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第1节-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说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分子的运动现象实验

大家好,我是霍城县三宫乡中心学校的教师董丽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的内容,我将从以下环节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法分析;四、学法指导;五、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⒈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氨分子运动的实验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三单元课题二的内容,也是本节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本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启发学生细致观察氨气在空气中的扩散情况的同时,想象到氨分子的存在和运动。

⒉实验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认识分子的存在,了解其性质,理解其概念。

⑵过程与方法:运用实验解释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物质世界是运动的和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

⒊实验教学重难点

⑴重点:能想象氨分子的存在和运动,并会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用品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

⑵难点: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并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

二、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对微观世界有个初步的理论了解,比如“分子很小”,“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但基本上处于物理学科

的层次,对于化学角度还缺少抽象思维意识,难以想象出具体的微观粒子形象。此外,他们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因此对于简单的实验可以进行相应的现象描述,并根据已学的知识做出简单的解释。

三、教法分析

在教学中,努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和勤于动手,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下获得新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此主要采用创设问题情景法、演示实验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四、学法指导

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讨论和分析法、归纳法。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由于初三学生还是化学的初学者,在实验探究时教师应注意以下指导:

1、在实验之初,要向学生提示观察角度。

2、要重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描述、记录。

3、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透过实验现象分析其本质,得出结论,才能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㈠复习旧知

教材上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教师演示,学生

观察现象并记录):

实验分析:

实验原型的优点:

该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便,是比较好的实验方案。

不足之处:

1、由于浓氨水有较强的挥发性,环境中会弥漫着难闻的气味,不仅污染空气也不利于师生健康。若大烧杯口不平,外面的B烧杯中的酚酞试液也可能变微红色。

2、原实验药品用烧杯盛放,氨水的用量偏多(每次实验需要的量为50-60 mL),农村学校实验室中常见的最小烧杯为50ml的小烧杯,且要用1000ml大烧杯才能罩住两个小烧杯,空间较大。氨分子的扩散过程时间长,不便于学生观察。由于大烧杯的数量有限,购买的代价较大。实验装置不能定型(每次实验都要临时组合)。

3、原装置在讲台上演示时不能移动,教室后排的学生不易观察到实验现象。

实验创新的思路

当搞清了教材实验的不足后,就可提出以下改进措施:一是在相对封闭的实验体系里进行实验。二是减少药品(尤其是污染性试剂)

的用量,简化实验操作步骤。三是两种试剂(或药品)不直接接触,也能产生明显的实验现象。

(二)探究解疑

原实验的改进及创新

1、实验仪器及药品

仪器:锥形瓶、铁丝、橡胶塞、棉花、细线、玻璃瓶(小药瓶)、注射器、胶头滴管

试剂:酚酞、浓氨水

1、实验原理及装置

实验原理: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溶于水后生成氨水,氨水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由于氨分子的扩散,所以用注

射器向玻璃小瓶内注入的浓氨水扩散出的氨分子,能使铁丝上湿润的棉花(喷有酚酞)变红,以此证明分子运动状态的存在。

3、实验过程:

1.把锥形瓶放在水平桌面上

2.把铁丝上放置制作成小花(棉花)(3个小花)

3.在小棉花上均匀地滴上酚酞试液,把小树用细线拴好,并让小树花悬在瓶子的中间。另一个放在烧杯内

4. 用注射器向玻璃小瓶中注射浓氨水,将玻璃小瓶用细线拴好并放在瓶底,观察现象。

4、实验效果

1.比课本上的“大烧杯罩住的两个小烧杯”的实验现象迅速,并且有颜色由浅至深的逐渐变化过程,这就让学生更容易想像“分子在不断运动”

2.氨水几乎没有扩散到空气中,教室中几乎闻不到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减少了污染。

3.氨水可以重复利用,大大减少了酚酞溶液,节约了药品。

4.该实验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实验具有对比性

5.该实验装置便于移动,可以让教室全体学生都观察到实验现象。

(三)梳理归纳

1、本实验的改进和创新

1.用封闭的锥形瓶代替大烧杯

2.用喷有酚酞试液的白色小花花替代盛装酚酞的小烧杯A

3.用吸取浓氨水的注射器代替盛有浓氨水的小烧杯B

2、实验改进自我评价:

1.实验用品生活化,用玻璃小瓶来做实验,废品利用,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生活之中处处有化学。

2.用锥形瓶进行实验,创造一个密封环境,无氨味挥发出来,努力做到环保化,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的安全性原则。

3.用注射器注入微量浓氨水,所用浓氨水更少,节约药品,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的经济性原则。

4.利用变色的小花使实验更加形象直观,更具观赏性,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氨分子存在并在不断运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知识重难点。

我认为该改进实验,充分体现了绿色环保、减少环境污染的科学理念,就地取材,节约药品,增强了实验的直观性和趣味性。都达到了绿色化、简约化、直观化的效果。

(四)、课后作业

布置家庭小实验:回家后看看还可以利用什么材料改进这个实验(提示学生可以用碳酸饮料瓶,同时可以将纸折成自己喜欢的形状)(五)、课堂小结

知识:分子在不断运动

方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问题

感悟:化学学习的方法及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