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和9加减法(看图列式解决问题
《8的加法》大班教案7篇
《8的加法》大班教案7篇《8的加法》大班教案7篇《8的加法》大班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8、9的加减法。
2、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有关8、9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7个红色圆片、2个白色圆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1、对口令。
复习有关8、9的组成。
2、看图列式。
○○○○●●●○○○○|●●●问:你们能根据一幅图列出2道不同的加法算式或减法算式吗?二、新授832;创设情境,尝试计算8的加减法1、看图说话。
(出示红花图画)师:漂亮吗?图上画着什么?谁还想说,并且和他说的不一样?(让学生充分说自己的看法,不阻止学生联想一些童话情节。
)2、根据这幅图,你能写出哪些算式?小组合作讨论。
汇报交流,教师板书:5+3=8、3+5=8、8-5=3、8-3=5师:看一幅图,我们可以列2道加法算式和2道减法算式。
833;动手操作,教学9的加减法。
1、摆5个红小棒,4个绿小棒(老师领着学生整齐地摆出来)师:你能根据你摆的小棒,列几道不同的算式吗?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5+4=9、4+5=9、9-5=4、9-4=5834;出示想一想:4+4=()8-4=()师:怎样计算?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一的第6、7、8、9题。
1、第7题。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哪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得到8。
2、第6题。
学生独立理解题意,看图列式,集体订正。
3、第8题。
计算,要求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4、第9题。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上书写算式。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你在这节课学会了什么?《8的加法》大班教案2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按实物图的内容选择第三张答案图,并列出算式。
2、要求幼儿用准确的语言讲述算术式的含意。
3、引发幼儿学习数字8的兴趣。
《8、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8、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8、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1《8、9的加减法》是在学习7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的。
学生在学习6、7的加减法时就会根据一幅图列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教材已为本课的一图四式作了铺垫。
因此,学习这部分内容,我主要从学生的经历中展开,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来感知知识的发展过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成功之处:1、旧知铺垫,情境导入。
在学习新知之前,以旧知铺垫,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课始,先让学生复习和巩固7以内加减法和8、9的组成,为学习8、9的加减法作好铺垫。
创设小动物队列比赛情境,让学生猜一猜哪种站得最整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
学习8的加减法时,引导学生观察恐龙图,放手让学生提问题,并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让学生探索出一图四式,并掌握了8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9的加减法时,我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让学生摆圆片,列出四道算式并计算得数。
最后直接用想一想的办法来计算8、9的加减法,引导学生想8、9的组成来计算出8、9的加减法。
这样让学生经历了直观看图列式计算、动手操作计算和直接动脑口算的探究过程来感知、体验知识的发展过程,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计算的方法,最后通过实践应用和反思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提高口算能力。
使学生亲自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
总之,本节课通过旧知铺垫、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应用反思的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来,教学效果好。
不足之处:从学生的练习反馈中发现,由于计算不熟练和计算不够认真,口算结果容易出现错误。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培养学生细心、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8、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2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 56、57页教材分析: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本单元10以内加减法的第二部分内容的第2课时,它是在学生认识了数字8和9、7以内的加减法等内容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和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一图四式
看图列算式
3+4=7(只)
人教版一 年级数 学上册- 和的加 减法解 决问题 一图 四式
人教版一 年级数 学上册- 和的加 减法解 决问题 一图 四式
看图列算式
7-2=5(人)
人教版一 年级数 学上册- 和的加 减法解 决问题 一图 四式
人教版一 年级数 学上册- 和的加 减法解 决问题 一图 四式
看图列算式
6+3=9 3+6=9 9-6=3 9-3=6
看图列算式
6+2=8 8-6=2 2+6=8 8-2=6
看图列算式
4+5=9 9-4=5 5+4=9 9-5=4
看图列算式
6+2=8 8-6=2 2+6=8 8-2=6
看图列算式
5+3=8 8-5=3 3+5=8 8-3=5
看图列算式
一图四式
思考: 什么叫一图四式?
根据一幅图可以写出 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 减法算式。
4+2=6 2+4=6 6-4=2 6-2=4
看图列式计算。
5+3=8 3+5=8 8-5=3 8-3=5
看图列式计算。
5+4=9 4+5=9 9-5=4 9-4=5
看图列算式
6+2=8 2+6=8 8-6=2 8-2=6
看图列算式
9-4=5(只)
人教版一 年级数 学上册- 和的加 减法解 决问题 一图 四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教版一 年级数 学上册- 和的加 减法解 决问题 一图 四式
看图列算式
9-4=5(只)
人教版一 年级数 学上册- 和的加 减法解 决问题 一图 四式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8.9看图列式计算》说课稿(3)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8.9 看图列式计算》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8.9 看图列式计算》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列出相应的加减法算式,并进行计算。
内容较为简单,但对学生初步建立数学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还不够熟悉。
但是他们对图片有较强的兴趣,通过图片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可以通过观察图片,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列出相应的算式。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列出相应的加减法算式,并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列出相应的加减法算式,并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出合适的算式进行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2.新课导入:介绍加减法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3.实例讲解:通过出示图片,让学生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列出相应的加减法算式,并进行计算。
4.练习巩固: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应用。
6.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学习收获,进行自我评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成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以及通过观察图片,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列出相应的算式。
《8、9的加减法》教案
《8、9的加减法》教案《8、9的加减法》教案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8、9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第56、57页的内容,练习八的第7、8、9题。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8、9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方法及手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来解决问题。
信任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给学生讲故事:“在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一位数学国的国王,他最爱跟喜欢数学,爱动脑的小朋友交朋友。
听!他来了。
(一段语音)“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数学国国王,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的礼物,大家想得到我的礼物吗?你们要是闯过三关,我就送给你们礼物。
”二、闯关1.闯第一关,师在黑板上挂上恐龙图。
(1)师:我们来闯第一关,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在图中都看到了什么?请讲给你的同桌听。
(出示:在大森林里来了6只蓝恐龙,2只红恐龙。
)学生汇报(2)提问题①请看恐龙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就能和小恐龙成为好朋友,愿意吗?②让学生看图写算式。
要求:小组分工合作。
3人写算式,1人总结。
③汇报交流,相互评价。
操作悟理,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闯第二关课件师在黑板上摆学生摆7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老师领着学生整齐地摆出来)师:摆一摆你们的圆片,计算以下题目:(老师边写算式边叙述)7个加上2个是几个?(7+2=)2个加上7个是几个?(2+7=)从9个里面去掉2个剩几个?(9-2)从9个里面去掉7个剩几个?(9-7)(板书:7+2= 9-2= 2+7= 9-7=)完成书中57页填空2.发掘计算的方法。
8和9加减法教学设计(共6篇)
8和9加减法教学设计(共6篇)篇:8和9加减法设计《8和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交流、自主探究,实践操作等活动,在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中,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教学难点: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一图四式)。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复习口算:(口算卡片出示)2、复习8、9的组成。
3、导入。
学生正确口算并汇报答案。
学生和教师做数的组成游戏。
学生说“你的朋友在这里,我是1,7和1可以组成8.”学生听教师导入新课,感受没有见过的动物,说出看到得动物“恐龙”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示图观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1、看图说话。
①出示“恐龙图”,创境激趣。
②指导观察,激励汇报师:漂亮吗?你从图上知道了些什么?2、看图写算式。
同桌合作:看恐龙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同桌能帮忙列式解决吗?(同桌2人一人提出问题,一人列算式。
)3.汇报交流,相互评价(二)操作悟理,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1、操作感悟。
(1)摆一摆:左边摆7个,右边摆2个。
(2)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3)写一写:根据你摆的学具,你能写出几道算式?2、汇报评定。
(三)思考交流,发掘计算方法。
1、看一看,算一算:5+4=()4+5=()9-4=()9-5=()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还可以怎样想?2、帮助学生积累一个计算减法的方法。
计算:1+7=()抢答:8-7=()师:怎么想出来的?3、指导小结,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所学的加减法都是有关谁的计算?板书课题:8、9的加减4、阅读课本“生活中的数”。
一年级数学试题大全
一年级数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面图中长方体有()个,正方体有()个,圆柱有()个,球有()个。
【答案】3;4;3;2【解析】略2.分一分,数一数,填一填。
有()个,有()个,有()个,有()个,有()个,有()个,有()个,有()个。
【答案】1;2;3;1;3;2;3;3【解析】略3.下图是个撬大石头的杠杆,请根据提示在括号里分别填上杠杆的三个支点。
【答案】动力作用点;支点;阻力作用点【解析】略4.图中有()个正方形。
【答案】14【解析】略5.有()个,有()个,有()个,有()个。
【答案】5,2,3,5【解析】略6.七巧板。
(1)七巧板由()块板组成。
(2)七巧板由()种图形组成,其中有()个△,()个□和()个。
(3)1号图和()号图一样大,()号图和()号图也一样大。
【答案】(1)7;(2)3,5,1,1;(3)2,4,6【解析】略7.球容易滚动。
【答案】正确【解析】略8.算一算,分一分。
【答案】方法一、小猪的家:①④⑤⑦;小鹿的家:②③⑥⑧⑨方法二:得数大于3:②⑥⑦⑧;得数小于3:①③④⑤⑨【解析】略9.小动物们排成一队去游玩,一共有()只动物去游玩,从左边数起()在第7个。
【答案】7 天鹅【解析】考察了学生对前后,上下,左右位置的认识。
10.(1)(2)(3)【答案】(1)6、1、2、2;(2)5、2、4、3;(3)2、2、1、2【解析】略11.下面图形中是圆柱的画“√”,是球的画“○”。
【答案】(√)、()、()、(√)、()、(○)【解析】略12.下面物体不是同类的是A.B.C.D.E.【答案】E【解析】略13.下面物体中不是同类的物品是A.B.C.D.【答案】D【解析】略14.连一连。
(把形状相同的物体用线连起来)【答案】【解析】略15.数一数。
【答案】3,7,2,3【解析】略16.在图形中画一条线,将各图分成一样的两部分。
【答案】【解析】略17.看图列式计算。
□+□=□□+□=□□+□=□+□【答案】3+2=5;2+3=5;2+3=3+2【解析】略18.看图列式。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8.9 看图列式计算》教案(3)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8.9 看图列式计算》教案(3)一. 教材分析《8.9 看图列式计算》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列出相应的加减法算式,并能够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算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他们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引导来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也需要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能够列出相应的加减法算式,并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能够通过观察图片,列出相应的加减法算式。
2.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练习。
3.采用分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应的图片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计算。
2.准备计算器,用于学生进行计算。
3.准备分组合作的材料和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图片中有哪些物品?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初步感受观察和计算的乐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组图片,每组图片中有两个物品,让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两个物品之间有什么关系?你可以用数学算式来表示吗?”引导学生列出相应的加减法算式,并进行计算。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有一组图片和计算器。
学生需要根据图片,列出相应的加减法算式,并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类似的题目,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稍微复杂的问题,如两组图片的物品数量之间的关系。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1《8和9的加减法》练习课教学反思这节课是练习课,首先,我通过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一图四式”。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看一幅图列出两个算式的基础,所以列出加法算式相对容易一些,而列出减法算式则是这部分的难点。
所以本节课我把重点放在了看图列式计算上。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1、学生会看图说话,但是不会自主的提出数学问题。
这跟我*时引导的不够有关系,今后我也会多加强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2、学生会计算,但是说不出算法。
当我出示一张口算题时,全班同学都会算,但是你要问他是怎样算出来的时,大多数学生都说:“我是想出来的”,你问他是怎样想的,学生却答不上来。
这就需要*时教给孩子计算的方法,把算理教给学生,这一点我做得还不够。
3、学生对数学信息还不够__。
这是*时缺乏训练的结果。
在今后的.学习中,时不时的联系生活实际给孩子出一些数学题,训练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我深深的感到,自己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孩子们感知数学信息和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培养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8和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2有关8和9的加减法的安排是由一幅图表示两个算式过渡到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
重点应放在“一图四式”,且要注意教材中的安排意图。
慢慢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看图说话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是复习前段时间的口算题,可以采取游戏的形式,吸引学生的__。
例如:拍掌、猜数等各种形式。
在新授时用蓝猫引入,直接出示主题图,然后要求学生说出是怎样想的,显得有些脱节,使学生不知道怎样回答。
应注意__的有效性,引导学生按老师设计的教学程序进行。
在动手摆图片过程中,应注意摆的过程,摆的思路,应让学生在思维中操作,在操作中思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多采取不同的形式的教学,吸引学生的__。
做到并不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教,而是传授思想和方法。
为了使学生掌握8和9的加减法,使学生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8、9的加减法》数学教学一等奖说课稿
《8、9的加减法》数学教学一等奖说课稿1、《8、9的加减法》数学教学一等奖说课稿《8、9的加减法》是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六单元第二小节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学习了7以内的加减法和8、9的认识的基础上安排的,是进一步学习20以内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
它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本册书的重点内容之一,甚至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都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到根据一幅图能够列出两加两减四个算式。
会计算8、9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
其中教学的重点是计算8、9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是看图列算式(减法算式)、正确计算。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学法上我采用了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操作、思考、游戏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归纳、合作以及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法上采用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的方式,主要应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通过点拨、引导使学生形成技能。
在教学程序上,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了以下三个环节:第一:导课。
在这个环节中,首先对学生提出《课堂常规》要求,以对口令、比一比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常规》、遵守《常规》;再复习8、9的组成,为熟练口算扫清障碍。
第二:新课。
1、结合情境,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一图四式”。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看一幅图列出两个算式的基础,所以列出加法算式相对容易一些,而列出减法算式则是这部分的难点。
因此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以看图说话的.方式搜集相关数据,初步感知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2、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通过摆苹果图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一图四式”。
在计算过程体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3、帮助学生积累计算方法,为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
直接出示算式5+3、3+5、8-3、8-5计算,提问: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鼓励学生说出多种计算方法,使计算方法多样化(如:数数、想数的组成与分解、调换加数的位置、算减法想加法等)。
一年级数学小学数学北京版试题答案及解析
一年级数学小学数学北京版试题答案及解析1.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全书的,还剩下几分之几没有看?剩下的比已经看的多几分之几?【答案】剩下没有看,剩下的比已经看的多。
【解析】【考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这本数的全部页数看作单位“1”,可用单位“1”减去可计算出剩下全书的几分之几,然后再用剩下的分数减去已经看的即可,列式解答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1﹣=,﹣=,答:还剩下没有看,剩下的比已经看的多。
2.(1分)最大的分数单位与的差是。
【答案】【解析】分析:最大的分数单位是,因分母是1的分数可化成整数,且一般不作为分数出现。
用减去即可。
解答:=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分数、小数、和自然数的计数单位知识的掌握情况。
【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3.把条件与适当的问题连一连,再计算。
1.妈妈买来15个苹果,吃了8个。
吃了几个?2.小明在两天里共写了16个字,第一天写了7个字。
还剩几个?3.篮子里有12个苹果,吃了—些苹果后,还剩4个。
小明写几个?4.小明、小刚共写了14个生字,小刚写了9个。
小明第二天写几个字?【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有关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已知条件,先选择适当的问题,再写出正确的答案。
4.选一选,填序号。
① 25元② 10元③ 30元④15元1.()和()的价钱和是五十五元。
2.()和()的价钱和是二十五元。
3.()比()的价钱多二十元。
4.()比()的价钱少五元。
5.()、()和()的价钱和是五十。
【答案】本题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1.①,③ 2.②,④ 3.①,④ 4.①,③或②,④ 5.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两个数和与差的实际问题,通过列式计算求出两个数的和或者差,进行判断,即25+30=55,10+15=25,30-10=20,15-10=5,25+10+15=505.【答案】14-8=8【解析】本题两组豌豆共有14个,前面一组共有8个,求后一组豌豆的个数,用减法解决,即14-8=8(颗)6.【答案】40+5=45 45-40=55+40=45 45-5=40【解析】本题小棒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是4捆,一捆10个,共40个,后一部分是5个,两部分共有45。
10以内加减法各种题型
10以内加减法各种题型
以下为您整理的 10 以内加减法的各种题型及解析:
一、直接计算型
1. 2 + 3 = ()
解析:2 和 3 合起来是 5,所以 2 + 3 = 5。
2. 9 4 = ()
解析:9 去掉 4 还剩 5,所以 9 4 = 5。
二、填空型
1. ()+ 4 = 7
解析:因为 7 4 = 3,所以括号里填 3。
2. 8 ()= 2
解析:因为 8 2 = 6,所以括号里填 6。
三、比大小型
1. 5 + 3 () 7
解析:先计算 5 + 3 = 8,8 大于 7,所以 5 + 3 > 7。
2. 9 6 () 4
解析:9 6 = 3,3 小于 4,所以 9 6 < 4。
四、看图列式型
1. (图上有 5 个苹果,又画了 3 个苹果)
列式:()
解析:原来有 5 个苹果,又画了 3 个,就是把 5 和 3 合起来,列式为 5 + 3 = 8。
2. (图上有 9 个气球,飞走了 4 个)
列式:()
解析:原来有 9 个气球,飞走了 4 个,就是从 9 里面去掉 4 个,列式为 9 4 = 5。
五、解决问题型
1. 小明有 3 个苹果,小红有 4 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几个苹果?
列式:()
解析:把小明的 3 个苹果和小红的 4 个苹果合起来,就是一共有的苹果数,列式为 3 + 4 = 7(个)
2. 树上有 8 只鸟,飞走了 3 只,树上还剩几只鸟?
列式:()
解析:从原来的 8 只鸟里面去掉飞走的 3 只,就是剩下的鸟的数量,列式为 8 3 = 5(只)。
8和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8和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8和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8和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1设计说明1.教学内容在安排上要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与6、7的加减法基本一致,不同的是要求比前者略有提高,如在6、7的加减法计算中出现了“一图两式”,而在本节课则只出现了“一图四式”。
另外,在教材55页7题中渗透了统计思想,以及在练习中安排了比多比少的内容。
2.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在设计8和9的组成环节中,教材只给了一部分分解的内容,其他的都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3.加强了操作与观察活动的'目的性。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在设计时通过让学生分一分、摆一摆、想一想等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实物背景中更好地理解8和9的组成与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学生准备 8个五角星 9张圆形卡片 9根小棒教学过程⊙自主操作,引入新课1.请同学们拿出8个五角星,自由分成两份,然后写出8能分成几和几。
2.小组内互相交流,你们小组共有多少种分法?3.按照上面的方法,请同学们拿出9张圆形卡片,分成两份,看一看有多少种分法。
4.导入:之前我们学习了8和9的组成,现在我们来学习8和9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组内交流等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知识迁移,发现规律1.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已经交流了你们的分法,现在谁能代表你们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分法?2.完成教材53页“做一做”,教师指导。
设计意图: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这方面知识有所了解,所以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帮助学生寻找规律,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卷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直接写出得数。
(共分)101.直接写出得数.53+8= 3×5=2×6=2+6=4×5=86-20=43-6=4×4=70-4=24+6=17-9= 2×4+4=20+36=3×6-6=6×6=4×4-9=18-0= 5×1=6×4+5=34-6+8=二、竖式计算。
2.竖式计算。
(1)36+54=(2)61-26-7=(3)47-26+55=三、填空。
(共分)383.把口诀填写完整。
三________十八________三得六________五二十________二十四三________十五________十二4.在横线上填上“<”“>”或“=”。
6×4________6+4 4×1________4+1 5.找规律填数。
4×3________2+62+2________2×25×5________5+55×1________63×3________66×3________6+6+6(1)3,6,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4,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有________个苹果,每________个放一盘,放了________盘;(2)有________个苹果,平均放在________个盘里,每盘放________个。
7.5个4比4个4多________,比6个4少________;比58少23的数是________,比75多15的数是________;3个6相加的和是________;4与6相加的和是________;把“5+5+5+5+5”改写成乘法算式是________。
通州区第一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第2课时教案北师大版
总复习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
这节课老师又要带小朋友去数学王国了,你们高兴吗?要进大门,必须做出这些题目,你想试试吗?14-5=16-9=13-4=12-8=11-6=9-6=3+5=7+4=5+8=学生口答完,大门开了,看,智慧爷爷来迎接我们啦!二、知识整理。
智慧爷爷要带我们去一个美丽的大草坪,哎哟,草坪上有很多的卡片,很杂乱,我们去捡起来,让大草坪重新美丽,好不好?原来这些卡片上是些计算题呀,没关系,我们能把它们算出来。
让我们小组合作,每人做3题,把它们算出来。
(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这些题目都是属于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1、请小朋友把这些卡片分成两大类。
(学生自主分类)分完之后,请小组代表(两人)到投影上展示,并分别说一说每一类相同的地方,即分类标准。
可能有两种答案:(1)加、减(2)两位数与一位数两位数与整十数2、把每部分进行再分类。
3、观察一下,还有哪些是可以分成两种情况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请同学就各种小类型分别举例出题,指名说答案和计算过程,板书括号里的内容。
5、100以内的加减法除了这些类型之外,我们还学过哪些类型?(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指名举例,并计算出来,说出计算方法。
练一练:看谁跑得快:你能很快说出下面各题得数的十位是几吗?31+6=□7 75-6=□9 74-20=□454+9=□3 37-8=□9 35+30=□5三、综合练习。
1、让我们来比一比。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每人一张练习纸,上面是100以内的口算题)小朋友们真棒,智慧爷爷带我们到智慧乐园去玩一玩。
连线。
2、我们先来到射击场,这些目标球上都有一个算式,请你说出算式的得数,如果正确,就能把球射中。
小射手的本领大不大,谁想来试一试?(学生做题)3、飞上太空。
这个游戏更好玩了,是飞上太空,只要你做对这些题目,就能坐上这架小飞机,飞到太空遨游了,谁来试试?4、踩地鼠。
(1)54+6=50 ()(2)73-20=71 ()(3)一个加数是4,另一个加数是50,和是54。
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重点知识+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重点知识+练习题重点知识(一)6~10的顺序:顺着数:6,7,8,9,10倒着数:10,9,8,7,6(二)6~10的组成和分解:6的组成和分解在数学书的P41的最上面;7的组成和分解在数学书的P41的中间;8的组成和分解在数学书的P52的最上面;9的组成和分解在数学书的P52的中间;10的组成和分解在数学书的P60的最上面;(三)一图四式:(详见博客“数学王国”分类关于一图四式的学习)PS:1、一图四式两道加法,两道减法;2、如果左右两边事物的数量是同样多的,可列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即可,这是一图四式的特殊情况,详见数学书P42 :△△△△△△3+3=6 6—3=3(四)解决问题:(详见博客“数学王国”分类中用数学P46和8、9解决问题。
)(五)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详见博客“数学王国”分类中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练习题一、是几就圈几。
二、写一写,看谁写得好。
三、把卡片上的数从小到大排列。
四、画一画,填一填,说一说。
五、看图,列式计算。
六、把右边的6串葡萄圈起来,把从左边数第7串涂上颜色。
七、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八、看图计算。
九、根据要求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十、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十一、在○里填上“>”、“<”或“=”。
十二、数一数。
十三、按规律填一填。
十四、从小到大连一连,看看是什么。
十五、数一数,算一算。
十六、要拿出5角钱,你能想出几种方法?十七、看图列式。
十八、在□和○里填上合适的数,使每条线上的和都等于下面□里的数。
十九、根据题意填列式。
二十、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二十一、算一算。
二十二、比一比。
二十三、根据圈里的数的规律,在□里填数。
二十四、你能找出几个数字?二十五、在○里填上“十”或“一”,使等号两边相等。
二十六、把横行、竖行的三个数相加,得数填在□里。
二十七、小调查。
1.我们班有( )个小组。
人数最多的小组是第()小组,一共有()人;人数最少的小组一共有()人。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8.9看图列式计算》教学设计(2)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8.9 看图列式计算》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8.9 看图列式计算》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列出相应的加减法算式,并进行计算。
这一章节的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旨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加减法,对于看图列式计算还比较陌生。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但是还不太会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因此,在这一章节的学习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找出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
三. 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图片,找出数量关系,列出加减法算式。
2.能够正确进行加减法计算。
3.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观察图片,找出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
2.难点:将实际问题与加减法算式结合起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各种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图片,找出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图片,图片中应包含不同的数量关系。
2.准备计算工具,如算盘、计算器等。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找出数量关系。
例如,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中有3只小鸟和2只小鸟,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数量关系。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实际问题,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给了他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让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并进行计算。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其他组成员列出相应的加减法算式,并进行计算。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他们对看图列式计算的掌握程度。
5.拓展(10分钟)出示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