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业推广的典型案例及对它的分析
全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
全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模式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新动能。
在这一背景下,全国各地涌现出了许多成功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它们在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产品质量与产量、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江苏省宿迁市农业合作社江苏省宿迁市农业合作社作为一家以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它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整合资源和资金,为本地农民提供了全方位的农业生产服务。
这家合作社通过与当地政府合作,推动技术研发、农资供应、农业保险等多个环节,提升了生产效率,帮助农民减少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合作社还致力于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降低了农产品销售的中间环节,使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在宿迁市的示范带动作用下,周边地区也出现了一批类似的农业合作社,形成了一定的农业产业集裙效应。
二、山东省潍坊市龙文区龙文镇微型农场潍坊市龙文区龙文镇微型农场是一家依托现代农业科技,以小规模、多产业、高效益的模式经营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
该微型农场成立以来,通过引进科技团队,开展农产品研发和种植技术推广,成功培育出一批高产、优质、绿色的新品种新品系,带动了附近农户的合作种植效益明显提升。
微型农场还引入了现代设施农业规模化种植和养殖业态,发展了多种经营业态,形成了辐射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示范效应。
微型农场不仅在当地树立了良好的农业品牌形象,还成为了当地乡村振兴的引领者。
三、河南省信阳市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信阳市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是一家以农业物联网技术为支撑,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农业生产服务的示范基地。
基地依托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建设农业大数据评台和农业物联网环境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农田、温室、养殖场等农业生产环节的实时监控和精准管理。
基地还开展了农业知识普及和技术培训,帮助农民了解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和生产技术,提升了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
2023农业产业典型案例剖析材料
2023农业产业典型案例剖析材料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2023农业产业典型案例剖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产业在我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农业产业涵盖了农作物种植、畜牧业、渔业等多个领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而在2023年,农业产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剖析2023年农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案例一:农业科技创新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以浙江省为例,该省通过引进新技术、优质种子和研发新品种,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2019年,浙江省推出了“互联网+农业”计划,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农产品生产、销售和流通的信息化管理。
这一举措极大地提升了农业产业的数字化水平,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的途径。
在2023年,农业科技创新仍将是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生产将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智能化农机具、无人机植保等技术将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成本。
基因编辑、遗传改良等技术也将为农作物品质和产量的提升提供新的可能性。
农业科技创新将成为2023年农业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案例二:农产品加工与流通农产品加工与流通环节是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23年,农产品加工与流通环节的现代化程度将直接影响我国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投资兴建农产品加工厂,通过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品牌打造,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福建省的某大豆加工企业将农民种植的大豆进行深加工,生产出一系列营养丰富的豆制品,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销量。
在2023年,农产品加工与流通环节将迎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随着消费升级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农产品加工品质和安全问题将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农产品加工企业需要加强质量管理和监督,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乡村振兴案例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乡村振兴案例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乡村振兴案例1. 引言乡村振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旨在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和生态良好的目标。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作为中国乡村振兴的一个典型案例,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
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它既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也面临着乡村发展的一系列挑战。
本文将通过对呼和浩特市乡村振兴案例的分析,探讨该案例在实践中的成效以及应对挑战的方式。
2. 发展历程2.1 方案制定呼和浩特市乡村振兴的方案制定主要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以及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
在该方案中,注重了能源和环境保护、农业现代化、乡村旅游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发展。
创新的政策推动了乡村振兴的步伐。
2.2 资金投入为了保证乡村振兴的顺利实施,呼和浩特市加大了对农村的资金投入。
通过扶持政策和财政支持,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进入农村经济,提升了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交通、水利和电力等方面条件,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3 产业发展呼和浩特市在乡村振兴中注重发展特色产业,例如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通过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和营销策略,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发展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挖掘当地的人文和生态资源,吸引了游客和资本的关注。
3. 成效与挑战3.1 成效呼和浩特市通过乡村振兴的实施,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效。
农民收入大幅提升,农村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助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得当地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
农业现代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推动,增加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3.2 挑战然而,呼和浩特市乡村振兴仍面临一些挑战。
要提高农民的发展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村交通、水利和电力等方面的问题。
要平衡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避免带来新的环境问题。
农业技术推广案例分享
农业技术推广案例分享第1章引言 (3)1.1 技术推广背景 (3)1.2 推广目标与意义 (3)第2章耕作技术改进 (4)2.1 保护性耕作技术 (4)2.1.1 秸秆还田技术 (4)2.1.2 少免耕技术 (4)2.1.3 覆盖作物残体技术 (4)2.2 机械化种植技术 (4)2.2.1 精量播种技术 (5)2.2.2 无人驾驶种植技术 (5)2.2.3 机械化植保技术 (5)2.3 轻简栽培技术 (5)2.3.1 育苗移栽技术 (5)2.3.2 地膜覆盖技术 (5)2.3.3 水肥一体化技术 (5)第3章植物新品种推广 (5)3.1 抗病抗旱品种 (5)3.1.1 水稻抗稻瘟病品种 (5)3.1.2 小麦抗条锈病品种 (5)3.1.3 玉米抗旱品种 (5)3.2 高产优质品种 (6)3.2.1 高产水稻品种 (6)3.2.2 优质小麦品种 (6)3.2.3 高油酸花生品种 (6)3.3 适应性强的品种 (6)3.3.1 适应性强的玉米品种 (6)3.3.2 多抗性棉花品种 (6)3.3.3 适应多种土壤类型的大豆品种 (6)第4章灌溉与水肥一体化技术 (6)4.1 微灌技术 (6)4.1.1 滴灌技术 (7)4.1.2 微喷灌技术 (7)4.2 自动化灌溉系统 (7)4.2.1 智能灌溉控制系统 (7)4.2.2 变频灌溉技术 (7)4.3 水肥一体化技术 (7)4.3.1 滴灌施肥技术 (7)4.3.2 喷灌施肥技术 (7)第5章农药与化肥减施技术 (8)5.1 生物农药应用 (8)5.3 有机肥与微生物肥料应用 (8)第6章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 (9)6.1 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 (9)6.1.1 水稻机械化生产 (9)6.1.2 小麦机械化生产 (9)6.1.3 玉米机械化生产 (9)6.2 农业无人机应用 (9)6.2.1 植保无人机 (9)6.2.2 播种无人机 (9)6.2.3 监测无人机 (9)6.3 智能农业装备与技术 (10)6.3.1 变量施肥技术 (10)6.3.2 精准灌溉技术 (10)6.3.3 农业物联网技术 (10)6.3.4 农业大数据技术 (10)第7章农产品加工与储运技术 (10)7.1 粮食产后处理技术 (10)7.1.1 粮食干燥技术 (10)7.1.2 粮食仓储技术 (10)7.1.3 粮食加工技术 (10)7.2 水果蔬菜储运保鲜技术 (10)7.2.1 低温冷藏技术 (11)7.2.2 气调保鲜技术 (11)7.2.3 真空预冷技术 (11)7.3 农产品加工增值技术 (11)7.3.1 农产品深加工技术 (11)7.3.2 农产品生物技术 (11)7.3.3 农产品综合利用技术 (11)第8章农业信息化与大数据 (11)8.1 农业物联网技术 (11)8.1.1 案例背景 (11)8.1.2 案例一:智慧温室大棚 (12)8.1.3 案例二:智能灌溉系统 (12)8.2 农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12)8.2.1 案例背景 (12)8.2.2 案例一:农产品价格预测 (12)8.2.3 案例二:病虫害智能监测 (12)8.3 农业电商平台 (12)8.3.1 案例背景 (12)8.3.2 案例一:农产品上行平台 (12)8.3.3 案例二:农资电商平台 (12)第9章农村能源与环保技术 (13)9.1 农村生物质能源利用 (13)9.1.2 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 (13)9.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3)9.2.1 农业废弃物概述 (13)9.2.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13)9.3 生态农业模式 (13)9.3.1 生态农业概述 (13)9.3.2 生态农业模式实践案例 (14)9.3.3 生态农业推广及效益分析 (14)第10章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 (14)10.1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14)10.1.1 体系构建 (14)10.1.2 政策支持 (14)10.1.3 人才队伍建设 (14)10.2 农业技术培训模式 (14)10.2.1 面向农民的培训 (14)10.2.2 面向农业企业的培训 (15)10.2.3 面向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 (15)10.3 农业技术推广案例与经验总结 (15)10.3.1 案例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15)10.3.2 案例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15)10.3.3 案例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15)10.3.4 经验总结 (15)第1章引言1.1 技术推广背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业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日益成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及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
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
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引言农业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之一,而绿色发展则是当前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
在农业绿色发展的背景下,许多典型案例涌现出来,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
本文将探讨几个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它们的成功经验和对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典型案例一:中国有机农业示范区1. 创建背景中国有机农业示范区的创建是为了推动农业向绿色、有机的方向发展。
在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了具备较好农业生态条件、具备示范带动作用的地区进行创建。
2. 建设内容中国有机农业示范区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农产品生产全程有机化,采取无农药、无化肥等绿色种植技术;•农业生态系统保护与调整,注重生态平衡的恢复与维护;•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和有机肥料。
3. 成果与影响通过中国有机农业示范区的创建,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方面,有机农产品的生产量和质量得到提升,进一步满足了市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另一方面,示范区的成功经验被广泛推广,在全国范围形成了农业绿色发展的良好示范效应。
典型案例二:荷兰农业生态园1. 创建目的荷兰农业生态园的创建旨在通过绿色发展的方式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2. 主要措施荷兰农业生态园采取了以下几个主要措施:•推广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行农业生态系统的建设与维护,注重生态平衡的恢复与保护;•推动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3. 成果与启示荷兰农业生态园的创建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例如,农产品的产量提高了,农药使用量明显降低,同时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
这为其他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典型案例三:巴西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1. 项目背景巴西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旨在推进农业发展与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机结合,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 主要内容巴西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提升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满足市场需求。
蔬菜产业发展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
山沟沟里种出“绿宝贝”——蔬菜产业发展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西吉,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六盘山西麓,属黄土高原干旱丘陵区。
这里山大沟深、干旱少雨,素以“西海固苦瘠甲天下”著称,曾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称为世界上“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百余年来都有着“靠天吃饭”的无奈。
如今,借着国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东风,西吉县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成功打造出了闻名全国的蔬菜品牌——西吉芹菜。
一、背景六盘山下的西吉县,地处黄土高原中心地带,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
县域总面积3144平方公里,耕地242万亩,总人口51.1万,农业人口46万,是宁夏农业人口第一大县和少数民族聚居县。
海拔1688~2633米,降雨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年降雨量较少,仅有350~500毫米,无霜期则只有100~150天左右。
光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气候冷凉,年平均气温5.3℃,土层深厚,土壤钾元素含量较高,土壤结构非常适宜冷凉蔬菜的生长发育。
西吉县工矿企业少,病虫害发生较轻,广泛使用农家肥种植,灌溉用水为地下深井水,没有重工业污染,处于清洁的生产环境,大气、土壤、水源等生产环境指标均达到国家蔬菜生产一级标准,是种植优质无公害芹菜的最佳地区。
在深化县情认识的基础上,立足资源禀赋,顺应自然规律,把发展以芹菜为主的特色冷凉蔬菜产业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有力促进了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收入倍增,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由于优越的自然环境的生产环境,生产的西芹皮薄,纤少、肉嫩、味鲜、色亮,口感好,体型粗细整齐,质脆味甜,营养丰富,品质优势明显,这是国内其它地区无法比拟的。
2006年西吉西芹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2010年,西吉县荣获“中国西芹无公害科技创新示范县”、“中国西芹(产业)之乡”、“中国果菜标准化建设十强县”称号。
2011年,“西吉芹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并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农业推广案例分析一个农业推广的典型案例及对它的分析
农业推广案例分析一个农业推广的典型案例及对它的分析农业推广是指将新的农业技术、农业管理经验、农产品市场信息等有效地传播给广大农民,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下面将介绍一个典型的农业推广案例,并对其进行分析。
典型案例:中国地农业推广基地推广海水稻种植技术分析:1.市场需求:该地区是典型的盐碱地,传统农作物难以在此种植,但市场对稻米的需求较高。
因此,推广海水稻种植技术能满足当地市场需求,提供一种新的盈利途径。
2.选择合适的技术:海水稻是一种适应盐碱地的新型水稻品种,对盐碱地的耐受能力强。
农业推广基地选择这一技术来推广,因为这种稻米在市场上有较高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3.培训农民:农业推广基地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培训,教授海水稻种植技术、管理方法以及市场信息,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和市场意识。
4.提供优质种苗和相关支持:农业推广基地提供海水稻的优质种苗和其他必要的农业支持,如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措施等,确保农民能够顺利种植和收获。
5.建立合作关系:农业推广基地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确保种植的海水稻能够有市场销售渠道,提高农民的收益。
6.宣传推广:农业推广基地通过农业展览、宣传会议等方式积极宣传和推广海水稻种植技术,增强农民的认识和信心。
分析结果:通过对该农业推广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对推广效果产生了积极影响:1.市场需求的驱动:市场对海水稻的需求提供了一个推广的机会,推广基地坚持将需求作为推广决策的重要依据。
2.科学选择技术:推广基地选择适应当地盐碱地的海水稻种植技术,这种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竞争力,可在市场上获得高价。
3.专业的培训和支持:推广基地为农民提供了全面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了他们的种植水平和市场意识,确保了推广效果。
4.建立合作关系: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农民提供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民的收益。
5.有效宣传推广:通过不同的宣传方式,推广基地增强了农民对海水稻的认识和信心,提高了推广效果。
农业方面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农业领域的法律纠纷也日益增多。
本文以一起典型的农业法律纠纷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以期为农业领域的法律实践提供参考。
(一)案情简介2018年,某市农民张某与当地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签订了一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合同》,约定由技术推广中心为张某提供种植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等服务。
合同签订后,技术推广中心按照约定为张某提供了相关服务。
然而,在种植过程中,张某发现技术推广中心提供的技术指导存在缺陷,导致其农作物产量大幅度下降。
张某遂向当地农业管理部门投诉,要求技术推广中心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二)争议焦点1.技术推广中心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2.张某的损失是否应当由技术推广中心承担?二、案例分析(一)技术推广中心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1.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第二十条规定:“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根据农民的实际需要,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保证技术推广工作的质量。
”2.分析本案中,技术推广中心与张某签订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合同》明确约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
然而,技术推广中心在提供技术服务过程中,未能按照约定保证技术推广工作的质量,导致张某的农作物产量下降。
因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相关规定,技术推广中心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对张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二)张某的损失是否应当由技术推广中心承担1.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因技术推广工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分析本案中,张某的农作物产量下降是由于技术推广中心提供的技术服务存在缺陷所致。
种田案例分析报告总结与反思
种田案例分析报告总结与反思1. 引言种田案例分析是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观察和研究的学术方法。
通过对种田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农业生产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农业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本报告对近年来发生的种田案例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有益的启示。
2. 案例分析2.1 案例一:小李的有机种植小李是一名热衷于有机农业的农民,他在自己的田地上种植有机蔬菜,并采用了科学的有机种植技术。
在小李的坚持下,他的农产品品质优良,甚至能以高价销售。
然而,小李面临着自身种植规模有限、市场推广不够到位等问题。
由于没有足够的土地和资金,他的有机农场规模难以扩大,供不应求。
同时,小李在市场推广方面也欠缺经验,难以将自己的有机农产品推广到更广泛的市场。
2.2 案例二:大农场的农药投入大农场是一家大规模种植农场,为了追求高产量,他们过度依赖农药的使用。
农药的投入虽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下降的问题。
大农场的农产品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消费者开始更加注重健康和环保,对农产品的安全性有更高的要求。
大农场的农药使用过度导致的问题,在市场竞争中成为了制约因素。
3. 总结与反思3.1 知识与技术的创新从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农业生产需要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种植经验,并进行持续的创新。
小李虽然在有机种植方面取得了成功,但规模有限、市场推广不足,显示出了农业发展中技术应用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
大农场则是在技术应用上偏向了过度依赖农药,使农产品品质受到质疑。
因此,农业生产需要不断创新和适应市场需求,才能更好地发展。
3.2 生态环境与农产品质量以上两个案例都涉及到了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的问题。
小李的有机种植方式更注重环境保护,但由于规模有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相反,大农场过度使用农药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并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
因此,农业发展应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和环保的需求。
智慧果园典型案例分享
智慧果园典型案例分享智慧果园典型案例分享第一部分:智慧果园的背景与概念介绍在当代农业发展中,智慧果园凭借其先进技术和智能化管理,成为了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领域。
智慧果园运用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实现了果树生长环境的可视化监控、精确施药、精细浇水以及果实质量预测等智能化操作。
智慧果园的兴起,使得果农们能够更高效地管理果园,提升果树品质,提高产量和收益。
第二部分:智慧果园成功案例分享1.案例一:xxx果园xxx果园位于某地,使用了智慧果园技术进行管理。
他们采用了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监测果树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指标,并将数据反馈给果园管理者。
凭借这些数据,果园管理者可以及时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保持果树生长环境的稳定。
他们还使用智能喷雾机进行精细施药,将农药用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了过量使用的风险。
通过智慧果园技术的应用,xxx果园果实的品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2.案例二:yyy果园yyy果园位于另一个地区,也采用了智慧果园技术。
除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yyy果园还利用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
他们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果树生长环境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模型,可以预测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这样,果园管理者可以根据预测结果,做出相应的管理决策,例如调整施肥量和浇水量,以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通过智慧果园的管理,yyy果园的产量大幅提升。
第三部分:对智慧果园的观点和理解智慧果园的发展是现代农业领域的一大进步,它结合了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农业生产管理,带来了许多好处。
智慧果园可以实现果树生长环境的精确监控,帮助果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减少了农业生产风险。
智慧果园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约了人力和资源,并减少了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对环境更加友好。
智慧果园技术可以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帮助果农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在未来,智慧果园有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慧果园技术将更加先进和成熟,能够为果农提供更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帮助他们进行更精细化的管理。
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创新的典型案例分析
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创新的典型案例分析引言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供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几个典型的农业科技创新案例进行分析,介绍其背景、原理和影响。
案例一: 精准农业技术精准农业技术旨在通过传感器网络、无人机和卫星导航等高新技术手段实现农田信息获取和管理的精确化。
该技术可以根据土壤水分、养分含量以及作物生长状态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方案。
背景传统农业管理方法往往均一化施肥、灌溉和药剂使用,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
而精准农业技术能够实现针对性施肥,提高作物利用率,并且做到节约用水与降低药剂使用量。
原理借助先进的传感器设备,通过实时监测土壤养分、水分含量以及作物生长状况等信息,结合远程监控技术和智能算法,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
同时,利用无人机和卫星导航技术进行图像采集和数据分析,实现精准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
影响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农田管理效率和作物产量,同时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此外,该技术还有助于智能农机设备的发展,并提升农民收入。
案例二: 基因编辑技术在作物改良中的应用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通过精确修改生物基因组DNA序列来实现特定性状改良的先进遗传工程技术。
在作物改良领域,基因编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提高作物品质、抗逆性以及增加抗病虫害能力。
背景传统育种方法耗时耗力且效果有限,而基因编辑技术能够直接干预目标位点上的基因序列,加速作物改良的进程,并可精确实现特定性状的改良。
原理基因编辑技术主要利用CRISPR/Cas9、TALEN或ZFN等工具,通过指导RNA与目标位点上的DNA发生特异性结合,决定是否对目标位点进行切割、修复和改变。
借此技术,可以删除、插入或修改某个基因以实现所需功能。
影响基因编辑技术在作物种质改良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育种效率和准确度。
通过精确编辑目标基因,可以培育高产、抗逆性强以及耐病虫害的新品种。
互联网农业成功案例_互联网农业典型案例
互联网农业成功案例_互联网农业典型案例为了提高行业或企业的运营效率,各个行业都已经将互联网应用到自己的生产发展过程中,农业发展领域亦是如此。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互联网农业成功案例,欢迎阅读!互联网农业成功案例篇1邯郸市鸡泽县双塔镇新军寨村农民刘占平,是一个利用互联网卖菜的痴迷者,经过苦拼试水,仅建网站、推广策划、购买配送车辆、租房、注册公司等几项数得上来的投入就有30万元之多。
几年下来,打工及家里农田的全部收入贴了进去,还欠下朋友数万元,这也让他品尝到美好梦想与残酷现实碰撞出的苦涩。
然而,刘占平却执着地说:“我已经赚到了经验,看到了曙光,坚定了信念。
”甘蓝滞销,萌生互联网卖菜梦现年49岁的刘占平,是一名退伍老兵,虽然只有初中学历,可他有一股子不肯服输的拼劲儿和闯劲儿。
他懂农业技术、爱好写作,在互联网上开微博、做版主,隔三差五自己的文章还会见诸报端。
可谁也没有想到,一次小小的经历,将他拽到了“互联网+农业”这条路上。
2010年5月,刘占平送儿子上学,在回家的路上途经邯郸市鸡泽县司马堡蔬菜市场,听见菜农诉说辛苦种出的甘蓝连一毛钱一斤都卖不到。
与菜农交流后,他拍了一组图片,回家后以“邯郸东部万亩甘蓝将在地里烂成泥”为题将帖子发到了新浪网首页。
晚上,他坐在电脑前与网友交流菜贱伤农问题,站内消息不断发来,两个小时有七八个新注册用户有意来鸡泽县采购甘蓝菜。
2013年春天,鸡泽县甘蓝菜再次贱得无人问津,他发的微博被当地媒体关注广泛转载,邯郸美食林超市得知这一消息,到鸡泽县菜农地里采购了数万斤甘蓝菜。
之后他在涉农网上发的西瓜丰产滞销的信息,引来多个外地瓜贩子来地头采购,仅经他个人协调就成交了十几单。
这件事让刘占平得到启发,通过互联网的确可以把蔬菜等农产品卖出去。
他开始有意浏览、琢磨涉农网站,凡是能搜到的农村网站,他就注册体验。
这期间,石家庄有位律师从一位媒体博友那儿得到电话,专程来到新军寨村找到刘占平,商谈合作运营网站事宜。
农业推广案例分析一个农业推广的典型案例及对它的分析
农业推广案例分析一个农业推广的典型案例及对它的分析沼气池利用技术成功推广实例及分析一、实例内容概述温州市苍南县位于浙江省最南端,濒临东海,与宝岛台湾遥遥相望,因地处玉苍山之南,故取名为苍南。
苍南县畜禽养殖业近些年来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截止2012年,全县已有136家规模畜禽养殖场。
长期以来,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和液体废弃物的处理令当地民众感到头疼。
如何处理这些废弃物,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如何节流增收,这些问题也一直是县政府思考的重点。
沼气池利用技术的日益成熟,令县政府找到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极佳办法—引进沼气池利用技术,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推广,实施养殖场沼气工程。
截止2012年底,全县累计建成养殖场沼气工程100多处,总池容量9000多立方米,年可产沼气50多万方米,年处理21.9万吨畜禽养殖废水。
苍南县规模化养猪场沼气工程建设形成了以“一池三建”为基本建设单元,“一池”即建设沼气发酵装置;“”即建设预处理设施(包括沉淀、调节、计量、出料、搅拌等装置),建设沼气利用设施(包括沼气净化、储存、输配和利用装置),建设沼气利用设施(包括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和进一步处理装置)。
“一池三建”不仅注重沼气工程的前处理设施,而且注重“三沼”综合利用,拓展了沼气工程建设内容。
经过专家测算,苍南县每天仅猪粪尿发酵产生沼气产量就高达9861 m3,可见苍南沼气存在很大的潜在产量。
猪粪本身含有大量的生物质能,对猪粪的资源化利用不但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危害,同时发酵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于照明或炊事,也可发电,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如果再加上其他畜禽产生的废弃物,再加上对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那么,足以可见,沼气池利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给苍南县带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苍南县将废弃物变废为宝,不仅有效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同时大大增加了民众的收入。
据统计,2012年苍南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2599元,农民的经济纯收入已达到8938元。
浅析乡村产业振兴的十大典型案例心得体会
浅析乡村产业振兴的十大典型案例心得体会作为一个大国,中国的乡村经济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为了解决乡村经济中面临的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乡村产业振兴的政策,这对于提升乡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建设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以十大典型案例为实例进行浅析,研究乡村产业振兴对于乡村经济的影响。
一、三江源区特色产业发展三江源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之一,面积约为170,000km²。
作为中国的“三江源头”,它的水源被认为是中国的经济发展之母。
这个地区因为地处高原,其农牧业发展困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越来越强烈,因此三江源区政府提出了特色产业发展的设想。
经调研,本地区的深加工、旅游等是可发展的优势行业。
于是,政府针对本地区的资源开展产业链建设,由于该地区有优势的畜牧业和矿产资源,因此政府便推出了牦牛肉、羊肉等肉类加工产业以及唐古拉山矿泉水等特色产品。
此外,三江源区还积极发展富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旅游,如创办了独龙江—温泉地热旅游开发公司。
这些努力不仅提高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为地区生态保护作出了贡献。
二、新疆华池建设新疆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华池地处新疆的最南端,是一个经济落后、地势崎岖、交通不便的地区。
2004年,中国政府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华池地区成为了该计划的一个重点地区。
该地区在计划中被列为市辖区,并于2005年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投资额高达200亿元人民币。
新建了水泥厂、石加工厂、建筑材料厂等一批经济项目,同时华池在旅游、农业等方面也日益发展。
华池的发展使得当地的GDP贡献率明显增长,已成为富裕的地级市之一。
三、山东莘县生态农业产业园莘县生态农业产业园是山东省政府发起的农业产业园区计划之一,在该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生态产业。
该项目选址在莘县省级以上农业园区,坐落于300年历史古县城莘县城区,占地面积约6300亩。
它主要致力于建立一体化、高效、生态、节能的农业生产线,推广环保农业、生态农业,发展高质量、高效率、高附加值的生态农产品。
农业推广案例2
本期导读:●推广动态农业部督导组赴小麦主产省检查“一喷三防”广西省灵川县灵田乡:特色产业助农致富贵州省江口县:科技“良方”送田头湖北省洪湖市黄家口镇:推广稻鱼连作模式效果好湖南省石门县:远程科技培训连着橘农心江苏省金湖县陈桥镇:种粮收入高村民“抢”种田●典型事例河北省文安县:新型农民打造新型科技示范基地——记文安县基层农技推广科技示范基地负责人邵小明重庆市梁平县:发展温室蔬菜产业促进农户万元增收●推广模式云南省玉龙县:“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成效显著福建省建阳市: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解放了千余名农村劳动力推广动态农业部督导组赴小麦主产省检查“一喷三防”当前,冬小麦主产区已进入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
为切实把冬小麦“一喷三防”(防病、防虫、防早衰)补助政策和技术措施真正落到实处,确保取得实效,农业部于近日派出4个督导组,分赴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小麦主产省,开展“一喷三防”专项督导检查。
夏粮产量占全年的1/4,冬小麦产量占夏粮的近九成,在全年粮食和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喷三防”是促进冬小麦灌浆成熟、提高单产的关键技术措施,对确保夏粮“九连丰”、争取夏粮“九连增”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今年,中央财政两次下拨专项资金共16亿元,对11个主产省、3.2亿亩冬小麦实施“一喷三防”给予补助。
5月份,11个主产省(区)将进入冬小麦“一喷三防”大面积集中喷防阶段。
农业部督导组将重点就五个方面加强督导。
一是实施方案制定情况,检查各地制定发布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操作程序、具体补助办法等情况。
二是组织落实工作情况,检查各地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开展政策宣传,落实进度调度、督导检查、公示核验等工作安排和执行情况。
三是技术落实到位情况,检查各地药肥合理安全使用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植保服务组织或村委会组织统一喷防的情况,以及政策实施有没有实现全覆盖、技术措施是否落实到田等。
四是物资采购和资金拨付情况,检查公开招标采购物资、物资质量控制、物资分配发放、资金兑付等工作安排和执行情况,重点检查招标采购有无违规操作和其他违反规定的情况。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典型案例材料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典型案例材料乡村振兴是中国政府提出的重要战略,旨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革命以及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它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促进乡村工业发展和壮大乡村服务业,实现农村经济的提升和乡村居民的增收。
下面,我们以一个典型的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案例——中国某县的茶叶产业为例,来讲述乡村产业振兴的成功经验。
某县位于中国的茶叶优势区域,拥有丰富的茶叶资源和传统的制茶工艺,但长期以来,由于农民的传统种植方式和技术水平以及市场营销能力的不足,茶叶产业一直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
为了振兴茶叶产业,该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
首先,政府加大了对茶叶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为农民提供优惠贷款,并提供技术培训和专家指导。
其次,政府鼓励农民组织起来,成立茶叶合作社,共同参与茶叶种植、加工和销售,实现规模化经营和优势互补。
此外,政府还积极引导企业投资茶叶加工设备和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该县茶叶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首先,在农民收入方面,茶叶的销售价格得到了提高,农民的种植收入得以增加。
其次,产业发展带动了乡村就业,茶叶加工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周边的乡村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进一步拉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此外,茶叶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乡村服务业的兴起,如茶叶旅游、茶叶文化推广等,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此外,茶叶产业的发展也推动了农民的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
农民在种植、加工和销售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他们通过学习新的种植技术和加工工艺,提高了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政府还鼓励农民进行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如兼做养殖、果树种植等,实现农业的内部循环和提高农民的综合收入。
综上所述,通过茶叶产业的振兴,该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茶叶产业成为推动农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和经济增长点。
这一案例表明,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政府的扶持和农民的积极参与,可以实现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3000字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3000字乡村振兴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长期的过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一些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供您参考。
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石墙村石墙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山区村,近年来,通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石墙村实现了快速发展。
1.推进生态建设。
石墙村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实施了“绿色行动”,加强了植树造林、垃圾分类和污水处理等工作。
2.发展特色农业。
石墙村利用自身地理优势,发展了特色农业,包括茶叶、水果、中药材等。
同时,村里还鼓励农民成立合作社,推广农业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促进旅游业发展。
石墙村有着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村里积极发展旅游业,打造了多个景点和旅游项目,如石墙寨、彩虹桥、茶文化博物馆等。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石墙村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水电等。
同时,村里还开展了环境整治工作,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
5.加强文化传承。
石墙村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村里积极开展文化传承工作,如加强对传统民居的保护和修缮、举办传统文化活动等。
二、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燕罗街道燕川社区燕川社区是一个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农村社区,近年来,通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燕川社区实现了快速发展。
1.推进产业升级。
燕川社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广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和特色农业。
同时,社区还积极引进高附加值的企业和项目,推动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燕川社区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水电等。
同时,社区还开展了环境整治工作,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
3.推动农村旅游发展。
燕川社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社区积极推动农村旅游发展,打造了多个旅游景点和项目,如燕川湿地公园、民宿旅游等。
4.加强文化建设。
燕川社区积极开展文化建设工作,如加强对传统民居的保护和修缮、举办传统文化活动等。
同时,社区还推广了现代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提高了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
三、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岩坦镇岩坦溪村岩坦溪村是一个传统的山区乡村,近年来,通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岩坦溪村实现了快速发展。
农业推广第一次作业
农业推广案例与分析及对农业推广内涵的理解姓名:孙志娟学号:2012802164 专业:植物保护第一次作业案例分析:四川省某乡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全镇国土面积46.8平方公里,共有耕地24719亩,其中水田15120亩,旱地9638亩,林地4250亩,另有果园1380亩。
除了2个砖场和4家毛织厂外,几乎没有工业。
全镇3.22万人口中农业人口有2.95万人。
因此,农业是该镇的主导产业,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传统大田作物,经济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始终在低水平徘徊。
因此,该镇大部分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
据统计该镇外出打工人数有8300余人,占全镇人口总数的约1/4,占全镇劳动力17800人的近1/2。
在这样一个农业镇,农业推广极为重要,但是实际农业推广工作做得极不到位。
该村脐橙种植推广该地种植脐橙的条件得天独厚,所产脐橙曾获1999年、2001年全国农业博览会金质奖章。
近年来,该镇所在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将该县的优质水果脐橙作为主导产业,制定水田种水稻吃饭、旱地栽脐橙挣钱的发展蓝图。
县里为了鼓励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免费提供树苗和技术指导,并积极培训乡村脐橙技术人员,以期为脐橙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但是,2006年1年全镇新植脐橙面积仅有150亩,而且成活率极低,大约只有50%,只完成计划面积1380亩的10.9%。
农民对此颇有意见,使农民对政府的调整产业结构的政策措施抱有怀疑。
水稻害虫防治。
农民最看重的是水稻,因为水稻是该镇农民的主要粮食作物。
2007年是水稻害虫稻飞虱的爆发年,该县启动了三级紧急预案,要求各个乡镇做好稻飞虱防治工作,确保粮食安全。
但该镇还是出现了稻田“通火”——即稻飞虱长成成虫,造成水稻减产,有的田块甚至绝收。
其原因是农技人员没有直接下乡指导如何使用农药所造成的。
主要是农业推广人员与农民之间的沟通渠道不畅。
具体表现在:1.农业推广人员和农民沟通频率低。
在农业推广过程中,本应沟通频繁的双方却很少沟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将沼气直接作炊事、照明等生活用能源,每年可节约开支500元左右。用沼气灯给温室蔬菜增施二氧化碳气肥,可使黄瓜增产30%,芹菜增产25%,西红柿增产20%。一个8m3的沼气池,平均可处理利用3头猪和农户的人畜粪污,一年提供的沼肥,相当于50kg硫酸铵、40kg过磷酸钙、15kg氯化钾。沼液作为饲料添加剂喂猪,可提前20—30天出栏,每头猪平均可节省成本40元左右。如苍南县桥墩仙堂沼气工程建成后,可年产沼气16.2万m3,相当于5400瓶液化石油气,价值40多万元。
3.推广过程中的期望理论
(1)基本定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有吸引力的结果时,个人才会采取特定的行为。有效的激励取决于个体对完成工作任务以及接受预期奖赏的能力期望。
(2)公式:激励水平M=期望值E×效价V
(3)理论的应用:①正确确定推广目标,科学设置推广项目;②认真分析农民心里,热情诱发农民兴趣;③提高推广人员自身素质,积极创造良好推广环境,增大推广期望值。
沼气池利用技术成功推广实例及分析
一、实例内容概述
温州市苍南县位于浙江省最南端,濒临东海,与宝岛台湾遥遥相望,因地处玉苍山之南,故取名为苍南。苍南县畜禽养殖业近些年来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截止2012年,全县已有136家规模畜禽养殖场。长期以来,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和液体废弃物的处理令当地民众感到头疼。如何处理这些废弃物,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如何节流增收,这些问题也一直是县政府思考的重点。沼气池利用技术的日益成熟,令县政府找到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极佳办法—引进沼气池利用技术,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推广,实施养殖场沼气工程。截止2012年底,全县累计建成养殖场沼气工程100多处,总池容量9000多立方米,年可产沼气50多万立方米,年处理21.9万吨畜禽养殖废水。苍南县规模化养猪场沼气工程建设形成了以“一池三建”为基本建设单元,“一池”即建设沼气发酵装置;“三建”即建设预处理设施(包括沉淀、调节、计量、出料、搅拌等装置),建设沼气利用设施(包括沼气净化、储存、输配和利用装置),建设沼气利用设施(包括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和进一步处理装置)。“一池三建”不仅注重沼气工程的前处理设施,而且注重“三沼”综合利用,拓展了沼气工程建设内容。经过专家测算,苍南县每天仅猪粪尿发酵产生沼气产就高达9861 m3,可见苍南沼气存在很大的潜在产量。猪粪本身含有大量的生物质能,对猪粪的资源化利用不但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危害,同时发酵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于照明或炊事,也可发电,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如果再加上其他畜禽产生的废弃物,再加上对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那么,足以可见,沼气池利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给苍南县带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苍南县将废弃物变废为宝,不仅有效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同时大大增加了民众的收入。据统计,2012年苍南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2599元,农民的经济纯收入已达到8938元。
5.推进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加大沼气综合利用扶持力度
沼气工程建设是一项农村生态环保工程。苍南县县政府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为指导,结合畜牧业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沼气发展规划,及时抓好大中型沼气项目的筛选、论证及可行性研究,建立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储备制度,并积极推荐申报立项,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补助,大力推进农村沼气项目建设,促进畜禽产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
2.正确应用农业推广理论,确保推广效果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一项技术活,为了促使沼气池利用技术能够推广开来,苍南县聘请了具备专业知识,综合素质较高的农业推广人员来进行技术推广,确保获得预期的推广效果。
3.充分比较论证,推广最佳沼气池利用模式
在沼气池利用技术推广过程当中,不同地区有各自实际情况,不能将在某一地区发展良好的模式完全照搬到另一地区,本案例中,苍南县政府组织农技推广人员,经过实地调研,结合各个村镇的实际情况,充分比较论证,分类指导养殖场(户)发展农村沼气。例如:年出栏万头以上的养殖场可重点引导发展沼气发电工程,建设100kw~1000kw的发电厂;年出栏5000头~1 0000头的养殖场可结合国家大中型沼气项目建设,引导发展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年出栏1000头~5000头的养殖场可重点发展“猪—沼—茶”、“猪—沼—果”、“猪—沼—菜”等循环利用型模式。
4.充分利用政策法规,推广沼气池技术的应用
沼气集中供气和沼气发电项目一次性投入大、资金回收期长,应将沼气集中供气和沼气发电上网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沼气集中供气项目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并简化发电上网手续,支持沼气发电上网。对目前暂不具备上网条件的沼气发电项目,未上网电量要争取参照《可再生能源法》配套法规《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发改价格(2006]7号)的规定给予补贴,以鼓励沼气发电,解决夏季沼气供过于求、乱排放的问题。
二、效益分析
(一)生态效益
沼气池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农户用沼气作家庭用能源,可以避免对林木的过度砍伐;利用沼液与沼渣在荒山上种植果树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调节区域小气候、提高当地居民的健康水平(释氧、吸尘、保持空气湿润清新等)。另外,沼气池的建设有利于美化农村面貌,建设有沼气池的农村或小城镇是干净、整洁的,而不再是苍蝇漫天飞,家禽粪便遍地分的目不忍睹的场景了。据资料查证,建一个8m3沼气池,一年可产400m3左右的沼气,能解决三口之家的生活燃料,每年可以节约木柴1.5t,节电100kw/h左右,相当于新造了0.2ha薪炭林,节约造林费用600元。能够有效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同时,从长远来看,农村发展沼气,是解决农村能源短缺,保护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恢复和重建生态环境的战略措施。
五、农业推广理论
1、有效沟通的7C理论
从事农推工作的过程就是与农民群众打交道的过程,是沟通与交流的过程。有效的沟通往往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案例中,农推人员成功运用了有效沟通的7C理论,使得推广工作顺利进行。①crebidity:即可信赖性,要让农民群众感觉到传播者是可以信赖的,双方的信赖是沟通的基础;②context:即一致性,推广必须与环境相协调,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社会的、物质的、心理的、时间的环境情况;③content:传播的内容应该是受众可接受的、完整的内容;④capability of audience:需要考虑到受众的接受能力,这是说沟通必须考虑沟通对象能力的差异(包括注意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行为能力),采取不同方法实施推广从而获得预期推广效果;⑤clarity:信息的组织形式应该简洁明了,易为推广对象接受,不要绕圈子; continuity and consistency:沟通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要达到渗透的目的,必须对信息进行重复,但又须在重复中不断补充新的内容,这一过程应该持续的坚持下去; channel:保证沟通渠道多样、畅通。
2.马斯诺的层次需要理论
(1)理论内容:①生理需要:衣、食、住、行;②安全需要:人身安全、健康;③社交需要:友谊、情感;④自尊需要:自尊、权威、地位;⑤自我实现需要:成就感。
(2)理论应用:按照农民的需要进行推广是行为规律所决定的,人的行为是由动机产生,动机是由内在的需要和外来的刺激引起。其中内在的需要是产生动机的根本条件。农民的需要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农民利益的集中体现,是农民从事生产活动的原动力所在。本实例中,推广人员正是考虑到农民群众不同层次的需要,而沼气池利用技术正好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从而使得推广工作顺利进行。
(三)社会效益
建造农村户用沼气池,可以将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入池,这样做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变得更加文明、健康,同时也减轻了广大农民的劳动强度。围绕沼气池建设,配套进行改厨、改厕、改圈、改院,使得农民的住房整洁明亮,厕所干净卫生,让农民过上了城里人一样方便、快捷、卫生的生活,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可谓社会效益显著。
图1未加“三沼”环节的农业循环图2添加“三沼”环节的农业循环
四、工作经验
1.充分利用宣传媒介,提升群众“资源认知”
但丁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句名言正好道出了推广沼气池技术的初衷。苍南县畜禽养殖业近些年来发展势头旺盛,而由此产生的废弃物也骤然增多。这些废弃物,不能简单的被视为一无所用的垃圾,它们不过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那你就得先改变他的思想”,这句话对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而言启发深刻,本案例中,农推人员十分注重宣传媒介的利用,通过大力宣传,使得民众在认知层面对这些废弃物有了新的认识,它们是宝贵的资源,而不再是令人头疼的垃圾。
三、技术路线
沼气池的推广利用,主要依据的技术路线是生态系统循环。生态系统循环是一个包括诸多环节的循环,循环中的诸多环节有许多相生或排斥, 每个环节的产物或废物,往往成为另一个环节的原料。就农业循环看,将作物所产的秸秆直接烧掉,或直接用于还田,或用作饲料后将畜禽粪便作肥料的习惯做法,都未能充分利用农业生物产物的能量和物质,因此,这样的农业循环是不完全的(图1)。如在农业循环中加入“三沼”应用环节,农业循环就成为比较完善的趋于封闭的循环体系(图2),这将提高循环效率,加速农业内部各部分的综合发展,比较充分地利用农业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同时可比较合理地保持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它以沼气、沼液、沼渣为纽带,按照生态学“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把养殖业、种植业和农副产品加工等有机地连接起来,从而达到农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