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食品标准gb5009.3水分检测方法
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介绍
品的水分含量。
2. 适用范围 直接干燥法适用于谷物及其制品、水 产品、豆制品、乳制品、肉制品及卤菜制 品等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3.样品的制备、测定及结果计算
三、卡尔·费休法(简称费休法或K-F法)
1935年由卡尔·费休提出的测定水分 的定量方法,属于碘量法,是对于测定水 分最为准确的化学方法。多年来,许多分 析工作者对此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在反应的化学计量、试剂的稳定性、滴定 方法、计量点的指示及各类样品的应用和 仪器操作的自动化等方面,有许多改进, 使该方法日趋成熟与完善。
⑴
原理
利用I2氧化SO2时需要有一定的水参加反
应,(氧化还原反应)
I2+SO2+2H2O
H2SO4+2HI
此反应具有可逆性,当生成物 H2SO4 浓 度>0.05 % 时,即发生可逆反应,要使反 应顺利向右进行,要加入适量的碱性物质 以中和生成的酸,吡啶(C5H5N)可以。
I2+SO2+H2O +3C5H5N
例:有关沸点:
水 - 100℃;苯 - 80.2 ℃
水 + 苯 - 69.25 ℃
有关相对密度:(20/4)
d水 = 1.00000 d甲苯 = 0.86694 d苯 = 0.87900
(2)特点和使用范围
此法为一种高效的换热方法,水分可以被迅速 的移去,加热温度比直接干燥法低。另外是在密闭 的容器中进行的,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广泛用于 各类果蔬、油类等多种样品的水分的测定。 特别是香料,此法是唯一公认的水分含量的标准 分析方法。
茶叶出厂检验
茶叶出厂检验感官品质检验感官品质检验主要是确定茶叶产品的质量等级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感官检验方法:茶叶感官审评通用方法(NY/T787-2004)和茶叶感官审评术语(1、绿茶GB/T14456.1-2008 2、红茶NY/T780-2004 3、乌龙茶GB/T30357.1-2013)一、茶叶水分检验水分:在常压条件下,茶叶经规定的温度加热至恒重时的质量损失,称为水分。
茶叶中水分含量高低直接影响茶叶贮藏保鲜。
红茶NY/T780-2004 ≤6.5绿茶GB/T14456.1-2017 ≤7.0(晒青≤9.0)乌龙茶GB/T30357.1-2013 ≤7.01、水分检验方法检验茶叶中水分含量的检验方法通常为103±2℃恒重法(GB 5009.3-2016,茶水分测定)。
2、原理试样于103±2℃的电热恒温干燥箱中加热至恒重,称重。
3、仪器和用具铝制烘皿:具盖。
内径75~58mm。
鼓风点热恒温干燥箱,自动控制温度±2℃。
干燥器:内盛有效干燥剂。
分析天平:感量0.001g。
4、操作方法取样按GB 5009.3 (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的测定)的规定。
制备试样。
铝制烘皿的准备将洁净的烘皿连同皿盖至于103±2℃的干燥箱中,加热1h,加盖取出,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精确至0.001g)。
5、测定103±2℃恒重法(仲裁法)称取充分混匀的试样5g(精确至0.001g)于已知质量的烘皿中,至于103±2℃干燥箱内(皿盖斜置皿上),加热4h。
加盖取出,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
再置于干燥箱中加热1h,加盖取出,于干燥器内冷却,称量。
重复加热1h的操作,直至连续两次称量差不超过0.005g,即为恒量,以最小称量为准。
120℃烘干法(快速法)称取充分混匀的试样5g(精确至0.001g)于已知质量的烘皿中,置于120℃干燥箱内(皿盖斜置皿上),加热1h。
莫干黄芽茶分级标准样感官品质及风
茶 叶 JournalofTea 2022,48(4):199~208 莫干黄芽茶分级标准样感官品质及风味化学成分研究王佳薇1 周森杰1 龚淑英1 范方媛1 钱 虹2汪春云3 俞秋雯1 黄创盛1 王子沛1(1.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58;2.德清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德清313200;3.德清县农业农村局,浙江德清313200) 摘 要 本研究对比了莫干黄芽分级标准样(特级、一级、二级)的感官品质特征,并系统检测了不同等级莫干黄芽茶的香气滋味品质化学组分。
结果显示,不同等级莫干黄芽茶的含水量均<6.5%,水浸出物含量均>45%,达到莫干黄芽茶行业标准中所规定的要求。
不同等级莫干黄芽茶在感官和品质化学均表现出等级差异,等级越高,香气的嫩甜感与滋味的甘醇度越好;品质成分中儿茶素总量相对更低,生物碱与氨基酸总量相对更高,挥发性组分中2-呋喃甲醇、芳樟醇、植物醇、香叶醇等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高。
分级标准样的各项指标符合莫干黄芽茶行业标准样要求,风味特征及品质化学组分呈现出等级差异,可用于指导莫干黄芽茶生产和感官审评检验。
关键词 莫干黄芽;黄茶;标准样;审评检验 中图分类号:TS2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77 8921(2022)04 199 10SensoryqualityandchemicalprofileofstandardizedsamplesMoganhuangyateaWANGJiawei1,ZHOUSenjie1,GONGShuying1 ,FANFangyuan1,QIANHong2,WANGChunyun3,YUQiuwen1,HUANGChuangsheng1,WANGZipei1(1.ZhejiangUniversityTearesearchinstitute,Hangzhou310058,Zhejiang,China;2.DeqingAgriculturalTechnologyPopularizationCenter,Deqing313200,Zhejiang,China;3.DeqingAgricultureDepartment,Deqing313200,Zhejiang,China)Abstract ThisstudywassettoinvestigatethesensoryqualityandchemicalcompositionsofthestandardizedsamplesofMoganhuangyatea(supreme grade,first gradeandsecond grade).TheresultsshowedthatthemoisturecontentofMoganhuangyateaswaslessthan6.5%,andthewatersolubleextractcontentwasmorethan45%,whichmetthestandardrequirementsof“Moganhuangyatea”(Industrialstandards,GH/T1235-2018).Thehigherthegrade,moretender sweetinthearomaandthesweet mellowinthetaste.Thespecial gradeteasamplehadthelowestlevelofcatechinsandthehighestlevelofaminoacidscontent.Forvolatiles,therelativecontentsof2 furanmethanol,linalool,phytol,geraniolwerehigherinthesupreme gradeteasample.Thesensoryqualityandchemicalindicatorswereconformedtorequirementsof“Moganhuangyatea”.Thereareobviousandbalancedsensory chemicaldifferencesamongvariousgradesamples.ThewholeseriesofMoganhuangyateastandardizedsamplescanbeusedasreferencesforqualitycontrolduringproduction.Keywords Moganhuangyatea;Yellowtea;referencematerials;sensoryevaluation收稿日期:2022-08-15基金项目:莫干黄芽省农业(“一县一品一策”)标准化基地建设。
GBT 5009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GB_T 5009.1-2003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总则GB_T 5009.2-2003 食品的相对密度的测定GB_T 5009.3-200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_T 5009.4-2003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_T 5009.5-2003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_T 5009.6-2003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GB_T 5009.7-2003 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GB_T 5009.8-2003 食品中蔗糖的测定GB_T 5009.9-2003 食品中淀粉的测定GB_T 5009.10-2003 植物类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GB_T 5009.11-2003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_T 5009.12-2003 食品中铅的测定GB_T 5009.13-2003 食品中铜的测定GB_T 5009.14-2003 食品中锌的测定GB_T 5009.15-2003 食品中镉的测定GB_T 5009.16-2003 食品中锡的测定GB_T 5009.17-2003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_T 5009.18-2003 食品中氟的测定GB_T 5009.19-2003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20-2003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21-2003 粮、油、菜中甲萘威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22-2003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l的测定GB_T 5009.23-2003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l、B 2、Gl、G2的测定GB_T 5009.24-2003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l与Bl的测定GB_T 5009.25-2003 植物性食品中杂色曲霉素的测定GB_T 5009.26-2003 食品中N—亚硝胺类的测定GB_T 5009.27-2003 食品中苯并(a)芘的测定GB_T 5009.28-2003 食品中糖精钠的测定GB_T 5009.29-2003 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GB_T 5009.30-2003 食品中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与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 的测定GB_T 5009.31-2003 食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测定GB_T 5009.32-2003 油酯中没食子酸丙酯(PG)测定GB_T 5009.33-2003 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GB_T 5009.34-2003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GB_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GB_T 5009.36-2003 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37-2003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38-2003 蔬菜、水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39-2003 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40-2003 酱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41-2003 食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42-2003 食盐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43-2003 味精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44-2003 肉与肉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45-2003 水产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46-2003 乳与乳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47-2003 蛋与蛋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48-2003 蒸馏酒与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49-2003 发酵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50-2003 冷饮食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51-2003 非发酵性豆制品及面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52-2003 发酵性豆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53-2003 淀粉类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54-2003 酱腌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55-2003 食糖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56-2003 糕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57-2003 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58-2003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59-2003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60-2003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方法GB_T 5009.61-2003 食品包装用三聚氰胺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62-2003 陶瓷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63-2003 搪瓷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64-2003 食品用橡胶垫片(圈)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65-2003 食品用高压锅密封圈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66-2003 橡胶奶嘴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67-2003 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69-2003 食品罐头内壁环氧酚醛树脂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70-2003 食品容器内壁聚酰胺环氧树脂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71-2003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72-2003 铝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73-2003 粮食中二溴乙烷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74-2003 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GB_T 5009.75-2003 食品添加剂中铅的测定GB_T 5009.76-2003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GB_T 5009.77-2003 食用氢化油、人造奶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78-2003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79-2003 食品用橡胶管卫生检验方法GB_T 5009.80-2003 食品容器内壁聚四氟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81-2003 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82-2003 食品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测定GB_T 5009.83-2003 食品中胡萝卜素的测定GB_T 5009.84-2003 食品中硫胺素(维生素B1)的测定GB_T 5009.85-2003 食品中核黄素的测定GB_T 5009.86-2003 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荧光法和2,4—硝基苯肼法)GB_T 5009.87-2003 食品中磷的测定GB_T 5009.88-2003 食物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测定GB_T 5009.89-2003 食品中烟酸的测定GB_T 5009.90-2003 食品中铁、镁、锰的测定GB_T 5009.91-2003 食品中钾、钠的测定GB_T 5009.92-2003 食品中钙的测定GB_T 5009.93-2003 食品中硒的测定GB_T 5009.94-2003 植物性食品中稀土的测定GB_T 5009.95-2003 蜂蜜中四环素族抗生素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96-2003 谷物和大豆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GB_T 5009.97-2003 食品中环已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GB_T 5009.98-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玻璃钢制品卫标准分析方法GB_T 5009.99-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碳酸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100-2003 食品包装用发泡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101-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锑的测定GB_T 5009.102-2003 植物性食品中辛硫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03-2003 植物性食品中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04-2003 植物性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05-2003 黄瓜中百菌清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06-2003 植物性食品中二氯苯醚菊酯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07-2003 植物性食品中二嗪磷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08-2003 畜禽肉中已烯雌酚的测定GB_T 5009.109-2003 柑桔中水胺硫磷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10-2003 植物性食品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11-2003 谷物及其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测定GB_T 5009.112-2003 大米和柑桔中喹硫磷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13-2003 大米中杀虫环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14-2003 大米中杀虫双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15-2003 稻谷中三环唑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16-2003 畜、禽肉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色谱法)GB_T 5009.117-2003 食用豆粕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118-2003 小麦中T-2毒素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GB_T 5009.119-2003 复合食品包装袋中二氨基甲苯的测定GB_T 5009.120-2003 食品中丙酸钠、丙酸钙的测定GB_T 5009.121-2003 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测定GB_T 5009.122-2003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及成型品中残留1,1- 氯乙烷的测定GB_T 5009.123-2003 食品中铬的测定GB_T 5009.124-2003 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GB_T 5009.125-2003 尼龙6树脂及成型品中己内酰胺的测定GB_T 5009.126-2003 植物性食品中三唑酮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27-2003 食品包装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锗的测定GB_T 5009.128-2003 食品中胆固醇的测定GB_T 5009.129-2003 水果中乙氧基喹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30-2003 大豆及谷物中氟磺胺草醚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31-2003 植物性食品中亚胺硫磷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32-2003 食品中莠去津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33-2003 粮食中绿麦隆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34-2003 大米中禾草敌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35-2003 植物性食品中灭幼脲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36-2003 植物性食品中五氯硝基苯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37-2003 食品中锑的测定GB_T 5009.138-2003 食品中镍的测定GB_T 5009.139-2003 饮料中咖啡因的测定GB_T 5009.140-2003 饮料中乙酰磺胺酸钾的测定GB_T 5009.141-2003 食品中诱惑红的测定GB_T 5009.142-2003 植物性食品中吡氟禾草灵、精吡氟禾草灵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43-2003 蔬菜、水果、食用油中双甲脒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44-2003 植物性食品中甲基异柳磷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45-2003 植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GB_T 5009.146-2003 植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GB_T 5009.147-2003 植物性食品中除虫脲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48-2003 植物性食品中游离棉酚的测定GB_T 5009.149-2003 食品中栀子黄的测定GB_T 5009.150-2003 食品中红曲色素的测定GB_T 5009.151-2003 食品中锗的测定GB_T 5009.152-2003 食品包装用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和橡胶改性的丙烯腈-丁烯-苯乙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残留丙烯腈单体的测定GB_T 5009.153-2003 植物性食品中植酸的测定GB_T 5009.154-2003 食品中维生素B6的测定GB_T 5009.155-2003 大米中稻瘟灵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56-2003 食品用包装材料及其制品的浸泡试验方法通则GB_T 5009.157-2003 食品中有机酸的测定GB_T 5009.158-2003 蔬菜中维生素K1的测定GB_T 5009.159-2003 食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测定GB_T 5009.160-2003 水果中单甲脒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61-2003 动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62-2003 动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测定GB_T 5009.163-2003 动物性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组分残留高效液相色谱定GB_T 5009.164-2003 大米中丁草胺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65-2003 粮食中2,4-滴丁酯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66-2003 食品包装用树脂及其制品的预试验GB_T 5009.167-2003 饮用天然矿泉水中氟、氯、溴离子和硝酸根、硫酸根含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GB_T 5009.168-2003 食品中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测定GB_T 5009.169-2003 食品中牛磺酸的测定GB_T 5009.170-2003 保健食品中褪黑素含量的测定GB_T 5009.171-2003 保健食品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GB_T 5009.172-2003 大豆、花生、豆油、花生油中的氟乐灵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73-2003 梨果、柑桔类水果中噻螨酮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74-2003 花生、大豆中异丙甲草胺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75-2003 粮食和蔬菜中2,4-滴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76-2003 茶叶、水果、食用植物油中三氯杀螨醇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77-2003 大米中敌稗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78-2003 食品包装材料中甲醛的测定GB_T 5009.179-2003 火腿中三甲胺氮的测定GB_T 5009.180-2003 稻谷、花生仁中恶草酮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81-2003 猪油中丙二醛的测定GB_T 5009.182-2003 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GB_T 5009.183-2003 植物蛋白饮料中脲酶的定性测定GB_T 5009.184-2003 粮食、蔬菜中噻酮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85-2003 苹果和山楂制品中展青霉素的测定GB_T 5009.186-2003 乳酸菌饮料中脲酶的定性测定GB_T 5009.187-2003 干果(桂元、荔枝、葡萄干、柿饼)中总酸的测定GB_T 5009.188-2003 蔬菜、水果中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的测定GB_T 5009.189-2003 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GB_T 5009.190-2003 海产食品中多氯联苯的测定GB_T 5009.191-2003 食品中3-氯-l,2-丙二醇含量的测定GB_T 5009.192-2003 动物性食品中克伦特罗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93-2003 保健食品中脱氢表雄甾酮(DHEA)测定GB_T 5009.194-2003 保健食品中免疫球蛋白IgG的测定GB_T 5009.195-2003 保健食品中吡啶甲酸铬含量的测定GB_T 5009.196-2003 保健食品中肌醇的测定GB_T 5009.197-2003 保健食品中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烟酸、烟酰胺和咖因的测定GB_T 5009.198-2003 贝类记忆丧失性贝类毒素软骨藻酸的测定GB_T 5009.199-2003 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GB_T 5009.200-2003 小麦中野燕枯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201-2003 梨中烯唑醇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202-2003 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极性组分(PC)的测定GB_T 5009.203-2003 植物纤维类食品容器卫生标准中蒸发残渣的分析方法。
GB5009系列食品卫生检验办法
GB5009系列食品卫生检验办法GBT 5009.1-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总则GBT 5009.2-2003食品的相对密度的测定GBT 5009.3-2003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 5009.4-2003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T 5009.5-2003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T 5009.6-2003食品中脂肪的测定GBT 5009.7-85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GBT 5009.8-2003食品中蔗糖的测定GBT 5009.9-2003食品中淀粉的测定GBT 5009.10-2003植物类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GBT 5009.11-1996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GBT 5009.12-2003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3-1996食品中铜的测定方法GBT 5009.14-1996食品中锌的测定方法GBT 5009.15-1996食品中镉的测定方法GBT 5009.16-1996食品中锡的测定方法GBT 5009.17-2003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T 5009.18-2003食品中氟的测定GBT 5009.19-1996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办法GBT 5009.20-1996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最的测定方法GBT 5009.21-1996粮、油、菜中西维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GBT 5009.22- 1996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l的测定方法GBT 5009.23-2003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l、B2、Gl、G2的测定GBT 5009.24- 1996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l与Bl的测定方法GBT 5009.25-1996食品杂色曲霉素的测定方法GBT 5009.26-2003食品中N-亚硝胺类的测定GBT 5009.27-2003食品中苯并(a)眈的测定GBT 5009.28-2003食品中糖精钠的测定GBT 5009.29-2003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GBT 5009.30-2003食品中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与2,6-叔丁基对甲酚(BHT)的测定GBT 5009.31-2003食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测定GBT 5009.32-2003油酯中没食了酸丙酯(PG)测定GBT 5009.33-2003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GBT 5009.34-2003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GBT 5009.35-2003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GBT 5009.36-2003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办法GBT 5009.37-2003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38-2003蔬菜、水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39-2003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办法GBT 5009.40-2003酱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39-2003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办法GBT 5009.40-2003酱卫生标准的分析办法GBT 5009.41-2003食醋卫生标准的分析办法GBT 5009.42-2003食盐卫生标准的分析办法GBT 5009.43-2003味精卫生标准的分析办法GBT 5009.44-2003肉与肉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5-2003水产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6-2003乳与乳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7-2003蛋与蛋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8-1996蒸馏酒与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9-1996发酵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0-1996冷饮食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1-2003非发酵性豆制品及面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2- 1996发酵性豆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办法GBT 5009.53-1996淀粉类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办法GBT 5009.54-1996酱腌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5-1996食糖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6-1996糕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7-1996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8-1996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9-1996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0-2003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办法GBT 5009.61-2003食品包装用三聚氰胺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2-1996陶瓷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3-2003搪瓷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4-2003食品用橡胶挚片(圈)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5-2003食品用离压锅密封圈卫生标准的分析办法GBT 5009.66-2003橡胶奶嘴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7-2003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8-2003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9-2003食品罐头内壁环氧酚醛树脂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0-2003食品容器内壁聚酰胺环氧树脂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1-2003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2-2003铝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3-2003粮食中二溴乙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74-2003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GBT 5009.75-2003食品添加剂中铅的测定GBT 5009.76-2003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GBT 5009.77-2003食用氧化油、人造奶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8-2003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9-2003食品用橡胶管卫生检验方法GBT 5009.80-2003食品容器内壁聚四氟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81-2003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82-2003食品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测定GBT 5009.83-2003食品中胡萝卜素的测定GBT 5009.84-2003食品中硫胺素(维生素Bl)的测定GBT 5009.85-2003食品中核黄素的测定GBT 5009.86-2003疏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荧光法和2,4-=硝基苯肼法)GBT 5009.87-2003食品中磷的测定GBT 5009.88-2003食物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测定GBT 5009.89-2003食品中烟酸的测定GBT 5009.90-2003食品中铁、镁、锰的测定GBT 5009.91-2003食品中钾、钠的测定GBT 5009.92-2003食品中钙的测定GBT 5009.93-2003食品中硒的测定GBT 5009.94-2003植物性食品中稀土的测定GBT 5009.95-2003蜂蜜中四环素族抗生素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96-2003谷物和大豆中赭曲霉毒索A的测定GBT 5009.97-2003食品中环已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GBT5009.98-2003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玻璃钢制品卫生标准分析方法GBT 5009.99-2003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碳酸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100-2003食品包装用发泡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101-2003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锑的测定GBT 5009.102-2003植物性食品中辛硫磷农药残留最的测定GBT 5009.103-2003植物性食品中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农药残留最的测定GBT 5009.104-2003植物性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5-2003黄瓜中百菌清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6-2003植物性食品中二氯苯醚菊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7-2003植物性食品中二嗪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8-2003畜禽肉中已烯雌酚的测定GBT 5009.109-2003柑桔中水胺硫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0-2003植物性食品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1-2003谷物及其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测定GBT 5009.112-2003大米和柑桔中喹硫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3-2003大米中杀虫环残留最的测定GBT 5009.114-2003大米中杀虫双残留最的测定GBT 5009.115-2003稻谷中二环哗残留最的测定GBT 5009.116-2003畜、禽肉中土霉素、四环素、会霉素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5009.117-2003食用豆粕卫生标准的分析办法GBT 5009.118-2003小麦中T-2毒素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GBT 5009.119-2003复合食品包装袋中二氨基甲苯的测定GBT 5009.120-2003食品中丙酸钠、丙酸钙的测定GBT 5009.121-2003食品中脱氧乙酸的测定GBT 5009.122-2003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及成型品中残留1,l--氯乙烷的测定GBT 5009.123-2003食品中铬的测定GBT 5009.124-2003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GBT 5009.125-2003 已龙6树脂及成型品中己内酰胺的测定GBT 5009.126-2003植物性食品中三唑酮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27-2003食品包装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锗的测定GBT 5009.128-2003食品中胆固醇的测定GBT 5009.129-2003水果中乙氧基喹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0-2003大豆及谷物中氟磺胺草醚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1-2003植物性食品中亚胺硫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2-2003食品中莠去津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3-2003粮食中绿麦隆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4-2003大米中禾草敌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5-2003植物性食品中灭幼脲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6-2003植物性食品中五氯硝基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7-2003食品中锑的测定GBT 5009.138-2003食品中镍的测定GBT 5009.139-2003饮料中咖啡因的测定GBT 5009.140-2003饮料中乙酰磺胺酸钾的测定GBT 5009.141-2003食品中诱惑红的测定GBT 5009.142-2003植物性食品中吡氟禾草灵、精吡氟禾草灵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3-2003蔬菜、水果、食川油中双甲脒残留最的测定GBT 5009.144-2003植物性食品中甲基异柳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5-2003植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GBT 5009.146-2003植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GBT 5009.147-2003植物性食品中除虫脲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8-2003植物性食品中游离棉酚的测定GBT 5009.149-2003食品中栀子黄的测定GBT 5009.150-2003食品中红曲色素的测定GBT 5009.151-2003食品中锗的测定GBT 5009.152-2003食品包装用苯乙烯一丙烯艏共聚物和橡胶改性的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残留丙烯腈单体的测定GBT 5009.153-2003檀物性食品中植酸的测定GBT 5009.154-2003食品中维生素B6的测定GBT 5009.155-2003大米tf.稻瘟灵残留晕的测定GBT 5009.156-2003食品削包装材料及其制品的浸泡试验办法通则GBT 5009.157-2003食品中有机酸的测定GBT 5009.158-2003蔬菜中维生素Kl的测定GBT 5009.159-2003食品中还原犁抗坏血酸的测定GBT 5009.160-2003水果中单甲脒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1-2003动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2-2003动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3-2003动物性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组分残留高效液相色谱测定GBT 5009.164-2003大米中丁草胺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5-2003粮食中2,4-滴丁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6-2003食品包装用树脂及其制品的预试验GBT 5009.167-2003饮用天然矿泉水中氟、氯、溴离了和硝酸根、硫酸根含晕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GBT 5009.168-2003食品中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测定GBT 5009.169-2003食品中牛磺酸的测定GBT 5009.170-2003保健食品中褪黑索含量的测定GBT 5009.171-2003保健食品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GBT 5009.172-2003大豆、花生、豆油、花生油中的氟乐灵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3-2003梨果、桔类水果中噻螨酮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4-2003花生、大豆中异丙甲草胺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5-2003粮食和蔬菜中2,4—滴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6-2003茶叶、水果、食用植物油中三氯杀螨醇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7-2003大米中敌稗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8-2003食品包装材料中甲醛的测定GBT 5009.179-2003火腿中三甲胺氮的测定GBT 5009.180-2003稻谷、花生仁中恶草酮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81-2003猪油中丙二醛的测定GBT 5009.182-2003 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GBT 5009.183-2003植物蛋白饮料中脲酶的定性测定GBT 5009.184-2003粮食、蔬菜中噻酮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85-2003苹果和山楂制品中展青霉素的测定GBT 5009.186-2003乳酸菌饮料中脲酶的定性测定GBT 5009.187-2003干果(桂元、荔枝、葡萄干、柿饼)中总酸的测定GBT 5009.188-2003蔬菜、水果中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的测定GBT 5009.189-2003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GBT 5009.190-2003海产食品中多氯联苯的测定GBT 5009.191-2003食品中3—氯—1,2—丙二醇含量的测定GBT 5009.192-2003动物性食品中克伦特岁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93-2003保健食品中脱氢表雄甾酮(DHEA)测定GBT 5009.194-2003保健食品中免疫球蛋白IgG的测定GBT 5009.195-2003保健食品中吡啶甲酸铬含量的测定GBT 5009.196-2003保健食品中肌醇的测定GBT 5009.197-2003保健食品中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烟酸、烟酰胺和咖啡因的测定GBT 5009.198-2003贝类记忆丧失性贝类毒素软骨藻酸的测定GBT 5009.199-2003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GBT 5009.200-2003小麦中野燕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01-2003梨中烯唑醇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02-2003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的极性组分(PC)的测定GBT 5009.203-2003植物纤维类食品容器卫生标准中蒸发残渣的分析方法。
食品中水分测定
微波水分测定仪法---AOAC法
常用于常压干燥法。铝质称量盒导热性好,对酸性食品不适 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无机物,水的分子式H20,相对分子量18,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蒸馏或其他物理化学的方法去除样品中的水分,再通过称量 等手段得到水分的含量。 特点:通用方法、准确度较高。 间接测定法:
利用食品的相对密度、折射率、电导、介电常数等物理 性质测定水分含量。 特点:不除去水分,针对特殊的样品(一般为纯品),特定 的仪器。 如:液态样品主要由水分和可溶性固形物所组成,采用折光 法测出样品中固形物含量,然后按下式间接求出水分含量: 水分(%)=100%﹣可溶性固形物%
⑵ 原理:食品中水分一般指在大气压下,100℃左右加热所 失去的物质。 注:实际上在此温度下所失去的 是挥发性物质的总量,而不完全 是水。 包含:游离水、微量的醇类、 油脂、有机酸等挥发性物质
常压烘箱干燥法
适用范围 水分是唯一挥发成分; 就是说在加热时只有水分挥发。
水分挥发要完全; 对于一些糖和果胶、明胶所形成冻胶中的结合水,不能完全 除掉,因为常压很难把结合水除去,只好用真空干燥除去结 合水。
为什么要检测水分
② 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指标 食品工厂可按原料中的水分含量进行物料 衡算。这可对生产进行指导管理。
③ 水分的含量高低,对微生物的生长及生化 反应都有密切的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要控制水分低一点,防止微 生物生长,但是并非水分越低越好。
水分测定的方法分类
直接测定法(重量法): 利用水分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采用烘干、化学干燥、
(3)操作条件选择 ①无水甲醇:要求其含水量在0.
GHT 1091-2014 代用茶
GH中华人民共和国供销合作行业标准GH/T 1091—2014ICS 67.140.10 X 55备案号: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发布代用茶Herbal Tea前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科技教育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杭州忆江南茶业有限公司,杭州亨达茶业技术开发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翁昆、李晓军、张永华、金勇、吴永福、张亚丽、黄皓、沈月忠、王斌、谭蓉。
代用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代用茶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代用茶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残留最大限量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5 食品中镉的测定GB/T 5009.34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NY/T 761 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令)关于修改(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决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123号令)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桑叶茶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成分分析
桑叶茶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成分分析余璐1陆雨芳1吴仕敏1朱苗1梁正刚2梁达2李刚凤1*(1铜仁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贵州铜仁554300;2贵州恒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贵州思南565100)摘要:以2种桑叶茶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家相关检测标准,测定桑叶茶的基本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成分,比较2种桑叶茶的差异。
结果表明:一级桑叶茶中灰分、总糖、还原糖、多糖及多酚的含量均高于二级桑叶茶中的,其含量分别为14.63g/100g、28.50g/100g、6.85g/100g、15.43g/100g、3.09g/100g,而二级桑叶茶含有较多的粗纤维、维生素C;2种桑叶茶均富含多糖,多糖有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之功效。
关键词:桑叶茶;营养成分;生物活性;多糖中图分类号TS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9)01-0055-02桑树属桑科桑属植物,桑叶被国家卫生部确认为“药食同源”并被国际食品卫生组织列入“人类21世纪十大保健食品之一”。
桑叶茶含有蛋白质、粗纤维、多糖等营养物质和活性物质[1],具有降“三高”、延缓衰老、促进新陈代谢等多种保健功效,对“三高”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2-5]。
当前,国内对桑叶茶营养成分及活性成分的研究还较少。
王忠华[6]等对不同茶叶加工制成的桑叶茶进行了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成分规定,结果表明,用不同茶叶制成的桑叶茶的营养活性含量都明显高于桑叶固定样;李层层[7]等对新疆20种桑叶的蛋白质、总糖及粗纤维等进行一营养成分分析及其体外抗氧化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桑叶在营养组成上存在较大差异。
本研究拟对2种桑叶茶的基本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成分进行分析,为桑叶茶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一级、二级桑叶茶,由贵州恒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将2种桑叶茶于60℃热风干燥,冷却、粉碎、过80目筛、装袋密封,置于干燥器中保存。
1.2主要仪器DHG-9070A型电热鼓风干燥箱:常州普天仪器制造有限公司;CP413型电子天平:奥豪斯仪器有限公司;HH-4型数显恒温水浴锅:金坛市城东新瑞仪器厂;SG9200HE型超声波清洗器:上海冠特超声仪器有限公司;721型型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TG16K-II型高速离心机:东旺仪器有限公司。
复合代用茶(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复合代用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复合代用茶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荷叶、决明子、薏苡仁、金银花、菊花、百合、桔红、鱼腥草、罗汉果、乌梅粉、甘草中的数种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乌龙茶,经粉碎(或不经粉碎)、复配、装袋、包装等主要工艺加工制成的复合代用茶。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480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GB4806.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500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5009.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5009.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镉的测定GB/T5009.19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GB5009.3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9683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19618甘草GB/T24690袋泡茶GB/T30357.1乌龙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NY/T1884绿色食品果蔬粉WM/T2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3要求3.1原料要求3.1.1荷叶、决明子、薏苡仁、金银花、菊花、百合、鱼腥草、罗汉果: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的要求。
茶叶相关标准目录
2023-11-19
2023-11-19
国家标准
61
GB/T30357.1-
2013
乌龙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
2013-12-31
2014-06-22
国家标准
62
GB/T30357.2-
2013
乌龙茶第2部分:铁观音
2013-12-31
2014-06-22
国家标准
63
GB/T30357.3-
57
GB/T25436-2010
热封型茶叶滤纸
2010-11-10
2011-05-01
国家标准
58
GB/Z26576-2011
茶叶生产技术规范
2011-06-16
2011-11-15
国家标准
59
GB/T26907-2011
油茶苗木质量分级
2011-07-19
2011-12-01
国家标准
60
GB/T28991-2023
国家标准
19
GB/T9833.8-2013
紧压茶第8部分:米砖茶
2013-07-19
2013-12-06
国家标准
20
GB/T9833.9-2013
紧压茶第9部分:青砖茶
2013-07-19
2013-12-06
国家标准
21
GB/T11765-2018
油茶籽油
2018-05-14
2018-12-01
国家标准
地理标志产品杭白菊
2008-06-25
2008-10-01
国家标准
43
GB/T19460-2008
地理标志产品黄山毛峰茶
水分测定作业指导
模块二:食品营养成分检测操作及规范项目一水分测定任务食品中水分的测定第一法直接干燥法一、工作准备1、试剂(1)盐酸溶液(6 mol/L):量取50 mL盐酸,加水稀释至100 mL。
(2)氢氧化钠溶液(6mol/L):称取24 g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 mL。
(3)海砂:取用水洗去泥土的海砂或河砂,先用盐酸(6 mol/L)煮沸0.5 h,用水洗至中性,再用氢氧化钠溶液(6 mol/L)煮沸0.5 h,用水洗至中性,经105℃干燥备用。
2、仪器(1)扁形铝制或玻璃制称量瓶(2)电热恒温干燥箱(3)干燥器:内附有效干燥剂(4)天平:感量为0.1 mg3、参考标准GB 500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二、检验程序见图2-1:101℃~105℃干燥箱,称量瓶恒重称取样品样品处理101℃~105℃干燥箱,样品及称量瓶恒重数据记录及处理出具报告图2-1 直接干燥法测定食品中水分检验流程图三、操作规程 1.固体样品取洁净铝制或玻璃制的扁形称量瓶,置于101℃~105℃干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加热1.0h ,取出盖好,置干燥器内冷却0.5h ,称量,并重复干燥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 mg ,即为恒重。
将混合均匀的试样迅速磨细至颗粒小于2 mm ,不易研磨的样品应尽可能切碎,称取2g ~10g 试样(精确至0.0001g ),放入此称量瓶中,试样厚度不超过5mm ,如为疏松试样,厚度不超过10mm ,加盖,精密称量后,置101℃~105℃干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干燥2h ~4 h 后,盖好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 后称量。
然后再放入101℃~105℃干燥箱中干燥1h 左右,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 后再称量。
并重复以上操作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mg ,即为恒重。
2.半固体或液体试样取洁净的称量瓶,内加10g 海砂及一根小玻棒,置于101℃~105℃干燥箱中,干燥1.0h 后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 后称量,并重复干燥至恒重。
gb5009.3水分检测方法
标准介绍GB 5009.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第一法(直接干燥法)适用于在101℃~105℃下,蔬菜、谷物及其制品、水产品、豆制品、乳制品、肉制品、卤菜制品、粮食(水分含量低于18%)、油料(水分含量低于13%)、淀粉及茶叶类等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不适用于水分含量小于0.5g/100g的样品。
第二法(减压干燥法)适用于高温易分解的样品及水分较多的样品(如糖、味精等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不适用于添加了其他原料的糖果(如奶糖、软糖等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不适用于水分含量小于0.5g/100g 的样品(糖和味精除外)。
第三法(蒸馏法)适用于含水较多又有较多挥发性成分的水果、香辛料及调味品、肉与肉制品等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不适用于水分含量小于1g/100g的样品。
第四法(卡尔•费休法)适用于食品中含微量水分的测定,不适用于含有氧化剂、还原剂、碱性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硼酸等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卡尔•费休容量法适用于水分含量大于1.0×10-3g/100g的样品。
本标准于2017年3月1日代替GB 500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 12087-2008《淀粉水分测定烘箱法》、GB/T 18798.3-2008《固态速溶茶第3部分:水分测定》、GB/T 21305-2007《谷物及谷物制品水分的测定常规法》、GB/T 5497-1985《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第一法105℃恒重法、GB/T 8304-2013《茶水分测定》、GB/T 12729.6-2008《香辛料和调味品水分含量的测定(蒸馏法)》、GB/T 9695.15-2008《肉与肉制品水分含量测定》、GB/T 8858-1988《水果、蔬菜产品中干物质和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SN/T 0919-2000《进出口茶叶水分测定方法》。
油茶籽水分检测(直接干燥法)
油茶籽中水分含量的检测参照GB 500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中第一法直接干燥法——适用于在101℃-105℃,蔬菜、谷物及其制品、水产品、豆制品、乳制品、肉制品、卤菜制品、粮食(水分含量低于18%)、油料(水分含量低于13%)、淀粉及茶叶类等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不适用于水分小于0.5g/100g的样品。
1、原理利用油茶籽中水分的物理性质,在101.3kPa(一个大气压),温度101℃-105℃下采用挥发方法测定样品中干燥减失的重量,包括吸湿水、部分结晶水和该条件下能挥发的物质,再通过干燥前后的称量数值计算出水分的含量。
2、仪器设备及试剂(1)实验室粉碎机:粒径2mm以下。
(2)扁形铝制或玻璃制称量瓶。
(3)电热恒温干燥箱。
(4)干燥器:内附有干燥剂。
(5)天平:感量为0.1mg。
3、操作步骤取洁净铝制或玻璃制的扁形称量瓶,置于101℃-105℃干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加热1小时,取出盖好,置于干燥器內冷却30分钟,称量,并重复干燥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mg,即为恒重M 1。
将混合均匀的试样迅速磨细至颗粒小于2毫米,不易研磨的样品应尽可能切碎,称取2g -10g 试样(精确至0.0001g ),放入此称量瓶中,试样厚度不超过5毫米,若为疏松试样,厚度不超过10毫米,加盖,精密称量M 2,然后置于101℃-105℃干燥箱中,瓶盖支于瓶边,干燥2-4小时后,盖好取出,放入干燥器內冷却30分钟后称量。
然后再放入101℃-105℃干燥箱中干燥1小时左右,取出,放入干燥器內冷却30分钟后再称重。
并重复以上操作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毫克,即为恒重M 3。
(两次恒重值在最后计算中,取质量较小的一次称量值。
)4、分析结果的表述试样中的水分含量,按照式(1)进行计算:)1(............................................................100M -M M -M 1223⨯=X 式中:X ——试样中水分的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 M 1——称量瓶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2——称量瓶和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3——称量瓶和试样干燥后的质量,单位为克(g ); 100——单位换算系数。
八宝茶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八宝茶》编制说明一、项目来源:根据嘉兴市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20 年度第一批团体标准立项的通知,浙江子午线质量标准化研究有限公司组织起草工作组负责团体标准《八宝茶》草案稿的起草工作,并由嘉兴市标准化协会归口。
二、标准制定工作的目的与意义:1、背景八宝茶,也称“三炮台”,以茶叶为底,掺冰糖、枸杞、红枣、核桃仁、桂圆肉、芝麻、葡萄干、苹果片等,根据季节变化及不同人的喜好可加入玫瑰、或菊花、或核桃、或洋参、或决明子等,形成风味独特的一种养生茶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
茶是人类一大饮品之一,中国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不同的茶所产生的养生功效也不尽相同。
从2013年,我国茶消费产量呈逐步上升趋势,我国每年平均茶消费量高达177万吨,平均增长率为5.9%,市场需求量增加,增长发展趋势稳定。
2、技术现状从原先的人工采摘、晾制、炒制发展到现在的机械化干燥、机器组配、机器包装等,在保留原有茶香的基础上还便于消费者的携带。
3、存在的问题和必要性某些企业为了保留茶叶及其他原料的色泽,在不顾消费者权益的情况下添加香精、甜味剂等添加剂,由于八宝茶原料品类多,任一一种原辅料没把控住都会引起食品安全问题,八宝茶行业发展迅速,从以前的人工操作到半自动化生产,大大提高了八宝茶的生产效率与质量。
因此制定《八宝茶》团体标准意义重大。
三、与我国法律法规和其他标准的关系国外没有关于八宝茶的相关标准。
现有的与八宝茶产品相关的标准有:NY/T 2140《绿色食品代用茶》、GH/T 1091《代用茶》。
行业标准:GH/T 1091《代用茶》是现在大部分企业执行的食品安全标准,如果作为产品标准的话缺少产品特性指标,而NY/T 2140《绿色食品代用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地方标准:DBS64/002《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八宝茶》为宁夏地方标准,仅适用于宁夏,不适用于其他地区。
四、标准制定工作主要过程:1、2020年8月8日-8月18日,收集相关的国家标准、法律法规等信息。
GB-5009目录
•GB/T 5009.1-2003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总则•GB/T 5009.3-200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 5009.4-2003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T 5009.5-2003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T 5009.6-2003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GB/T 5009.7-2003 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GB/T 5009.8-2003 食品中蔗糖的测定•GB/T 5009.9-2003 食品中淀粉的测定•GB/T 5009.10-2003 植物类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GB/T 5009.11-2003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T 5009.12-2003 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3-2003 食品中铜的测定•GB/T 5009.14-2003 食品中锌的测定•GB/T 5009.15-2003 食品中镉的测定•GB/T 5009.16-2003 食品中锡的测定•GB/T 5009.17-2003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T 5009.18-2003 食品中氟的测定•GB/T 5009.19-2003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0-2003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1-2003 粮、油、菜中甲萘威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2-2003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l的测定•GB/T 5009.23-2003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l、B 2、Gl、G2的测定•GB/T 5009.24-2003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l与Bl的测定•GB/T 5009.25-2003 植物性食品中杂色曲霉素的测定•GB/T 5009.26-2003 食品中N—亚硝胺类的测定•GB/T 5009.27-2003 食品中苯并(a)芘的测定•GB/T 5009.28-2003 食品中糖精钠的测定•GB/T 5009.29-2003 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GB/T 5009.30-2003 食品中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与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的测定•GB/T 5009.31-2003 食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测定•GB/T 5009.32-2003 油酯中没食子酸丙酯(PG)测定•GB/T 5009.33-2003 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GB/T 5009.34-2003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GB/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GB/T 5009.36-2003 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37-2003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38-2003 蔬菜、水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39-2003 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0-2003 酱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1-2003 食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2-2003 食盐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3-2003 味精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4-2003 肉与肉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5-2003 水产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6-2003 乳与乳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8-2003 蒸馏酒与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9-2003 发酵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7-2003 蛋与蛋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0-2003 冷饮食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1-2003 非发酵性豆制品及面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2-2003 发酵性豆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3-2003 淀粉类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4-2003 酱腌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5-2003 食糖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6-2003 糕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7-2003 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8-2003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9-2003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0-2003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1-2003 食品包装用三聚氰胺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2-2003 陶瓷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3-2003 搪瓷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4-2003 食品用橡胶垫片(圈)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5-2003 食品用高压锅密封圈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6-2003 橡胶奶嘴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7-2003 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9-2003 食品罐头内壁环氧酚醛树脂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0-2003 食品容器内壁聚酰胺环氧树脂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2-2003 食品的相对密度的测定•GB/T 5009.71-2003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2-2003 铝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3-2003 粮食中二溴乙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74-2003 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GB/T 5009.75-2003 食品添加剂中铅的测定•GB/T 5009.76-2003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GB/T 5009.77-2003 食用氢化油、人造奶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8-2003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9-2003 食品用橡胶管卫生检验方法•GB/T 5009.80-2003 食品容器内壁聚四氟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81-2003 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84-2003 食品中硫胺素(维生素B1)的测定•GB/T 5009.85-2003 食品中核黄素的测定•GB/T 5009.86-2003 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荧光法和2,4—二硝基苯肼法) •GB/T 5009.87-2003 食品中磷的测定•GB/T 5009.88-2003 食物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测定•GB/T 5009.89-2003 食品中烟酸的测定•GB/T 5009.90-2003 食品中铁、镁、锰的测定•GB/T 5009.91-2003 食品中钾、钠的测定•GB/T 5009.92-2003 食品中钙的测定•GB/T 5009.93-2003 食品中硒的测定•GB/T 5009.94-2003 植物性食品中稀土的测定•GB/T 5009.95-2003 蜂蜜中四环素族抗生素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96-2003 谷物和大豆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GB/T 5009.97-2003 食品中环已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GB/T 5009.98-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玻璃钢制品卫生标准分析方法•GB/T 5009.99-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碳酸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100-2003 食品包装用发泡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101-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锑的测定•GB/T 5009.102-2003 植物性食品中辛硫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3-2003 植物性食品中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5-2003 黄瓜中百菌清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6-2003 植物性食品中二氯苯醚菊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7-2003 植物性食品中二嗪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8-2003 畜禽肉中已烯雌酚的测定•GB/T 5009.109-2003 柑桔中水胺硫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0-2003 植物性食品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1-2003 谷物及其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测定•GB/T 5009.112-2003 大米和柑桔中喹硫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3-2003 大米中杀虫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4-2003 大米中杀虫双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5-2003 稻谷中三环唑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6-2003 畜、禽肉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5009.117-2003 食用豆粕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118-2003 小麦中T-2毒素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GB/T 5009.119-2003 复合食品包装袋中二氨基甲苯的测定•GB/T 5009.120-2003 食品中丙酸钠、丙酸钙的测定•GB/T 5009.83-2003 食品中胡萝卜素的测定•GB/T 5009.82-2003 食品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测定•GB/T 5009.121-2003 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测定•GB/T 5009.122-2003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及成型品中残留1,1-二氯乙烷的测定•GB/T 5009.123-2003 食品中铬的测定•GB/T 5009.124-2003 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GB/T 5009.125-2003 尼龙6树脂及成型品中己内酰胺的测定•GB/T 5009.126-2003 植物性食品中三唑酮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27-2003 食品包装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锗的测定•GB/T 5009.128-2003 食品中胆固醇的测定•GB/T 5009.129-2003 水果中乙氧基喹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0-2003 大豆及谷物中氟磺胺草醚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1-2003 植物性食品中亚胺硫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2-2003 食品中莠去津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3-2003 粮食中绿麦隆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5-2003 植物性食品中灭幼脲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6-2003 植物性食品中五氯硝基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7-2003 食品中锑的测定•GB/T 5009.138-2003 食品中镍的测定•GB/T 5009.139-2003 饮料中咖啡因的测定•GB/T 5009.140-2003 饮料中乙酰磺胺酸钾的测定•GB/T 5009.141-2003 食品中诱惑红的测定•GB/T 5009.142-2003 植物性食品中吡氟禾草灵、精吡氟禾草灵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3-2003 蔬菜、水果、食用油中双甲脒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4-2003 植物性食品中甲基异柳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5-2003 植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GB/T 5009.146-2003 植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GB/T 5009.147-2003 植物性食品中除虫脲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8-2003 植物性食品中游离棉酚的测定•GB/T 5009.149-2003 食品中栀子黄的测定GB 05009.149-2003 食品中栀子黄的测定•GB/T 5009.150-2003 食品中红曲色素的测定•GB/T 5009.151-2003 食品中锗的测定•GB/T 5009.152-2003 食品包装用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和橡胶改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残留丙烯腈单体的测定•GB/T 5009.153-2003 植物性食品中植酸的测定•GB/T 5009.154-2003 食品中维生素B6的测定•GB/T 5009.155-2003 大米中稻瘟灵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56-2003 食品用包装材料及其制品的浸泡试验方法通则•GB/T 5009.157-2003 食品中有机酸的测定•GB/T 5009.158-2003 蔬菜中维生素K1的测定•GB/T 5009.159-2003 食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测定•GB/T 5009.160-2003 水果中单甲脒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1-2003 动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2-2003 动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3-2003 动物性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组分残留高效液相色谱测定•GB/T 5009.164-2003 大米中丁草胺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5-2003 粮食中2,4-滴丁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6-2003 食品包装用树脂及其制品的预试验•GB/T 5009.167-2003 饮用天然矿泉水中氟、氯、溴离子和硝酸根、硫酸根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GB/T 5009.168-2003 食品中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测定•GB/T 5009.169-2003 食品中牛磺酸的测定•GB/T 5009.170-2003 保健食品中褪黑素含量的测定•GB/T 5009.171-2003 保健食品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GB/T 5009.172-2003 大豆、花生、豆油、花生油中的氟乐灵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3-2003 梨果、柑桔类水果中噻螨酮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4-2003 花生、大豆中异丙甲草胺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5-2003 粮食和蔬菜中2,4-滴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6-2003 茶叶、水果、食用植物油中三氯杀螨醇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8-2003 食品包装材料中甲醛的测定•GB/T 5009.179-2003 火腿中三甲胺氮的测定•GB/T 5009.180-2003 稻谷、花生仁中恶草酮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81-2003 猪油中丙二醛的测定•GB/T 5009.182-2003 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GB/T 5009.183-2003 植物蛋白饮料中脲酶的定性测定•GB/T 5009.184-2003 粮食、蔬菜中噻酮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85-2003 苹果和山楂制品中展青霉素的测定•GB/T 5009.186-2003 乳酸菌饮料中脲酶的定性测定•GB/T 5009.187-2003 干果(桂元、荔枝、葡萄干、柿饼)中总酸的测定•GB/T 5009.188-2003 蔬菜、水果中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的测定•GB/T 5009.189-2003 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GB/T 5009.190-2003 海产食品中多氯联苯的测定•GB/T 5009.191-2003 食品中3-氯-1,2-丙二醇含量的测定•GB/T 5009.192-2003 动物性食品中克伦特罗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93-2003 保健食品中脱氢表雄甾酮(DHEA)测定•GB/T 5009.194-2003 保健食品中免疫球蛋白IgG的测定•GB/T 5009.195-2003 保健食品中吡啶甲酸铬含量的测定•GB/T 5009.196-2003 保健食品中肌醇的测定•GB/T 5009.197-2003 保健食品中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烟酸、烟酰胺和咖啡因的测定•GB/T 5009.198-2003 贝类记忆丧失性贝类毒素软骨藻酸的测定•GB/T 5009.199-2003 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GB/T 5009.200-2003 小麦中野燕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01-2003 梨中烯唑醇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02-2003 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极性组分(PC)的测定•GB/T 5009.203-2003 植物纤维类食品容器卫生标准中蒸发残渣的分析方法•GB/T 5009.104-2003 植物性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NY/T 5009-2001 无公害食品结球甘蓝生产技术规程•GB/T 5009.1-1996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总则•GB 5009.204-2005 食品中丙稀酰胺含量的测定方法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GB/T 5009.190-2006 食品中指示性多氯联苯含量的测定•GB/T 5009.23-2006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测定•GB/T 5009。
代用茶(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代用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代用茶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贮存和产品召回。
本标准适用于代用茶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9 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302 茶取样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 18979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光度法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JJF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代用茶选用可食用植物的叶、花、果(实)、根茎等为原料加工制作的、采用类似茶叶冲泡(浸泡)方式供人们饮用的产品。
4 产品分类根据原料的不同,产品可分为叶类、花类、果(实)类、根茎类和混合类代用茶。
叶类产品主要有苦丁茶、桑叶茶、薄荷茶、荷叶茶等;花类产品主要有菊花、槐花、金银花、代代花等;果(实)和根茎类产品主要有大麦茶、枸杞、苦瓜片、胖大海、罗汉果、甘草等;混合类是指以植物的叶、花、果(实)、根茎等为原料,按一定比例拼配加工而成的产品。
XX大白茶质量技术要求
XX大白茶质量技术要求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XX大白茶的分类分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以XX地区种植的XX种、祁门种等及从中选育的无性系良种茶树的鲜叶为原料,经萎调、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制成的白茶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4806.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GB4806.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500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8302茶取样GB/T8303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GB/T8305茶水浸出物测定GB/T8311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GB/T9683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T18795茶叶标准样品制备技术条件GB23350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GB/T23776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30375茶叶贮存GH/T1070茶叶包装通则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2023]第70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XX大白茶选用XX地区种植的XX种、祁门种等及从中选育的无性系良种茶树的鲜叶为原料,按照白茶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白茶产品。
3.2XX大白雀舌原料为单芽至一芽一叶初展,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制成的白茶产品。
3.3XX大白牡丹原料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制成的白茶产品。
3.4XX大白寿眉以嫩梢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制成的白茶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叶食品标准gb5009.3水分检测方法
茶叶的加工生产的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必须控制水分在一定范围内,检测水分刻不容缓。
深圳莱希特茶叶水分检测仪是一种新型高精度的快速水分检验仪器,采用热解重量原理设计的,仪器测量样品重量同时,卤素加热单元和水分蒸发通道快速干燥样品。
在干燥过程中,仪器持续测量并即时显示干燥过程中样品丢失的水分含量%,干燥完成后,最终测定的水分含量锁定,按显示键可观察水分值,重量初始值,起始值,测试时间等数据。
茶叶水分检测仪
深圳莱希特LXT-500茶叶水分检测仪技术参数:
称量范围:0~145g
称重精度值:0.005g
水分可读性:0.01%
水分测定范围:0.01~100%
称重传感器:进口传感器
温度范围:起始~220℃
加热光源:特制环形加热光源
加热程序:快速
测试模式:自动、定时
定时时间范围:1-360min(可扩展)
显示参数12种:水份%、固含量%、水份曲线、重量曲线、温度曲线;测试时长、恒重时间、测定模式、设定温度、测定温度、重量初值、重量终值
显示语言:中英文切换
数据存储:存储最近50组测量数据(可扩展)
显示曲线:同时显示三条测试曲线(包括水份M、重量W、温度T)
试样盘尺寸:直径100(mm)
显示屏幕:7寸电容触控显示屏
通讯接口:标配RS232通讯接口及标准USB接口,电脑数据分析软件(出厂不配,可选配件)
外形尺寸:长390*宽220*高170 (mm)
仪器净重:3.65kg
LXT-500茶叶水分检测仪特点:
无需安装、调试,拆箱即可使用;
操作简单(一键式全自动),省却繁琐的使用步骤;
测定时间短(几分钟)、工作效率高;
加热均匀、性能稳定、测试准确;
用途非常广泛、几乎适用各行业的水分测定
推介:茶叶水分检测仪
深圳莱希特茶叶水分检测仪拥有精美的外观,具备自动称量、自动校准、多元化干燥方式等功能,快速水分仪在测量样品重量的同时,加热单元和水分蒸发通道快速干燥样品,在干燥过程中,水分仪持续测量并即时显示样品丢失的水分含量%,可在几分钟内快速测定样品的水份含量,从而确保质量控制和过程控制的快速响应时间。
无论在繁忙的实验室还是在复杂的生产环境中,精致的设计节省空间,坚固的结构则确保仪器长久使用寿命。
莱希特科技为企业用户提供精密的水分测量仪器及完善的水分解决方案,精确的水分结果可有效地指导用户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企业成本。
莱希特水分测定仪被运用于众多行业,也是水分检测行业的理想仪器。
茶叶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制约。
引起茶叶陈化劣变的主要因素是水分、氧气、温度和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