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结课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就业人数某些影响因素的分析

摘要: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人口大国,我国在经历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就业问题,本文以中国的就业情况为基础,希望探索出一点能够解决或者缓解中国就业压力的方法,以达到缓解就业压力的目的。首先,通过统计分析说明中国目前的就业问题主要是就业供需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并存。随着城镇就业压力的增加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非农领域转移速度的加快,城市新生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交织在一起。这意味着中国的就业矛盾既是总量矛盾又是结构性矛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得不面对的一项长期任务。接着,从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平均工资水平,就业人数等数据出发,通过散点图和异方差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找到他们之中的联系,得到最后的结论。

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平均工资水平就业人数

一、引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中国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自然而然,就业问题就是人民面临的一个难以解决的大问题。因为人口基数大,所以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劳动年龄人口众多,国民教育水平较低以及由此带来的就业矛盾等问题。主要包括,劳动力供求总量不平衡,劳动力对口方向与产业结构性矛盾的问题,城镇就业与农村就业的矛盾问题,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富裕劳动力的交叉转移问题,新生劳动力冲击造成的失业问题等。

中国的劳动力供给具有刘易斯(注::刘易斯模型首创了经济发展研究的二元结构分析方法,开辟了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新思路,他的模型表示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的必由之路,启发人们认识当代发展中国家控制人口增长的深远含义。虽然也有一些批评意见,但是大体上得到了承认和推广)提出的无限劳动供给的特征,所以解决就业问题对中国政府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从90年代之后,中国的就业形势就一直比较严峻,农村剩余劳动力压力加大也是一个随之而来的严峻问题。目前全国迁移人口过亿,农村和城镇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都在不断加大的过程中,这些都说明了就业问题已经是中国目前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解决就业问题对中国国民和未来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一些对就业存在较大影响作用的因素,并建立计量模型,分析它们对就业产生的影响,并找出对就业影响比较大的因素。

二、模型设定和变量选取

影响就业的因素实际上是多种可能性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本文重点讨论一下变量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以及平均工资水平。

(一)

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国界范围内)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平均来说,GDP每增长1%就可以为我国创造近100万个就业岗位,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充分的就业率也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宏观经济目标,所以如果通过每年快速的经济增长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并以此来提高

就业率是我们很希望看到的一个结果,所以如何保证稳定且高速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持续发展使我们非常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二)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通常是指国家为实现其各种职能,由财政部门按照预算计划,将国家集中的财政资金向有关部门和方面进行支付活动,因此也称预算支出。通过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依靠财政支出拉动经济增长也会带来很多的负面效应,我国从1998年开始就一直实行积极宽松的财政政策,利用吸引国内外投资来拉动经济的增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投资过热现象,这由可能造成经济的虚假增长,产生大量的金融泡沫,一方面因为政府的投资行为对消费者的投资起到了很大的导向和鼓励作用,使他们拼命扩大生产规模,另一方面确实消费者消费能力的缓慢进步,无法吸收生产出来的产品,投资过热和消费问题综合起来造成了市场上供大于求的现象,导致存货越来越多,很容易形成经济泡沫,等这些泡沫破裂就会产生严重的问题。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国开始实行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来避免投资过热现象的持续,防止经济泡沫的产生。

(三)平均工资水平

平均工资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它表明一定时期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计算公式为:职工平均工资=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根据西方经济学中的工资理论。对劳动者来说,劳动供给决策实质上是把他有限的时间在劳动和闲暇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的问题。工作所带来的收入与闲暇的享乐互为成本。当工资上升时,闲暇的价格就会上升,这样就使得劳动力的供给增加。而工资上升会使人们更加富裕,扩大了人们对闲暇的需要,这就使得工资上升到一定水平后,劳动力的供给减少,这样就会形成工资率与劳动力供给的背弯曲线。

我认为处于背弯曲线的递增阶段是代表了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状况,他们工作目的还只是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所以工资对劳动力的供给弹性比较大。而处于背弯曲线上端的人,已经摆脱了工资高低对他们的束缚,工资对他们的劳动力供给的弹性较小。

数据收集:

根据国家统计年鉴,

就业人数:

国内生产总值:

三、模型的估计和检验

先做出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与平均工资水平,物价指数各经济变量与每年年末就业人数的散点图。

从以上散点图可以看出,以上变量与就业人数的关系基本符合指数关系,所以仅以国内生产总值与就业人数的关系构建计量经济模型。

假设模型为

其中,Y代表每年年末我国就业总人数;X代表的是每年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为随机扰动项,表示没有被纳入模型的其他变量对就业人数的影响。

为了方便使用线性模型,先对指数模型进行线性化,取对数可得

令Y(t)=lnY,=ln,X(t)=lnX,

Y(t)=+x(t)+

进行参数估计,可得到如下的模型:

Y(t)=10.528+0.056X(t)

t=(288.87)(17.98)

R^2=0.944 F=323.37 DW=0.1749

对结果进行t检验和F检验,在给定显著性水平=0.05的条件下,拒绝原假设,认为模型应该存在截距系数,解释变量GDP对应变量就业人数的影响显著。

拟合优度:R^2=0.944接近1 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

综上所述判断改数据中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异方差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