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点强化记忆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23章 解直角三角形 解直角三角形及方位角的应用
(2)求tan∠DAE的值.
知3-练
感悟新知
知3-练
解: (1)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
∴∠ADB=∠ADC=90°.
在△ADC中,∵∠ADC=90°,∠C=45°,AD=1,
∴DC=AD=1.
在△ADB中,∵∠ADB=90°,sinB=,AD=1,
∴AB==3,∴BD=,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已知一边及一锐角解直角三角形 知2-练
例如3图,在Rt△ABC中,∠C=90°,AB=,∠A 4 3
=60°,解这个直角三角形.
导引:先根据∠B=90°-∠A求出∠B的
度数,然后根据sinA=,求 BC 出BC的长,再运用勾股定理求A出BAC的长.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在Rt△ABC中,∵∠C=90°,∠A=60°, ∴∠B=90°-60°=30°.
第23章解直角三角形
23.2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第1课时解直角三角形及 方位角的应用
学习目标
1 课时讲解
已知两边解直角三角形、 已知一边及一锐角解直角三角形、 已知一边及一锐角的三角函数值解
直角三角形、方位角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已知两边解直角三角形
感悟新知
知4-练
2.一艘在南北航线上的测量船,于 A 点处测得海岛 B 在点 A 的南偏东 30°的方向,继续向南航行 30 海里 到达 C 点时,测得海岛 B 在 C 点的北偏东 15°的方 向,那么海岛 B 离此航线的最近距离是( B )(结果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参考数据: 3≈1.732, 2≈1.414)
沪科9年级数学上册第23章 解直角三角形1 解直角三角形
“有斜求对乘正弦”的意思是: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
对一个锐角而言,如果已知斜边长,要求该锐角的对边
长,那么就用斜边长乘该锐角的正弦,其他口诀的意思
可类推.
知2-练
例2 [母题 教材 P125 练习 T1]根据下列条件,解直角三角形: (1)在Rt△ABC中,∠C=90°,a=20,c=20 2 ; (2)在Rt△ABC中,∠C=90°,a=2 3,b=2. 解题秘方:紧扣“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选择 合适的表达式求解.
第二十三章 解直角三角形
23.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第1课时 解直角三角形
学习目标
1 课时讲解 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
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知识点 1 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
知1-讲
解直角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共有五个元素,即
三条边和两个锐角. 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由已 知元素求出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解直角三角形
定义 条件
解直角 依据 三角形
三边之间的关系 锐角之间的关系 边角之间的关系
知2-练
(1)在Rt△ABC中,∠C=90°,a=20,c=20 2 ; 解:在Rt△ABC中,∠C=90°,
则sin A=ac=20202= 22, ∴∠A=45°. ∴∠B=90°-∠A=90°-45°=45°. ∴ b=a=20.
(2)在Rt△ABC中,∠C=90°,a=2 3,b=2. 解:在Rt△ABC中,∠C=90°, ∵ a=2 3,b=2,∴ c= a2+b2= 12+4=4.
知识点 2 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知2-讲
1. 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精品学习2018年秋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23章 解直角三角形 23.1 锐角的三角函数 23.1.3
23.1.3 一般锐角的三角函数值知识点 1 互余两角的正弦、余弦的关系1.在Rt △ABC 中,∠C =90°,如果sin A =23,那么cos B 的值为( )A. 23B. 53C. 52D .不能确定 2.如果α是锐角,且sin α=0.8,那么cos(90°-α)等于( )A .0.8B .0.75C .0.6D .0.23.若α是锐角,sin α=cos50°,则α等于( )A .20°B .30°C .40°D .50°4.已知sin42°54′=0.6807,如果cos α=0.6807,那么α=________. 5.化简下列各式:(1)1-sin70°+cos20°; (2)2sin10°3cos80°.知识点 2 用计算器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6.利用计算器计算sin30°时,依次按键sin 30=,显示的结果是( ) A .0.5 B .0.707 C .0.866 D .17.用计算器计算cos44°的结果(精确到0.01)是( ) A .0.90 B .0.72 C .0.69 D .0.668.用计算器求下列三角函数值(精确到0.0001): (1)sin75.6°; (2)cos37.1°; (3)tan25°.知识点 3 用计算器求锐角的度数9.已知三角函数值,用计算器求锐角A .(角度精确到1″) (1)sin A =0.3035; (2)cos A =0.1078;(3)tan A =7.5031.知识点 4 锐角三角函数的增减情况10.三角函数值sin30°,cos16°,cos43°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 .cos43°>cos16°>sin30° B .cos16°>sin30°>cos43° C .cos16°>cos43°> sin30° D .cos43°>sin30°>cos16° 11.若45°<α<90°,则sin α________cos α;若0°<α<45°,则sin α________cos α.(填“>”“<”或“=”)12.用不等号连接下面的式子: (1)tan19°________tan21°; (2)cos18°________sin18°.13.若α为锐角,且cos α<1,则α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14.在△ABC 中,∠C =90°,设sin B =n ,当∠B 是最小的内角时,n 的取值范围是( )A .0<n <22B .0<n <12 C .0<n <33 D .0<n <3215.若α<60°,且sin(60°-α)=0.75,则cos(30°+α)=________.16.观察下列等式:①sin30°=12,sin60°=32;②sin45°=22,sin45°=22; ③sin60°=32,sin30°=12; …根据上述规律,计算:sin 2α+sin 2(90°-α)=________.(0°<α<90°)17.如图23-1-37,已知两点A (2,0),B (0,4),且∠1=∠2,则sin β=________.图23-1-3718.如图23-1-38,在△ABC 中,CD ⊥AB 于点D ,如果sin A =cos B =13,证明△ABC 为直角三角形.图23-1-3819.设β为任意锐角,你能说明tan β与sin β之间的大小关系吗?若能,请比较大小;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0.如图23-1-39所示,△ABC 与△A ′B ′C ′都是等腰三角形,且AB =AC =5,A ′B ′=A ′C ′=3.若∠B +∠B ′=90°,则△ABC 与△A ′B ′C ′的面积比为( )图23-1-39A .25∶9B .5∶3 C. 5∶ 3 D .5 5∶3 321.如图23-1-40所示,在△ABC 中,D 是AB 的中点,DC ⊥AC ,且tan ∠BCD =13,求tan A 的值.图23-1-401.A [解析] 在Rt △ABC 中,∠C =90°,∠A +∠B=90°,则cos B =sin A =23.故选A .2.A [解析] 一个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即cos (90°-α)=sin α=0.8. 3.C [解析] 由sin α=cos (90°-α),可知α=90°-50°=40°.故选C . 4.47°6′5.解:(1)原式=1-sin 70°+sin 70°=1. (2)原式=2sin 10°3sin 10°=23.[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互余两角的三角函数的互化. 6.A7.B [解析] 本题要求熟练应用计算器,对计算器显示的结果,根据近似数的概念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8.[解析] 以度为单位的锐角,按sin ,cos ,tan 键后直接输入数字,再按=得到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解:(1)按sin 7 5 . 6 =显示0.968583161,即sin 75.6°≈0.9686. (2)按cos 3 7 . 1=显示0.797583928,即cos 37.1°≈0.7976. (3)按tan 2 5=显示0.466307658,即tan 25°≈0.4663.9.解:(1)∠A≈17°40′5″. (2)∠A≈83°48′41″. (3)∠A≈82°24′30″.10.C [解析] 根据余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sin 30°= cos 60°,而cos 16°>cos 43°>cos 60°,即cos 16°>cos 43°> sin 30°.11.> < [解析] (方法一)取特殊值法:当45°<α<90°时,取α=60°,sin 60°=32,cos 60°=12,此时sin 60°>cos 60°,因此应填“>”;当0°<α<45°时,取α=30°,sin 30°=12,cos 30°=32,由sin 30°<cos 30°,此时sin α<cos α,应填“<”.(方法二)统一转化为正弦,利用锐角的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大比较.∵cos α=sin (90°-α)(α为锐角), 当45°<α<90°时,α>90°-α, ∴sin α>sin (90°-α), ∴sin α>cos α;当0°<α<45°时,α<90°-α,∴sin α<sin (90°-α),∴sin α<cos α. 12.(1)< (2)> [解析] (1)由于正切值随锐角的增大而增大,因为19°<21°,所以tan 19°<tan 21°,应填“<”.(2)由cos 18°=sin (90°-18°)=sin 72°,因为72°>18°,所以sin 72°>sin 18°,即cos 18°>sin 18°.13.0°<α<90° 14. A[解析] 根据题意,知0°<∠B<45°,再根据sin 45°=22和一个锐角的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大进行分析,有0<n <22.故选A . 15.0.75 [解析] cos (30°+α)=cos [90°-(60°-α)]=sin (60°-α)=0.75. 16. 1[解析] 根据①②③可得出规律,即sin 2α+sin 2(90°-α)=1(0°<α<90°). 17.2 55 [解析] ∵∠1=∠2,∴sin β=cos ∠1=OB AB =422+42=2 55.18.证明:在Rt △ACD 中,sin A =CDAC .在Rt △BCD 中,cos B =BDBC ,∴CD AC =BD BC ,即CD BD =AC BC, ∴Rt △ACD ∽Rt △CBD ,∴∠ACD =∠B. ∵∠A +∠ACD=90°,∴∠A +∠B=90°,∴△ABC 为直角三角形.19.解:能.如图,设β是Rt △ABC 的一个锐角,令∠B=β,则tan β=ACBC ,sin β=AC AB .因为BC<AB ,所以AC BC >ACAB,所以tan β>sin β.20.A [解析] 如图,过点A 作AD⊥BC 于点D ,过点A′作A′D′⊥B′C′于点D′.∵△ABC 与△A′B′C′都是等腰三角形,∴∠B =∠C,∠B ′=∠C′,BC =2BD ,B ′C ′=2B′D′,∴AD =AB·sin B ,A ′D ′=A′B′·sin B ′,BC =2BD =2AB·cos B ,B ′C ′=2B′D′=2A′B′·cos B ′,∵∠B +∠B′=90°,∴sin B =cos B ′,sin B ′=cos B.∵S △ABC =12AD·BC=12AB·sin B ·2AB ·cos B =25sin B ·cos B ,S △A ′B ′C ′=12A′D′·B′C′=12A′B′·sin B ′·2A ′B ′·cos B ′=9sin B ′·cos B ′,∴S △ABC ∶S △A ′B ′C ′=25∶9.21.解:如图,过点D 作CD 的垂线交BC 于点E.∵tan ∠BCD =13=DECD,∴可设DE =x ,则CD =3x.∵CD ⊥AC ,CD ⊥DE ,∴DE ∥AC.又∵D 为AB 的中点,∴E 为BC 的中点, ∴DE =12AC ,∴AC =2DE =2x.在Rt △ACD 中,∠ACD =90°,AC =2x ,CD =3x , ∴tan A =CD AC =3x 2x =32.。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精品课件 第23章 解直角三角形 本章总结提升
• 15.(南京中考)如图,在港口A处的正东方向有两个相距6 km
的观测点B,C.一艘轮船从A处出发,沿北偏东26°方向航行至D
处,在B,C处分别测得∠ABD=45°,∠C=37°.求轮船航行的
距离AD.(参考数据:sin 26°≈0.44,cos 26°≈0.90,tan
26°≈0.49,sin 37°≈0.60,cos 37°≈0.80,tan 37°≈0.75)
• 11.(南通中考)如图,测角仪CD竖直放在距建筑物AB底 部5 m的位置,在D处测得建筑物顶端A的仰角为50°.若测角 仪的高度是1.5 m,7.5则建筑物AB的高度约为_________m.(结果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参考数据:sin 50°≈0.77,cos 50°≈0.64, tan 50°≈1.19)
(3)cos(x-y)=cos x·cos y+sin x·sin y;
(4)cos 15°=
6- 4
2 .
•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C( )
• A.1个
B.2个
• C.3个
D.4个
5
• 10.(桂林中考13)如图,在Rt△ABC中,∠C=90°,AB=13,
AC=5,则cos A的值是_________.
在计算 tan 15°时,如图.在 Rt△ACB 中,∠C=90°,∠ABC=30°,延
长 CB 使 BD=AB,连接 AD,得∠D=15°,所以 tan 15°=CADC=2+1
= 3
2- 3 2+ 32-
3=2-
3.类比这种方法,计算 tan 22.5°的值为 (
B
)
A. 2+1
B. 2-1
C. 2
AC 的长为
(B )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23章 解直角三角形 全章热门考点整合应用 (2)
(2)14tan245°+sin1230°-3cos230°+tcaons
6405°°-csions
40° 50°.
=14×12+1212-3×
232+11-1 2
=14+4-3×34+2-1 =3.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AD=5,P是射线BC上 4
解:如图,过点 D 作 DH⊥AC 于点 H, 在 Rt△DCH 中,∠C=37°,∴CH=taDnH37°, 在 Rt△DBH 中,∠DBH=45°,∴BH=taDnH45°, ∵BC=CH-BH,∴taDnH37°-taDnH45°=6, 解得 DH≈18 km, 在 Rt△DAH 中,∠ADH=26°,∴AD=coDs2H6°≈20 km. 答:轮船航行的距离 AD 约为 20 km.
沪科版九年级上
第23章解直角三角形
全章热门考点整合应用
习题链接
温馨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1
5
2
6
3
7
4
8
答案呈现
如图,在Rt△ABC中,∠ACB=90°,AC=6,BC=8, 1
CD⊥AB于点D,求∠BCD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解:在 Rt△ABC 中,∵∠ACB=90°, ∴∠BCD+∠ACD=90°. ∵CD⊥AB,∴∠ACD+∠A=90°, ∴∠BCD=∠A.
∴S
四边形 ABCD=SLeabharlann 梯形ABED+
S△BCE
=
1 2
(AD
+
BE)·AB+
1 2
BC·EC=12×(130+100)×30 3+12×50 3×50=4 700 3.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3章解直角三角形章末复习热点专题训练教案新版沪科版
第23章解直角三角形本章热点专题训练【知识与技能】1.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记忆30°、45°、60°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的函数值.2.能够正确地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的度数求出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的三角函数值求出相应的锐角的度数.3.会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锐角三角函数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函数,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情感态度】通过解直角三角形的学习,体会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教学重点】会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会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知识结构【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回顾本章知识点,使学生系统地了解本章知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二、释疑解惑,加深理解1.正切的概念:在Rt△ABC中,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记作:tanA=AA∠∠的对边的邻边2.坡度的概念:坡面的高度h和水平长度l的比叫做坡面的坡度(或坡比),记作i=h/l,即:(坡度通常写成h:l的形式).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记作α,即i=h/l=tanα.坡度越大,坡角越大,坡面就越陡.3.正弦的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即:sinA=A∠的对边斜边4.余弦的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我们把锐角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即:cosA=A∠的邻边斜边.5.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锐角A的正切、正弦、余弦都叫做锐角A的三角函数.6.正弦和余弦的关系:任意一个锐角的正(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正)弦值.7.特殊角三角函数值:8.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由已知的元素求出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9.仰角和俯角的概念:当我们进行测量时,在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做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做俯角.【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回忆本章所学的有关概念,知识点.加深学生印象.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已知,如图,D是BC边的中点,∠BAD=90°,tanB=2/3,求sin∠DAC.2.计算:tan230°+cos230°-sin245°tan45°3.如图所示,菱形ABCD的周长为20cm,DE⊥AB,垂足为E,sinA=3/5,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为()①DE=3cm;②BE=1cm;③菱形的面积为15cm2;④BD=10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由菱形的周长为20cm知菱形边长是5cm.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故选C.答案:C4.如图所示,一艘轮船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60°方向,与灯塔P的距离为80海里的A处,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45°方向上的B处,求此时轮船所在的B处与灯塔P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分析】由题意知△ABP中∠A=60°,∠B=45°,∠APB=75°,由此联想到两个三角板拼成的三角形.因此很自然作PC⊥AB交AB于C.解:过点P作PC⊥AB,垂足为C,则∠APC=30°,∠BPC=45°,AP=80,∴当轮船位于灯塔P南偏东45°方向时,轮船与灯塔P的距离是6海里.【教学说明】通过上面的解题分析,再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总结,能够促进理解,提高认识水平,从而促进数学观点的形成和发展.四、复习训练,巩固提高1.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P是∠ABC的平分线BD上一点,PE⊥AB于点E,线段BP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F,垂足为点Q.若BF=2,则PE的长为()A.2B.2C. 3D.3【分析】∵△ABC是等边三角形,点P是∠ABC的平分线上一点,∴∠EBP=∠QBF=30°,∵BF=2,FQ⊥BP,在Rt△BEP中,∵∠EBP=30°,∴PE=1/2BP=3.故选C.2.如图,为了测量某山AB的高度,小明先在山脚下C点测得山顶A的仰角为45°,然后沿坡角为30°的斜坡走100米到达D点,在D点测得山顶A的仰角为30°,求山AB的高度.(参考数据:3≈1.73)解:过D作DE⊥BC于E,作DF⊥AB于F,设AB=x,在Rt△DEC中,∠DCE=30°,CD=100,∴3.在Rt△ABC中,∠ACB=45°,∴BC=x.则AF=AB-BF=AB-DE=x-50,DF=BE=BC+CE=x+3.答:山AB的高度约为236.2米.3.如图,小红同学用仪器测量一棵大树AB的高度,在C处测得∠ADG=30°,在E处测得∠AFG=60°,CE=8米,仪器高度CD=1.5米,求这棵树AB的高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1.732).解:根据题意得:四边形DCEF、DCBG是矩形,∴GB=EF=CD=1.5米,DF=CE=8米.设AG=x米,GF=y米,在Rt△AFG中,在Rt△ADG中,二者联立,解得3∴3米,FG=4米.∴AB=AG+3+1.5≈8.4(米).∴这棵树AB的高度为8.4米.。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3章解直角三角形复习课件
BD
∴ 3 = AD 3 BD
X =5 3
答:树高 5
3
米。 .
目录 上页 下页 末页
例3、外国船只,除特许外,不得进入我国海洋100海 里以内的区域。如图,设A、B是我们的视察站,A和B 之间的距离为160海里,海岸线是过A、B的一条直线。 一外国船只在P点,在A点测得∠BAP=45°,同时在B 点测得∠ABP=60°,问此时是否要向外国船只发出警 告,令其退出我国海域.
∠A的三角函数.
目录 上页 下页 末页
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30°,45°,60°的三角函数值
30° 45° 60°
si2na
2
co3sa 2
tana
1 2
2 2
3
1
3
300 3
1
450
2
1
22
3
2
450 ┌
1
600 1 ┌
3
0°,90°的三角函数值你知道吗?
目录 上页 下页 末页
3.解直角三角形的根据
B
C
A
目录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1类:侧重在网格背景下求三角函数值 1、(08·襄樊)在正方形网格中,点A、B、C、D的位 置如图所示,则cosB的值为( )
A、12
B、
2 C、
2
D、3 2
3 3
等腰直角三角形
目录 上页 下页 末页
2、有一个三角形在正方形网格纸中的位置如图,
3
则sinα=___5_。
解直角三角形
一
生活问题
二
知识梳理
三
试题归类
四
思维训练
五
讨论交流
六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23章 解直角三角形 图形的位似变换
感悟新知
知3-练
1.如图是与△ABC位似的图形的几种画法,其中 正确的有(D )
A.1个B.2个C.3个D.4个
课堂小结
1.位似图形的概念: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每 组对应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那么这样 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 2.位似的作用:利用位似可以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3.位似图形的画法.
课后作业
作业1 必做:请完成教材课后习题 补充:
作业2
感悟新知
解:(1)是位似图形,位似中心为点A; (2)是位似图形,位似中心为点P; (3)不是位似图形; (4)是位似图形,位似中心为点O; (5)不是位似图形.
知1-练
感悟新知
归纳
知1-讲
判断两个图形是否为位似图形的方法:首先看这两个 图形是否相似,然后看对应顶点的连线是否交于一点.
感悟新知
第22章相似形
22.4图形的位似变换
22.4.1图形的位似变换
学习目标
1 课时讲解 位似图形的定义、位似图形的性质、
位似图形的作图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课时导入
复习提问 引出问题
生活中我们经常把照片放大或缩小,由于没有改变图形 的形状,我们得到的照片是真实的.
感悟新知
感悟新知
知1-练
1.如图所示的两个四边形是位似图形,它们的位 似中心是( D )
A.点MB.点NC.点OD.点P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位似图形的性质
知2-导
1. 位似图形对应顶点的连线必过位似中心. 2.位似图形任意一组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相似比. 3.位似图形的对应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对应线段之比 相等. 4.两个图形位似,则这两个图形必相似,其相似比等于位似比, 周长比等于位似比,面积比等于位似比的平方. 注: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可将图形放大或缩小.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3章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点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3章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点【考点1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方法点拨】锐角角A的正弦(sin),余弦(cos)和正切(tan),都叫做角A的锐角三角函数。
正弦(sin)等于对边比斜边,余弦(cos)等于邻边比斜边正切(tan)等于对边比邻边.【例1】(2020•平房区二模)在Rt△ABC中,∠C=90°,∠B=α,若BC=m,则AB的长为()A.mcosαB.m•cosαC.m•sinαD.m•tanα【考点2 网格中的锐角三角函数值计算】【方法点拨】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各边的长度,有时还会运用面积法来求解关键边的长度.【例2】(2020•岳麓区模拟)如图,在6×6的正方形网格中,△ABC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则tan∠BAC的值是()【考点3 锐角三角函数的增减性】【方法点拨】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增减性,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例3】(2019秋•新乐市期中)sin58°、cos58°、cos28°的大小关系是()A.cos28°<cos58°<sin58°B.sin58°<cos28°<cos58°C.cos58°<sin58°<cos28°D.sin58°<cos58°<cos28°【考点5 互余两角三角函数的关系】【方法点拨】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掌握互余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sin(90°-α)=cosα, cos(90°-α)=sinα, 【例5】如图,在Rt△ABC中,∠BAC=90°,AD⊥BC,垂足为D.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sinα=sin B;②sinβ=sin C;③sin B=cos C;④sinα=cosβ.其中正确的结论有.【考点6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方法点拨】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熟记特殊角三角函数值:【例6】(2020•灌云县模拟)计算:(1)2sin30°+3cos60°﹣4tan45°(2)cos230°1+sin30°+tan260°【考点8 解直角三角形】【方法点拨】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解直角三角形(Rt△ABC,∠C=90°)①三边之间的关系:a2+b2=c2;②两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③边角之间的关系;正弦(sin)等于对边比斜边,余弦(cos)等于邻边比斜边正切(tan)等于对边比邻边.;④解直角三角形中常见类型:①已知一边一锐角.②已知两边.【例8】(2020秋•沙坪坝区校级月考)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BC=14,AD=12,sin B=45.(1)求线段CD的长度;(2)求cos∠C的值.【考点9 解斜三角形】【方法点拨】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作垂线将斜三角形分割成两个直角三角形,进而通过解直角三角形进行求解. 【例9】(2020春•牡丹江期末)如图,在△ABC中,∠BAC=120°,AC=6,AB=4,则BC的长是()A.6√2B.2√19C.2√13D.9【考点10 解直角三角形(作垂线)】【例10】(2019•包头模拟)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8,BC=3,CD=5,∠BCD=120°,∠ADC+∠ABC=180°.(1)求△BCD的面积;(2)求cos∠ADB.【考点11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实物建模问题)】【例11】(2020•芝罘区一模)如图1,图2分别是网上某种型号拉杆箱的实物图与示意图,根据商品介绍,获得了如下信息:滑杆DE、箱长BC、拉杆AB的长度都相等,即DE=BC=AB,点B、F在线段AC上,点C在DE上,支杆DF=30cm,CE:CD=1:3,∠DCF=45°,∠CDF=30°.请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求AC的长度(结果保留根号);(2)求拉杆端点A到水平滑杆ED的距离(结果保留到1cm).参考数据:√2≈1.41,√3≈1.73,√6≈2.45.【考点12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脚问题)】【方法点拨】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坡度坡脚问题:(1)坡度是坡面的铅直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又叫做坡比,它是一个比值,反映了斜坡的陡峭程度,一般用i表示,常写成i=1:m的形式.(2)把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叫做坡角,坡度i与坡角α之间的关系为:i=h/l=tanα.(3)在解决坡度的有关问题中,一般通过作高构成直角三角形,坡角即是一锐角,坡度实际就是一锐角的正切值,水平宽度或铅直高度都是直角边,实质也是解直角三角形问题.【例12】(2020•海陵区一模)水坝的横截面是梯形ABCD,现测得坝顶DC=4m,坡面AD的坡度i为1:1,坡面BC的坡角β为60°,坝高3m,(√3≈1.73)求:(1)坝底AB的长(精确到0.1);(2)水利部门为了加固水坝,在保持坝顶CD不变的情况下降低AD的坡度(如图),使新坡面DE的坡度i为1:√3,原水坝底部正前方2.5m处有一千年古树,此加固工程对古树是否有影响?请说明理由.【考点13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俯角仰角问题)】【方法点拨】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掌握俯角仰角问题:(1)概念:仰角是向上看的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俯角是向下看的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2)解决此类问题要了解角之间的关系,找到与已知和未知相关联的直角三角形,当图形中没有直角三角形时,要通过作高或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另当问题以一个实际问题的形式给出时,要善于读懂题意,把实际问题划归为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问题加以解决.【例13】(2020•赛罕区二模)如图,在坡顶A处的同一水平面上有一座古塔BC,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斜坡底P处测得该塔的塔顶B的仰角为45°,然后他们沿着坡度为1:2.4的斜坡AP攀行了26米,在坡顶A处又测得该塔的塔顶B的仰角为76°.求:(1)坡顶A到地面水平线PO的距离;(2)古塔BC的高度.(结果用非特殊角三角函数和根号表示即可)【考点14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位角问题)】【方法点拨】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方位角问题:(1)在辨别方向角问题中:一般是以第一个方向为始边向另一个方向旋转相应度数.(2)在解决有关方向角的问题中,一般要根据题意理清图形中各角的关系,有时所给的方向角并不一定在直角三角形中,需要用到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或一个角的余角等知识转化为所需要的角.【例14】(2020•锦州一模)如图,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公路MN的同侧有A,B两个村庄,村庄B位于村庄A的北偏东60°的方向上(∠QAB=60°),公路旁的货站P位于村庄A的北偏东15°的方向上,已知P A平分∠BPN,AP=2km,求村庄A,B之间的距离.(计算结果精确到0.01km,参考数据:√2≈1.414,√3≈1.732,√6≈2.449)。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3章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点总结新版沪科版
解直角三角形一、锐角三角函数 (一)、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C=900,设BC=a ,CA=b ,AB=c ,锐角A 的四个三角函数是: (1) 正弦定义:在直角三角形中ABC ,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角A 的正弦,记作sinA ,即sin A =ca, (2)余弦的定义:在直角三角行ABC ,锐角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角A 的余弦,记作cosA ,即cos A =cb , (3)正切的定义: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锐角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角A 的正切,记作tanA ,即tan A =ba, (4)锐角A 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叫做∠A 的余切,记作cotA 即aA A A b的对边的邻边cot =∠∠=锐角A 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都叫做角A 的锐角三角函数。
这种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方法,有两个前提条件: (1)锐角∠A 必须在直角三角形中,且∠C=900;(2)在直角三角形 ABC 中,每条边均用所对角的相应的小写字母表示。
否则,不存在上述关系注意: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应明确(1)c a , c b ,b a ,ab四个比值的大小同△ABC 的三边的大小无关,只与锐角的大小有关,即当锐角A 取固定值时,它的四个三角函数也是固定的;(2)sinA 不是sinA 的乘积,它是一个比值,是三角函数记号,是一个整体,其他三个三角函数记号也是一样;(3)利用三角函数定义可推导出三角函数的性质,如同角三角函数关系,互余两角的三角函数关系、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等; (二)、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1)平方关系:122sin=∂+COS α(2)倒数关系:tan a cota=1 (3)商数关系:∂∂=∂∂∂=sin cos cot ,cos sin tan 注意:(1)这些关系式都是恒等式,正反均可运用,同事还要注意它们的变形公式。
(2)()∂∂sin sin22是的简写,读作“∂sin 的平方”,不能将∂∂22sin 写成sin前者是a 的正弦值的平方,后者无意义;(3)这里应充分理解“同角”二字,上述关系式成立的前提是所涉及的角必须相同,如1cot tan ,1223030cossin22=•=∂+∂,而1cossin 22=+∂β就不一定成立。
第23章解直角三角形期末复习PPT课件(沪科版)
(2)过点C作CF⊥AB交AB的延长线于点F, C
求sin∠BCF的值.
E A
B F
D
解:(1)在Rt△CDE中,
∵
cos∠D
=
DE CD
DE=30,
cos∠D
=
3 5
∴
30 CD
=
3 5
C
∴CD=50
E A
∵B点是CD的中点,
B F
∴BE=
1 2
CD
=25
D
∴AB=BE-AE=25-8.3 =18.7 (海里) .
例4 如图,已知斜坡 AB长为80米,坡角为30°,
现计划在斜坡中点D处挖去部分坡体(用阴影表示),修
建一个平行于水平线 CA的平台 DE 和一条新的斜坡
BE.若修建的斜坡 BE的坡角为45°,求平台 DE 的长.
解: ∵修建的斜坡 BE的坡角为45°,
∴ ∠BEF=45°.
∵ ∠DAC=∠BDF=30°, AD=BD=40米,
A
D 54°
30
EC B
解:过D点作DF⊥AB,交AB于点F. A 在Rt△ECD中,CD=6,∠ECD=30°,
∴DE=3=FB, EC= 3 3
∴DF=CB+EC =8+3 3 .
D 54°
在Rt△ADF中,tan∠ADF=
AF DF
,3E0°
C
F B
∴AF=DF×tan54°.
∴AF= (8+3 3 )×1.38 ≈18.20.
∠ACD=23.5°,则山峰AD的高度为 480 米.
(参考数据:sin23.5°≈0.40,cos23.5°=0.92,tan23.5°=0.43)
A B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3章解直角三角形复习课件
B
FE
A
FE
B
DC
B
FE
近几年安徽中考真题
202X年15题: 202X年15题: 2013年15题:
2013年第19题:如图,防洪大堤的横截面是梯形ABCD,其中 AD∥BC,α=60°,汛期来临前对其进行了加固,改造后的背 水面坡角β=45°.若原坡长AB=20m,求改造后的坡长AE.( 结果保留根号)
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是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
边角之间的关系:
B
c
a
┏ bC
sin A a ,cos A b ,tan A a ;
c
c
b
正切值随着锐角的度数的增大而_增__大__; 正弦值随着锐角的度数的增大而_增__大__; 余弦值随着锐角的度数的增大而_减__小__.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表
三角函 数
正弦
锐角α sinα
30°
1 2
45°
∵DF⊥AF,
∴∠DFB=90°,
∴AC∥DF,
由已知l1∥l2,
∴CD∥AF, ∴四边形ACDF为矩形, CD=AF=AE+EF=30, 答:C、D两点间的距离为30m.
∵四边形BCEF是矩形, ∴EF=BC=156, ∴DE=DF+EF=423+156=579m. 答:DE的长为579m.
方法小结:
2 2
60°
3
2
余弦 cosα
3 2 2 2 1 2
正切 tanα
3 3 1
3
几个常见的应用
1.仰角和俯角
在进行测量时, 从下向上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做仰角; 从上往下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做俯角.
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点强化记忆
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点强化记忆直角三角形是指其中一个角为90度的三角形。
在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时,通常需要用到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勾股定理和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
1.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是指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个直角边平方的和。
即a²+b²=c²,其中c为斜边,a和b为直角边。
2.正弦函数:在直角三角形ABC中,角A的正弦定义为:sinA = a/c,其中a为角A的对边,c为斜边。
3.余弦函数:在直角三角形ABC中,角A的余弦定义为:cosA = b/c,其中b为角A的邻边,c为斜边。
4.正切函数:在直角三角形ABC中,角A的正切定义为:tanA = a/b,其中a为角A的对边,b为角A的邻边。
5.特殊比例:在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些特殊的比例关系:-45度角的正弦和余弦值都为1/√2,正切值为1-30度角的正弦值为1/2,余弦值为√3/2,正切值为1/√3-60度角的正弦值为√3/2,余弦值为1/2,正切值为√36.解三角形问题:- 已知两个边求第三个边的长度:根据勾股定理,使用c² = a² + b²可以求得斜边的长度c。
也可以使用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如sinA = a/c和cosA = b/c,可以求得角A的正弦值和余弦值,再通过相关关系求得c的长度。
-已知一个角求其他边和角度的关系:根据已知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通过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求得其他边的长度和角度。
通过大量练习和解题实践,可以加深对直角三角形的理解和掌握。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强化记忆:1.规律记忆:记住特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如45度、30度和60度角的值,以及特殊比例关系。
3.多练习多实践:通过解直角三角形的各种问题来巩固知识。
可以使用习题集、在线资源和练习题来进行练习,提高解题的熟练度和准确性。
4.整理总结:将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整理总结,制作笔记或思维导图,帮助记忆和理解。
【庆福数学】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点强化记忆知识点1: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概念(1)锐角∠A 、∠B (∠A+∠B=90°)的三角函数:取值范围 全称 简写锐角∠A 的正弦斜边的对边A 0<sinA <1 sine sin锐角∠A 的余弦cosA=斜边的邻边A ∠=sinB 0<cosA <1 cosine cos锐角∠A 的正切tanA=的邻边的对边A A ∠∠=cotB tanA >0 tangent tan (或tg)锐角∠A 的余切cotA=的对边的邻边A A ∠∠=tanB cotA >0 cotangent cot (或 ctg 、ctn)注:对于锐角∠A 的每一个确定的度数,其对应的三角函数值也是唯一确定的。
(1)正弦、余弦、正切、余切都是在直角三角形中给出的,要避免应用时对任意的三角形随便套用定义; (2)sinA不是sin与A的乘积,是三角形函数记号,是一个整体。
“sinA”表示一个比值,其他三个三角函数记号也是一样的; (3)锐角三角函数值与三角形三边长短无关,只与锐角的大小有关。
知识点2: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1) 平方关系: sin 2A+cos 2A =1(2) 商数关系: tanA=A A cos sin ,cotA=A Asin cos (3) 倒数关系: tanA =Acot 1,tanA · cotA=1tanA · tanB=1 cotA ·cotB=1(∠A+∠B=90°)注:同一锐角的正弦和余弦的平方和等于1,同一锐角的正弦与余弦的商等于正切,同一锐角的余弦与正弦的商等于余切。
同一锐角的正切与余切的积为1,互为倒数;互余两角正切值的积为1;互余两角余切值的积为1 (1)这些关系式都是恒等式,正反均可运用,同时还要注意它们的变形,如:sin A ,cos A =因为∠A 为锐角,所以0<sinA <1,0<cosA <1 所以其中的负值舍去(2)sin2α是(sinα)2的简写,读作“sinα”的平方;不能将sin2α写成sinα2,前者是α的正弦值的平方,后者表示α2的正弦值。
九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第23章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复习
图 25-6
·新课标
解:作CF⊥AB于F,则tan30°=CAFF,tan60°=CBFF, ∴AF=taCn3F0°= 3CF,BF=taCn6F0°= 33CF, ∵AF-BF=AB=4000 , ∴ 3CF- 33CF=4000 ,∴CF=2000 3 , ∴海底黑匣子C点距离海面的深度为(500+2000 3)米.
12 x
解得x=6
AF 6x 6 3 10.4
10.4 > 8没有触礁危险 14
9.[2011·鄂州]如图 25-6,一艘舰艇在海面下 500 米 A 点处测得 俯角为 30°前下方的海底 C 处有黑匣子信号发出,继续在同一深 度直线航行 4000 米后再次在 B 点处测得俯角为 60°前下方的海底 C 处有黑匣子信号发出,求海底黑匣子 C 点距离海面的深度.(结 果保留根号)
分析:我们知道,在视线与水平线所
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是仰角,
B
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是俯角,因此,
在图中,a=30°,β=60°
αD
Aβ
Rt△ABC中,a =30°,AD=120,
所以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出
BD;类似地可以求出CD,进而求出BC.
C
12
解:如图,a = 30°,β= 60°, AD=120.
铅 垂
=tanα 线
)仰角 )俯角
视线
水平线
北
A
30°
h
(3)方位角
(
α
西
)O
东
45°
l
B
南
五、夯实双基
1.在Rt△ABC中,∠C=90°,∠B=2∠A,则cosA等于( A )
3
1
A. 2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3章解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考点总结新版沪科版
锐角三角函数1 锐角三角函数定义锐角角A的正弦(sin),余弦(cos)和正切(tan)叫做角A的锐角三角函数。
正弦(sin)等于对边比斜边;sinA=a/c余弦(cos)等于邻边比斜边;cosA=b/c正切(tan)等于对边比邻边;tanA=a/b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定义方法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所以在初中阶段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都是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来完成的,即把这个角放到某个直角三角形中。
角度30°45°60°正弦(sin) 1/2 √2/2 √3/2余弦(cos) √3/2√2/21/2正切(tan) √3/3 1 √3(注θ是锐角:0<sinθ<10<cosθ<1tanθ>0)3锐角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及其变化规律1)锐角三角函数值都是正值。
2)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4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sin⋅=acosa tana5互为余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a a cos )90sin(=-a a sin )90cos(=-6 解直角三角形的基础知识在Rt ABC ∆中,90=∠C ,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1) 三边之间的关系:222c b a =+(2) 锐角之间的关系:A ∠+B ∠=C ∠= 90 (3) 边角之间的关系:c a A =sin ;c b A =cos ;ba A =tan ; c a B =cos ;cb B =sin ;ab B =tan (4) 面积公式:ch ab S 2121==∆(h 为斜边上的高) 7 类型已知条件 解法 两边 两直角边a 、b c=22a b +,tanA=a b,∠B=90°-∠A 一直角边a ,斜边c b=22c a -,sinA=a c,∠B=90°-∠A 一边一锐角 一直角边a ,锐角A ∠B=90°-∠A ,b=A a tan ,c=sin a A斜边c ,锐角A ∠B=90°-∠A ,a=c ·sinA ,b=c ·cosA解直角三角形的思路可概括为“有斜(斜边)用弦(正弦、余弦),无斜用切(正切),宁乘勿除,取原避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章 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点强化记忆知识点1: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概念(1)锐角∠A 、∠B (∠A+∠B=90°)的三角函数:取值范围 全称 简写锐角∠A 的正弦斜边的对边A 0<sinA <1 sine sin锐角∠A 的余弦cosA=斜边的邻边A ∠=sinB 0<cosA <1 cosine cos锐角∠A 的正切tanA=的邻边的对边A A ∠∠=cotB tanA >0 tangent tan (或tg)锐角∠A 的余切cotA=的对边的邻边A A ∠∠=tanB cotA >0 cotangent cot (或 ctg 、ctn)注:对于锐角∠A 的每一个确定的度数,其对应的三角函数值也是唯一确定的。
(1)正弦、余弦、正切、余切都是在直角三角形中给出的,要避免应用时对任意的三角形随便套用定义; (2)sinA不是sin与A的乘积,是三角形函数记号,是一个整体。
“sinA”表示一个比值,其他三个三角函数记号也是一样的; (3)锐角三角函数值与三角形三边长短无关,只与锐角的大小有关。
知识点2: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1) 平方关系: sin 2A+cos 2A =1(2) 商数关系: tanA=A A cos sin ,cotA=A Asin cos (3) 倒数关系: tanA =Acot 1,tanA · cotA=1tanA · tanB=1 cotA ·cotB=1(∠A+∠B=90°)注:同一锐角的正弦和余弦的平方和等于1,同一锐角的正弦与余弦的商等于正切,同一锐角的余弦与正弦的商等于余切。
同一锐角的正切与余切的积为1,互为倒数;互余两角正切值的积为1;互余两角余切值的积为1 (1)这些关系式都是恒等式,正反均可运用,同时还要注意它们的变形,如:sin A ,cos A =因为∠A 为锐角,所以0<sinA <1,0<cosA <1 所以其中的负值舍去(2)sin2α是(sinα)2的简写,读作“sinα”的平方;不能将sin2α写成sinα2,前者是α的正弦值的平方,后者表示α2的正弦值。
图19.3.1知识点3:、互为余角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诱导公式)若∠A+∠B=90°,则sinA=cos(90°-A)=cosB,cosA=sin(90°-A)=sinB,tanA=cot(90°-A)=cotB,cotA=tan(90°-A)=tanB。
即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知识点4:三角函数值的变化范围及规律锐角三角函数的变化情况:在0°~90°之间,锐角∠A的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大。
在0°~90°之间,锐角∠A的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减小。
在0°~90°之间,锐角∠A的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大。
在0°~90°之间,锐角∠A的余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减小。
即(1)当0°<α<90°时,sinα、tanα随着α的增大而增大,cosα、cotα随着α的增大而减小;(2)当0°≤α≤90°时,0≤sinα≤1,0≤cosα≤1。
tanα≥0、cotα≥0注:(1)sinA的值从0增加到1 (2)cosA的值从1减小到0(3)tanA的值从0开始增大,tan90°的值不存在。
(4)cotA的值逐渐减小到0, cot0°的值不存在知识点5: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特殊角有0°、30°、45°、60°、90°,它们的三角函数值如下表:注意:记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可用下述方法:0°、30°、45°、60°、90°的正弦值分别是222、2、2,而它们的余弦值分别是2、2、2、22知识点6:用计算器计算三角函数值用计算器求已知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和由三角函数值求对应的锐角是必须掌握的。
图19.3.1已知一锐角、斜边,求对边,用锐角的正弦;求邻边,用锐角的余弦已知一锐角、邻边,求对边,用锐角的正切;求斜边,用锐角的余弦。
已知一锐角、对边,求邻边,用锐角的余切;求斜边,用锐角的正弦。
解直角三角形口诀(一) 已知一边一锐角,求其余边和余角.求出它们很是绕,概括三句口诀妙.图19.4.3图19.4.5求直角边用乘,求斜边用除灵.是对边用正,是邻边用余.有斜边用弦,无斜边用切.[注] 余边、余角即其余边和其余角.已知角的三角函数,求直角边用乘,求斜边用除.当已知边为斜边时,求对边用正弦,求邻边用余弦.已知一直角边求另一直角边用正切和余切. 口诀(二)—选用关系式归纳为口诀:已知斜边求直边,正弦余弦很方便;已知直边求直边,正切余切理当然; 已知两边求一边,勾股定理最方便;已知两边求一角,函数关系要选好; 已知锐角求锐角,互余关系要记好;已知直边求斜边,用除还需正余弦; 计算方法要选择,能用乘法不用除。
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归纳: (1)三边之间的关系:222a b c +=(勾股定理); (2)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 (3)边角之间的关系:sinA=a c ,cosA=bc ,tanA=a b ,cotA=ba。
“有斜(斜边)用弦(正弦、余弦),无斜用切(正切、余切,宁乘毋除,取原避中),”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当已知或求解中有斜边时,就用正弦或余弦,无斜边时,就用正切或余切;当所求的元素既可用乘法又可用除法时,则用乘法,不用除法;既可以由已知数据又可由中间数据求解时,则用已知数据,尽量避免用中间数据。
对于非直角三角形,往往要通过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来解,作辅助线的一般思路是:(1)作垂线构成直角三角形;(2)利用图形本身的性质,如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垂直于底边。
知识点8:有关名词、术语的意义及高度的测量的方法 1、 铅垂线:重力线方向的直线。
2、 水平线:垂直于铅垂线的一条直线。
3、 仰角与俯角:在进行测量时,从下向上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做仰角;从上往下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做俯角。
4、 坡面的坡度(或坡比):坡面的铅垂高度(h )和水平长度(l )的比叫做坡面坡度(或坡比)。
记作i ,即i =lh. 5、坡角: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记作a ,有i =lh=tan a 6、高度的测量的方法:构造两个相似的直角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1)、利用平行的太阳光线 (2)、利用标杆与量角仪 (3)、利用物理的光学知识与平面镜知识点8: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已知ABC ∆中,∠A 、∠B 、∠C 的对应边分别是a 、b 、c ,如图2,过点A 作AD ⊥BC 于点D 。
在Rt ABD ∆中,sin ADB AB=,即:sin sin AD AB B c B =⋅=⋅ 111sin sin 222ABCS BC AD a c B ac B ∆=⋅=⋅⋅=(其中:∠B 为a 、c 的夹角) 同理可得:111sin sin sin 222ABC S ac B bc A ab C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注: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两边与夹角正弦乘积的一半补充:知识点9: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由面积公式可得:11sin sin 22ac B bc A = 两边同时除于12c 得: sin sin sin sin a b a B b A A B=⇔= 同理可得,正弦定理:sin sin sin a b cA B C ==正弦定理:在任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
即A a s i n =B b sin =Ccsin =2R (R 为△ABC 外接圆半径)余弦定理:如图2:sin AD b C =⋅, cos BD BC CD a b C =-=-⋅,在Rt △ABD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222(sin )(cos )AB AD BD c b C a b C =+⇔=⋅+-⋅ 整理得:22222222222sin 2cos cos (sin cos )2cos c b C a ab C b C c b C C a ab C =+-+⇔=++-2222cos c b a ab C ⇔=+- 整理得到余弦定理:2222cos c a b ab C =+-(∠C 为a 、b 的夹角)同理可得:(余弦定理及其变形)2222cos a b c bc A =+- 222cos 2b c a A bc+-=2222cos b a c ac B =+- 222cos 2a c b B ac+-=111(1)2222a b c S S a h b h c h S ∆∆∆==⋅=⋅=⋅=基本公式:()海伦公式:2222cos c a b ab C =+- 222cos 2a b c C ab +-=余弦定理:对于任意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他们夹角的余弦的两倍积知识点10:三角函数与相似三角形、射影定理:如图5,可以利用相似进行求解,也可以利用三角函数进行求解:3.2cos 610AD AB x x A AE AC +==⇔= 如图6,6tan 48DE BC x A AE AB ==⇔= 备注:三角函数,在解决直角三角形的一些问题中,有时候会比相似书写更简洁一些三角函数与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直角三角形与射影定理:2CD AD BD =⋅ 2AC AD AB =⋅2tan tan CD BD A BCD CD AD BD AD CD ==∠=⇔=⋅ 2cos AC AD A AC AD AB AB AC ==⇔=⋅ 2cos BC BDB BC BD AB AB BC ==⇔=⋅射影定理: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线是两条直角边在斜边上的射影的比例中项,每一条直角边是这条直角边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知识点11:、三角函数与一次函数设一次函数y kx b =+经过点11(,)A x y 与22(,)B x y 那么我们可以列出方程组:1122y kx b y kx b=+⎧⎨=+⎩则可以得到:2121y y k x x -=- 如图所示:tankα=2BC BD AB=⋅知识点12:三角函数的高中定义:(图中的圆半径为单位1)如图3,sinyyrα==同理可得:cos xα=,tan yxα=,cotxyα=如图4,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但是此时要特别注意三角函数的符号所发生的变化,从而使三角函数摆脱仅限于锐角的尴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