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湖北土家族民歌《黄四姐》
恩施民歌:山野中跳动的音符
恩施民歌:山野中跳动的音符作者:张明霞来源:《速读·中旬》2014年第08期悠悠龙船调,烈烈民族魂。
一曲《龙船调》,让恩施走进了世界的视野,让世界看到了恩施。
伴随着土家人吆喝放排的号子;倾听着清江潺潺流水的声音,土家幺妹那句甜美的“妹娃儿要过河,哪个来推我”征服了全国,全世界。
民族学家说:一个民族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民族,是因为这个民族拥有与众不同、富有个性的文化。
文学家说:民族文化就是民族情感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源头与根基。
作为古代巴文化重要发祥地和土家族文化重要诞生地的恩施州,民族文化资源积存丰富,底蕴深厚,特色鲜明。
那些旋律优美、内容丰富的山民歌,就使得她享有“山民歌海洋”之美称。
一、恩施民歌的地域特点(一)恩施民歌是武陵山区,清江、酉水流域先民在独特的生产生活环境中创造的一门艺术恩施民歌所表现的艺术内容来自于恩施土家、苗族人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因此,跟恩施地区的生产生活内容紧紧相连。
而表现的艺术手法,也必然受到其生产生活条件的影响个限制。
生发于恩施土家族、苗族人内心深处的民间音乐,是劳动的创造,是生活的结晶,是情怀的抒发,是感情的宣泄。
情歌是劳动人民爱情生活的真实反映,它主要抒发了青年男女由相爱而激发出的悲欢离合的思想感情。
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爱情的各个方面,它包括赞慕、出识、试探、问、初恋、相思、热恋、起誓、离别、送郎、思念、哭情、抗争、失恋、逃婚等。
恩施情歌内容健康,感情真挚,构思奇特,曲调优美。
情趣韵味无限,艺术表现精湛,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这些情歌从各个方面充分表现了劳动人民纯朴健康的恋爱观和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他们的伦理观和对封建礼教的挑战。
情歌中还有一些调情、偷情、嫖情等似乎不合法度的恋爱生活,虽有轻薄之嫌,却也从另一角度反映了青年男女对旧伦理的反抗。
从艺术欣赏和审美的角度看,这些情歌直白朴实,实际上是恩施山区人民人性美、人情美的极好体现。
(二)恩施民歌具有浓郁的民俗性恩施地区处于鄂湘渝交界。
浅析湖北土家族民歌《黄四姐》
浅析湖北土家族民歌《黄四姐》[摘要]土家族情歌是当今土家族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大部分是以老百姓的社会生活为主要的内容形式。
土家族的人们在没有其他媒介的情况下,通过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并通过歌词来体现土家族人们对现实生活悲欢离合的情感表达,因为彼此相爱而激发出悲欢离合的思想感情。
《黄四姐》这首情歌作为土家族民歌的重要代表,有着许多土家族音乐的特点。
本文以产生于土家族的《黄四姐》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赞美情歌《黄四姐》的内容进一步地分析“黄四姐”的起源和它的相关历史背景,最后再全面地分析它所具有的音乐特点,以此来传达这首歌曲所带有的抒情性以及赞美性。
[关键词]黄四姐创作背景音乐特点目录引言 (1)一、《黄四姐》的历史渊源与创作背景 (2)(一)土家族民歌介绍 (2)(二)歌曲《黄四姐》的创作背景 (2)二、歌曲《黄四姐》的音乐特点分析 (3)(一)歌曲《黄四姐》音乐结构分析 (3)(二)歌曲《黄四姐》旋律分析 (4)(三) 歌曲《黄四姐》的歌词特点 (5)三、歌曲《黄四姐》演唱的方法 (6)结语 (8)致谢语 (9)参考文献 (10)引言《黄四姐》是出自土家族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经典民歌,是土家族人民在长期劳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物。
歌曲《黄四姐》将土家人民热情、积极、淳朴的感情表现了出来,交流的演唱方式是表现在男女自由对答的表演形式。
它所涵盖的的音乐形式以及内容对土家族人民的世代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勾勒出土家族人民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对爱情带有美好憧憬的朴实性格。
《黄四姐》这首音乐作品节奏欢快、活泼,曲式朗朗上口,多次被文艺者改编,它是一个让我们可以很好地去理解土家族民歌的重要媒介,此外,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它也是我们理解整个人类文化现象的一把钥匙。
本文的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意义主要在于通过深入研究和探析《黄四姐》这首音乐作品,综合了解与它相关的艺术表现手法,这对今后学习和解决相关的音乐理论以及音乐美学问题,传承土家族民歌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浅析恩施土家族民歌
浅析恩施土家族民歌作者:陈代珊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年第03期摘要:恩施土家族位于湖北西南部,这里民风淳朴,风俗浓厚。
恩施土家族人素有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
土家族民歌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其内容展现了世代土家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于土家族民歌的悠远记忆和未来发展,值得一代又一代土家族学者来挖掘与传承。
关键词:土家族;土家族民歌;演唱特色一、前言湖北西部的清江水系,发祥并繁衍着一个古老悠远的民族——土家族,他们是山与水的子民,自称毕兹卡。
位于湖北西南部的恩施居住着大部分不家族,这里民风淳朴,风俗浓厚。
恩施土家人素有会说话就能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
土家族民歌似诗性一样符号一直传唱至今。
其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土家族古为巴人,巴人善歌舞。
春秋战国,伐纣。
周武王与商纣王两军对垒。
战场上杀气弥漫,时光似乎凝结,听得见战马的鼻息和将士的呼吸。
忽然一声鼓响,打破了令人窒息的宁静,周武王的阵列前,一队高举戈矛的士兵,赤裸上身,唱着雄浑的歌调,踏着狂野的舞步,乌云一样席卷过来。
殷军惊悚,阵型大乱,周武王的兵马一下子士气大振,在这种歌声如潮、舞步如风的鼓舞下,整个军队狂飙般锐不可挡。
这就是《华阳国志》中记载的“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
那些“歌舞”于阵前的勇士就是巴人。
恩施土家族民歌历史悠久,种类浩繁,山民歌的内容丰富,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砍柴放牛要唱歌、姑娘出嫁要唱歌、生了孩子要唱歌、老人去世要唱歌、薅草有薅草锣鼓。
民歌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民歌体裁各异同时又具有共同特征。
二、恩施土家族民歌的分类(一)题材分类土家族丰富多彩的民歌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分类为:山歌、田歌、灯歌、风俗歌以及号子。
1.山歌旋律悠扬,有高腔山歌和平腔山歌之分,高腔山歌又分为唢呐腔、五句子等。
平腔山歌有茶山歌、放牛歌等。
唱时触景生情,即兴性强。
2.田歌是人们在田忙时节以锣鼓伴奏形式演唱的一种长歌。
有消除疲劳、崔工催场提高劳动效率的目的。
民歌把土家族介绍给全世界
民歌把土家族介绍给全世界编者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有志青年应当“读万卷书”,更应当“行万里路”。
暑假来临,各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小编发现,很多关注收心斋的优秀大学生也走在了社会实践的路上。
看到他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身影,我仿佛看到了五年前的自己。
五年前的七月,作为“华中师范大学土家民俗文化实践队”的一员,小编曾满怀激情地穿梭于恩施州的城乡之间,搜集土家民歌文献,了解土家民俗文化。
通过实地考察,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土家民歌的丰富多彩和土家文化的迷人魅力。
关于那次难忘的实践,《长江商报》作过整版报道,全文如下。
歌华中师大实践队调研恩施民歌空旷的山谷间有几栋富有土家特色的建筑,空地里开满了野菊花。
实地考察土家民歌暑期,各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火如荼的展开。
华中师范大学土家民俗文化实践队来到恩施州八县市,对当地土家民歌展开调研。
“穿插于史诗电影《赛德克·巴莱》中的赛德克语歌曲,将赛德克族马赫坡社居民的淳朴梦想及民族愿望穿透出了自然的高地,熔铸成一曲结合了历史民俗、文化信仰和神话传说的民俗文明之歌。
”其中一位实践队成员由史诗电影《赛德克·巴莱》触发了对土家族的民俗文化的研究兴趣,希望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属于土家族的“赛德克·巴莱”之歌。
7月11日—18日,在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谭邦和教授以及民俗学研究专家陈建宪教授的指导下,不同年级、专业的8名学生深入恩施、利川两市多地开展土家民歌收集和乡村调研工作,实地考察土家民间歌谣。
7月20日—26日,实践队队员根据自己家乡所在市县,回到建始、来凤、鹤峰等地继续收集当地土家民歌文献。
28日回到学校时,共收集及获赠土家民歌文献40余部(本),录制民歌影像30余曲,并拍摄、扫描大量原始手抄民歌文献。
1土家族姑娘设起“拦路酒”到达恩施城,首先在城楼上看见了由著名学者费孝通亲笔题写的“恩施土司城”字样,此时的土司城早已是游人如织,人头攒动。
湖北土家族赞美情歌《黄四姐》的风格性及演唱探析
origin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this song.Tujia people longing for
a better life in description,shows their dedication and earthy character for love.To discuss its laudatory and lyrical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praise songs of musical structure and style features.Through the unique local customs”Funeral dance”and”Playing happiness”,”Playing Sa Ye Ho”
of marriage,displays US a love—supreme Tujia female image.Through the lining word,dance,performances of the song“Sister Huang", demonstrates the several aspects of concert features.With the comparative
people would like to express their inner feelings and love through songs while there’S no other media.The lyrics of song usually reflects the
鄂西南民歌演唱风格研究——以《龙船调》、《黄四姐》、《花荷包》为例
鄂西南民歌演唱风格研究——以《龙船调》、《黄四姐》、《花荷包》为例摘要:鄂西南民歌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龙船调》、《黄四姐》、《花荷包》是鄂西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几首民歌,它们在旋律、节奏、韵律、演唱风格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特点。
本文针对这三首民歌的演唱风格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音乐特色和演唱技巧,并探讨了其在地方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性。
关键词:鄂西南民歌;《龙船调》;《黄四姐》;《花荷包》;演唱风格;音乐特色;文化传承。
1. 引言鄂西南民歌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鄂西南地区传统文化的生动表现形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在这些民歌中,《龙船调》、《黄四姐》、《花荷包》是最具代表性的几首,它们充分体现了鄂西南地区的地域特色、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
这些民歌不仅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在演唱风格、音乐特色等方面也有着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技巧。
本文主要就《龙船调》、《黄四姐》、《花荷包》这三首民歌的演唱风格进行研究,探讨其音乐表现和文化传承的内涵。
2. 龙船调的演唱风格《龙船调》是鄂西南地区非常著名的一首民歌,它源于龙舟比赛的歌唱。
这首歌曲通过歌颂龙舟运动的精神,表现了鄂西南地区人民的勇气和团结精神。
在演唱方面,《龙船调》的节奏感很强,音高变化频繁,适合快节奏、激情饱满的演唱风格。
演唱时要抓住旋律的主旋律,注意掌握气息,让声音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此外,演唱时要注意发音清晰、抑扬顿挫的表达,增加歌曲的感染力和凝聚力。
3. 黄四姐的演唱风格《黄四姐》是一首表现女儿离家远嫁的民歌,也是鄂西南地区的一首著名民歌。
它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表现了女儿深情追忆家庭和亲人的离情,具有极强的感人力。
在演唱方面,演唱者要根据歌曲的主题和情感,选择适合的演唱风格,如慢板、抒情的方式表现黄四姐内心的感受。
演唱者要注意声音的柔和和低沉,让歌曲的效果更加感人。
民歌《黄四姐》的生命力
民歌《黄四姐》的艺术生命力陈梦熊摘要:本文从民间文艺学的视角出发,探究民歌《黄四姐》的艺术生命力,分析了民歌《黄四姐》的演变、发展历程,试图通过文本的比较发现蕴含在民歌中永恒的土家民族精神内涵。
关键词:黄四姐生命力世世代代在武陵山区繁衍生息的土家儿女,是中国五十六个少数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朴实的土家人创作了大量优秀、质朴的民歌,在这些民歌身上我们可以透见土家族旺盛的生命活力,可以感受一个民族跳动的脉搏。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流传在建始三里乡的民歌《黄四姐》,挖掘蕴含其中的艺术生命力,向世人展示土家族文化的无穷魅力。
一、《黄四姐》的演变《黄四姐》原名《货郎歌》,是根据流传在建始三里乡的一个爱情故事改编而成的民歌。
在发展中逐渐演变,并最终与当地的“喜花鼓”结合成为当地人在“打喜”时的演唱曲目,具备了一定的实用价值并融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中,成为恩施地区颇具代表的民歌曲目之一。
作为灯歌的一种,《黄四姐》是一种歌舞相结合形式的民歌。
在情趣上较小调更为热烈,节奏性也较之更强。
歌曲讲述的是发生在建始三里坝乡老村黄家大场屋的一段爱情故事:黄家幺女爱上了行走山间的货郎,在男女双方的不懈努力下和父母的成全下终成眷属的美丽故事。
1 )爱情、婚姻观的变化“民间歌谣浩如烟海,其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真实地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与理想愿望”。
[1]“从传统民歌的情况看,情歌占了大多数。
人民爱情生活中的全过程的各个方面,在情歌中都有生动的描述”。
[2] 可以说,情歌是民歌中永恒的主题之一。
《黄四姐》正是一首讲述男女恋爱的优秀民歌。
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地区人民爱情、婚姻观的发展变化。
在恩施地区的发展历史上,建始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恩施地区通往宜昌的重要门户。
在过去交通不便的时代,很多的物资都是从这里运入恩施。
于是货郎不仅成为当时很多人谋生的手段,而且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恩施地区的很多民歌、故事中都有货郎的身影。
恩施士家民歌
聆听悠扬的旋律,聆听动人的音符,一同聆听《中国民族风》,大家晚上好,这里是每天和大家准时相约的《中国民族风》,我是这个节目的主持人姗娜!国民族风》,我是这个节目的主持人姗娜!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在这里我们也祝每一位考生能够沉着冷静,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考出理想的成绩~情趣酣畅的恩施土家民歌《龙船调》原名为《种瓜调》,最早是流传在湖北省恩施州利川柏杨镇一带的划采莲船的唱腔,共有12段,积累了当地劳动人民长期的生活经验和智慧,字里行间透露出浓浓的生活气息,经过反复推敲锤炼,词义更加精炼,旋律更是极其流畅、优美动人,集中而风情万种地表现了土家么妹儿的娇羞、妩媚,秀才的酸腐、挑逗以及驼背艄公的幽默、野性,从而完成了从形式到内容的重大飞跃。
<龙船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1年10月公布的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
被广为传唱的龙船调>是湖北恩施州士家族民歌的典范,浸透了浓郁的土家风情和山野气息。
土家民歌是沸沸扬扬的生命大容器,是惊世骇俗的人性审美资源。
清新凄艳、幽眇哀怨,乡土风俗、儿女情长,是土家民歌的主要特色。
《柑子树》是代表性很强的优秀民歌。
“柑子树来柑子叶,干姊干妹舍不得。
柑子成树树成林,干姊干妹长成人。
柑子结果姐出门,干姊干妹两离分。
”《柑子树》歌词巧妙运用谐音来咏叹干姊干妹的情恋,表达了土家先民对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强烈追求。
《黄四姐》是流行于建始县境内的民间花鼓小调,是一首自娱性很强的群众娱乐歌曲,表演者为一男一女或二男二女,演唱时配以简单的舞蹈动作。
歌曲以风趣诙谐的表演腔调和表演动作表现了土家人对恋爱与婚姻的开明态度。
《黄四姐》歌词歌曲质朴,演唱形式简单,为当地人喜闻乐见,很容易被广大群众所接受。
只要通过简单的化妆,演唱双方就各拿蒲扇或扫把作道具,在堂屋中间以明快欢乐的节奏唱跳即可。
这些花鼓调大多是他们自己创作,虽词句简单,但却反映了土家儿女们的情和爱。
恩施人唱出的《清江河》,表现出了对清江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是人们由衷的心声,所以《清江河》是一首历史的歌、人民的歌。
浅析湖北民歌《黄四姐》
浅析湖北民歌《黄四姐》
宋嘉音
【期刊名称】《广播歌选》
【年(卷),期】2010(000)010
【摘要】湖北土家族民俗文化《黄四姐》本是一首表达男女爱意的民歌,后被融入到"喜花鼓"中成为一种代表性的民间文化,歌曲融合了当地的方言、特色的曲调及舞蹈,阐释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保留着从生活中所沉淀下来的民俗价值和人文精神。
【总页数】2页(P75-76)
【作者】宋嘉音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07
【相关文献】
1.黄四姐牵手刘三姐·同心共筑旅游梦推介会在汉举行 [J], ;
2.民歌的奇葩,建始的名片:黄四姐 [J], 向继武;何振丽;
3.民歌《黄四姐》的民俗文化内涵 [J], 王燕妮
4.愿广西民歌传遍五洲四海──写在30集大型电视连续剧《刘三姐》开拍前夕 [J], 家兴;
5.民歌的语言与风格的关系浅析——以贵州仡佬族民歌《情姐下河洗衣裳》为例[J], 郑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鄂西土家族创编民歌《找莫米》、《直尕思得》的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
第一章鄂西土家族创编民歌及其歌例简介第一节鄂西土家族创编民歌及现状聚居在鄂西地区的土家族,是湘鄂川黔边区的土家族的一部分,其民歌浩如烟海,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不同民族中共有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乡情、喜、怒、哀、乐,尽显其中,我们从传统民歌短小的信息中,可以窥探到一个五彩斑斓的土家族。
古老的民歌,代代相传,绚丽多姿,更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
鄂西土家族地区民歌体裁多样,内容丰富。
依体裁形式主要分为号子、山歌、田歌、小调、灯歌等。
按鄂西土家族民歌所表现的内容分,又大致可分为劳动(生产)歌、生活(苦情)歌、情歌、风速仪式歌、时政歌等。
这些民歌分类组成了鄂西土家族传统民歌,笔者在本文中暂且称其为“旧”作。
相比较鄂西土家族传统民歌的“旧”,创编民歌的“新”在于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顺应了事物发展规律,传统民歌是人们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为表情达意而口头创作的一种形式,它是通过口传心授在群众中代代流传下来,后又经过加工提炼,具有集体创作和不断变化的特点,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的歌曲已经被人们淡忘,但是优秀的传统民歌一直在不断“革新”,他们被作曲家不断改编并继续流传下去。
词曲作家可以通过一个创作动机,衍生出很多的带有鲜明土家标志的作品。
笔者认为创编民歌其实质就是对于传统民歌的继承与发扬,是在原有的元素中进行了再创作,通过笔者的对比研究,发现但凡近几年来创编的鄂西土家族民歌,大都打上了深深的土家元素的烙印。
从这其中,我们可以看到鄂西土家人的几乎所有生活与情感。
可见,笔者在本文中所涉及的鄂西土家族的民歌与创编民歌是息息相关但又有所存异,它们之间的联系在于,创编民歌其实是一个时代发展的产物,随着岁月的推进,传统民歌已经离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远,如何让21世纪的年轻人受到传统文化的洗礼与熏陶,使得他们知道自己肩负着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的使命,这是当下人们需要深思和反省的问题。
那么在这个时候,新的创编民歌就必须担当起“接力棒”的角色。
音乐艺术教育案例及教学设计评选结果
附件1:音乐(艺术)教育案例及教学设计评选结果一、音乐(艺术)教育案例1.一等奖(8篇,排名不分先后)教育案例名称教师姓名学校名称《突然响起的手机音乐——自主式音乐欣赏的引导》孙丹青上海市延安中学《运用支持性音乐治疗矫治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马国彦上海市交大附属实验小学《实践中研究,反思中重建——教学反思行为模式席恒上海市闸北区第三中心小学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运用《教学资源的捕捉、判断、重组与运用官思渡江苏省南京市教育局教研室——论课标版教材的科学有效利用》《充分体验尽情表达——艺术与情感综合课》储玮、文军湖南省常德市第四中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善用学生资源的探讨》杨一如广东省广州市育才学校《用心栽花花更盛》司发雄、成淑慧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职业中学《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刘军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常信乡教育办公室2.二等奖(25篇,排名不分先后)教育案例名称教师姓名学校名称《我对高中音乐研究性学习常态化的教学实践》李雅宾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第一中学《爱之歌》王皓山西省晋中市榆次第二中学《关注成长注重过程多元评价》马庆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启工二校《为学生寻求开启音乐之门的钥匙》孙卫民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东方分校《音乐教学“导入”设计环节中教师个性的体现》高奕兰江苏省南京大学附属中学《合作互动问题多高峰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附属小学——论小学音乐课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民族音乐也流行》徐金金浙江省云和县第三中学《课本教材“音乐不好听”所引发的思索》梁雅浙江省温州第八中学《互评、自评促发展何春涛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黄花亭小学——由一场“春天的音乐会”引发的思考》《好动不是你的错》许燕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绿影小学《音乐剧进中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赖景琼福建省厦门市大同中学《音乐,因你参与而精彩》陈亚秋福建省莆田湄洲宫下小学《让低年级学生在情境中听懂音乐》李芸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三小学《歌声在关爱中飞翔》李科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清化一中《让学生的歌声更加美妙动听》吉东风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教体局教研室《让民族音乐弥漫校园邹琛广东省东莞市高埗镇中心小学——浅谈如何营造民族艺术教育环境》《一堂音乐公开课引来的“节外生枝”》钱丽萍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黄田三中《我国古代四大名著影视主题歌曲欣赏》凌素娟海南省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快乐课堂我作主》杨瑜、苟荣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整合乡土教材拓展教学空间》孙荣达、胥芳四川省泸州市教科所《流行音乐中的文化元素》肖瑶贵州省贵阳市贵乌路小学《戏曲音乐引入课堂教学》胡骐讌云南省昆明市春城小学《合作学习案例》张颖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教研中心《吹吹、敲敲、打打、做做》冉多海、陈正东甘肃省民勒县蔡旗乡中心小学《流行歌曲能走进校园吗?》乔艳丽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解放路小学3.三等奖(24篇,排名不分先后)教育案例名称教师姓名学校名称《我不是一只骄傲的兔子》原丽霞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实验小学《火车开了》杜琳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经纬小学《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田振英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达拉特旗第九中学《校本课程艺术教育案例》侯明凯辽宁省沈阳市同泽女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洪尔君辽宁省本溪市实验小学《放飞心灵的翅膀》曹华月安徽省蚌埠七中《这是我的法国号——音乐课堂教学中孔晓晖福建省莆田市涵西小学“意外事件”的因势利导》《抓住契机激情引趣》熊卫民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新昌二小《让学生不再为考试头疼》郭晶江西省崇仁县第一中学《自由的真正价值》赵玉芝山东省青岛第二十二中学《谈谈民主尊重式教育》何莉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五小学《让艺术之花盛开校园》方少君广东省佛山顺德大良嘉信西山小学《口哨吹起来》王玉洁海南省文昌中学《“捣乱”有效的教学资源》陈道南海南省儋州市东城银村小学《乘着艺教科研的翅膀翱翔教育改革的天空》贺继业四川省达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构建学生的课堂让学生在音乐中快乐成长》许雁贵州省贵阳市第四小学《小熊请客》郑云雁云南省昆明市中华小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势在必行》梁书槐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北京小学《音乐学科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田红陕西省宁陕县宁陕小学《多彩的情境》李晶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城关一小《情感体验靓课堂》王巧娟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城关一小《探析民族音乐<京剧>与流行音乐在音乐课堂李暖青海省油田一中的教学实践》《树立正确审美观》任守娟青海省西宁城北区大堡子镇西宁九中《草原就是我的家》张海珍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北大街小学二、音乐(艺术)教学设计1.一等奖(7篇,排名不分先后)教学设计名称教师姓名学校名称《分享奥林匹克》王炜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第一中学分校《小蜻蜓》吕娜丽、张晓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继红小学《爱劳动》曹晏平上海市闸北区永兴路第二小学《非洲灵感》梁华江苏省镇江市教育局教研室《阿细跳月》邬淑颖浙江省杭州市学军小学《欣赏土家族民歌<黄四姐>》谌华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实验小学《金色的秋天》严志琴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一中学2.二等奖(46篇,排名不分先后)教学设计名称教师姓名学校名称《国旗国旗真美丽》曹春清、杨俐嘉北京市丰台角门小学《草原就是我的家》米丰天津市红桥区北马路小学《音的强弱》王晶天津市河东区万辛庄小学《行进中的歌》李纪星天津市东丽区民族中学《小小的船》韩丽枫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包钢实验一小《感受西南音乐风情》王玲辽宁省朝阳市第一中学《雪花》孙冠英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园小学《京剧的感受与体验》贾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杨楚珊中学《美丽的新疆》崔岩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中学《欢乐的达斡尔》吕琦、鲁宏国黑龙江省大庆市机关第四小学《啊!非洲》解勇黑龙江省哈尔滨风华中学《心灵的呼唤》潘桂芳上海市奉贤区南桥中学《魅力京剧》戴树林浙江省杭州市第四中学《小乌鸦爱妈妈》李小兵安徽省安庆市健康路小学《快乐音乐屋》周继梅福建省建阳实验小学《小雨沙沙》庄敏、黄柏娟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逸夫实验小学《对鲜花》汪军英江西省乐平市第一小学《三首“盼归”主题音乐作品的对比欣赏》吴海芳江西省九江市浔阳附属中学《引趣、探索、体验、创造——电子空间站》张建华山东省青岛市第二十四中《每人伸出一只手》满月芝山东省滕州市实验小学《青春舞曲》陈靖河南省平顶山市实验中学《走近编钟——曾侯乙编钟浅析》蒋随鄂湖北省随州市第一中学《俏夕阳、千手观音》吕秀洁、杨涛湖北省荆门钟祥市丰乐中学《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吴海芸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仰天湖小学《京剧的行当》胡樱平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东湖中学《思乡曲》李宏恺广东省汕头市玉兰中学《国旗国旗真美丽》叶梅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翠竹小学《美丽的壮乡——之歌圩文化》刘春广西省北海合浦县廉州中学《小猫钓鱼》胡泳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工厂路小学《乌鸦与狐狸》陈燕、曲柳、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弯塘路小学曾霞《山谷回声真好听》傅白玉海南省儋州市那大第一小学《醇厚的中原韵》阮志聪海南省海南中学《快乐的音乐会》万莹喆四川省成都市二仙桥学校《会跳舞的洋娃娃》伍娜四川省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多彩的裙摆》孙泽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教师进修学校《鸭子拌嘴》黄涌波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第一小学《小动物回家》刘远萍贵州省都匀市第六小学《海上的歌》常玉琴贵州省贵阳市东山小学《戏曲引入课堂教学》胡骐嬿云南省昆明市春城小学《关中是我家》宗小龙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中学《我的家乡日喀则》甘巧霞甘肃省敦煌市南街小学《在音乐课中体验快乐——小青蛙找家》葛延梅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渊泉小学《走不出这片土地》蒋松文甘肃省武威市民勒县西渠中学《欢乐世界杯》冯芸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第一中学《图兰朵》刘媛媛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七中学《两只小象》陈瑞萍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回民小学3.三等奖(29篇,排名不分先后)教学设计名称教师姓名学校名称《聆听<嘎达梅林>》高乐内蒙古自治区呼市第十四中学《心向奥运——北京2008》刘先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旗第二中学《好房子》王继梅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松小学《我是小音乐家》陈运成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教师进修学校《嘀哩嘀哩》张秀丽辽宁省葫芦岛兴城教师进修学校《童谣乐》沈缢婷上海市普陀区洵阳路小学《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朱月红江苏省常州市外国语学校《小树叶》蒋忱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温州鼓词》林少燕浙江省温州实验中学《牧羊人》万芳安徽省芜湖市东风小学《走进音乐》王雪燕安徽省蚌埠七中《银屏之歌》孙为民福建省东山第二中学《船歌声声》姚映晓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学《长江两岸好风光》黄锟河南省漯河市实验中学《猫虎歌》刘豆豆河南省郑州第七一三研究所子弟小学《梁山伯与祝英台》唐朝晖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江维中学《合唱的魅力》范筝湖南省长沙市第二十八中学《月光下的凤尾竹》汤瑾、谢乙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三中学《丰富多彩的动画人物》周昱海南省海口市二十五小学《草原就是我的家》和红英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西坝小学《云》贺迎冰云南省昆明市春城小学《剪羊毛》张颖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教研中心《欣赏<命运>第一乐章》陈曦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三高级中学《雪花》胡静陕西省西安市西安育英小学《唱脸谱》陈兰花陕西省铜川市第五中学《飞呀飞》白莉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水挂庄小学《老师的歌》严慧娉青海省西宁市西关街小学《京剧艺术入门》沈秉荣青海省格尔木市第五中学《我的祖家是歌乡》陈振宇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虎台中学柴达木路分校。
故乡作文之《黄四姐》故乡的五句子
《黄四姐》故乡的五句子徜徉在经典民歌《黄四姐》的故乡——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的山山水水,你一定会在精妙绝伦的五句子山歌面前沉醉。
你听:“洋雀子来哒叫得乖,前山叫到后山来,叫得前山发嫩笋,叫得河下荷花开,叫得仙女下凡来。
”要问这里的山歌有几多?“五句子歌五句子歌,我的歌儿用船拖,船头到了长江口,船尾还在东龙河(黄四姐故乡的一条河),哪个敢和我比歌。
”真的,这里的山歌多如牛毛,“问声歌师几多歌,山歌硬比牛毛多,唱了三年六个月,歌师喉咙都唱破,才唱一个牛耳朵”。
土家的男女长大了,就会拨动起心头的“情”弦,就有了无边无际的爱情故事。
过去的黄四姐故乡,山高月小,隔一个山头,也要走上大半天,最好的交流就是对歌。
以山为舞台,以水为背景,以天地为依托,用五句子歌把人的感情尽情宣泄,把山魂水魄酣畅道来。
五句子山歌,没有伴奏,也没有伴舞,真正的原生态。
多情而浩瀚的山歌,世世代代萦绕在大山的旮旮旯旯;变化无穷的山歌,一辈辈口口相传,植根于三山九岭。
唱给山听,唱给水听;迷住了多少痴男倩女,化解了多少爱恨情仇。
旷世奇歌五句子黄四姐的故乡,历来就是民歌之乡,五句子山歌特别发达,至今流传的就有成千上万首。
其歌高亢激越,又行云流水。
有的迂徐舒缓,有的狂吼疾呼。
男女对唱,唱白夹杂,洒脱泼辣,情趣独特,显现出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质。
关于五句子歌的渊源,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传说:“董仲先师三尺高,挑担歌书七尺长,挑到洞庭湖中过,湿了歌书几千行,西米山上晒歌本,狂风吹得满山冈,一本吹到天上去,取名叫做麒麟歌,一本吹到湖海去,渔民捡到唱渔歌,一本吹到院坊去,女儿当作私情歌,一本吹到法坛去,端公当作祭神歌,一本吹到田野去,种田人拾到唱山歌。
”更多的说是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时,秦小妹见众多民众远离家乡,寂寞思念,便创作了许多民歌在劳动中传唱,很受欢迎,于是,一代代流传至今。
虽然这只是一些美好的传说,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五句子这类“蛮歌巴舞”,的确有着相当久远的历史了。
从一首歌到一部音乐剧--土家乡村音乐剧《黄四姐》的台前幕后
成 为 与 恩 施 自然 景 观 大 峡 谷 齐 名 的文 化 名 片 , 打造成恩施 “ 文 化 大
剧同绕黄 四姐和货 郎的爱情 故事 I画的恩施 自然景观, 令人痴往。
民 俗 众 生 相 . 刻 画 莩 了 黄 家 四 姐 妹 异 l L } 二 重 二 塑 堂 二 _
活 的原创 音 乐剧 , 其 剧情 是根据 湖北 省恩施 土 家族
苗族 ( - 1 治 州经 典 民歌《 黄 四姐 》 及其 传说改 编 , 讲 述 了生长在 恩施 土家 族苗族 自治州清 江河 畔 、 人 美歌 甜 的土 家姑 娘 “ 黄 四姐 ” 与 出生 在 “ 掌 墨师 ” 家 庭 的
汉 族货 郎之 间的爱情故 事 。 全 剧以 民歌 “ 黄 四姐 ” 为
2 0 至 l 6 年 7 9 日 月 晚 6 日 湖
.
北 省 代 表 团 参 加 第 五 届 全
国 少 数 民族 文 艺 会 演 展 演
基 渊 .充 分结 合 “ 六 口茶” “ 抬 丁号子 ” “ 撒 叶 儿嗬 ” “ 女 儿会 ” “ 哭嫁 ” “ 赶 乡场 ”等 恩施地 区 的代表性 民 歌、 民 俗及舞 蹈 , 开 创性 采 用 原生 态 唱法 与通 俗唱
责任 编辑 : 祥 子
手 丁 童! :
查: : _
打 造 音 乐剧 的想 法 始 于 2 0 l 3年 5月 ,省 文联 党组 书 记 、常 务 副 主席 刘 永 泽 来到 建始 , 被“ 黄 四姐 ” 动 听 的 旋 律 、幽 默 的歌 同和 诙谐 的表 演方式 吸引 , 提 出省 、 州 、 县
府、 省音乐家协会 、 恩 施 州
的表演 、 感 人 的故事 … …每一 点都 在触动 着艺 术家 敏 锐的神 经 , 省 I ’ l 、 县 i级联 合打造 土家 乡村 音乐 剧《 黄 四姐 》 的方 案 当即形成 。 该 方案得 到恩施 州委
土家族乡村音乐剧《黄四姐》中的“原通唱法”解析
土家族乡村音乐剧《黄四姐》中的“原通唱法”解析作者:娄晨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20期【摘要】土家族乡村音乐剧《黄四姐》,在唱法上受到民族通俗唱法的启发,实现了原生态唱法和通俗唱法的有机结合,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破茧而出,就是我们所说的“原通唱法”。
这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被大众所认可,并且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
“原通唱法”的问世,对于传播民族文化,继承我国历史文化遗产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本文就“原通唱法”在土家族乡村音乐剧《黄四姐》中的运用,浅析其对传播民族文化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
【关键词】土家族乡村音乐;《黄四姐》;“原通唱法”【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引言土家族乡村音乐剧《黄四姐》于2015年12月在北京首演成功,在结束后做了一些相关的研讨,业内专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扬,认为是一场可以比肩美国百老汇的音乐剧,具有较高的音乐水平,为我国音乐剧的历史添了光彩的一笔,也是我国音乐剧的一个里程碑。
同时《黄四姐》在其他重要场合的演出中得到了高度的评价,并且获得了诸多荣誉,成为了最受观众欢迎的十佳剧目奖。
除了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流行唱法、和原生态唱法之外,“原通唱法”的出现是这部音乐剧的最大亮点之一,在音乐剧领域是独树一帜的存在,同时也是人们在劳动生活中将艺术有效结合的典型。
一、什么是“原生态唱法”,什么是“通俗唱法”2006年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中,“原生态唱法”被认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通过歌手的演绎,被更多观众所了解和认可,首先“原生态”来源于自然科学,生态是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和影响一种状态,所谓的原生态,就是保留了自然状态下得以存续和发展的东西,原生态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劳动,来源于民间百姓。
反应着当代生活的各个方面,它的表现手法形象传神,给人们带来天然的美感和享受,并且有一定的韵律。
主要的特点是由心发声,质朴而自然,个性鲜明,有优美吟唱,也有高亢的呐喊,给人们带来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享受。
歌唱传统的坚守与发明——1949年以后清江流域土家族的歌唱活动
2016年第5期民俗研究No.5,2016总第129期Folklore Studies Serial No.129歌唱传统的坚守与“发明”———1949年以后清江流域土家族的歌唱活动张远满 摘 要:清江流域土家族地区有着悠久的歌唱传统。
1949年后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这一歌唱传统也参与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
在大半个世纪的进程里,清江流域土家族的歌者一直在应对着为何歌唱、怎样歌唱和歌唱什么的内生需求与外在型塑。
透过歌唱组织的生成与重构、歌唱内容的拼接与创造、歌唱情境的变化与调适,这一歌唱传统依然保有着它的韧度与弹性。
关键词:歌唱传统;清江流域;土家族;《黄四姐》DOI:10.13370/ki.fs.2016.05.012歌谣研究,在中国民俗学史上占有特殊的位置。
究其源头,要归功于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点燃了中国民间文学运动的熊熊热火。
①歌谣时期搜集了全国各地大量的歌谣,面对歌谣中逐渐呈现出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学者们开始探讨歌谣的学问。
②一直以来,我国传统的研究方法是将民间歌谣分成歌词和音乐两部分,前者属于民俗学的研究范畴,后者属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范畴。
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田野工作方法和人类学整体研究观的引入,民族音乐学中的仪式音乐研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③在民俗学研究方面,口头程式理论、民族志诗学和表演理论的引入使一些学者开始在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去研究民歌④,同时关注歌唱活动中“人”的研究⑤。
受这些研究理念的影响,笔者开始思考,土家族作为内陆地区非边疆少数民族,它的歌唱传统是否也遵循同样的发展规律。
通过六年多来对清江流域土家族的歌唱传统展开的田野调查,笔者发现歌唱传统是一种具有传承性的民间歌唱活动,透过歌唱组织的生成与重构、歌唱内容的拼接与创造、歌唱情境的变化与调适,呈现出的是一种文化传统与家国政治、地域发展、心灵结构和价值观念的共振样态。
本文选取1949年以来清江流域歌唱活动为考察对象,梳理当地歌唱活动的发展变迁历史,希望能为歌唱传统的历时性研究提供一种可能路径和典型个案。
土家族灯歌《黄四姐》
土家族灯歌《黄四姐》
杨华
【期刊名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5(023)001
【摘要】用于民俗活动中的娱神歌 [1]<黄四姐>采拮于湖北建始三里乡,属当地特有的灯歌·喜花鼓.后人以"联姻"和"借用"的手法将利川灯调音乐与之相融合,运用内部结构的扩充与尾部故事情结的续编,使作品原本为一段体的发展成为A+B式2段体结构,使少"角"音的A徵六声调式得到弥补,使常出现于土家族民歌中律动性极强的"数板"得到充分运用,进一步突出了它的歌舞性特征,使土家族灯歌音乐发展得到较大的促进.无论它是古典的娱神歌,还是通过改编并用于舞台的现代表演形式,都确立了它歌舞相随的演绎特征.
【总页数】4页(P14-17)
【作者】杨华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42.2\"273\"
【相关文献】
1.黄四姐牵手刘三姐·同心共筑旅游梦推介会在汉举行 [J], ;
2.土家乡村音乐剧《黄四姐》创作经历与美学思考从一首歌到一部音乐剧 [J], 刘永泽;张璨龙;
3.土家族乡村音乐剧《黄四姐》中的"原通唱法"解析 [J], 娄晨
4.浅谈土家族乡村音乐剧《黄四姐》中的"原通唱法" [J], 张明霞
5.浅谈土家族乡村音乐剧《黄四姐》中的"原通唱法" [J], 张明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湖北土家族民歌《黄四姐》[摘要]土家族情歌是当今土家族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大部分是以老百姓的社会生活为主要的内容形式。
土家族的人们在没有其他媒介的情况下,通过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并通过歌词来体现土家族人们对现实生活悲欢离合的情感表达,因为彼此相爱而激发出悲欢离合的思想感情。
《黄四姐》这首情歌作为土家族民歌的重要代表,有着许多土家族音乐的特点。
本文以产生于土家族的《黄四姐》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赞美情歌《黄四姐》的内容进一步地分析“黄四姐”的起源和它的相关历史背景,最后再全面地分析它所具有的音乐特点,以此来传达这首歌曲所带有的抒情性以及赞美性。
[关键词]黄四姐创作背景音乐特点目录引言 (1)一、《黄四姐》的历史渊源与创作背景 (2)(一)土家族民歌介绍 (2)(二)歌曲《黄四姐》的创作背景 (2)二、歌曲《黄四姐》的音乐特点分析 (3)(一)歌曲《黄四姐》音乐结构分析 (3)(二)歌曲《黄四姐》旋律分析 (4)(三) 歌曲《黄四姐》的歌词特点 (5)三、歌曲《黄四姐》演唱的方法 (6)结语 (8)致谢语 (9)参考文献 (10)引言《黄四姐》是出自土家族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经典民歌,是土家族人民在长期劳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物。
歌曲《黄四姐》将土家人民热情、积极、淳朴的感情表现了出来,交流的演唱方式是表现在男女自由对答的表演形式。
它所涵盖的的音乐形式以及内容对土家族人民的世代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勾勒出土家族人民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对爱情带有美好憧憬的朴实性格。
《黄四姐》这首音乐作品节奏欢快、活泼,曲式朗朗上口,多次被文艺者改编,它是一个让我们可以很好地去理解土家族民歌的重要媒介,此外,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它也是我们理解整个人类文化现象的一把钥匙。
本文的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意义主要在于通过深入研究和探析《黄四姐》这首音乐作品,综合了解与它相关的艺术表现手法,这对今后学习和解决相关的音乐理论以及音乐美学问题,传承土家族民歌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黄四姐》的创作背景(一)土家族民歌介绍土家族民歌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具有他们民族鲜明的风格特征,能够反映土家族的风俗风情风物,通过这些民歌可以看出土家族人民的民族形象、心理以及性格特征。
在歌唱的场所上来说,可以将土家族民歌分为儿歌、宗教歌曲、山歌、劳动歌曲、仪式歌曲、灯歌以及风俗歌。
并且不同的歌曲也会出现在不同的场合上,比如婚丧嫁娶、劳动场合或者民族节假日上。
土家族情歌是民间情歌的精华之一,也是土家族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淳朴而又令人痴迷留恋的情感。
通常土家族的人们会借用情歌来表达内心的一些情感。
有很大部分土家族青年男女都是用歌曲作为追求爱情的表达方式,相互传递着对彼此的爱慕之情。
还可以用一些自然乐器和土家族的民歌一起演奏,传达出有关土家族儿女的婚姻情感观的一些真实的写照。
(二)歌曲《黄四姐》的创作背景清代末期,那个时候社会人员关系较为复杂,不断涌现出一群汉帮的客商,这些人主要是靠贩卖各种各样的物品来谋取私利,每一年的春季和秋季,他们都会从武汉、宜昌和沙市等不同的地方贩来一些诸如丝帕子、头绳、针线和洋布等商品,然后他们会一起聚集在恩施州,通过摆摊的方式大声叫卖或者串街走巷来出售他们手上的商品,慢慢发迹。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些民间的文艺家有了创作的灵感和题材,也赋予了《黄四姐》非常浓厚的民族底蕴和地域色彩。
《黄四姐》是一首经典的土家族的情歌,源于土家族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原名《货郎歌》。
相传在200多年前的清朝咸丰,东龙河畔的三里村老村寨,住着数百户黄氏家族,人口繁衍密集。
村子里有一名农户叫黄聪明。
黄聪明膝下有四个女儿,三个姐姐已经出嫁了,最小的四姐儿年芳二八,长得水灵灵花容月貌,聪明伶俐会唱歌。
因为当时的社会重男轻女,女孩一般没有学名,就给她取名“黄四姐”。
有一天,一个叫贺二郎的客商,手上摇着货郎鼓,肩上担着货郎担走进黄四姐的院子里叫卖,黄四姐听到就出来和他买东西,贺二郎看见黄四姐眼睛一亮,顿生爱慕之心,为了讨四姐的欢心,就以低于成本的价钱卖给她许多货物,四姐也因为贺二郎的坦诚和英俊对他有了好感,留他下来吃饭。
此后贺二郎便三天两头的去黄家卖东西,两人彼此熟悉后又给黄四姐送了许多绸缎、金簪子之类的物品,黄四姐渐渐对这位货郎哥心生爱慕之情,热恋了一年多便结婚了。
歌曲《黄四姐》有着其它民歌不能替代的表达方式,表演非常的生动活泼,它有着土家族儿女对爱情的真挚向往、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真实地表达了土家人民热情、积极、淳朴的感情。
它所涵盖的的音乐形式以及内容对土家族人民的世代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勾勒出土家族人民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对爱情带有美好憧憬的朴实性格。
客观的说《黄四姐》不仅弘扬了土家族民族个性,更承载了土家族人乐观开朗的态度和面对生死的豁达。
①在1912年至1972年这个阶段,当地的相关艺术家创作了《黄四姐》。
根据资料的统计,《黄四姐》最早是收录在湖北省文化局所编辑的《恩施地区民歌集》下集的曲谱索引,由当地的著名歌手周兴寿来演唱这首歌曲,王华英作记录。
当地的一些人民巧妙地将《黄四姐》的歌词内容以及生活结合在一起进行创作,使“黄四姐”具有艺术性的历史。
二、歌曲《黄四姐》的音乐特点分析(一)歌曲《黄四姐》音乐结构分析《黄四姐》这首音乐作品采取的是一段式的结构,整首曲子总共包含7个乐句,28个小节,6段歌词,每一个说白和乐句是由四个小节共同组成的。
按照土家族当地的人民对该歌曲的演唱习惯来讲,这首歌曲是一段体结构;倘若是从土家族民歌的发展历程上来说,那这首音乐作品有点“赶七句”情歌的味道。
②土家族当地的人民介绍说,土家族的民歌原本是四句,演绎到最后大家都感觉四句没办法达到完全抒怀的境界,因此他们就在四句后再补上一句,因此出现了“土家族著名的五句子”,因此,到后来大家也将“补”这一句称作室“赶”,“五句子”也因此被称为“赶五句”或“排子歌”,在五句子的这个基础上接着补充两句被大家称为“七句子”或者“赶七句”。
通常情况下,当每一位歌唱者唱到第一段的最后一个句子时,这首歌应该算是结束了,但是,作①金丹.湖北土家族赞美情歌《黄四姐》的风格性及演唱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 2014.②王燕妮.民歌黄四姐的民俗文化内涵[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4.者没有唱到最后一句就完结它,而是将前后对应的两句添加到歌曲的后半部分,这样一来便使得歌曲起到一定的画龙点睛作用。
这样一来便使得整个作品构成了七个乐句,也就自然地形成了“赶七句”的音乐结构。
③从谱例上来看,每四小节为一句,第一至二十小节是之前的“赶五句”,第二十一至二十八小节是后面添加的成了“赶七句”。
(二)歌曲《黄四姐》旋律分析众所周知,调式作为音乐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它能够决定一首音乐作品的区域特性以及表现特性,它恰似歌曲的“指纹”一样,可以通过乐曲带有的调式来全面了解每个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
一首具有韵味的民歌,它的音乐特征通常也是通过音乐的调式特征表现出来的,所以,倘若要对《黄四姐》这首民歌所带有的音乐特色做出深入分析,我们应当从音调上对其分析。
④作为建始县的一首大家都熟悉的民间花鼓小调——《黄四姐》,它采用的调式是宫系统五声音阶调式,歌曲只有五声六度“So1”、“La”、“Do”“Re”和“Mi”。
其中,“So1”音在整首歌曲中只出现过五次,出现的频率较多的是“La”、“Do”两音,以“La”、“Do”、“Re”作为骨干音。
根据歌曲波动的旋律,我们能够分析出整首歌曲的调式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从歌曲第一小节开始到歌曲的第十二小节,在五声B羽调式中欢快地进行,将“So、La、Do、Re”四声作为创作的一些元素,“La”调在曲子中一共出现十三次,起音以及结尾的终止音都是“La”;紧接着为四个小节的数板。
⑤对一个音乐作品来讲,节奏就是生命。
在对歌曲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时,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这首歌曲是通过一种“赶七句”的创作方式而构成整首曲子的,对于“数板”这种表现手法,这首歌曲中有两个乐句运用到它。
“数板”是一种只念不唱,有节奏的板式,念词的句式和韵脚与唱词基本相同。
谱例中13-14小节,21-24小节都是“数板”。
土家族民歌中常出现的创作手法是“数板”,尤其是《黄四姐》这首民歌,表现了土家族人悠扬委婉、似说非说、似唱非唱的语言音调,使人感受到土家族民歌中浓厚的韵味。
“数板”中,采用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两拍的拍子,整个节奏以每分钟132③冉佳.浅析民歌黄四姐的艺术特色[J]文学界理论版,2012.④宋嘉音.浅析湖北民歌黄四姐[J].音乐论坛,2013.⑤陈宇京.民俗活动“黄四姐”现象的文化意义综说[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2.拍的速度旋律流动,仿佛再现了“货郎哥”那愉悦的挑担的步履和“黄四姐”手中的丝帕相互辉映,更富于动感,使得生活的气息和喜庆的氛围更加浓厚,使原本就欢畅的情绪更加有跳跃性和舞蹈性。
⑥《黄四姐》节奏欢快、活泼,曲式朗朗上口,多次被文艺者改编。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曲谱、歌词不断的变化、更新,这更能体现出歌曲的情感与魅力所在。
谱例:(三) 歌曲《黄四姐》的歌词特点《黄四姐》一个显著的的地域风格是衬词的使用。
衬词正常都是在它们方言中频繁使用的惯用语或者口语音节,比如:“诶”、“哪”、“勒”、“哎呀”、“呀”、“的⑥谭晓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热下的冷思考——以《黄四姐》的利用及传承模式为例[J].学习月刊,2015(22).个”等,他们通常会用这些词来表现出土家族所具有的民族特色,土家族民歌歌词中,它也是能影响其风格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想要使得一首民歌更加能够将土家族的特殊风格显示出来,更加生动活泼,就应当在歌曲中运用一定的衬词。
衬词在《黄四姐》这首极具特色的民歌中用得看似平凡却又很巧妙,不管是对于歌词“我的干妹子呀”还是“我的哥啊”,所呈现出来的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人物形象,如果只看这些词的话,可能会觉得表达出来的意思十分的贫乏,但是一旦当它们与曲调结合之后,就会立刻增加了表达的意境和情趣,这样一来,不仅使得整首歌曲更有色彩,更有艺术感染力,也使得整首歌曲更活泼生动。
⑦洒脱不羁的抒发情怀,衬词中所表现的平实、美好与朴素,唱白夹杂,歌舞并举间,不仅将土家族人民性格中幽默活泼的那一面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还在一定层面上体现了土家儿女向上乐观积极的民族个性,形成了《黄四姐》独树一帜的民族性与地域性。
三、歌曲《黄四姐》演唱的方法恩施土家族民歌在演唱的时候要把握住歌词的意境和风格,如情歌、山歌都会有自己的风格,在演唱时要和意境相融合才能更好的表达出心中所想。
在语言上,因为当地的方言,所以咬字以平舌为主。
在衬词的运用上以日常口语为主,非常具有民族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