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1.2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2课时热力环流
长春市实验中
学高一年级地理组
课
题
热力环流课时1课时
课
型
新授课授课教师
教
学
[来源: ZX XK ]
目[来源:学#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热力环流的定义,读懂热力环流示意图,理解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来源:ZXXK]
2.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动手
能力。
3.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局地
环流问题,达到知识拓展的目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获得热力环流直观具体的认识;同
时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概括能
力,并将其转化为地理语言。
2.通过读图分析,自主归纳变化规律。
3.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
性。
网Z# X# X#
K][来源: ]
标情感态度价值观
目标
1.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养成求真、求
实的科学态度。2.通过分析、理解、观察热力环流和
局地环流,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树
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
地理”的思想。
教
学
重
点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教
学
难
点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教材分
热力环流内容前后之间的关联性很强,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接上一节课第一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下又为接下来要学习的“风”、“三圈环流”、“季风环流”、“常见的天气系统”等知识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热力环流所教授的对象是高一新生。
热力环流所涉及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却是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但这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密切联系生活,通过实验视频观察、图示教学、提问、读图训练,让学生掌握热力环流原理,使学生学习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课
前准备1.提前下发导学纲要
2.PPT、投影仪
3.学生准备好彩色记号笔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备课
情景导入
导入语: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冷热不均引
起大气运动的第一课时:大气的
受热过程,那么这节课我们来学
习第二课时——热力环流。
思考图片中出现
的现象的形成原
因
以学生身边的地理
现象导入,这样做既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
趣,调动学习的积极
性,由被动学习变为
主动学习;也能学习
多媒体展示:
课件展示空调的图片,由此引出疑问:为什么空调在安装在房间的高处?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
神。
教学流程(1)观看实验视频,并提问:玻
璃缸内的烟是如何飘动的?说
出在垂直方向上和水平方向上
烟雾飘动方向。(2)根据学生回
答,在黑板上画出
受热冷却
学生观察实验现
象,并讨论实验
结论。请一位同
学回答在垂直方
向上和水平方向
上烟雾的运动。
通过实验,获得对热
力环流直观具体的
认识。空气的运动看
不见,摸不着,学生
很难直观感受,热力
环流的实验录像很
好地解决了这个难
题,形象直观,同时
能给学生留下更为
深刻的印象。
根据视频,分析原理
(1)针对视频现象,更加深入具
体分析。A地受热,而B、C
两地冷却。在垂直方向上,
A地受热空气膨胀上升,B、
C两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
学生自主看
书学习,理解热
力环流的形成过
程,并根据课件
听讲,思考。
教师针对学生讲解
模糊的地方进行补
充讲解,使学生对整
个过程更加清晰化,
理解更透彻。
A地受热空气膨胀上升使得1地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压。B、C两地冷却使得3、5两地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于是,在高空,同一水平面上空气从密度大的流向密度小的,也就是从高压流
向低压。空气总是从高压流
向低压,就如同水流一样,
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同样
的,在近地面,由气压高的4、
6两地流回2地,从而形成一
个首尾相接的环流。
承转: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那么,在生活中有哪些热力环流现象呢?
学生把热力
环流形成过程的
环节与空调安装
高度联系起来,
思考、分析,讨
论得出结论。
学生思考、讨论
并回答。
学生看书,理解热力
环流的形成过程,并
通过讲解,加深对热
力环流形成环节的
认识和理解,同时也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
采用直接图示法进
行教学,设计由浅入
深的问题,联系学生
身边的现象,并借助
多媒体课件,把抽象
的大气现象生动,形
象,具体地表现出
来。
解决开始留下的问
题,首尾呼应,培养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