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气节的人物的故事

合集下载

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物

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物

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物古往今来,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何止是千千万,远得有岳飞,屈原文天祥,还有江姐,杨靖宇,杨尚志,还有张自忠等,都是中华民族,很有气节的人物,也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值得我们后人好好的学习。

1、文天祥两宋的外患,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且敌人一个比一个强大。

辽仅对宋的北方边防形成威胁。

金灭了北宋,一度挥军南下,但宋室尚能保存半壁江山。

到了「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元朝蒙古铁骑南侵时,宋终于逃不了灭亡的命运。

2、夏明翰1928年初,中共党员夏明翰被党调到湖北工作,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

由于叛徒的出卖,同年3月18日不幸在武汉被捕。

3月20日清晨,他被敌人押送到汉口余记里刑场。

他的遗言为千万人记忆,然而很少有人记得,在他赴死的一年前,1927年的春天,夏明翰在听闻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的消息后,悲愤地写过:“越杀胆越大,杀绝也不怕。

不斩蒋贼头,何以谢天下!”一年以后,这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将“骨气”两个字深深地烙入中华的脊梁。

3、狼牙山五壮士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

他们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共产党员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1941年8月,侵华日本军队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今北京西部)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

9月25日,日伪军约3 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

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

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

5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

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物

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物

一: 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故事苏武被单于扣留,软硬兼施不肯臣服苏武(前140—前60)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西南)人,代郡太守,苏建之子。

早年以父荫为郎,稍迁中厩监。

天汉元年(前100)拜中郎将。

当时中原地区的汉朝和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匈奴的关系时好时坏。

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汉朝皇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

不料,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

最初,单于派人向苏武游说,许以丰厚的奉禄和高官,苏武严辞拒绝了。

匈奴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酷行。

当时正值严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

单于命人把苏武关入一个露天的大地窖,断绝提供食品和水,希望这样可以改变苏武的信念。

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地窖里受尽了折磨。

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袄。

过了好几天,单于见濒临死亡的苏武仍然没有屈服的表示,只好把苏武放出来了。

单于知道无论软的,还是硬的,劝说苏武投降都没有希望,但越发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苏武,又不想让他返回自己的国家,于是决定把苏武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

临行前,单于召见苏武说:“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让你去放羊,什么时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去。

”与他的同伴分开后,苏武被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

在这里,单凭个人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

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棒和一小群羊。

苏武每天拿着这根使节棒放羊,心想总有一天能够拿着回到自己的国家。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节棒上面的装饰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

在贝加尔湖,苏武牧羊达十九年之久。

十几年来,当初下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单于已去逝了,就是在苏武的国家,老皇帝也死了,老皇帝的儿子继任皇位。

这时候,新单于执行与汉朝和好的政策,汉朝皇帝立即派使臣把苏武接回自己的国家。

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物

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物

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物商1、伯夷、叔齐伯夷和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君的儿子。

周灭商后,决意不作周朝的臣民,也不吃周朝的粮食,最后隐居在首阳山,靠采野果为生。

春秋战国1、屈原(屈原投江)战国时楚国人,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屈原对楚国忠心耿耿,但却屡遭排挤,后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秦国灭楚时投汨罗江而死。

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2、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人,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抱树而死”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后人以“寒食节”纪念。

3、晏婴(晏子使楚)春秋时齐国人,他使楚时曾舌战楚王,维护国家尊严。

内辅国政,屡谏齐君。

一生不死君难,弃个人小义而逐国家百姓之大“利”,以国富民强为己任,重视物质基础、造福百姓、强大国家。

4、豫让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人,是晋国正卿智伯瑶的家臣。

智伯瑶兵败身亡。

为了给主公智伯瑶报仇,豫让用漆涂身,吞炭使哑,暗伏桥下,谋刺赵襄子未遂,后为赵襄子所捕。

临死时,求得赵襄子衣服,拔剑击斩其衣,以示为主复仇,然后伏剑自杀,留下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历史典故。

汉1、苏武(苏武牧羊)西汉武帝时大臣,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

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

苏武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

2、张骞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

出使西域途中被匈奴俘虏,但张骞“不辱君命”、“持汉节不失”,最终完成任务,成功归汉。

三国1、关羽三国时蜀国五虎上将之首,重义气,精武艺。

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受崇拜的神圣偶像之一,与孔子合成“文武”二圣。

2、嵇康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

后隐居不仕,屡拒为官。

因得罪钟会,遭其构陷,被处死,时年四十岁。

著有《广陵散》。

晋1、陶渊明出生于一个衰落的世家,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

有气节的人物事迹简短50字

有气节的人物事迹简短50字

有气节的人物事迹的简短概括有:
1.文天祥:作为南宋末年的名将和文学家,文天祥在被元军俘虏后,
他拒绝投降,并在狱中写下了《正气歌》,表达了他对气节的坚守和忠诚。

最终,他慷慨就义,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2.朱自清:作为现代著名作家和学者,朱自清在晚年时因病导致生
活极度贫困,但他坚决拒绝领取美国救济粮,表现出了他的骨气和尊严。

他的事迹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

3.苏武:作为西汉时期的使臣,苏武在出使匈奴时被扣留,但他坚
决不投降,并持节而居。

在被流放十九年后,他依然保持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气节的坚守,最终被接回祖国。

他的事迹被后人广为传颂,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者。

4.岳飞:作为南宋时期的名将,岳飞忠诚报国,誓死抗金。

虽然最
终被奸臣秦桧所害,但他的英勇事迹和高尚品德一直被后人所称颂,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壮烈的气节和高尚的品质

壮烈的气节和高尚的品质

壮烈的气节和高尚的品质
品德高尚的人物事例有:
1、孔融让梨
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

他年幼时,每次和哥哥吃梨都只拿最小的。

父亲问他原因,他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

”后来,“孔融让梨”成为团结友爱的典故。

2、程门立雪
北宋时,杨时、游酢两人一起去向老师程颐求教,凑巧赶上程颐在休息,他们不忍打扰,于是静静等待老师醒来。

不一会儿,屋外下起大雪,天气寒冷,等程颐一觉醒来,积雪已经有一尺深了。

而“程门立雪”也成为尊敬师长的典范。

3、管鲍之交
春秋时,鲍叔牙是齐桓公的谋士,他的好友管仲曾经在齐桓公敌人的
门下做事,失败后被俘虏。

齐桓公让鲍叔牙做相国,他反倒大力推荐管仲。

最终管仲做了相国,鲍叔牙则成为其手下,但两人依然是好朋友。

这段友谊在历史上传为美谈。

有壮烈气节的人物事迹
1、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是宋朝名将。

事母至孝,家贫力学。

母亲在他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岳飞以此为一生处世的准则。

2、文天祥吉州庐陵人,原名云孙,字履善,民族英雄。

著作文山全集,名篇有过零丁洋、正气歌。

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召集义军,英勇抵抗元兵入侵。

后被俘,大义凛然,终以不屈被害,体现了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战斗精神
3、苏武牧羊的故事从古至今广为流传,苏武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不畏强权,仍然保持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气节的名人素材

气节的名人素材

气节的名人素材气节一直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品质,是指一个人有坚定的原则和尊严,不屈从于外界的压力、诱惑或利益的诱惑。

气节的人注重正义和道德,愿意为了自己坚持的原则而付出牺牲和努力。

在历史上,有许多名人展现了令人敬仰的气节,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价值观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具有气节的名人,并探讨他们背后的故事和启示。

第一个名人是中国的尧舜禹。

他们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位贤君,他们治理国家时坚持正义和公平,他们以清廉廉洁著称。

尧舜禹是远古时代的帝王,他们通过聪明的领导和公正的裁决带领国家走上了富强和繁荣的道路。

尧舜禹的名字几乎成为了中国古代帝王的代名词,他们的气节和为人民着想的精神令人钦佩。

他们不为金钱、权力和享乐而动摇,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

在现代历史上,有许多政治家和领袖也展现了令人钦佩的气节。

例如,甘地是印度的伟大政治家和人权活动家,他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来争取印度的独立和社会正义。

甘地批评了不平等和不公正的制度,他通过和平抗议和非暴力运动来实现他的目标。

他拒绝了贪婪和权力的诱惑,并牺牲了自己的舒适和安全来追求正义。

另一个具有气节的名人是南非前总统曼德拉。

曼德拉是反种族隔离运动的领导者,他坚定地抵制了南非种族隔离政权的不公正和不合法行为。

尽管曼德拉在监狱中度过了27年,但他从未放弃他的原则和追求自由和平等的事业。

曼德拉最终获得了释放,并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

他以他的理解、宽容和和解精神来统一南非,并为世界树立了一个令人称赞的榜样。

除了政治家,还有许多其他领域的名人也展现了令人敬佩的气节。

例如,李小龙是一位世界著名的武术家和演员,他以其坚持的原则和自律的生活方式而著称。

李小龙的功夫哲学强调自我完善和持之以恒的努力,他永远不愿意妥协自己的原则。

尽管他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对自己要求严格,并通过自己的成功为人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此外,还有许多文学和艺术界的名人也展现了令人钦佩的气节。

例如,奥斯卡·王尔德是一位著名的爱尔兰作家和戏剧家,他被广泛认为是维多利亚时期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高尚民族气节的人物事例

高尚民族气节的人物事例

高尚民族气节的人物事例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的故事)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少悲壮的英雄和骄傲的文人,他们都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我们打开那堆旧纸,里面记录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气节。

最有骨气的名人有哪些?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傲骨指数:★故事详细介绍:伯夷和叔齐是商朝末年古的儿子。

莫的。

古竹的政治中心在今河北省卢龙县西部(包括迁安、滦县等地)。

古朱军立他的第三个儿子舒淇为继承人。

古死后,舒淇离开了人世,让位于他的弟弟伯夷。

伯夷不想当君主,逃避了。

后来,他们在路上相遇,文心锡伯侯继昌()善于照顾老幼,深得民心,投靠了周。

文贤去世后,周武王继承了王位,但他为争夺王位而战。

他们认为统治者很残忍,强烈建议他。

武王不听,并决定摧毁企业。

伯夷和舒淇对周武王的行为嗤之以鼻。

他们发誓不做周的臣民,不吃周的饭。

他们隐居在首阳山,以采集野果为生。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傲骨指数:★★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保持气节而不食的故事。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

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县令。

有一次,郡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

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

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

”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

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

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写出了流传百世的诗文。

在为后人留下宝贵文学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他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国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苏武:贝加尔湖牧羊十九载傲骨指数:★★★在中国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就是苏武放羊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了苏武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依然保持着崇高的民族气节。

关于气节的故事

关于气节的故事

关于气节的故事在古代,有一个名叫孔融的人,他是一位极具气节的人物。

孔融小时候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品德,备受父母的宠爱。

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懂得礼仪和孝道,深受家人和师长的喜爱。

有一天,孔融和一位朋友一起去游玩,途中遇到了一位老者。

老者身穿破旧的衣服,满脸风霜,看上去十分憔悴。

孔融见状,立刻上前询问老者的情况。

老者告诉孔融,他是一位失意的士人,家境贫寒,无法谋生。

孔融听后,立刻拿出自己的钱财,赠与老者,并劝慰他不要灰心,一定会有好的机遇。

孔融的朋友见状,不禁感叹道,“你为什么要给一个陌生人这么多钱?他说不定是骗子。

”孔融笑着回答,“我不在乎他是什么人,我只在乎他的需要。

我相信善良的人终究会得到善报。

”。

后来,孔融的朋友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孔融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帮助他渡过难关。

孔融的朋友感激不已,他说,“你真是一个有大气节的人,你的善行一定会得到回报。

”。

孔融的故事告诉我们,气节并不只是指在道德准则上的坚守,更是一种胸怀和胆识。

一个有气节的人,不仅要有良好的品德修养,更要有胸怀宽广,心怀善意,乐于助人。

他们不会因为个人利益而放弃原则,不会因为困难而改变初衷。

他们坚守内心的信念,永远保持着善良和正直的品质。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需要更多的人学习孔融的气节,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培养善良的心灵。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让人与人之间充满爱和温暖。

愿我们都能像孔融一样,成为有气节的人,用善良的行为感染身边的人,传递正能量,让世界充满爱与希望。

气节的故事,不仅仅是古代的传说,更是对我们当代人的一种启示。

愿我们都能从中汲取力量,做一个有气节的人,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为气节,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

有关民族气节的伟人事迹材料三篇

有关民族气节的伟人事迹材料三篇
950)江苏泰兴人。1944 年参与新四
军,194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国内革命战斗中他多次立 功受奖,曾两次被评为战斗模范,荣获"爆破大王'、"华东
一级人民英雄'、"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等称号,并光荣地出 席了 1950 年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同年他参与了 入朝作战,担当志愿军第 20 军 58 师 172 团 3 连连长。 在 1950 年 11 月 29 日其次次战役中,杨根思奉命率领一个排 的战士,坚守在长津湖地区下碣隅里外围制高点--小高 岭,这是敌人南逃的必经之地。战斗打响后,他率领全排 先后连续打退了敌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的 8 次疯狂攻 击。此时,阵地上只剩下他与两名伤员,并且炸药用完。 当美军发起第 9 次攻击时,危险关头杨根思抱起最终一个 5 公斤重的炸药包,毅然冲入敌群,与 40 多个敌人同归于 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住了阵地,完成了切断敌人退路 的阻击任务。战后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根思追记特等功, 追授称号,并将他生前所在连命名为"杨根思连'。朝鲜最 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 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朝鲜政府还在他
牺牲的地方建立了"杨根思英雄纪念碑'。
困难重重,但是报国之心鞭策他,深夜攻读中几次晕倒, 他也无怨无悔。1959 年他荣获了该校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先后发表了 5 篇科学论文,他提出的"养分物质与开花物质 相互制约'的新观点,被国际上称为"邓氏理论',常常在国 际书刋中被引用。
邓景扬学成之后预备回国。他的导师、日内瓦高校 科学院院长苏达教授闻讯后极力挽留,他反复解释:"新中 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很需要人材。我是中国人,肯 定要回国效力。'导师深为他的爱国热忱所感动。他放弃了 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优越的工作条件,于 1960 年春,携带着 种子和仪器,踏上了归国的路程。

中国有气节10个人物的故事

中国有气节10个人物的故事

中国有气节10个人物的故事摘要:一、引言1.气节的定义与重要性2.中国历史中的气节人物概述二、正文: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众多人物以其忠诚、勇敢、坚守气节的品质成为了后人传颂的典范。

气节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一种对国家、民族和道德的忠诚。

本文将介绍十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气节人物,以期激发后人的敬仰之情,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一、引言气节,即气度、风骨、品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气节是一种崇高的品质,代表着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具有气节的人物,不仅在关键时刻为国家、民族舍生忘死,更在日常生活中坚守信仰、秉持正义。

气节人物的故事传颂千古,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二、正文1.屈原:楚国忠诚诗人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政治家、诗人。

他投身政治改革,主张国家强大、民族繁荣。

在其政治生涯中,屈原多次为国家建言献策,却遭受排挤。

他悲痛欲绝,投身汨罗江。

屈原的忠诚气节感动了天地,成为中国气节的典范。

2.诸葛亮:蜀国丞相诸葛亮,蜀汉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他忠诚蜀汉,一心报国,展现了“卧龙凤雏”的传奇地位。

在战争中,诸葛亮运筹帷幄,英勇善战,为蜀汉国家付出了毕生精力。

他死后被誉为“忠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气节的人物之一。

3.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东晋时期著名诗人。

他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等职务,却因不堪官场污浊而辞官归隐。

陶渊明坚守气节,远离官场,创作了许多描绘田园生活的诗篇。

他的《桃花源记》展示了一个理想的社会,成为后人向往的境界。

……。

有民族气节的英雄人物故事

有民族气节的英雄人物故事

有民族气节的英雄人物故事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涌现出了无数具有民族气节的英雄人物,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不惜牺牲个人利益,英勇奋斗,成为千古传颂的楷模。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英雄人物的故事。

一、岳飞:精忠报国岳飞是南宋时期的名将,他忠诚爱国,英勇善战,被誉为“民族英雄”。

他一生致力于保卫国家,多次击败金军的入侵,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

岳飞在军队中倡导纪律严明,关爱士兵,深受士兵的爱戴。

他始终坚持“精忠报国”的信念,即使在遭受奸臣陷害的情况下,也从未屈服于权贵。

岳飞的英勇事迹和民族气节,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

二、文天祥:宁死不屈文天祥是南宋末年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

他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率领忠勇军抗元,但最终失败被俘。

在狱中,他拒绝了元朝的威逼利诱,慷慨陈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达了自己视死如归的决心。

文天祥的宁死不屈,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气节和尊严,他的事迹和名言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三、刘胡兰:英勇就义刘胡兰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位女英雄。

她出身于一个贫苦家庭,为了追求革命真理加入了革命队伍。

她积极参与抗日活动,打击敌人,为家乡人民带来了希望。

在解放战争中,她担任了村干部,为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她被敌人逮捕了。

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她坚贞不屈,最终英勇就义,成为了一名伟大的革命烈士。

刘胡兰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繁荣而奋斗。

四、吉鸿昌:民族自强吉鸿昌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爱国将领之一。

他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自幼便立志为国家做出贡献。

他参加了同盟会和辛亥革命,为推翻封建王朝而英勇奋斗。

在抗日战争期间,他率领抗日同盟军抗击日本侵略者,为保卫家园而浴血奋战。

在临终前,他写下了“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豪言壮语,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吉鸿昌的事迹激励着人们为民族自强而努力奋斗。

关于气节的名人事例

关于气节的名人事例

关于气节的名人事例
1、文天祥: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国势衰微。

蒙古铁骑乘虚而入,长达40年的“蒙元侵宋战争”爆发。

文天祥积极拥护和支持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拥戴的幼小的皇帝逃亡广东继续抗元斗争,被任命为南宋朝廷最后一个具有相当地位和权力的左丞相。

后来被俘,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绝。

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于是写下了《过零丁洋》这首千古绝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岳飞:南宋时期,金兵大举进攻中原,岳飞在朱仙镇率兵与金兀术展开一场殊死决战。

正当岳飞节节胜利的时候,秦桧却以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

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

回到临安后,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3、史可法:明末清初,清兵南下,史可法率兵坚守扬州。

城破之时,史可法拒降被俘。

多铎劝降说:“你忠于明朝,但明朝已经灭亡了。

现在皇帝在我手上,你不如归顺清朝,还可以当上宰相。

”史可法大义凛然:“我早已知道会有这一天。

但国家破亡而没有死亡,这是我最大的遗憾。

我死不足惜,只希望你们转告皇帝,不要忘记我以死报国的决心!”。

有关气节的名人故事

有关气节的名人故事

有关气节的名人故事
有关气节的名人故事,例如文天祥、岳飞、苏武和屈原的故事:1、文天祥:当崖山战役发生,南宋皇室彻底灭亡的时候,文天祥没有选择苟安于人世,而是积极反抗。

在五坡岭被俘后,他拒绝了元朝的招降,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表达了他坚定的气节。

2、岳飞:岳飞是南宋时期抗金名将,他以“精忠报国”为信,终身践行,甚至在临死前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表达他对国家的忠诚。

3、苏武:苏武是西汉时期的使臣,他被匈奴扣押十九年,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汉朝的忠诚,甚至拒绝了匈奴的诱降。

他的坚韧和忠诚让他成为了中国古代气节的代表人物。

中国有气节的人物及事迹40字以内

中国有气节的人物及事迹40字以内

中国有气节的人物及事迹(40字以内)
1.文天祥:
被俘的他不畏酷刑,无视羞辱,以四年的无声表明心中坚定,以誓死的决心坚守忠义气节。

2.屈原:
他选择为一个曾排挤他的朝廷殉葬,至死怀抱着忧国忧民之心。

3.伯夷和叔齐:
为了忠孝道义的原则而死,至死不臣服于新朝。

气节让人可以忍辱负重,也可以了无牵挂。

4.陶渊明:
虽未赴死,但决不为世俗规矩折腰。

高风亮节者可生、可死;可无比悲壮,亦可洒脱自然。

5.孟晚舟:
被软禁一年,电子脚铐虽束缚了自由,却无法压制她的坚强自信、坚定不移。

民族气节的人物素材

民族气节的人物素材

民族气节的人物素材
1.文天祥:他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民族英雄。

在元朝入侵南宋时,他组织了抵抗,但最终被俘虏并被要求投降。

然而,他坚决拒绝了,他在《过零丁洋》一诗中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照汗青”的著名诗句,表达了他对民族气节的坚定信念。

2.岳飞:他是南宋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和民族英雄。

他坚决抵抗金朝的入侵,并倡导了“精忠报国”的理念。

他的名言“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充分展示
了他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3.郑成功:他是明朝时期的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他成功抵抗了荷兰殖民者的入侵,并收复了台湾。

他的名言“有志者事竟成”表达了他对民族独立的坚定信念。

4.林则徐:他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和民族
英雄,他在鸦片战争中领导了中国的抗英斗争,并取得了胜利。

他坚决反对鸦片贸易,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净化社会风气。

他的名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表达了他对民族气节的坚定信念。

5.邓世昌:他是清朝时期的海军将领和民
族英雄,他在甲午战争中指挥了中国海军的战斗,并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气节。

当他的船被击沉时,他拒绝逃生,并选择了与船一起沉没。

就民族气节的五个人物的故事 概括

就民族气节的五个人物的故事 概括

就民族气节的五个人物的故事概括
以下是关于民族气节的五个人物的故事概括:
1. 岳飞:南宋时期的著名将领,他率领南宋军队与金国进行了多次战斗,保卫了南宋的安全。

他以“精忠报国”为信念,最终被奸臣所害。

2. 文天祥:南宋末年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蒙古入侵时期坚决抵抗,被俘虏后宁死不屈,最终被处决。

他的《正气歌》表达了他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3. 林则徐:清朝时期的官员和思想家,他主张禁烟,领导了虎门销烟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4. 李大钊:中国近代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他积极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在狱中受尽折磨,但始终坚守信仰,最终壮烈牺牲。

5. 杨靖宇: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

他率领东北抗日联军在密林雪原的艰苦环境中与日寇血战,为全民抗战建立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功绩。

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

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

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1. 文天祥: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宋理宗宝佑时进士。

官至丞相,封信国公。

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招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

后不幸被俘,在拘囚中,大义凛然,终以不屈被害。

元世祖首先派降元的原南宋左丞相留梦炎对文天祥现身说法,进行劝降。

文天祥一见留梦炎便怒不可遏,留梦炎只好悻悻而去。

元世祖又让降元的宋恭帝赵显来劝降。

文天祥北跪于地,痛哭流涕,对赵显说:“圣驾请回!”赵显无话可说,怏怏而去。

元世祖大怒,于是下令将文天祥的双手捆绑,戴上木枷。

关进兵马司的牢房。

文天祥入狱十几天,狱卒才给他松了手缚:又过了半月,才给他褪下木枷。

元朝丞相孛罗亲自开堂审问文天祥。

文天祥被押到枢密院大堂,昂然而立,只是对孛罗行了一个拱手礼。

孛罗喝令左右强制文天祥下跪。

文天祥竭力挣扎,坐在地上,始终不肯屈服。

孛罗问文天祥:“你现在还有甚么话可说?”文天祥回答:“天下事有兴有衰。

国亡受戮,历代皆有。

我为宋尽忠,只愿早死!”孛罗大发雷霆,说:“你要死?我偏不让你死。

我要关押你!”文天祥毫不畏惧,说:“我愿为正义而死,关押我也不怕!”从此,文天祥在监狱中度过了三年。

在狱中,他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

文天祥深知女儿的来信是元廷的暗示: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团聚。

然而,文天祥尽管心如刀割,却不愿因妻子和女儿而丧失气节。

他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收柳女信,痛割肠胃。

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

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

泪下哽咽哽咽。

”狱中的生活很苦,可是文天祥强忍痛苦,写出了不少诗篇。

八月,元世祖问议事大臣:“南方、北方宰相,谁是贤能?”群臣回答:“北人无如耶律楚材,南人无如文天祥。

”于是,元世祖下了一道命令,打算授予文天祥高官显位。

文天祥的一些降元旧友立即向文天祥通报了此事,并劝说文天祥投降,但遭到文天祥的拒绝。

十二月八日,元世祖召见文天祥,亲自劝降。

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事迹

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事迹
古往经来中华民族有气节
1.项羽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2.于谦 明朝名将 民族英雄 多次击败外族入侵 后被人诬陷致死“社稷为重 君为 轻”“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3.文天祥 南宋大臣 面对元朝威逼利诱毫不动摇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气节典范 4 朱自清 宁肯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 最后终于被活活饿死! 5 刘胡兰 江姐 。。抗日英雄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汉族。字廷益,浙江钱塘人,明朝 名臣,民族英雄。宣德初年(1426),任命于谦为御史。宣德五年升兵部右侍 郎,巡抚山西、河南,整顿军备。正统十三年(1448),升兵部左侍郎。次年 秋,明京军主力在土木堡之战中溃败,英宗被俘,蒙古瓦剌军乘胜进攻京师 (今北京)。在此关头,于谦反对迁都,力主抗战,升任兵部尚书,率军击败 瓦剌军,取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战后,他首创团营军制,加强边戍,委任名 将镇守。主张以战求和,多次击败瓦剌军的进攻,迫使其首领也先释放英宗回 朝。景泰八年(1457)正月中旬 ,英宗借夺门之变重登帝位。二十二日,于谦 遭诬陷被害。后沉冤昭雪,赠太傅,谥肃愍,283), 原名云孙, 字宋瑞, 又字履善, 号文山. 吉州庐陵(今吉安县)人. 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宝佑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 因父丧未受官职. 开 庆初年(1259)蒙古军攻鄂州(今湖北武昌), 宦官董宋臣请理宗迁都以避敌锋, 文天 祥上疏请斩董宋臣, 以振奋人心, 并献御敌之计, 未被采纳. 后历任刑部郎官, 知瑞 州等职. 咸淳六年(1270), 因得罪奸相贾似道而遭到罢斥. 德佑元年(1275)正月, 闻元 军东下, 文天祥在赣州组织义军, 开赴临安(今杭州, 当时南宋的京城). 次年被任为 右丞相兼枢密使. 其时元军已进逼临安, 被派往元营中谈判, 遭扣留, 押往北就. 二 月底, 天祥与其客杜浒等十二人, 夜亡入真州. 复由海路南下, 至福建与张世杰、陆 秀夫等坚持抗元. 景炎二年(1277), 进兵江西, 收复州县多处. 不久, 为元重兵所败, 妻子儿女皆被执, 将士牺牲甚众, 天祥只身逃脱, 乃退广东继续抗元. 后因叛徒引元 兵袭击, 同年十二月, 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县)被俘. 元将张弘范迫其招降张世杰, 乃书《过零丁洋》诗以诉之. 末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次 年, 被押送大都(今北京), 囚禁四年, 经历种种严酷考验, 始终不屈. 于1283年从容就 义, 年仅47岁. 文天祥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 其中诗作达百余首, 成就很 高. 有《文山先生全集》. 其中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千古绝唱.

中国有气节的人物的故事优秀5篇

中国有气节的人物的故事优秀5篇

中国有气节的人物的故事优秀5篇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

一生坚决主张抗金。

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

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

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辛词继承了苏轼豪放词风和南宋初期爱国词人的战斗传统,进一步开拓了词的境界,扩大了词的题材,几乎达到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又创造性地融汇了诗歌、散文、辞赋等各种文学形式的优点,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辛词的独特风格。

辛词以豪放为主,但又不拘一格,沈郁、明快、激励、妩媚,兼而有之。

他善于运用比兴手法和奇特想象,对自然界的山、水、风、月、草、木都赋予情感和性格,并有所寄托。

他还善于吸收民间口语入词,尤其善于用典、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文句,往往稍加改造而别出新意。

但也有些作品因用典、议论过多而显得晦涩、呆滞。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突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

”吴衡照《莲子居词话》说:辛稼轩别开天地,横绝古今,论、孟、诗小序、左氏春秋、南华、离骚、史、汉、世说、选学、李、杜诗,拉杂运用,弥见其笔力之峭。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有气节的人物的故事
文天祥(1236-1283), 原名云孙, 字宋瑞, 又字履善, 号文山. 吉州庐陵(今吉安县)人. 南宋
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宝佑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 因父丧未受官职. 开庆初年(1259)蒙古军攻鄂州(今湖北武昌), 宦官董宋臣请理宗迁都以避敌锋, 文天祥上疏请斩董宋臣, 以振奋人心, 并献御敌之计, 未被采纳. 后历任刑部郎官, 知瑞州等职. 咸淳六年(1270), 因得罪奸相贾似道而遭到罢斥. 德佑元年(1275)正月, 闻元军东下, 文天祥在赣州
组织义军, 开赴临安(今杭州, 当时南宋的京城). 次年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 其时元军已
进逼临安, 被派往元营中谈判, 遭扣留, 押往北就. 二月底, 天祥与其客杜浒等十二人, 夜
亡入真州. 复由海路南下, 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 景炎二年(1277), 进兵江西, 收复州县多处. 不久, 为元重兵所败, 妻子儿女皆被执, 将士牺牲甚众, 天祥只身逃脱, 乃
退广东继续抗元. 后因叛徒引元兵袭击, 同年十二月, 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县)被俘. 元将
张弘范迫其招降张世杰, 乃书《过零丁洋》诗以诉之. 末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次年, 被押送大都(今北京), 囚禁四年, 经历种种严酷考验, 始终不屈. 于1283年从容就义, 年仅47岁. 文天祥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 其中诗作达百余首, 成就很高. 有《文山先生全集》. 其中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千古绝唱.
苏武(公元前140年~公元前60年),字子卿。

杜陵(今中国中西部陕西西安)人,是西汉尽忠守节的著名人物。

父亲苏建,曾经几次跟随名将卫青北击匈奴,后来做过代郡太守。

当时的官僚制度规定,父亲做官的,其子可以先从品级较低的郎官入仕做官。

苏武也是先任郎官,然后逐步升迁。

在汉武帝天汉元年,即公元前100年,他以中郎将之职奉命出使匈奴。

由于匈奴的缑王谋划劫持单于母亲阏氏归顺汉朝,而汉朝的副使张胜牵涉在内,苏武也受牵连。

匈奴单于为了逼迫苏武投降,开始时将他幽禁在大窖中,苏武饥渴难忍,就吃雪和旃毛维生,但绝不投降。

单于又把他弄到北海(今苏联贝加尔湖),苏武更是不为所动,依旧手持汉朝符节,牧羊为生,表现了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气节。

后来,昭帝即位后,汉朝和匈奴和亲,汉朝要匈奴送还苏武等使臣,但单于却慌称苏武等人已经死去。

后来,汉朝使者有到了匈奴地区,终于得知苏武依然健在,于是扬言说,汉朝的天子在上林苑中射到一只大雁,雁的脚上系着帛书,帛书中清楚地写着苏武在北方的沼泽之中。

单于只好把苏武等九人送还。

苏武在匈奴的时间很长,前后共有十九年。

在昭帝始元六年,即公元前81年,苏武终于回到了长安。

第二年,上官桀、上官安父子和桑弘羊被人控告谋反,苏武和上官父子、桑弘羊原来关系很好,加上他的儿子也参与其中,苏武被罢官。

昭帝死后,苏武因为参与了拥立宣帝,被赐爵关内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