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的性格
幼儿心理学学前儿童的性格课件

家庭——亲子关系
• 研究表明,父母若对儿童采取关心、信任、合理、民主的 养育态度和方式,儿童容易表现出积极、独立性强、态度 友好、情绪稳定等性格特征;若对儿童强行干涉、溺爱或 者拒绝、专制、支配,儿童容易表现出消极、缺乏主动性、 适应性差、情绪不稳定等特征。儿童的性格受父母整个教 养行为的影响,因此父母管教子女的较为理想的方式是控 制、期望、沟通、关爱。
幼儿心理学:学前儿童的性格
家庭——亲子关系
• 亲子关系是儿童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 儿童的身心发展。
• 在诸多家庭因素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态度对个 体性格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影响。
• 教养方式指父母在教养子女时所表现出的育儿风 格,包括教养的行为、教养态度和流露的情感。
• 美国心理学家鲍姆雷特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权 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三种。
• 所以我们应当给予幼儿适当气质教育,赏罚分明.为良好的 性格特征的形成打下基础。
幼儿心理学:学前儿童的性格
家庭——家庭结构
• 核心家庭、大家庭和破碎家庭是三种主要的家庭结构
• 核心家庭:一对夫妇和一个孩子组成的家庭,在 这种家庭中没有传统的隔代溺爱,年轻的父母工作 忙碌,缺乏教育孩子的经验和方法,也缺乏爱抚孩子 的时间,可能有时娇宠,有时管教过严.
幼儿心理学:学前儿童的性格
性格的表现——
• 性格在活动中的表现: 性格在活动中形成,也是在活动中 表现的。
• 儿童的性格常常在游戏活动、学习活动以及劳动中反映出 来。
• 如在游戏中,有的愿意扮演领导别人的角色,处处以指挥 者的面貌出现;有的却愿意听从别人的指挥,扮演被领导 的角色;有的儿童则不能与其他儿童配合进行游戏;有的 儿童喜欢运动型游戏,有的儿童喜欢安静型游戏;有的儿 童能坚持把一种游戏进行到底,有的儿童总是在游戏中半 途而废。
学前儿童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气质和性格的特点

性格是一个人思想 品德的体现
学前儿童良好性格的培养
提供儿童参加集体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机会
集体生活是塑造性格 的重要条件
学前儿童良好性格的培养
树立良好榜样
根据幼儿好模仿、 易受暗示的性格特征
学前儿童良好性格的培养
强化良好的性格特征
多给予肯定,让幼儿 产生荣誉感
本讲小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气质的特点 气质与学前儿童的教育 性格的概念及特征 学前儿童良好性格的培养
学前儿童气质发展的特点
稳定性
可塑性
学前儿童气质发展的特点
稳定性
气质是与生俱来的
学前儿童气质发展的特点
可塑性
气质并不是绝对不变的
气质与学前儿童的教育
正确认识学前儿童的气质特点 家长应根据学前儿童的气质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气质特点开展良好匹配教育
学前儿童性格的概念
学前儿童性格
表现在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 适应惯常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
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
活泼好动
• 是天性
幼儿性格年龄特征主要表现
好奇好问
• 好奇心和求 知欲强烈
爱模仿 易受暗示
• 典型特征 • 小班最明显
易冲动 自制力差
• 性格特征不稳定 • 情绪外露
学前儿童良好性格的培养
思考题
思考题
请你运用本讲所学 说说气质和性格对人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简述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特点

简述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特点简述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特点11、活泼好动。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期个体性格的最明显特征之一,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幼儿都有此共性。
2、喜欢交往。
儿童进入学龄幼儿期后,在行为方面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是喜欢和同龄或年龄相近的小伙伴交往。
3、好奇好问。
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要表现在积极探索和好奇好问。
好问是幼儿好奇心的一种突出表现。
4、模仿性强。
小班幼儿的表现尤为突出。
幼儿模仿的对象可以是成人,也可以是同伴,又分为即时模仿和延迟模仿。
5、好冲动。
情绪不稳定是幼儿性格在情绪方面的表现。
什么是性格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心理特征。
人的性格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如诚实、谦虚、善良、勇敢、自豪、果断、虚伪、自负、自卑、怯懦、优柔寡断等,以及对于事业的轻率态度或负责态度,在决定中匆忙或镇静,善于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社会的心理或是想成为一个利已主义者,对待人们抱着体贴的态度或漠不关心等。
所有这些特点都具有一定的固定性,这都是他的性格的特点,这些性格的特点表现出对待劳动、对待自己的基本态度。
简述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特点2一、3~4岁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幼儿3岁以后,在生活和活动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进入了幼儿园这个新的环境,这对于多数幼儿来讲是个重大的变化,3岁是他们生活上的一个转折年龄。
正是从3岁起,幼儿才开始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过起了集体生活。
对幼儿来讲,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
如何使幼儿更快地适应集体生活?其中最关键因素是师生之间建立感情。
因为这一时期幼儿突出的特点是情绪性强。
1、行为受情绪支配在幼儿期,情绪对幼儿的作用比较大。
对3~4岁的.幼儿作用更大。
他们的行动常常受情绪的支配,而不像成人那样受理智支配。
3岁幼儿情绪性强的特点表现在多方面。
2、爱模仿3岁幼儿的独立性差,模仿性很强。
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就玩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要什么。
家长不要因孩子想要什么就满足他的要求。
7.2学前儿童的性格——学习材料

性格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代表个体个性的本质。
心理学上将性格界定为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一、学前儿童性格的特点如上节所述,气质在很大程度上是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从出生就具备的,而性格则主要是在先天气质的基础上,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
两岁左右,随着各种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儿童出现了最初性格的萌芽。
幼儿期的典型性格最突出的特点是:(一)活泼好动幼儿喜欢做各种动作,不停地变换活动方式。
一般情况下,幼儿往往会因为活动单调、枯燥而感到疲倦,但不会因为自己不断变换活动而疲倦。
研究发现,幼儿的好动对教育有重要意义,他在不断的活动中能增加与事物的接触,得到各种刺激,从而满足其认知、情感等各种心理发展的需求。
(二)好奇好问幼儿对新事物都会有一种新鲜感,他们会很有兴趣去了解它,但是儿童的好奇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儿童问句的改变上。
好问是好奇心的一种重要表现。
儿童的问句经历了从“是什么”到“怎么样”到“为什么”的发展过程,在三四岁是“为什么”的问题格外多。
好问是儿童好奇心的正常表象,若对其正确引导,会很容易形成勤奋好学、进取心强的良好性格。
(图7-2)(三)易冲动幼儿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或者他人的影响,情绪易激动,行为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抗拒诱惑和延迟满足被认为是幼儿自制的两种形式。
抗拒诱惑是指抑制自己,不从事能够得到满足,但不被社会允许的行为。
延迟满足是指为了满足长远利益自愿延缓当前的享受。
与易冲动这一特征相联系的是缺乏深思熟虑。
如有的幼儿做事时急于完成任务,常常比较马虎、粗心大意。
又如有的幼儿喜欢提问题,但常常从自己的情绪出发,为提问题而提问题,并没有认真思考。
(四)易受暗示,好模仿幼儿往往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意见,受暗示性强。
陈鹤琴指出暗示分为内外两种,外暗示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内暗示是由自己内部引起的。
学前儿童性格的特点

学前儿童性格的特点
学前儿童是新一代的未来,它们具有非凡的潜力和比以往更高的
学习能力。
在学前儿童的早期发展阶段,他们的性格会逐渐形成,也
会影响他们的未来成长。
首先,学前儿童喜欢主动探索新的环境。
他们活泼好动,通常喜
欢自由活动、研究和探索,他们在探索新领域和事物时既有积极性又
有勇敢性。
当他们遇到新事物时,通常会有积极的反应,这将帮助他
们培养准确的判断、丰富的知识和内在的能力。
其次,学前儿童拥有自然友好的性格,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激发着
强烈的慈爱,也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感受。
他们会经常拥抱朋友或家人,有时也会像小朋友一样,试图像大人一样表现出同情和友谊。
最后,学前儿童拥有易受影响的性格,它们非常敏感,容易受到
环境中的言语、行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因此,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
安全的环境,将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极大的益处。
总之,学前儿童有着积极探索的性格,友好慈爱的性格和容易受
影响的性格。
尊重他们的这些特征,帮助他们找到感兴趣的领域充分
发挥自我价值,有助于孩子未来成长发展。
学前儿童的性格

儿童性格发展的5个阶段

儿童性格发展的5个阶段1、婴儿期:信赖-不信赖此阶段,婴儿的生理需要完全依赖成人及时给予满足。
如果婴儿与亲人之间没有建立依赖关系,就会产生不安全的心理状态,出现情绪问题。
2、幼儿期:自主感-羞愧及怀疑自我意识萌芽,但饮食和大小便等还要依赖成人,所以,在此时宝宝身上,“违拗性”与“依赖性”会交替出现。
3、学龄前期:主动-内疚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进一步提高,主动性加强,但当主动行动遭到失败时可产生失望与内疚的心情。
4、学龄期:勤奋-自卑当孩子发现自己有某些方面突出、成熟的能力,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如果孩子不能发现自己勤奋的潜力,则将产生自卑。
5、青春期:身份感-身份混淆青春期孩子的体格、认知能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都在变化,如果在感情问题、伙伴关系、职业选择、道德价值等问题上处理不当,即可产生身份紊乱。
好性格需要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家庭环境对于孩子性格的形成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要想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性格,父母应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
家庭气氛:和睦、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性格有积极的影响。
相反,父母间争吵、隔阂、猜疑甚至关系破裂(父母离异或父母病故)的家庭,青少年犯罪率高。
家庭结构:有研究表明,来自两代人家庭的孩子在好奇心、坚持性、伙伴威望、与人关系及对劳动态度上均优于来自三代人家庭的孩子。
这主要与三代人家庭中祖(外祖)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等因素有关。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独生子女在家中的特殊地位,容易使他们形成任性、不关心别人、自私等不良行为。
但如果有意识地进行正确引导,也可使他们形成尊敬师长、关心同伴、不挑食、爱劳动等良好性格。
此外,父母文化、职业、家庭经济状况等对孩子性格亦有一定影响。
学前儿童的性格

小试牛刀
小女孩的交往 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小女孩,为了让许多小朋友跟她玩,就买了一些小玩 具戒指,并告诉同学,谁有这种小戒指就可以跟她玩。从她妈妈那里得知, 用玩具等新颖物品作为结交伙伴的手段是该女孩在幼儿园时就有的。因为 这个女孩长得个子矮小,在班上伙伴少,为了和别人有更多机会玩,她就 经常从家里拿一些好的玩具去“贿赂”那些在班里较有地位的孩子。这种 特定行为持续到小学二年级,并成为她一个典型的行为特点。
幼儿期性格的年龄特点 (1)好动 (2)好奇、好问 (3)好模仿 (4)好冲动
你知道吗?幼儿模仿的特点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1.和其能力发展有密切关系。 2.幼儿的模仿和他们的受暗示性有关。 3.幼儿的好模仿也和其自信心不足有关。 4.幼儿的行为会受到榜样的影响。
任务三 掌握培养学前儿童性格的方法
任务三 掌握培养学前儿童良好性格的方法
任务一 理解学前儿童性格的定义
想一想
请同学们结合上述情景及以下资料,理解并思考 以下问题,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任务并展示结果。 1.结合资料谈一谈孩子在对待冬天夜里拾柴的任务时 的不同态度和行为表现,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2.谈一谈部分孩子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发生变化的原因 有哪些?
知识锦囊 资料卡一
思考:如何看待兄弟两人的差别?
(2)在多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相应的性格特 征也会发展起来。例如幼儿园管理人员,随着管理能力的 提高,他的性格也可能越来越沉着冷静。
任务二 掌握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特点
情景呈现
幼儿园小班正在进行识数活动,内容是手口一致地点数“2”。李老师提问一个小朋友:“你数一数, 你长了几只眼睛?”小朋友回答:“长了3只。”年轻老师一时生气,就说“长了四只呢。”那小朋友也 跟着说:“长了四只呢。”老师说:“长了5只。”那小朋友又说:“长了5只。”老师气地直跺脚,大声 说:“长了8只。”小朋友也跟着猛一跺脚说:“长了8只。”老师忍不住笑了起来,那个小朋友还以为对 了,也咧开嘴天真地笑了。
学前儿童的性格

学前儿童的性格性格是一个人在行为、情感和认知方面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倾向。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他们的性格特点正在逐渐塑造中,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交经验等因素都会对其性格发展产生影响。
了解和关注学前儿童的性格特点,对于他们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学前儿童的性格较为单纯,他们天真无邪,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他们乐于尝试新事物,对于周围的环境保持着高度关注,通过亲身经历去感受和理解世界。
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有助于他们积累知识和培养创造力,也为之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学前儿童的性格还表现出一定的自我主张和表达欲。
他们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开始学会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这一过程既是一种发展,也是他们认识自我的关键时期。
为了帮助学前儿童更好地表达自己,家长和教师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支持,鼓励他们用语言和艺术等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另外,学前儿童的性格还表现出一定的社交倾向。
他们开始注意和他人的互动,表现出合作、分享和建立友谊的需求。
在同伴间的相处中,学前儿童可以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合作意识和群体意识。
同时,家庭和学校也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社交环境和机会,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和友善的社交技巧。
此外,学前儿童的性格也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发展轨迹,有的孩子可能更内向、谨慎,有的孩子则更外向、自信。
理解和接纳这些差异,可以更好地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和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最后,学前儿童的性格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仅受到个体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因此,除了关注个体发展,还需要关注家长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质量。
家长和教师应该给予学前儿童充分的关注和爱护,指导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性格特点,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总而言之,学前儿童的性格特点具有单纯、自我主张、社交倾向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表现和需求。
了解和关注学前儿童的性格特点,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案,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为他们未来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各年龄段孩子的性格特点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性格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1.幼儿期(0-3岁):此时孩子的性格特点主要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
幼儿期孩子性格多样,有的孩子活泼好动,有的孩子安静温顺。
一般情况下,幼儿期的孩子好奇心旺盛,喜欢探索周围环境,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
他们对外界的刺激较为敏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2.学龄前期(3-6岁):学龄前期的孩子逐渐具备了一些自我意识和独立性,这个阶段的孩子通常主动积极,活泼好动,喜欢玩耍和学习。
他们对待新事物的态度往往是充满好奇和勇敢的。
同时,他们的思维开始慢慢发展,逐渐具备了一些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3.小学阶段(6-12岁):小学期间,孩子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性格特点。
有些孩子表现出勤奋上进、乐观开朗、好奇心旺盛和才智出众的特点;而有些孩子则表现出内向、紧张、胆小和情感丰富的特点。
此外,小学阶段的孩子开始有更多的社交经验,他们逐渐学会了与同伴合作、相互倾听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4.青春期(12-18岁):青春期是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孩子逐渐从儿童发展为青少年,并经历身体、心理和社交等多方面的变化。
青春期的孩子常常充满矛盾和冲突,一方面他们追求独立和自主性,希望被认同为独特的个体;另一方面,他们又需要被关心、被指导和被支持。
青春期的孩子性格特点多样,既有乐观自信的,也有情感起伏大的。
这个时期孩子对社会问题和自己的未来也开始有更多的思考。
5.成年期(18岁以上):成年期的孩子逐渐步入成人社会,他们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思维方式和成熟的社交能力。
不同的孩子在性格上有着不同的特点,有些人性格开朗、外向,善于交际;有些人则内向、沉稳,善于思考。
此外,成年期的孩子逐渐建立了自己的生活目标和价值观,开始学会独立思考和做出决策。
总的来说,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在性格上有着各自的特点。
这些性格特点是由遗传、环境和个人经验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形成的。
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性格特点,可以更好地指导他们的教育和成长。
学前班孩子有什么特点

学前班孩子有什么特点?1、活泼好动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期儿童性格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幼儿都有此特性。
2、喜欢交往孩子进入幼儿期后,在行为方面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喜欢和同龄或年龄相近的小伙伴交往。
3、好奇好问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要表现在探索行为和好奇好问。
4、模仿性强模仿性强是幼儿期的典型特点,小班阶段的幼儿表现尤为突出。
幼儿模仿的对象可以是成人,也可以是儿童。
对成人模仿更多的是对教师或父母行为的模仿,这是由于这些人是幼儿心目中的偶像。
5、容易受父母影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爱的因素非常重要。
但是,当爱失去理智或失去限度时,对孩子的爱就成为极端的爱,这会导致孩子身心发展出现障碍,心灵发生扭曲,对孩子将来的人生发展有着不良影响。
父母如何更好的养育孩子?1、给孩子树立榜样要从做人做事方面给孩子树立榜样,建立权威。
用自身的成就影响孩子,用品德去潜移默化教育孩子。
说教的作用是外在的,言传身教才能够激发孩子的主动。
2、用爱去关心孩子爱孩子给孩子家的温暖。
多用欣赏的眼光像朋友一样对待。
每一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长处和特点,看作父母的能不能去发现。
3、坚定的规则养娃就是养习惯,习惯始于规则。
很多家庭不是没有规则,而是规则执行不坚定。
规则的执行会因为父母心情好坏而呈现不同的执行情况,这就让规则失效了。
4、平等的互动与孩子的交流互动要尊重,要平等,把他当作你的同事或者领导一样对待,你便能把自己想说的话通过对方可以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
孩子特别识相,你敬我一分,我还你十分。
5、给孩子一个稳定的情绪归巢想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必须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非常喜欢和自己相处的。
家长可以用各种方式,向孩子表达自己和他们相处时是开心和幸福的。
让孩子感受到父母需要他,知道自己对于父母来说是特别的,是有价值的,他是被认可的,被喜欢的。
学前儿童的气质类型

学前儿童的气质类型
学前儿童的气质类型可以根据他们的行为、性格和表现出的特点
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学前儿童气质类型:
1. 活泼好动型:这类学前儿童非常有活力,喜欢参与各种活动,好奇心强,且对新事物充满兴趣。
2. 安静内向型:这类学前儿童较为内向,喜欢独自玩耍或与少
数几个熟悉的伙伴交往,表达自己的意愿较少。
3. 乐于分享型:这类学前儿童乐于与他人分享玩具、食物等,
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和友善的行为习惯。
4. 独立自主型:这类学前儿童比较独立,喜欢自己完成任务和
决策,对自己的能力有较高的自信。
5. 细心敏感型:这类学前儿童观察力较强,注重细节,对环境
变化较为敏感,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有情绪波动。
6. 热情外向型:这类学前儿童热情开朗,乐于与他人交流,表
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见,善于结交新朋友。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学前儿童气质类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
气质,家长和教育者可以根据孩子的气质特点提供相应的关注和引导。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性格特征

孩子的性格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和变化。
以下是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性格特征:1.幼儿期(0-3岁):在幼儿期,孩子的性格主要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双重影响的。
由于幼儿时期儿童的主要需求是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他们的性格特征主要体现在与人的互动和情绪表达上。
幼儿期的孩子往往表现出以下特点:-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幼儿时期的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喜欢探索和尝试新事物,并且对问题提出疑问。
-情感丰富:幼儿期的孩子对自己的感受和他人的感受很敏感,他们对父母和亲近的人表达深深的情感。
-自我中心性:幼儿期的孩子往往没有明确的和他人进行共享的概念,他们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很难体验到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善于模仿和学习:幼儿期的孩子对于模仿行为和学习新事物有很高的兴趣和天赋。
2.学龄前儿童期(3-6岁):学龄前儿童期是孩子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上学,与其他孩子进行社交和学习。
在这个时期,孩子的性格特征主要受到家庭和学校环境的影响。
学龄前儿童期的孩子往往表现出以下特点:-社交性强:学龄前儿童期的孩子愿意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和学习,他们喜欢和别人分享和合作,对于团队活动有很高的兴趣。
-情感稳定:学龄前儿童期的孩子逐渐学会控制情绪,表现出情感稳定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他们对于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有更深入的理解。
-个性特点逐渐显现:在学龄前儿童期,孩子的个性特点开始显现,例如活泼、安静、内向、外向等。
这个时期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也开始形成。
3.小学生期(6-12岁):小学生期是孩子性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孩子逐渐展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点。
小学生期的孩子往往表现出以下特点:-探索和好奇心:小学生开始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增加,对各种学科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兴趣。
-对同伴关系的重视:小学生期的孩子更加关注和同伴之间的关系,他们喜欢和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同时也开始形成自己的朋友圈。
-自我意识的增强:小学生期的孩子对于自己的形象和身份开始有更多的考虑,他们渴望被认可和接受。
学前儿童的性格

学前儿童的性格学前儿童的性格对他们的发展和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性格是指个体的情绪、情感、行为习惯和人际关系方式等方面的总和表现。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这些特点是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并且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学前儿童性格的特点及其影响的探讨,帮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了解儿童性格,从而更好地引导和促进他们的发展。
一、活泼好动、外向开朗的性格有些学前儿童天生就具有活泼好动、外向开朗的性格。
他们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乐于与他人交流,愿意参与各种活动。
这样的性格特点使他们更容易适应新环境,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善于表现自己的特长。
然而,这种性格特点可能会导致他们在学习上缺乏耐心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容易冲动和缺乏自制力。
因此,家长和教师需要为这些孩子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培养他们调整情绪和专注学习的能力。
二、安静内向、胆小怕事的性格另一方面,有些学前儿童具有安静内向、胆小怕事的性格。
他们常常害羞、不善于表达自己,面对陌生人或新事物时会感到不安和紧张。
这样的性格特点使他们在社交和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然而,这种性格特点也使他们更加细心、细致和富有创造力。
这些孩子可能更适合进行有规律、安静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和家长可以结合儿童的兴趣和特长,设计出适合他们的学习活动和环境,帮助他们逐渐克服内向和胆怯。
三、坚持不懈、自主独立的性格还有一些学前儿童具有坚持不懈、自主独立的性格。
他们有自己的主见,喜欢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这样的性格特点使他们在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力。
然而,这种性格特点也可能导致他们过于倔强和固执,不易接受他人的意见和指导。
因此,家长和教师需要在保证孩子独立发展的同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学会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和沟通。
四、敏感细腻、情绪波动大的性格最后,还有一些学前儿童具有敏感细腻、情绪波动大的性格。
他们对于外界的变化和他人的情感变化非常敏感,常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
第五章 学前儿童的性格

二、幼儿性格的特点
• 凯根认为,性格最重要的指标是儿童适应 新环境的难易程度。 • 根据对儿童气质的行为抑制型与行为非抑 制型的分类原则,将儿童性格也分为情感 抑制型与情感非抑制型两类: • 1.情感抑制型:难以适应环境,犹豫 • 2.情感非抑制型:对新环境具有强烈的兴趣 和自信,敢于冒险等。
三、影响幼儿性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二)性格的表现
• 1.性格在活动中的表现 • 2.性格在言语中的表现 • 3.性格在表情、姿态、服饰上的表现
(三)性格与气质
• • • • • 性格和气质有着密切的联系: 1.气质是性格形成的生理学基础所在 2.气质促使性格形成 3.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 两者区别:气质是先天,生理性的,稳定 性,无好坏之分。而性格是后天,社会性 的,可塑的。 Nhomakorabea性格
• 既然性格涉及到稳定的态度和习惯的行为 方式,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推想到,性格是 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必然与儿童的认 知能力、情感因素、社会文化水平有关。
性格分两种型
• 外倾型性格:重视外部世界,活泼、开朗、 自信、进取,对外部世界充满兴趣,容易 适应环境。 • 内倾型性格:重视主观世界,好沉思、自 恋、孤僻、冷漠、易害羞,难以适应环境 变化
• (一)家庭 • 1.亲子关系 • 2.家庭结构 • (二)幼儿园
3.家庭气氛 4.父母榜样
谢谢!
对外部事物稳定的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对外部事物稳定的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就是一个人的性格性格?既然性格涉及到稳定的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推想到性格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
第五章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性格
一、性格的概述
• (一)性格的概念 • 根据一个人稳定的态度和习惯的方式,预 测他的行为,设想到他下一步会怎么做。 对外部事物稳定的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 就是一个人的性格
探寻3 学前儿童的性格

形成对母亲的信任和依恋,为以后良好性格的形成打下基础 气质差异对婴儿性格的萌芽有所影响 成人的教养方式和教育在儿童的性格最初形成中具有决定性
的意义
教育态度与方式
民主型
对幼儿是指导 而非控制,欣 赏孩子的独立 性,培养孩子 对家庭集体和 社会的责任感
在善待儿童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注意因材施教。对于儿童表现 出的积极的性格特征,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强化这些优点; 对于经常表现出不良性格特征的儿童,不应责骂,而是应先了解他 们这种性格形成的原因,找出根源所在,再采取正面教育、启发诱 导的方法引导他们积极向上。
( A)1.关于学前期儿童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不正确的说法是( )。
二、幼儿期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
好模仿
——教育:树立好榜样,不提供错误榜样,不说反话。
二、幼儿期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
好冲动,自制力差
——教育:通过游戏培养儿童的自制力
幼儿性格的发展:
——性格容易沿着最初的倾向发展下去;性格容易受
外在环境的影响
成人的 态度
孩子的性格
支配 消极、缺乏主动性、依赖、顺从
专制 反抗、情绪不稳定、依赖、服从 赞成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爱
民主 合作、独立、温顺、社交
友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关怀
同样是“骄傲”的性格特点
胆汁质的人可能直接说大话,甚至口出狂言,让人一听就知 道他骄傲;
多血质的人很可能把别人表扬一通,最后露出略比别人高明 一点,骄傲得很婉转;
黏液质的人骄傲起来可能不言不声,自个儿偷着乐。
掌握培养学前儿童良 好的性格的方法
性格的含义
性格与气质的区别和联系 婴儿性格的特点 幼儿性格的特点
学前儿童性格研究及教育指导

学前儿童性格研究及教育指导学前儿童的性格塑造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性格是一种相对稳定且长期存在的心理特征,它是由生物体内部因素和外界刺激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因此,在学前教育中,正确引导儿童的性格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性格研究儿童的性格是在生物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下塑造的,因此,其研究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
当前,学前儿童性格研究主要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和相关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同时也涵盖了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分析。
学前儿童性格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性格特征,二是性格类型。
性格特征是指个体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如思维方式、情感和行为反应等。
性格类型则指根据这些性格特征所形成的总体类型,如外向型、内向型、神经质型、精神质型等。
在学前儿童性格研究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环境是儿童性格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此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儿童的性格发展。
一些研究发现,在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教育手段、家庭氛围等因素方面,家庭教育环境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很大影响。
2. 幼儿园教育环境幼儿园教育环境同样在孩子的性格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的教育管理和教育活动对孩子的成长和性格发展有着广泛的影响。
3. 儿童的生理体征生理特征是儿童性格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体质或者生化标志物的存在、缺乏或导致的生理情况可以影响到儿童情感和行为的表现。
4. 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作为一个外部的因素,对学前儿童的性格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文化的传统和价值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等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发展。
5. 儿童自身的心理特征儿童自身的心理特征同样是影响性格发展的因素之一。
儿童具备的的心理特征,如个性、自我观念、自信、忧虑、焦虑等,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他们的性格发展。
二、性格教育指导在学前教育中,教育者应该引导儿童的性格发展,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知道吗——性格的表现
1.性格在活动中的表现:分析、概括、独立思考、易受影响等。 2.性格在言语中的表现:开朗、善于交际;夸张、自负、爱表现等。 3.性格在表情、姿态、服饰上的表现:满面笑容;愁眉苦脸;喜形于色等
小试牛刀
小女孩的交往 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小女孩,为了让许多小朋友跟她玩,就买了一些小玩 具戒指,并告诉同学,谁有这种小戒指就可以跟她玩。从她妈妈那里得知, 用玩具等新颖物品作为结交伙伴的手段是该女孩在幼儿园时就有的。因为 这个女孩长得个子矮小,在班上伙伴少,为了和别人有更多机会玩,她就 经常从家里拿一些好的玩具去“贿赂”那些在班里较有地位的孩子。这种 特定行为持续到小学二年级,并成为她一个典型的行为特点。
情景呈现
李某某,男,今年6岁,学前班学生。父亲在政府部门工作,母亲是一个中学老师。该幼儿平时比较积极大胆 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喜欢动手操作,唯一的缺点就是脾气暴躁,有时会无缘无故大发脾气,很吓人。有一次上课, 老师发现他同桌的小女孩眼泪汪汪的,就问:“某某,怎么了?”她说他刚才抢她的东西。老师就说:“李某某, 你怎么能……”话还没说完,他站起来把桌子掀过一边去,并说幼儿园不好玩,要回家,大吵大闹起来,老师也拿 他没办法,最后请来他妈妈,把他领回家,经过中午的教育,下午来园后他就主动向老师和小朋友道歉。据他妈妈 反映,他从小就脾气爆燥,有时大人也敢打,但爸、妈都不是这种性格,也许是他妈妈怀孕时家里发生不愉快的事, 一直心情不好的缘故,也不知道该如何才能把他这种脾气改正过来。
你知道吗——影响性格的因素;性格与能力的关系
自身因素——遗传 客观因素——社会环境
生理特征(相貌、身高、 体重等)
生物成熟的早晚
家庭 学校
神经系统的遗传特征
社会实践
性别差异
(1)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受性格特征的制约,良好的性格 特征能促进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例如性格活泼热情、思维 敏捷的人,更容易成为优秀的演说家;而性格冷淡、沉默 寡言的人则很难成为一个很好的演说家。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下)
第三节 学前儿童的性格
CONTENTS
任务一 理解学前儿童性格的定义 任务二 掌握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特点 任务三 掌握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性格的方法
前置作业
结合东方古语云:“积行成习, 积习成性,积性成命”,西方也有 名言:“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 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 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 运。”可见对性格形成的看法都一 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说某 人性格倔强,某人性格温和,那么 到底什么是性格呢?请结合日常生 活中你周围所认识的人,说一说他 们的性格特征,时间控制在5分钟 以内。
任务三 掌握培养学前儿童良好性格的方法
想一想
案例中小朋友的脾气暴躁着实让他的妈妈头疼,请你 为李某某的妈妈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帮助李某某 把这种脾气改正过来。请结合生活实际和以下资料, 以小组为单位提交合理化的解决方案。
知识锦囊 资料卡一 如何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性格
1、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2、树立良好榜样 3、个别指导,因材施教,引导幼儿参加集体生活和实践活动 4、重视家庭的因素和发挥家长作用 5、巩固幼儿良好的性格特征,克服性格方面的缺点
知识锦囊 资料卡二
性格和气质的关系
(1)气质主要是先天获得的,较难改变,也无好坏之分;而性格则主要是后天养成的,有可塑性,有好坏善恶之分。
区别
(2)气质与性格彼此具有相对独立性,同种气质类型的人(如多血质)可以具有不同性格特点(如有的慷慨大方,有的吝啬尖刻),不 同气质类型的人也可以有类似性格特点。
(1)不同气质可以使各人的性格特征显示出各自独特的色彩。如多血质的人用热情敏捷来表达勤劳,而抑郁质的人则以埋头苦干来展示 这同一性格特征。
联系 (2)某一气质会比另一气质更容易促使一个人形成某种性格特征。如粘液质的人比胆汁质的人更容易养成自制力。
(3)性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一位粘液质的教师会由于多年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而渐渐变得活泼、开朗。
幼儿期性格的年龄特点 (1)好动 (2)好奇、好问 (3)好模仿 (4)好冲动
你知道吗?幼儿模仿的特点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1.和其能力发展有密切关系。 2.幼儿的模仿和他们的受暗示性有关。 3.幼儿的好模仿也和其自信心不足有关。 4.幼儿的行为会受到榜样的影响。
任务三 掌握培养学前儿童性格的方法
任务三 掌握培养学前儿童良好性格的方法
(2)在多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相应的性格特 征也会发展起来。例如幼儿园管理人员,随着管理能力的 提高,他的性格也可能越来越沉着冷静。
任务二 掌握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特点
情景呈现
幼儿园小班正在进行识数活动,内容是手口一致地点数“2”。李老师提问一个小朋友:“你数一数, 你长了几只眼睛?”小朋友回答:“长了3只。”年轻老师一时生气,就说“长了四只呢。”那小朋友也 跟着说:“长了四只呢。”老师说:“长了5只。”那小朋友又说:“长了5只。”老师气地直跺脚,大声 说:“长了8只。”小朋友也跟着猛一跺脚说:“长了8只。”老师忍不住笑了起来,那个小朋友还以为对 了,也咧开嘴天真地笑了。
任务上述情景及以下资料,理解并思考 以下问题,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任务并展示结果。 1.结合资料谈一谈孩子在对待冬天夜里拾柴的任务时 的不同态度和行为表现,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2.谈一谈部分孩子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发生变化的原因 有哪些?
知识锦囊 资料卡一
任务一 理解学前儿童性格的定义
任务一 理解学前儿童性格的定义
情景呈现
“拾柴火”的自然实验 曾有人做了一个“拾柴火”的自然实验,实验对象是保育院的40个学生,实验是在冬天的晚上进行的。实验者把湿柴放在附近 的棚子里,而把干柴放在较远的山沟里。要求学生必须在晚上去拾柴生火取暖,自己则隐蔽在一旁观察孩子们的动静。冬天的黑夜 是寒冷而可怕的,结果发现有的孩子是兴高采烈地到山沟里去了;有的则边走边发出怨言;有的不敢走远,只是到附近的棚子里去 取湿柴。后来,实验者给孩子们讲了有关勇敢者的故事,于是到山沟里取柴的人渐渐多了,经过几个月的教育和观察,发现有20个 孩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你知道什么是性格吗?
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它是个性中最 稳定的心理特征。 如何理解性格的定义 (1)性格是人在现实社会中形成的个性品质,它经常与个体的价值观、信念、需要等个性 倾向性相联系。 (2)性格是一组能展示个人独特风貌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3)性格具有相对稳定性。
思考:据此分析幼儿的性格对其今后的发展可能产生哪些影响;成人应如 何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
双胞胎兄弟的不同命运 有一对双胞胎兄弟,哥哥是城市里最顶尖的会计师,弟弟是监狱里的囚徒。 一天,有记者去采访当会计的哥哥,问他成为这么棒的会计师的秘诀是什 么?哥哥说:“我家住在贫民区,爸爸既赌博,又酗酒,不务正业;妈妈 有精神病,我不努力,能行吗?”第二天,记者又去采访当囚徒的弟弟, 问他失足的原因是什么?弟弟说:“我家住在贫民区,爸爸既赌博,又酗 酒,不务正业;妈妈有精神病,没有人管我,我吃不饱,穿不暖,所以去 偷去抢……”
任务二 掌握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特点
想一想
案例中小朋友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教师的 做法对吗?请结合日常生活中幼儿的表现及以下资料 对上述小朋友的行为进行分析,以小组为单位提交思 考结论。
知识锦囊 资料卡一 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特点
1、学前儿童性格的萌芽 (1)儿童性格的最初表现是在婴儿期 (2)成人的抚养方式和教育在儿童性格的最初形成中有决定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