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影像评价讲义
综述+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后影像学研究进展
综述介入医学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后影像学研究进展金凡志冒斌外科手术切除术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肝癌的经典治疗方法,但是由于患者自身情况及肿瘤病理特征各异,往往只有不到20%患者可以接受手术治疗[1-3]。
射频消融术由于能够产生较高的肿瘤组织坏死率,因此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肝脏恶性肿瘤。
射频治疗的目的就是使肿瘤组织完全坏死,故精确评估射频术后肿瘤的坏死情况对肿瘤预后非常重要。
早期发现射频术后肿瘤的残存或复发能够为肿瘤的再次治疗赢得时间,从而起到延长生存期,提高治愈率的目的[4-8]。
包括CT、MRI等在内的不同影像学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肝脏肿瘤射频治疗后的疗效评估。
正确认识肝脏肿瘤射频术后的各种影像学表现将有助于对疗效的判定从而为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提供依据[5-8]。
一、超声射频治疗术后肝脏肿瘤坏死的超声表现主要为术前显示的肿瘤内血管及血流信号在术后消失,而残存或复发肿瘤则表现为在增强超声中动脉期的高血流灌注及实质期肿瘤的明显增强染色;同时还可利用比较病灶治疗前大小与治疗后凝固坏死区域大小的差异来判定坏死是否完全,如果射频治疗后凝固坏死区明显大于术前肿瘤区,即有足够的安全边缘,亦提示肿瘤坏死完全[5-12]。
1.常规超声肝脏肿瘤射频术后坏死区B超表现主要为围绕射频电极的局部强回声,但由于缺乏特征性表现往往难以与肿瘤组织及周边正常组织相区别,且信号特征易变并与坏死区域的形态及体积相关性差;而彩色或能量多普勒技术主要用于评价肿瘤内血管分布情况,射频术后肿瘤内血管信号减弱,不易准确探测,因此难以应用常规超声来判定肿瘤坏死情况[5,8-11]。
2.造影增强超声由于常规超声在监测射频术后疗效中的局限,因此现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利用造影增强超声监测术后疗效[8-13]。
目前使用较多的超声增强剂为利声显(Leviost,德国先灵公司)。
造影剂内充以空气微泡,其另两种成分为99.9%的半乳糖及0.1%的棕榈酸。
Solbiati[8]在造影增强超声中联合应用彩色及能量多普勒技术,于术后24小时内对20名患者的20个孤立的转移性肝癌结节的射频疗效进行监测,并以增强CT作为金标准进行对照研究。
肝癌介入治疗影像表现评估ppt
J Vasc Interv Radiol 2008; 19:698 –705
AT1WI-动脉期
T1WBI-静脉期
T1WI-肝胆E期
右肝造影
TACE即刻 C
33m后新发灶 D
33m后新发F 灶
G
55岁男性,肝右叶HCC TACE后33m新发灶 AJR 2014; 202:744–751
肝癌TACE后ADC值变化情况
56岁,男性,HCCs
TACE后即刻平片
TACE后1m,残留
再次TACE Korean J Radiol. 2009 Sep-Oct; 10(5): 425–434
沉积良好≠完全坏死
Gut Liver. 2009 Dec; 3(4): 285–291.
78岁男性HCC 行TACE后7天碘油沉积良好,22周后肿瘤缩小,后部复发
碘油沉积:不敏感
DWI联合CE-MRI可作为TACE术后检测残留或复发的首选方法 Magn Resone Imaging. 2012,35(6):1388-1396.
TACE后MRI评估——残留及复发
T1WI椭圆形高信号, 碘油沉积良好; 无强化;低弥散。
TACE前,TRIP 及延迟期
TACE后,TRIP 及延迟期
61岁女性, TACE后残余灶,CT证据不足
Diagnostic and Interventional Imaging (2017) 98, 253—260
磁共振评估
坏死组织:T1WI等或略高信号 T2WI相对低信号 不强化、弥散不受限制
残留复发:T1WI上低信号、T2WI高信号 强化、弥散受限制;胆碱复合物升高; 31P谱磷酸单酯(PME)增高为特征
Med Sci Monit, 2011; 17(4): CR189-195
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评价
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评价目的:探究并评价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本院行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60例患者,探究分析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在手术中的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与术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治疗后平均AFP和CEA检测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60例患者肿瘤完全坏死56例,占93.3%;不完全坏死3例,占5.0%;部分坏死1例,占1.7%。
60例患者在1年内复发16例,占26.7%;1年内死亡患者1例,存活59例,1年生存率为98.3%。
结论: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标签:CT引导;射频消融术;肝癌;临床随着社会的进步、环境的恶化,人群中肝癌的发生率正在逐年增加。
临床上筛查诊断肝癌的技术也在进步,很多肝癌患者在发生时还没有失去手术机会,那么这部分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还是手术[1-2]。
但同时,也有很多患者在发现诊断肝癌时已经失去手术机会,或者全身情况不能耐受肝癌切除的手术。
射频消融术的出现使不能手术的肝癌患者获得了新的治疗机会。
射频消融术具有创伤小、副作用小的优点[3]。
本次试验旨在探究并评价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本院行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60例患者,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3~78岁,平均(63.8±13.5)岁。
纳入标准:(1)行B超、CT、MRI、DSA等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AFP 值和CEA值成倍升高。
(2)癌灶为1~3个,≤3个,肿瘤最大直径不超过5 cm。
(3)愿意行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签署试验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心肺功能障碍性疾病、精神疾病。
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后疗效的CT及MRI评价研究现状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IntJMedRadiol2021Nov 鸦44穴6雪:692-697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后疗效的CT 及MRI 评价研究现状明志强1,2胡晓莉1陈天武2*【摘要】射频消融(RFA )是一种使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的治疗手段。
肝细胞癌RFA 术后可能具有完全消融、肿瘤残余、局部肿瘤进展及新发肿瘤等不同的治疗效果。
CT 、MRI 及功能MRI 是评价肝细胞癌RFA 术后疗效重要的影像学手段。
正确认识肝细胞癌RFA 术后不同疗效的影像学表现,对于及时、准确地发现术后肿瘤残余、局部肿瘤进展及新发肿瘤尤为重要。
针对CT 、MRI 及功能MRI 在肝细胞癌RFA 术后疗效评价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关键词】肝细胞癌;射频消融;体层摄影术,X 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疗效中图分类号:R735.7;R445文献标志码:ATherapeutic effects of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evaluated by CT and MRI:the current status MING Zhiqiang 1,2,HU Xiaoli 1,CHEN Tianwu 2.1Department of Radiology,Zigong First People ’s Hospital,Zigong 643000,China;2Department of Radiology,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Sichuan Key Laboratory of Medical Imaging.Corresponding author:CHEN Tianwu,E-mail:***********************【Abstract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is a treatment that leads to coagulative necrosis of tumor tissue.There areseveral different therapeutic results:complete ablation,tumor residual,local tumor progression,and new tumors after RFA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CT,MRI and functional MRI are important imaging modalities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icacy of RFA for HCC.Better understanding imaging findings of different efficacies of RFA for HCC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the detection of postoperative tumor residual,local tumor progression,and new tumors.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progresses of CT,MRI and functional MRI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rapeutic effects of RFA for HCC.【Keyword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Radiofrequency ablation;Tomography,X-ray computed;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EfficacyIntJMedRadiol,2021,44(6):692-697作者单位:1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自贡643000;2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医学影像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通信作者:陈天武,E-mail:************************审校者DOI:10.19300/j.2021.Z18897综述腹部放射学原发性肝癌是目前国内外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
转移性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超声造影评价
转移性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超声造影评价刘光清;张建辉;关莹;郑恩海;童玉燕【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usefulness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in assessing the short term therapeutic response of 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liver cancer. Methods Archives of 43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liver cancer(56 lesion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were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 including contrast-enhanced sonography,contrast-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laboratory tests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 Findings and detection of residual tumor in contrast-enhanced sonography, contrast-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 were studied. Results Of the 56 lesions on contrast-enhanced sonography,47 lesions did not show enhancement, 9 lesions showed marginal heterogeneous enhancement at arterial phase but absent enhancement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56 lesions on contrast-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 49 lesions did not show enhancement, 7 lesions showed marginal heterogeneous enhancement at arterial phase and absent enhancement in the central par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ntrast-enhanced sonography and contrast-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short term therapeutic response of 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liver cancer(P = 0. 788),and the agreement of those between the two modalities was good(K = 0. 635,P<0. 001). Conclusion Contrast-enhanced sonography has almost equivalent to that of contrast-enhanced CT in evaluating the short term therapeutic response of 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liver cancer.%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价转移性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近期消融效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转移性肝癌射频消融治疗患者43例(56个病灶)的近期随访资料,包括病灶的超声造影与增强CT检查、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表现等,比较分析超声造影与增强CT检查所见及对肿瘤灭活程度的判断情况.结果超声造影显示56个病灶中47个造影灌注各期均无增强,9个病灶边缘少部分组织在动脉期不规则增强,内部大部分组织在各期均无增强;增强CT显示56个病灶中49个造影灌注各期均无增强,7个病灶边缘少部分组织在动脉期不规则增强,内部大部分组织在各期均无增强.超声造影与增强CT 对转移性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后病灶灭活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8);对灭活效果的判定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0.635,P<0.001).结论超声造影可以较准确检查转移性肝癌射频消融的肿瘤灭活范围和发现残留病灶,具有与增强CT评价肝癌射频消融治疗近期疗效的相似效果.【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2(041)030【总页数】3页(P3160-3161,封2)【关键词】肝肿瘤;肿瘤转移;导管消融术;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作者】刘光清;张建辉;关莹;郑恩海;童玉燕【作者单位】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科,海南海口,570102;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科,海南海口,570102;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科,海南海口,570102;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科,海南海口,570102;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科,海南海口,570102【正文语种】中文肝癌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一种较新的治疗方法,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整个肿瘤被完全灭活。
肝脏消融术后影像
标准CT随访影像学表现
术 后 一 个 半 月
CT表现
完全坏死表现为均质低密度病灶 边界光滑,圆润,锐利 三期无任何强化 门脉期对比最明显
一个月
术 前
一 个 月
两 个 月
半 年
术后一个月第一次复查,80%的充血带会消失。 如果消融彻底则之后每隔3个月复查一次 消融后瘢痕逐渐缩小
一般也在1个月后检查 有的病例存在靶环样结构,原因可能是目标肿 瘤与周围被消融的肝实质间组织密度的差异。 有时CT也可隐约出现。与充血带无关。 最常见的T1高信号,T2不均匀。 增强扫描全程无强化。
术 后 两 个 月
术 后 3 个 月
术 后 个 月
6
术 前
术 后 两 个 月
术前
术 后 个 月
2
术 后 半 年
术 前
进 展 病 例
术 后 一 个 月
术 后 两 个 月
半 年
术 前
进 展 病 例
2
术 后 个 月
2
五 个 月
一 年
少见并发症
RFA区有时会间断性地增大,若出现这种情 况,则需考虑相关并发症如肝脓肿、胆汁瘤 的可能。
1、消融后立即行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到坏 死灶周边菲薄的充血带。 2、充血带呈条带状增强,容易与残存的肿瘤组 织相混淆,故不建议1个月内行CT检查 3、充血带大约1个月后消失 4、慢性期呈现均质无增强区域,并逐渐缩小
消融后即刻扫描
消融后即刻扫描,意义不大
术后3天CT增强,可见明显充血带,故随访应 后 两 个 月
复发最早表现为边缘模糊,锐利度减低。 如果充血带缺失有时也可提示 之后出现结节样或外凸异常强化灶
肝癌介入治疗后影像学评估
56岁,男性,HCCs
TACE后即刻平片
TACE后1m,残留
再次TACE
Korean J Radiol. 2009 Sep-Oct; 10(5): 425–434
沉积良好≠完全坏死
Gut Liver. 2009 Dec; 3(4): 285–291.
78岁男性HCC 行TACE后7天碘油沉积良好,22周后肿瘤缩小,后部复发
A
B
C
D
E
F
G
68y,HCCs A:T1W-VIBE B:Angiography(tumour blush) C:MR-guided RFA 7days after DC BeadsTACE D:即刻平扫MRI-the safety margin of the ablation zone E:即刻复查增强MRI F:4m后复查without suspicious nodular enhancement G:16m复查-缩小、tumour recurrence EJR.2014,(83):1793–1798
肝癌介入治疗后影像学评估
根据治疗方法选择成像方法与技术 辩证地对待碘油沉积 定期影像随访与临床相结合 多种成像方法综合应用
多种影像评估更加准确
Med Sci Monit, 2011; 17(4): CR189-195
EJR.201est Cancer Res. 2011 Jan-Feb; 4(1): 2–8.
肝癌射频消融后评价
热效应使肿瘤细胞凝固性坏死 治疗灶周围形成反应带,限制肿瘤供血及转移
HCC射频消融前后
A:射频消融前MRI BCDE射频消融后3H,肝动脉灌注、门静脉灌注及灌注系数图 F:3月后复查CT 无复发
CT、MRI及超声对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疗效的评价
[ ] 张凌 , 明, 2 方 陈吉华 . 自酸蚀粘接 系统 的研究进 展[ ] 国外 医 J.
学 口 腔 医学 分 册 ,04,1 5 :9 — 9 . 20 3 ( ) 34 3 6
( 稿 日期 :0 9. 1— 9 修 回 日期 :09 — 1. 3 收 20 1 0 20 1 2 )
同时与 渗 入 牙本 质 小 管 内部 的耦 联 剂 成 分 混 合 结
固, 形成 管 塞 , 为 树 脂 突 的 一 部 分 J 成 。在 酸 蚀 牙 本质 时 , 单体 渗 透 同 时 发 生 , 因而 不 开 放 牙 本 质 小
管 。单体 渗透 到牙 本 质 小 管 内部 , 小 管 内 的 蛋 白 与 质结 合 , 阻止 了小 管 内液 体 的流 动 。光 固化后 的 G.
种类 的脱 敏剂 。在 条 件 允 许 的情 况 下 , 种 脱 敏剂 两 都 可选 择 , 在条 件 不允许 的情况 下 , 比如基 层部 队巡
诊 , 者不 失为 一种 较理 想 的选 择 。 后
【 参考文献 】
[ ] 任 常 群 , 鑫 源 . L MA C S脱 敏 性 粘 接 系 统 治 疗 牙 本 质 过 1 王 G U P 敏症 的 临 床研 究 [ ] 口腔 医 学 纵 横 杂 志 ,0 1 1 3 :9 J. 20 ,7( ) 1 8.
无 论 实 验组 还是 对 照 组 , 月 前 疗 效下 降均 比较 3个
明显 , 3 月后疗效下 降渐趋 平缓 , 而 个 尤其 C病种
在 3个 月 时两组 疗 效 下 降 最 明显 , 虑是 由 于脱 敏 考
层 被不 断磨 损所 致 。提示 临 床上对 于 较重 的牙 齿感 觉过 敏症 患 者 , 好 在 3个 月 内重 复加 强脱 敏治 疗 。 最
肝脏消融术后影像汇总.
术前评估范围,确定诊断
术前及术中
术中消融后即刻造影 1个月内复查,完全坏死的病灶周围常见一层薄而均匀的环状强化, 实质期常呈等回声,为炎性水肿反应所致。
超声造影表现
残存病灶常局限于消融区的一侧, 呈厚薄不 均的不规则环形或结节状强化,实质期对比剂 常提前消退,呈低回声。
术后一个月
MRI表现
肝脏消融术后影像表现
医大一院介入科 洪铎
肝消融术后组织学改变
牛肝RFA急性期
肝硬化肝脏慢性期
消融术后影像评估方法
CT增强 超声造影 MRI增强 扩散加权成像(DWI) 肝动脉CT 成像(CTA)联合动脉门静脉CT 成像(CTAP) PET/CT
CT影像表现
消融术后影像学特点
超声造影
造影剂:以意大利博莱科(Bracco)声诺维 (Sonovue)为代表的第二代微气泡造影剂, 其内含高密度的惰性气体六氟化锍,它是一种 非常安全的微泡悬浮液制剂,微气泡的平均直 径比红细胞还小,通过呼吸排除体外,15分钟 后几乎所有的气体都会排出。
实时,动态,连续 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 指导超声消融手术要优于CT及MRI 对操作者手法要求高,存在死角 通用性差
一般也在1个月后检查 有的病例存在靶环样结构,原因可能是目标肿 瘤与周围被消融的肝实质间组织密度的差异。 有时CT也可隐约出现。与充血带无关。 最常见的T1高信号,T2不均匀。 增强扫描全程无强化。
术 后 两 个 月
术 后 3 个 月
术 后 个 月
6
术 前
术 后 两 个 月
标准CT随访影像学表现
术 后 一 个 半 月
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后肝癌残留或复发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179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JAN. 2024, Vol.22, No.1 Total No.171【通讯作者】朱 楠Imaging A ssessment in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1月 第22卷 第1期 总第171期术后高密度碘油放射状伪影、局部炎症反应仍会影响增强CT判断术后早期病灶活性[9]。
肝癌RFA消融后周边肝组织炎性反应或凝固性坏死可表现为环状薄层强化,可通过动态观察随访与肿瘤残存或复发鉴别。
因此,术后一个月内的增强CT评价残留或复发可能是不准确的。
CT灌注成像(CT-perfusion,CTP)能克服增强CT的不足,定量分析病灶血流动力学改变,其参数包括肝脏灌注(hepatic perfusion,HP)、动脉灌注(arterial perfusion,AP)、血容量(blood volume,BV)、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肝脏灌注指数( hepatic perfusion index,HPI)等,可用以评价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后病灶活性[10-11]。
薛永明等[10]应用CT灌注成像发现TACE 术后碘油稀疏区域高肝动脉灌注,肿瘤残留组织与正常组织术后8d灌注参数比较,正常肝组织HPI、HAP低于残留组织(P<0.05),提示其能有效判断术后残余病灶。
Yue X等[11]对26只RFA术后的肿瘤兔行CT灌注,发现存活肿瘤主要为Ⅱ型和Ⅲ型强化曲线,活肿瘤的HPI值更高(P<0.05)。
CTP图像噪声和兴趣区选择会影响周边区域残留或复发的准确性,且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较增强CT更高。
能谱CT单能量成像可去除碘油硬化伪影,绘制能谱曲线与碘基图,定量分析TACE联合RFA术后瘤体内碘含量,评价病灶活性[12]。
胡莹等[12]发现能谱CT预测TACE术后残留病灶的灵敏度(94.87%)、特异度(94.06%)、阳性预测值(86.05%)和阴性预测值(97.94%),残留组患者碘浓度差异明显高于无残留组(P<0.01)。
肝癌射频消融技术及疗效评价方法
・844・±堡匪望丛壁垄查!!!!至!!旦箜!!鲞筮!!塑堡堕堕』旦12111鲤鱼!!兰!堡:堡!!璺!!!!!!!!!!!:!!!型!:!!肝癌射频消融技术及疗效评价方法王悦华刘家峰李非李昂刘强刘东斌刘殿刚【摘要】目的总结肝癌射频消融(RFA)的临床经验并探讨评价RFA疗效的方法。
方法对49例肝癌病人进行了统一方案的RFA治疗,其中男43例,女6例;年龄39~72岁,平均(56.4±9.3)岁。
肿瘤直径1.5~10cm,其中≤3cm16例,3.1~5em15例,>5cm18例。
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41例,B级8例。
病理诊断为肝细胞癌44例,胆管细胞性肝癌5例。
采用RITA射频消融肿瘤治疗系统(RF-1500)行RFA。
在RFA后3~4周常规行CT及TACE,以评价肝癌RFA的效果及巩固疗效。
结果全部病例RFA术后恢复顺利,总体1、2、3年生存率为77.5%、56.5%和44.o%,肝癌RFA后3~4周,AFP阳性(≥25Pg/L)者转阴率62.9%(22/35)。
改进的肝癌RFA方法可对直径5cm以下的肿瘤进行比较彻底的消融,≤5cm者1、2、3年生存率为100%,79.6%和61.9%。
将肝癌消融近期疗效分为3个级别,RFA术后获得根治性消融(19例)、亚根治消融(9例)、姑息性消融(21例)者2年生存率分别为85.7%、60.0%和24.3%。
结论肝癌RFA相当于从机能上切除了肿瘤,肝癌消融近期疗效三级分类法可以比较客观地评价RFA的效果,以指导辅助治疗的选择。
【关键词】癌,肝细胞f射频消融(RFA)}生存率;治疗效果TechniquesofradiofrequencyablationfornnresectableprimarylivercancerandoutcomeevaluationWANGYue-hua,LlUna—feng,LlFei,eta1.DepartmentofGeneralSurgery,XuanwuHospi—tal,CapitalMedicalUniversity,B“iink100053,P.R.China[Abstract]ObjectiveTosummarizetheexperienceintreatmentofunresectableprimarylivercancer(PLC)with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andevaluatetheoutcome.MethodsOverfl3-yearperiod。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的影像学评估
存病 灶 常局 限于 消融 区的一侧 ,呈厚 薄不均 的不 规
超声 具 有操 作方 便 、 全 、 济 、 安 经 可 则 环形 或结 节状 强化 , 实质期 对 比剂 常提前 消退 , 呈 低 回声 。 对 比增强 超声 能够 较敏感 地对 病 灶进行 实 时连
11 常规 超 声 .
重 复性 强等 特点 , 可显 示治 疗 区 回声 、 小及 边界 的 大 变化 。彩色 多普 勒可显 示 消融 区及 邻近周 边组 织血
疗 方 法 ,其 1 3 5 1 、 、 、0年 生存 率 分 别 为 9 % 、7 、 1 6% 4 %和 1 % 近年 来 由于采 用影像 设 备 和肿瘤 血清 5 2 。 学指 标对 乙肝 病毒 携带 者 、肝炎及 肝 硬化 病人 进行 普查 , 早期肝 癌 检 出率 大 大提 高 , 总 的手术 切除 使 但 率并 不令 人满 意 。因受 肿瘤 的大小 、 位 、 功 能储 部 肝 备 、 础病 变及 手术 后复 发率 高等 原 因的影 响 。 诊 基 确 时 只有 2 %~ 0 0 3 %的病人适 合 手术切 除治 疗f 。 5 _ q 射 频 消 融 (a i rq e c bai ,F 治 疗 是 rdo e u nyalt nR A) f o 通过射 频 发生 器产 生热量 ,从 而使 肿瘤 细胞 达 到一
徐 守军
杜 端 明 刘 鹏 程
【 要 】 射 频 消 融 已 公认 为治 疗 肝 癌 的 有 效 方 法 。 近 年来 , 着 影 像 学 的发 展 , 癌 射 频 消 融 术 后 的 影 像 学 表 摘 随 肝
现在 其 疗 效 评 估 中起 着 关 键 作 用 。 确 认 识 肝 癌 射 频 消融 术后 各 种 不 同影 像 学 表 现 的 意 义 , 利 用 多 种 成 像技 术对 正 并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影像评价
肿瘤复发
肿瘤复发
射频消融后,部分肿瘤细 胞在治疗后仍可能继续生 长,形成新的肿瘤病灶。
评价方法
通过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 观察是否有新的肿瘤病灶 出现。
处理建议
对于复发的肿瘤,应根据 具体情况选择再次进行射 频消融、手术切除或药物 治疗等治疗方案。
04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影像 评价案例分析
案例一:超声检查案例
评价方法
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观 察肿瘤病灶的变化,判断肿瘤是否完 全坏死。
肿瘤坏死
01
02
03
肿瘤坏死
射频消融后,肿瘤组织被 高温破坏,失去活性,逐 渐被吸收。
评价方法
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肿瘤 病灶的密度、形态等变化, 判断肿瘤是否已经坏死。
处理建议
对于已经坏死的肿瘤,应 继续监测病情变化,防止 复发。
案例三:MRI检查案例
总结词
软组织分辨率高、多序列成像
详细描述
MRI检查在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影像评价中具有重要价值,其软组织分辨率高,多序列成像能够提供更多关于肿瘤 和周围组织的细节信息。通过MRI检查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肿瘤的消融程度和范围,以及是否存在转移或复发。
05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影像 评价的挑战与描述
超声检查是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影像评价的常用方法之一,具有实时、无创、便 捷等优点。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肿瘤消融的范围、有无残留或复发,以及评 估肝功能恢复情况。
案例二:CT检查案例
总结词
高分辨率、多平面重建
详细描述
CT检查具有高分辨率和多平面重建的特点,能够更准确地评估肝癌射频消融术后 的效果。通过CT检查可以观察肿瘤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 系,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射频消融技术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l 治 疗 方 法 :患者 取 仰 卧 位或 左 侧 卧 位 ,采 用 超 声 探测 肝 癌 - 3 位 置 和大 小 ,并选 择 合适 的穿 刺 点和 进针 方 向 。射频 的能 量 由小 到 大贯 序 治疗 ,由计算 机 控制 能量 与 阻抗 渐增强 ,逐渐覆盖整个肿瘤 ,此时射频治疗机停止工作 ,
t e a y f ri r h p tcr c re c n p oo e u via te t h r p o nta e a i e u r n e i r lng d s r v lofpain s
I pc o airq ec bao r ea cl l ac o [ . m at f do eunyA li f pt e u r r i maJ R f t no H o la C n ] Junl fh m r a o ee f ugo s 0 0 1() 4 . ora o t A e c C lg Sren, 1, 04: 1 e in l o 2 2 4
即完 成 一 个 位 点治 疗 。根 据 肿 瘤 大 小 ,每个 病 灶 治 疗 2~ 个 位 4
围在长径5c m左右 ;另外,作为大体积的瘤体,在癌的分期上可
能更靠高等级期,也预示预后欠佳。
点 。治 疗过 程 中 于静脉 补 液并 加用 止 血药 物 ,部 分患 者予 以心 电 监测 。术 后 应用 保肝 药物 ,预防性 应 用抗 生素 。 1 疗 效观 察 :检 查术 后 不 良反 应及 并 发症 发 生情 况 ;术 后 1 , 4 个 月 内追 踪 观察 患者 B 、增 强 C 超 T、超 声造 影 、血 清 肿 瘤 标 志 物
力于探索提高射频消融效果的方法和拓展应用范围的策略。在本
组 中的10 0 例肝癌患者经射频消融治疗均获得成功 ,无出血、针 道转移 、损伤周围重要脏器等现象发生,无手术死亡 ,并发症大
射频消融技术治疗肝癌的疗效评价
水 平 而 不 能 反 映 病 情全 貌 2 _ . 易 受 诸 多 因 素影 响 胰 岛 B细 胞 分 泌 胰 岛 素 不 足 或 者 体 内 产 生 胰 岛 素抵 抗
是 导致 2型糖 尿 病 的 根 本 原 因 C肽 测 定 指 标 C P 由胰 岛 B
1 2 . 5 %. 治疗 前 后 血 清 A F P值 比较 差 异 显 著 ,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 5 ) , 并发症率为 7 . 5 %。 结 论
反 映 患 者 不 同 时间 段 和 时 间 点得 血 糖 水 平
参 考 文献 :
[ 1 ] L o k AS , Mc Ma h o n B J . C h o r o n i c h e p a t i t s B : u p d a t e o f r e c o mm e n d a -
注: 与 A组 比较 . P < O . 0 5
血 糖值 与 C肽水 平负 相 关 . 符合上述规律. 因 此 糖 尿 病 患 者长 期 坚 持 控 制 血 糖并 定 期 复 查 肝 功 能应 引 起 重 视
病、 卒 中等 心脑 血 管 疾 病 , 增 加 死 亡 风 制仍 较 为 困 难 , H b A l c 、 F P G、 2 h P G 等 指 标 能 够
反 而 下 降
作者简介: 姚林伶( 1 9 7 8 一) , 女, 贵州 人 , 本科 , 主管检验师。 研 究
方向 : 细 胞 免疫 肿 瘤 因子 。
射频消融技术治疗肝癌 的疗效评价
E v a l u a t i o n o n Ra d i o f r e q u e n c y Ab l a t i o n i n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L i v e r Ca n c e r
射频消融治疗肝细胞肝癌的相关影像表现
射频消融治疗肝细胞肝癌的相关影像表现简介:肝细胞肝癌(HCC)最好的治疗方式仍然是手术切除,但是晚期肝硬化患者或多中心病灶的患者不能手术。
当前有多种微创手术方法可以作为小肝癌的替代治疗方式,包括: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局部消融技术,例如瘤内直接注射无水酒精或热盐水,以及热消融技术,例如冷冻手术,微波消融,间质激光光凝和射频消融(RF)。
现在研究显示RF消融比无水酒精注射肿瘤完全坏死率更高,治疗次数更少,因而更有前景。
精确的影像评估对评价肿瘤是否治疗完全,有无残留,边缘有无复发,是否合并并发症非常重要。
RF消融通过影像(通常是US)引导,在瘤体内直接插入电极针来实施。
治疗完全后彩色超声在瘤内不能发现血流,增强CT或MR病灶无强化。
治疗不完全有残留则在超声,CT或MR上可以发现富血供的病灶。
本文对肝癌射频消融的相关影像表现做一简单回顾,并探讨不同成像方法的优缺点。
超声灰阶超声是最常用的引导手段,但是对于评价治疗是否完全,有无肿瘤复发或残留没有价值。
因为消融后肿瘤在灰阶超声上回声信号多种多样,大小和形状与肿瘤是否坏死没有相关性(图1)。
图1、45岁HCC患者射频消融后18小时灰阶超声显示肿瘤回声混杂(箭),无法区别肿瘤残留或坏死。
虽然有研究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评价肿瘤射频消融后的治疗效果有一定帮助,但是不管彩色多普勒还是能量多普勒超声对残留肿瘤内的微血管都不敏感,因而不能满意的评价治疗效果。
近年来,多普勒超声可以采用血池微泡对比剂来提高对HCC活性肿瘤的血供检测。
多项研究显示对比增强彩色多普勒或能量多普勒超声有助于检测HCC或肝转移癌射频消融后残留或肿瘤复发(图2,3)。
图2、48岁男性HCC患者射频治疗成功。
a、动脉期增强CT显示肝VI段1.7cm肝癌部分有对比增强(箭)。
b、RF治疗后一小时复查显示卵圆形无强化低密度消融区(箭),提示肿瘤完全坏死。
c、对比增强能量多普勒超声显示病灶内无血流,符合肿瘤完全坏死。
原发性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治疗前后的核磁共振成像影像分析
原发性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治疗前后的核磁共振成像影像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治疗前后的核磁共振成像影像表现和规律。
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某院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54例的临床资料,在射频消融治疗前2天和治疗后1个月分别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对射频消融治疗前后病灶。
结果治疗前病灶部位的ADC值最小,其次是过渡部位,正常部位的ADC值最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部位ADC值略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渡和病灶部位治疗前后ADC值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部位治疗前后ADC值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核磁共振检查不仅仅可以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诊断标准质疑,同时,也可以作为射频消融术治疗后疗效评价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核磁共振成像影像原发性肝细胞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具有着较高的病死率,在发病初期患者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与体征,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表现出肝区肿块、腹膜刺激征,晚期会出现肝内外转移和并发症[1]。
对于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来说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为了更好的评价其治疗效果就应该对更好的治疗前后指标或者是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2]。
本文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某院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5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了原发性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治疗前后的核磁共振成像影像表现和规律,结果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本文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某院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54例的临床资料,治疗前均进行活检穿刺,且治疗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细胞癌,其中有43例患者为男性,有11例患者为女性,患者年龄在35-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2±3.8)岁。
CT、MRI及超声对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疗效的评价
CT、MRI及超声对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疗效的评价徐元昌;顾明;关静【摘要】目的通过对经皮射频消融(PRFA)治疗肝癌后的B超、CT和MRI的定期观察,探讨不同影像方法对PRFA治疗肝癌疗效评价的价值.方法对134例PRFA 治疗肝癌患者在治疗前行超声、MRI或CT检查,以及肿瘤标记物AFP测定;分别在治疗后在1 w、1个月、6个月重复进行上述检查.结果 134例中,78例患者在治疗后进行CT复查,其毁损灶在早期(1个月内)呈混合密度,边缘低密度区多有强化;后期则为不强化的低密度影,6例毁损边缘在动脉期有强化.全组有68例术后复查MRI,病灶早期(1个月内)T1WI中央区呈高信号或稍高信号,而周围则呈环形低信号,PDWI和T2WI病灶中央区呈低信号,周围则呈环形高信号;静脉注射Gd-DTPA 后中央区无强化,而边缘则呈环形强化.所有患者在术前及术后均行超声检查,术后见病灶缩小,彩色多普勒CHFI和CDPI显示肿瘤血流信息消失.结论增强CT和MRI 能很好地反映肿瘤的坏死或残存状况,超声检查方便快捷,适合定期随访.【期刊名称】《西南国防医药》【年(卷),期】2010(020)004【总页数】3页(P405-407)【关键词】CT;MRI;超声;经皮射频消融;肝癌【作者】徐元昌;顾明;关静【作者单位】610083,成都,成都军区总医院放射科;610083,成都,成都军区总医院放射科;610083,成都,成都军区总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肝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常见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化疗、生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近年来,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射频消融已成为肝癌一种新的辅助治疗方法。
对其疗效评价多采用血清标志物测定和影像学检查〔1 - 5〕。
本研究通过分析经皮射频消融(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PRFA)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后的B超、MRI和CT结果,探讨不同影像方法对评价PRFA治疗肝癌疗效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前CT片
肝右前上段肝癌小结)
射频消融术后1个月复查
消融灶周围见一动脉期 明显强化结节灶,考虑 仍有部分肿瘤组织存活 改变(红箭头所示)
右前上段见不规则斑 片状低密度灶,边界 清晰,增强扫描无强 化—凝固性坏死区 (白色箭头所示)
射 频 消 融 术 后 凝 固 性 坏 死 , 无 残 留 或 复 发 征 象
肝癌RFA术后复查
RFA术后凝固性坏死灶: T1稍高、T2压脂相低信号 改变,增强扫描无强化 (如白箭头所示)
肝癌RFA术后残存肿瘤组织:T1 低、T2压脂相高信号改变,增 强扫描呈“快进快出”强化改 变。(红箭头所示)
• 5.与CT类似,MRI上的强化灶同样需要和出 血及炎性水肿反应所致的增强环鉴别,但 是与CT不同的是此环在平扫T1WI及T2WI上 亦可显示,在T2压脂相呈高信号改变,增 强扫描强化特征与CT一致。
• 3-10d:中央区肿瘤细胞凝固性坏死,移行 区及周围区域局部粒细胞浸润,肝窦充血 膨胀,并可见肝细胞再生及肉芽组织的生 成。
• 10d-6个月,再生组织逐渐过渡为瘢痕组织。
• 6个月后,中央坏死区四周为瘢痕组织,瘢 痕组织四周又被正常肝组织包绕。
RFA术后影像评价手段
• 超声(US) • 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T) • 磁共振成像(MRI)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 核医学影像
• RFA后短时间内增强CT可见高密度强化环围 绕消融区,此环与热刺激、损伤及反应性 炎症有关。此环是正常组织的对热损伤的 生理性反应还是由残余富血供肿瘤引起应 仔细观察。
(1)正常情况下,生理性反应的强化环厚 度比较均匀,包绕着射频病灶,在门脉期 及延迟期常常呈稍高或等密度,一般持续1
• CT灌注:在RFA后,若病灶周边出现高肝动 脉灌注及低门静脉灌注认为是肿瘤复发的 表现。
RFA术后MRI影像表现及评价
• 1.射频消融区为完全凝固性坏死时,在T1 加权相上呈等或高信号改变,T2加权相表 现为均匀一致的低信号改变(T2WI相上的 低信号与肿瘤组织热损伤后的脱水反应有 关),增强扫描坏死区不强化,坏死区体 积随着时间逐渐缩小。
• 2.通过动物实验证明,消融区在T1WI上可 分为3个区域:低信号的中心区,较广泛的 高信号中间区及低信号的周边区。中心及 中间区的病理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凝固性坏
• 2.高温影响肿瘤细胞质膜的相变及流动性, 从而影响细胞膜的各种功能。
• 3.高温增加肿瘤细胞内溶酶体酶的活性, 影响多种细胞器尤其是线粒体的正常功能。
• 4.高温使肿瘤周围的血管组织凝固,形成 反应带,从而减少或阻断肿瘤血供,防止 肿瘤扩散。
• 5.在肿瘤细胞发生凝固性坏死过程中,细 胞膜等部位抗原暴露或肿瘤细胞免疫表型 变化,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而杀 灭或抑制肿瘤的生长或扩散,即所谓的 “内源性疫苗”作用。
RFA术后CT影像表现及评价
• 肝癌RFA后CT扫描显示消融区低密度,多呈 圆形或卵圆形,也可表现为不规则形(视 消融电极形态而定),并随着时间逐渐缩 小甚至完全消失。日本肝癌研究协会2009 年修订的肝癌治疗后疗效评价指南 提出病 灶完全坏死的标准:原病灶于增强CT的动 脉期和延迟期呈无残存低密度表现,较周 围肝实质表现为更低密度区域,并且无残 存低密度区需要覆盖术前CECT延迟期扫描
• 6.局部复发时,消融病灶周围T2WI上等、 高信号,T1WI上有强化结节。当消融病灶 周围不规则增厚,也需警惕复发可能。
• DWI:DWI水分子的扩散系数可通过定量测 定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icient,ADC)来反映,ADC能反映肿瘤 组织的坏死程度与活性。活性肿瘤组织具 有完整的细胞膜抑制水分子的扩散运动, ADC值降低;肿瘤细胞坏死后细胞膜渗透性 增加,促进水分子扩散,ADC值升高 。
全剧终,谢谢观赏
• RFA术后不均匀的凝固性坏死存在2种结构:
(1)完全性凝固性坏死,CT平扫表现为低密 度改变。
(2)残存的肿瘤细胞岛:与未经治疗的肿瘤 细胞不一样,残存肿瘤细胞已经死亡,CT 平扫为在低密度消融区内出现高密度影, 增强扫描高密度影不强化,这种现象在术 后即刻检查最明显,随着时间延长,最终 发展为凝固性坏死。
肝癌射频消 融术后影像
评价
• 肝癌射频消融治疗(RFA)是借助影像手段 导向,通过热效应引起肝癌组织凝固性坏 死的一种治疗方法。
• 北美放射学会于1997年提出肿瘤消融的概 念,将其分为化学消融、热消融、冷冻消 融。RFA属于热消融。
RFA治疗机制
• 1.高温使靶区的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 直接杀灭肿瘤细胞。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MRI平扫
增强扫描消融灶无异常强化
• 3.如有肿瘤组织的残存,在T1WI上呈不均 匀的等低混杂信号,在T2WI上呈相对的高 信号改变(在低信号的凝固性坏死区对比下 容易发现),增强扫描出现肝癌组织的典型 强化特征改变(快进快出)。
• 4.有时在T2WI上低信号中心区亦可见高信 号(接近水的信号),这可能为RFA后局部 区域内存在少量液化性坏死或胆汁瘤。但
• 肝癌患者行RFA术后DWI表现,局部残存复
• MRS:MRS是一种功能显像方式,通过测定 术后胆碱及其衍生物的量和比值可以反映 细胞的代谢程度,以此推断肿瘤术后有无 复发、残留。肝癌患者中,RFA后胆碱复合 物绝对值及胆碱/脂质值均显著降低,胆 碱峰值的重新升高则代表肿瘤复发。
• 由于背景肝脏组织的个体差异,使得MRS的 测定变得困难,同时由于呼吸、心跳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