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中考(会考)必背知识点考点精编
初中人教版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人教版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8343100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0.png)
初中人教版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
一、生物和生物圈。
1. 生物的特征。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 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如动物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排出废物,植物通过落叶带走一部分废物。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例如含羞草受到触碰会合拢叶片。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能够由小长大,并且产生后代。
-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生态系统。
- 组成成分。
-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 生物部分:- 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 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 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 食物链和食物网。
-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箭头指向捕食者。
例如:草→兔→狐。
- 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许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反之越弱。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显微镜的使用。
-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看到白亮的视野。
- 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八年级下册生物会考中考知识点复习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生物会考中考知识点复习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5bdf324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7a.png)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1、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是由受精卵发育的。
这种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方式就属于有性生殖。
另还有试管婴儿技术技术2、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这种生殖方式成为。
还有孢子生殖、克隆技术、组织培养等无性生殖。
还有孢子生殖、克隆技术、组织培养等4、植物的有性生殖、无性生殖各有何优缺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无性生殖各有何优缺点?有性生殖:产生种子和果实等可以经受不良环境条件,易传播,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后代性状差异较大。
无性生殖:繁殖快,产生个体速度快,后代性状较为一致。
5、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有扦插和嫁接。
嫁接的方式有芽接和枝接。
6、嫁接时,接上去的是接穗,被接的植物体是砧木。
新个体的性状与接穗的性状一致。
性状一致。
7、嫁接时,成功的关键是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
8、组织培养: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组织培养的优点:①繁殖速度快,受季节影响小。
②诱导变异容易③防止病毒的危害9、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常见昆虫有蜜蜂、家蚕、菜粉蝶、蝇、蚊。
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常见昆虫有:蝗虫、蟋蟀、蝼蛄、螳螂等11.昆虫为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发育。
12.蝗虫幼虫与成虫的区别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
13、在昆虫的变态发育中,蜕的皮叫外骨骼,蜕皮原因: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
14、雄蛙鸣叫的意义:招引雌蛙。
雌雄蛙抱对的意义:提高受精率15、青蛙是体外受精,卵生,生殖和幼体发育在水中,发育为变态发育。
青蛙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16、两栖动物减少的原因:水环境的减少与污染,人类的捕杀。
18、鸟卵中卵细胞的结构由卵黄膜、卵黄、胚盘组成。
初中生物会考必背知识点归纳
![初中生物会考必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c26e41d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c.png)
初中生物会考必背知识点归纳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控制物质的进出。
2.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液,是细胞内部的物质基质。
3.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生物的营养方式:1.自养: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如植物。
2.异养:依靠其他生物体提供的有机物质,如动物。
细胞的多样性:1.原核细胞:细胞没有细胞核,核糖体不分散在细胞质中,如细菌。
2.真核细胞:细胞含有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如动植物细胞。
细胞的分裂:1.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生殖细胞和体细胞都能进行有丝分裂。
2.减数分裂:包括两次分裂,产生四个非等倍体的子细胞,只发生在生殖细胞中。
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的方程式:6CO2+6H2O+光能→C6H12O6+6O22.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和线粒体中。
呼吸作用:1.有氧呼吸:C6H12O6+6O2→6CO2+6H2O+能量2.无氧呼吸:C6H12O6→乳酸或酒精+能量3.呼吸作用的过程:糖的分解、氧化磷酸化和能量释放。
遗传与进化:1.DNA:遗传物质的基础,由核苷酸组成。
2.RNA:介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分为mRNA、tRNA和rRNA。
3.遗传信息的传递:DNA复制、转录和翻译。
4.进化:适者生存、物竞天择和优胜劣汰。
生命的组成与调节:1.组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个体。
2.生长:细胞的增殖和体积的增大。
3.发育: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整个过程。
4.调节: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调控。
生物的分类:1.分类级别:界、门、纲、目、科、属、种。
2.动物界的分类: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3.植物界的分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植物的营养与传输:1.光合器官:叶子,主要进行光合作用。
2.植物的传输组织:木质部和韧皮部,负责水分和养分的运输。
3.寄生植物:无法自主进行光合作用,通过寄生于其他植物来获取养分。
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9d9da5f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16.png)
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知识点以下是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的一些知识点:1.细胞及其组成: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包括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等。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细胞的分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物质合成、能量代谢等。
2.遗传与进化:遗传是指物种代代相传的特征及其变异,进化是指物种在长期演变和适应环境中的改变。
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是一种双螺旋结构的分子,包含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遗传变异:变异是指物种在繁殖过程中出现基因或染色体的改变。
遗传的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包括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和配对规律)是遗传学的基础。
进化的证据:化石、同功酶、遗传的相似性和地理分布等。
3.植物与动物的生殖:植物和动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
植物的无性生殖:根茎繁殖、块茎繁殖、茎条繁殖、叶片繁殖等。
动物的性生殖:受精、胚胎发育和分娩。
动物的无性生殖:二分裂、多头分裂、萌芽、再生等。
4.生物的呼吸与循环:生物需要通过呼吸吸入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并通过循环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细胞。
植物的呼吸: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进行能量代谢的两种方式。
人体的呼吸循环系统:包括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通过肺部将氧气吸入体内,经血液循环输送给细胞。
5.环境与生物的关系:环境是生物生活的基础,生物对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适应。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对温度、光照、湿度等环境要素的适应。
生态系统: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包括生物群落、生物圈、食物链等。
生态平衡:生物与环境之间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以上是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的一些知识点,希望对你的复习有帮助。
中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中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87005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4b.png)
中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1. 植物的组成部分:植物主要由根、茎、叶和花四个部分组成。
根吸收水分和养分,支持植物体;茎连接根和叶,起着支撑植物和输送物质的作用;叶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能量和氧气;花则是植物进行繁殖的器官。
2.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的叶绿体色素中,其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3.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指植物为了获得能量,将葡萄糖和氧气通过细胞呼吸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发生在植物的细胞中的线粒体中。
4. 植物的生殖方式:植物的生殖方式主要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
性生殖通过花粉和卵细胞的结合来进行,产生新的个体,具有遗传的多样性。
无性生殖则是通过植物体的一部分切分或者分裂来产生新的个体,遗传上与父本一致。
5. 遗传与变异:遗传是指个体基因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的过程,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
变异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由于基因突变或者基因重组等因素导致的个体遗传特征的改变。
6. 生物链:生物链是指生物之间通过食物相互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生物系统的网络。
生物链由食物链、食物网和营养金字塔构成,食物链描述了食物从生物到生物的传递过程,食物网则是由多个食物链交织而成的网络。
7. 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指的是由单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其功能全由单个细胞完成。
多细胞生物则是由多个细胞组成的生物,不同细胞负责不同的功能,通过细胞间的协作完成生物体的功能。
8.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因子所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由多种生物组成的生物群体)和生物群落周围的非生物环境因子(如气候、土壤等)所组成。
9. 人类的调节功能:人类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来调节身体的功能。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传递信号,控制身体的各种活动。
内分泌系统则通过激素的分泌来调节身体的功能,如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等。
初中生物会考重点知识点
![初中生物会考重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cb9ae23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76.png)
初中生物会考重点知识点生物学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科学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
下面将介绍初中生物会考的重点知识点。
一、生物基础知识1. 细胞生物学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学生需要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分类以及细胞的分裂过程等等。
2. 生物进化生物进化是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学生需要了解进化的基本原理、进化过程中的适应性和遗传变异等。
3. 遗传学遗传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学生需要了解基本的遗传规律、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突变等。
4.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生命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原因、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等。
二、生物体内过程1. 消化系统学生需要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消化过程中的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等。
2. 呼吸系统学生需要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等。
3. 循环系统学生需要了解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血液的循环和运输等。
4. 泌尿系统学生需要了解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尿液的产生和排泄等。
三、生物体外过程1. 分子生物学学生需要了解DNA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的复制和转录等。
2. 光合作用学生需要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和葡萄糖等。
3. 呼吸作用学生需要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和作用、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和二氧化碳等。
4. 生物排泄学生需要了解生物排泄的过程和作用、排泄物的形成和排出等。
四、生物的调节与协调1. 神经系统学生需要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神经传递信号和神经调节等。
2. 激素调节学生需要了解激素的种类和功能、激素的分泌和调节等。
3. 免疫系统学生需要了解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免疫反应和免疫记忆等。
五、生物的繁殖与发育1. 生殖系统学生需要了解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受精等。
2. 生殖与发育学生需要了解生物的生殖方式、胚胎发育和生殖模式等。
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 生态系统学生需要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
最新初中生物会考必备考点汇总新人教版
![最新初中生物会考必备考点汇总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aa5ff9e14791711cd79173a.png)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必考知识点速记
![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必考知识点速记](https://img.taocdn.com/s3/m/8456206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4.png)
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必考知识点速记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必考知识点速记
一、细胞生物学
1. 细胞的类型及结构:包括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常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 细胞分裂:有关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过程及产生的作用。
3. 细胞膜与运输: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物质的运输及相关机制。
4. 细胞内部环境调节:细胞内微环境的调节,如渗透压、酸碱度等。
5. 细胞新陈代谢及能量转化:细胞的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如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
二、遗传学
1. DNA的组成及结构:由糖、磷酸和碱基组成的DNA的结构。
2.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基因的是什么,有什么结构,又有什么生理作用?
3. 突变:突变的概念、种类,及对生物进化的作用。
4. 遗传病的来由:遗传病的因素及分类,如何进行遗传病预防和治疗。
5. 子代的遗传规律:孟德尔的遗传实验及基因组的杂交、纯合和杂合
现象。
三、生态
1. 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涵义,包括生产和消耗、能量的流
动和循环等。
2. 人类与环境:人的文明发展和环境污染的渐进关系,以及环境问题
的解决方案。
3. 物种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分类、调查和保护。
4. 食物链与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组成和作用,以及能量营养的
传递和转化。
5. 生态平衡与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的产生和功能,环境污染的影响和
控制方法。
以上就是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必考知识点的速记内容,希望对大家有
所帮助。
【直接打印】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会考总复习七八年级知识点总结汇编
![【直接打印】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会考总复习七八年级知识点总结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dd051965647d27284b7351de.png)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会考总复习七八年级知识点总结汇编七年级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
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厚度大约20千米。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有捕食、合作、竞争及共生等。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①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②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③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
其他条件都相同。
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交流6、生物与环境的关系:①生物适应环境: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②生物影响环境: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③环境影响生物:春江水暖鸭先知;葵花朵朵向太阳;春风又绿江南岸。
7、生态系统①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②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真菌---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水、阳光、空气等)。
初中生物会考必背常考知识点整理大全
![初中生物会考必背常考知识点整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68813b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7b.png)
初中生物会考必背常考知识点整理大全初中生物会考必背常考知识点整理大全初中生物会考常考的知识点大家归纳总结过吗?知识点都是整理过后才更加凝练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生物会考必背常考知识点大全,欢迎大家来阅读。
初中生物会考必背考点知识1、生物体由小长大,细胞的变化有:细胞的生长(体积由小长大)、分裂(一个分裂成两个,数目增多)和分化(形态功能变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
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2、细胞分裂的步骤: ①细胞核一分为二②细胞质分成两份③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
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3、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经历:(1)复制加倍(2)平均分配。
4、细胞分裂染色体变化的意义:①完成了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均分②使遗传物质能准确无误地从上一代细胞传给下一代细胞。
③保证了生物物种正常、稳定地延续。
5、癌细胞最初是由正常细胞变化而来,其特点:①分裂速度快,②容易转移。
②遗传物质改变。
6、起初新产生的细胞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
后来在发育过程中,它们在形态、结构上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细胞分化。
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
7、人体的基本组织及功能: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神经组织(能够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结缔组织(有骨、软骨、血液、脂肪等,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8、不同的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9、人体内主要有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八大系统10、植物体六大器官:(1)营养器官:根、茎、叶(2)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11、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1)分生组织: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再分化形成其他组织。
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总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总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8d9da8ad4d8d15abe234ee0.png)
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总复习知识点*鱼:鱼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能靠尾部的摆动和鳍协调作用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用鳃在水中呼吸。
*其他水生动物: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事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甲壳动物: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
*蚯蚓的生长环境,家兔的内部结构8上P16*空中飞行的动物:自然界中空中飞行的动物早在几亿年前就出现了。
先是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后来是有脊椎动物中的鸟,以及哺乳动物中的蝙蝠。
他们既是陆生动物,又适于飞行。
*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100万种以上的昆虫*鸟适于飞行的特点: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
鸟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是与它的飞行生活相适应的。
*昆虫的特征:昆虫有三对足,能爬行;有的昆虫的足特化成跳跃足,能跳跃;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
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
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里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昆虫的分类:昆虫属于节肢动物(身体由很多体节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的是节肢动物)*两栖动物: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那有膈;用肺呼吸;心脏有完整分隔的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多为胎生、哺乳。
*陆地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1)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比如爬行动物具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具有外骨骼。
(2)陆地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3)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
生物会考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生物会考人教版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3a6acc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9.png)
生物会考人教版知识点总结一、生物的基本概念1. 生物的特征:生物是地球上独特的生物,包含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生物的共同特征包括生长、繁殖、反应、适应环境等。
2. 生物的层次:生物可以从微观到宏观层次进行分级,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
3. 生物的分类:生物可根据其形态、生活习性、遗传特征等进行分类,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等。
二、细胞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等。
细胞包含细胞质、质膜、核膜、细胞器等。
2. 细胞器的功能:细胞器包括核、质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叶绿体、线粒体等,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
3. 细胞的生命周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进行生命周期的延续,包括细胞周期、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
三、生物体的代谢和调节1. 能量代谢:生物体通过新陈代谢过程获取能量和物质,包括光合作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等。
2. 物质代谢:生物体通过消化、吸收、运输、排泄等过程进行物质代谢,包括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等。
3. 调节过程:生物体内部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进行调节,包括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激素的合成和作用等。
四、生物的遗传和进化1. 遗传基础: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储存在基因中,包括DNA、RNA等遗传物质,遗传信息通过DNA复制、转录、翻译等方式进行传递。
2. 遗传变异: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会发生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这些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3. 进化过程:生物经过自然选择、遗传漂变等过程进行进化,包括种群遗传结构、物种形成和灭绝等过程。
五、生物多样性和生物社会性1. 物种多样性:地球上存在大量的不同物种,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
2. 生态系统:生物在地球上生活并形成各种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它们之间形成复杂的物质与能量流动和生物链。
初中生物会考必背知识点
![初中生物会考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fa02f50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95.png)
初中生物会考必背知识点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2. 细胞膜是细胞的包围物,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3.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是细胞内物质运输的场所。
4.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储存着遗传信息。
5.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中心,参与细胞呼吸过程。
6.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特殊细胞器,参与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7. 中心体参与细胞分裂过程,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二、遗传与进化1. 遗传是指生物个体将自身特征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2. DNA是遗传物质,通过基因携带遗传信息。
3. 基因决定了生物个体的性状和特征。
4. 遗传的基本规律有基因的分离与组合、显性与隐性、等位基因。
5. 进化是物种多样性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6. 进化的驱动力包括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流等。
7. 自然选择使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生存优势。
三、生物的分类与演化1. 生物按照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特征进行分类。
2. 生物分类的层次有域、界、门、纲、目、科、属、种等。
3. 生物进化的过程包括物种的起源、演化、灭绝等。
4. 物种起源的理论有达尔文进化论和突变选择说等。
5. 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逐渐适应环境,形成不同的物种。
四、植物的结构与功能1. 植物体由根、茎和叶三部分组成。
2. 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3. 茎具有支持和传导功能。
4. 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5.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6.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
五、动物的结构与功能1. 动物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等部位。
2. 动物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和肠道等。
3. 呼吸系统包括鼻腔、气管和肺等。
4. 动物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等。
5. 神经系统负责动物的感觉与运动。
6. 动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六、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1.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生态单位。
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cf9e255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1e.png)
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
1.细胞基本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壁、细
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并具有呼吸、分解、运动、排泄、生殖等
功能。
2.细胞的形态和分类:细胞形态有不同的类型,包括扁平形、立方形、柱状形等,有时细胞可以合并形成组织。
3.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可以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真核生物又可
以分为原生生物、真菌、植物和动物等。
4.遗传与进化:遗传是生物种群中遗传信息在后代间传递的过程,进
化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5.植物的组织和器官:植物组织包括根、茎、叶等,植物器官包括根
状茎、地下茎、花和果实等。
6.动物的结构和功能:动物可以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无脊椎
动物包括海绵动物、扁形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等。
7.人体的结构与功能:人体是有机体的高度组织化和功能化的物质,
包括头部、躯干、四肢、五感器官、呼吸、消化、循环等系统。
8.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在生长、发育、繁殖等活动过程中受
到环境的影响,环境因素也会改变生物的特征和适应力。
9.人与环境的关系: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包括资源利用、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等问题。
10.生物科技的应用: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物育种等技术在
农业、医学、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这些知识点是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的主要内容,需要重点掌握相关概念、原理和实验技术等。
除了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也是学习生物的重要环节,要加强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
同时,加强与生物相关的科普知识和生活实践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知识。
2024年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2024年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汇总(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938545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1b.png)
2.测定种子发芽率一般用抽样检测法。重复测三次,取平均值。
3.对照实验分对照组和实验组。设置成正常条件的组为对照组,设置成非正常条件下的为实验组。如“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光是变量,那么无光的是对照组,有光的是实验组。对照组的作用是进行对照。
液泡:内有细胞液,溶解多种物质,如糖分和色素。
线粒体:能量转换器,将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动植物的活细胞中一定都有线粒体。
(2)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及细胞质中的线粒体)。植物细胞具有但动物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3)已被碘液染色的装片上,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细胞核。
8.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9.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系统。
10.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其中营养器官有根、茎、叶,生殖器官有花、果实、种子。
11.植物的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营养组织等。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猎豹追捕羚羊;含羞草受到碰撞会合拢;植物的向光性。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种子萌发;鳄产卵;虎、狼产子
(6)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遗传,同一株碧桃上不同颜色的花体现了变异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分为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⑤在显微镜下观察自制的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边缘黑、中间亮的圆形物,用镊子轻压盖玻片时,该物会移动,则该物是气泡,而不是细胞。
中考生物核心考点必背知识点(人教版生物)
![中考生物核心考点必背知识点(人教版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3bc3a7b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aa.png)
中考生物核心考点必背知识点(人教版生物)目录第一章生物与环境 (4)第二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7)第三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 (14)第四章绿色植物的作用 (18)第五章人体的营养和呼吸 (21)第六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及废物的排出 (24)第七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29)第八章动物的行为和运动 (35)第九章各种各样的生物 (38)第十章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41)第十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43)第十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47)环境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生态因素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第一章 生物与环境基础知识梳理一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生物圈10千米左右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岩石圈的表面为生物的生存提供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三、生物的共同特征生物的共同特征有:需要营养、呼吸、代谢产生废物、受到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具有遗传和变异、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
1、环境因素的分类(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2)生态因素中的非生物因素包括光、空气、水、温度等,以下案例利于深入理解这些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适应(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生物 相互影响温度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随着海拔高度不同,植被类型也不同;水分仙人掌的叶子变成刺;光不同深度的海洋中分布着不同类型的藻类植物;猫头鹰白天休息晚上觅食;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同种生物之间的合作关系和种内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寄生关系等。
关系合作关系种内斗争寄生关系竞争关系捕食关系共生关系案例蚂蚁群体群居动物争夺地盘与交配权噬菌体与细菌杂草与水稻猎豹与羚羊真菌与藻类的共生体—地衣基础知识梳理二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一、生态系统的组成1、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和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中考会考生物重要知识点参考
![中考会考生物重要知识点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54d44ef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6b.png)
中考会考生物重要知识点参考中考会考生物重要知识点参考怎么写中考会考生物重要知识点才合适?看看吧。
一个概念可以是一个知识点,一个判断也可以是一个知识点。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中考会考生物重要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中考会考生物重要知识点1. 目镜、物镜可以放大标本物像;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2. 粗准焦螺旋可以大幅度调节焦距,用于寻找物像;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调节焦距,用于调节物像清晰度。
3. 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的是清水;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的是生理盐水。
4. 制作临时装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将其一边先接触到载玻片上的液滴,再缓慢放下,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防止产生气泡。
5. 制作临时装片,对标本进行染色时,需要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6.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7. 叶绿体的功能:能量装换器,光合作用的场所。
线粒体的功能:能量装换器,呼吸作用的场所。
8. 细胞核的功能: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遗传物质DNA,DNA上有生物的全部遗传信息。
9. 动物、植物细胞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线粒体,细胞核。
不同点: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有的有叶绿体、液泡。
10. 细胞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多。
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11. 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12. 人体组织:消化道上皮属于上皮组织;血液属于结缔组织;骨骼肌主要含肌肉组织;大脑主要含神经组织。
植物的组织:根尖分生区主要是分生组织;叶肉、果肉主要是营养组织、叶表皮、种皮主要是保护组织;导管、筛管属于输导组织。
13. 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生物的生命活动依赖环境14.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5.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生物中考(会考)必背知识点考点精编
一、生物的七大特征★★★
(口诀:需呼吸,需营养,还能繁殖与生长,代谢废物要排出,细胞单位病毒殊,遗传变异普遍性,遇到刺激能反应)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从外界吸收现成的有机物。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为排尿、出汗、呼出气体等,植物以落叶、枯枝的形式带走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如“惊弓之鸟”、“望梅止渴”、“飞蛾补火”等,对于植物来说,如向日葵的向光性、“红杏出墙”、植物根的向地性。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孔雀开屏。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是生物,能繁殖后代,但不具有细胞结构。
二、调查★
1、调查时,先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当调查范围较大时可采用抽样调查。
2、调查的步骤: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路线——调查——归类——整理。
三、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2、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3、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四、探究实验★★★
1、六个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例如,在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这个实验中的变量是土壤湿度,据此设计两种不同的环境:干燥和潮湿(形成对照),其他条件都保持相同,例如光设置为鼠妇喜欢的阴暗环境。
附加:
1、要保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是由探究的因素(变量)引起的,就要设置对照实
验,控制单一变量。
2、鼠妇的数目不能太少,目的是避免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可信度。
3、实验结果只取最后一次时间的结果,此外,计算全班各组最后一次结果的平
均值或者一个小组多次重复实验的结果求平均值,目的是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的可信度。
五、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
1、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2、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①温度:“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春
风又绿江南岸”、“南橘北枳”、“动物冬眠”、“候鸟迁徙”。
②光照:不同植物在不同时间开花,以及一些喜阴植物,如人参和田七等。
③水④土壤⑥空气
3、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四大关系):捕食、竞争、合作、寄生。
4、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适应环境:如寒冷环境法桐落叶,松树不落叶;生物的保护色
(2)生物改变(影响)环境:“大树底下好乘凉”,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提,溃于蚁穴”,沙地植物,防风固沙。
(3)环境影响生物:马里亚纳海沟不生长绿色植物。
六、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如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2、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特例,植物中的菟丝子必须寄生在其他植物上,为消费者);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特例,金龟子、蚯蚓、秃鹫、蜣螂为分解者);
细菌和真菌常被称为分解者(如蘑菇、黑木耳为真菌)。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数量最多的&最关键的&最基本的是生产者,不可缺少的生物部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