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脚后跟疼的偏方有什么
【芍药甘草汤】16脚后跟痛,骨质增生
【芍药甘草汤】16脚后跟痛,骨质增生
【脚后跟痛,骨质增生】
心胸痛可以芍药甘草汤,骨节痛也可以。
现在最多的是颈肩腰腿痛,如果善用芍药甘草汤,你就成功了一半。
一老人,拄着拐杖,一瘸一拐,找到刘爷说,脚跟子痛,医院拍片说骨质增生,治了大半年还没好。
赤芍、白芍各30克,炙甘草6克,骨碎补30克,威灵仙10克。
教老人多踢腿蹬腿,不要怕痛,怕痛痛一辈子,不怕痛痛一时。
凡气血通不到的地方,那地方就会长病痛,所谓骨质增生,就像机器上面长的锈迹一样,你不运动把它除掉,它就堵在那里,使你功能作废。
剪刀有了锈迹就不灵活,人体骨头里长了骨垢,功能就会障碍。
老人家吃了一剂脚跟骨不痛了,连吃十剂,疼痛消除。
要练到两条腿发热发烫才去睡觉,结果三个月下来,再一拍,骨质增生没有了。
《祥本医案》载,老年骨质增生疼痛,用赤芍、白芍各30克,炙甘草6克,同时加骨碎补、葛根、丹参、威灵仙,能够活血祛瘀,缓急止痛。
足跟痛的中药治疗方法
足跟痛的中药治疗方法
足跟痛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疼痛症状,通常发生在足跟部位,给
患者带来不适和影响日常生活。
中医药对于足跟痛的治疗有着丰富
的经验和方法,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治疗方法。
首先,足跟痛的中药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
如果是由于湿热引起的足跟痛,可以选用清热利湿的中药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芩、茯苓等,这些药物可以清热解毒,利尿
排湿,有助于缓解足跟痛的症状。
其次,对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足跟痛,可以选用活血化瘀的中药
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川芎、当归、赤芍等,这些药物可以活血
化瘀,舒筋活络,有助于改善足跟痛的症状。
另外,对于肝肾不足引起的足跟痛,可以选用补肝肾、益气活
血的中药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枸杞子、巴戟天、熟地黄等,这
些药物可以滋补肝肾,益气活血,有助于缓解足跟痛的症状。
除了中药治疗,足跟痛患者还可以通过中医推拿、针灸等方式
进行治疗。
中医推拿可以通过调理经络、舒筋活络,有助于改善足
跟痛的症状。
针灸则可以通过调理气血、舒筋活络,有助于缓解足跟痛的症状。
总之,足跟痛的中药治疗方法是多方面的,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
患者在接受中药治疗时,应该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足跟痛的患者能够早日康复,重拾健康的生活。
足跟痛的中医治疗方法
足跟痛的中医治疗方法足跟痛是一种常见的底足疾病,也称为足底筋膜炎。
中医认为,足跟痛是由于筋膜粘连、气血瘀滞、寒湿阻滞等原因造成的。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中医治疗足跟痛的方法。
1. 针灸疗法:针灸是一种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对于足跟痛也有良好的效果。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太冲等,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舒缓足底筋膜的炎症反应,促进气血运行,从而缓解疼痛。
2. 中药熏洗:中药熏洗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可以通过熏蒸足部来减轻疼痛。
常用的中药有艾叶、防风、柴胡等,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药物配方,然后将药材煮沸后,用热气熏蒸足部。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筋膜炎症,缓解疼痛。
3. 足浴疗法:足浴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可以通过热水浸泡足部来舒缓筋膜炎症。
在足浴水中可以加入一些草药,如艾叶、薄荷等,这样可以起到舒筋活络的作用,减轻疼痛。
4. 中药内服:中药内服是中医治疗足跟痛的常见方法,可以通过调理身体内部的气血状况来改善足底筋膜的炎症状况。
常用的中药有活血化瘀的川芎、桃仁,舒筋活络的防风、柴胡等。
需要根据具体的症状和体质来选择合适的中药,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5.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也是中医治疗足跟痛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按摩足底的特定穴位,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缓解炎症状况,舒缓疼痛。
在进行推拿按摩时,可以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油来辅助治疗,如红花油、七叶皮油等。
除了上述中医治疗方法外,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 适当休息:足跟痛患者需要适当休息,避免过度使用足部,给予充分的休息时间,可以缓解疼痛。
2. 热敷:病人可以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进行热敷,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缓解炎症。
3. 改善生活方式:患者应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走路或者站立工作,穿舒适合脚的鞋子,如软底鞋、减震鞋等。
4. 运动治疗:一些适当的运动也可以帮助缓解足跟疼痛,如瑜伽、太极拳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负重跑步等。
5. 调整饮食:建议患者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熏烤油腻食物的摄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水果,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和康复能力。
治疗足跟痛的方法
治疗足跟痛的方法
首先,对于足跟痛患者来说,合适的鞋子至关重要。
选择一双支撑性好、缓震效果好的鞋子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的鞋子可以有效地减轻足底的压力,缓解足跟痛的症状。
此外,穿着鞋子的时间也要适当控制,尽量减少长时间站立或走路,给足底充分的休息。
其次,适当的按摩和拉伸也是治疗足跟痛的有效方法。
通过按摩足底和小腿肌肉,可以有效地缓解足跟痛的症状。
拉伸小腿肌肉和跟腱也可以帮助缓解足跟痛,增加足部的灵活性,减少疼痛感。
另外,热敷和冷敷也是治疗足跟痛的方法之一。
在足跟痛发作时,可以使用热水泡脚或热敷来缓解疼痛。
而在活动后或者炎症明显时,可以使用冰袋进行冷敷,有助于减轻疼痛和肿胀。
除此之外,足底支撑和矫形鞋垫也是治疗足跟痛的有效辅助手段。
足底支撑和矫形鞋垫可以有效地改善足部的力学结构,减轻足底的压力,从而缓解足跟痛的症状。
最后,如果足跟痛的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者疼痛程度较重,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医生可以根据个人的病情给予
相应的治疗建议,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总之,治疗足跟痛需要综合考虑个体的情况,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
通过合适的鞋子、按摩和拉伸、热敷和冷敷、足底支撑和矫形鞋垫等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足跟痛的症状。
同时,及时就医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疼痛持续时间较长或者疼痛程度较重的情况下。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帮助到足跟痛患者,尽快摆脱疼痛,重拾健康的生活。
脚后跟疼最佳治疗方法
脚后跟疼最佳治疗方法内服法:以活血补肾、通络定痛为法。
药用熟地、鸡血藤各30克,当归、牛膝、地龙、丹参(后入)各15克,透骨草、威灵仙、木瓜各12克,皂角刺、穿山甲(先煎)、三七末(冲服)各9克。
每天1剂,水煎3次,兑酒少许,分3次服。
15天为1疗程,直至局部体征及伴随症状消失。
治疗期间,应加强足部防寒保暖,减少活动,避免负重。
妇女月经期及孕妇禁服本方。
外涂法:以活血散淤、消肿止痛为主。
将川乌、草乌各10克,姜活、当归、没药、红花、血竭、赤芍、细卒各20克研极细末浸泡2次。
第一次加80%酒精500毫升浸3天,过滤,第二次加酒精750毫升浸4天,过滤;2次药液合并,静置1天后,再滤取药液,贮瓶密封备用。
每次取药液直接涂于疼痛处,并反复按摩足跟部半小时,每天3~5次。
3周为1疗程,至肿消痛止,行走自如。
足跟痛的原因足跟痛的常发人群是老年人,常由于足部根骨骨刺而出现足跟痛,但骨刺并不是引起疼痛的直接原因,而是骨刺鼓起后更容易使局部组织受到摩擦、劳损,产生无菌性炎症。
也有部分患者由于长期站立行走,或进行爬山、远游等长时间的足部运动而导致足部肌腱、筋膜等部位拉伤或劳损,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而出现疼痛症状。
如足底跖腱膜炎、跟腱炎等病症。
另外还会因为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等因素引起体质下降,各组织器官退行性改变,足力虚弱,韧带松弛,导致足弓的降低,因此,年老体衰是发生脚跟疼的根本原因。
最后,包括一部分风湿性的足跟痛患者,此类患者多是由于常年生活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身体过度受到潮湿的侵入而引起,常在阴雨天气,以及过冷的天气时容易复发。
足跟痛的偏方偏方一:取杜仲、补骨脂、丹参、桂枝、川芎等中药,传统熬制而成,再用生姜擦拭皮肤,将膏药贴在肌肤上。
每付贴3天,十贴1疗程。
偏方二:吴茱萸、五味子各10克用法:药研细末,置患足鞋垫后跟处铺平,上盖两层软布,穿着行走,日换药1次。
也可吃些骨刺消痛液或骨仙片来治疗的。
偏方三:取苏木、白附子、麻黄、当归、川芎各30克,水煎浸洗脚部,同时用手搓揉足跟,以利药液浸入肌肤。
脚后跟痛的治疗方法
脚后跟痛的治疗方法
脚后跟痛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休息:避免过度使用脚后跟,减少运动和体力活动,给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脚后跟得到休息和恢复。
2. 冷热敷:在疼痛区域交替使用冷敷和热敷,可以减轻疼痛和炎症,并促进血液循环。
3. 拉伸和锻炼:进行脚后跟和脚底的拉伸运动,可以缓解肌肉的紧张和压力,增加灵活性,促进康复。
4. 使用足弓支撑:使用足弓支撑或者鞋垫可以提供足部的稳定性和支撑,减轻脚后跟的压力。
5. 穿合适的鞋:穿合适大小的鞋子和跑鞋,尤其是选择加强脚弓的鞋款,以减少脚后跟的压力。
6. 物理治疗:如按摩,理疗,足底按摩等物理疗法,可以缓解疼痛和促进康复。
7. 药物治疗:如果疼痛严重,可以使用非处方药物如非甾体类消炎药来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
请注意,在自我治疗时,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者无法缓解,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康复师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中医中药辨治足跟痛秘方偏方大全
中医中药辨治足跟痛秘方偏方大全病因与病理足跟痛是常见的疾病,造成足跟痛的疾病有足跟脂肪纤维炎、跟腱周围炎、跟部滑囊炎、跟骨骨刺、跖腱膜炎、跟骨病(骨髓炎、肿瘤、畸形性骨炎)、距跟关节炎等,最常见的是前五种疾病。
足跟脂肪纤维垫由弹力纤维分隔、包绕脂肪组织构成,有吸震作用.当跟部被硬物硌伤、长期压迫、受风、着凉等能使跟垫发生炎症,患者足跟下疼痛、肿胀,有浅在性压痛;如伤及跟下滑囊或滑膜,则会出现跟下深部疼痛。
跟腱周围炎是跟腱附着部位的周围组织,因外伤、劳损发生炎症,引起跟腱部位肿胀和疼痛。
以老年女性发生率高,多为足脂肪纤维垫部分消退、急性滑囊炎或平底跖足等原因引起.此外,跟骨骨刺也可引起疼痛.足跟痛起病突然,常无明显外伤史,患者在站立或行走时感到针刺样疼痛,局部有明显压痛,ⅹ线拍片除跟骨骨刺外,一般无任何骨质病变.治疗1、按摩法引起足跟痛的疾病,都可以应用按摩疗法,有他人帮助完成。
病人取俯卧位,从足跟部沿跖腱膜按揉数遍,然后用拇指弹拨跖腱膜,重点放在跟骨附着点周围,按压然谷、太溪等穴,再沿跖腱膜方向用擦法,以透热为度。
2、药物外治法应用万应如意膏外贴,能很快奏效。
3、药物内服法体力虚弱、体格肥胖、卧床日久,引起足跟皮肤变软,跟部脂肪纤维垫萎缩,可造成站立和行走时跟底疼痛。
产后妇女多见这种性质的足跟痛.中医学认为足跟痛与肝肾亏虚、阴血不足、风寒湿邪侵袭有关,使用中草药治疗有明显的效果。
属血虚受寒者,用养肝汤加味:当归10克、熟地24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麦冬10克、炒枣仁10克等,水煎服,一般服用4~5剂即可见效。
属肾虚受寒者,用桂附八味丸加味:熟地24克、山药15克、山萸肉10克、丹皮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肉桂6克、附子6克、独活10克、细辛3克、当归10克、秦艽(jiao,一声)10克,水煎服,4~5剂即可见效.因肝肾亏虚,感受风湿侵袭而致者,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10克、寄生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灵仙10克、秦艽10克、杜仲15克、川断10克、鸡血藤15克,水煎服,一般3~5剂,症状会明显减轻。
治疗脚后跟疼的土方法
治疗脚后跟疼的土方法脚后跟疼是一种常见的足部问题,通常会给人带来不适和疼痛感。
脚后跟疼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站立或走路、穿着不合适的鞋子、运动过度等引起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土方法来缓解脚后跟疼痛,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有效的治疗脚后跟疼的土方法。
首先,可以尝试用温水泡脚来缓解脚后跟疼痛。
将一盆温水倒入足浴盆中,水温不宜过热,然后将双脚浸泡在温水中约15-20分钟。
温水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疲劳感,对于脚后跟疼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其次,可以使用风油精或活络油来按摩脚后跟。
将适量的风油精或活络油倒在手心,然后用手指轻柔地按摩脚后跟部位,每次持续约5-10分钟。
这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和酸胀感,对于脚后跟疼痛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另外,可以尝试用盐水热敷来缓解脚后跟疼痛。
将适量的食盐加入热水中,搅拌均匀后,然后用毛巾蘸取盐水,敷在脚后跟部位,每次持续约15-20分钟。
盐水热敷可以舒缓肌肉,减轻疼痛感,对于脚后跟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最后,可以尝试用姜汁或生姜片来热敷脚后跟。
将生姜捣碎或切成薄片,然后放入热水中,再用毛巾蘸取姜汁或放上生姜片,敷在脚后跟部位,每次持续约15-20分钟。
生姜具有温热作用,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不适感,对于脚后跟疼痛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总之,脚后跟疼是一种常见的足部问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土方法来缓解疼痛。
温水泡脚、风油精按摩、盐水热敷、姜汁热敷等方法都是比较有效的缓解脚后跟疼痛的土方法。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选择合适的方法来缓解脚后跟疼痛,保持双脚的健康和舒适。
治疗足跟痛十方
治疗足跟痛十方治疗足跟痛十方1、足跟痛消除法。
双手扣脑后站立,然后蹲下,立刻再起来,如此为1次,每天做2遍,每遍100次,3个月可见效。
2、药浸法治足跟痛。
取苏木、白附子、麻黄、当归、川芎各30克,水煎汁,浸洗脚部,同时用手搓揉足跟,以利药液浸入肌肤。
每日2次。
每次15分钟。
3、尿渍法治足跟痛。
取较大的花岗石,煅烧后置于地,以童尿渍于其上并立即将足跟部置于石上,任水汽蒸腾,切勿烫伤脚。
无花岗石可用铁块代之。
临床常用芒硝饱和液与白酒调匀,取代童尿。
4、鲜川楝叶治疗足跟痛。
取鲜川楝叶30~60克,加红糖适量,捣烂成糊状,外敷患足跟,24小时后更换,一般用药2~3次疼痛即消。
5、祁艾、乌梅治足跟痛。
取祁艾60克、乌梅10克,水煎出汁,倒入盆内,再将烧砖烧红放入药液盆内,患足放于蒸汽上熏蒸,并用衣物遮盖,待药冷至温度适当后,将患足跟底部放于砖块上乘热下压数分钟(药液可以反复使用)。
每日1~2次,连续7~10天为1个疗程。
6、乌梅、醋治足跟痛。
取乌梅适量去核,加入少许醋捣烂,再加人少许盐搅匀,涂敷患足处,用纱布盖好胶布固定。
每天敷1次,连用一段时间,有效。
7、川芎治足跟痛。
取川芎45克研成细末,分成3份装入小布袋内缝好。
将药袋放人鞋里,直接与患足痛处接触,每次用1袋,3袋交替使用,换下药袋晒干仍可用。
8、鲜苍耳叶治足跟痛。
取鲜苍耳叶适量,捣烂敷患处,外用塑料薄膜覆盖胶布固定,干后换药,不拘次数;如有起泡,可按烫伤处理,愈后再继续使用。
注:一般5~6天见效,疼痛消失,骨质增生存在但不发展。
9、夏枯草治足跟痛。
取夏枯草50克、食醋1000毫升,浸泡2~4小时,然后煮沸15分钟,先熏后洗患足30分钟,每日1~3次,每剂可用2天。
10、仙人掌治足跟痛。
取仙人掌适量。
刮去其两面毛刺,然后剖成两瓣,用剖面敷于患足痛处。
外用胶布固定,敷12小时后再换另一瓣。
冬天可将剖面烘热再敷患处,一般宜晚上敷,治疗期间宜穿布底鞋,适量活动,使气血经脉畅通。
脚后跟长骨刺走路刺痛,6法“合力”帮治好!
脚后跟长骨刺走路刺痛,6法“合力”帮治好!足跟骨刺,指的就是骨质增生,而足跟骨刺与长期受到磨损、年龄增大后骨质退化等因素有很大关系。
并且,体重过重也是诱发足跟骨刺和关节骨刺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旦出现足跟骨刺,就会出现走路时脚后跟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到行动能力。
但是,目前并没有治疗足跟骨刺的特效方法,主要以保守治疗控制症状为主,比如口服药物和封闭治疗、物理治疗等,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才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那么,具体来说,出现足跟骨刺该怎么办呢?出现足跟骨刺该怎么办呢?1、治疗足跟骨刺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如疼痛症状发作的时候,可以通过口服止痛药物缓解症状。
但这些药物不能长期服用,只能短期服用控制症状,必要时也可以使用局部封闭药物进行治疗。
其次,使用西药治疗期间还可以同时使用一些具有消肿止痛和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治疗,能让症状尽快缓解,避免局部发生炎症。
2、平时要避免穿高跟鞋或者皮鞋,最好穿一些橡皮底的鞋。
这种鞋底比较软,具有缓冲力,对局部具有保护作用,可以减轻骨刺对局部软组织的刺激,有利于减慢骨刺的病程进展。
其次,平时应该尽量避免走过于坚硬的地面,如水泥地、大理石地等。
最好在脚跟部位加上个专用的护垫,以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还能减轻疼痛。
3、热敷是一种缓解足跟骨刺疼痛的物理治疗方法,患者自己在家就可以完成,并且感觉疼痛发作时可以适当进行热敷。
4、泡脚同样也是一种能减轻足跟骨刺症状的有效方法,平时可以轮流用热水及冷水泡脚,尤其疼痛症状刚发作时使用使用冷水泡脚效果较好。
但是本身容易怕冷的话,最好不要使用冷水泡脚,以免影响到血液循环。
5、虽然骨质增生是骨骼多出来一块的表现,但并不代表患者体内并不缺钙。
相反,有些患者还可能有严重的缺钙以及骨质疏松现象,因此在平时也要注意通过饮食补钙。
6、如果增生症状已经严重影响患者生活,保守治疗无效者可以考虑通过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把局部组织切开,然后将增生的骨刺磨除。
八法巧治足跟痛
八法巧治足跟痛足跟痛是指脚底的跟部发生疼痛,俗称“足底筋膜炎”。
这是比较常见的足部疾病之一,常见于长期站立、行走或高强度的足部运动。
小到家庭主妇、上班族,大到运动员、军人,几乎所有人都有可能患上足跟痛。
本文将为你介绍八种其治疗方法,帮助你缓解足跟痛,让你的生活更加舒适。
法一:冰敷当你感到足底疼痛时,可以在疼痛的足部敷上一些冰袋。
这可以帮助肌肉舒缓,减轻痛楚。
如果疼痛较严重,你可以进行常规的冰敷治疗,每次敷20至30分钟,24小时内最多可以进行3至4次冰敷。
这不仅能减缓足筋膜的炎症,还可以减轻肿胀和炎症。
需要注意的是,在冰敷过程中不要直接将冰袋与皮肤相接触,最好用毛巾等物料隔开,以免冰温过度对皮肤造成损伤。
法二:按摩疗法足底按摩可以增强足底肌肉的柔韧性,缓解足底肌肉的张力,减轻足跟痛的原因。
你可以用手指揉捏足底,也可以使用按摩球、按摩垫等辅助工具进行按摩。
按摩时间通常为20分钟,要充分按摩整个足底,在痛处以中等力度按摩,进行适当力量的推拉,缓解紧绷的筋膜。
效果较好的按摩应该逐渐增大按摩的力度和时间,每日进行两次,坚持2-3周,能够显著改善足跟痛。
法三:足弓支撑垫足弓支撑垫是一种常见的缓解足底疼痛的辅助工具,它的作用是在足底和鞋底之间设一个受支撑的拱形结构,通过减轻足底负担,增加足弓高度,减少足底肌肉紧张,增强足底力量,使得足跟疼痛得到缓解。
选购时需要注意垫子的大小,应该与你的鞋子大小相匹配。
法四:休息足底疼痛的原因通常是由于过度使用或疲劳导致的。
所以在足疼的时候,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走动,可以缓解疼痛。
此时应尽可能提高足底部位,可以将足底部位的枕头垫高一些,以减轻足部的负担。
法五: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系统,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缓解足跟痛。
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骑自行车、跳绳等,有利于提高足底肌肉的柔韧性和力量。
法六: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热敷、超声波、电打击、冷敷等治疗方式。
苍耳治脚后跟疼的方法
苍耳治脚后跟疼的方法
苍耳是一种中草药,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可以用于缓解脚后跟疼痛的症状。
以下是使用苍耳治疗脚后跟疼痛的方法:
1. 将苍耳洗净后,用刀背碾碎,并放在纱布袋中。
2. 用温水泡脚,泡至脚后跟放松。
3. 将包裹着苍耳的纱布袋放入泡脚水中,保持温水温度。
4. 用脚踩踏苍耳纱布袋,让药性渗入皮肤。
5. 持续踩踏10-15分钟,直至感到舒适。
6. 可适当调整苍耳的用量,根据自身情况增减。
7. 每天重复以上步骤,坚持使用一段时间,脚后跟疼痛有所缓解。
注意事项:
- 使用前先确认是否对苍耳过敏,如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
- 在泡脚过程中,应保持温水的温度适宜,不要太热以免烫伤皮肤。
- 泡脚后应及时擦干脚部,以免滋生细菌。
- 如疼痛严重或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咨询医生。
足后跟痛的治疗偏方
足后跟痛的治疗偏方1.足跟痛消除法:双手扣脑后站立,然后蹲下,立刻再起来,如此为1次。
每天做200次,分2回进行,3个月可见效。
2.中药跟骨消痛贴:取杜仲、补骨脂、丹参、桂枝、川芎等中药,传统熬制而成,再用生姜擦拭皮肤,将膏药贴在肌肤上。
每付贴3天,十贴1疗程。
中药“跟骨消痛贴”贴于足跟肌表可刺激神经末梢,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之目的。
此“外治法”避免了手术治疗费用高、风险高、痛苦大且恢复、易感染的缺陷,又无内服药物易影响肝肾等脏腑功能之弊端,实为中医治疗足跟痛之典范。
3.尿渍法治足跟痛:取较大的花岗石,煅烧后置于地,以童尿渍于上并立即将足跟部置于石上,任水汽蒸腾,切勿烫伤脚。
无花岗石可用铁块代之。
临床常用芒硝饱和液与白酒调匀,取代童尿,亦效。
4.点穴按摩法治双足跟凉痛:用一手拇指尖尽力捏压另一手内掌纹尽处掌根部位(稍偏拇指侧),施术手另四指握手背作依托,在患者能接受的情况尽量用力。
捏压3分钟后,变为一松一压,有规律、有节奏地点穴36次为1遍,缓解后再继续捏压5分钟。
用此法治病:右足跟痛,点压左手;左足跟痛,点压右手。
双足跟痛,可先后点压双手穴位。
5.祁艾、乌梅法治足跟痛:取祁艾60克,乌梅10克,放入水中煎出药汁,倒入盒内,再将烧砖烧红放入药液盆内,患足放于蒸汽上熏洗,并用衣物遮盖,待药冷至温度适当后,将患足跟底部放于砖块上乘热下压数分钟(药液可以反复使用),每日l~2次,连续7~10天为1个疗程。
6.乌梅、醋法治足跟痛:取乌梅适量去核加入醋少许捣烂,再加入少许盐,搅匀,涂敷在患足处,用纱布盖好胶布固定。
每天敷1次,连用一段时间,有效果。
1.取防风、荆芥、川芎、甘草各5克,当归9克,苍术10克,苦参15克,黄柏6克。
将其煎沸15分钟后,趁热先熏后洗,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钟左右,每剂药可用3天,一般用5~7剂,重者可再熏洗几天。
以上方子都可以试用,但如果用后不见效,应尽快就医。
生姜治脚后跟疼的方法
生姜治脚后跟疼的方法
1. 常规方法:使用热、冷敷
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疼痛。
使用温水泡脚或者用热毛巾敷在受伤部位,每次15-20分钟。
冷敷可减轻疼痛和肿胀。
用冰袋或者冷毛巾敷在受伤部位,每次15-20分钟。
2. 生姜治疗:生姜含有天然的抗炎成分,具有消炎止痛的功效,可以缓解脚后跟的疼痛。
(1)生姜泡水:将鲜姜泥放在足浴盆中,加入适量的水,再用温水泡脚,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钟。
(2)生姜熏脚:将生姜切成薄片,放在鞋垫上,穿上鞋子,走路时生姜的挥发物能够刺激足底穴位,起到缓解疼痛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可以每天都这样做。
(3)生姜薄荷膏:将鲜姜和薄荷叶捣碎,加入适量的水,制成膏状,涂在受伤部位,每天涂敷2-3次。
注意事项:
1. 脚后跟疼痛是身体的一种防御机制,通常是因为受到损伤或磨损。
如果疼痛过于剧烈或持续时间过长,应该及时就医。
2. 减轻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或者长时间站立。
3. 穿着合适而舒适的鞋子,以支撑足部。
4. 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者久坐不动,使得足部不会受到过度压力。
治疗脚后跟疼的土方法
治疗脚后跟疼的土方法脚后跟疼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于长时间站立、走路、穿着不合适的鞋子或其他原因造成。
脚后跟疼痛会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给人们带来不便和烦恼。
针对这一问题,有许多传统的土方法可以帮助缓解脚后跟疼痛,下面将介绍一些简单易行的土方法。
首先,可以尝试用温水泡脚来缓解脚后跟疼痛。
将适量的温水倒入洗脚盆中,水温以能忍受的温热为宜,然后将双脚浸泡在温水中,轻轻按摩脚后跟部位。
温水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脚部疲劳,减轻脚后跟疼痛的感觉。
其次,可以使用一些天然的植物油按摩脚后跟部位。
比如橄榄油、芝麻油等,将适量的植物油倒在手心,然后均匀涂抹在脚后跟部位,用指腹轻轻按摩数分钟。
植物油具有滋润保湿的作用,可以缓解脚后跟皮肤干燥和疼痛的情况。
另外,也可以尝试用一些中草药来治疗脚后跟疼痛。
比如红花、川芎、当归等中草药,可以煎水后用来泡脚或者外敷在脚后跟部位。
中草药具有温补活血的作用,可以缓解脚后跟疼痛,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
此外,还可以尝试一些简单的穴位按摩来缓解脚后跟疼痛。
比如足三里穴位位于小腿前侧,当腿直时,膝盖下方凹陷处即是足三里穴,可以用手指适当施加力度按摩这一穴位,有助于缓解脚后跟疼痛。
最后,合理的休息和适当的运动也是缓解脚后跟疼痛的重要方法。
长时间站立或者走路会加重脚部负担,建议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连续站立。
同时,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脚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有助于缓解脚后跟疼痛。
总的来说,治疗脚后跟疼痛的土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尝试。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脚后跟疼痛持续时间较长或者疼痛程度较重,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生指导和治疗。
希望以上介绍的土方法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早日康复!。
足跟疼的治疗方法
足跟疼的治疗方法足跟疼痛是一种常见的足部问题,它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跟腱炎、跟骨骨刺、跟骨骨折、足底筋膜炎等。
无论是由于长时间站立、过度运动还是其他原因,足跟疼痛都会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因此,了解足跟疼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对于足跟疼痛,最重要的是及时休息。
减轻足部的负担,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有助于减轻疼痛。
同时,可以通过足部按摩和热敷来放松足部肌肉,缓解疼痛。
其次,选择合适的鞋子也是治疗足跟疼痛的关键。
合适的鞋子应该有足够的支撑和缓冲,能够减轻足部的压力,避免加重疼痛。
如果可能的话,最好选择专门设计用于减轻足部压力的鞋垫或鞋子。
除此之外,物理治疗也是治疗足跟疼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物理治疗师可以通过按摩、牵引、热敷等手段来帮助恢复足部肌肉和韧带的功能,减轻疼痛并促进康复。
另外,针灸和中药也是治疗足跟疼痛的有效方法。
针灸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缓解足部疼痛。
而一些中药也被证明对于缓解足跟疼痛有一定的效果,但在使用时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不良反应。
最后,对于一些顽固的足跟疼痛,手术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手术可以通过修复受损的组织或者去除骨刺等方法来解决足跟疼痛问题。
但手术仍然是最后的选择,需要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才考虑。
总的来说,针对足跟疼痛,及时休息、选择合适的鞋子、物理治疗、针灸和中药以及必要时的手术都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但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进行,避免盲目选择治疗方法,以免加重疼痛或延误病情。
希望每位患者都能早日摆脱足跟疼痛的困扰,重拾健康的生活。
根治足跟痛的民间偏方大全
根治足跟痛的民间偏方大全足跟骨刺,多见于40岁以上的女性患者。
主要症状是跟骨跖侧痛晨起行走疼痛尤重,有明显压痛点,重者如锥刺样,行走困难。
多与慢性劳损有关,当体重增加,过度劳累时,跖腱膜起点产生不正常的张力,组织渗出有害物质发生无菌性炎症和水肿,长期的恶性循环得不到改善,刺激跟骨结节而形成骨刺。
中医学称其为足跟痛,属“痹证”范围,认为多属肾气不足,气虚下陷或血虚,损伤所致。
↓《方1.》↓黄豆根治脚后跟痛【组成】黄豆根(在土内者)500克。
【做法】将豆根冲洗干净,加水煎汤。
趁热浸泡洗烫数次。
【功效】治脚后跟痛不能着地。
↓《方2.》↓强骨汤【组成】熟地12g,山药25g,山萸肉12g,寄生12g,牛膝g,木瓜12g,白芍25g,甘草10g。
【制用法】上方每日1剂,加水煎煮2次混合,分2次服用。
15天为1疗程【功效】老年人足跟痛【出处】河南中医↓《方3.》↓鸡脚桑枝治脚跟骨刺疼痛鸡脚250克,桑枝15克,加水共煲汤,约1小时左右即成。
每日1剂,每次将鸡脚和汤全部吃光,连吃10-15天。
↓《方4.》↓鹿蹄汤治脚膝痛【组成】鹿蹄4只,盐及调料适量。
【做法】先将鹿蹄清水煮熟,加油、盐、酱油、料酒等调料,再煮至极烂熟。
空腹食肉饮汤。
【功效】治诸风脚膝疼痛不能着地。
注本方见于唐《食医心鉴》。
↓《方5.》↓醋拌茜草治脚后跟骨刺疼痛茜草嫩尖数个,砸碎,用醋调拌均匀后敷在患处,外用纱布包好。
每天换药1次,连续3天即可见效,6天见好,10天左右就不痛了。
↓《方6.》↓川乌散【组成】川乌30g(以生者为优),白酒适量(以粮食酒为好)【制用法】将川乌研细末加白酒调成糊状,晚上睡觉前用温水将脚洗净,把药平摊足跟疼痛处,外以塑料纸包好。
此为1足跟用量。
【功效】足跟骨刺疼痛【注意】病去即止,不可久用。
【出处】山东中医杂志↓《方7.》↓葡萄根饮治足跟骨刺疼痛鲜葡萄根60克,水煎服。
每日1剂,连服5-7天。
↓《方8.》↓锤击法操作法】患者俯卧,患肢屈曲,使足心向上,找到压痛点后进行揉按和刮压,继用小铁锤对准压痛点锤击3~5下,用力要适当,动作准确轻快,若皮下有结节状物,以锤击使其散开为度。
足跟痛----秘方偏方
足跟痛----秘方偏方中药泡脚治跟痛症牛凤景诊所女,63岁,主诉:站立时右足足跟部疼痛3月。
3月前劳累后引起足跟部承重时疼痛逐渐加重,局部压痛明显。
行走时因鞋的摩擦致右足跟部下面酸胀疼痛,疼痛可沿跟骨内侧向前扩展到足底。
不敢着地承重,行走一会儿疼痛减轻,但行走时稍长,疼痛又加重,痛点固定不移,上午轻,下午重,遇冷加重,得热则舒。
舌质暗,苔薄白,脉紧。
治以温经止痛,活血化瘀。
方用八仙逍遥散加减。
处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川乌10克,干姜10克,白及10克,宽筋藤30克,金银花藤30克,大黄15克。
用法:上药粗磨,布包,将药袋放入洗脚盆里,加入温开水泡脚,1日1次,以全身自汗出为度。
嘱患者避风,避免走长路,穿软底鞋。
经治疗2周,疼痛明显减轻,行走正常。
巧治足跟痛。
内服法以活血补肾、通络定痛为法。
药用熟地、鸡血藤各30克,当归、牛膝、地龙、丹参(后入)各15克,透骨草、威灵仙、木瓜各12克,皂角刺、穿山甲(先煎)、三七末(冲服)各9克。
每天1剂,水煎3次,兑酒少许,分3次服。
15天为1疗程,直至局部体征及伴随症状消失。
治疗期间,应加强足部防寒保暖,减少活动,避免负重。
妇女月经期及孕妇禁服本方。
外涂法以活血散淤、消肿止痛为主。
将川乌、草乌各10克,姜活、当归、没药、红花、血竭、赤芍、细卒各20克研极细末浸泡2次。
第一次加80%酒精500毫升浸3天,过滤,第二次加酒精750毫升浸4天,过滤;2次药液合并,静置1天后,再滤取药液,贮瓶密封备用。
每次取药液直接涂于疼痛处,并反复按摩足跟部半小时,每天3~5次。
3周为1疗程,至肿消痛止,行走自如。
浸洗法以温经通络、软坚消肿、活血镇痛为治。
取老桑枝、寻骨风、透骨草、海桐皮、姜黄、牛膝、威灵仙各30克,川芎、桂枝各20克,用1500毫升食醋浸3小时后,煮沸,弃渣滤液,加入米酒100毫升,趁热先熏,后洗,再浸泡足跟,同时用力搓揉患处20分钟,每天3次,每剂药可连用2天。
民间妙方秘方治:足后跟痛
民间妙方秘方治:足后跟痛民间妙方秘方治: 足后跟痛足后跟痛1.足后跟痛的治疗:将鲜苍耳叶数片垫于袜内足跟处,24小时更换新叶一次,通常七次可愈。
2.石揉治足跟痛:用石头蛋揉患处(石头小鸡蛋型)。
开始先轻些逐渐加重,每天两次,每次20分钟,一个月时间痊愈。
3.治多年脚跟痛::"针麻"20克"湖脑"50克(中药店有售),"针麻"捣碎与"湖脑"合拌一起,分五份装入缝制好的小布袋里,每次1袋垫在脚跟痛点上,一周换一次,用四至五次即愈.4.指甲草(又叫凤仙花)根茎煮水治脚跟痛 :找五六棵约30厘米高的指甲草根茎(只用根儿),枯萎的最好,洗去泥土的,放入搪瓷或铝制的洗脚盆里,加上可漫过脚的水煮开后,添一小勺盐,稍微搅一搅就可以了。
开始水太烫,可先用一个棉垫盖上盆,脚伸进去熏一熏痛处,稍后就要反复洗泡,直至水凉为止。
第二天加点水煮开继续洗。
一天一次,连续五次,痛的感觉就渐渐消失了。
5. 跟痛症俗称足跟痛:指跟骨结节周围由慢性劳损所引起的疼痛,常伴有跟骨结节部骨刺。
多发生于中老生人。
外用三味中药治疗足跟痛,方法简单,疗效满意。
处方:吴茱萸、五味子、花椒各10 克(此为单足跟痛的药量,如双足跟痛的药量需加一倍)。
用法:上药共捣成粗粉,做个小布袋将药粉平摊于内,垫之足跟部位,周边缝严。
将鞋垫置于质地柔软的鞋内,穿着行走。
7天更换鞋垫1次。
一般1次见效,2~3次即可痊愈。
方解:吴茱萸散寒止痛;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滓敛汗,固精止泻;花椒有温暖强壮作用。
治疗效果疗效评定标准:治愈:无自觉症状;好转:自觉症状减轻,休息后疼痛缓解;无效: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或短期内症状复发。
疗效:治愈32例,好转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
体会本方具有消肿散结、散寒止痛、益肾壮骨作用,外用治疗中老年人跟痛症可促进病变组织的修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营养物质的供给,使炎性物质及代谢产物被转运,疼痛消失,功能恢复。
老人足跟痛的治疗偏方
老人足跟痛的治疗偏方
一、足跟痛熏洗方
材料:白醋50升,夏枯草60克。
做法:先将夏枯草放入锅里,加适量清水煎30分钟,然后去渣,将药汁倒入盆里,再加入白醋
用法:趁热熏洗足跟患处20分钟,每天熏洗1次,坚持用7天。
二、足跟痛外敷方
材料:蜂蜜、白醋食疗,川芎30克。
做法:将川芎研成细末,与等份的蜂蜜、白醋调成膏即可。
用法:每天睡前用适量膏敷在足跟部位,次日清晨拿掉,连续用7天。
偏方一、二可以同时使用,先熏洗足跟再外敷。
三、红花活络酒
材料:白酒500毫升,紫草9克,赤芍和当归各9克,红花15克。
做法:将所有的药材放入白酒里浸泡,密封放7天,去渣剩药酒。
用法:用药酒按摩足跟部
四、足跟痛偏方
材料:威灵仙,川芎,小米醋
做法:将威灵仙、川芎捣碎后与米醋一起放入锅内,加入清水1000毫升,熬煮5~10分钟后,倒入盆内泡洗足部骨刺患处水热度自己掌握,防止烫伤,每日1~2次,10天为1个疗程。
威灵仙、川芎为中药药店可买,有活血、化瘀、通络功效;小米醋有消肿、软化骨刺组织等作用。
1、不要长时间的站立或走动,要避免足部过度活动造成劳损,另外,有晨练习惯的老人要适当的减少运动量。
2、避免穿硬低的鞋子。
足跟疼痛再穿硬低鞋子的话会更加疼痛,老人要穿柔软一定的鞋子,可以用挖空的软鞋垫,减少痛点受压。
3、要减少足部的活动量;
4、要穿软跟厚底鞋,垫个硅胶足跟鞋垫,同时还可在长骨刺的部位将鞋垫掏一个洞,以防行走时骨刺受压疼痛;
5、是不要轻易做封闭治疗,以防滥打封闭而掩盖病症。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赏
在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平内踝高点。每天按摩早晚各 1 次,早晨用按揉法,用 拇指尖端按在穴位上,向里转三下,向外转三下,每穴 5 分钟。晚上用按压法,用拇 指尖端按在穴位上,一按一抬,每穴 5 分钟。 毛刷刷足法: 每晚用热水泡脚后,先用毛刷叩打足跟部每侧 1 分钟,然后用毛刷刷动 足跟部 1 分钟,再叩打 1 分钟。
1 幻灯片 4 药物小方法 药物鞋垫法 : 花椒、吴茱萸、五味子各等分,研末,按鞋子大小缝制布袋,将药末。
药物足浴法 : 伸筋草、透骨草、艾叶、川椒、海桐皮、鸡血藤、地龙、川乌、草乌、 红花、黄柏各 20 克,丝瓜络 10 克,制乳香、制没药各 15 克。上方加水 2500 毫升左右, 煮沸 15 分钟,加入白酒 100 毫升,将药汁放在盆内,熏洗、浸浴双足,每次 20 分钟, 然后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交替按摩足跟 10 分钟,每日早晚各 1 次,每剂可用 3 日。
幻灯片 1
治疗脚后跟疼的偏方有什么
幻灯片 2 中医解析 中医学认为,脚后跟痛多属肝肾阴虚、痰湿、血热等因所致。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
虚,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便导致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 失养而发病。及时外敷,足跟骨方*/世*医 tie 即可
幻灯片 3 家庭治疗方法 指压按摩法: 取穴昆仑、太溪,昆仑在外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平外踝高点,太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