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声乐演唱特征探究_以_歌剧魅影_为例_欧海鸥
浅谈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的融合——以音乐剧《歌剧魅影》为例

MUSICLIFE2021年第12期陈瑶一、引言在声乐的发展过程中,音乐剧的产生,不仅能够直观地表现出表演者的个人情感,更能拓宽整个音乐市场和人们对于艺术的喜爱类型。
音乐剧不仅富含歌舞剧的表演模式,还汲取了演唱特点。
音乐剧在其降生之后就始终受着西方的轻歌剧和古典喜歌剧无形的影响,在其演出手法以及形式上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包含歌剧艺术色调的影子。
而随着音乐市场的发展,音乐剧逐渐在商业演出模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同时,美声唱法也会被普遍地运用到带有古典韵味的音乐剧创作中,并会因表演者在运用形式和表演模式的差异性而表现出新的效果,从而全面而细腻地展现出剧中人物的个人性格和情感特征,由此可以看出,美声唱法在音乐歌剧中是最基本的演唱方式。
世界四大经典音乐剧之一《歌剧魅影》在音乐节一直很受欢迎,这是一部以古典音乐为背景渗透着流行音乐元素的音乐剧,使得最基本的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两种演唱方式相结合产生新的火花。
本文将《歌剧魅影》作为探讨案例,分析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两种演唱模式所独具的特点以及相融合之后迸发出的新的火花,以达到为音乐剧演唱方式提供更多的有效借鉴的研究目的。
二、美声唱法相关概述美声唱法(在意大利语中被译为Bel canto),又被称为“柔声唱法”,根据其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为一种能够演唱出较为柔美的声音的演唱方式。
这种唱法要求相关的歌唱者需要在自然的状态下闭合好自己的声带,使得自己在歌唱的过程中以最放松的方式进行演唱。
在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需要将自己自然的声带闭合和流畅的气息在相同支点上相互配合,以求能够让声音顺着一条比较舒畅的管道在头部上方自然释放出来。
在16世纪末的文艺复兴期间,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出现了意大利美声唱法,在17世纪和18世纪将这种演唱方式不断发展和完善,从而使得意大利美声唱法在19世纪进入到了黄金时期并达到了巅峰。
这种演唱方式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在众多的作曲家不断进行创新突破的过程中,最基本的美声唱法也逐渐完善了在表演时的独有特征和唱法。
美声唱法在音乐剧中的运用——以音乐剧《歌剧魅影》选段为例

美声唱法在音乐剧中的运用——以音乐剧《歌剧魅影》选段为例摘要:西方声乐艺术建立了美声唱法这一科学完善的发声体系。
音乐剧演唱时需要运用到美声的演唱技巧,受到不同音乐风格的影响,因此在把握作品整体风格的基础之上灵活运用美声唱法演唱非常重要。
《歌剧魅影》是以演唱为主的音乐剧作品,我们以《歌剧魅影》为例探究美声唱法在音乐剧中的运用。
关键字:声乐技巧;美声唱法;音乐剧;《歌剧魅影》美声唱法起源于意大利,美声一词也来源于意大利语Bel canto,意为“美好的歌唱”或“美丽的声音”。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声乐艺术的发展,美声唱法不仅仅代表特定时期的声乐作品和演唱,而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
音乐剧起源于欧洲喜歌剧、轻歌剧与市井娱乐歌舞,最重要的三大支柱分别为戏剧、演唱和舞蹈,把美声唱法运用于音乐剧演唱中是最能拉近观众与舞台的艺术手段,观众也最容易从演员的歌声中理解作品内容、感受演员的情绪。
一、音乐剧的演唱特征音乐剧由喜歌剧和轻歌剧演变而成,是音乐、舞蹈、戏剧的结合体。
它通过音乐、歌曲、舞蹈、对白等要素的有效融合彰显其自身魅力,演员通过语言、肢体动作的演绎、音乐的传递将音乐剧的思想主旨传递给观众。
音乐剧在发展历程中吸收融合了各种各样的艺术体裁,在演唱方面形成独特的演唱特征。
(一)音乐剧的演唱具有多样性音乐剧的演唱方法很独特。
如歌剧只运用美声唱法、流行只运用通俗唱法,而音乐剧的演唱不拘泥于唱法,可以运用多种多样的演唱方法处理作品。
在一部作品中会出现多种唱法的融合,通过不同的唱法来处理不同的音区、不同的情感和不同的人物,使演唱者通过声音塑造人物、通过声音表达情感。
因此不论在作品中运用了什么样的演唱方式,其宗旨都是在为整个作品服务,在不同的音乐剧作品中使用恰当的演唱方法,是音乐剧演唱的特点所在,最终通过演唱传递出作品中的情感和意义。
(二)音乐剧的演唱需要美声唱法的支持音乐剧由喜歌剧与轻歌剧发展而来,演绎的方式以及艺术体裁,在演唱上也继承了美声唱法的演唱方式。
音乐剧中声乐演唱特征及教学研究———以《歌剧魅影》为例

音乐剧中声乐演唱特征及教学研究———以《歌剧魅影》为例作者:李花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第2期摘要:音乐剧是一种兼具舞台戏剧性和音乐表演性的戏剧形式,音乐剧中歌唱表演比例较高,但相对于歌剧而言,音乐剧的声乐演唱更为自由和独特。
《歌剧魅影》作为音乐剧发展史上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它在声乐演唱处理上融合古典美声和现代流行音乐的演唱方法,这对音乐剧演唱创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以《歌剧魅影》中几个代表性唱段为例,探讨音乐剧声乐演唱的特征,希望能够为音乐剧学习者的表演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音乐剧声乐演唱唱段成因《歌剧魅影》是著名音乐剧大师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代表作品,由法国作家勒鲁同名小说改编而来。
相对于现代早期音乐剧,该剧在创作时采用了大量古典音乐,不少研究者称之为舞台剧和歌剧的融合体,虽然该剧部分继承了传统歌剧的音乐风格,但在声乐演唱的处理上却颇具现代性,这也对现代音乐剧日渐自由的声乐演唱风格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诸多经典唱段也成为现代声乐专业学习者的必学唱段。
相对于专业声乐演唱而言,音乐剧更强调戏剧结构冲突的表现,因此对于抒情演唱的要求更高。
本文通过对音乐剧声乐演唱的特征分析,希望能够为音乐剧学习者提供一定的指导。
一、以《歌剧魅影》为代表唱段教学简析(一)《Think of me》唱段简析《Think of me》是《歌剧魅影》中的第二个唱段,该唱段是女主角克里斯汀与恋人离别时演唱的,也是全剧首个独唱唱段。
唱段以D大调4/4拍作为开始,演唱者通过女高音气声唱法来演绎,在饱满的情绪中表露出一丝哀伤:“when we’ve said goodbye. Remember me, once in a while. Please promise me you’ll try.”这一节女主角情绪逐渐丰满,演唱时胸腔共鸣充分辅助低音区的情感表达,自然而流畅,随后转入高音区时将情感推上高潮,同一旋律再次出现后欣赏者就明确感受到了角色情感的变化。
音乐剧声乐演唱特征探究以《歌剧魅影》为例

基本内容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展音乐剧声乐演唱领域,探究不同风格 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剧声乐演唱特征,从而为音乐剧的发展与传承提供更多 有价值的见解。
参考内容二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歌剧魅影》是法国作曲家安德烈·普列文和英国词作家加斯顿·勒鲁共同 创作的音乐剧。自1986年在巴黎首演以来,已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音乐剧之一。 其讲述的是在巴黎歌剧院,一个名叫魅影的怪异男子对歌唱家克里斯汀的迷恋, 以及一段复杂的爱情故事。
基本内容
最后,音乐剧的声乐演唱还强调声音与剧情的连贯性和统一性。《歌剧魅影》 中的每一个唱段都是整个剧情的一部分,通过音乐将各个片段连接起来,使整部 音乐剧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唱段也都有其独特的情感和主题,但它们又相 互、相互呼应,形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基本内容
总的来说,《歌剧魅影》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多元化的演唱方式以及演员 们的精湛表演,展现了音乐剧声乐演唱的特征和魅力。它不仅是一部成功的音乐 剧作品,更是声乐演唱艺术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
在舞台表现方面,《歌剧魅影》展现了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首先,舞台布 景设计别具一格,巧妙地利用镜面和镂空效果,将歌剧院内部的宏伟与复杂展现 得淋漓尽致。灯光音效也相得益彰,为观众营造出一种既浪漫又神秘的艺术氛围。 此外,演员们的表演也相当出色,他们通过精湛的歌舞技巧和真情实感的演绎, 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基本内容
这部音乐剧以其优美的音乐旋律、引人入胜的剧情和卓越的声乐演唱而著名。 下面我们就从《歌剧魅影》中的唱段分析来看音乐剧声乐演唱特征。
基本内容
首先,音乐剧声乐演唱的最大特征就是它的综合性和多元化。在《歌剧魅影》 中,我们能够看到古典、流行、摇滚、电子等多种音乐风格的融合。这种多元化 的音乐风格使得音乐剧的声乐演唱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同时,演员们还通过唱 段的配合和变化,展现出角色的性格、情感以及故事的情节发展。
音乐剧演唱中的美声因素——以音乐剧《歌剧魅影》为例

|Yin Yue Wu Dao-音乐舞蹈■一音乐剧演唱中的美声因素—以音乐剧《歌剧魅影》为例陈国东福建闽江学院音乐学院摘要:音乐剧本身就融合了古典、流行、美声等多种音乐因素,同时也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艺术性、视听性,已经得到了我国很多社会民众的喜爱与追求。
美声因素在音乐剧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音乐剧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
本文先阐述了音乐剧演唱过程中美声唱法的作用,接着结合《Think of me》《all i ask of you》《The Phantom of the Opera》三个唱段,分析了美声因素在音乐剧《歌剧魅影》中的实际体现,最后从尽可能使用“横唱法”、降低美声唱法在音乐剧中的运用难度、改善美声唱法在音乐剧演唱中的运用方式等三个方面,探讨了音乐剧中美声因素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音乐剧美声因素歌剧魅影美声唱法中图分类号:J8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0)24-0077-04音乐剧最早出现在19世纪,改变了传统舞台的艺术表现形式,带来了非常丰富的视听体验。
与此同时,音乐剧中的音乐元素也具有显著的多样化,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效果。
在音乐剧艺术体系中,《歌剧魅影》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同时美声因素在这部音乐剧中体现得也比较显著。
针对于《歌剧魅影》中美声因素的研究与分析,也能够综合展示美声因素在音乐剧《歌剧魅影》中的具体体现和实际应用,有利于美声唱法在音乐剧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下面也主要结合这一点,谈一谈音乐剧演唱过程中美声因素的应用成效。
一、音乐剧演唱过程中美声唱法的作用在音乐剧演唱活动中,美声唱法具有非常显著的应用成效,这里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
第一,美声唱法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而这些特征也是音乐剧的基础。
美声唱法有清晰的咬字,具有较高的音准水平,并且音区也可以得到较好的过渡。
与此同时,演唱者在使用美声唱法的时候,也会保持流畅的气息、可控的音量和适当的颤音。
音乐剧《歌剧魅影》的艺术特征探析

音乐剧《歌剧魅影》的艺术特征探析本文介绍了音乐剧《歌剧魅影》的故事情节,分析了这部音乐剧的主要艺术特征。
认为,《歌剧魅影》是以更为开放的题材来进行创作;其表现手法具有多元化的特性;体现出了较为独特的音乐风格。
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标签:音乐剧;《歌剧魅影》;艺术特征韦伯在音乐剧的创作方面具有很大的天赋,其创作的《歌剧魅影》就是他的一部代表作,这部作品取得了极高的评价和成就,对后世的作品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这部剧中具有的艺术特征为这部剧的成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韦伯在创作上的创新以及其独特的艺术特征是这一部剧中较为吸引观众的一部分,也正是由于他采用的多元化的艺术手法,让《歌剧魅影》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
一、《歌剧魅影》内容简介《歌剧魅影》是一部具有极高影响力的音乐剧,它是艺术家韦伯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不管是音乐还是人物形象的表现等都是很卓越的,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
这部音乐剧是改编自法国作家的同名小说《歌剧魅影》,这部音乐剧主要讲述的就是魅影以及Cristina的故事,他们之间坎坷、诡异、又浪漫的爱情故事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魅影是一个相貌比较丑陋的男子,也因此从他出生开始就被人称为恶魔之子,并一直受到歧视和不平等的对待,受人歧视的魅影一直都隐居在歌剧院的一间密室之中。
女主角Cristina是一名被收养的孤儿,她也生活在歌剧院之中,但与魅影不同的是,Cristina不仅有纯洁善良的性格,还有着天使般的魅力面孔。
Cristina的出现给魅影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让魅影的一直暗淡无关的生活出现了一丝明亮的色彩,他们互相在黑夜里交谈,魅影就教Cristina歌唱。
就在一日复一日的相处之中,以音乐天使的身份与Cristina相处的魅影渐渐成为了Cristina最尊敬的人,而魅影也渐渐地爱上了这个美丽善良的女孩,那段日子是美丽而幸福的。
但是幸福的日子总是不会太长,我们不能预料到将来会发生什么,Cristina一个小时候的朋友的出现将这一切美好都改变了,这个幼时的玩伴名字叫做劳尔子爵。
歌剧魅影赏析___魔鬼的天籁

魔鬼的天籁——音乐剧《歌剧魅影》赏析摘要:音乐剧《歌剧魅影》是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经典作品之一,剧本根据法国作家加斯东•勒鲁所撰著的爱情惊悚小说《歌剧魅影》改编。
它是史上最成功的音乐剧作之一,与《猫》《悲惨世界》《西贡小姐》并称为四大经典音乐剧。
《歌剧魅影》之所以成为一部经典的音乐剧,除了剧本和音乐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于这个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复杂。
其中“魅影” 埃里克的刻画塑造,更是充满矛盾纠结,但最终展示给世人的,是他对爱的成全与放手【1】。
关键词:歌剧魅影;魅影;阳光;情感1 引言极度的自卑,又是极度的高傲,魔鬼的化身,却有着来自天堂的声音。
上帝是否公平,一扇天才的音乐之门,又是否能替代那狰狞的面庞?《歌剧魅影》向我们展现了那样一个人,一个狂躁血腥的人,那样一个场景,一个阴暗压抑的场景,那样一个故事,一个凄美梦幻的故事。
就是这样一个残忍疯狂的人,却让人无法不爱,是同情,是怜悯,是触动;正是这样一个场景,让人无所适从,只能随着音乐,去感受,去经历,去见证;恰是这样一个故事,才让人深深爱上了它,那痴狂,那纯洁,那浪漫。
剧院中飘荡的幽灵,埋藏在心中最深的情感,在遇到天使后传授于天籁之音,倾诉着浓浓的爱意与煎熬,被无法自拔的占有欲折磨,种种疯狂之后,在那一吻下放弃,终只是在她墓前献上一朵玫瑰花,表达他对她永恒的爱意。
2 赏析《歌剧魅影》2.1 歌剧院里的魅影巴黎歌剧院内,一个游荡的幽灵,无家可归,无所留恋,有的只是对这世界的蔑视与黑暗。
一个因为魔鬼般长相而被父母抛弃,一个在马戏团受到种种侮辱与折磨,一个通过谋杀而逃出生天的人,注定是要活在黑暗中的,巴黎歌剧院便成了他的避难所,成为了魔鬼的天堂。
即使拥有过人的音乐天赋,即使才华横溢,但终究抵不过现实的残酷,远离了人群,戴上了面具,从此置身事外,只是这个虚荣世界里最冷静的观察者,观察着剧院里一个个同样戴着面具的虚伪的人们,于是,他有了一个真正属于他的名字——“The Phantom(魅影)”。
《歌剧魅影》音乐剧的艺术表现特征

《歌剧魅影》音乐剧的艺术表现特征
一、音乐风格:
《歌剧魅影》的音乐风格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气息,主要采用交响乐、歌剧、流行音乐
等多种风格,无论是曲调还是和声都充满了华丽、浪漫的气息。
音乐的发挥也非常娴熟,
表现了音乐剧演出的高超水平。
二、剧情情节:
《歌剧魅影》的剧情情节是一大特点。
这部音乐剧以1851年英国伦敦的歌剧院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可怕的鬼魂骚扰歌剧院的故事。
主人公培加尼拥有惊人的声线,但他却戴着面具,隐藏了自己的容貌,这使得他的身份成为了一个谜。
整个故事紧张而且扣人心弦,情
节发展层层递进,充满了戏剧性的张力。
特别是在结尾处,歌剧院被烧毁的场景更给人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角色性格:
《歌剧魅影》的角色性格也非常鲜明,直观地表达了人物的情感和内心。
培加尼是一
个在音乐上非常有才华的人,但是他被一个不公正的社会压迫,导致他只好用了残酷的手
段来报复。
后来,他的真正身份被揭开,带给人们非常深刻的感受。
同时,他与克里斯汀
之间的感情纠葛也充满心理戏剧性,非常精彩。
四、舞美:
《歌剧魅影》的舞美是一大亮点。
这部音乐剧采用了灯光、舞美、服装等多方面的手
段来表现故事的气氛和场景。
尤其是剧中的舞蹈,精彩纷呈,表现了音乐剧的文化魅力。
《歌剧魅影》音乐剧的艺术表现特征

《歌剧魅影》音乐剧的艺术表现特征
《歌剧魅影》是一部历史悠久的音乐剧,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特征为人们所熟知。
本文将探讨《歌剧魅影》音乐剧的艺术表现特征,以期对读者有所启迪。
其次,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歌剧魅影》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
该剧的表演风格非常独特,结合了歌剧与音乐剧的特点。
演员们在表演时,用各自的唱腔和动作来表达角色的特点,同时与舞台上的灯光效果相得益彰,使整个表演更加动感和生动。
第三,该剧还通过其艺术设计的高水平使其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
例如,舞台上的功夫折叠,可以创造一种无与伦比的观众视觉体验。
而演员的服装和妆容也使其更具有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
最后,该剧也有一个非常独特的故事情节,包含了爱情、背叛和复仇等元素,情节紧凑,扣人心弦,让观众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情感共鸣和震撼。
总之,以上就是《歌剧魅影》音乐剧的主要艺术表现特征。
该剧不仅传承了歌剧和音乐剧的传统风格,而且在艺术设计和剧情方面也不断突破,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
它将继续在未来的艺术界中占据重要地位。
音乐剧《歌剧魅影》的声乐演唱特征探析

音 乐剧 ,为之 震撼 、为之感动 !剧 中的每 首歌都 悦耳 而饱 含 感情 ,朗朗上 口。在 角色设 计上 也颇 下功 夫 , 如 幽魂般 又充 满激情 的魅 影 ,如天使 般灵 动 的克 里斯 汀 ( C h r i s t i n e) ,年 轻 痴 情 的子 爵 ,以 及 花腔 夸 张 的 C a r l o t t a ,诙谐 的两个剧院经理 ,老成 的 Gi r y夫人 。和 清纯青涩 的 Me g等配角 , 各种不 同的音色交织在一起 , 配 上凄 美又带 有神秘 色彩 的爱情 故事 ,绝对是视 听 的 头等享受。 《 歌剧魅影 》的美声唱法在音乐剧 中堪称经典 ,本 文将对该剧的声乐演唱特征进行 研究和分析 。
第三 ,歌词 比较 语言化。在 《 歌剧 魅影 》中 ,对于
感情 为主 ,所 以在歌词方 唱 ,他主要 以讲故事和表达
一
当克 丽丝汀 在演唱 《 想着我 》( T h i n k Of Me) 时, 种 欢快 的 曲调慢 慢的流淌 出来 ,像 一股清泉 ,一般 流
璨 的一颗 钻石 ,是 音乐 剧神话 当中 当之无愧 的桂 冠 ,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西方歌剧 的发展 和繁荣 。
是音 乐史上 一部 了不起 的巨著 。
美声唱法多次 出现在 《 歌剧魅影 》中 ,她随着剧情
的发展 而不 断变化 它 的方式 ,l : l s  ̄ l 华彩 、花腔 式 的演 唱等等 。在 《 歌剧魅影 》 中, 美声 唱法 的唱段十分的长 ,
1 、美声 唱法 的发展
剧 的 发展进 程 中 ,也 一 直在追 求 完美 ,特 别是视 听 方 面 。有很多的古典风格的音乐剧 也运 用到了美声唱法 , 在 不 同的音 乐剧 中与各 种音 乐元素 融合在 演 唱者 的演 绎 和表 演中 ,呈现 出一场场绝妙 的试听盛宴。
《歌剧魅影》唱段分析--音乐剧声乐演唱特征

— —
音 乐剧 声 乐 演 唱 特 征
● 全 艳 广 东 技 术 师 范 学 院天 河 学 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摘要 : e P h a n t o m 0P e m 选段 位 于 整 部 音 乐剧 《 歌剧魅影》 的 中 间部 分 , 它 是 整 部 歌剧 华 彩 的部 分 , 同 时该 曲也 是 男 女 主
的 演绎 也 能 随 之 变 化 。它集 美声 唱 法 与 通俗 唱法 的优 点 于 一 身 . 既 有 古 典 风 格 歌 曲 要 求 的较 高演 唱 技 术 为基 础 .又 保 留 了流 行 音 乐 演 唱 的 自然 与 细腻 , 从 而 反 射 出 了一 种 新 的 艺 术 演 唱 形 式 . 并 形成 了 自身 独 特 的 声 乐演 唱风 格 二、 音 乐剧 中的 声 乐 演 唱 与歌 剧 演 唱
f 一) 音 乐剧 与 歌 剧 的相 同
单 明了、 节 奏 型平 稳 , 使 得 该 段 的 演 唱 风格 可 以 以更 加 平 静 无 需
太 多华 丽 的技 巧 . 趋 于通 俗 演 唱 , 而 该 乐段 的伴 奏 织 体 也 是 和 引
子 部 分 节 奏 无 明 显 变 化 。 男 主 角 魅 影演 唱 曲段 也可 以很 明显 的
演 唱 方式 已 经 心有 余 而 力不 足 .从 而 当 我 们 大 众 听 到 该 乐 段 演 绎 的 时候 特 别是 在 首 演 演 员莎 拉 布 莱 曼 版 本 中可 以 很 明 显 的 感
情和情 感演绎 。 演 唱 曲 目通 俗 易 懂 , 简洁 明 了: 3 . 表 演 趋 干 生 活
角 的对 唱 曲 目。 从 曲 式 结构 上 看 该 乐段 是 全 曲 的 引子部 分, 从 结构 上 我 们 可 以 分析 出 . 开 头 小 节的 引子很 明 显是 贯 穿全 曲
音乐剧《歌剧魅影》的声乐演唱技巧分析

音乐剧《歌剧魅影》的声乐演唱技巧分析音乐剧《歌剧魅影》的声乐演唱技巧分析二十一世纪以,由于国内社会经济的稳步、迅速发展,人们在化娱乐方面的要求不断提升,并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作为一类新兴的艺术展现方式,音乐剧因自身具备雅俗共赏等特征被现代人们广泛接受,同时其认为音乐剧能够很好地满足自身的审美需求与选择。
音乐剧的本质就是艺术,是与影视艺术作品存在竞争与联系关系的舞台戏剧艺术,拥有特殊的魅力。
上世纪末,随着现代音乐剧的出现,将传统意义行人们对音乐剧的看法打破。
《歌剧魅影》作为现代派音乐剧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作品,能够巧妙的将多样化的艺术体现结合,借助一种特殊的声乐演唱技巧表达,成为音乐剧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一、音乐剧的定义与特征音乐剧是基于时代发展需求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戏剧方式,其中结合了多种艺术表达方式,称作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方式。
而音乐剧作为综合性舞台艺术,包含了音乐、戏剧、舞蹈、故事等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基于上述艺术形式进行巧妙的融合,让观众感受到综合、庞大的视听盛宴。
正因存在这一特性,导致在定义音乐剧时遇到障碍。
针对音乐剧定义而言,截至目前仍然缺乏一个特定、公开的解释。
戏剧是音乐剧创作的重要泉,结合美术、音乐等多样化的艺术表现方式促使剧情得以发展。
简单而言,音乐剧就是使用某种特定的艺术方式促使戏剧实现音乐化。
19世纪末,音乐剧作为英国一种特殊的歌剧体裁产生出,其蕴含音乐、戏剧、舞台艺术等多样化的艺术形式,通过歌唱或对白等表达方式展现的综合性戏剧形式。
以人们对音乐体裁的了解情况看,其存在就具备属于自身的构成发成分,而音乐剧三大组成要素为舞蹈、戏剧和音乐,三者相辅相成。
正因为音乐剧的三大因素,决定了其所具备的特征与三者密切相关。
而音乐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特征就是综合性使用舞、歌、剧三种高度艺术元素。
二、《歌剧魅影》的简介《歌剧魅影》是史上最经典的音乐剧之一,由安德鲁.劳埃德.韦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在音乐剧中加入歌剧,成为剧中剧模式,用其华丽的舞台,梦幻惊险的剧情吸引着无视的观众前观看,收获如潮好评。
《歌剧魅影》音乐剧的艺术表现特征

《歌剧魅影》音乐剧的艺术表现特征《歌剧魅影》是由安德鲁·劳埃德·韦伯所创作的著名音乐剧,该音乐剧以法国小说家加斯顿·勒鲁的小说为基础,讲述了一个充满悬念和浪漫的故事。
自从首次在伦敦上演以来,《歌剧魅影》一直备受观众的喜爱,其艺术表现特征也深受人们的赞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歌剧魅影》音乐剧的艺术表现特征。
我们不得不提到《歌剧魅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精彩的音乐表现。
安德鲁·劳埃德·韦伯以其独特的音乐才华著称,他的音乐作品总是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歌剧魅影》中的音乐不仅美妙动听,而且充满了戏剧性和激情。
音乐剧中的《魅影之歌》、《为爱狂》等经典曲目,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演绎,成为了人们心中永恒的经典。
在音乐上,《歌剧魅影》凭借其精湛的曲调和动人的旋律,展现了音乐剧艺术的高超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歌剧魅影》中的精妙舞台设计和华丽服装。
音乐剧一直以其华丽的舞台设计和盛大的戏剧效果而著称,《歌剧魅影》也不例外。
舞台设计上的精湛之处在于能够将小说原作中的恢弘气势和悬念场景完美呈现在观众面前。
特别是在“魅影地下宫殿”的设计上,采用了许多先进的舞台技术和灯光效果,使得观众仿佛置身于小说中的魅影地下世界。
在服装设计上,演员们穿着华丽的戏服,展现了19世纪法国贵族社会的盛装和风采。
这些精妙的舞台设计和华丽的服装,为音乐剧增添了一份戏剧性的艺术表现。
《歌剧魅影》中的精彩剧情和出色演技也是其艺术表现的特征之一。
音乐剧的剧情是观众产生共鸣的重要因素之一,《歌剧魅影》以其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而闻名于世。
音乐剧讲述了一位爱与憎、美与丑共存的残缺歌剧男主角魅影,以及他与歌剧女主角克里斯廷之间纠葛的故事。
剧情中的爱情、欲望、嫉妒等情感元素,渗透在每一个角色的表演和每一幕戏剧当中。
而演员们出色的演技更是为音乐剧增光添彩。
他们在舞台上的表演不仅具备了出色的歌唱技巧,更能够将角色的内心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浅析音乐剧《歌剧魅影》中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的融合

浅析音乐剧《歌剧魅影》中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的融合音乐剧《歌剧魅影》是一出以19世纪工业革命为背景,讲述一段激情万丈的音乐爱情故事的作品。
该剧深受全球观众欢迎,不仅因为它具有精彩的故事情节和华丽的舞台效果,更重要的是,它成功地将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完美融合,带给观众无数动人的旋律。
美声唱法是一种流行于欧洲文化圈的传统唱法,意味着“美丽的声音”。
它注重发声技巧和咬字清晰,音质明亮,高音纯净。
流行唱法则强调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个性,因此在唱法上更加注重音乐的感性表现,注重音乐情感上的表达,因此在音质和发声技巧上相比美声唱法略显简单和粗放。
在音乐剧《歌剧魅影》中,这两种唱法却成功地融合在了一起。
一方面,由于剧中的角色较为复杂,需要在表演中通过音乐来表达角色的内心情感变化,所以流行唱法的使用让他们在唱歌的过程中更有表达力,更可以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心情变化。
另一方面,由于剧中的音乐背景设定在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注重传统的美声唱法则能够更好地营造出那个时代的浪漫氛围,增加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比如,在剧中歌剧魅影的入场曲《歌剧魅影》中,唱法就很典型地体现了两种唱法的融合。
曲子开头,歌声明亮清澈,充满了美声唱法的特点,符合歌剧魅影这个人物形象。
但之后在旋律中,唱法却更多地展现出流行唱法的表现力和动感,好像在不断地将观众带入音乐的世界之中。
再如,在剧中主女角克里斯汀唱的《心动》这首歌曲中,虽然主旋律完全是流行唱法的风格,但在高潮部分的一段段高音上却使用了美声唱法,使整首曲子有一种高雅而又流畅的感觉。
总结来说,音乐剧《歌剧魅影》中的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的融合,使得音乐剧在表现角色情感和传达历史氛围方面都有了更好的表现力和共鸣感。
这种创新的融合方法也使音乐剧更加有趣、有感染力,不断推动着音乐剧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歌剧魅影》音乐剧的艺术表现特征

《歌剧魅影》音乐剧的艺术表现特征《歌剧魅影》是一部由安德鲁·洛伊·韦伯创作的音乐剧,其首演于1986年,在伦敦的西区剧院上演。
自首演以来,这部音乐剧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地最受欢迎和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剧之一。
其音乐、剧情和舞台设计都展现出了许多独特的艺术表现特征,使得《歌剧魅影》成为了当代音乐剧中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对《歌剧魅影》音乐剧的艺术表现特征进行深入探讨。
从音乐角度来看,《歌剧魅影》的音乐为整个音乐剧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作曲家安德鲁·洛伊·韦伯首创的乐曲中融入了古典与流行音乐元素,使得整个音乐剧充满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和情感。
最知名的旋律当属“魅影之歌”,这首歌曲以其悲壮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让观众们沉浸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情感冲击。
音乐剧中还有许多其他优美动人的歌曲,如“思念的想象”、“流着泪对你说再见”等,这些歌曲不仅在旋律上令人陶醉,还通过歌词所述的情感,使得观众们更加能够理解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歌剧魅影》的音乐在艺术表现上具有了极高的水准和价值。
从剧情和角色性格上来看,《歌剧魅影》呈现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特征。
整个音乐剧讲述了一个充满悬念和戏剧性冲突的故事,主要围绕着一个神秘的魅影男子、一个美丽的女主角和一个热爱音乐的年轻唱伶展开。
剧中的角色性格各异,他们的情感纠葛和内心挣扎都被通过歌曲和对白清晰地展现出来。
尤其是魅影男子这一角色,他既是一个令人敬畏的恶人,又是一个内心柔软而深情的人,这种矛盾的性格特点使得整部音乐剧更加具有戏剧性和震撼力。
而与此女主角和年轻唱伶两人的感情纠葛和成长历程也为音乐剧增添了许多温情和色彩。
从舞台设计和道具上来看,《歌剧魅影》也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表现特征。
音乐剧中的舞台设计采用了许多创新的手法和技术,例如通过灯光和投影等特效手段使得整个舞台充满了神秘感和真实感。
舞台上的道具设计也相当精美,它们能够完美地配合剧情和音乐,为观众们展现出一个栩栩如生的故事世界。
论音乐剧《歌剧魅影》的演唱风格论文-毕业论文

论音乐剧《歌剧魅影》的演唱风格摘要:《歌剧魅影》是现代派音乐剧的代表作在发展的过程中,音乐剧能够把各种巧妙的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展现出来其比较独特的表演方式并且能够在舞台上占据很重要的地位,这部作品被称为音乐剧上具有标志性的明珠。
我们能够对《歌剧魅影》的演唱风格展开研究。
关键词:音乐剧;《歌剧魅影》;演唱风格On the musical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singing styleAbstract:"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modern musical work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musical can bring a variety of ingenious art form together, and can show its unique style of performance, and can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on the stage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is work is called the landmark pearl for the musical. We can start to study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singing style.Key words: The musical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singing style"目录引言 (3)一、关于歌剧魅影 (3)二、克里斯汀的《Wishing you were somehow here again》演唱分析 (3)三、音乐剧《歌剧魅影》声乐演唱特征分析 (6)(一)旋律上重“优美”轻“炫技” (6)(二)歌词语言化、强调色彩浓厚 (7)(三)更加强调特殊声效和技法的运用 (7)四、《歌剧魅影》演唱风格的形成原因分析 (7)(一)适应了大众的音乐欣赏口味 (7)(二)加入了时尚的流行音乐元素 (8)结论 (8)致谢 (9)参考文献 (10)引言英国著名音乐剧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根据法国剧作家加斯东·勒鲁的同名小说改编创作而成的音乐剧《歌剧魅影》,能够在音乐剧的发展历程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它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和《猫》、《悲惨世界》、《西贡小姐》四部经典之作共同称为四大经典音乐剧,这四部经典的音乐剧在发展的历程中能够展示出其神秘、悬疑、惊险、富有想象的剧情和豪华、梦幻般的舞美艺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的观众。
以音乐剧《歌剧魅影》为例,从个人观点出发,简述对音乐欣赏方式中综合体验的理解

以音乐剧《歌剧魅影》为例,从个人观点出发,简述对音乐欣赏方式
中综合体验式的理解。
影视作品中对色彩的使用不仅体现在每个镜头之中,还体现在总体的基调设计中。
并且,每一个局部的色彩都是受色调的总体设计支配的。
在《歌剧魅影》中,导演大量采用柔光,色彩的整体饱和度、
明度都较低,以暖黄色为色彩基调,所以影片整体是偏暖色调。
影片的故事是发生在19世纪末的巴
黎歌剧院,导演以暖黄色为色调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观众的带入感,使观众们更快的进入到当时特定的历史文化氛围中,即增强了背景带入感。
此外,影片所使用的暖黄色调除了给人一种柔和、朦胧的
美感外,电影还通过这种色调来提供了一种凄冷的情感氛围,顺利地传达出电影的主题“爱情是能够战胜现实悲剧的”。
音乐剧《歌剧魅影》声音赏析及美学特点

音乐剧《歌剧魅影》声音赏析及美学特点
音乐剧《歌剧魅影》声音赏析及美学特点
潘谊加
【期刊名称】《大众文艺》
【年(卷),期】2018(000)003
【摘要】音乐剧《歌剧魅影》以其独特的魅力在音乐剧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广受全世界各地观众的喜爱和好评.通过对它经典唱段的分析和对其声乐演唱特征的探析,以该剧为例看音乐剧的传承与发展.根据音乐和舞台的双重美对音乐剧所表达的情感美进行分析,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最后结合专业知识对音乐剧《歌剧魅影》的现场扩声进行了简单的概述.音乐剧《歌剧魅影》将一部带有神秘色彩的凄美的令人为之感叹的爱情悲剧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观众面前,直戳内心深处,堪称经典中的绝唱.
【总页数】3页(146-148)
【关键词】音乐剧;声乐演唱;情感美;现场扩声
【作者】潘谊加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100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
【相关文献】
1.音乐剧《歌剧魅影》声音及美学特点探究 [J], 申振强
2.音乐剧声乐演唱部分的特征分析——以《歌剧魅影》为例 [J], 吴少华
3.从《歌剧魅影》中的唱段分析音乐剧声乐演唱特征简 [J], 谢树莹
4.从小说到音乐剧——音乐剧《歌剧魅影》艺术魅力述评 [J], 马宇清; 赵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THE NEW VOICE OF YUE —FU (The Academic Periodical of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1]作者简介:欧海鸥(1976~)女,广东星海音乐学院声乐系讲师。
[2]居其宏《音乐剧我为你疯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音乐剧声乐演唱特征探究——以《歌剧魅影》为例欧海鸥[1]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文化娱乐需求的多元变化,音乐剧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很快以其视听兼备、雅俗共赏的特质契合了现代都市人的文化选择和审美取向。
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门类,它是一种能够和影视艺术正面抗衡的戏剧舞台艺术,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吸引力。
在20世纪后期,伴随着以韦伯为代表的现代派音乐剧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人们对音乐剧的传统观念和看法。
以《歌剧魅影》为代表的现代派音乐剧将各种艺术形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其独特的声乐魅力在音乐剧的历史舞台上占有着重要地位,被誉为音乐剧皇冠上的明珠。
一、关于音乐剧音乐剧(Musical )是随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戏剧形式,它融各门类艺术的多种表现形式与体裁为一体,是一门新兴的综合舞台艺术。
它集歌、舞、剧为一体,广泛采用了高科技的舞美技术,不断追求视、听觉效果的完美结合。
音乐剧以其通俗性、娱乐性、多元性、高度的艺术综合性等特征,得到了大众更多的关注和认同,给予当代观众全方位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愉悦,名副其实地成为全世界观众的文化大餐。
1.音乐剧的界定作为一种高度综合的舞台艺术,音乐剧几乎囊括了包括戏剧、文学、音乐、舞蹈、建筑、电影在内的绝大多数艺术形式。
通过对各不同艺术门类的高度整合,给观众提供了综合的、别具匠心的剧场效应。
音乐剧所具备的这一特质使得它自身的界定成为了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
目前学术界在对音乐剧定义的阐释上,没有一个公开的说法。
在众说纷纭的概念界定中,笔者认为较权威的是黄定宇先生在其《音乐剧概论》一书中对它的界定。
他说:“音乐剧是以戏剧为基本,以音乐为灵魂,以舞蹈为重要表现手段,通过音乐、舞蹈、戏剧三大元素的整合来讲故事、刻画人物、传达概念的表演艺术娱乐产品”。
[2]音乐剧的创作来源于戏剧,它运用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表现形式来推动剧情发展、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心理、展示情感表达和矛盾冲突。
通俗来讲,音乐剧就是用一定的艺术手段将来自戏剧剧本的剧情音乐化。
也即是,我们把用语言艺术方式表达的戏剧称之为话剧;用音乐艺术方式表达的戏剧,称之为音乐剧。
2.音乐剧的特征音乐剧是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歌剧体裁,熔戏剧、音乐、舞蹈、舞台美术等诸多艺术于一炉的,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的一种戏剧形式。
“若从艺术构成的角度来看,音乐剧正是在整体上综合了话剧、歌剧、舞剧这三种综合性舞台戏剧样式的表现优势而成为更高层次的综合艺术的。
”众所周知,每一种音乐体裁都有着自己的组成要素,音乐剧的三大要素为:戏剧、音乐、舞蹈,音乐剧各个要素和特征之间是相互影响和渗透的,音乐剧具备这三大要素所包含的一切特征,即音乐剧的戏剧特征、音乐特征、舞蹈特征。
它将一系列的艺术元素有机整合,综合地塑造人物、展开剧情、表达情感。
综合运用歌、舞、剧三种艺术元素是音乐剧的特点之一。
故,居其宏先生在其《音乐剧我为你疯狂》一书中将音乐剧称为“高度综合的综合性舞台戏剧艺术”。
(1)音乐剧的戏剧特征戏剧是音乐剧发展的本体,它的发展来自于戏剧剧本,它具有戏剧的基础性。
其艺术创作往往来源于现代大众喜爱并[内容提要]音乐剧作为当今风靡世界的一门综合性艺术,有着多元的演唱风格。
本文以现代派音乐剧大师安德鲁・洛依德・韦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歌剧魅影》中的唱段分析为切入点,基于声乐演唱的视角,运用例证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剧中唱段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出音乐剧声乐演唱特征的同时,并探讨了音乐剧声乐演唱特征的一些方法和途径,进而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和演绎音乐剧。
[关键词]歌剧魅影/音乐剧/声乐/演唱特征中图分类号:J6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736(2011)01-0198-3欧海鸥:音乐剧声乐演唱特征探究199广为流传的故事,艺术本质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音乐剧的题材没有一定的界限,它的表现形式是自由的,无论是喜剧、悲剧还是正剧,皆可胜任,具有开放的多元性。
(2)音乐剧的音乐特征音乐本身独特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使其成为音乐剧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它对戏剧这一具象艺术起到了高度概括和凝练升华的作用,是表现音乐剧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最有效的手段。
音乐以其浓厚的艺术感染力统领着全剧的艺术风格和特征,将多种形式、风格整合为一个有机体。
(3)音乐剧的舞蹈特征舞蹈在音乐剧发展的气氛渲染、场景虚拟、戏剧时空的快速切换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音乐剧重要的文化品格之一。
强烈、鲜明的现代节奏、演员的精湛技艺,颇具造型艺术美感的整合,更为直接地刺激、作用于观众的感官,满足观众的审美要求,达到审美的共鸣。
一部优秀的音乐剧不是对各种艺术要素不假思索的简单罗列,而是要看它所承载的丰富人文内涵是否将时间和空间艺术、视觉和听觉艺术、表情和造型艺术各自独特的美感发挥到了极致,并将他们有机综合为音乐剧艺术的美。
它向观众所展示的,是一种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听觉与视觉并重、表情与造型俱备的综合性剧场审美效应。
二、关于歌剧魅影《歌剧魅影》是由英国著名音乐剧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AndrewLloyd・ebber),根据法国剧作家加斯东・勒鲁(GastonLeroux1868~1927)的同名小说改编创作而成的一部音乐剧。
《歌剧魅影》在音乐剧历史上的地位极其显赫,与《猫》、《悲惨世界》、《西贡小姐》并称为四大经典音乐剧,它以其神秘、悬疑、惊险、富有想象的剧情和豪华、梦幻般的舞美艺术,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众。
该剧根据巴黎歌剧院内发生的事件而创作,属于剧中剧,在音乐剧中套上歌剧,新的创作形式给韦伯本剧的完成带来了新鲜感和挑战性。
剧中采用了大量的古典音乐作为背景,讲述了音乐天才“魅影”与歌剧院女演员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
魅影是巴黎歌剧院地下室中一个被不幸毁容的音乐天才,他奋不顾身地爱上了美丽的女演员克丽丝汀,并不遗余力的把她打造成耀眼的明星。
但克丽丝汀却丝毫不为魅影炽热的情感所打动,毅然选择儿时的玩伴瓦拉尔并私定终身,这一切使得魅影怒不可遏,剧情在这样的情感纠纷中展开……该剧剧情感人至深,深刻地揭示了人性深处对爱情和温暖的渴望;剧中音乐美轮美奂,成功地将古典歌剧元素与现代流行元素结合到了一起;人物性格突出,凸显了年轻人炽热、疯狂的爱恋。
全剧情节惊险曲折、充满悬疑,不安和恐慌的气息贯穿于全剧,多个经典音乐唱段推动着剧情的发展,无论是序曲,还是剧中单曲、连接乐段、重唱、合唱等,都与剧情水乳交融、完美结合,赋予了音乐剧以全新的多元化的风格。
三、从音乐剧《歌剧魅影》中的唱段分析看音乐剧的声乐演唱特征众所周知,“歌唱”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在音乐剧的发展中也毋容置疑地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音乐剧声乐演唱是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的有机结合,音乐剧在汲取了美声唱法圆润、丰满演唱特质的同时,糅合了通俗唱法的基本特色,建构了音乐剧颇具特色的演唱特征。
音乐剧是用表达、倾诉的基调情感来歌唱,低音自然纯粹,高音透明、有震撼力。
在动感、华丽的音乐基调中,演唱者能用自我的激情使得高潮更具有爆发力;在舒缓平和的音乐中又能形象地表现细腻和柔情,能非常到位的处理各个音乐情绪。
美声与流行、通俗与经典、现代与传统,多元化的演唱风格彰显着音乐剧的无穷魅力。
1.声乐演唱在音乐剧中的地位笔者认为,在音乐剧一系列的表现要素中,声乐演唱是音乐剧活的灵魂。
声乐是人声的艺术,是最能贴近人类自然的表达形式。
音乐剧这种综合性艺术门类所包含的音乐、舞蹈、戏剧中,音乐是最容易被欣赏者接受的。
人们往往对一部好的音乐剧作品的记忆和回忆,是通过其中的几首经典唱段来完成的。
通常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剧中的人物形象,不是变幻莫测的剧情,而是那一首首扣人心弦、在人们内心久久挥之不去的经典旋律。
每当我们的生活里响起《think of me》就能联想到的是经典音乐剧《歌剧魅影》;听到《Memory》那沁人心脾的优美旋律就能想起旷世奇作《猫》。
正是这些经典旋律的传唱,让独具魅力的音乐剧始终保持着鲜活的艺术生命。
2.音乐剧的声乐演唱风格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音乐剧的声乐演唱风格必然与其他艺术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异。
音乐剧在歌剧原有的戏剧性强、矛盾冲突厚重等艺术特征的基础之上,把大量流行、通俗元素运用到作品中去,讲究戏剧节奏的紧凑和明朗化,重点烘托一种氛围、营造一种意境,并要求在音乐剧的声乐演唱上倾向于情感的演绎。
演唱的曲目一般较短小、简单,易于观众传唱,无需咏叹调统领全剧,形式上更赋予其现代感,并更注重情感的抒发。
某种意义上说,音乐剧是古典歌剧的现代传承。
综合性发声是音乐剧演唱的一个重要方法,它是在科学的美声唱法的基础之上,运用强有力的气息支撑来解决矛盾冲突、加强戏剧张力。
在中低音区的演唱时,运用自然的本嗓、细腻的情感、平稳顺畅的气息跟观众产生心灵的沟通,做到声音甜美而富有吸引力。
当进入作品高潮时,则利用美声唱法的技术和方法,用扎实稳重的气息控制咽喉的力度和稳定度,激发体内的爆发力,进而发出可以刻画人物情感冲突、表现较强戏剧性的声音。
这种唱法将美声和通俗两种唱法融合在一起,情感表达朴实、真挚,能充分调动观众的情绪,具有很强的亲和力。
3.音乐剧声乐演唱特征分析音乐剧的完美演绎需要正确的、恰如其分的声乐演唱方法,这也正是经典唱段在音乐剧中完美体现的重要手段。
毋容置疑的是,音乐剧唱段承担着抒发人物情感、刻画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展现音乐剧艺术魅力等作用。
试想如果没有好的声乐演唱方法,华美的旋律就会暗淡无光,最基本的旋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200律色彩都无法很好的把握,又何谈人物形象的完美塑造,何谈人物性格的刻画,精彩剧情无法得到很好的推进,与观众之间的共鸣也就无法体现。
笔者结合《歌剧魅影》中的唱段分析对音乐剧中的声乐演唱方法及特征进行了如下的归纳和总结。
(1)旋律上重“优美”轻“炫技”古往今来,能在较短时间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产生共鸣并能迅速模仿和传唱的,肯定是那些旋律优美连贯、通俗易懂的音乐。
音乐剧恰恰就符合了这样的特质,它的旋律大都通俗易懂、曲调流畅、琅琅上口,易于传唱,音域上也无特殊的专业要求,旋律的主要目的是让人们更准确的表达感情,符合人物性格。
音乐剧的旋律通俗易懂、唯美动听、细腻感人、易于传唱。
鉴于音乐剧的受众群是人民大众而非贵族和音乐剧的商业性文化特征,音乐剧在演唱上摒弃了声乐演唱中的华丽与炫技,与歌剧不同的是音乐剧注重的是旋律的通俗化,讲究平易的发声、亲切随和的歌唱,要切合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需求,具有更加丰富、更贴近观众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进而获得观众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