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名词解释1
最新版《测量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测量学、测定、测设、大地水准面、地球椭球面、绝对高程、相对高程、6°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参心坐标系、地心坐标系、正高、大地高。
(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水下及空间点位的科学。
(2)测定是指用测量仪器对被测点进行测量、数据处理,从而得到被测点的位置坐标,或根据测量得的数据绘制地形图。
(3)测设是指把设计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工程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通过测量在实地标定出来。
(4)大地水准面是由静止海水面并向大陆、岛屿延伸而形成的不规则的闭合曲面。
(5)地球椭球面是把拟合地球总形体的旋转椭球面。
(6)绝对高程是指地面点沿垂线方向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7)相对高程是指选定一个任意的水准面作为高程基准面,地面点至此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8)6°带,即从格林尼治首子午线起每隔经差6°划分为一个投影带。
(9)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经投影所得的影响平面中,中央子午线和赤道的投影是直线,且相互垂直,因此以中央子午线投影为X轴,赤道投影为Y轴,两轴交点为坐标原点,即得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10)参心坐标系是以参考椭球的几何中心为基准的大地坐标系。
(11)地心坐标系是以地球质心为原点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或以球心与地球质心重合的地球椭球面为基准面所建立的大地坐标系。
(12)正高是指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13)大地高是指地面点沿法线至地球椭球面(或参考椭球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大地高。
2. 测量学主要包括哪两部分内容?二者的区别是什么?测量学主要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内容;区别:测定是用测量仪器对被测点进行测量根据测量得的数据绘制地形图,而测设是指把设计图纸上设计好的坐标实地标定出来。
3. 简述Geomatics的来历及其含义。
来历:自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各国将大学里的测量学专业、测量学机构好测量学杂志都纷纷改名为Geomatics。
Geomatics是一个新造出来的英文名词,以前的英文词典中找不到此词,因此也没有与之对应的汉译名词。
测量学名词解释

测量学名词解释:
1、大地水准面:设想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延伸到大陆内部的包围整个地球的封闭的重力位水准面。
2、绝对高程:地面点沿垂线方向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3、方位角:地平坐标系的经向坐标,过天球上一点的地平经圈与子午圈所交的球面角。
4、等高线:地图上地面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曲线。
5、测设:通过用一定的测量方法,按照要求的精度,把设计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6、地形图:表示地表上的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及基本的地理要素且高程用等高线表示的一种普通地图。
25.水准点:沿水准路线每隔一定距离布设的高程控制点。
26.水准管轴:水准管两端一般刻有2mm间隔的刻画线,刻画线的中点s称为水准管零点,过零点且与水准管内壁圆弧相切的纵向直线L-L称为水准管轴。
27.水准管分划值:水准管两端一般刻有2mm间隔的刻画线
30.竖盘指标差:当经纬仪置平后,竖盘读数系统零位的偏差。
31.直线定线:在距离测量时,得到的结果必须是直线距离,若用钢尺丈量距离,
丈量的距离一般都比整尺要长,一次不能量完,需要在直线方向上标定一些点,
量工作。
测量学-名词解释

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表(包括地面上各种物体)的几何形状及其空间位置的科学。
2、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的数据a,再把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规划设计、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使用。
3、测设:是指将图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4、工程测量学: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放样、竣工验收和营运中测量的理论和方法。
5、水准面: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称为水准面。
任何自由静止的水面都是水准面。
6、水平面: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称为水平面。
7、大地水准面:水准面因其高度不同而有无数个,其中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8、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线长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简称高程,用H表示。
地9、相对高程: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线长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10、高差:地面两点之间的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
11、高程测量:测量地面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测量。
12、水准测量:是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然后通过已知点高程,求出未知点的高程。
13、视准轴:十字丝交叉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称为望远镜的视准轴。
14、视差: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时,若发现十字丝的横丝在水准尺上的位置随之变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
15、水准点: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称为水准点,简记为BM。
16、附合水准路线:从一已知水准点出发,沿各个待定高程的点进行水准测量,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水准点,这种水准路线称为附合水准路线。
17、闭合水准路线:由一已知水准点出发,沿环线进行水准测量,最后回到原水准点上,称为闭合水准路线。
18、支水准路线:由一已知水准点出发,既不附合到其他水准点上,也不自行闭合,称为支水准路线。
19、高差闭合差:由于测量成果中不可避免有些误差,使测量高差代数和不等于零,其不符值即为高差闭合差,记为fh。
20、水平角:系指相交的两条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所夹的角度,或指分别过两条直线所作的竖直面间所夹的二面角。
测量学学术名词解释

1.测绘学科的分支;(一)大地测量学是一门研究和测定地球的形状、大小、重力场合地面点集合位置及其变化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二)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三)工程测量学;(四)海洋测绘学;(五)地图制图学;2.水准面:处于静止状态的水面称为水准面;3. 大地水准面:设想全球海洋水面平静下来,形成“平均海水面”,并穿过陆地包围整个地球,形成一个闭合曲面,将此曲面定义为“大地水准面”。
4.3°带投影:λ。
=3N; 6°带投影:λ。
=6N-3;5.高斯投影基本原理是:设想取一个椭圆柱面与地球椭球面的某一中央子午线相切,在椭球面图形与柱面图形保持等角的条件下(称为“正形投影”),将球面图形投影在椭圆柱面上,然后将椭圆柱面沿着通过南、北极的母线切开,展开平面。
在这个平面上,中央子午线与赤道成为相互垂直相交的直线,分别作为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纵轴(X轴)和横轴(Y轴),在赤道上两轴的交点O作为坐标的原点;6.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绝对高程”(简称“高程”,又称“海拔”)。
7.相对高程:在局部地区,有时需要假定一个高程起算面(水准面),地面点到该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相对高程”。
8.高差:地面上两点之间绝对高程或相对高程之差称为“高差”。
9.坐标正算:若两点间的平面位置关系由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称为“坐标正算”。
10.坐标反算:若两点间的平面位置关系由直角坐标化为极坐标,称为“坐标反算”。
11.地貌:地表自然形成的高低起伏变化;12.地物:地面上由人工建造的固定附着物;13:地形:地物和地貌的总称;14.控制测量:在一定区域内,为地形测图和工程测量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15.细部测量:对地貌、地物等特征点进行测定,并对照实地以相应的符号予以表示。
16.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在布局上,‘由整体到局部’;在次序上,‘先控制后细部’;在精度上,‘由高级道低级’。
17.控制测量的分类:1.平面控制测量; 2.高程控制测量;18.测量基本观测量:(一)距离:距离分为水平距离(平距)和倾斜距离(斜距);(二)角度:角度分为水平角和垂直角;(三)高差:两点之间沿铅垂线方向的距离;19.测量工作程序的基本原则是:20.测量工作有哪些基本观测量:水平方向值、水平角、垂直角、高差、平距、斜距、温度、气压、GPS观测数据;21.全国的高程基准面:黄海平均海水面。
测量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个人整理-最全)

第一章1. 测量学一一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包含空中、地下和海底)点位的一门科学。
它的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部分。
2. 测定一一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地形——图纸(数据)3. 测设一一就是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图纸(数据)——地形4. 铅垂线一一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
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5. 水准面一一静止的水面称为水准面,水准面是受地球重力影响而形成的,是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并且是一个重力场的等位面。
6. 大地水准面一一水准面中与平均海水面吻合并向大陆、岛屿内部延伸而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7. 大地体一一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
8. 绝对高程一一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或称海拔。
9. 高差一一两点高程之差称为高差。
(相等)10. 相对高程一一地面点到某一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11. 在10km为半径的圆面积之内进行距离测量时,可以把水准面当做水平面看待,而不考虑地球曲率对距离的影响。
就高程测量而言,即使距离很短,也应顾及地球曲率对高程的影响。
12. 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何区别?答:测量上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从形式上看是不同的。
这是由于测量上所用的方向是从北方向(纵轴方向)起按顺时针方向以角度计值的,同时它的象限划分也是按顺时针方向编号的,因此它与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角值从横轴正方向起按逆时针方向计值,象限按逆时针方向编号)没有本质区别,所以数学上的三角函数计算公式可不加任何改变地直接应用于测量的计算中。
13. 测量工作的两个原则及其作用。
答:“从整体到局部” “先控制后碎部”的方法是组织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它可以减少误差累积,保证测图精度,而且可以分幅测绘,加快测图进度。
《测量学》全部章节测试题及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
1、地面点到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 A
A.相对高程;
B.绝对高程;
2、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用( C
A.地理坐标;
C.高差
)来表示的。
B.平面直角坐标; C.地理坐标和高程
3、绝对高程的起算面是( B
A.水平面;
)。
)。
B.大地水准面; C.假定水准面
4、下面关于高斯投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等面积投影
C
)
B.等距离投影
C.等角投影 D.等长度投影
2
三、填空题
1. 通过 平均 海水面的 闭合曲面 称为大地水准面。
2. 测量工作的基本内是 测高差
、
测角度
、 测距离
。
3. 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 区域西南一点 为坐标原点,
南北方向 为 x 轴,以 东西方向 为 y 轴。
4. 地面点位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应为 经度
1.水准测量中转点应如何选择?转点在水准测量中起什么作用?它的特点
是什么?
答:在水准测量中,有时两个水准点之间的距离较远或者高差较大,而直
接测定其高差有困难时,应该在中间设立若干个中间点(称为转点)以传
递高差。
作用:传递高差或高程;
2.水准测量中为什么要把水准仪安置在前、后尺大概等距处?是否一定要
安置在前、后尺的连线上?
、 纬度
和绝对高
程。
5. 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 高差
。
6. 在测量中,将地表面当平面对待,指的是在 10km 范围内时,距离
测量数据不至于影响测量成果的精度。
7. 地球是一个旋转的椭球体,如果把它看作圆球,其半径的平均值为
测量学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一)1、测量学:就是研究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置的科学。
2、测定:使用测量仪器与工具,将测区内的地物与地貌绘缩成地形图,供规划设计、工程建设与国防建设使用。
3、测设:就是把图上设计好的建筑物与构筑物的位置标定到实地上去,以便于施工。
4、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向陆地延伸所形成的封闭曲面。
5、水平面: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
6、水准面:静止的水面所形成的曲面。
7、绝对高程:地面某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8、距离:指两点间的水平直线距离。
9、直线定线:将分段点标定在一条直线上的工作。
10、直线定向:确定一直线与标准方向间角度关系的工作,以表达直线方位11、方位角:由标准方向的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到某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夹角。
12、象限角:直线与标准方向线所夹的锐角。
13、水准测量: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于水准尺,测量地面两点间的高差,进而由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的测量工作。
14、水平角:就是指空间两直线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
15、竖直角:就是同一竖直面内视线与水平线间的夹角。
16、误差:观测值与其客观真实值之差。
17、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了n次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大小与符号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18、偶然误差: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一量进行了N次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大小与符号均不一定,但总体上符合某一种统计规律,则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19、精度:指误差分布的密集或离散程度。
20、中误差:就是一个描述测量精度的指标,指的就是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同一未知量进行n 次观测,所得各个真误差平方与的平均值,再取其平方根,称为中误差。
(要公式表达)21、相对误差:就是用观测值的中误差与观测值(一般就是距离)之比的形式来描述观测质量,并将其分子化为1的形式表示,即相对中误差。
22、误差传播定律:阐述观测值中误差与函数中误差之间数学关系的定律。
测量名词解释

25、直线定向:为了确定地面上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除了量测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外,还必须确定该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水平夹角,这项工作称为直线定向。
26、方位角:从直线起点的标准方向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至直线的水平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其取值范围是0°一360°。
16.直觇:仪器设在已知高程点,观测该点与未知高程点之间的高差称为直
18.指标差:由于指标从正确位置偏移了的缘故,使视线水平时的读数大了或小了一个数值,称这个偏移值为指标差。
19.竖直角:目标方向与特定方向所构成的角度。
高度角:目标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0°~±90°
天顶距:目标方向与天顶方向(铅垂线的反方向) 0°~180°
56、地性线:山脊线和山谷线统称为地性线。
57、鞍部:是相邻两山头之间呈马鞍形的低凹部位。鞍部的等高线是由两组相对的山脊和山谷等高线组成,
58、基本等高线:在同一幅地形图上,按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首曲线,又称基本等高线。
59、施工测量:在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施工测量。
60、极坐标法:根据一个角度和一段距离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此法适用于测设距离较短,且便于量距的情况。
30、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误差出现的符号和大小都表现出偶然性,即从单个误差来看,在观测前我们不能预知其出现的符号和大小,但就大量误差总体来看,则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31、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的绝对值与相应测量结果的比。
32、容许误差:在实际工作中,测量规范要求在观测值中不容许存在较大的误差,故常以两倍或三倍中误差作为偶然误差的容许值,称为容许误差。
工程测量题库含答案

工程测量题库(绪论)1、测量学(名词解释):测量学是研究如何测量地球或地球局部区域的形状并把测量结果用数据或图形表示出来的科学。
2、测量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球。
3、按照测量的对象和任务不同,测量学主要分为:大地测量学、普通测量学、工程测量学、摄影测量学等。
4、地球表面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是米,最低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海拔高度是-11022米。
地球的半径是6371公里。
5、大地水准面(名词解释):我们设想把平均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而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6、(判断题)大地水准面是一个略有起伏的不规则曲面。
(对)7、(判断题)大地水准面上处处与铅垂线方向垂直。
(对)8、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学的基准面,铅垂线是测量学的基准线。
9、确定地面点位有两个要素,分别是: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即绝对高程、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投影位置,即坐标。
10、绝对高程(名词解释):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绝对高程。
11、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名词解释):根据青岛验潮站1952年—1979年搜集的统计资料计算出的平均海水面作为高程零点,由此测得青岛水准原点高程为米,称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12、地面点的平面位置有哪些表示方法答:主要有以下表示方法:(1)地理坐标:即经度和纬度。
(2)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3)独立坐标系。
13、已知某点的经度为东经118°54′,该点所在6°带的带号是20,该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117°。
14、在半径为10km的范围内进行距离测量工作时,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所产生的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15、对于面积为100km2范围内的多边形,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时,在一般测量工作中,对角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16、(判断题)进行高程测量中,即使在很短的距离内也必须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
(对)17、高差测量、水平角测量、水平距离测量是测量工作的三项基本内容,又称为三项基本测量工作。
测量学名词解释2010[1]
![测量学名词解释2010[1]](https://img.taocdn.com/s3/m/2100511da300a6c30c229f6c.png)
1)测量学综合练习题----名词解释望远镜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或交叉点)的连线。
一个描述测量精度的指标,指的是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同一未知量进行n 次观测,所得真误差平方和的平均值,再取其平方根,称为中误差。
开采煤层或其分层内的采掘工作和地质情况,采用标高投影的原理,按照一定的比例尺绘制而成的图纸。
是导线计算中根据测量值计算的结果与理论值不符合引起的差值,包括角度闭合差、闭合差和导线全长闭合差。
(举其一种导线的实例也可)根据两点的坐标计算两点连线的坐标方位角和水平距离。
导线计算中x方向坐标增量闭合差和y方向坐标增量闭合差平方和的平方根。
为了指示巷道掘进的坡度而在巷道两帮上给出方向线的过程,称为腰线标定。
地形测图中对地物、地貌特征点(即碎部点)进行实地测量和绘图的工作即碎部测量,形图测绘。
以坐标纵轴的北端顺时针旋转到某直线的夹角。
矿山井下测量时,为了相向掘进巷道或由一个方向按照设计掘进巷道与另一个巷道相行的测量工作。
在垂直角测量中,当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时,指标并不恰好指向其正确位置90度,而是与正确位置相差一个小角度x, x即为竖盘指标差。
用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于水准尺,测量地面两点间的高差,进而由已知点的高程推算点的高程的测量工作。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了n次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大小和符号均相同或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包括望远镜、竖直度盘和水准器三部分,是经纬仪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对仪器进量垂直角和瞄准远方的测量目标以进行观测。
在垂直角测量中,当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时,指标并不恰好指向其正确位置90度,而是与正确位置相差一个小角度x, x即为竖盘指标差。
据一个已知点的坐标、边的坐标方位角和水平距离计算另一个待定点坐标的计算称为算。
为了实现井上、下平面坐标系统的统一而进行的测量工作。
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或平均海水面向陆地延伸所形成的水准面)。
根据工程设计图纸上待建建筑物、构筑物的轴线位置、尺寸及其高程,算出其各特征点与控点之间的距离、角度、高差等测设数据,然后以地面控制点为依据,将待建的建、构筑物的特征点在实地标定出来。
测量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1. 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如何测定地面点的点位,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物、地貌及其他信息测绘成图以及确定地球形状和大小的一门科学。
2. 测定──就是把地表的存在状态,通过一定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并以数据或图纸的形式把它们表现出来,以满足工程规划设计的需要。
3. 测设──就是把图纸上的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通过一定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将它们在实地上标定出来,以作为施工的依据。
4. 铅垂线──重力的作用线称为铅垂线。
5. 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形体称为大地体。
6. 高差──两点高程之差称为高差。
7. 水准面──水自然静止时的表面称为水准面,它是一个重力等位面,其特性是处处与铅垂线垂直。
8. 大地水准面──其中与平均海水面吻合并向大陆内部延伸而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9. 绝对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绝对高程。
10. 相对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至任意假定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11. 置数──置数是指照准某一方向的目标后,使水平度盘的读数等于给定或需要的值。
12. 高差法──直接利用高差计算B点高程的,称为高差法。
13.视准轴──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称为视准轴。
14.视差──使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动,若看到十字丝与标尺的影像有相对移动时这种现象称为视差。
15. 水准点──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高程的控制点称为水准点。
16. 附合水准路线──从一高级水准点出发,沿各待定高程点进行水准测量,最后测至另一高级水准点所构成的施测路线,称为附合水准路线。
17. 闭合水准路线──从一已知水准点出发,沿待定高程点进行水准测量,最后仍回到原水准点所组成的环形路线,称为闭合水准路线。
18.支水准路线──从一已知水准点BMⅢ1出发,沿待定高程点1、2进行水准测量,其路线既不附合也不闭合,称为支水准路线。
19. 水平角──由一点到两个目标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所成的角,称为水平角。
测量学复习题

《测量学》期末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Q得到一系列的数据,再把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规划设计、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使用.2.测设:是指将图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3.系统误差:由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量至H线的锐角,用R表示。
4.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误差出现的符号和大小都表现出偶然性。
5.定位:就是建筑外廓各轴线交点放样到地面上,作为放样基础和细部的依据6.轴线桩:为建筑工程提供依据7.水平桩:控制基层深度的桩8.比例尺:图上长度比实际长度9.坐标正反算:正算,根据已知点的坐标、已知边长及该边的坐标方位角,计算未知点的坐标.反算I根据两个已知点的坐标求算两点间的边长及其方位角。
10.等高距:相邻两条高程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的高差11.等高线平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二、填空题1.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一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高精度到低精度°2.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定地面两点之间的高差推算高程O4.测回法适用于竖直角测最两个方向之间的单角,方向观测法适用于水平角测量测站方向数大于2个以上。
6.经纬仪、全站仪的使用包括对中,整平,Hffi塞__________ ,读数操作步骤.7.测量误差源于仪器, 测量者的技术水平,外界条件O8.导线测景内业计算目的是一确定地面坐标,导线内业计算包括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方位角的推算、坐标增坐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及未知点的坐标计算“9.测量误差按性质分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11.等高线分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种。
13.施工测量中的基本测设是指定位,和放样__________ 。
14.测设建筑物轴线平面点位利用极坐标法,角度交汇½,距离交汇法,直角坐标法方法。
三、判断题(0是对1是错)1 .地面上A 、B 两点的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前视读数。
测量名词解释

1、直线定线:当两点的间距超过整个尺长时,需在两点的方向上添加若干个过渡点,这种工作就叫直线定线。
2、系统误差:在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上具有一定规律性的误差,叫系统误差。
3、倒镜:当观测者面对望远镜目镜时,竖盘在望远镜的右侧,称之为倒镜或盘右。
4、侧方交会:在一个已知点和一个未知点上设站,观测两个水平角,根据观测角和两个已知点坐标,求出未知点的坐标。
5、子午线收敛角:通过地面某点的真子午线北方向与其坐标北方向之间的夹角。
6、比例尺精度:相当于图上0.1MM 的实地水平距离。
7、等高距:相邻两条基本等高线之间的高差。
8、测设:是指把图上设计的建(构)筑物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9、坐标方位角:某一直线的坐标方位角是指在直线的一端由坐标北方向开始顺时针旋转到该直线的水平角度。
10、图根点:是指直接用于测图的控制点。
1、赤道面:通过椭球中心且与椭球旋转轴正交的平面称为赤道面。
2、水准点:只测其高程而不测其平面坐标的点称为水准点。
3、地形图:凡是在图上按照一定的比例尺既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又表示出地面高低起伏形态的正形投影图,都可称为地形图。
4、相对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到任意水准面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程。
5:视差:当望远镜瞄准目标后,眼睛在目镜处上下左右作少量的移动,发现十字丝和目标有着相对的运动,这种现象叫视差。
6、龙门桩:在建筑物四角和中间隔墙的两端基槽之外1~2m 处,竖直钉设的木桩,称为龙门桩。
7、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8、等高线:地面高程相等的点彼此相连形成的闭合曲线。
9、钢尺的尺长改正数:钢尺的名义长度与实际长度的差值。
10、水平角:空间相交两直线之间的夹角在水平面上投影叫水平角。
1、子午线:子午面与椭球面的交线称为子午线。
2、大地坐标:用大地经度L 与大地纬度 B 表示地面点的坐标称为大地坐标。
3、绝对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绝对高程。
测量学的名词解释

测量学的名词解释测量学是应用数学和物理学原理的科学,用于量化和描述物理量的大小、形状和性质。
它是现代科学和工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我们提供了衡量和比较事物的工具。
一、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测量学的基本概念是指测量的对象、方法和结果。
测量学的核心原理是建立量化关系,通过测量对象与已知参考标准的比较来确定其大小和性质。
为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测量学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二、测量学的量纲和单位在测量学中,量纲是描述物理量的性质和特征的概念。
常见的量纲包括长度、质量、时间、电流、温度等。
单位是用来表示数量的衡量单位,如米、千克、秒等。
测量学通过标准化单位来确保不同测量结果之间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三、测量误差和不确定度测量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由于测量中存在着各种不可避免的误差源,如仪器的精度、环境条件的影响等,因此测量结果往往无法完全准确。
为了评估测量的可靠性和精度,测量学引入了不确定度的概念。
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的范围估计,反映了测量的不确定程度。
四、测量系统的特性和校准测量系统的特性包括准确性、精确性、灵敏度、分辨率等。
准确性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精确性是指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和重复性。
灵敏度是指测量系统对小量变化的响应程度,分辨率是指测量系统能够区分的最小变化量。
为了确保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测量学中引入了校准的概念。
校准是通过与已知参考标准的比较来确定测量系统的偏差和误差,并进行修正和调整。
五、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在测量学中,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测量数据的处理包括数据采集、整理、计算和存储等过程。
测量数据的分析包括统计学方法的应用,如平均值、标准差、偏差等指标的计算和解释。
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出对测量对象性质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六、测量学的应用领域测量学广泛应用于科学、工程、医学、环境等领域。
在科学研究中,测量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
测量学试卷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简单:铅垂线:铅垂线是指重力的方向线。
水准面:设想将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水准面.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它代表了地球的自然形状和大小。
地物:测量上将地面上人造或天然的固定物体称为地物。
地貌:将地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
地形: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2.中等: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测绘:测绘是指使用测量仪器与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测设:测设又称施工放样,是把图纸上规划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特征点:特征点是指在地物的平面位置和地貌的轮廓线上选择一些能表现其特征的点。
3。
偏难:大地水准面:由于水面可高可低,因此水准面有无穷多个,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高程:地面点的高程是从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也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用H表示,如A点的高称记为H。
A高差:地面上两点间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
二、填空题1.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对高程;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大地水准面,假定水准面2.通过海水面的称为大地水准面。
平均,水准面3.测量工作的基本要素是、和高程。
距离,角度4.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中央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中央子午线为x轴,向为正,以赤道为y轴向为正. 北,东5.地面点位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应为、和绝对高程。
经度,纬度6.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 ,一般用h表示.A,B两点之间的高差记为。
高差,7.地球是一个旋转的 ,如果把它看作圆球,其半径的概值为 km。
椭球体,63718.地面点的经度为该点的子午面与所夹的角。
首子午面,二面9.地面点的纬度为该点的与所组成的角度。
球面法线,赤道平面10.测量工作的程序是、。
测量学名词解释

12土木一班测量学题库名词解释、简答题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及其表面各种形态的学科,主要任务是测定地球表面的点位和几何形状,并绘制成图,以及测定和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P1)测定: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P1)测设:测设是指把图纸上规划好的建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P1) 水准面:水准面是受地球重力影响而形成的,是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线面,并且是一个重力场的等位面。
(P4)海拔: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
(P5)水准网:水准网是指由若干条单水准路线相互连接而成的图形。
(P28)视准轴误差:视准轴不垂直横轴的偏差(P62)横轴误差: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偏差(P63)竖轴误差:观察水平角时,仪器竖轴不处于铅直方向,而偏离的一个角度(P64)方位角:由标准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到某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
(P84)真方位角:由真子午线方向线的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到某直线的水平夹角,称为该直线的真方位角。
(P84)磁方位角:由磁子午线方向线的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到某直线的水平夹角,称为该直线的磁方位角。
(P84)等高线P157等高线是地形图上表示陆地上海拔相同的点所连接成的连续闭合曲线。
地籍图P160地籍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用专用的地图符号,把地籍要素及其有关的地物和地貌绘在平面上的图形。
是用以说明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质量、数量和利用现状的专题地图。
地貌P156地貌是指地表面的形态碎部测量:就是在各个图根控制点上安置仪器,测定地物、地貌特征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并按规定的比例尺好符号缩绘成地形图的工作。
(P191)平板测图:包括小平板测绘法、经纬仪配合展电器测绘法、小平板仪联合测图法。
(P192)视差现象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时,十字丝与目标影像有相对运动的现象p22距离交会法:很据两段已知距离交会出点的平面位置。
测量学基础常识100个知识点

测量学基础常识100个知识点1、名词解释:测量学测量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测定地面点的位置和高程,将地球表面的地形及其他信息测绘成图的学科。
2、测量学的任务有(测图、测设、用图)。
3、处于自由静止状态的水面称为(水准面),水准面上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通过任何高度的一个点都有一个水准面,因而水准面有(无数)个。
4、名词解释:大地水准面平均海平面向陆地延伸所形成的闭合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5、(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是测量依据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6、名词解释:高程地面点至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简称高程。
7、一般而言,普通测量工作的目的就是(测定地球表面的地形并绘制成图)8、测量的基本问题就是(测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9、测量的基本工作是(距离测量、角度测量、高程测量)10、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在测量的布局上,是“由整体到局部”;在测量次序上,是“先控制后碎部”;在测量精度上,是“从高级到低级”。
11、为什么要进行多余观测?偶然误差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又找不到完全消除其影响的办法,观测结果中就不可避免存在着偶然误差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测量工作中,为了检核观测值中有无错误,提高成果的质量,必须进行多余观测,即观测值的个数多于确定未知量所必须的个数。
12、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出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根据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13、水准测量核心、目的、关键分别是什么?水准测量核心是测定高差,目的是推算高程,关键是视线水平。
14、DS型水准仪由(望远镜、水准器、基座)三部分构成。
15、水准仪使用的步骤水准仪使用的步骤为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16、水准路线有那几种?(1)闭合水准路线(2)附合水准路线(3)支水准路线17、为什么要把水准仪安置在与两尺距离大致相等处进行观测?大地水准面是一个曲面,只有当水准仪的视线与之水平时,才能测出两点间的真正高差。
测量学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一)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置的科学。
2、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将测区内的地物和地貌绘缩成地形图,供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和国防建设使用。
3、测设:是把图上设计好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标定到实地上去,以便于施工。
4、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向陆地延伸所形成的封闭曲面。
5、水平面: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
6、水准面:静止的水面所形成的曲面。
7、绝对高程:地面某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8、距离:指两点间的水平直线距离。
9、直线定线:将分段点标定在一条直线上的工作。
10、直线定向:确定一直线与标准方向间角度关系的工作,以表达直线方位11、方位角:由标准方向的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到某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夹角。
12、象限角:直线与标准方向线所夹的锐角。
13、水准测量: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于水准尺,测量地面两点间的高差,进而由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的测量工作。
14、水平角:是指空间两直线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
15、竖直角:是同一竖直面内视线与水平线间的夹角。
16、误差:观测值与其客观真实值之差。
17、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了n次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大小和符号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18、偶然误差: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一量进行了N次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大小和符号均不一定,但总体上符合某一种统计规律,则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19、精度:指误差分布的密集或离散程度。
20、中误差:是一个描述测量精度的指标,指的是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同一未知量进行n 次观测,所得各个真误差平方和的平均值,再取其平方根,称为中误差。
(要公式表达)21、相对误差:是用观测值的中误差与观测值(一般是距离)之比的形式来描述观测质量,并将其分子化为1的形式表示,即相对中误差。
22、误差传播定律:阐述观测值中误差与函数中误差之间数学关系的定律。
23、视准轴:望远镜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或交叉点)的连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学: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包含空中、地下和海底)点位的科学。
它的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
大地水准面:完全静止的平均海水面吻合并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视准轴: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称为视准轴或视线。
测设:利用测量技术手段把设计好你定的标到地面上。
从事测绘工作遵循的原则:整体原则,控制原则,检核原则。
平面测量的基本观测工作:水平角测量,距离测量,方向测量。
水平角:从一点到两目标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形成的夹角。
照准部:位于基座上方,能绕其旋转轴旋转部分的总称。
标准方向:真子午线,磁子午线和坐标纵轴方向。
磁偏角:过地球表面上某点的磁子午线与真子午线的夹角。
子午线收敛角:真方位角和坐标方位角的夹角。
象限角:有基本方向北端和南端起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至直线的角度。
直接利用高差计算高程,称高程法。
利用仪器视线高程计算高程,称视线高法。
要求测多个前视点的高程时,视线高法比高差法简便。
竖直角:同一竖直面内视线与水平线间的夹角。
光学经纬仪的竖盘包括:竖直度盘、竖直指标水准管、数值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
测站检核通常采用的方法:变动仪器高法或双面尺法。
测量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先控制后碎部、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
高差:是指两个地面点间的高程差
绝对高程:是指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碎部点:是指反映地物或地貌的几何特征点
望远镜:是由物镜、调焦透镜、十字丝分划板、目镜组成
视距丝:是指十字丝分划板中与横丝平行而等距的上下两根短细线水准尺:有双面水准尺和塔尺两种,
水准仪检验项目有:圆水准器的检验与校正、十字丝横丝的检验与校正、水准管轴的检验与校正。
水准测量误差来源主要有:仪器本身误差、观测误差及外界条件影响误差
电子水准仪的特点有:读数客观、精度高、速度快、效率高、功能强。
天顶距是指视线与测站天顶方向之间的夹角
盘左(正镜):是指使仪器竖盘位于望远镜左边
盘右(倒镜):是指使仪器竖盘位于望远镜右边
竖盘指标:差是指读数指标针往往偏离正确位置,与正确位置相差的一小角值。
交会法测量有:测角前方交会、测角侧方义会、测角后方交会、测边交会
三角高程测量分为:测距仪三角高程测量和经纬仪三角高程测量
比例尺:是指地形图上任一线段的长度d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际水平距离D之比。
比例尺精度:一般认为,人的肉眼能够分辨的图上最小距离是
0.1mm,因此通常把图上0.1mm所表示的实地水平长度,称为比例
尺精度。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连成的闭合曲线。
等高距:是指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h
等高线平距:是指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d
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用以指示坡度下降的方向。
首曲线:在同一幅图上,按规定的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首曲线,也称基本等高线。
计曲线:凡是高程能被5倍基本等高距整出的等高线加粗描绘,称为计曲线。
间曲线:当首曲线不能显示地貌的特征时,按二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间曲线。
经纬仪测绘法测量顺序为:选取碎部点、安置仪器、立尺、观测记录与计算、展点绘图、拚接检查与整饰
测设的基本工作就是:测设已知水平距离、已知水平角和已知高程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有: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前方交会法直线定线:是指在同一直线上定出若干点的工作
水准仪的基本操作程序包括:安置仪器、粗略整平、照准和调焦、精确整平和读数。
等高线的分类:首曲线、计曲线。
地物符号的分类: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半比例符号、地物标记。
1、碎部点的选取原则:
地物碎部点尽量选在地物轮廓线上的转折点、交叉点、弯曲点及独立地物的中心点处
地貌碎部点尽量选在最能反映地貌特征的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上,如山顶、山脊、山脚、谷底、谷口、沟底、洼地、河川、湖泊等的坡度和方向变化处。
2、简述偶然误差特性
具有有限性—偶然误差绝对值不超过某一值
聚中性---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大
对称性---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抵消性---随着观测次数无限增加,偶然误差理论平均值将趋近于零。
3、简述导线点选点注意事项
1、相邻点间要求通视,地势要求平坦,方便量边和测角
2、点位视野应开阔,注意便于保存点的标志和安置仪器,同时便于碎
部点测量和施工放样
3、导线边长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4、点位个数满足测量密度要求。
4、等高线的特性:
1.各点高程必相等
2.为一闭合曲线,如不在本幅图内闭合,则必在图外闭合。
3.除悬崖、峭壁外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
4.山脊与山谷的等高线与山脊线和山谷线成正交关系
5.等高线的平距小,表示坡度陡,平距大表示坡度缓,平距相等则坡度相等。
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
5、写出视线高程法测设高程的步骤
1、安置水准仪于已知水准点O和被测点R间,整平仪器
2、后视已知水准点上立尺,读取后视尺上读数a,计算H i=H0+a 和计算
b=H i-H r
3、将水准尺紧贴R点木桩侧面上下移动,使前视水准读数b与计算值相等时,在桩侧面沿尺底画一横线,则该线为所测设的高程点。
1 产生视差的原因及消除方法:
1、原因:是目标成像的平面和十字丝平面不重合。
2、消除方法:重新仔细地进行物镜对光,直到眼睛上下移动,读数不变为止。
2 测量工作的原则:
从整体到局部
先控制后碎部。
高精到低精。
复测复数步步检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