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球上留名的中国人

合集下载

邓稼轩

邓稼轩

邓稼轩邓稼轩是一位杰出的中国科学家,他在航天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本文将介绍邓稼轩的背景、成就以及对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意义。

邓稼轩于1964年出生在中国广东省深圳市,他在科技与航空领域展现出非凡的才华。

早在他还是学生时代,邓稼轩就表现出对航天科学的浓厚兴趣。

大学期间,他积极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并带领团队完成一系列重要的航天实验。

毕业后,邓稼轩加入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

在这里,他参与了多个国家级航天项目,包括载人航天飞行、载人航天站建设等。

邓稼轩凭借着出色的技能和领导才能,很快在公司里崭露头角。

2016年,邓稼轩成为了中国首位在太空中完成一次月球漫步的宇航员,并获得了国际航空联合会授予的杰出航空勋章。

这项壮举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入了一个新的高峰。

邓稼轩的成就不仅体现在他个人的荣耀上,更在于他对我国航天事业的贡献。

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先驱之一,他参与了该项目的研究和发展工作,并亲自飞往太空完成了多个任务。

他的成功经验积累和技术创新,为中国航天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邓稼轩的航天事业还带动了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

他的先进技术和创新意识,为我国航天工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并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进程。

他还积极参与航天教育事业,培养年轻一代航天科学家,为未来的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邓稼轩在航天领域的贡献不仅仅是技术和科研上的,他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在国内外多个组织中担任志愿者和讲师。

他利用自己的知识和影响力,推动科技与社会的结合,促进科学文化的普及和科技进步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邓稼轩是一位杰出的中国科学家,在航天领域的成就令人瞩目。

他不仅是我国航天事业的领军人物,更是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他的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将继续激励着我们,推动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我们相信,在邓稼轩的带领下,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将变得更加光明和辉煌。

欧阳自远:中国有能力把人送上月球

欧阳自远:中国有能力把人送上月球

欧阳自远:中国有能力把人送上月球2010年09月26日15:05腾讯嘉宾访谈【导语】他是我国天体化学学科的开创者、月球探测计划的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他从学地质学开始、到从事地下核爆研究,再到主持月球探测计划,几乎每一个研究领域都切合国家时代所需;他一生成就斐然,却极少在大众媒体露面,除了研究工作,几乎没有任何业余爱好。

本期大师,让我们共同走近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听他讲述嫦娥计划那些惊心动魄、不为人知的故事以及他自己的低调人生。

“嫦娥工程”开启中国人的探月之旅【解说】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一颗以月球轨道为目标的卫星在这里成功发射升空,开始了中国人的“探月之旅”,也揭开了中国探月计划的序幕。

这个探月计划借用了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的名字,被称为“嫦娥工程”。

欧阳自远:当时觉得全中华民族最熟悉的一个故事是嫦娥奔月,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夙愿,第二又反映了中国的文化,据说我们国家领导人说,那是很早以前,我们早就有人在上头的,我们现在要想办法把她接下来,所以我觉得都寓意了很多的浪漫的神话的色彩,我觉得我们应该取这个名字更好,所以取名为“嫦娥”。

欧阳自远,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中国人自己的月面图拍摄故事【解说】2007年11月20日,已经被平稳放置在月球轨道上的“嫦娥一号”卫星,开始打开携带的拍照设备进行工作,并向地球实时发回图像数据,中国人自己的首张月面图逐步显现出来。

欧阳自远:我们底下有一个演示大厅,所有的坐在计算机旁边,你看到有些电视里面展现的,第一张,因为我们接收是用两个大天线接收的。

然后用光缆传到我们这个楼的地下室来,它处理。

这个都用不了一两秒中,这个就在我们大厅里面,把这个它拍到的实际情况,它是一边飞一边拍照,一边往下传,我们就看到这个整个的图象就连续地展现出来,真漂亮,一个一个坑,一个一个,因为这是我们中国人第一次看到自己的相机拍的月亮。

我国航天英雄的故事

我国航天英雄的故事

我国航天英雄的故事宇航员是探索宇宙的勇士,是国家荣誉、人民英雄。

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有许多航天英雄的付出和努力,今天我们为大家讲述几位中国航天英雄的故事。

1、杨利伟,我国第一位宇航员2003年,杨利伟作为我国第一位宇航员,成功完成了神舟五号飞行任务。

在37度高温下,他历经两次考核,成功进入太空,进行科学实验,并在零重力下带国旗和党旗进行宣传。

这不仅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大事件,更是中国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大事件。

杨利伟的成功,为中国的航天事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为中国宇航员的形象树立了标杆。

2、景海鹏,我国首位太空站长2016年,景海鹏作为天舟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指令长,首次进入太空与天宫二号进行对接。

2018年,他又承担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指令长工作,成为我国首位太空站长。

从空间实验室对接、实验操作,到太空行走、空间生活,景海鹏在太空中不断开拓,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嫦娥五号,实现月球取样并返回2020年11月,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圆满完成,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取样并返回的壮举。

与此同时,“嫦娥”这一传说中的月兔女神也成为了文化产业中的新爆款。

嫦娥五号的成功,不仅对中国航天事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让全世界见证了中国科技的实力。

这些航天英雄不仅在太空中承担着极其艰巨的使命,更是千锤百炼之后才得以蜕变而出的“选拔之花”。

他们的身上揉合着国家的心血和人民的希望,更是代表了中国珍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航天事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面前还有着更加广阔的蓝天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让我们一起祈愿这些航天英雄们能够继续书写新的传奇,成为全国人民的骄傲!。

为祖国而奉献的人的人物事迹

为祖国而奉献的人的人物事迹

为祖国而奉献的人的人物事迹伟大的人物事迹:以为祖国而奉献人类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以为祖国而奉献的伟大人物。

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和奉献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位以为祖国而奉献的人物事迹。

一、杨利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1992年,中国航天事业迎来了重大的里程碑,中国国家航天局选拔了14名航天员候选人,其中包括年仅33岁的杨利伟。

经过严格的选拔和严苛的训练,杨利伟最终被选为中国第一位航天员。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国航天史上的重大突破。

他在太空中进行了一系列科学实验和技术测试,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杨利伟的事迹激励了无数年轻人投身于航天事业,为祖国的科技进步做出贡献。

二、邓稼先——中国核武器之父邓稼先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杰出代表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武器之父。

20世纪50年代初,面对国际形势的严峻,中国决定开展核武器研制工作。

邓稼先被委以重任,带领科研团队艰苦奋斗,攻克一个又一个科学难题。

1964年,中国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邓稼先的贡献被载入史册,他为祖国的安全和尊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雷锋——人民的好儿子雷锋是中国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的一位普通人,他以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以为祖国而奉献。

雷锋自愿参军,坚决执行党的指示,忠诚地为人民服务。

他时刻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乐于助人,无私奉献。

雷锋在生前捐献血液、帮助他人、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树立了光辉榜样。

他的事迹被广大人民群众传颂,成为全国范围内的道德楷模。

雷锋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让我们懂得了奉献的真谛。

四、南丁格尔——现代护理事业的创始人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是19世纪英国的一位护理先驱,被誉为现代护理事业的创始人。

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积极投身于战地护理工作,她亲自照料伤员,改善卫生条件,降低了伤亡率。

盘点中国古代有哪些“航天员”

盘点中国古代有哪些“航天员”

精心整理盘点中国古代有哪些“航天员”远古:嫦娥服“不死之药”奔月——人类最早的女“航天员”人类最早的航天故事,可以说是由中国女性来演绎的。

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中的主角嫦娥,便是人类最早的一位女“航天员”。

人们把即将进入太空的首位中国女航天员,,月球上。

这正是现代航天技术的理论基础,嫦娥奔月借助的“不死之药”,便可看成是现代火箭技术中的燃料推进剂。

由此可见,嫦娥奔月的故事完全可以理解为人类最原始的航天设想。

需要说明的是,类似传说中的古代女航天员并非嫦娥一人,“女娲补天”中的女娲、秦穆公的女儿弄玉等,都是传说中的古代中国航天女性。

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宇航员”形象新石器时代:出土戴头盔的“天神”——人类最早的宇航员形象神”“驭龙术”是传说中的又一飞天本领。

据《列仙传·拾遗》,萧史便是“乘龙去”。

萧史是弄玉的丈夫,他们可以看做是古代中国传说中的“夫妻宇航员”了,除了龙,凤凰、孔雀、白鹤他们都可以驾驭。

汉代:“翼装侠”“取大鸟翮为两翼”——人类最早的翼装飞行古代中国人还曾设想像鸟儿那样有一双翅膀,自由翱翔太空。

这个设想放在现代,便是危险性极大、挑战性最强的翼装飞行运动。

而这种身有两只巨大人工翅膀的“羽人”,则是古代中国宇航员的另一种形象。

翼装飞行是人类飞天梦想的具体行动,现在仍为不少西方人所喜爱。

目前翼装飞行最厉害的,是一位名叫杰布·科里斯的美国运动冒险家,人称“翼装侠”,他于2011年9装侠”到重视和发展。

西汉的这位“翼装侠”尽管是位无名氏,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将他列入中国古代航天人的名单中。

晋代:《拾遗记》中出现“巨槎”——人类最早的宇宙飞船构思古代中国最值得肯定的航天设想,是构思出一种类似现代宇宙飞船的载人航天工具。

王子乔所乘坐的“白鹤”、萧史所驾驭的“龙”,实际上都是一种载人飞行工具。

但这不算是人工设计航天器,古代中国人最早设计出的飞行器,见于《墨子·鲁问》记载。

设计者是木匠的祖师爷鲁班,他发明的“木鹊”,能连续在天上飞行三日。

杨利伟英雄事迹五篇800字

杨利伟英雄事迹五篇800字

杨利伟英雄事迹五篇800字当神州五号喷射出胜利的火焰时,杨利伟,这个朴素平凡的名字,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了光辉灿烂的记忆。

是你,将世界航天史,揭开了新的篇章,让世界再次对中国和中国的航天英雄刮目相看。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杨利伟的英雄事迹,接下来随着一起来看看吧!杨利伟的英雄事迹1当神州五号喷射出胜利的火焰时,杨利伟,这个朴素平凡的名字,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了光辉灿烂的记忆。

是你,将世界航天史,揭开了新的篇章,让世界再次对中国和中国的航天英雄刮目相看。

杨利伟,中国为你而骄傲!你的成功恰似一颗闪耀的珍珠,当人们赞叹它的时候,是否想过它成长的艰辛与漫长?在通往荣誉殿堂的坎坷不平的道路上,你披荆斩棘。

你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克服了一个个困难,跨过了一个个障碍。

在你的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伟大和坚强。

而当你微笑着走向世界,所有的艰辛和磨难只能衬托出你从容不迫的风度。

杨利伟,中国为你而自豪!每个炎黄子孙都流淌着中国的血液,继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有着共同的愿望——腾飞。

你,更是如此。

因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天空的向往,你在自身的平安与祖国的荣誉之间作出了抉择,没有犹豫,没有徘徊,你毅然选择了后者。

在“航天英雄”耀眼光环的背后,是汗水和艰辛,奉献与牺牲。

当人们惊叹于你的精神时,你却笑着说:“作为一名中国军人,就是要时刻准备着为祖国奉献和牺牲。

”没有华丽的词句,一切都平平凡凡,而真诚恰恰出于平凡,它不用轰轰烈烈、感人肺腑,只是出自你的心底,你那颗炽热的中国心。

杨利伟,我们衷心地感谢你!你在鲜花和掌声中,从容地驾驶着神州五号飞船,满载着中国人的爱与希望,从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腾飞而起,飞向浩瀚的宇宙,飞向美好的未来。

杨利伟,你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勇攀科学高峰,让东方的巨龙再次焕发青春的光彩。

杨利伟,我想对你说,在太阳升起的时候,在那古老的东方,一条沉睡的巨龙必定会为你而腾飞,向世界展示它的风采!杨利伟的英雄事迹2夏天的一个晚上,一个男孩独自在房间里思索着什么,那个男孩就是我。

欧阳自远:矢志在月球上留下中国人的脚印

欧阳自远:矢志在月球上留下中国人的脚印

欧阳自远:矢志在月球上留下中国人的脚印作者:吴志菲来源:《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8年第01期38万公里,这是从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

这个距离,相对光速30万公里/秒而言只是一瞬间,可是对于人类而言却是一段遥远的路程。

中国“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天体化学学科的开创者欧阳自远,有中国“探月计划第一人”之称,几十年来,他“跳”出地球,站在宇宙更大的空间范围内研究地球,矢志在月球上留下中国人的脚印……科研视野由“地底”移至“天上”母亲口中“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和儿童拥有的好奇心,使欧阳自远的目光从小就锁定在月亮上,他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像嫦娥一样去看看神秘的月宫。

1952年,欧阳自远高中毕业,当时正值国家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需要大批地质工作者去探明地下的宝藏。

历史的使命感打破了他少年时意欲“上天”的遐想,他报考了北京地质学院。

随后,成了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矿床学研究生。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随着美、苏空间争霸战空前激烈,正在攻读研究生的欧阳自远认识到,尽管当时的中国还没有能力开展空间探测活动,但了解这方面的进展并开展相关领域的前期研究作为未来知识与技术储备十分必要,于是,他大胆地向当时的领导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研究生毕业后,欧阳自远开始从事核子地质学的研究工作。

他学了两个专业,一个是地质学,另外一个是核物理。

地质与核物理两个专业,看似不搭界,差别大,但二者一经融会贯通,便会交叉产生一门学科,搞地下核试验刚好能把这两门专业结合起来。

许多新的科学理论都来源于这样的边缘学科。

就拿地球科学来说,地球科学不仅研究地质,不仅站在地球上研究地球,还站在月球上研究地球,站在行星上研究地球,同时还会涉及到海洋科学、大气科学等。

“探月工程少不了工程技术家、物理学家、航天家、天文学家的努力,没有他们就到不了太空,但勘测本身是地质学家的使命。

”欧阳自远打了个比方:“人类探月就相当于在地球上来到一座荒岛,简单考察一下当地的情况。

欧阳自远:为了在月球上留下中国人的脚印

欧阳自远:为了在月球上留下中国人的脚印

欧阳自远:为了在月球上留下中国人的脚印作者:吴志菲来源:《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2007年第11期欧阳自远院士是中国探月的“领路人”。

几十年来,他“跳”出地球,站在更大的宇宙空间内来研究地球,并矢志要在月球上留下中国人的脚印……为了子孙后代中国“嫦娥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对月球情有独钟。

他说:“我总想知道月球究竟是什么样子,我愿意探求它为什么不能像我们地球这样充满生机、繁荣和发展。

”迄今为止,欧阳自远已经为大众做了无数次演讲报告,他形象通俗的讲述特别振奋人心。

他告诉我们:“月球土壤当中的氦-3是一种非常好的核聚变燃料,这种燃料在地球上只有15吨左右。

如果我们从月球上把氦-3运回来,用航天飞机运,每次可以运13吨,运一次,中国全年的能源需求就可以全部解决。

这是多么诱人的前景啊!” 欧阳自远预计,在30年后,氦-3将成为人类的主要能源,并能让子孙后代使用几万年。

和“天外来客”的亲密接触欧阳自远是中国最早研究陨石的人。

他常说:“别小看这些天外落下的石头,它可神奇了。

它是行星际空间的天然探测器。

”1978年,时任美国总统安全事务顾问的布热津斯基访问中国,送给中国一块采自月球的仅有1克重的岩石。

美国人去过月球6次,这块是哪次登月采集的?采自月球哪个地方?这一切我们没人知道,美国方面当然也不愿透露。

当时国内研究天体岩石的科学家很少,有关部门就把这极其珍贵的来自月球的岩石送到了欧阳自远那里。

面对这块不及小指甲尖大的月球岩石,欧阳自远兴奋异常,好像已经亲身与月球有了亲密接触。

他小心翼翼地将这块岩石分成了两半。

一半用于研究,另一半则送给了北京天文馆,让公众也都亲眼看看月岩。

然后,他列出要进行分析鉴定的项目,向全国的研究机构征集力量,看谁有本事做哪项工作。

最终,全国十几家研究所一起分析研究,不仅确认了这块石头是“阿波罗17号”登月时采集的,而且还确认了采集地点。

最后,美国人不得不服气地说,真没想到,我们什么都没说,你们居然都搞清楚了。

七年级语文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七年级语文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月球概况
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是 地球的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离 地球最近的天体。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 阳光 。月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 峰和山谷组 成的荒漠.还有许多 由于太空物体高速撞击月球表面 而形成的陨石坑.月球上没有供人 类呼吸的空气。 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 384401千米。它的平均直径约为 3476千米,比地球直径的1/4稍大 些。月球的表面积有3800万千米, 还不如我们亚洲的面积大。月球 的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 球质量的1/81,月面重力则差不 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
一级、二级火箭脱落
登月
7月20日上午7点 32分,登月舱和飞船 脱离。
(这是“阿波罗”宇宙飞船的“鹰”号登月舱 正向月球表面缓缓降落。天空中悬挂的是地球)
7月21日凌晨5点17 分40秒,登月舱平稳地 降落在月球上
整体阅读,初步感知:
指名朗读课文,了解新闻内容。
读文章的要求:1. 在课文中划出生字、 词,并借助工具书弄清音、义。 2.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神舟七号 飞行任务 发射时间 时间/圈数 航天员人 数 活动范围 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 舱活动 2008年9月25日21时10 分 68小时27分钟/45圈
神舟六号 首次完成多人多天飞行 2005年10月12日9时整 115小时32分钟/76圈 2人(费俊龙、 聂海胜 ) 飞船返回舱和轨道舱
神舟五号 首次搭载航天员飞行并返 回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21小时/14圈 1人(杨利伟) 飞船返回舱
上世纪70年代,月球上的 一座环形山被国际天文学者命 名为“万户”。这是一个中国 人的名字,600多年前,一位名 叫万户的明朝官员将自己绑在 椅子上,两手各持一只大风筝, 椅背上,47枚捆扎在一起的 火箭被点燃———这位粉身碎 (中国探月车模拟图。 骨者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第一个 从1962年开始,中国探 尝试用火箭飞天的人。 月事业已走过40多年的 21世纪初叶,继载人航天工程 的一举成功,中国航天事业迈 艰难历程 ) 向又一个里程碑———探月计 划。

《月球上有他的名字》读后感

《月球上有他的名字》读后感

《月球上有他的名字》读后感月球上有33000多个直径在一公里以上的环形坑,这些坑凹又叫月坑,都是一些环形山。

这是月球表面的主要特征,是与地球和其他星球的表面特征大不相同的。

17世纪初,欧洲人给最初发现的月面环形山命了名,所用名字都是欧洲占代的神话人物、圣徒、神学家以及古希脂、古罗马的诗人、学者的名字,如宙斯、阿波罗、圣马丁、奥古斯特等等。

1935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统一编制了月面环形山位置表,整顿了月面形态的命名,但全部命名用的仍郁是西方人的名字,没有一个是东方人的。

由于月球示远只有一面向着地球,背着地球的另一面是什么样没有人知道。

直到20世纪50年代,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人们逐渐弄清了月球背面的真面目,那里同样布满了无数的环形山。

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给月球背面的500多座较大的环形山命了名。

1970年的第14届国际天文学家大会,正式批准了这些命名。

月球背面环形山命名表是一张世界科学家名人录,所列命名全是已故的世界著名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光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和火箭技术专家的名字。

此外,还有苏美两国的12位在世的著名宇航员的名字。

在这张命名表中首次出现了5位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名字,他们是石电、张衡、祖冲之、郭守敬和王古(译音)。

他们的名字被镌刻在硕大的月面上,蹄于世界科技群英之列,为中华民族赢得了荣誉。

石申是战国时魏国的天文学家,是古代星表的最早编制人,是世界方位天文学的创始人,他著的《石氏星经》是世界最早的恒星观测记录。

石申环形山在月球背面西北隅,月座标为东105°,北76°,面积约为350平方公里。

张衡是东汉时代的天文学家,他发明和制作了浑天仪和地动仪,著作了《录宪》和《浑天仪注》,阐述了浑天理论,解释了天体视运动和月蚀现象,计算出了日月的角直径,统计出中国中原地区肉眼可见的恒星约2500颗。

张衡环形山离月赤道以北不远,月座标为东112°,北19°,面积约240平方公里。

外太空环形山命名的中国女性

外太空环形山命名的中国女性

一位中国古代女性的名字与世界14位名人齐名,被国际天文学组织命名在外太空中。

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用15位世界名人的名字命名了外太空水星上15座环形山,有一位中国古代女性名字,就是其中一座环形山之名。

也许,大家已经猜到了,这位独放异彩的女性是谁了。

对,她就是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甚至是外太空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这是何等的殊荣,也是中华的荣耀。

李清照无疑是太阳系中那颗最璀璨的星星。

好个易安居士,好个自信满满的只争第一。

年少之时就霸气直冲九霄,好个:“自是花中第一流”。

且看她的《鹧鸪天》暗淡轻黃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应妒,菊应羞。

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好个“第一流”的桂花花事,亦如她的人生轨迹一般。

桂花花开时,清香透天,满城惊动。

细细品味,恰似月中仙品。

沁人心脾时,香乃云外天香一般。

待到那凄风苦雨摧残时,也不肯堕褪本色。

宁愿,纤纤落花黄,也要原色原香报根而归。

直到无声无息地悄悄融入大地,只留那一缕缕淡淡的仙香,永远定格在人间中秋。

李清照,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性代表之一。

在中国古代文学领域,可与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大文豪平起平坐之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清照是最早提出,词应独成一体之说。

虽然李清照幸存下来的诗词只有七十余篇。

但是,就是这仅有的七十余篇,足可以与留下上千百首诗词的李白,杜甫相媲美,且豪不逊色。

甚至超越李,杜,苏。

尤其是词,李清照独特的婉约词作风格,把婉约词派推到了及至,达到了无人能及的高峰。

怎一个婉约词的代表,不愧为一代词宗。

李清照的词可以说是词中之最,无人超越。

她的词和她的名字一样,历经绵绵不尽的历史长河,却永不褪色。

自李清照之后,凡作婉约词的人,都会注明三个字:“易安体”。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3年5月12日)字易安,号易安居士。

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登上月球的三位中国人

登上月球的三位中国人

登上月球的三位中国人
登上月球的三位中国人分别是神舟七号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2022年4月16日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中国的载人航天飞机神舟十三号的三位宇航员顺利回家,这是英雄的回归,这是胜利的回归,这代表着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的又一大进步。

中国的航天技术在近年来已经有了非常瞩目的成就。

以前美国封锁国际空间站不让中国等国加入。

现在,我国已经有了自己的空间站,许多欧洲国家已经申请加入中国的空间站,可以看出中国的航天事业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

不仅如此,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处于领先区域。

中国的火箭发射成功率高达96%,这是非常耀眼的成绩。

而且中国的在轨卫星非常多,多达200多颗;中国的北斗卫星精确度直逼GPS卫星,民用方面更是超过了GPS精确度;悟空号、墨子号卫星更是处于顶尖领域。

这些成就都在表现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处于非常成熟的领域。

在全球化愈发突出的今天,许多国家看到了中国这颗耀眼的星星,都想与中国进一步开展合作。

中国也认真负起了作为一个大国的担当,不断与他国合作,积极承担责任,促进世界社会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航天技术和综合国力一定会越来越强大。

国家月球探测工程顾问龙乐豪:中国人奔月,要靠“大火箭”

国家月球探测工程顾问龙乐豪:中国人奔月,要靠“大火箭”

那 段 时 光是 龙 乐 豪刻 骨铭 心 的 疼 ,
中国人奔月 ,要靠 “ 大火箭 ”
《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周海滨 ・ 路涛 实习生 郭存举 l 北京报道
也让 这位 总设 计师 “ 夜 白头 ” 一 。他说 , “ 时才真 正知 道什 么 叫痛 苦 。说实话 , 那 我没 想到 失败 得这 么惨 。 ” 因 为承 担 国 外卫 星 发 射 ,国 际惯 例
甲 、乙 、丙火 箭总 设计师 兼总 指挥 。
这 是 长 三 乙 首 次 发 射 国 际 通 信 卫
星 ,长 三 乙 是 当时 中 国航 天 运 载 能力 最 大 的火箭 ,捆 绑 了 4个助推 器 。“ 是长 我 三 乙 的总 设 计 师兼 总 指 挥 ,我 们 的胆 子 也 够大 了 ,首飞 就 承担 发 射 一颗 国际 卫
左 右 时 间 ,还 为 国 家 节约 了数 千 万元 科
研经费。
是 一次 性 使 用 ,而 美 国 的航 天 飞机 可 多
次重 复使 用 。此外 , 国运 载能 力偏 小 、 我 可 靠性 不 够 高 、任 务 周 期偏 长 、应用 领

但是 , 乐豪 的事 业并 非 一帆风顺 , 龙
超大型火箭是攻关方向
中 国 的载 人 登月 ,龙乐 豪 认为 可 以
失败曾让他 “ 一夜 白头 ”
作 为 中 国第 一 代航 天 人 ,龙 乐 豪提 出的 我 国第 一 枚洲 际 导 弹 末速 调 节 方案 至今 仍 在 沿 用 ,提 高 了导 弹 命 中 的精 度
从 经 验 来 看 ,火 箭 的总 体 设 计方 案 没 有
中 国到 底 需 不需 要 载人 登 月 ,很 多 人 有不 同声 音 。龙 乐豪 是 载 人登 月 的 坚 定 倡 导 者 和 支 持 者 ,“ 许 今 天 你 看 不 或

除了“万户”,还有哪些月球环形山以中国人名字命名

除了“万户”,还有哪些月球环形山以中国人名字命名

除了“万户”,还有哪些月球环形山以中国人名字命名展开全文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数百万年来人类除了太阳以外,最容易观察和欣赏的天体就是月球了。

从古至今,人类抬头望月,看着月球的阴晴圆缺,从而产生了无数的遐想,嫦娥月兔,广寒宫,都给我们无尽的想象。

等到人类真正看清月球时,发现月球表面极其单调,就是布满了无数的陨石坑。

月球环形山原来光洁如盘的月球是的大麻脸,由于月球缺乏大气层的保护,来自太空的陨石大多会撞击月球表面形成大大小小的陨石坑,这些陨石坑往往成环状,同时高出月球表面,被称为环形山。

这些环形山大多数以著名天文学家或其他学者的名字命名,比如哥白尼环形山、阿基米德环形山、牛顿环形山。

著名的第谷环形山在月球上,总共有六座环形山,以中国人名字命名,其中位于月球背面的有五座,分别是石申环形山、张衡环形山、祖冲之环形山、郭守敬环形山和万户环形山,另外位于月球正面的有一座,是高平子环形山。

月球背面五座中国人命名环形山位置这六位有幸命名月球环形山的中国人都和天文活动有关,其中石申、张衡、祖冲之和郭守敬都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

石申是战国中期天文学家,经过观察发现恒星138颗,绘制了最早的恒星表。

张衡是汉代天文学家、科学家,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等。

张衡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科学家和数学家,祖冲之的成就主要在天文历法方面,经过多年的观测和推算,编制了《大明历》,区分了回归年和恒星年,首次把岁差引进历法。

郭守敬是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著有《推步》、《立成》等十四种天文历法著作,还改制、发明了简仪、高表等十二种新仪器。

万户万户是这六个人中比较特殊的一位,万户是明朝的一位官员,他并不是天文学家,但是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

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

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

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

十大英模事迹简介

十大英模事迹简介

十大英模事迹简介一、杨利伟: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于2003年10月15日乘坐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进入太空,成为中国第一位太空人。

他在太空中进行了一系列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玛丽·居里:放射性物质研究的先驱玛丽·居里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她发现了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并对它们进行了深入研究。

她的工作为现代物理学和化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并因此两次获得了诺贝尔奖。

三、尼尔·阿姆斯特朗:人类登月的第一人尼尔·阿姆斯特朗是阿波罗11号任务的指挥官,他于1969年7月20日成为第一个在月球上行走的人类。

他通过自己的勇气和毅力,实现了人类探索宇宙的伟大梦想。

四、霍金教授:黑洞理论的奠基人史蒂芬·霍金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概念,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黑洞的研究。

他的工作不仅深刻影响了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也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线索。

五、玛拉拉·优素福扎伊:教育女童权益倡导者玛拉拉·优素福扎伊是巴基斯坦的一位教育活动家,她长期致力于推动女童接受教育的权益。

她在15岁时被塔利班极端分子袭击,但她坚持不懈地继续为教育事业奋斗,并于201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六、曼德拉:南非民主运动的领袖纳尔逊·曼德拉是南非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家之一,他领导了南非民主运动,为废除种族隔离政策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坚持和平抗争,最终使南非实现了种族和解和民主转型。

七、雷切尔·卡森:环境保护运动的倡导者雷切尔·卡森是美国一位著名的环境保护主义者,她通过自己的著作《寂静的春天》揭示了农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引起了广泛关注。

她的工作为环境保护运动奠定了基础。

八、马尔科姆·X:非裔美国人权益的倡导者马尔科姆·X是美国非裔民权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通过演讲和写作,呼吁非裔美国人争取平等权益。

航天行业航天科学家的先进事迹

航天行业航天科学家的先进事迹

航天行业航天科学家的先进事迹航天科学家是航天事业中的重要支柱,他们通过无数辛勤努力和智慧的付出,为人类的航天探索作出了突出贡献。

以下是几位航天科学家的先进事迹,展示了他们在航天行业中的杰出成就。

1. 杨利伟: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是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2003年,他搭乘中国航天员飞船“神舟五号”成功进入太空。

杨利伟在太空中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为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为中国的航天事业树立了榜样。

2. 尼尔·阿姆斯特朗:人类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1969年,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

他的登月任务标志着人类航天史上的重大里程碑,也成为了人类的纪念碑。

他在月球上留下的脚印永远地改变了人类对太空的认知,并为后来的航天探索开辟了道路。

3. 瓦莱里·波利亚科夫:俄罗斯第一位宇航员瓦莱里·波利亚科夫是俄罗斯第一位宇航员,他于1961年搭乘“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

他的飞行时间虽然只有108分钟,但对于俄罗斯航天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的飞行不仅证明了苏联在太空竞赛中的优势,也促进了人类对太空探索的兴趣。

4. 约翰·格伦:美国第一位绕地球飞行的宇航员1962年,约翰·格伦成为美国第一位绕地球飞行的宇航员。

他搭乘“友谊7号”飞船进行了一圈环绕地球的飞行。

他的壮举不仅为美国航天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人类探索太空的决心树立了榜样。

5. 瑞德·哈斯尔特:国际空间站研究的领导者瑞德·哈斯尔特是一位国际空间站的研究领导者,他在数十年的职业生涯中,通过领导和参与多个国际空间站项目,为人类太空探索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研究不仅扩大了我们对太空的认知,也为解决地球上的科学难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综上所述,航天科学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贡献,为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成就。

中秋节的历史名人与传统英雄

中秋节的历史名人与传统英雄

中秋节的历史名人与传统英雄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许多历史名人和传统英雄与中秋节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们以其杰出的贡献和崇高的品德,成为中秋节的文化符号和精神榜样。

本文将介绍中秋节的历史名人与传统英雄,并探讨他们在中秋节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一、司马迁司马迁,即西汉初年的历史学家、文学家。

他是中国历史著作《史记》的主要撰写者,被誉为中国古代历史学的奠基人。

司马迁的名字与中秋节的传说相呼应,据说当年他编纂史记时,为了挽救被焚毁的书籍和文物,在中秋节时选择辞官,广泛游说,以求得支持和帮助。

他的坚持和努力使得《史记》得以完成,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司马迁的故事激励着人们,表达了对历史的传承与发扬的追求,成为中秋节文化中的重要形象。

二、嫦娥嫦娥是中秋节最为著名的传说人物之一。

传说,古时候有十个太阳轮流照耀大地,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英勇的射箭少年后羿利用长弓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人民。

他得到了神仙赐予的不死之药,但是他的妻子嫦娥被恶人所嫉妒,为了保护不死之药,嫦娥吞下了它并飞向广寒宫,成为月宫里的仙女。

每年的中秋节,人们都向月亮祭拜嫦娥,纪念她的英勇和奉献。

嫦娥的故事代表着对真爱和忠诚的追求,也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伍子胥伍子胥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伟大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事迹在中秋节的传统故事中有所体现。

相传,伍子胥是吴国名将,他舍弃个人的恩怨和仇恨,协助夫差攻灭了越国。

为了完成夫差的复仇心愿,伍子胥舍弃了家族的安宁和个人的幸福,最终将真心和忠诚奉献给了吴国。

伍子胥的事迹传承至今,被视为忠诚和英勇的典范。

人们在中秋节时,也会以伍子胥为榜样,表达对忠诚和家国情怀的追求。

四、文天祥文天祥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伟大文学家、政治家和爱国志士。

他以其豪情壮志和坚定信念,在保卫家国、捍卫民族尊严的战斗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文天祥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英雄人物,他的名字与中秋节的诗词和赞美歌中频繁出现。

在月球上留名的中国人

在月球上留名的中国人

在月球上留名的中国人
郑永春
【期刊名称】《天文爱好者》
【年(卷),期】2005(000)011
【摘要】与地球相似,月球上也有海洋、海湾、平厚、峭壁等地形和地貌单元。

其中的山脉、平原、峭壁、环形山与地球上相应地形地貌单元的定义基本相同。

而所谓的海、湖、溪、湾、沼泽等,实际上连一滴水也没有。

原因是,人娄在人造卫星绕月探测和月球车和宇航员登月实地考察以前,只能凭肉眼和简单的望远镜观察月球。

【总页数】2页(P22-23)
【作者】郑永春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184
【相关文献】
1.欧阳自远:矢志在月球上留下中国人的脚印
2.善可留名——读《中国人的道德前景》
3.对做好事应否留名的重新认识--兼考雷锋做好事留名与否
4.月球上富含水、银和水银月球上到底还有什么?
5.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摘自1995·1·30江泽民春节讲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欧阳自远:把中国人的足迹刻在月球上

欧阳自远:把中国人的足迹刻在月球上

欧阳自远:把中国人的足迹刻在月球上
汪枭枭
【期刊名称】《当代贵州》
【年(卷),期】2018(0)39
【摘要】有一位老人,他几十年如一日地仰望星空,先后将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奔月梦想的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送往月球。

今年5月,嫦娥四号的中继卫星——“鹊桥”号已成功发射,预计今年12月份,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和月球车将实施。

【总页数】2页(P38-39)
【作者】汪枭枭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欧阳自远:矢志在月球上留下中国人的脚印 [J], 吴志菲
2.欧阳自远:我们将把五星红旗插到月球上 [J], 喻丹
3.欧阳自远让月亮记住中国人 [J], 李燕君;王芳;瞿继鸿;顾楠楠
4.欧阳自远院士自豪讲述:中国人有能力探测更远 [J],
5.九州春色看群芳——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欧阳志远 [J], 李平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月球上留名的中国人
与地球相似,月球上也有海洋、海湾、海角、湖泊、沼泽、溪流、山脉、平原、峭壁、环形山等地形和地貌单元。

其中的山脉、平原、峭壁、环形山与地球上相应地形地貌单元的定义基本相同。

而所谓的海、湖、溪、湾、沼泽等,实际上连一滴水也没有,而是一个死寂的荒凉世界。

原因是,人类在人造卫星绕月探测和月球车与宇航员登月实地考察以前,只能凭肉眼和简单的望远镜观察月球,想当然地认为月球上这些深色的地形单元可能与地球上的海洋和江河湖泊相似,因而将这些地形单元分为月海、月湖、月沼、海角、月溪、月湾等几类。

从伽利略发明望远镜开始,人们陆陆续续对月球上的一些地形单元进行了命名,绝大多数采用地球上的地名和世界各国历史上著名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以示纪念。

从1935年开始,国际月面地名命名委员会相继对这些地名进行了整理和确认,得到了最初的月球地名表。

但由于受到肉眼和望远镜分辨能力的制约,当时命名的主要是月球正面(朝向地球的一面)的大的地形单元。

但随着廿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美国和苏联开展了以月球探测为中心的空间霸权的争夺,随着一系列月球探测计划的实施,人类相继发现了月球上一些精细的地形单元并进行了命名。

而20世纪90年代实施的克莱门汀计划和月球勘探者计划,首次获得了覆盖整个月球的地形图,使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而更多的新的地形单元,包括处于永久阴影中的月球南北极的一些地形单元,将在21世纪初新一轮的月球探测高潮中被发现和确认。

因此,时至今日,新加入月球地名表的成员仍在不断增加。

在这一地名表中,共有11个中国人的名字留在了月球上,其中包括祖冲之、张衡、郭守敬等著名科学家。

这11个中国人由于对科学和社会进步的突出贡献和影响,而受到全世界的认可,加入了包括居里夫人、门捷列夫、亚历山大、亚里士多德和阿尔卑斯山脉、高加索山脉、风暴洋、雨海等人和物组成的“月球共和国”。

11个中国人的名字命名了月球上的10座环形山(又称撞击坑)和2条月溪(表1)。

但遗憾的是,由于文献资料的缺乏,其中有两个中国妇女的名字,我们至今无法确认。

高平子,原名高均(1888.12.23—1970.3.23),字君平,江苏金山(现属上海)人,是中国近代最有成就的天文学者之一,也是我国现代天文事业的奠基者和创建者之一。

他做了多方面首创性的学术工作:(1)开创中国太阳黑子观测和子午测时的工作;(2)参加国际经度联测,成为我国最早参加国际经度联合观测的学者;(3)系统地考察了我国古代天文观测方法-圭表测景,撰写成“圭表测景论”;(4)主持《天文年历》及《国民历》的编纂工作;(5)协助筹建我国第一座现代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并主管太阳分光观测;(6)
开创了以现代科学知识阐释我国传统天文历法的研究方向,使古籍文献的古义、古术及古术语得到现代解释,向全世界弘扬了中国传统的科技文化,促进了中外科学文化的交流。

郭守敬,字若思(1231—1316年),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元朝卓越的天文学家、水利学家、数学家和仪表制造家。

郭守敬编撰的天文历法著作有《推步》、《立成》、《历议拟稿》、《仪象法式》、《上中下三历注式》和《修历源流》等十四种,共105卷,其主要学术贡献在于:(1)与王恂、许衡等共同编制出我国古代最先进、施行最久的历法《授时历》;(2)创制和改进了简仪、高表、候极仪、浑天象、仰仪、立运仪、景符、窥几等十余种天文仪器;(3)在全国各地设立27个观测站,最北的观测点在西伯利亚,最南的在西沙群岛,进行了大规模的“四海测量”,测出的北极出地高度平均误差只有0.35米;(4)新测二十八宿距度,平均误差还不到5';(5)测定了黄赤交角新值,误差仅1'多;(6)他推算得出一年的时间为365.2425天,精确程度同地球公转周期相差无几。

景德镇,世界著名的瓷都,在各地交流不便的古代,世人正是通过精美的瓷器而了解中国。

因此,在英语中,中国和瓷器是同一个英文单词。

当然,也有说法认为月球上的这一环形山是以道教的《道德经》(TaoTeChing)命名的,以纪念这一中国本土哲学流派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张衡,字平子(公元78—139年),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

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科学家。

张衡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主要包括:(1)提出了东汉中期著名的宇宙结构理论-浑天说;(2)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3)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4)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5)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测定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6)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测报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7)创作了我国第一部天文学理论著作《灵宪》和《灵宪图》等。

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嫦娥,传说中射日英雄后羿的妻子。

在中国,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妇孺皆知,嫦娥早已成为月亮的象征。

每当中秋月圆之夜,客居他乡的游子就会想起月宫中寂寞的嫦娥,就会更加思念远方的亲人和朋友。

正是因为嫦娥,使世人眼中的月亮不再荒凉孤寂,而是充满了浪漫和温馨。

万户,中国明朝的一位官员,也是人类历史记载的尝试用火箭飞天的世界第一人。

美国火箭专家赫伯特基姆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和喷气发动机》一书中提到,“约14世纪晚期,有一名中国的官吏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


把自己捆绑在椅子上面,手持两个大风筝。

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火箭,试图利用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升空。

”不幸的是,火箭发生爆炸,万户为此献出了生命。

在苏联、德国、英国等国的火箭专家的一些著作中,也都提到了这件事。

认为万户惊人的胆略和非凡的预见,为后人进入太空打开了思路。

祖冲之,字文远(公元429—500年),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源),生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南北朝时期卓越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天文历法领域的主要成就包括:(1)创立了中国古代优秀的历法之一-《大明历》,精确计算出了一年和一个月的时间长度;(2)把圆周率精确地推算到数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而欧洲人达到这一演算精度则是在1100多年之后。

李白,字太白(公元701—762年),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唐武后长安元年出生于西域的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

幼时随父返归内地,定居于西蜀绵州的昌隆(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

李白博学广览,才华横溢,擅长吟诗作赋,但个性桀骜不驯,因而受到权贵的谗毁和排挤。

李白的一生正处在唐朝由全盛到急剧衰落的历史时期,期间经历了长达8年、席卷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

他长期游历各地,体验民间疾苦,是这个时期许多重大事件的目击者和见证人,也是这个时代的卓越歌手。

李白一生写下了大量诗作,人称诗仙。

这些诗作中有很多歌颂月亮,赞美月亮的优美诗篇。

他通过月亮这个载体来抒发情感、寄托内心的理想和抱负。

例如,《把酒问月》中的“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月下独酌》中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初月》中的“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子夜吴歌》中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这些脍炙人口的优美诗句反映了诗人不竭的艺术魅力、盛唐精神与浪漫的人性追求。

石申,又名石申夫,战国中期魏国著名的天文学家。

石申在天文学研究领域的主要贡献包括:撰写了一部长达八卷的《天文》(汉代称《石氏星经》),书中讨论了行星的运动、恒星的位置、交食等,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也是天文史上的经典之作。

后人把《石氏星经》和楚人甘德写的另一部天文学著作合称为《甘石星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