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第二讲 柏拉图58页PPT
西方文论课件2PPT教学课件
2020/12/12
7
2、哲学观(唯物主义)
(1)万物的本原是活火,活火是永恒 的,不断运动变化的。
(2) “宇宙秩序”思想(科斯摩斯) (3)“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4)和谐由对立产生
2020/12/12
8
3、文艺美学观
(1)艺术模仿自然的对立 (2)新和谐理论:“不同的音调造
a 艺术可以使灵魂得到净化 b 高度重视音乐的重要作用
2020/12/12
5
4、文艺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1)标志古希腊美学的开端(从宗教 神话萌芽状态的观念向理性形态的 美学观念发展。)
(2)开创模仿说、和谐论、辩证法
2020/12/12
6
二、赫拉克利特的文艺思想
1、生平与著作
(约BC544—约BC483) 爱菲索
2020/12/12
2
2、“数”的理论
(1) 数是万物的本原(核心) (2) 数是更高一级的实在 (3) 万物皆是模仿数 (4) 事物由于数而显得美 (5) 秩序和匀称
2020/12/12
3
3、文艺美学观
(1) 美在“和谐”
a 和谐来自对立(万物本原) b 宇宙谐音
2020/12/12
4
(2)艺术的效果
成最美的和谐”(逻格斯) a 对立的统一 b 对立的斗争
(3)论美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2020/12/12
9
4、对后世的影响 素朴的唯物主义
2020/12/12
10
三、德谟克利特的文艺思想
1、生平与著作
(约BC460—BC370) “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298则残篇
2020/12/12
11
西方文论第一章第二讲柏亚
艺术家的地位
所以艺术品是“摹本的摹本”, “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了 三层”。在他心目中有三种世界: 理式世界、现实世界、艺术世界。 后者与前者是依存关系。
因此,他对诗人、艺术家极为反 感。把摹仿现实的诗人、艺术家 列为九等人中的第六等,摆在医 卜星象家之下。
在他看来,文艺的摹仿就像镜子 照物一样,只是客观事物的外貌 复现,不能摹仿事物的“实体” (本质)。
—
点西
击 此 处 添 加 副 标 题
பைடு நூலகம்
柏 拉 图 与 亚 里 士
方 文 学 理 论 专 题
多
德
427 347
壹
柏 拉 图 ( 公 元 前
- 前
)
貳
求 学 于 苏 格 拉 底
叁
各 国 漫 游
肆
雅 典 学 园
伍
《 斐 立 布 斯 》 和 《 法 律 篇 》 等 著 作
柏 拉 图
理式论摹仿说
壹
“理式”(Idea)论是柏拉图哲学体 系的理论基石。
柏拉图是第一个把理智和情感对立起来,把政治教育效果如何确定 为审查文艺第一标准的人,是第一个要求艺术服务于政治,服从于 政治的人。他懂诗却为了政治理想不得不牺牲前者,这是他的悲剧。
柏拉图的灵感说
在古希腊时期,灵感的基 本含义是“神助”、“灵 启”、“陶醉”、“迷狂”
等。原意是“神灵的附 体”,“神灵感发”,柏 拉图是古希腊灵感说之集 大成者,沿用“灵感”本 义,将之运用于文艺创作 和欣赏方面,认为艺术家 能否创作出伟大的作品, 关键是他是否能获得灵感。
悲剧的效果与情节
他认为这种效果是由悲剧的情节安排引起的, 为此,他要求诗人在事件安排上要做到三个 “不应”:第一,不应写好人由顺境转入逆 境,第二,不应写坏人由逆境转入顺境,第 三,不应写极恶的人由顺境转为逆境。因此, 悲剧“完美的布局应是单一的布局”——有 缺点或错误的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
柏拉图ppt课件
们发掘和发挥这些潜能。
教育的目标和方法
1 2
培养智慧、勇气和节制等美德
柏拉图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智慧、 勇气和节制等美德的公民,这些美德对于建立理 想国家至关重要。
通过辩证法训练思维能力
柏拉图提倡通过辩证法来训练思维能力,帮助学 生学会分析、推理和判断。
3
重视音乐和体育教育
柏拉图认为,音乐和体育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审 美和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理想国的治理方式
哲学王
理想国由一位哲学家担任国王, 负责制定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确
保国家的正义和秩序。
法律的重要性
在理想国中,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 地位,所有公民都必须遵守法律, 不得违反。
监督与制约机制
为了确保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 理想国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监督和制 约机制,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 的发生。
03
柏拉图的政治哲学
理想国的构建
理想国构建的背景
理想国的人口规模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理想国 构建,源于他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和对 理想政治的追求。
理想国的人口规模适中,足以满足国 家的需要,但又不会过多导致资源紧 张和社会动荡。
理想国的地理环境
理想国位于一个拥有天然屏障、资源 丰富、气候适宜的地理位置,以保证 国家的安全和繁荣。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现实世界的本源和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体现和
反映。只有通过理解理念,人们才能真正理解现实世界。
理念的实现方式
灵魂的净化和升华
柏拉图认为,人们要实现理念,首先 需要净化自己的灵魂,摆脱肉体的束 缚和感官的诱惑,通过哲学思考和理 性思考,达到对理念的认知和把握。
通过教育和哲学思考 实现理念
柏拉图的课件ppt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永恒不变的、完美的、真实的存在,而 现实世界只是对理念的模仿,因此现实世界是不完美的、变 化的、虚幻的。他认为理念世界是超越感官的,只有通过理 性才能认识。
灵魂观
总结词
灵魂观是柏拉图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灵魂是永恒不死的,是理念 的载体。
详细描述
柏拉图认为,灵魂是超越肉体的,是人的本质存在。灵魂在生前通过对理念的 追求和认识,不断净化自己,最终达到与理念合一的境界。他认为灵魂在死后 并不会消失,而是继续存在于理念世界中。
柏拉图的课件
目录
• 柏拉图简介 • 柏拉图的理念 • 柏拉图的辩证法 • 柏拉图的政治哲学 •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 •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01
柏拉图简介
柏拉图的生平
出生背景
教育经历
公元前427年,出生于雅典一个富裕的家庭 。
早年师从哲学家苏格拉底,后因苏格拉底 被指控渎神罪而受到牵连,被迫离开雅典 ,流亡至意大利、埃及等地。
哲学思想形成
建立学院
在流亡期间,柏拉图广泛接触各地的哲学 家和思想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 。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回到雅典并建立了自 己的学院,培养了大批哲学家和思想家。
柏拉图的主要思想
理念论
政治哲学
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只是对理念世 界中完美形式的模仿,只有通过思考 和哲学才能接近这些完美的理念。
真理观
总结词
真理观是柏拉图哲学思想中的认识论观点,他认为真理是超越感官的,只有通过 理性才能认识。
详细描述
柏拉图认为,真理是超越感官的,不是通过感官所能认识的。他认为感官所感知 的是现实世界的影子,而不是真实的存在。只有通过理性才能认识理念世界和真 理。他主张通过辩证法和哲学的思考来追求真理和智慧。
西方文论PPT课件
2021
31
第四章 法国新古典主义文论
一、基本界定: 1.新古典主义:指十七世纪君主专制时期所倡导的对古典的
摹仿,它是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中的一 种带有浓厚宫廷色彩、贵族倾向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想。 它把向古典学习推到极点,并使之系统化、法律化,而 且较多的是在政治、伦理上对古罗马精神的借用,赋予 其更多的现时代的官方意志。 2.新古典主义文论产生的文化语境及特征 (1)政治基础:中央集权制 (2)哲学基础:唯理主义 (3)文化历史传统
(1)基本思想:神学目的论——宇宙自然、人都由神创 造,神创造自然和艺术的目的是为满足人们的全部欲 望。因此,哲学研究的重点不是自然,而是人类本身 的灵魂。
(2)艺术和美:艺术摹仿自然(通过人的外在方面来表 现其精神性内涵/早期典型化理论的萌芽)
(3)美和善:相关,“美在功用”。
2021
13
第二节 柏拉图的文艺思想
2021
21
d.悲剧的布局:“情节的整一性”原则
“突转”:指要安排一些行动,使主人公突然由顺境急转 为逆境;
“发现”:指让行动揭示主人公由顺境转为逆境的潜在的 秘密的原因,这样才能使观众惊奇,从而形成怜悯与 恐惧的心理,达到悲剧的效果。
2021
22
e.悲剧冲突的本质:“过失”说
悲剧人物必须善良,不善良不能引起观众的怜悯和恐惧 之情;悲剧冲突的本质是好人犯了错误,这就是“过 失”说.
2021
18
第三节 亚里斯多德《诗学》
1.文艺本质论 a.文艺是对人的行动的摹仿 b.诗比历史更真实 c.文艺求其相似而又比原物更美 “人”:贵族 “诗”:史诗 “历史”:充满或然性的现实 “真实”:反映论
2021
西方文论课件2
西方文论课件2西方文论第一章:古希腊文艺与希腊三贤一、古希腊文论综述怎样看待古希腊文话中“神”的观念?二、柏拉图(一)苏格拉底1、生平概述(前470年―前399年)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2、学说特色:(1)神秘主义色彩:他指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存活、发展和吞噬都就是神精心安排的,神就是世界的支配。
苏格拉底指出所有的一切都是神缔造与精心安排的,彰显了神的智能与目的。
(2)心灵的转为: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就是什么,世界就是由什么形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作“自然哲学”。
苏格拉底则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为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例如什么就是正义,什么就是非正义;什么就是坚强,什么就是多疑;什么就是正直,什么就是伪善;什么就是智慧,科学知识就是怎样单单的;具备什么品质的人才能够环境治理不好国家,治国人才必须如何培育等等。
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
他为哲学研究缔造了一个代莱领域,并使哲学“从天上返回了人间”,(3)寻求事物的普遍意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
-1-(二)柏拉图1、生平概述(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了不起的哲学家,也就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了不起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柏拉图就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
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
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
第2课 思想家柏拉图课件(优秀版)
清单三 柏拉图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影响深远的思想家
1.主要哲学观点 柏拉图提出了唯心主义的 理念论 ,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 质。 2.政治观点 (1)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把居民分为统治者、 军人 和平民 三部分,如果他们各自恪尽职守,国家就达到了正义与幸福。
(2)柏拉图认为国家的目的不是民主,也不是自由,而是 _和 __谐 ___与效率。
(4)柏拉图创办的阿卡德米学园,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 综合性学校,它集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学 者和政治人才于一体。学园重视自然科学的知识,培养了许 多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是其中的代表。
(5)只要研究思想史、哲学史、政治学、社会学以及自 然科学史,柏拉图就是无法回避的人物。尽管人们对他的思 想存在争议,但他在世界政治和文化史上的影响,是大家公 认的。
(2)简单概括材料二中柏拉图教育思想中的积极因素。
[答案] 教育的政治性、重视学前教育、学习内容丰富、 男女平等教育。
[结论形成]
柏拉图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1)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是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 (2)柏拉图提出理念论,认为世界由理性世界和感觉世界组 成。理性世界由理念构成,真实、完美而永恒。感觉世界由具体 事物构成,虚假、残缺而变幻。两者是对立的。这是本末倒置的 唯心论。 (3)柏拉图提出理想国的政治主张,虽然理想国家最终成为乌 托邦,但其思想对世界影响巨大。
——《国家篇》
材料二 万物的本性是相近的,灵魂又已经知道了一切, 也就没有理由认为我们不能通过回忆某一件事情——这个活动 一般叫学习——发现其他的一切,只要我们有勇气,并不倦地 研究。由此可见,所有的学习不过只是回忆而已。
——《曼诺篇》 上述材料体现的是哪位思想家的什么哲学主张?请指出这 一主张的现实意义。
柏拉图PPT课件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审判为有罪 并处以死刑。罪名是腐蚀青年,并否定传统的神,而宣 传自己的新神。他的学生为拯救他,买通狱卒。面对生 路,他却婉言谢绝,以公民应服从法律为由,从容赴死。
柏拉图被矛盾的现实伤得 体无完肤。无法原谅的现实、 窘困的现实、没有未来的现实, 统统象刀架在柏拉图脖子上, 使他无法不去面对。
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期间即使见 到最大最金黄的,因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没有摘; 走到前面时,又发觉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最大最金黄 的麦穗早已错过了;于是我什么也没摘。
老师说:这就是“爱情”。
柏拉图式的爱情观:
比喻极为浪漫或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他 认为在这世上有, 且仅有一个人, 对你(你)而言, 她(他)是完美的, 而且仅对你(你)而言是完美的。 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人, 都有其完美的对象, 而 且只有一个。
(2)实践 游历叙拉古,但最终的理想
国实践以失败而告终 。
(3)评价 ①柏拉图的理想国家并非纯粹空想,而是针
对政体弊端提出的,有一定社会基础。 ②“哲学王”理想带有乌托邦幻想,很难实
现。这种政治学中的理想国家与现实国家的对立,
为什么柏拉图的理想国最终成 为空想?
• 1、柏拉图理想中的哲学王必须经过从小到大一 系列的培养,是哲学家的假设,在现实中是无 法培养的
②国家统治者应该由“哲学王”来担 任。
柏拉图认为:除非哲学家变成了我们 的国王,或者,被我们称为国王或统治者 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 使得哲学和政治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而 把那些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和只研究哲 学而不搞政治的人排斥出去,否则我们的 国家就永远不会安宁,全人类也不会免于 灾难。
柏拉图分析图及制作ppt课件
9
4. 为研究目的选择一个长度足以准确反映情 况的时间周期。
a. 查看数据中的项目及其变化
b. 考虑到周期性和所给日期或星期内的不同工作 模式,确定计划时间应该是典型的
建立帕雷托图
(续)
5. 用一张打勾核对清单或其他方法收集每个 问题类型的“实时”或历史数据。
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异 议侵权的话可以联系删除,可编辑 10
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异 议侵权的话可以联系删除,可编辑
16
百分比
结论—缺陷相对操作员 操作员的帕雷托图
100
因为没有一个条 柱比其它长出很 多,所以该陷不 是由于操作员操 作之间的差别造 成的。 下一步,你该怎 么做?
60 50 80 60 40 20
30 20 10
0
0
缺陷
数值 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接上)
ABC电子—货运问题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数量错误 部件错误 货运延迟 承运商错误 重复货运 地址错误 运输损失
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异 议侵权的话可以联系删除,可编辑
13
纵坐标表示花费 (或成本)
0 . 2 2 2 . 2 1 9 . 2 9 2 . 4
0 . 1 8 2 . 3 9 7 . 6 1 0 0
累 計 製 程 不 良 率 ( % )
影
響
度
( % )
累
計 影 響 度 ( % )
結論:前三項累積百分比高達 83.2%,故為製程不良的改善重點 8 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异
西方文论第二讲 柏拉图课件
PPT学习交流
11
• 三、柏拉图的摹仿说:理式摹仿论
• “理式摹仿论”是一直被质疑和批判的。 • 柏拉图的三个世界: • 理式世界——现实世界——摹仿艺术的世界
PPT学习交流
12
• “床喻”:
• 床有三种:
• 神制造的:床的理式(床之所以为床的原因和根 据)
• 木匠制造的:现实中的床 • 画家制造的:画中的床
PPT学习交流
19
• 早期灵感说产生的原因: • (1)文艺创作繁盛,人们希望探索创作的奥秘; • (2)希腊神话成为揭示创作根源的一个根据。
• 艺术家就是这样的外形制造者。
PPT学习交流
15
• 柏拉图:“摹仿”的艺术是一种“欺骗性外观的 制造”。
• “他如果对于所摹仿的事物有真知识,他就不愿 摹仿它们,宁愿制造它们,留下许多丰功伟绩, 供后世人纪念。他会宁愿做诗人所歌颂的英雄, 不愿做歌颂英雄的诗人”
PPT学习交流
16
• 柏拉图摹仿说的根源:
• 第二讲 柏拉图文艺思想
• 一、柏拉图生平
• 柏拉图(公元前427一前347) •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 • 涉及文艺学美学的著作主要有:《大希庇阿斯》、
《会饮》》、《伊安》、《斐德若》、 《法律》 《理想国》卷十等篇。 • 柏拉图著作:对话体的典范。
PPT学习交流
1
• 二、“美是什么”——美是理式
• 1、“美是什么”问题的提出。
• 2、希庇阿斯的回答和苏格拉底的辩驳:
• (1)美不等于美的东西;
• (2)美与质料与形式相关,但不决定于质料 和形式;
• (3)美与物质上的满足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 上的满足相关,但不决定于满足;
•
柏拉图ppt课件
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影响了古希腊城邦的政治 实践,如斯巴达、雅典等城邦的政治制度和文化 。
柏拉图的局限性
性别歧视
柏拉图认为女性不适合担任统治者和哲学家,这种性别歧 视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种族主义
柏拉图认为不同种族的人具有不同的天赋和性格,这种种 族主义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阶级局限
柏拉图认为奴隶和工匠等下层阶级的人无法达到哲学的高 度,这种阶级局限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 普遍性。
对柏拉图的评价与反思
贡献与影响
柏拉图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 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局限与不足
尽管柏拉图的思想具有深远影响,但 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需 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批判。
03 柏拉图的美学思 想
美的本质
美的本质是理念
美的理念是完美的
柏拉图认为美的本质是理念,这种理 念存在于人类的心灵中,而不是存在 于现实世界中。
柏拉图认为美的理念是完美的,它没 有任何缺陷和瑕疵,只有真正的完美 才能被称为美。
美的理念是永恒不变的
柏拉图认为美的理念是永恒不变的, 它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也不 会因为个人的感受而改变。
理想国的构建与治理
理想国构建
柏拉图认为理想国需要由 哲学家来领导,通过智慧 和公正来治理国家。
治理原则
理想国应遵循公正、智慧 和勇敢的原则,确保国家 的稳定和发展。
统治者选拔
柏拉图主张通过严格的选 拔机制,选拔出具有智慧 和德行的统治者,以确保 国家的治理质量。
理想国的社会结构
社会阶层划分
柏拉图认为理想国应划分为三个社会阶层,分别 是统治者、武士和劳动者。
第二讲 柏拉图
(二)理念论
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就是“理念”, 他的哲学亦因此被称为“理念论”。 所谓理念,柏拉图大部分时候使用的 是 “ idea ” , 出 自 于 动 词 “ idein ” (看),本意是“看见的东西”,转 义为灵魂所见的东西。
理念到底是什么?
人
马
1、理念是超越个别事物之外并作为其存 在依据的实在。 2、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不同的理念之 间没有必然联系。
西方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最早是由谁创立的?
第二讲 柏拉图
苏格拉底死后,他的众多弟子因为对老 师的观点理解不同而形成了不同派别。 而柏拉图的思想博大精深,所创立的学 园在规模、成就和影响上都是他人所无 法比拟的。 所在,在哲学史上一般把柏拉图以外的 苏格拉底的学生统称为“小苏格拉底学 派”(比如犬儒学派的第欧根尼)。
三种桌子
理念
理念 世界
可知
世界 可感 世界
个别 事物
现实 世界
(三)两个比喻
1、“日喻”
“日喻”即太阳之喻。犹如可感世界由 太阳主宰,可知的理念世界所统治。 万物之所以有可见性,眼睛之所以有视 力,都是因为有太阳。同理,人的心灵之 所以能认识理念,是因为善理念的存在。 “善”的理念比其他理念“具有更大的 价值,更高的荣耀。”
(四)灵魂回忆说
在柏拉图看来,人的感觉经验是 靠不住的,那么人通过什么方式 认识理念呢?
人的灵魂原本高居于天上的理念世界, 那时它具备一切知识。 但是,后来灵魂附着于躯体之后,受到 躯体的干扰和污染,因此遗忘了一切。 只要经过合适训练,灵魂才能回忆起曾 经见过的东西。
回忆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西方文论第二讲-柏拉图PPT优秀课件
16
柏拉图摹仿说的根源:
(1)理式论哲学观:艺术应当引导人走向真理和 知识。
(2)理想国的理想:遵循道德原则的艺术创造。 (3)实用主义观念:有实用价值。
18
四、灵感说
柏拉图之前的灵感说:
《荷马史诗》、赫西俄德《神谱》中的描述。
德谟克利特的有关论述:“一位诗人以热情并在 神圣的灵感之下所作的一切诗句,当然是美的”, “没有一种心灵的火焰,没有一种疯狂式的灵感, 就不能成为大诗人 ”。
19
早期灵感说产生的原因: (1)文艺创作繁盛,人们希望探索创作的
5
“洞喻”:
6
7
“如果真的发生如下的事情:其中有一人被 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了起来,转头环视, 走动,抬头看望火光,你认为这时他会怎样呢? 他在做这些动作时会感觉痛苦的,并且,由于 眼花潦乱,他无法看见那些他原来只看见其阴 影的实物。如果有人告诉他,说他过去惯常看 到的全然是虚假,如今他由于被扭向了比较真 实的器物,比较地接近了实在,所见比较真实 了,你认为他听了这话会说些什么呢?如果再 有人把墙头上过去的每一器物指给他看,并且 逼他说出那是些什么,你不认为,这时他会不 知说什么是好,并且认为他过去所看到的阴影 比现在所看到的实物更真实吗?”
2
进一步的结论:美是理式
柏拉图:“假定有像美本身、善本身、大 本身等等的这类东西存在。”
“美本身”是一种理想化的设定,柏拉图 称之为理式,它是一切美的根源,也是美 的本质。
3
关于“理式”(Idea):
柏拉图的“Idea” 不依存于物质存在,也不是人 的意识,是一种超时空、非物质、永恒不灭的 “本体”。理式自身构成一个理式世界。
西方文论概览PPT 第二章 古希腊文化的鼎盛至古罗马时代
347)自20岁结识苏格拉底,随 苏格拉底做了8年学生。苏格拉 底被处死以后,他开始漫游, 其间有培养“哲王” (Philosopher King)的传说。 40岁时回到雅典,建立后世所 称的柏拉图学园(Academy)
第一节 柏拉图
一、对以往“美”的定义之批判 (二)柏拉图的形而上学和伦理学 形而上学的方面,他关于“存在”的理念
自身发展和生成过程。人类的发展也遵循着同 样的途径,摹仿着自然的这一发展过程,以实 现自己的潜能并达到自我完善。 2、艺术不仅可以表现真理,而且“诗比历史 更富有哲理、更富有严肃性”;摹仿不仅是艺 术的创造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成为艺术活动的 目的。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
三、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 1、“净化”可见于亚里士多德《诗学》对
论、关于“认识”的先验论直接与“美” 的观念相联系 伦理学方面,他关于“人”的唯灵论、关 于“生活”的道德论则决定了他对艺术的 理解
第一节 柏拉图
二、以理念论为基础的 “摹仿说”
(一)理念论 1、“理念”亦即“善本
身”或者“美本身” “理念”的两个希腊文词
语是可以互换的,即idea 和eídos
(一)“迷狂”说——诗人的灵感 “迷狂”在英文中译作divine madness,即“神圣
的疯狂”。对柏拉图而言,“代神说话”也许才是 其价值所在。柏拉图关于“神力凭附”和“迷狂” 的讨论,既是在“灵感”的意义上肯定天才的诗人, 其实也是对世俗艺术的一种限定。因为如果没有 “神力凭附”,“摹仿的诗人”就没有任何真正的 创造;而进入了“迷狂”状态,诗人所说的已经不 再是世俗之言。这样,才能理解柏拉图对世俗艺术 的批判及其对诗人灵感的高度评价之间的关联。
《西方哲学史》柏拉图哲学 ppt课件
形式才是实体本身,形式(form)动态过程,“赋形”、 赋予形式的过程。形式使质料聚集起来,区别于其它的实 体!
就一个个别事物内部而言,形式可以理解为一般、框架、 普遍性;但是对于其它事物或实体来说,形式恰好体现出 实体的个别性。
ppt课件
15
亚氏的形式和柏拉图的理念是同一个希腊字“eidos”,但 前者是一种赋形的过程,具有能动性;后者本身不具有能 动性,是努斯追求的东西,只是逻各斯,一种固定的“型 相”。亚氏的“eidos”是“成型”、“成相”的活动。
哲学思想:
《申辩篇》、《克力同篇》、 《普罗泰戈拉篇》、《曼诺篇》 等;《会饮篇》、《菲多篇》、
1.理念论 :
–
“至善”=“理念”
–
“分有”或“摹仿”
《理想国》、《费德罗篇》;
–
理念的阶梯体系
《泰阿泰德篇》、《巴门尼德
–
缺陷和修正
篇》、《智者篇》 ;《理想国》 2.回忆说
3.理想国
现实,“εντελεχετα”(隐德莱希),圆成, 结果。
目的论的运动:“运动就是潜在的东西作为潜在的东西完 全实现出来”
有机论“手”——医生;机械论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 —辩证
自在和自为——黑格尔 ppt课件
19
(三)神学目的论 理性神:努斯的能动性、超越性(理性超越感性) 特性:对思想的思想;人——通神,反思、沉思,但人受
ppt课件
22
(三)判断论 人的思维只有形成判断,才具有认识论意义 判断涉及对象,命题不一定涉及对象;祈使句、命令、诗
歌 “是”系词,联系词,系动词;“是”动词,有时态,与
时间有关,具有本体论意义。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四类判断:1、肯定、否定(质);2、全称、单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