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文字学考试重点

文字学考试重点

1.文字的定义:狭义文字:文字是纪录语言的符号。

广义文字: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2.汉语“文字”的所指:文字个体~文字体系(有必要称为文字体系以区别于文字)文字个体——指一个个的字文字体系——用来指记录某种语言的文字符号的整个体系。

3.几种汉字起源说:结绳说:结绳是一种实物记事的方法。

用结绳辅助记忆,或计数、计日,或记事。

八卦说; 仓颉造字说; 契刻说; 图画说: (用来记录语言中词的图画,即成为文字.)4.文字演进的三个阶段:(1)记事图画(文字画)(2)原始文字:即还不能完整记录语言的、不成熟的文字.(3)成熟的文字体系5.文字产生的条件——阶级社会形成前夕,文字才有可能开始出现。

图画变文字:由于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的不足。

人们不得不采用其它的,比如图画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表达思想,用文字的线条或笔划把要表达的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的勾画出来,绘画导致了文字的产生。

文字的性质:作为语言符号的文字“钢笔”文字本身所使用的字符“钢笔”6.文字字符的分类:1、意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

意符:形符、义符2、音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是音符。

音符:(假借字: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

)形声:(音符意符)3、记号: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是记号。

拼音文字只使用音符,汉字则三类符号都使用。

Page18 汉字分为意符音符文字汉字性质:汉字是语素音节文字形体上:由繁到简、由简到繁字体上:古文字、今文字(汉至今)结构上:形声字比重上升,使用的意符从以形符为主到以意符为主。

7.汉字结构上的变化:(一)形声字的比重逐渐上升,是汉字发展的主要标志。

(二)所使用的意符从以形符为主变为以义符为主。

(三)记号字、半记号字逐渐增多8.汉字字体的演变:古文字阶段:商代——秦代1、商代文字2、西周春秋文字3、六国文字4、秦系文字今文字阶段的汉字:隶楷阶段:汉代——延续到现代隶书、楷书、草书、行书9.“六书说”的来源: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

语言学概论[文字]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温习

语言学概论[文字]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温习

第七章文字1.文字与文字学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

相对于语言而言,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随着语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克服了时空对有声语言的限制,成为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语言决定文字,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

在文字的起源上,一般以为文字起源于图画,但文字不等于图画。

按照文字与所记录的语言单位的音义关系不同,文字可以分为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拼音文字)与意音文字。

文字学是指研究文字的起源、发展、性质、特点、形音义关系、改革、体系等内容的一门语言学分支学科。

文字学的研究有利于文字改革、创造文字、规范文字书写、服务语言、计算机信息处置等。

2.文字的大体类型表音文字是指通过利用一套完整的字母来标记音位或音节从而拼写语言中词或语素的文字体系。

按照表音文字字母所表示的读音单位的不同,它可以分为音节文字与音位文字两种。

表音文字利用方便,看到字就可以够读出音来,勤学、好认、好记、好写。

它又叫拼音文字,以英语、法语、德语、俄语、阿拉伯语为代表。

表意文字是指通过图形或符号的组合来表达词或语素的意义的文字体系。

它不标记声音,它的数量庞大,笔画复杂,字形里面有表示意义的结组成份。

一般以为古代埃及的圣书文字、苏美尔的楔形文字与中国的指事、会意字都属于表意文字。

意音文字是指用表意和表音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所创造的文字体系。

意音文字的字体结构中既有表示字义的成份,又有表示字音的成份。

中国的形声字是其典型代表。

拼音文字,广义上讲就是指表音文字,狭义上讲是专指音位文字。

音节文字是指以音节为最小的书写单位,一个符号表示一个音节的文字。

日本的化名、梵文是其代表。

音位文字是指以音位为书写单位,一个符号表示一个音位的文字。

英、法、俄、意、德等文字是其代表。

自源文字是指从创建文字起就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

它是从文字形体来源的角度划分出来的,它的形体、体系都源于自身,是独创性的。

古代埃及文字、楔形文字都是自源文字。

借源文字是指借用或参照其他文字的形体或体系而成立起来的文字。

文字学复习资料

文字学复习资料

文字学复习资料文字学复习资料文字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的是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

它是一门既古老又现代的学科,涉及到语言、文化、历史等多个领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简要回顾一些重要的文字学知识,以帮助读者复习和加深对这门学科的理解。

一、文字的起源与发展文字的起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人类从口头传统向书面传播的转变。

根据考古学的研究,最早的文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

这些古老的文字系统,如楔形文字、象形文字等,为后来的文字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字的发展经历了许多变革。

从最初的象形文字逐渐演变为表音文字,即通过符号来表示特定的音节或音素。

这种表音文字的代表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古中国的甲骨文。

然而,表音文字的局限性在于它们无法准确地表示语言中的所有音节,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表意文字逐渐兴起。

表意文字是通过符号来表示特定的意义或概念。

最著名的表意文字系统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古中国的汉字。

这些文字系统通过组合不同的符号来构成词语和句子,为人们传递信息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二、文字的演变与传播文字的演变和传播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地区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交流,文字系统也得到了相互影响和借鉴。

例如,古希腊的字母表是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而古罗马的拉丁字母则是从古希腊的字母表演变而来的。

此外,文字的传播也受到了技术和工具的影响。

古代的文字传播主要依靠手抄和口头传统,这限制了文字的传播范围和速度。

然而,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电子媒体的兴起,文字的传播变得更加便捷和广泛。

现代的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使得文字的传播不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和分享信息。

三、文字与文化的关系文字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和表达方式,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传统习俗。

不同的文字系统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承。

汉语言文字学复习提纲

汉语言文字学复习提纲

汉语言文字学复习提纲第一部分《古代汉语》一、古代汉语复习提纲上册第一单元文选重点篇目:《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蜗补天》《螟蜥》《巫山、巫峡》《岳阳楼记》其他的篇目略做了解重点:汉字的结构和发展;古今词义的异同;词的本意和引申义词义分析举例熟记字的古义、引申义、例子文选重点篇目:《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塞之战》《晏婴论季世》《勾践灭吴》《触龙说赵太后》《孙膑》《韩信破赵之战》《张骞传》《华佗传》古代汉语常识重点:词类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古代汉语的词序:宾语前置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副词;代词;介词;语气词和词头词尾词义分析举例:词的本义要熟记第二单元文选重点篇目:《谏逐客书》《论贵粟蔬》《报任安书》《出师表》《答李翊书》《封建论》《神灭论》《原臣》第三单元古代汉语常识重点:古代的历法,古汉语常用工具书词义分析举例熟记字的古义、引申义、例子下册第四单元文选重点篇目:《季氏将伐颛臾》《逍遥游》《齐桓晋文之事》《许行》古代汉语常识重点:古书的注解词义分析举例:词的本义要熟记第五单元古代汉语常识重点: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二、模拟试题《古代汉语》(一)(50分)一、单项选择(10分,每小题1分)①下列各组字,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鱼、末B.牧、逐C.江、莫D.上、须②“汤”的本意是()A.专指温泉B.煮东西的汁液C.热水D.中药的剂型③“报”的本意是()A.告诉B.报恩C报仇 D.判决罪人④下列个组字,共为异体字的一组是()A.凭懑B.蚤早C.娶圣D.酷沽⑤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A.响:回声一声音B.色:脸色一颜色C.狱:案件一监狱D坟:土堆一坟墓⑥下列各句中,不是判断句的是:()A.南阳刘子骥,高尚土也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D.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⑦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为使动用法的是()A.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B.晋侯饮赵盾酒C.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D.范增数目项王⑧下列句中的“而”字表示顺接关系的意思的是(A.水浅而舟大也B.子产而死,谁其嗣之?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语文期末知识总结怎么复习

语文期末知识总结怎么复习

语文期末知识总结怎么复习一、语言文字知识的复习1. 字音、字形、字义的复习:通过识字、朗读、写字等练习,复习每个字的读音、书写和含义。

2. 词语的复习:整理常用词汇,分析构词法,学习词义辨析和词语搭配。

3. 语法知识的复习:回顾基础语法知识,如词性、句型、成分等。

通过刷题和做语法填空、改错题等练习,加深记忆。

二、课文知识的复习1. 课文的细读:重点关注每篇课文的主旨思想、结构和表达方式。

理解作者的用词和修辞手法,形成自己的感觉和观点。

2. 课文的背诵:逐段背诵课文,加深记忆。

背诵要注重语音语调、停顿和语气的准确表达。

3. 课文的分析:分析课文的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

理解作者通过材料和情节揭示的主题和价值观。

三、阅读理解的复习1. 阅读技巧的培养:培养快速阅读、提取信息、推理判断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2. 阅读材料的选择:选择各种类型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如新闻报道、说明文、故事、诗歌等。

3. 阅读题目的解答: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回答问题,注意理解题目要求,区分事实细节和主旨观点。

四、写作能力的复习1. 写作素材的积累:平时注意积累各种写作素材,如词汇、句型、成语、谚语等。

2. 写作技巧的培养:学习各种写作技巧,如修辞手法、段落结构、逻辑推理等。

多做写作训练,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3. 写作常用句型的运用:掌握一些常用句型和表达方式,丰富写作内容和表达效果。

五、其他知识点的复习1. 修辞手法的复习:回顾修辞手法的各种形式和用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

分析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和效果。

2. 文化常识的复习:了解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知识,如古文化、文学艺术、名著作家等。

3. 古代文言文的复习:复习一些古文课文,理解古文的意思和用法。

学习阅读和翻译古文。

以上就是语文期末复习的一些重点知识和方法。

复习语文需要注意的是培养语感、逐步积累和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能力。

在复习中要注重多练习、多思考、多总结,提高学习的效果。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够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文字学期末复习资料

文字学期末复习资料

文字学期末复习资料文字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通常要到(阶级)社会形成前夕,文字才有可能开始出现。

2、形声字的形旁在普通文字学上称为(定符)或(类符)。

3、在汉字发展的过程里,汉字进行合并是为了(控制单字的数量)。

4、秦系文字的俗体就是(隶书)形成的基础。

5、到了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汉字发展史就脱离古文字阶段进入(隶楷)阶段。

6、大约在东汉时期,从日常使用的隶书里演变出了一种比较简便的俗体,我们姑且称之为(新隶体)。

7、大约从东晋时代开始,为了跟当时的新体草书相区别,称汉代的草书为章草,新体草书相对而言称为(今草)。

8、《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段玉裁),《甲骨文字释林》的作者是(于省吾)。

9、1956年1月由国务院发布的有关汉字简化法案是(《汉字简化方案》)。

10、(《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和(《简化字总表》)三个有关汉字规范的方案就是我们现在使用汉字的规范依据。

11、有些形声字的声旁兼有表意作用,可以称为(有义的声旁)。

12、在汉字的字符中,汉字使用了(意符)、(音符)、(记号)符号。

13、汉字字体演变的过程可以分成两个大阶段,即(古文字阶段)、(隶楷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1、许慎说:“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其下定义的对象是(C)A. 象形B. 假借C. 指事D. 形声2、(A)发现于商代后期王都的遗址——殷墟。

A. 甲骨文B. 金文C. 大篆D. 小篆3、《史籀文》是(C)太史籀所作的一部字书。

A. 周文王B. 周武王C. 周宣王D. 周厉王4、到了汉代,(C)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

A. 甲骨文B. 金文C. 隶书D. 楷书5、在东汉晚期出现了一种新的字体,就是(C)A. 隶书B. 草书C. 行书D. 楷书6、有不少形声字的形旁,既可以用甲字充当,也可以用乙字充当,或者先用甲字,后来改用乙字,我们称这种现象为(D)。

A. 形旁的替换B. 形旁的变迁C. 形旁的更替D. 形旁的代换7、下列(B)汉字属于同形字中在结构或形体上是文字结构性质不同的类型的。

文字学笔记整理

文字学笔记整理

第一讲汉字的产生序言:中国文字学是研究中国文字产生、性质、发展演变、形音义的关系的学科。

一、汉字产生的理性思考汉字产生遵循适用原则汉字产生:记事刻画符号→象形字→假借字→形声字汉字体系:记事刻画符号、图画→象形字、假借字、形声字汉字产生的两个要素:①一定数量的记事符号和象形字②假借方法的运用小结:成熟体系的文字系统是吸收了记事刻画符号、象形、指事等原始表意方式,合理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假借、形声等造字方法,逐渐发展而来。

二、汉字产生的时间推测甲骨文记录的是商代晚期的文字,不是汉字的起源,因而不是最早的文字如《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汉字大约在夏商之际形成,即裘锡圭夏商文字一系说。

小结:种种迹象表明,夏代应是中国进入文明时代的开始,作为文明起源的标志之一,文字应该形成于夏代。

夏商周三代使用的文字属于同一系统,西周文字与商代晚期的文字一脉相承,商代前期的文字则传承和发展了夏代的文字。

第二讲汉字的性质序言:汉子性质问题是中国文字学基本理论研究的核心之一。

普通语言学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声音和意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即用某种符号把语言记录下来(文字符号系统记录语言系统,通过文字形体联系声音意义。

即文字形体表示语言,语言又分声音和意义)一、汉字性质研究回顾20世纪的几种争议:1、表意文字说瑞典索绪尔北师大王宁: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子因义构形黄伯荣、廖序东:汉子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是运用大量表意符号记录汉语的词和语素。

2、意音文字说周有光:意音文字的产生是文字制度的第一次飞跃,拼音文字的产生是文字制度的第二次飞跃3、表音文字说4、意符音符记号文字说5、表词文字说和语素文字说(从文字记录语言单位的角度划分)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朱德熙:汉子是语素文字布龙菲尔(美):汉子是表词文字二、裘锡圭的理论观点1、字符理论:一种文字的性质由该文字所使用的符号的性质决定。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自身作为一种符号系统。

文字学复习——精选推荐

文字学复习——精选推荐

填空或选择1最先产生的文字是表意字,意义难以用一般的象形方法产生2文字形成过程正式开始的标志:表意字和假借字的出现3形声字产生的途径:表意字符加在假借字上;表意字符上加声符4文字本身所使用的字符:英文—表音文字,线性;汉字——表音兼表义,方块体汉字. 如“花”,作为语言符号的文字,代表的是汉语言里的花草之【花】这个词的符号。

从文字本身所使用的字符来看,它是由“艸”和“化”构5文字字符的分类:意符、音符、记号6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是记号。

7汉字属于音节─语素文字。

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一个音节,而一个音节往往又代表一个语素。

8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变化主要体现在形体上和结构上。

形体上的变化——主要是由繁到简;结构上的变化:形声字的比重逐渐上升、所使用的意符从以形符为主变为以义符为主、记号字、半记号字逐渐增多9汉字形体的变化主要是简化。

繁化的现象虽然也存在,但是其影响跟简化不能相提并论。

10分为两个阶段:古汉字阶段——商代至秦代(公元前三世纪晚);隶、楷阶段——汉代至现代11《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字典:共收9353字12商代文字:数量最多的是甲骨文,即占卜用的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其次是金文,即青铜器上的文字。

13西周金文形体演变的主要趋势是线条化、平直化,美术化倾向明显14籀文——指《史籀篇》里的文字。

《史籀篇》是周宣王太史籀所作的一部字书,籀文就是周宣王时代的文字。

后人称为大篆。

15秦系文字指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以及小篆。

16研究隶楷阶段文字形体的资料:石刻和墓志文字、简牍文字、帛纸文字、其他17汉代记述六书细目的有三家:郑众、班固、许慎。

后人在阐述六书理论时,从许慎六书之名称而遵班固六书之次第,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18我本义为武器,假借为自身代词。

亦本义为腋下,假借为副词。

来本义为小麦,假借为来去之来。

叔本义为拾取,假借为叔父之叔。

骄本义为马高六尺,假借为骄傲。

文字学知识

文字学知识

文字学知识1、汉字是汉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2、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使最重要的辅助交际系统。

3、文字学是研究文字的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4、异体字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体不同而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的字,也称为或体、重文、俗字。

5、古文字是指自汉字产生以来到小篆等一系列字体,主要包括甲骨文、金文、六国古文、小篆等。

6、今文字指秦隶以后的字体,包括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7、现代汉字指现代汉语用字,主要是指现代白话文用字。

8、象形字指依照字义描摹事物的形象而创造的字,如日、月。

9、会意字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表意符号组合而成的合体字。

10、通假字是指在文字使用中,不写本字,而借用一个同音字或音近字来表示,这个同音字或音近字就叫做通假字。

11、六国文字指春秋战国时期东方六国所使用的文字,即《说文解字》所说的古文。

12、形声字指用一个表意符号和一个表音符号组合创造的字。

如江、河。

13、大徐本指北宋徐铉校订的《说文解字》。

14、小徐本指南唐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中记录的《说文解字》。

15、六书说指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定义的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指事,象形,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16、三书说是新兴的汉字构造理论,唐兰在《古文字学导论》和《中国文字学》里谈到的三书说,将汉字分为象形文字,象意文字,形声文字三类;陈梦家在《殷墟卜辞综述》中指出了唐兰三书说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三书说,象形,假借,形声;裘锡圭的三书说把汉字分成表意字、假借字和形声字三类。

17、指事字指通过在象形符号的基础上加上标识符号创造的字。

18、合体字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构成的字,分形声字和会意字两类。

19、独体字指由一个构字部件构成的字,包括象形字和指事字两类。

20、繁简字指同一个词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笔画多少不同,可以通用的字。

21、文字与语言的关系文字和语言是两种不同的符号体系;文字是语言的记录符号;文字是语言的最重要的辅助工具。

语言文字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语言文字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语言文字学知识点归纳总结语言文字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它涉及语言的起源、结构、规则以及语言与思维、社会文化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语言文字学的一些核心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语言的定义与特征语言是人类进行交流的主要工具,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符号系统:语言使用符号来表示特定的意义,这些符号可以是声音、文字或手势等。

2. 有限性:每种语言都有一定的词汇和语法规则,但是数量是有限的。

3. 社会性: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与社会和文化密切相关。

4. 双向性:语言既可以被用于表达,也可以被用于理解。

二、语音学语音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语音及其规律。

主要内容包括音位、音节、音变等。

1. 音位:语言中的基本音素单元。

不同语言中的音位数量和音位特点有所不同。

2. 音节:由一个或多个音位组成的有意义的最小单位。

语言中的音节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

3. 音变:由于语音习惯、音位环境等原因,同一个音位在不同的发音位置上会发生音变。

音变是语音学中一种重要现象。

三、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语言的结构和规则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词类:语言中的词汇按照词的功能和意义可以划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不同的词类。

2. 句法:句法研究句子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成分的关系和排列。

3. 句子类型: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不同的类型。

四、语义学语义学是研究词义和句义的学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词义:词的词义是指该词所表示的概念、意义。

词义可以分为直指义、引申义、词组义等不同的类型。

2. 上下文语境:词义的理解往往需要考虑上下文语境的因素,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具有不同的词义。

3. 句义:句义是指句子所传达的语义信息,包括陈述、问句、命令等不同的句义类型。

五、语用学语用学研究语言使用的情境和交际功能。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语境:语境指语言使用的具体情景和背景,包括时间、地点、参与者等因素。

《文字学》复习要点

《文字学》复习要点

致吾亲爱同学书吾亲爱之诸位同学:为师不幸于两周前右脚受伤,昨日刚刚拆线,仍需打石膏固定一周。

因为师业已拄拐,行动不便,本周仍不能到校上课。

所幸并无大碍,石膏去后,仍能健行。

为师甚是挂念诸位,望弟子们安心复习,勿以本师为念。

关于作业,大多数已经发给我电子版,甚感欣慰!少数同学电子版没有标明班级姓名和页码,因此莫知所出。

现再次重申,将所发原稿一份、纸质版一份,标明班级、姓名、学号,交由各班学委,按页码顺序排好,统一上交。

没交电子版的,尽快上交就是。

10民本,因原稿只有三十份,两人或三人共做一份,具体分工是:一人输入,一人标点,一人校对,各具姓名、学号,只交一份纸质版,只发一份电子版就是。

勿误!现将《汉字学复习提要》一份附上,望对同学们有所裨益。

南无陀佛!谨致歉意!祝复习顺利!双拐叟**广升《文字学》复习要点1、理论。

(填空、简答、论述)分值50分。

1.现代汉语文字的主要特点2汉字的基本性质,什么是语素文字、语词文字、意音文字、表意文字汉字形体演变的阶段有哪几个?文字形体演变有哪些规律?汉字构制类型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汉字结构类型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汉字结构模式有哪些?什么是形声字?试述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在汉字构成中的作用。

文字学期末复习

文字学期末复习

文字学期末复习文字学期末复习试题100分,100分钟填空(20*1)写古文字(12*1)写出字的本意(10*1)名词解释(4*3)简答(3*10)论述(1*16)期中考试前会涉及的内容P82 隶书对篆书的改造1、解散篆体,改曲为直2、省并隶书往往把篆书的两笔并为一笔,或是把两个以上的偏旁或偏旁所包含的部分合并起来,改成较简单的笔画结构。

3、省略隶书有时直接了当地省去篆文字形的一部分。

4、偏旁变形在篆文里,一个字用作偏旁时的写法,通常跟独立成字时没有明显的区别。

在隶书里,独立成字和用作偏旁的写法明显不同的情况,就时常可以看到了。

5、偏旁混同隶书为求简便,把某些生僻的或笔画较多的偏旁,改成形状相近,笔画较少,又比较常见的偏旁。

草书的分类:章草、今草、狂草一、传统“六书说”(一)“六书”的出处——《周礼·地官·保氏》(二)许慎的“六书”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许慎的“六书”实际上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象形、指示、会意、形声是造字法,立足于汉字做静态结构的分析;2、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法,立足于对汉字做动态的分析。

二、唐兰“三书说”一、象形文字二、象意文字三、形声文字四、裘锡圭“三书说”裘锡圭认为汉字包括表意字、假借字、形声字,另外还有一些记号字、半记号字、变体表音字不能纳入三书范畴。

变体表音字:有时候人们稍为改变一下某个字的字形,造出新字来表示跟那个字的本来读音相近的音。

这样造成的字,我们称之为变体表音字。

P107第七章(重点)会意字(6种P122)A、图形式会意字B、利用偏旁间的位置关系的会意字C、主体和器官的会意字D、重复同一偏旁而成的会意字E、偏旁连读成语的会意字F、其他什么是变体字P139这类字用改变某一个字的字形的方法来表意,为数不多。

文字学复习整理资料2

文字学复习整理资料2

文字学复习整理资料2文字:文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记录语言的词的书写符号体系,是将词的听觉信息转换为视觉符号,使语言克服时、空局限的人类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1.汉字:汉字是汉民族用以记录汉语的方块形制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2.汉字产生之前的记事方法:(1)实物记事:用约定的实物,加上一定的方法,来帮助对事物的记忆,我国历史记载中有结绳记事。

(2)符号记事:使用一定的符号来帮助记忆或辅助交际。

包括图形符号(形象性符号)和刻划符号(抽象性记号)两种形式。

3.文字的产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记事的视觉符号同语言实现有规律的结合,即从中分割出一定的单位,同分割客观现实的语言的词相对应,用以记录语言,便完成质的飞跃,成为真正的“文字”。

4.我们对汉字赖以产生的记事法基础的看法:图形符号和刻划符号都是汉字的源头,彼此的早晚目前不易判断,但是汉字主要由图形符号产生,由刻划符号产生的汉字数量有限,只是很小一部分。

这是我们对汉字赖以产生的记事法基础的看法。

5.汉字体系的形成:(1)汉字成为词的书写符号的途径。

(2)汉字体系的形成。

6.汉字大约在夏代或其后期已形成为文字体系,其时距今约4000年左右。

7.表意体系的文字:我们的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体系。

所谓表意体系的文字,就是不直接表示词的读音,而用特定的符号标志语义,来记录词或语素的文字。

8.表意和表音相结合的文字中的表音远非表音文字的表音,未超出表意文字的范畴,为什么?答:第一,所用同音借代字和表读音的偏旁原本都是表意字,并不是从语音着眼制订出的书写语言中一定音节或音位的特定符号。

第二,再看被借用的文字符号在整个汉字体系中的作用。

第三,从表音的效果来看,“借形表音”都是在已识表意字基础上的摹拟。

9.汉字表意与表音的关系:不是两种方式的平行采用、对半参合,而是坚持以表意为基础,为主导,在表意的范畴内适当运用表音的方法来弥补其不足,使自己得以不断发展、完善。

华师网院《汉字学》期末复习题

华师网院《汉字学》期末复习题

华师网院《汉字学》期末复习题《汉字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怎样理解文字的概念?答:关于文字概念,语言文字学界有狭义和广义两说。

广义说认为文字是表示一定意义、用以传递信息的书面符号,这个定义包括了能表示意义并用以传递信息的图画。

狭义说则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将图画排斥在外。

我们的理解是:其实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只是在范围的大小上有所别而已,并没有根本的分歧。

我们认为,将文字的范围限制在记录语言之内操作起来简单易行,所谓记录语言,就是看其是否与语言中的词相对应,有没有固定形体和固定的读音。

我们主张采用狭义的文字概念。

2、什么是汉字学?答:汉字学是关于汉字的学说,是中国传统语言学的一个重要部门。

传统的汉字学汉代名为小学。

宋代王应麟《玉海》一书把小学分为体制(相当于文字的形体结构)、训诂和音韵三个门类,仍统称小学。

直到清末,章炳麟认为小学的名称不确切,主张改称为“语言文字之学”。

其后,传统的汉字学又称为中国文字学,或省称为文字学。

汉字学主要研究汉字的结构,形体的变迁,汉字的应用,字形的规范化及文字改革等汉字的一般规律。

3、汉字具有哪些性质?答:汉字的性质与一般文字的性质紧密相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

B、汉字是依附于汉语的文字。

C、汉字是扩大汉语交际作用的最重要的辅助工具。

D、汉字是一种社会现象。

汉字的这一社会属性要求使用者不写错别字,用字要符合社会规范。

作为社会现象的汉字没有阶级性,它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各阶级服务。

E、汉字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

4、汉字主要有哪些特点?答:世界各民族的文字各不相同。

汉字作为文字之林中的一员,始终保持着自己的鲜明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A、汉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B、汉字是两维度平面构形的文字。

C、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

D、汉字是唯一可以作艺术品的文字。

E、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

5、怎样理解汉字是一种表意体系的文字?答:汉字是一种表意体系的文字。

《文字学》(1-14章节全)笔记

《文字学》(1-14章节全)笔记

第一章:绪论1.1 文字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文字学是一门专门研究文字系统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

它不仅关注文字本身,还探讨文字与语言、文化之间的关系。

文字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起源:探索最早的书写形式是如何产生的。

•文字结构:分析构成文字的基本元素及它们如何组合成有意义的符号。

•文字演变:追踪特定文字体系随时间的变化和发展。

•文字传播:考察文字在不同地域和人群间的扩散过程。

1.2 文字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文字学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其他多个学科有着密切联系。

例如:•考古学:通过挖掘出土文物上的铭文来解读古代社会的信息。

•历史学:借助文献记录研究过往事件,揭示历史事实。

•语言学:深入理解语言内部结构的同时,也帮助解释文字的发展历程。

•人类学:从文化视角出发,探讨不同族群使用文字的方式及其背后的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工具为了有效开展文字学研究,学者们依赖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文献分析法:对现存的各种文本资料进行细致解读。

•田野调查法:亲赴现场收集一手数据,特别是对于活态语言或濒临消失的语言尤为重要。

•实验研究法:设计具体实验以验证假设,比如测试人们识读速度等。

•数字人文技术:利用计算机辅助手段处理大规模文本数据集,提高研究效率。

1.4 文字学的历史发展简述从古至今,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文字学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早期阶段,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主要依靠个人经验和直觉来进行研究;到了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印刷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使得更多珍贵的手稿得以保存下来,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源。

现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数字化成为推动文字学发展的新动力,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研究资料库,也为跨学科合作创造了条件。

第二章:符号与语言2.1 符号系统的构成要素符号是信息传递的基础,而符号系统则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符号组成的整体。

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通常包含以下几个关键要素:•编码规则:规定了如何将信息转换为符号的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字学复习资料整理一、利用古文字形體分析下列漢字的構造理形關系,相關字(1)監会意字,甲骨文字形象人低头俯视自己在水盆中的倒影。

由形素“臣”(即眼睛)、“人”和“皿”(即器皿,古代盛水的器皿可用作镜子)组成。

“监”为俯视倒影,引申则有“监视”义,其词源意象是从上视下,“監”分化出的“臨、覽”等同樣具有從上視下的特徵,“臨”是一个人在俯视一众物品。

(2)毓会意字,甲骨文“毓”最初的字形意义,象一个女人生孩子的形象。

“每(带头饰的妇女)”身后生出一个朝下的孩“子”形,四周小点即胎盘羊水。

“毓”的古文字写法繁杂,为便于书写,简化字形后。

第一种情况是只保留倒“子”,表示刚出生的孩子。

后在此基础上添加“肉”以表示是初生的孩子,即“育”字。

“毓”和“育”是异体字,后来生育的意思则主要用“育”表示。

保留“人”形,倒“子”形简化为“口”,并调整美化字形,即(后)字。

(3)州象形字,甲骨文象河川中有沙洲的形状。

后因“州”字借作行政区划名,另加“水”旁写作“洲”,成为“从水,州声”的形声字。

州、岛同源。

(4)亦指事字,甲骨文象在“” (大,乍开两臂叉腿站立的人形)的两侧各一划指在人的腋处,表示“这里是腋”,是典型的指事字。

后将此字假借为副词(又、也、都等),另造形声字“腋”指此义。

(5)韦会意字,“韦、违、围、卫”四字同出一源,“违、围、卫”是“韦”的分化字。

甲骨文“韦”中间的“”是城邑;周围的“”是脚或脚印,表示绕城护卫。

为进一步表示护卫义,金文又写作“”,增加了“”(行)字,表示巡逻四方,即“卫”。

同时在“韦”外加“囗”(围墙)成“围”字,表“包围”意。

又因“韦”是几只脚在不同方向走动而表违背之“违”。

(6)民象形字,甲骨文是用一锐器直刺眼目的形状。

古代俘获敌人则刺瞎其左眼用为奴。

区别有身份的人和士。

“说文古文”写作“”,是用戈从“女”字中刺过的字形。

“民”字在商周时本指敌囚(用作奴隶),与“氓”同义。

(7)面象形字,甲骨文外轮廓是面庞,因面部最引人注意的是眼目,所以面内只突出了“目”的形状。

(8)隶会意字,“隶”在古文字中是逮捕的“逮”字的本字。

金文写作“”。

象一只手“”提(捉)住一条动物的大尾巴“”(毛),以此表示逮住了动物。

,據《說文》是「尾」字的省體,音義和「尾」字相同。

尾由「尸」和「毛字的顛倒」而成。

所謂「尾字的省體」,是指「尾」字的下半部,也就是「毛字的顛倒」。

“逮”右旁皆是“隶”字,左旁有一“辵”(读chuò),是表示行走、行动的符号。

与“隶”组合成“逮”字,说明“逮”是通过手脚的行动完成的。

(9)簋会意字,甲骨文象有底座的碗,或在碗旁加手拿筷子或勺子之形,为了强化碗的意思,后又在碗下面加“皿”。

会手持筷、勺从圆形食器中取食之意。

到了小篆,可能因为器物形制、功能的变化(因为食器变为礼器后,簋在现实生活中已没有碗的功能)“竹”替换了手持筷子之形。

上边的“竹”表示竹制;中间是“皀”(读bī)表示香米,食物;下边是“皿”(盛器),会意竹制盛食器皿。

(10)聲甲骨文字形左边的“”是带饰物的“石头”,右边的“”是一只耳朵,加“”(手持敲击物形)和“”(口),会耳朵听到手持敲击物敲击石头的声音即耳朵听到的声音之意。

属于形合会意字。

小篆变为从耳,殸声的形声字。

“磬”表示敲击石制乐器发出的声音。

(11)後“後”的简化字是“后”,但在古文字中“后”与“後”是在不同角度、表现不同内容的两个字。

在表示先后的“後”时,甲骨文和早期金文写作“、”。

上边的“”是绳(幺,丝束形),下边的“”是脚(读shī,倒止,趾),用绳拴住脚走不快表现落后。

稍后的甲骨文、金文、“说文古文”及小篆陆续增加了表示行路、行走的字符“彳、辵”,写作“、、”。

而帝后的“后”字,甲、金文写作“、”,与司令的“司”为同一字(初与司字相同,后为司字反写),字义同君王的“君”,又从生育的“”(育)中借义(象女人身后生子的形状)。

(12)涉早期会意字,中间是一条河水,两边各有一“止”(趾,脚),会意脚从水中走过,属于形合会意字。

篆文中原先表形的构件转为为表意,属于义合会意字。

(13)闻甲骨文象人跽而以手附耳谛听之形会人听到声音(人头上的几点)之意。

篆文改为,将耳朵置于门内,既会从门缝听声之意,又是“从耳,门声”的形声字。

(14)听甲骨文用“”(耳)和“、”(一口或多口)会口有所说,耳有所闻之意。

小篆写作“”,成为“从耳、恴、壬声”的形声字。

“壬(挺立人)、直、心”,用以强调人耳有所闻、心已领悟之意。

二、分析下列形聲字,如果现代字形中已經看不出形符和聲符,請用古文字字形分析。

如果能看出聲符的釋源功能,請一并分析聲符示源功能。

(1)歲古文字字形中“步”是形符,“戉”是声符。

甲骨文中“岁”是由借音近的“戉”(“戉”是“钺”的本字,大斧)指岁星名(即木星)。

后上下各加一“止”(脚、趾),即“步”字,表示岁星在运动、行走。

(2)憤“忄”为形符,“贲”为声符。

“屮”是初生的小草。

而“卉”在《说文》中也称为“艸之总名”,小篆写作,象一丛草形。

古人造字以三为多,用三个“屮”表示很多草当是泛指草木,引申为花卉。

“贲”篆文从貝(表饰物),从卉(表花叶繁盛),会文饰繁盛、鲜花盛开到最为饱满之时的状态之意。

而“愤”从心,表示心中某种情绪积累至饱满而未能发,心中郁结、郁闷。

(3)春春的古文字形中“屮”、“日”都是形符,“屯”是声符。

“萅(春)”在甲骨文中写作“屯”,像草木刚刚露出地面且叶芽尚未展开之形。

“春”义是抽象的,只能借助于草木初生的形象义表达。

小篆中的“屯”,取象于草木之芽在地面下屯积力量、艰难破土而出之形。

后加草旁强化意义信息为“芚”,后来又加“日”强化为“萅”。

(4)徒甲骨文写作“”或“”,上边是土块形,小点表示灰尘,下边是“止”(趾,表示脚),合起来表示脚走在土地上,灰尘飞扬。

小篆改为,从“辵”,“土”声的形声字。

(5)论“讠”为形符,“仑”为声符。

“仑”上面为“亼”,《说文》:“亼,三合也。

讀若集。

”三合即众多的东西聚合在一起,“亼”其实是“集”之古字。

下面为“册”,象绳子把竹简编串起来。

亼、册会意,“侖”即为编纂成册之义。

“侖”声之字,多有条理之义,例如“论(論)”为有条理的言语,“伦(倫)”为人与人之间的辈分有条理;“沦(淪)”为水波有条理的扩散开;“轮(輪)”为辐条在车轮上有条理的分布。

(6)语“讠”为形符,“吾”为声符。

甲骨文“五”字由“二”和“乂”构成。

“二”字表示在两个地方之间,引申表示特定的范,“乂”字有相交的含义,整个字的意思是在特定的地方相交。

时间相交则产生同源词“午”。

语——牾:互动的特征言——唁:主动的特征(7)娶“女”为形符,“取”为声符。

娶,取婦也。

从女从取,取亦声。

上边的“取”字本是古时作战割取敌人左耳以报战功,并引申获得、捉拿、接取等义。

古代娶妻也用“取”表示,后另加义符女写作娶。

娶是“取”后起加旁分化字。

“取”与下边的“女”字合成“接取女子”义。

(8)葉小篆“葉”。

“艹”是形符,“枼”是声符。

“叶”是“葉”的简化字;“叶”又是古文字的“协”。

“葉”的本字是“枼”。

“葉”是“枼”的加旁分化字。

《说文》:“枼,楄也;枼,薄也。

”“叶,艸木之叶也。

”甲骨文写作“”,象树上长有叶片形。

金文写作“、”,叶片已成十字状,虽隐约有枝叶形,已是“世、木”结构。

小篆分化成两个字,分别写作“”(枼)和“”(葉)。

“枼”多指扁状物,“葉”用作草木叶。

三、举例分析辛部字的意义特征辛,甲骨文。

象形字,甲骨文象柄如圆凿、锐如尖刀的古代刑具。

“黥以‘辛’刺目”,即用此形状的刑具把战俘或罪犯的眼睛刺瞎。

童,甲骨文。

会意字,甲骨文上面是“辛”字,即尖锐的刑具。

下面是强调眼睛的人形。

会用尖锐的刑具刺瞎眼睛之意,是古代因犯罪或被俘沦为奴隶的男子的奴隶标志。

《说文解字》:“男有辠(罪)曰奴,奴曰童,女曰妾。

”本义为童仆。

妾,甲骨文。

会意字,甲骨文上面是“辛”字,即为奴隶或犯人施刑的锐物,下面是“女”字,用受过刑的女子会有罪的女子之意。

本义是女奴隶。

宰,甲骨文。

会意字,上面的“宀”表示家或宫室,用为罪犯或战俘行刑的锐物“辛”表示罪犯或战俘,即充当家奴的罪犯或战俘。

表示家奴在屋下从事杀牲的劳动。

本义为罪人充当的家奴,掌管杀牲之事。

辟,甲骨文。

会意字,甲骨文由“辛”(为罪人或战俘行刑的锐物)、“卩”(跪着的人形,表示罪人)和“口”(表示讯刑人在问话)组成。

象用刑具施刑于跪跽之人,故有法义,有罪义。

本义为刑法。

仆,甲骨文。

会意字,甲骨文象身着尾饰,手捧簸箕作粗贱活的人。

人头上有“辛”符,辛是在奴隶身上施刑的尖刀,表明这是已带有奴隶标志的奴隶。

本义是供役使的人。

可见从辛取义的字有用刑具在身上施刑以成为奴隶身份的标志的意思。

四、举例分析“枼”声部的意义小篆“葉”。

“艹”是形符,“枼”是声符。

“叶”是“葉”的简化字;“叶”又是古文字的“协”。

“葉”的本字是“枼”。

《说文》:“枼,楄也;枼,薄也。

”“叶,艸木之叶也。

”甲骨文写作“”,象树上长有叶片形。

金文写作“、”,叶片已成十字状,虽隐约有枝叶形,已是“世、木”结构。

小篆分化成两个字,分别写作“”(枼)和“”(葉)。

“枼”多指扁状物,“葉”用作草木叶。

形声分化过程中,以“枼”为基础,产生“枼、叶(葉)、䈎、牒、揲、䐑、褋、鍱、屟、鲽、碟”诸字,这批字,成功地将木片、树叶、简札、铁皮、肉片、单衣、鞋垫、鞋底鱼、碟子等多个词义区别开来。

分化形声字,因字义宽泛引起的分化。

薄义与轻义相通,例如“枼、叶(叶)、䈎、牒、揲、䐑、褋、鍱、屟、鲽、碟”等字有薄义,“媟、偞、僷、谍”等字有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