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总维生素C的测定—二硝基苯肼比色法

合集下载

食品研究实验报告范文

食品研究实验报告范文

一、实验名称食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二、实验目的1. 掌握食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2. 了解维生素C在食品中的分布情况;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实验原理维生素C(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具有抗氧化、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食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评价食品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实验采用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食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四、实验材料1. 样品:苹果、橙子、西红柿等;2. 试剂:2,4-二硝基苯肼、硫酸铁铵、硫酸、无水乙醇、氢氧化钠等;3. 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移液管、容量瓶、试管等。

五、实验方法1. 样品处理将苹果、橙子、西红柿等样品洗净,去皮去核,切成小块,称取适量(约0.5g)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无水乙醇,研磨成匀浆。

2. 标准曲线绘制准确移取一定量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分别加入2,4-二硝基苯肼溶液和硫酸铁铵溶液,混匀,室温下放置15分钟。

以无水乙醇为空白,在54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以维生素C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样品测定将处理好的样品匀浆转移至容量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混匀,室温下放置30分钟。

然后按照标准曲线绘制步骤进行测定。

4. 计算结果根据样品测定所得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维生素C的浓度,计算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以维生素C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线性方程为:A = 0.063C + 0.0063,相关系数R² = 0.9987。

2. 样品测定结果苹果中维生素C含量为25.2mg/100g,橙子中维生素C含量为53.1mg/100g,西红柿中维生素C含量为30.8mg/100g。

3. 分析与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苹果、橙子、西红柿等食品中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其中,橙子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其次是西红柿,苹果的维生素C含量最低。

食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

食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

(二)总抗坏血酸测定(二硝基苯肼法) 1. 实验原理 用酸处理过的活性炭把还原型Vc全部 氧化成二酮古洛糖酸,它与二硝基苯肼作 用生成红色的脎,脎的生成量与Vc总量成 正比。 2. 实验器材 ⑴ 组织捣碎机。 ⑵ 恒温水浴锅。 ⑶ 721分光光度计。
⑷ 100ml容量瓶。 ⑸ 刻度吸管。 ⑹ 100ml 锥形瓶。 3. 实验试剂 ⑴ 85%硫酸溶液(水)。 ⑵。 ⑷ 10%硫尿溶液(乙醇)。 ⑸ 活性炭(用盐酸处理)。 ⑹ 标准维生素C应用液(100µg/ml)。
实验二、食品中维生素C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滴定法和比色法测定维生素 C的原理;熟悉操作方法。 (一)还原维生素C测定(二氯酚靛酚滴 定法) 1. 实验原理 二氯靛酚染料在酸性溶液中呈红 色,被维生素C还原后红色消失。一 定量的样品提取液还原标准染料的量 与样品中维生素C的量成正比。
2. 实验器材 ⑴ 组织捣碎机。 ⑵ 5.0ml 微量滴定管。 ⑶ 100ml 容量瓶。 ⑷ 50ml 具塞量筒。 3. 实验试剂 ⑴ 1%、2%草酸溶液。 ⑵ 白陶土。 ⑶ 标定好的二氯靛酚溶液。
4. 操作步骤 ⑴ 样品处理:洗净剪碎,称取100g,放入捣 碎机;按1﹕1加入2%草酸制成匀浆。 ⑵ 称取匀浆液10g,用50ml 具塞量筒以1% 草酸定容。 20ml 100ml ⑶ 取约20ml 上清倒入100ml 锥形瓶,加白陶 土一勺。同时用1%草酸20ml 加陶土一勺, 作为空白。 ⑷ 取上清液过滤,取滤液 5ml,以标定的二 氯酚靛酚滴定至溶液呈淡红色,纪录用量。 ⑸ 还原型Vc的计算:
4.操作步骤 1. 样品提取:称取匀浆4g加1%草酸稀释后 倒入100ml容量瓶,并以1%草酸冲洗烧杯 并入容量瓶稀释至刻度,过滤。 2. 氧化:样品取滤液约25ml置100ml锥形瓶 中,加活性炭0.5g振摇30s后过滤,取滤 液10ml,加1%草酸10ml混匀。. 3. 标样制备:取标准VC应用液约25ml于 100ml锥形瓶中,加活性炭0.5g振摇60s后 过滤,取滤液1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 1%草酸定容. 4. 脎的生成:

ch04-6维生素的测定-VC的测定

ch04-6维生素的测定-VC的测定

荧光法
结果计算
cV 100 X F m 1000
式中 X-----试样中抗坏血酸及脱氢抗坏血酸总含量, mg/100g; c------由标准曲线查得或由回归方程算得试样溶 液浓度, μ g/mL m------试样的质量,g; V-------荧光反应所用试样体积,mL; F-------试样溶液的稀释倍数。
荧光法
仪器
荧光分光光度计或具有350nm及430nm 波长的荧光计;捣碎机。
试样的制备
称取100 g鲜样,加100mL偏磷酸-乙酸溶液, 倒入捣碎机内打成匀浆,先取少量样品加入1滴 百里酚蓝,若显红色(pH=1.2),即用偏磷酸-冰醋 酸溶液定容至100 mL;若显黄色(pH=2.8),即用 偏磷酸-冰醋酸-硫酸溶液定容至100 mL,定容后 过滤备用。
2,6-二氯靛酚滴定法
方法说明
① 所有试剂最好用重蒸馏水配制。在处理各种样品时,如遇有泡 沫产生,可加入数滴辛醇消除。 ② 样品采取后,应浸泡在已知量的2%草酸溶液中,以防止维生素 C氧化损失。测定时整个操作过程要迅速,防止抗坏血酸被氧化。 ③ 若测动物性样品,须用10%三氯乙酸代替2%草酸溶液提取。 ④ 若样品滤液颜色较深,影响滴定终点观察,可加入白陶土再过 滤。白陶土使用前应测定回收率。 ⑤ 若样品中含有Fe2+、Cu2+、Sn2+、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等还原 性杂质时,会使结果偏高,使用醋酸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⑥测定样液时,需做空白对照,样液滴定体积扣除空白体积。滴 定时,可同时吸二个样品。一个滴定,另一个作为观察颜色变化 的参考;
VC测定方法综述
维生素C在体内能进行可逆氧化。维生素C 的氧化还原特性决定 了它是一种电子供体。维生素C的所有生理功能几乎都与还原作用 有关 1.作为酶的辅因子或辅底物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物合成 包括胶原蛋白、肉碱、某些神经介质和肽激素的合成及酪氨酸代 谢等。 2.抗氧化作用 参与O2-· 、OCl3· 、OH·、NO· 、NO2· 等自由基的清除,保护DNA、 Pro和膜结构免受损伤 3.对Fe吸收、转运和储存、叶酸转变为四氢叶酸、胆固醇转变为胆 酸从而降低血胆固醇均有作用 4.其他 对其它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E有节省作用, 还可抑制N-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而预防癌症。 维生素C能保持巯基酶的活性和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起解毒作用 等。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ppt课件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ppt课件

3.主要仪器与药品试剂 试剂:活性炭 硫脲 2,4-二硝基苯肼 85%硫酸 橙汁 草酸 橘子 梨 仪器:恒温箱或恒温水浴锅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 吸量管、容量瓶、比色管多支
4.操作步骤 ⑴样品中Vc的提取和处理 ①提取: • 干样:橘子(100g)+ 等量2%草酸,磨成匀 浆,用1%草酸定容至100mL容量瓶。过滤, 得提取液。 • 鲜样:橙汁 +用1%草酸定容至100mL容量 瓶。过滤,得提取液。取滤液10mL+1%草酸 10mL,得原液。 注意:不易过滤的样品,可离心沉淀后取上清 液再过滤。
5、计算:
①从标准曲线Leabharlann 出氧化稀释液的维生素C的浓度。 ρ ug/mL ②结果分析。
食品中维生素c 含量的测定
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GB/T5009.86-2003)
1.原理 先将样品中的还原型抗坏血酸用活性炭氧化为脱氢抗 坏血酸,加2,4-二硝基苯肼生成红色脎,根据脎在硫 酸溶液中的含量与总抗坏血酸含量成正比进行比色测定。 2.试剂 • 提取Vc用:20g/L草酸,10 g/L草酸 • 氧化处理用:活性炭(经HCl处理无铁离子) • 控制氧化用:20g/L硫脲、10g/L硫脲 • 显色用:20g/L 2,4-二硝基苯肼溶液,硫酸 • 1mg/mL抗坏血酸标准溶液
⑶制标准曲线 ①取50mL 1mg/mL抗坏血酸标准溶液,加2g 活性炭, 振摇1min,过滤。要弃去初滤液。取10mL滤液, 加5.0g硫脲,用10 g/L草酸稀释至500mL容量瓶 中,得20ug/mL的抗坏血酸使用液。 ②分别取5、10、20、25、40、50、60mL 20ug/mL的抗坏血酸使用液,分别放入7个容量瓶 中,用10 g/L硫脲稀释定容,得标准比色系列为: 1、2、4、5、8、10、12ug/mL. ③按⑵步骤呈色,并测定吸光度。 ④以吸光度为纵坐标,以抗坏血酸标准比色系列为 横坐标,绘标准曲线。

水果中维生素C的测定

水果中维生素C的测定

实验水果中维生素C的测定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2.6-二氯酚靛酚测定维生毒C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还原型抗坏血酸能还原染料2.6-二氯酚靛酚,该染料在酸性中呈红色,被还原后红色消失。

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2.6-二氯酚靛酚后,本身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在没有杂质干扰时,一定量的样品提取液还原标准2.6-二氯酚靛酚的量与样品中所含维生素C的量成正比。

反应式如下:还原型抗坏血酸染料(粉红色)脱氢型抗坏血酸染料(无色)三、试剂:(1)2%草酸溶液:溶解20克草酸结晶于200毫升水中,然后稀释至1000ml。

(2)1%草酸溶液:取上述2%草酸溶液500ml,用水稀释至1000m1。

(3)抗坏血酸标准溶液:准确称取20mg抗坏血酸,溶于1%草酸溶液中,移入lOml量瓶中,并用1%草酸溶液稀释至100毫升,混匀,置冰箱中保存。

使用时吸取上述抗坏血酸5ml,置于50毫升容量瓶中,用1%草酸溶液定容之。

此标准使用液每毫升含0.02mg维生素C。

标定:吸取标准使用液5m1于三角烧瓶中,加入6%碘化钾溶液0.5ml,1%淀粉溶液3滴,再以0.001N碘酸钾标准溶液滴定,终点为淡蓝色。

计算如下:V1×0.088抗坏血酸浓度(mg/ml)=-------------------V2V1:滴定时所耗0.001N碘酸钾标准溶液的量(ml)V2:所取抗坏血酸的量(ml)0.088:lml O.0001N碘酸钾标准溶液相当于抗坏血酸的量(mg/m1)(4)2.6:二氯靛酚溶液:称取碳酸氢钠52mg,溶于200ml沸水中,然后称取2.6-二氯靛酚50mg,溶解在上述碳酸氢钠的溶液中,待冷,置于冰箱中过夜,次日过滤置于25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液应贮于棕色瓶中并冷藏,每星期至少标定1次。

标定方法:取5m1已知浓度的抗坏血酸标准溶液,加入1%草酸溶液5ml,摇匀,用上述配制的染料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于15秒不褪色为止每毫升染料溶液相当于Vc的毫克数=滴定度(T)C×V1=----------V2式中:C;抗坏血酸(V)的浓度(mg/m1)V l:抗坏血酸的量(m1)V2:消耗染料溶液量(m1)(5)0.1N碘酸钾溶液:精确取干燥的碘酸钾0.100ml。

果蔬中vc含量的测定

果蔬中vc含量的测定

果汁中Vc含量的测定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开展,食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很多,如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滴定分析法、钼蓝比色法、碘量法等,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要求样品的纯度较高,还需要有昂贵的仪器;紫外分光光度法中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操作麻烦,耗时较长;2,6-二氯靛酚法操作简便且应用最普遍,但是药品价格昂贵,而且多数果汁样品溶液都有颜色,使滴定终点不易判定,使用脱色剂也很难脱色完全,且造成VC的损失。

相比之下,碘量法只需标定碘液,其后续操作方便简单,易操作,故本次试验采用碘量法测定果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

关键字:维生素C 碘量法碘溶液可溶性淀粉滴定一、实验局部(一)、实验原理维生素C属水溶性维生素,分子式C6H8O6。

分子中的烯二醇基具有复原性,能被I2定量地氧化成二酮基,因而可用I2标准溶液直接测定。

C6H8O6+I2= C6H6O6+2HI使用淀粉作为指示剂,用直接碘量法可测定药片、注射液、饮料、汁菜、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由于Vc的复原性很强,较容易被溶液和空气中的氧氧化,在碱性介质中这种氧化作用更强,因此滴定宜在酸性介质中进展,以减少副反响的发生。

考虑到I -在强酸性中也易被氧化,故一般选在pH为3~4的弱酸性溶液中进展滴定。

(二)、实验仪器及药品材料:果汁。

仪器:烧杯多个、量筒、玻璃棒、滴管、容量瓶多个〔250mL〕、酸式滴定管、滤纸、锥形瓶等。

药品:0.02mol /L碘溶液、2% 可溶性淀粉溶液、2% HC l溶液。

(三)、试验步骤1、购置市场上现成的果汁;2、滴定果汁中vc的含量;〔1〕、移取50ml果汁注入250 ml锥形瓶中,三份,分别向三个锥形瓶中加人3m l淀粉溶液,再滴加10ml醋酸,将PH 值调至3左右;〔2〕、用0.02mol /L碘溶液滴定果汁,在滴定过程中,边滴边晃动锥形瓶,直到提取液呈现蓝色,且在30 秒内不褪色;〔3〕、重复滴定三次,记录每次滴定所用去的碘溶液量,并算出平均值。

维生素c测定方法

维生素c测定方法

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郑世豪{摘要}:维生素C亦称抗坏血酸,具有氧化还原功能,广泛参与细胞间质的合成及解毒过程等作用,它能帮助减低臭氧、二氧化碳等空气污染毒性抑制膳食中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的合成,还具有降低血铅浓度的作用,既能保持皮肤弹性,延缓衰老,又有助于消除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之一,故许多人把它作为防病治病的灵丹妙药,殊不知应用合理与否,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关键词}:维生素C 测定原理、检测方法引言维生素C是可溶于水的无色结晶,是一种分子结构最简单的维生素。

维生素C有防治坏血病的功能,所以在医药上常把它叫做抗坏血酸。

维生素C 在水溶液中易被氧化,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在弱酸条件中较稳定,维生素C开始氧化为脱氢型抗坏血酸(有生理作用)。

维生素C能保持巯基酶的活性和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起解毒作用等。

其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新鲜的水果、蔬菜,特别是枣、辣椒、苦瓜、柿子叶、猕猴桃、柑橘等食品中含量尤为丰富。

准确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对饮食健康、医疗保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总结近年来的文献报道维生素C测定方法主要有滴定法、荧光法、光度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1.1测定原理2,6一二氯靛酚法和碘量法是较常见的滴定测定维生素C的方法。

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染料2,6一二氯靛酚,该染料在酸性中呈红色,被还原后红色消失。

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2,6一二氯靛酚后,本身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在没有杂质干扰时,一定量的样品提取液还原标准2,6-二氯靛酚的量与样品中所含维生素C的量成正比。

碘量法的原理:维生素C包括氧化型、还原型和二酮古乐糖酸三种,当用碘滴定维生素C时,所滴定的碘被维生素C还原为碘离子,随着滴定过程中维生素C全被氧化,所滴入的碘将以碘分子形式出现。

碘分子可以使含指示剂(淀粉)的溶液产生蓝色,即为滴定终点。

1.2测定操作2,6一二氯靛酚法:取适量的样品可食部,加入100 mL 2%草酸溶液,制成匀浆。

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

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

抗坏血酸(维生素 C )的测定方法(1)在测定维生素C 的国标方法中,荧光法为测定食物中维生素 C 含量的第一标准方法,2、4 —二硝基苯肼法作为第二法。

一、荧光法 1 •原理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成脱氢型抗坏血酸后, 与邻苯二胺(OPDA 反应生 成具有荧光的喹喔啉(quinoxaline ),其荧光强度与脱氢抗坏血酸的浓度在一定条件下成正 比,以此测定食物中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总量。

脱氢抗坏血酸与硼酸可形成复合物而不与 OPDA 反应,以此排除样品中荧光杂质所产生的干扰。

本方法的最小检出限为 0.022 g/ml 。

2. 适用范围 GB12392-90 本方法适用于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3•仪器3. 1 •实验室常用设备。

3. 2.荧光分光光度计或具有 350nm 及430nm 波长的荧光计。

3. 3.打碎机。

4. 试剂本实验用水均为蒸馏水,试剂不加说明均为分析纯试剂。

(1 )偏磷酸—乙酸液:称取 15g 偏磷酸,加入40ml 冰乙酸及250ml 水,搅拌,放置过夜使 之逐渐溶解,加水至 500ml 。

4C 冰箱可保存 7〜10天。

(2)0.15 mol/L 硫酸:取10ml 硫酸,小心加入水中,再加水稀释至 1200ml 。

(3)偏磷酸—乙酸—硫酸液:以 0.15mol/L 硫酸液为稀释液,其余同 4.1.配制。

(4) 50% 乙酸钠溶液:称取 500g 乙酸钠(CH3COONa3H2O ,加水至1000ml 。

(5) 硼酸-乙酸钠溶液:称取 3g 硼酸,溶于100ml 乙酸钠溶液(4.4 )中。

临用前配制。

(6)邻苯二胺溶液:称取 20mg 邻苯二胺,于临用前用水稀释至 100ml 。

(7)0.04%百里酚蓝指示剂溶液:称取 0.1g 百里酚蓝,加0.02mol/L 氢氧化钠溶液,在玻璃研钵中研磨至溶解,氢氧化钠的用量约为 10.75ml ,磨溶后用水稀释至 250ml 。

维生素C含量测定

维生素C含量测定

维生素C含量测定1、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2、碘量法3、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碘量法VC在水果中主要以还原型存在(还有氧化型及少量结合态),因此通常测定的是还原型VC J。

VC属于不稳定维生素,尤其是在液态时,易被热、碱、氧和光破坏,氧化型VC更不稳定,在测定中易受杂质的干扰。

采用二氯酶法测定VC极不稳定,易受到还原性杂质的干扰,所以测定VC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析技术。

选择合适的提取剂可以延长VC的稳定时间,提高VC的提取效率。

VC在酸性溶液中相对稳定,因此试验中采用2%的偏磷酸、2%草酸、10%三氯乙酸、2%草酸+10%盐酸溶液作为提取剂,分别对5种水果中的VC进行提取,并采用碘量法测定其含量。

1 试验原料与试剂1.1 原料草莓、鲜枣、香蕉、西瓜、桃:市售,长春本地产。

1.2 试剂1%淀粉指示剂,0.01 mol/L的碘溶液,2%偏磷酸,2%草酸,10%三氯乙酸,2%草酸+10%盐酸。

2 工作原理碘可将VC氧化,且2分子碘可氧化1分子VC,碘遇淀粉变蓝,C2H8O6+2I2!=C2H4O6+4HI。

在提取的水果样液中加人淀粉指示剂,用0.01mol/L碘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当样液变蓝且保持15 S不褪色时,记录所用碘液的体积,计算得VC的含量【。

3 步骤与方法3.1 样品的制备取各水果样品400 g清洗、沥干,将每份样品平均分成4份,即每份100 g,用破碎机破碎。

在破碎的同时加人提取剂,以减少VC损失。

之后,用榨汁机榨汁,然后每份样品分别用2%偏磷酸、2%草酸、10%三氯乙酸和2%草酸+10%盐酸提取。

3.2 VC含量的测定在各份提取液中加人淀粉指示剂,用酸式滴定管装人碘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当溶液变蓝15 S不褪色时即为终点,记录碘液的体积.4 计算结果VC含量的计算公式为(176/2)×0.01×V ,将消耗I2标准溶液的体积代人上式,得VC含量。

5 结论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方法原理:维生素C总量包括还原型Vc、脱氢型Vc和二酮古乐糖酸,将样品中的还原型抗坏血酸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进一步水解为二酮古乐糖酸。

维生素的测定2-5

维生素的测定2-5

6
• VE
具有抗氧化的功能,与机体的抗衰老有关。
人体所需大多来自谷类于植物油。 • VK 作用主要是促进肝脏生产凝血酶原,从而具
有促进凝血作用。绿叶蔬菜含量最为丰富,蛋黄、
大豆油和猪肝也是良好来源。
7

维生素的分析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其样品分析
的一般程序是:①用酸、碱或酶分解样品,使其中
的维生素游离出来;②用溶剂进行提取;③分离干
无Fe2+,烘干。
38

(5) 2,4-二硝基苯肼和氧化型Vc藕联形成脎在脱水氧化环境 下才稳定。

(6)溶液中其他的酮和酮衍生物和2,4-二硝基苯肼也形成脎,
故须作空白试验(指没有Vc参与下形成脎的量)。

(7)硫脲可防止抗坏血酸继续氧化,同时促进脎的形成。最后
溶液中硫脲的浓度要一致,否则影响测定结果。
35

保温箱3小时→ 取出后样品管放入冰水中 → 样品空 白管取出后冷至室温 → 在样品空白管加入2,4-二
硝基苯肼 → 0.5ml → 样品管和空白管都于冰浴中
→ 滴加9︰1H2SO4 2ml于各管中 → 边滴边摇 → 防
止温度升高炭化后呈黑色 → 冰浴中取出 → 室温下
放臵30分钟后,在540nm测消光值,从标准曲线上查
13

2.6-二靛酚滴定法测定的是还原型抗坏血酸,该
法简便,也较灵敏,但特异性差,样品中的其他
还原性物质(如Fe2+、Sn2+、Cu2+等)会干扰测定,
使测定值偏高。对深色样液滴定终点不易辨别,
如山楂,树莓,草莓等 。
14

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和荧光法测得的是抗坏
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总量,操作麻烦,耗时

实验总维生素C的测定—二硝基苯肼比色法

实验总维生素C的测定—二硝基苯肼比色法

实验:总维生素C 的测定—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一、实验目的1.了解天然维生素C 的结构功能以及天然存在形式。

2.掌握测定总维生素C 的原理与方法。

二、实验原理总抗坏血酸包括还原型Vc 、脱氢型Vc 和二酮古龙糖酸。

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再与2,4 -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红色脎。

脎在硫酸溶液中的含量与总抗坏血酸含量成正比,由此通过比色可对样品中总坏血酸进行定量。

三、仪器和试剂仪器:恒温水浴锅(37±0.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组织捣碎机。

试剂:本实验用水均为蒸馏水,试剂纯度均为分析纯。

1、4.5mol/L 硫酸:小心将250mL 硫酸(比重1.84)加入到700mL 水中,冷却后用水稀释至1000mL 。

2、(9+1)硫酸:小心将900mL 硫酸(比重1.84)加入到100mL 水中,搅拌均匀。

3、2% 2,4-二硝基苯肼溶液(20g/L2,4 -二硝基苯肼溶液):溶解2g 2,4 - 二硝基苯肼于100mL 4.5mol/L 硫酸内,过滤使用(不用时存于冰箱内,每次用前过滤)。

4、2%草酸溶液(20g/L 草酸溶液):溶解20g 草酸(422O C H )于700mL 水中,再加水稀释至1000mL。

5、1%草酸溶液(10g/L草酸溶液):稀释500mL 2%草酸溶液到1000mL。

6、1%硫脲溶液(10g/L硫脲溶液):溶解5g 硫脲于500mL 1%草酸溶液中。

7、2%硫脲溶液(20g/L硫脲溶液):溶解10g 硫脲于500mL 1%草酸溶液中。

8、1mol/L 盐酸:取100mL 盐酸,加入水中,并稀释至1200mL。

9、抗坏血酸标准溶液(1mg/mL):溶解100mg 纯抗坏血酸于100mL 1%草酸中。

10、活性炭:将100g 活性炭加到750mL 1mol/L 盐酸中,水浴回流1-2h,过滤,用水洗数次,至滤液中无铁离子( 3e F)为止,然后置于110℃烘箱中烘干。

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及比较

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及比较

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及比较一、本文概述维生素C,也被称为抗坏血酸,是一种对人体至关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

它在增强免疫系统、促进铁的吸收、抗氧化以及维持皮肤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水果作为人们日常饮食中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其含量的测定与比较对于了解各种水果的营养价值、指导合理膳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测定和比较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我们将选取市场上常见的多种水果,包括柑橘类、浆果类、核果类等不同种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或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等化学分析技术,精确测定每种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我们还将对测定结果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和比较,以揭示不同水果之间维生素C含量的差异和分布规律。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一份全面、准确的水果维生素C含量参考表,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科学、合理地选择水果,以满足身体对维生素C的需求。

本文也将为农业生产者和食品加工业者提供有关水果营养价值的重要信息,有助于优化种植和加工策略,提高水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材料与方法选择了五种常见水果作为实验对象,包括苹果、橙子、猕猴桃、草莓和柠檬。

这些水果因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而广受欢迎。

所有水果均购自当地超市,选择新鲜且无病虫害的果实。

实验所需的试剂包括2,6-二氯酚靛酚(DCP)溶液、磷酸缓冲液(pH=0)以及去离子水。

2,6-二氯酚靛酚溶液用于滴定测定维生素C 的含量,磷酸缓冲液用于维持实验过程中的pH稳定。

实验过程中使用的仪器包括分析天平、滴定管、研钵、容量瓶、离心机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分析天平用于精确称量水果样品,滴定管用于滴定操作,研钵用于将水果样品研磨成匀浆,容量瓶用于配制试剂和样品溶液,离心机用于分离水果样品中的固体和液体成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于测定吸光度值。

将每种水果洗净、去皮、去核后,切成小块并混合均匀。

取适量样品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去离子水,研磨成匀浆。

2,4-二硝基苯肼法对三种蔬菜维生素 C 含量的测定

2,4-二硝基苯肼法对三种蔬菜维生素 C 含量的测定

2,4-二硝基苯肼法对三种蔬菜维生素 C 含量的测定徐美玲【摘要】采用2,4-二硝基苯肼法,测定了西红柿、甘蓝、青椒三种蔬菜中维生素 C 的含量.在波长500 nm 处,蔬菜维生素 C 提取液吸光度达到最大值的条件是:水浴时间3 h、活性炭用量1.0 g 和温度37℃,为最佳测定条件.西红柿、甘蓝、青椒提取液维生素 C 质量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 y =0.0215x +0.0785,y =0.0206x +0.0703,y =0.0201 x +0.0716;相关系数分别为 r2=0.9959,r2=0.9993,r2=0.9977.西红柿、甘蓝、青椒中维生素 C 含量的测定结果分别为为4.07g /kg、3.94 g /kg、7.18 g /kg.%The content of Vitamin C in tomato,cabbage and green pepper are tested by 2,4 -dinitrophenyl-hydrazine method.When the wavelength is 500nm,bath time of 3 h,the dosage of activated carbon 1 .0 g and tem-perature of 37℃ are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extracted Vitamin C to get maximum absorbance.The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between concentration and absorbance of Vitamin C:(tomato)y =0.0215x+0.0785,(cabbage)y=0.0206x +0.0703,(green pepper)y =0.0201 x+0.0716;a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r2 =0.9959,r2 =0.9993,r2 =0.9977 respectively.The tested content of vitamin C in tomato was 4.07 g /kg,3.94 g /kg in cab-bage and 7.18 g /kg in green pepper.【期刊名称】《菏泽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4页(P52-55)【关键词】2,4 -二硝基苯肼法;测定;维生素 C;西红柿;甘蓝;青椒【作者】徐美玲【作者单位】菏泽学院化学化工系,山东菏泽 274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3徐美玲(菏泽学院化学化工系,山东菏泽274015)维生素C是一类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并广泛参与人体内一系列代谢反应[1],如:参与神经介质、激素的生物合成;能将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使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胆固醇下降;能将Fe3 +还原为Fe2 +,使其易于吸收,有利于血红蛋白的形成;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解毒和提高有机免疫力的作用.由于人体不能自身合成维生素C,因此必须依靠食物供给.食物中的维生素C被人体小肠上段吸收后,就分布到体内所有的水溶性结构中,正常情况下,维生素C绝大部分经人体代谢后随尿排出,少部分直接排出[2,3].如长期缺乏,将导致坏血病,以及心脏病,肝病等疾病.因此,食物的维生素C含量和食用对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目前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碘量法,原子吸收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本实验所采用的2,4-二硝基苯肼法等[4].该方法是:还原型维生素C经活性炭催化氧化后,得到脱氢型维生素C,再经过水解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红色脎,再根据脎在硫酸溶液中的含量与维生素C的总含量成正比,进行比色定量测定[5].722 G型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产品) ;超级数频恒温器(重庆四达实验仪器厂产品) ; ESJ180-4型电子天平(沈阳龙腾电子有限公司产品) ;九阳豆浆机;抽滤装置; BCD-218BP型海信冰箱;容量瓶(1000,500 mL各2个,棕色100 mL 10个) ;移液管(25,10 mL各1支) ;吸量管(1,5 mL各1支) ;玻璃烧杯(500,100 mL各2 个) ;试管(16支) ;硫脲(A.R,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产品) ;2,4-二硝基苯肼(A.R,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产品) ;硫酸(质量分数98%,A.R,山东莱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精细化工厂产品) ;盐酸(质量分数36%~38%,G.R,山东莱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精细化工厂产品) ;草酸(A.R,济南化工厂产品) ;抗坏血酸(A.R,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产品).2.1 溶液的配制2% (质量分数)的2,4-二硝基苯肼溶液:溶解2 g 2,4-二硝基苯肼于100 mL 4.5 mol/L硫酸内且过滤,不用时存于冰箱内且每次使用前需过滤.2%(质量分数)草酸:溶解20 g草酸于700 mL水中,用水稀释定容到1000 mL.1%(质量分数)草酸:取2%(质量分数)草酸溶液500 mL,用水稀释定容至1000 mL.2%(质量分数)硫脲:准确称取20 g硫脲,用1% (质量分数)草酸溶解,稀释定容至1000mL.1%(质量分数)硫脲:取2% (质量分数)硫脲500 mL,用1% (质量分数)草酸稀释定容至1000 mL.活性炭:准确称取100 g活性炭粉,加入750 mL 1 mol/L盐酸中,在沸水浴中回流1~2 h,过滤,再用清水洗数次至滤液中无铁离子为止,然后置于110℃烘箱中烘干,备用.维生素C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1000 g纯维生素C溶于1% (质量分数)草酸溶液中,用1% (质量分数)草酸溶液定容至100 mL容量瓶中,使其质量浓度为1 mg/mL.加入2 g活性炭粉于50 mL维生素C标准溶液中,振摇1 min后静置,过滤备用.取10 mL滤液加入5 g硫脲,放入500 mL容量瓶中,用1%(质量分数)草酸溶液稀释定容至刻度,使维生素C标准溶液质量浓度为20 μg/mL.从20 μg/mL维生素C溶液中各取5,10,20,25,40,50,60 mL于7个100 mL容量瓶中,用1%(质量分数)硫脲溶液稀释定容,使标准溶液质量浓度分别为1,2,4,5,8,10,12 μg/mL.分别取上述溶液4 mL置于2组试管中,1号为空白组,2号则分别继续加入1 mL 2% (质量分数) 2,4-二硝基苯肼溶液混匀,然后将所有试管与待制备的样品溶液一同置于37℃恒温水浴箱中保温3 h.2.2 样品的处理取西红柿154.4 g置于1000 mL 2% (质量分数)草酸溶液中,混匀倒入豆浆机中打成匀浆.取匀浆10 mL用1% (质量分数)草酸溶液稀释定容至100 mL,静置15 min过滤,得到它的还原型维生素C提取液.氧化处理:分别取上述提取液25 mL于烧杯中加入1 g活性炭振荡,混匀1 min后过滤,得到其氧化型维生素C提取液.取10 mL此氧化型提取液,加入10 mL 2%硫脲溶液混匀.脎的形成:分别取4 mL上述溶液于2支试管中,1号为空白,2号则加入1 mL 2% (质量分数) 2,4-二硝基苯肼溶液,与标准溶液一同置于37℃恒温水浴箱中保温3 h.取甘蓝300g,青椒171g,处理方法与西红柿相同.2.3 标准溶液与待测样品同步处理脎的溶解:3 h后取出所有试管,置于冰水中.1 min后将空白组冷却至室温,加入1 mL 2%(质量分数) 2,4-二硝基苯肼溶液,室温下静置10~15 min后,放入冰水中.然后向所有试管中逐滴加入5 mL 85%硫酸溶液,边加边振荡防止炭化,在室温下静置30~35 min.比色:以空白液调零点,在500 nm波长处用1 cm比色皿测定其吸光度.2.4 影响测定因素的确定2.4.1 水浴时间影响取溶液5份置于37℃下,活性炭加入量为1.0 g,水浴时间为1.0,2.0,3.0,3.5,4.0 h,用分光光度计在500 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选取最佳水浴时间. 2.4.2 活性炭用量影响同样取溶液5份,置于37℃下水浴3 h,分别加入0.1,0.2,0.5,1.0,1.5 g活性炭,在500 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选择活性炭最佳加入量.2.4.3 反应温度影响同样取溶液5份,活性炭加入量为1.0 g,水浴时间3 h,分别置于29,34,37,39,42℃下,在500 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选择最佳反应温度.3.1 测定条件的影响3.1.1 水浴时间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下,固定活性炭的用量,吸光度随水浴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水浴3 h前反应不完全,到3 h时吸光度达到最大值且随着时间的增加基本保持不变,故最佳水浴时间为3 h.3.1.2 活性炭用量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下,固定水浴时间,吸光度随活性炭加入质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从图2可见,当活性炭加入量低于1.0 g时反应不完全,加入量达到1.0 g时反应完全,吸光度达到最大,且随着活性炭加入量的增加,吸光度基本保持不变,故选择活性炭加入量为1.0 g.3.1.3 反应温度的影响水浴时间一定的条件下,固定活性炭的用量,吸光度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从图3可知,当温度低于30℃时反应不完全,温度上升至37℃以上水浴时间3 h 后反应完全,吸光度达到最大,且随温度的增加基本保持不变,故最佳反应温度选择为37℃.3.2 吸光度与标准溶液浓度关系曲线的绘制3.2.1 实验数据西红柿、甘蓝、青椒三种蔬菜提取液的标准溶液维生素C质量浓度及吸光度测定值,见表1.3.2.2 标准曲线的绘制根据表1实验数据绘制出维生素C溶液质量浓度与吸光度关系的标准曲线,如图4所示.从图4可知,质量浓度在1~12 μg/mL间与吸光度A呈线性关系.3.3 维生素C含量的计算对西红柿、甘蓝、青椒三种蔬菜的提取液吸光度进行平行测定,所用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 y=0.0215x + 0.0785,y=0.0206x + 0.0703,y=0.0201x + 0.0716;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959,r2=0.9993,r2=0.9977.由回归方程计算得西红柿、甘蓝、青椒样品提取液VC质量浓度分别为:3.13 μg/mL、5.91 μg/mL、6.14μg/mL.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得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g/kg)[6].式中:ρ——由回归方程算得的样品提取液VC质量浓度(μg/mL) ;V——样品提取液用2% (质量分数)草酸溶液定容的体积(mL) ;f——样品提取液氧化过程中稀释倍数;m——样品质量(g).通过上式计算,西红柿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4.07 g/kg,甘蓝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3.94 g/kg,青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7.18 g/kg.由测定结果可知,青椒中维生素C含量相对较高,其次是西红柿,甘蓝含量最低,符合相关文献结果[7,8].该实验测定结果准确,操作简单,不需特殊仪器,精确度高,因此也进一步证实了该检测方法的可行性.由于维生素C为人体所必不可少,且广泛分布于植物组织和新鲜蔬菜和水果中,所以人们应注意摄食以补充维生素C[9~11].[1]路纯明,赵二伟,李沛青.2,4-二硝基苯肼法测定白酒中甲醇的研究[J].郑州工程学院学报,2003,25(1) : 29 -36.[2]孟哲.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研究[J].邢台师范高专学报,2001,16(4) :190-197.[3]韩志萍.陕北不同地区红枣中VC含量的测定与比较[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11) :90-93.[4]薛刚,刘文红,黄海涛,等.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含量[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0,21(3) :48-49. [5]杨艳.分光光度法测圆果化香树的抗坏血酸含量[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 : 9523-9524,9526.[6]潘乐,孙瑞敏.间接分光光度法测定药品中VC含量[J].黄山学院报,2011,13(3) :47-49.[7]魏培海,董信梅,陈小荣,等.分光光度法测定几种野菜中抗坏血酸的含量[J].山东教育学院报,2006(2) : 132 -134.[8]曾翔云.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与膳食保障[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4) :52-54.[9]孙艳丽.2,4-二硝基苯肼法测定两种饮料中VC的含量[J].饮料工业,2014,17(4) :34-37.[10]武文,詹秀环,宣亚文.碘量法测定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 : 9845-9846.[11]孙鹏,王宁,孙先锋.两种方法对苹果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比较[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6) : 3386-3388.A Research on Measuring Content of Vitamin C in Three Vegetables by 2,4-Dinitrophenylhydrazine MethodXU Mei-ling(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Heze University,Heze Shandong 274015,China)【相关文献】[1]路纯明,赵二伟,李沛青.2,4-二硝基苯肼法测定白酒中甲醇的研究[J].郑州工程学院学报,2003,25(1) : 29 -36.[2]孟哲.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研究[J].邢台师范高专学报,2001,16(4) :190-197.[3]韩志萍.陕北不同地区红枣中VC含量的测定与比较[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11) :90-93.[4]薛刚,刘文红,黄海涛,等.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含量[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0,21(3) :48-49.[5]杨艳.分光光度法测圆果化香树的抗坏血酸含量[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 : 9523-9524,9526.[6]潘乐,孙瑞敏.间接分光光度法测定药品中VC含量[J].黄山学院报,2011,13(3) :47-49. [7]魏培海,董信梅,陈小荣,等.分光光度法测定几种野菜中抗坏血酸的含量[J].山东教育学院报,2006(2) : 132 -134.[8]曾翔云.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与膳食保障[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4) :52-54.[9]孙艳丽.2,4-二硝基苯肼法测定两种饮料中VC的含量[J].饮料工业,2014,17(4) :34-37.[10]武文,詹秀环,宣亚文.碘量法测定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 : 9845-9846.[11]孙鹏,王宁,孙先锋.两种方法对苹果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比较[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6) : 3386-3388.XU Mei-ling(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Heze University,Heze Shandong 274015,China)。

抗坏血酸的测定方法

抗坏血酸的测定方法

抗坏血酸(Vc)的测定方法测定Vc的国标方法中,荧光法为测定食物中Vc含量的第一标准方法,2、4-二硝基苯肼法作为第二法。

一、荧光法1.原理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成脱氢型抗坏血酸后,与邻苯二胺(OPDA)反应生成具有荧光的喹喔啉(quinoxaline),其荧光强度与脱氢抗坏血酸的浓度在一定条件下成正比,以此测定食物中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总量。

脱氢抗坏血酸与硼酸可形成复合物而不与OPDA反应,以此排除样品中荧光杂质所产生的干扰。

本方法的最小检出限为0.022 g/ml。

2.适用范围GB12392-90 本方法适用于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3.仪器3.1.实验室常用设备。

3.2.荧光分光光度计或具有350nm及430nm波长的荧光计。

3.3.打碎机。

4.试剂本实验用水均为蒸馏水,试剂不加说明均为分析纯试剂。

(1)偏磷酸-乙酸液:称取15g偏磷酸,加入40ml冰乙酸及250ml水,搅拌,放置过夜使之逐渐溶解,加水至500ml。

4℃冰箱可保存7~10天。

(2)0.15 mol/L硫酸:取10ml硫酸,小心加入水中,再加水稀释至1200ml。

(3)偏磷酸-乙酸-硫酸液:以0.15mol/L硫酸液为稀释液,其余同4.1.配制。

(4)50%乙酸钠溶液:称取500g乙酸钠(CH3COONa·3H2O),加水至1000ml。

(5)硼酸-乙酸钠溶液:称取3g硼酸,溶于100ml乙酸钠溶液(4.4)中。

临用前配制。

(6)邻苯二胺溶液:称取20mg邻苯二胺,于临用前用水稀释至100ml。

(7)0.04%百里酚蓝指示剂溶液:称取0.1g百里酚蓝,加0.02mol/L氢氧化钠溶液,在玻璃研钵中研磨至溶解,氢氧化钠的用量约为10.75ml,磨溶后用水稀释至250ml。

变色范围:pH=1.2 红色pH=2.8 黄色pH>4.0 兰色(8)活性炭的活化:加200g炭粉于1L 1+9盐酸中,加热回流1~2h,过滤,用水洗至滤液中无铁离子为止,置于110~120℃烘箱中干燥,备用。

提取水果里的维生素C

提取水果里的维生素C

提取水果里的维生素C试验十三食物中维生素C的提取和含量测定(2,4-二硝基苯肼法)【实验目的】1.熟悉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

2.掌握食物中维生素C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实验原理】维生素C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是具有L-糖构型的不饱和多羟化合物,属于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C缺乏时会产生2">,因此,又称为抗坏血酸。

维生素C分布很广,植物的绿色部分及许多水果(橘类、草莓、山楂、辣椒等)的含量更为丰富。

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

易被氧化成脱氢维生素C。

脱氢维生素C仍保留维生素C的生物活性,在动物组织内被等还原成维生素C。

在pH>7.5时,脱氢维生素C易将其分子构造重新排列,使其环裂开,生成没有活性的二酮古洛糖酸。

维生素C、脱氢维生素C和二酮古洛糖酸合称为总维生素C。

食物中的总维生素C包括还原型和脱氢型两种形式。

食物陈旧,贮存日久以及经过烹调处理的食物,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维生素C成为脱氢型,此种形态的维生素C仍有85%左右的维生素C活性,所以对这类食物常常测定总维生素C。

测定时须将样品中的还原型维生素C氧化成脱氢型维生素C。

因脱氢维生素C和二酮古洛糖酸都能与2,作用生成红色的脎,脎的生成量与总维生素量成正比。

于是将脎溶于硫酸,再与同样处理的维生素C标准液比色,可求出样品中的总维生素C的含量。

【器材和试剂】1. 器材硏钵、恒温水浴、72型分光光度计、50m1、刻度、100m1锥形瓶。

2. 试剂(1)。

(2)9N硫酸:25m1 (比重1.84) 缓慢加入700m1中,冷却后稀释至1000mI。

(3)2% 2,:溶解2g 2,于100ml4.5mol/L(9N)硫酸中,过滤。

4℃保存。

每次用前需再过滤,保存时间限于2周。

(4)85%硫酸:90m1(比重1.84)缓慢加入100mI水中。

(5)1%溶液。

(6)10%:称取50g溶于1%500mI中,4℃保存。

保存期限2个月。

(7)活性碳:100g活性碳加入750ml1mol/L(1N)盐酸回流1~2h,过滤,用反复洗涤活性碳至洗涤滤液中无Fe3+为止。

果蔬中维生素c的测定

果蔬中维生素c的测定

每毫升染料溶液相当于Vc的毫克数=滴定度
C×V1 滴定度 (T)= ----------

V2
式中:
C;抗坏血酸(V)的浓度(mg/mL)
Vl:抗坏血酸的量(mL) V2:消耗染料溶液量(mL)
四、操作方法:
1、称取适量(50.0-100.0g)样品,加等量的2%草酸溶 液,倒入组织捣碎机中捣成匀浆。称取10.0030.00g浆状样品(使其含有抗坏血酸1-5mg),置于 小烧杯中,用1%草酸溶液将样品移入100mL容量 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将各管于冰浴中取出,在室温下放置30min后, 立即在分光光度计波长540nm处读取光密度。根据 测得的光密度,从标准曲线中查出相应的含量。
(2) 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吸取抗坏血酸标准工作液10、20、30、
40、50mL,稀释至50mL,这些标准液每毫升含 有2、4、6、8类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分 析比较
内容
以苹果及加工产品作为实验材料, 针对不同加工状态的苹果产品,分析 其中的维生素C含量,并探讨维生素C 含量和加工工艺之间的关系。
知识点
测试前的样品预处理; 总维生素C含量的分析原理与方法; 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的分析原理与方法; 氧化型维生素C含量的分析原理与方法; 影响维生素C含量的内外因素以及不同
(二) 氧化型Vc的分析 (比色法)
原理:
用酸处理过的活性炭把还原型的抗坏血酸氧 化为脱氢型抗坏血酸再继续氧化为二酮古乐糖酸。 二酮古乐糖酸与2.4-二硝基苯肼偶联生成红色的 络合物。其呈色的强度与二酮古乐糖酸浓度成正 比,可以比色定量。
过程
1, 配试剂 2, 标定部分试剂 3, 操作方法及计算 4, 说明及注意事项
W V:滴定时所耗去染料溶液的量(mL); T:lmL染料溶液相当于抗坏血酸标准溶液的量(mg) W:滴定时所取的滤液中含样品量(g).

二硝基苯肼法测定柑橘和苹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二硝基苯肼法测定柑橘和苹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2,4-二硝基苯肼法测定柑橘和苹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摘要:利用2,4-二硝基苯肼法测定苹果和柑橘中维生素C含量,在待测样品中加草酸处理过滤后于490nm处作紫外分光光度测定。

结果得出了柑橘和苹果种维生素C 的含量。

表明了结果的可靠性。

关键词:2,4-二硝基苯肼;柑橘;苹果;维生素CAbstrat:Use 2, 4-2 determination of nitrobenzene hydrazine in apples and oranges in vitamin C content, for the samples 490nm after adding oxalic acid treatment filter where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ic. The results concluded that citrus and apple kind of vitamin C content .Theresults showed the reliability.Key words:2, 4-2 nitrobenzene hydrazine; Citrus;Apple ; Vitamin C引言维生素C又称为抗坏血酸,是所有抗坏血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的统称。

它在人体内不能直接合成,必须依靠膳食供给[1]500。

维生素C不仅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能防止坏血病,关键肿,促进外伤愈合,使机体增强抵抗能力[2]489。

而且在食品工业上常用作抗氧化剂,酸味剂及强化剂[3]673-676。

因此,测量食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以评价食品品质及食品加工过程中维生素C的变化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抗坏血酸在机体同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已知体内许多重要物质的代谢反应都需要抗坏血酸的参与。

它是脯氨酸羟基化酶的辅酶,故有增进胶原蛋白合成的作用。

机体中许多含疏基的酶,需要依赖于作为还原剂的抗坏血酸的保护,使酶分子的疏基处于还原状态,从而维持其催化活性。

维生素c测定国标

维生素c测定国标

维生素C的测定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国标方法包括荧光法和2,4-二硝基苯肼法。

此外,滴定法、分光光度法也可以用于维生素C的测定。

荧光法是测定食物中维生素C含量的第一标准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等优点。

具体来说,荧光法依据待测样品中的维生素C在特定波长处被激发后产生荧光,通过检测荧光强度来计算维生素C的含量。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精度,适用于食物中维生素C的快速测定。

2,4-二硝基苯肼法是国标中的第二法,用于测定食物中的维生素C含量。

该方法基于维生素C与2,4-二硝基苯肼在碱性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红色的偶氮化合物,通过比色法测定该化合物的吸光度,进而计算维生素C的含量。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适用于各类食物中维生素C的测定。

滴定法是一种传统和经典的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

水果、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检测依据国标GB/T6195─1986,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

在滴定过程中,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2,6-二氯酚靛酚后被氧化生成脱氢抗坏血酸,一定量的样品提取液还原标准2,6-二氯酚靛酚的量与样品中所含维生素C的量成正比。

该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大量样品的测定,但受色素类物质干扰较大,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分光光度法也可以用于维生素C的测定。

其中,红外光谱法可以根据分子内部原子间的相对振动和分子转动等信息来确定物质分子结构和鉴别化合物。

羰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峰一般在1700 cm-1左右,可用于排除其他成分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总维生素C的测定
—二硝基苯肼比色法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实验:总维生素C的测定—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天然维生素C 的结构功能以及天然存在形式。

2.掌握测定总维生素C 的原理与方法。

二、实验原理
总抗坏血酸包括还原型Vc、脱氢型Vc 和二酮古龙糖酸。

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再与2,4 -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红色脎。

脎在硫酸溶液中的含量与总抗坏血酸含量成正比,由此通过比色可对样品中总坏血酸进行定量。

三、仪器和试剂
仪器:恒温水浴锅(37±0.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组织捣碎机。

试剂:本实验用水均为蒸馏水,试剂纯度均为分析纯。

1、4.5mol/L 硫酸:小心将250mL 硫酸(比重1.84)加入到700mL 水中,冷却后用水稀释至1000mL。

2、(9+1)硫酸:小心将900mL 硫酸(比重1.84)加入到100mL 水中,搅拌均匀。

3、2% 2,4-二硝基苯肼溶液(20g/L2,4 -二硝基苯肼溶液):溶解2g 2,4 - 二硝基苯肼于100mL 4.5mol/L 硫酸内,过滤使用(不用时存于冰箱内,每次用前过
滤)。

4、2%草酸溶液(20g/L 草酸溶液):溶解20g 草酸(422O C H )于700mL 水中,再加水
稀释至1000mL 。

5、1%草酸溶液(10g/L 草酸溶液):稀释500mL 2%草酸溶液到1000mL 。

6、1%硫脲溶液(10g/L 硫脲溶液):溶解5g 硫脲于500mL 1%草酸溶液中。

7、2%硫脲溶液(20g/L 硫脲溶液):溶解10g 硫脲于500mL 1%草酸溶液中。

8、1mol/L 盐酸:取100mL 盐酸,加入水中,并稀释至1200mL 。

9、抗坏血酸标准溶液(1mg/mL):溶解100mg 纯抗坏血酸于100mL 1%草酸中。

10、活性炭:将100g 活性炭加到750mL 1mol/L 盐酸中,水浴回流1-2h ,过滤,用水洗数次,至滤液中无铁离子(
3e F )为止,然后置于110℃烘箱中烘干。

检验铁离子方法:利用普鲁士蓝反应。

将2%亚铁氰化钾(20g/L 亚铁氰化钾)与1%盐酸等量混合,将上述洗出滤液滴入,如有铁离子则产生蓝色沉淀。

四、操作步骤
(全部实验过程应避光)
(一)样品的测定
1.浸提:
鲜样的制备:称100g 鲜样和100g 2%草酸溶液(20g/L 草酸溶液),倒入捣碎机中
打成匀浆,取10-40g 匀浆(含1-2mg 抗坏血酸)倒入100mL 容量瓶中,用1%草酸溶液(10g/L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

将浸提液过滤,滤液备用。

不易过滤的样品可用离心机沉淀后,倾出上清液,过滤,备用。

干样制备:称1-4g 干样(含1-2mg 抗坏血酸)放入乳钵内,加入1%草酸溶液
(10g/L草酸溶液)磨成匀浆,倒入100mL容量瓶内,用1%草酸溶液(10g/L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

将浸提液过滤,滤液备用。

不易过滤的样品可用离心机沉淀后,倾出上清液,过滤,备用。

2.氧化处理:
取25mL 上述滤液,加入2g 活性炭,振摇1min,过滤,弃去最初数毫升滤液。

取10mL 此氧化提取液,加入10mL 2%硫脲溶液(20g/L硫脲溶液),混匀(得到‘样品氧化液’)。

3.呈色反应:
4.比色
用1cm 比色杯,以空白液调零点,于500nm 波长测吸光值。

(二)标准曲线绘制
1、加2g 活性炭于50mL 标准溶液中,摇动1 min,过滤。

2、取10mL 滤液放入500mL 容量瓶中,加5.0g 硫脲,用1%草酸溶液(10g/L 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抗坏血酸浓度20μg/mL )。

3、取5,10,20,25,40,50,60稀释液,分别放入7个100mL 容量瓶中,用1%硫脲溶液(10g/L 硫脲溶液)稀释至刻度,(最后稀释液中抗坏血酸的浓度分别为1,2,4,5,8,10,12 μg/mL )按样品测定步骤形成脎并比色。

4、以吸光值为纵坐标,以抗坏血酸浓度(μg/m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五、计算
式中:
X —样品中总抗坏血酸含量,mg/100g ;
c —由标准曲线查得或回归方程算得‘样品氧化液’中总抗坏血酸的浓度,μg/mL ;
V —试样用1%草酸溶液(10g/L 草酸溶液)定容的体积,mL ;
F —样品氧化处理过程中的稀释倍数;
m —试样质量,g 。

(同一实验室平行或重复测定,相对偏差绝对值≤10%。

) )
1000100(⨯⨯=F m cV
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