤口感和品质有所不同。
水质要求
泡茶用水需要清澈、无异味、无 杂质,以保证茶叶的原汁原味。 同时,水的酸碱度也会影响茶叶
最新乌龙茶加工课件PPT
![最新乌龙茶加工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8b3eeff20722192e4536f6fa.pn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水分变化与品质的形成
水浸出物和水溶性几茶素含量的增加能使茶汤滋 味浓厚,氨基酸和唐类的增加和控制,萎凋的适宜条 件,及适度标准,促使这些物质的转化形成,对青茶 品质的提高是很重要的。
2.萎凋技术对品质的影响
萎凋是青茶制造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青茶香气 和滋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这一工序中主要掌 握如下几个方面:
(二) 做青
1.水分变化与品质的形成 2.做青技术对品质的影响
1.水分变化与品质的形成
做青过程中,水分蒸发非常缓慢,失水也较少, 摇青进随着水分的蒸发,推动梗脉中的水分和水溶 性物质,通过输导组织向叶南渗透,远转,水分从 叶面蒸发,而水溶性物质在叶片内积累起来,这是 摇青时水分变化的特点。
老茶称摇青过程是:行水,过程。也是以水分 的变化控制物质的变化,促进香气滋味的形成如发 展过程。掌握和控制好摇青过程中的水分变化,足 青茶控制的一个关键。
乌龙茶加工
第十章 青茶初制
青茶,习惯上称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青茶制工 精细,综合了红、绿茶初制的工艺特点,即鲜叶先经 萎凋,摇青,促使发酵,后进行杀青,揉捻和烘干。 成品茶品质兼有红茶之甜醇与绿茶之清香。
青茶的品质特点:绿叶红镶边。要求汤色金黄, 香高味厚,喝后回味甘爽。高级青茶必须有韵味。如 武夷岩茶需有岩骨茶香之岩韵。安溪铁观音盾需有香 味独特的观音韵。优良品种茶,都具有特殊的香气类 型,如肉桂之桂皮香,黄旦之蜜桃香,凤凰单枞具有 天然的花香。
2.做青技术对品质的影响
2),摇青时动作要轻,防止叶脉折断,阻止水分 及干物质的运输,而使折断处多酚化 物先期氧化形成不规则的红变而影响品质。
3),摇青次数,转速和程度要根据季节气候不同 灵活掌握。 一般原料嫩的少摇,原料老的多摇。 含水量高的水仙品种多摇,含水量低的乌龙品种少摇。 摇青不足,汤味涩口,苦而不甘。 摇青过度,香气低沉,叶低死红不活,外形色枯。
1.水分变化与品质的形成
水浸出物和水溶性几茶素含量的增加能使茶汤滋 味浓厚,氨基酸和唐类的增加和控制,萎凋的适宜条 件,及适度标准,促使这些物质的转化形成,对青茶 品质的提高是很重要的。
2.萎凋技术对品质的影响
萎凋是青茶制造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青茶香气 和滋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这一工序中主要掌 握如下几个方面:
(二) 做青
1.水分变化与品质的形成 2.做青技术对品质的影响
1.水分变化与品质的形成
做青过程中,水分蒸发非常缓慢,失水也较少, 摇青进随着水分的蒸发,推动梗脉中的水分和水溶 性物质,通过输导组织向叶南渗透,远转,水分从 叶面蒸发,而水溶性物质在叶片内积累起来,这是 摇青时水分变化的特点。
老茶称摇青过程是:行水,过程。也是以水分 的变化控制物质的变化,促进香气滋味的形成如发 展过程。掌握和控制好摇青过程中的水分变化,足 青茶控制的一个关键。
乌龙茶加工
第十章 青茶初制
青茶,习惯上称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青茶制工 精细,综合了红、绿茶初制的工艺特点,即鲜叶先经 萎凋,摇青,促使发酵,后进行杀青,揉捻和烘干。 成品茶品质兼有红茶之甜醇与绿茶之清香。
青茶的品质特点:绿叶红镶边。要求汤色金黄, 香高味厚,喝后回味甘爽。高级青茶必须有韵味。如 武夷岩茶需有岩骨茶香之岩韵。安溪铁观音盾需有香 味独特的观音韵。优良品种茶,都具有特殊的香气类 型,如肉桂之桂皮香,黄旦之蜜桃香,凤凰单枞具有 天然的花香。
2.做青技术对品质的影响
2),摇青时动作要轻,防止叶脉折断,阻止水分 及干物质的运输,而使折断处多酚化 物先期氧化形成不规则的红变而影响品质。
3),摇青次数,转速和程度要根据季节气候不同 灵活掌握。 一般原料嫩的少摇,原料老的多摇。 含水量高的水仙品种多摇,含水量低的乌龙品种少摇。 摇青不足,汤味涩口,苦而不甘。 摇青过度,香气低沉,叶低死红不活,外形色枯。
茶艺与服务培训讲义(PPT 75页)
![茶艺与服务培训讲义(PPT 75页)](https://img.taocdn.com/s3/m/4988bf66763231126edb11b1.png)
四. 相关知识与技能
知识点二:绿茶(含西湖龙井)的作用:
1.绿茶抗衰老 2.绿茶抗菌 3.绿茶降血脂 4.绿茶瘦身减脂 5.绿茶防龋齿、清口臭 6.绿茶防癌 7.绿茶美白及防紫外线作用
8.绿茶可改善消化不良情况
茶艺与服务
五. 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一:仪态练习
坐姿:①挺胸收腹,双肩自然下垂,手放在茶巾上,坐椅子的1/3,进行练习;
2.温杯
将水注入将用的玻璃杯,一来清洁杯子,二来为杯子增温
3.鉴赏干茶
鉴赏杭白菊的外形和色泽。
4.白龙入宫
将杭白菊投入玻璃杯中
5.悬壶高冲
高提水壶,让水直泻而下,接着利用手腕的力量,上下提拉注水,反复三次, 让茶叶在水中翻动
茶艺与服务
任务一 沏泡菊花茶
6.静心润茶
采用“回旋斟水法”向杯中注水,温润的目的是浸润茶叶,使干茶吸水舒展
2.赏茶
即观赏花茶的外形,闻花茶的香气,察看茶坯的质量
3.投茶
根据盖碗的大小来选择投茶量
4.润茶
冲泡花茶宜用90℃左右的开水,首先冲入盖碗容积的1/4的热水来润茶
5.泡茶
采用凤凰三点头的手法冲水,使杯中花茶随水浪上下翻滚,顷刻间香气缥缈
茶艺与服务
任务二 沏泡茉莉花茶
6.闷茶
茶人们认为茶是“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的灵物,闷茶的过程象征着天、地、人 共同化育茶的精神
16.喜闻幽香
茶艺与服务
任务二:沏泡福建乌龙茶
方法与步骤
17.初品奇茗
18.收杯尽具
茶艺与服务
福建乌龙茶的制作
(1)闽南乌龙茶初制工序:凉青→晒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初包 揉→复烘→复包揉→足火。 (2)闽北乌龙茶的初制工序:晒青→凉青→摇青(做手) →炒青→揉捻→复 炒→复揉→毛火→扇簸摊凉→拣剔→足火→炖火。
知识点二:绿茶(含西湖龙井)的作用:
1.绿茶抗衰老 2.绿茶抗菌 3.绿茶降血脂 4.绿茶瘦身减脂 5.绿茶防龋齿、清口臭 6.绿茶防癌 7.绿茶美白及防紫外线作用
8.绿茶可改善消化不良情况
茶艺与服务
五. 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一:仪态练习
坐姿:①挺胸收腹,双肩自然下垂,手放在茶巾上,坐椅子的1/3,进行练习;
2.温杯
将水注入将用的玻璃杯,一来清洁杯子,二来为杯子增温
3.鉴赏干茶
鉴赏杭白菊的外形和色泽。
4.白龙入宫
将杭白菊投入玻璃杯中
5.悬壶高冲
高提水壶,让水直泻而下,接着利用手腕的力量,上下提拉注水,反复三次, 让茶叶在水中翻动
茶艺与服务
任务一 沏泡菊花茶
6.静心润茶
采用“回旋斟水法”向杯中注水,温润的目的是浸润茶叶,使干茶吸水舒展
2.赏茶
即观赏花茶的外形,闻花茶的香气,察看茶坯的质量
3.投茶
根据盖碗的大小来选择投茶量
4.润茶
冲泡花茶宜用90℃左右的开水,首先冲入盖碗容积的1/4的热水来润茶
5.泡茶
采用凤凰三点头的手法冲水,使杯中花茶随水浪上下翻滚,顷刻间香气缥缈
茶艺与服务
任务二 沏泡茉莉花茶
6.闷茶
茶人们认为茶是“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的灵物,闷茶的过程象征着天、地、人 共同化育茶的精神
16.喜闻幽香
茶艺与服务
任务二:沏泡福建乌龙茶
方法与步骤
17.初品奇茗
18.收杯尽具
茶艺与服务
福建乌龙茶的制作
(1)闽南乌龙茶初制工序:凉青→晒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初包 揉→复烘→复包揉→足火。 (2)闽北乌龙茶的初制工序:晒青→凉青→摇青(做手) →炒青→揉捻→复 炒→复揉→毛火→扇簸摊凉→拣剔→足火→炖火。
乌龙茶 ppt课件
![乌龙茶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359ddb76c66137ef06199f.png)
PPT课件
7
乌龙茶的传播
• 乌龙茶历经300多年的发展,到20世纪中叶,乌龙茶的树品种、制法以及产 品在武夷山出现后,便开始像外传播,基本形成了闽北、闽南、广东、台湾 四大乌龙茶并行的格局。
PPT课件
8
乌龙茶的特征
• 茶叶外观:绿叶红镶边 • 茶汤颜色:金黄澄澈 • 茶味品鉴:有绿茶的清幽鲜爽,又不似绿
• 降血脂,乌龙茶有防止和减轻血中脂质在 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 抗衰老,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 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
PPT课件
17
乌龙茶饮用禁忌
一是空腹不饮,否则感到饥肠辘辘,头 晕欲吐,人们称是“茶醉”; 二是睡前不饮,否则难以入睡; 三是冷茶不饮,冷后性寒,对胃不利。 这三忌对初饮乌龙茶的人尤为重要,因
客服部培训(三)
乌龙茶
培训人:解粉萍 培训时间:2015年03月02日
PPT课件
1
乌龙茶
• 初识乌龙 • 乌龙茶的传播 • 乌龙茶的分类 • 乌龙茶的品质特征 • 乌龙茶的制作工艺 • 乌龙茶的功效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PPT课件
6
乌龙茶的起源与历史
• 中国茶文化底蕴深厚,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乌龙茶根植于 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吸收融合了红茶和绿茶的加工技 术,形成了独有的特色。
• 龙凤团茶是乌龙茶的前身,宋元时期的贡茶为龙凤团茶, 直到明朝时期,由于明太祖朱元璋觉得龙凤团茶的工艺复 杂,徒耗民力,因而下令罢贡,龙凤团茶随之消失,渐渐 演变为今日散状的乌龙茶。
• 武夷肉桂:又称玉桂
实训:乌龙茶茶艺教学(台式共28页
![实训:乌龙茶茶艺教学(台式共28页](https://img.taocdn.com/s3/m/f7febe573968011ca2009130.png)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实训:乌龙茶茶艺教学(台式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实训:乌龙茶茶艺教学(台式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茶似乌龙,壶似宫
殿。取茶通常取壶 的二分之一处这主 要取决于大家的浓 淡口味。
•诗人苏轼将乌龙入
宫比做佳人入室, 诗言:“细作小诗 君勿笑,从来佳茗 似佳人”,形容乌 龙茶的美好。
16
2.7 冲水—芳草回春
此为第一次冲泡 茶叶,采用悬壶高 冲的方式使沸水冲 入壶中,起到洗茶 的作用。
继再将第一泡的 洗茶水倒入均匀倒 入闻香杯中。
4
1 乌龙茶文化与茶道
中国茶道酝酿于隋朝之前,形成于唐代,鼎盛于 宋朝。茶道即以茶载道,“道”寓于饮茶之中之 意 茶道基本过程
嗅茶:由客人依次闻、观茶叶; 温壶:用开水冲洗茶壶的内外; 装茶:用茶匙装大半壶,避免用手污染; 润茶:用沸水冲茶,刮出茶沫,倒出茶水; 冲茶:用开水,不同种类的茶叶,水温不同。
3
1 乌龙茶文化与茶道
乌龙茶来历
据载清朝雍正年间,福建省安溪县西坪乡南岩村有名茶农 和猎手叫苏龙,因黝黑健壮,乡亲们亲切地称他“乌龙”。
一年春天,乌龙腰挂茶篓身背猎枪上山采茶,采到中午突 见一头山獐,乌龙举枪射击,山獐负伤后拼命逃向山林, 乌龙紧追不舍终于捕获猎物。回到家中,已是掌灯时分, 乌龙和全家人忙于宰杀、品尝野味,将制茶的事全然忘记。 翌日清晨才急忙炒制采回的“茶青”,没有想到放置了一 夜的鲜叶,已镶上红边,并散发出阵阵清香。将茶叶制好 后,滋味格外清香浓厚,全无往日苦涩之味,经用心琢磨 与反复试验,经过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研 制出了品质优异的茶类新品—乌龙茶。
17
2.8 二冲水—凤凰三点头
茶艺讲究高冲 水,低斟茶。
采用这种方式也 寓意着欢迎客人的 到来,向客人表示 三次鞠躬。
18
2.9 刮沫—春风拂面
用壶盖轻轻推 掉壶口的茶沫。
19
2.10 淋壶—重洗仙颜
用热水淋浇壶 身,保持壶温。让 茶叶在壶中充分的 释放。
20
2.11 听泉—游山玩水
将品茗杯中第 一次倒入的温杯用 的水倒出。
将盛有冲泡好 的茶汤的闻香杯和 品茗杯放到茶托上, 敬奉给客人品饮。
23
2.14 请茶—珠联璧合
将品茗杯扣于 闻香杯上,将香气 保留在闻香杯内, 称为“珠联璧合”。
寓意祝各位嘉 宾家庭幸福美满。
24
2.15 请茶—鲤鱼翻身
在中国古代神 话传说中鲤鱼翻身 跃过龙门可化龙升 天而去;
此道程序寓意祝 福在座的各位嘉宾 跳跃一切阻碍,事 业发达。
2.1 孔雀开屏
辅茶具:
✓ 茶漏:放置壶口,防止茶叶外漏。 ✓ 茶折:拔取茶叶。 ✓ 茶夹:夹取品茗杯和闻香杯。 ✓ 茶匙:量取茶叶。 ✓ 茶针:疏通壶口。 ✓ 茶托:托取闻香杯和品茗杯。 ✓ 茶巾:拈拭壶底及杯底的余水
11
2.2 火煮山泉
古人泡茶时讲究 “活水还须活火 烹”活煮甘泉, 即用旺火来煮沸 壶中的山泉水, 今天我们选用的 是纯净水。
再用左手握住茶 巾,右手提起紫砂 壶轻轻擦拭壶底的 水痕。
21
2.12 倒茶 —芳华殆尽
此步有两个重要 动作,“关公巡城” 和“韩信点兵”。
“关公巡城”是 将第二道泡茶水分 注入闻香杯中。
“韩信点兵”是 将壶里剩余茶汤平 均注入每个闻香杯 中,让每一杯茶汤 浓淡均匀,闻香杯 一一点到。
22
2.13 敬茶 —敬奉香茗
12
2.3 赏茶—叶嘉酬宾
叶嘉是苏东坡对 茶叶美称; 叶嘉酬宾是请大 家鉴赏茶叶,观 外形、色泽,嗅 闻香气。 安溪铁观音,颜 色青中常翠,条 索卷曲,肥壮圆 结,以沉重匀整 紧结为上品。
13
2.4 洗壶—孟臣沐浴
• 孟臣是明代制壶名
家(惠孟臣),后人将 孟臣代指各种名贵 紫砂壶;
•紫砂壶有保温、保
25
2.16 闻香—空谷幽兰
轻轻提取闻香杯 45度,把高口的闻 香杯放在鼻前轻轻 转动,你便可喜闻 幽香。
铁观音是兰花香 型,高口闻香杯里 如同开满百花的幽 谷,随着温度的逐 渐降低可闻到不同 芬芳。
26
2.17 赏汤—三龙护鼎
即用大拇指和 食指轻扶杯沿,中 指紧托杯底,这样 举杯既稳重又雅观。
味、聚香的特点泡 茶前我们用沸水淋 浇壶身可起到保持 壶温的作用;
•借此为各位嘉宾接
风洗臣,洗去一路 风尘。
14
2.5 温杯—高山流水
• 茶是至清至洁,天
寒地域的灵物,用 烫壶的壶中之水倒 入若琛杯中,本来 就已经干净的品茗 杯,使杯身杯底做 到至清至洁,一尘 不染,也是对各位 嘉宾的尊敬。
15
2.6 投茶—乌龙入宫
27
2.18 品茶—共品佳茗
一口玉露初品,茶 汤入口后不要马上咽 下,而应吸气,使茶 汤与舌尖舌面的味蕾 充份接触您可小酌一 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口好事成双,主 要品茶汤过喉的滋味 是鲜爽、甘醇还是生 涩平淡;
三口三品石乳,您 可一饮而下。
28
茶艺室一角 29
3 课后练习
复习和熟记常用茶具的名称; 练习并掌握乌龙茶冲泡的手法与过程。
5
2 乌龙茶的冲泡程序
茶具介绍
6
2 乌龙茶的冲泡程序
茶艺室茶具
7
2 乌龙茶的冲泡程序
赏茶——叶嘉酬宾孟臣沐淋 洗壶——孟臣沐浴 温杯——高山流水 投茶——乌龙入宫 冲水——芳草回春 二冲水——凤凰三点头 刮沫——春风拂面 淋壶——重洗仙颜
8
2 乌龙茶的冲泡程序
听泉——游山玩水 倒茶——芳华殆尽 敬茶——敬奉香茗 请茶——珠联璧合 请茶——鲤鱼翻身 闻香——空谷幽兰 赏汤——三龙护鼎 品茶——共品佳茗
乌龙茶茶艺表演
食品科学系 李宗泽 邹兰兰
1
教学内容
乌龙茶文化与茶道 掌握乌龙茶冲泡的程序和方法 课后作业
2
1 乌龙茶文化与茶道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是我国几大茶类中独 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以本茶的创始人而得名。 乌龙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品质介于绿茶和 红茶之间,既有红茶浓鲜味,又有绿茶清芬香,并 有“绿叶红镶边”的美誉。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 鲜 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 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称之为“美容茶”、“ 健美 茶”。 乌龙茶主要品种有铁观音、大红袍、冻顶乌龙等。 本课选用的乌龙茶是安溪铁观音。
9
2.1 孔雀开屏
寓意准备茶具。 我们使用的茶具有:
主茶具:
✓ 茶船:用来陈设茶具及盛装不喝的余水; ✓ 宜兴紫砂壶:也称孟臣壶; ✓ 茶海:也称茶盅,与茶漏合用起到过滤茶渣的作用使茶汤更加清澈亮丽
✓ 闻香杯:因其杯身高, 口径小, 用于闻香,有留香持久的作用;
✓ 品茗杯:用来品茗和观赏茶汤。
10
30
殿。取茶通常取壶 的二分之一处这主 要取决于大家的浓 淡口味。
•诗人苏轼将乌龙入
宫比做佳人入室, 诗言:“细作小诗 君勿笑,从来佳茗 似佳人”,形容乌 龙茶的美好。
16
2.7 冲水—芳草回春
此为第一次冲泡 茶叶,采用悬壶高 冲的方式使沸水冲 入壶中,起到洗茶 的作用。
继再将第一泡的 洗茶水倒入均匀倒 入闻香杯中。
4
1 乌龙茶文化与茶道
中国茶道酝酿于隋朝之前,形成于唐代,鼎盛于 宋朝。茶道即以茶载道,“道”寓于饮茶之中之 意 茶道基本过程
嗅茶:由客人依次闻、观茶叶; 温壶:用开水冲洗茶壶的内外; 装茶:用茶匙装大半壶,避免用手污染; 润茶:用沸水冲茶,刮出茶沫,倒出茶水; 冲茶:用开水,不同种类的茶叶,水温不同。
3
1 乌龙茶文化与茶道
乌龙茶来历
据载清朝雍正年间,福建省安溪县西坪乡南岩村有名茶农 和猎手叫苏龙,因黝黑健壮,乡亲们亲切地称他“乌龙”。
一年春天,乌龙腰挂茶篓身背猎枪上山采茶,采到中午突 见一头山獐,乌龙举枪射击,山獐负伤后拼命逃向山林, 乌龙紧追不舍终于捕获猎物。回到家中,已是掌灯时分, 乌龙和全家人忙于宰杀、品尝野味,将制茶的事全然忘记。 翌日清晨才急忙炒制采回的“茶青”,没有想到放置了一 夜的鲜叶,已镶上红边,并散发出阵阵清香。将茶叶制好 后,滋味格外清香浓厚,全无往日苦涩之味,经用心琢磨 与反复试验,经过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研 制出了品质优异的茶类新品—乌龙茶。
17
2.8 二冲水—凤凰三点头
茶艺讲究高冲 水,低斟茶。
采用这种方式也 寓意着欢迎客人的 到来,向客人表示 三次鞠躬。
18
2.9 刮沫—春风拂面
用壶盖轻轻推 掉壶口的茶沫。
19
2.10 淋壶—重洗仙颜
用热水淋浇壶 身,保持壶温。让 茶叶在壶中充分的 释放。
20
2.11 听泉—游山玩水
将品茗杯中第 一次倒入的温杯用 的水倒出。
将盛有冲泡好 的茶汤的闻香杯和 品茗杯放到茶托上, 敬奉给客人品饮。
23
2.14 请茶—珠联璧合
将品茗杯扣于 闻香杯上,将香气 保留在闻香杯内, 称为“珠联璧合”。
寓意祝各位嘉 宾家庭幸福美满。
24
2.15 请茶—鲤鱼翻身
在中国古代神 话传说中鲤鱼翻身 跃过龙门可化龙升 天而去;
此道程序寓意祝 福在座的各位嘉宾 跳跃一切阻碍,事 业发达。
2.1 孔雀开屏
辅茶具:
✓ 茶漏:放置壶口,防止茶叶外漏。 ✓ 茶折:拔取茶叶。 ✓ 茶夹:夹取品茗杯和闻香杯。 ✓ 茶匙:量取茶叶。 ✓ 茶针:疏通壶口。 ✓ 茶托:托取闻香杯和品茗杯。 ✓ 茶巾:拈拭壶底及杯底的余水
11
2.2 火煮山泉
古人泡茶时讲究 “活水还须活火 烹”活煮甘泉, 即用旺火来煮沸 壶中的山泉水, 今天我们选用的 是纯净水。
再用左手握住茶 巾,右手提起紫砂 壶轻轻擦拭壶底的 水痕。
21
2.12 倒茶 —芳华殆尽
此步有两个重要 动作,“关公巡城” 和“韩信点兵”。
“关公巡城”是 将第二道泡茶水分 注入闻香杯中。
“韩信点兵”是 将壶里剩余茶汤平 均注入每个闻香杯 中,让每一杯茶汤 浓淡均匀,闻香杯 一一点到。
22
2.13 敬茶 —敬奉香茗
12
2.3 赏茶—叶嘉酬宾
叶嘉是苏东坡对 茶叶美称; 叶嘉酬宾是请大 家鉴赏茶叶,观 外形、色泽,嗅 闻香气。 安溪铁观音,颜 色青中常翠,条 索卷曲,肥壮圆 结,以沉重匀整 紧结为上品。
13
2.4 洗壶—孟臣沐浴
• 孟臣是明代制壶名
家(惠孟臣),后人将 孟臣代指各种名贵 紫砂壶;
•紫砂壶有保温、保
25
2.16 闻香—空谷幽兰
轻轻提取闻香杯 45度,把高口的闻 香杯放在鼻前轻轻 转动,你便可喜闻 幽香。
铁观音是兰花香 型,高口闻香杯里 如同开满百花的幽 谷,随着温度的逐 渐降低可闻到不同 芬芳。
26
2.17 赏汤—三龙护鼎
即用大拇指和 食指轻扶杯沿,中 指紧托杯底,这样 举杯既稳重又雅观。
味、聚香的特点泡 茶前我们用沸水淋 浇壶身可起到保持 壶温的作用;
•借此为各位嘉宾接
风洗臣,洗去一路 风尘。
14
2.5 温杯—高山流水
• 茶是至清至洁,天
寒地域的灵物,用 烫壶的壶中之水倒 入若琛杯中,本来 就已经干净的品茗 杯,使杯身杯底做 到至清至洁,一尘 不染,也是对各位 嘉宾的尊敬。
15
2.6 投茶—乌龙入宫
27
2.18 品茶—共品佳茗
一口玉露初品,茶 汤入口后不要马上咽 下,而应吸气,使茶 汤与舌尖舌面的味蕾 充份接触您可小酌一 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口好事成双,主 要品茶汤过喉的滋味 是鲜爽、甘醇还是生 涩平淡;
三口三品石乳,您 可一饮而下。
28
茶艺室一角 29
3 课后练习
复习和熟记常用茶具的名称; 练习并掌握乌龙茶冲泡的手法与过程。
5
2 乌龙茶的冲泡程序
茶具介绍
6
2 乌龙茶的冲泡程序
茶艺室茶具
7
2 乌龙茶的冲泡程序
赏茶——叶嘉酬宾孟臣沐淋 洗壶——孟臣沐浴 温杯——高山流水 投茶——乌龙入宫 冲水——芳草回春 二冲水——凤凰三点头 刮沫——春风拂面 淋壶——重洗仙颜
8
2 乌龙茶的冲泡程序
听泉——游山玩水 倒茶——芳华殆尽 敬茶——敬奉香茗 请茶——珠联璧合 请茶——鲤鱼翻身 闻香——空谷幽兰 赏汤——三龙护鼎 品茶——共品佳茗
乌龙茶茶艺表演
食品科学系 李宗泽 邹兰兰
1
教学内容
乌龙茶文化与茶道 掌握乌龙茶冲泡的程序和方法 课后作业
2
1 乌龙茶文化与茶道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是我国几大茶类中独 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以本茶的创始人而得名。 乌龙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品质介于绿茶和 红茶之间,既有红茶浓鲜味,又有绿茶清芬香,并 有“绿叶红镶边”的美誉。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 鲜 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 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称之为“美容茶”、“ 健美 茶”。 乌龙茶主要品种有铁观音、大红袍、冻顶乌龙等。 本课选用的乌龙茶是安溪铁观音。
9
2.1 孔雀开屏
寓意准备茶具。 我们使用的茶具有:
主茶具:
✓ 茶船:用来陈设茶具及盛装不喝的余水; ✓ 宜兴紫砂壶:也称孟臣壶; ✓ 茶海:也称茶盅,与茶漏合用起到过滤茶渣的作用使茶汤更加清澈亮丽
✓ 闻香杯:因其杯身高, 口径小, 用于闻香,有留香持久的作用;
✓ 品茗杯:用来品茗和观赏茶汤。
10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