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及预控措施
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

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是指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各种质量问题的分析、控制和管理,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应该始终贯穿于工程的全过程,从项目启动、方案设计、施工管理、设备安装、试运行到项目验收等各个环节都应该做到精细管理,以保证工程质量的稳定、可靠和符合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的主要内容。
1、全面预控全面预控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初步掌握工程条件、质量要求、安全要求、检查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对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进行预控和预防,以达到早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2、精细管理精细管理是指在工程建设中,对各个环节进行细致的协调和管理,让施工生产有序进行,保证施工效率高、质量好、安全稳定。
3、全过程监控全过程监控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仪器、仪表和现场巡查等方法对施工质量进行全程监控,及时了解和发现工程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节修正和整改。
1、项目策划阶段项目策划阶段主要是确定项目的总体要求和建设方案,是工程质量管理的第一步。
在这个阶段,应该做好以下工作:(1)明确项目的技术方案,根据项目的类型和规模在技术方案中详细描述技术标准、工艺流程和施工模式等方面的要求。
(2)明确项目的组织管理机构和责任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落实施工质量的责任。
(3)明确项目的安全、环保、能耗等方面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和工艺流程,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稳定。
(1)明确工程的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确定有关的程序和规定,建立技术标准控制体系。
(2)在施工设计和工艺流程中针对施工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3)对设计阶段的工程进行质量审查,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工程标准和要求。
3、施工阶段施工阶段是指从施工准备工作开始,到工程完工验收为止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应该做好以下工作:(1)建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工程施工计划的编制、施工日志及施工记录的编制。
工程质量控制点及预控措施

工程质量控制点及预控措施本项目部在建设过程中,结合工程特点及目标,针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设置了质量控制点并制定了预控措施,以指导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总目标的实现。
具体措施如下:1.材料及设备:核查施工分包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随时进行监督检查。
核查人员到位情况,是否持证上岗,是否满足本工程的需要。
核查各项管理制度是否齐全,是否满足本工程的需要,并随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建议或撤换不称职的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
2.施工用机械及检测设备:建立和完善设备、材料的进场报验制度,并将责任落实到人。
建立和完善工程用材料设备的平行检测制度及见证取样制度。
配备专职材料员加强设备、材料质量的控制。
配备能满足本工程需要的检测设备或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承担检测工程,确保使用的设备、材料及半成品符合设计要求。
加强旁站工作。
3.施工工艺及工法:加强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
对重要的施工部位和分部分项工程要求编制详案细的施工方案,并报我项目组审批后实施。
加强旁站巡视,确保工程按方案进行施工。
重点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相应施工措施。
在特殊施工季节到来前召开专题会议落实施工对策。
制定应急措施以应付特殊施工条件的变化,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确保工程质量。
2、加强对设备接地保护的检测和验收。
3、在水泵安装前,要对基础的尺寸、轴线、标高进行复核,确保安装位置正确。
4、对配电柜的柜内配线工艺进行检查,确保安全可靠。
5、对设备进行单机调试和联动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6、在安装管道时,要注意标高和坡度,以及接头的处理,加强巡视监督旁站。
7、进行水压试验和排水系统的通球试验,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8、对防雷接地系统进行检测和监督,将防雷接地工程作为检验批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9、加强屋面防水层的施工旁站,对细部构造进行验收,并进行试水工作,确保防水效果。
10、督促并组织施工单位加强施工交底,坚持上道工序不经验收不得进入下道工序的工作制度。
质量控制的预控措施

质量控制的预控措施根据工程特点和工程监理范围,本工程采用24小时不间断跟踪动态监理的质量控制方法,对工程质量实行预控、检查、验评三结合,使各分项工程达到预定的质量目标,并使整个工程质量达到一次性验收合格。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预控措施:1、对施工图质量的预控:监理人员参加图纸会审。
监理公司可通过审查施工图,提合理化建议的形式,对施工图质量进行认真审查,详细了解设计意图,避免因设计失误造成的损失,并做好图纸会审详细记录,未经会审的图纸不得施工。
2、对分包单位的质量预控:(1)分包单位应是有质量自控系统和自控能力,管理机构较健全的单位,民工队伍不得作为分包单位使用。
⑵施工单位所选用的工程分包单位,应在分包单位施工前一个月报监理公司,经审查同意后分包单位才能确认。
3、对施工单位技术和质量保证体系的预控:施工单位的技术和质量保证体系必须健全。
监理公司要求:(1)技术和质量保证体系人员要到位、到岗,不得随意更换或抽走,必须更换的要报监理部同意。
⑵技术和质量保证体系应随着工程的铺开而加强。
4、对测量放线方案及平面控制网、标高控制网、各局部建筑物的定位、放线的预控:严格审核原始依据(设计图纸、测量起始点位数据)的正确性,把施工偏差和测量偏差控制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
5、原材料的质量预控:要求总承包公司项目经理部进场的钢筋、水泥、砂、石等材料必须有合格证(包括材证和复试),无合格证或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得进现场,已进场的一律拉出场外。
材料进场时,施工单位必须通知现场监理组,及时核查材证和复试单。
监理工程师应随时发现材料进场随时检查材证和复试单,并对原材料质量进行抽检及见证取样。
6、施工机械配置的控制(1)审核施工机械设备的种类、型号是否符合工程特点及需要操作是否简便,技术性能、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等是否可靠等。
(2)审查施工机械设备的数量是否足够。
(3)审查所需的施工机械设备,是否按已批准的计划备好,是否一致,是否处于完好的可用状态等。
工程质量的预控措施

工程质量的预控措施:1、质量的事前预控是从合同的控制;原材料的采购的控制;对材料、物资的控制、制订质量控制计划等几个方面入手。
⑴合同评审合同评审的目的是为了清楚地了解业主的要求和合同条款。
特别是在项目的施工阶段,保证所有的合同要求都能有计划地逐步实现。
也使工程施工中发生的合同变更能更好地贯彻。
合同执行期间的合同评审以生产会议为主。
预算负责人把评审的资料发放到项目经理、项目各主要负责人、业主代表等人手中,并负责评审中发现问题的处理。
预算负责人将与业主联系的信件、工地指示、现场通知书、工地批准书、会议纪要等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保存好各种资料。
预算负责人还将作好合同变更的评审工作。
⑵材料的采购本项目将依据《质量保证手册》做好物资采购和分包的管理,保证项目使用优质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并选用合格的分包商以确保他们的工作符合质量要求。
由专人负责分包商的管理和采购物资的工作,依据有关的规定搞好采购和分包工作。
实行对物资供应商和分包商的考核、评估,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和分包商参与项目建设。
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对其进行考核和评估,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将依据程序规定进行处理。
物资采购主要依据计划进行,计划依据项目建设的条件和情况制订,并将经过审核、审批。
⑶对材料、物资的控制依据物资采用计划存根对供应商提供物资进场,填制《物资进场检查记录统计表》,进场记录以双方现场交接互认为唯一进场原始依据,进场记录要素包括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进场包装状况和表观质量描述。
项目现场材料员依据质量要求进行物资进场时的质量保证资料交接,并形成《物资材料登记表》。
项目现场材料员及时填写《物资检测通知单》,通知试验或有关技术人员,对业主提供物资进行检测、抽样或进行质量鉴定,此时监理、材料部门须双方到场。
同时项目现场材料员要及时索回《物资检测回执单》。
对不符合需用计划中规定的物资品种、规格、型号的进场物资,应立即供应商联系,反映情况,妥善处理。
通过检测、试验或质量鉴定为“不合格”的物资,项目材料负责人应立即向供应商发《不合格物资通知单》,并同时由项目材料员标识不合格物资,通知生产部门。
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及预控措施

(一)、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如下:1、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程序2、材料、构配件及设备进场质量验收程序3、工程开工审批监理工作程序4、隐蔽工程和分项、分部工程监理工作程序5、单位工单项工程监理工作程序6、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工作程序7、质量检查程序框图1、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程序施工图纸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验收整理监理单位建设单位预审预审预审意见内部会审记录设计交底正式会审设计变更通知及图纸修改整纪理要建设单位转交监理、施工单位纪会要签发送预会单位实施2、材料、构配件及设备进场质量验收程序施工安装单位填报工程材料、设备采购申报表、并提供样品和技术参数监理工程师审查技术资料和样品功能及外观或者实地考察后在“申报表“上签署意见施工安装单位按要求进行采购施工安装单位提出材料设备有关证明及报验单监理工程师对进场工程材料和设备进行检查、检验、进行必要的试验或者测试不合格审批拒绝使用限期退浮现场合格施工安装单位在指定部位使用3、工程开工审批监理程序施工单位填报开工报告监理工程师调研审核开工条件和开工准备工作监理工程师签署各种报验单审核意见,提出开工报告的补审意见整改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工地会议和各方协调协调结果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允许开工意见建设单位批准总监理工程师下达开工令4、隐蔽工程和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监理程序可进入后续施工不能进入后续施施工单位隐检、分项、分部工程自检、专职检合格施工单位填写工程报验单报送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检验质量保证资料是否符合要求工程内容是否完成工程质量是否合格合格签署工程检验认可书签署工程不合格工程项目通知不合格5、单位、单项工程验收监理程序返修施工单位提出单位、单项工程验收申报表,各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单工程质量验收单会同现场检查实验室检验资料不合格合格工程质量等级评定签署中间验收6、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程序发现、发生事故事故调查,提交调查报告原因分析,提交调查分析报告确定是否处理情况不明确补充调查要处理确定处理方案事故处理设计事故处理施工检查验收不要处理结论提交事故处理报告7、质量检查程序框图暂时防护措施实施确定暂时防护措施进一步分析不要处理工程质量控制管理建造材料控制施工工艺人员控制(二)、工程质量控制的预控措施一、工程质量控制目标施工现场检验试验室检测资质、资格审核严格贯彻国家强制性质量标准及各项规定的技术标准目测、手检抽样检查资质条件审核和质仪、。
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及预控措施

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及预控措施工程质量控制是保障项目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为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和持续改进,必须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程序和采取预控措施。
本文将介绍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以及常用的预控措施。
一、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1. 规划阶段:规划阶段是工程质量控制的起点,包括制定工程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
在这一阶段,需明确项目的质量要求、质量目标和控制指标,并编制详细的质量控制计划。
质量计划应包括质量控制组织和职责、工程质量控制的工作内容、质量控制点和质量检验方法等。
2. 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是工程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质量控制的监督和检查。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质量计划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各道工序符合质量标准和规范。
同时,应设立质量控制点,采取必要的质量检验和抽样测试,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3. 检验评估阶段:检验评估阶段是对工程质量进行总结和评价的阶段。
项目竣工后,应进行全面的工程质量检验和评估,包括实地检查、抽样测试和实验室分析等。
这一阶段的目的是评估项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质量问题。
4. 整改和持续改进阶段:如果在检验评估中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同时,应总结和分析引起质量问题的原因,并制定预防措施,以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持续改进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要通过总结经验和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不断改进质量控制程序,提高施工质量稳定性。
二、预控措施:1. 设计预控:在工程设计阶段,要注重预控,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符合质量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应加强专业技术交流和评审,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同时,要对设计文件进行全面的质量审查,及时发现和改正错误和缺陷。
2. 材料采购预控: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在材料采购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质量。
采购前要对供应商进行评估,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并与供应商签订质量协议。
对采购到的材料要进行质量检验,对不合格材料要及时退货或重新采购。
工程质量控制点及预控措施

工程质量控制点及预控措施汇报人:2024-01-08•工程质量控制点概述•质量控制点分类•质量控制点预控措施目录•质量控制点实施与管理•工程质量控制点案例分析01工程质量控制点概述定义与作用定义工程质量控制点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规定要求,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关键因素等进行重点控制和管理的节点。
作用工程质量控制点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关键因素等进行重点控制和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安全。
03实施难度原则选取实施难度较大的质量控制点,以便对施工过程进行重点控制和管理。
01重要性原则根据工程的重要程度和影响范围,选取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关键因素等作为质量控制点。
02代表性原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质量控制点,以便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进行控制和管理。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原则提高工程质量通过设置工程质量控制点,可以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提高工程质量。
降低质量风险通过设置工程质量控制点,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降低质量风险。
保证工程安全工程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和管理,可以保证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安全,避免因质量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
质量控制点的重要性02质量控制点分类基础工程包括土方开挖、基础垫层、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等关键部位,需重点关注基础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主体结构工程包括梁、板、柱等主要承重结构的钢筋、模板、混凝土浇筑等关键部位,需确保主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装修工程包括墙面、地面、吊顶等装修面的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细部处理等关键部位,需注重装修效果的美观性和实用性。
施工准备阶段包括施工图纸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材料设备采购等关键环节,需确保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充分、到位。
施工阶段包括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技术措施、质量检验等关键环节,需加强施工现场的监控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竣工验收阶段包括工程验收、质量评估、竣工资料整理等关键环节,需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
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及预控措施

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及预控措施工程质量控制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综合性工作,涉及到材料选择、施工过程、验收标准等诸多环节。
通过合理的质量控制程序和预控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保障工程的正常进行和顺利完工。
首先,一个完善的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首先是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材料的选择和采购、工程设计与方案的制定等。
针对材料的选择,应严格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进行,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其次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包括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工序的管理、施工现场的安全保护等。
在施工现场,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指导,确保他们熟悉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同时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监控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施工中的问题。
最后是验收和整改工作,包括对施工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的验收和检查,并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除了基本的质量控制程序,预控措施也是一个重要的控制手段。
预控措施主要是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质量隐患,在工程开始之前就进行预先的分析和控制。
首先是风险评估,通过分析和评估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确定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控措施。
例如,对于某些风险较大的施工工序,可以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设计和操作规程的制定,以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其次是质量隐患的排查,通过对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避免问题的扩大和影响工程整体质量。
最后是信息沟通和共享,加强施工各方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及时分享质量问题的信息,以便更好地进行控制和处理。
除了基本的程序和预控措施,工程质量控制还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规范和标准化,通过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质量控制规范和标准,明确责任和流程,提高质量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其次是技术创新,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和设备,以提高质量控制的水平和能力。
例如,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监测设备,实时监控施工现场的各项参数和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事前、事中、事后、重点环节)

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根据工程实体质量形成的时间阶段、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可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工程质量控制以事前控制(预防)主动控制为主,按监理规划的要求对施工过程质量目标分解进行检查分析,采用必要的检查、测量和试验手段,以验证施工质量,对工程的关键工序和重点部位施工过程进行旁站监理严格执行现场有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及时纠正违规操作,消除质量隐患,跟踪质量问题,验证纠正效果。
1、事前的主动预控(事前控制)(1)对施工单位人员和质量体系的控制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是施工质量保证的主体,是工程产品的直接创造者,人员的素质高低及质量意识强弱都直接影响到工程产品的优劣。
监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把好人员质量关。
主要抓好人员资质审查与控制工作。
检查承包单位各类管理人员的资格是否符合质量目标的要求,对于特殊作业和试验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或上岗证明,经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后方可上岗,对于不合格人员,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承包单位予以撤换。
监理工程师必须定期对承包单位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状态和运行效果进行检查、评价,考核承包单位质量责任制度的落实情况,技术交底制度执行情况以及质量“三检制”执行情况。
对于体系不健全、制度不落实或运行效果不良等现象,监理工程师应及时提出改进要求并督促承包单位整改。
核查总承包方现场项目经理部的机构、人员配备、职责与分工的落实情况;查验各级管理人员及专业操作人员的持证情况;督促各级专职质量检查人员的配备;检查总承包方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落实到工作中。
(2)对分包单位的质量控制承包单位在选择分包单位时,需事先将拟选择的分包单位填写《分包单位资质报审表》上报监理部审查。
经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审查,确认其技术能力和质量管理体系能保证按要求完成工程施工,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分包单位资质报审表》,批准后方可允许进场承担施工任务。
其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条件,承包单位也应在施工前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查,符合要求并予以认可后,方可上岗施工。
工程质量控制的手段和措施

工程质量控制的手段和措施一、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一)以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验评标准及《工程建设规范强制性条文》、设计图纸等为依据,督促承包单位全面实现工程项目合同约定的质量目标。
(二)对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以质量预控为重点。
(三)对工程项目的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监督承包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到位。
(四)严格要求承包单位执行有关材料试验制度和设备检验制度。
(五)坚持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准在工程上使用。
(六)坚持本工序质量不合格或未进行验收不予签认,下一道工序不得施工。
二、工程质量控制的手段(一)质量控制应以事前控制(预防)为主。
(二)应按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的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及时纠正违规操作,消除质量隐患,跟踪质量问题,验证纠正效果。
(三)应采用必要的检查、测量和试验手段,以验证施工质量。
(四)应对工程的关键工序和重点部位施工过程进行旁站监理。
(五)严格执行现场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
(六)应建议撤换承包单位不称职的人员及不合格分包单位。
三、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一)事前控制施工准备阶段是施工单位为正式施工进行各项准备、创造开工条件的阶段。
施工阶段发生的质量问题、质量事故,往往是由于施工准备阶段工作的不充分而引起的。
因此,项目监理部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将十分关注施工准备阶段各项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
项目监理部将通过抓住工程开工审查关,采集施工现场各种准备情况的信息,及时发现可能造成质量问题的隐患,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实施预防。
在施工准备阶段,项目监理部采取预控制方法进行监理,具体控制要点及手段主要有:(1)检查和督促施工单位健全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每个施工承包单位都应有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并设施工员、质量员和资料员、安全员,在施工现场进行全过程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
建立施工工序的自检验收制度。
(2)对施工队伍及人员控制审查承包单位施工队伍及人员的技术资质与条件是否符合要求,项目监理部审查认可后,方可上岗施工;对不合格人员,项目监理部有权要求承包单位予以撤换。
工程质量控制点及预控措施

工程质量控制点及预控措施工程质量是指在设计、建设、使用和维护过程中,通过科学的、系统的和合理的措施来保证工程的完整性、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一项工作。
而工程质量控制点及预控措施就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操作,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的一种管理方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程质量控制点及预控措施的相关概念、作用、应用、实施等方面。
一、工程质量控制点概念1.1 定义工程质量控制点是指在工程设计、建设和施工等过程中,通过对关键节点进行监管和检验,防止或减少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的一种管理方式。
1.2 作用工程质量控制点的作用如下:(1)规范工程建设过程,防止因易忽略与细节问题导致的质量问题;(2)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按要求、规范、标准进行;(3)及时掌握工程进度和质量状况,故障易处理,对于工程质量提升和保障工程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1.3 实施方式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质量控制点的实施方式包括:(1)制定合理的工程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内容、流程和标准,确保施工过程规范;(2)加强对工程材料的检验,材料购买和审批必须按照规定流程进行;(3)设置相关的质量控制点,进行检验和监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加强工程监理力度,做好监理记录。
二、预控措施概念2.1 定义预控措施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先控制,在问题尚未发生之前,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和解决的一种管理方式。
2.2 作用预控措施的作用如下:(1)有效预先控制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问题预做准备;(2)保障工程质量,并且起到促进工程质量提高的作用;(3)降低工程建造过程中的风险,减少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对于保证工程的有效性及客户满意度也有积极作用;(4)提高工程安全管理水平,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安全隐患。
2.3 实施方式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预控措施的实施方式包括:(1)制定合理的工程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内容、流程和标准,确保施工过程规范;(2)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标准选用工程材料,保证选材有保证;(3)设计阶段根据经验和历史数据,进行技术分析、评估,总结经验教训,针对性开展控制措施;(4)制定合理的工程施工管理方案,严格按照相应标准进行工程现场施工,严格按照工程进度表进行管理。
质量控制的内容、措施和方法

按照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和程序,根据SL27-91《水闸施工规范》对水闸施工质量进行控制。
1.事前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1)、质量控制的事前控制的内容1)核查承包单位的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体系。
2)审查分包单位的资格,签发《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
3)查验承包单位的测量放线,签认承包单位的《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
4)检查材料的质保资料;签认工程中使用材料的报验。
5)签认工程中使用建筑构配件、设备报验。
6)检查进场的主要施工设备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
7)审查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8)施工前应报出创优计划和通病防治措施。
(2)、质量控制的事前控制的原则1)以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验评标准等为依据,督促承包单位全面实现工程项目合同约定的质量目标。
2)对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以质量预控为重点。
3)对工程项目的人、机、料、法、环等因素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监督承包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到位。
(3)、质量控制的事前控制的方法事前控制工作首先要注意对承包商所做的施工准备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控制;另一方面应组织好有关工作的质量保证,还要设置工序活动的质量控制点,进行预控。
1)核查承包单位的机构、人员配备、职责与分工的落实情况。
2)督促各级专职质量检查人员的配备。
3)检查承包单位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健全。
4)审查分包单位的资格及业绩情况。
5)审查检验承包单位测量验放线成果。
6)审查确认承包单位的材料报验及新材料、新产品的确认文件。
7)审核签认建筑构配件、设备报验并检查进场主要施工设备。
8)审定承包单位开工前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及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9)参与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
(4)质量控制的事前控制的措施4.1事前控制的组织措施1)针对本工程重要性的特点,我公司将组成由专家组成的高层次的顾问组,对工程重大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和指导。
公司领导和顾问组不定期经常对工程进行巡视、检查,听取业主对监理工作的意见,对现场工作给予指导。
最新市政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及预控措施资料

市政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及预控措施一、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市政工程质量控制工作的基本程序是保证质量控制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前提,我公司制定了以下质量控制程序: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审批程序(附图1)工程质量控制程序(附图2)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签认程序(附图3)工序质量控制程序(附图4)工程隐检预检及分项、分部工程验收基本程序(附图5)项目竣工验收程序(附图6)保修阶段监理工作程序(附图7)测量放线控制程序(附图8)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签认基本程序(附图9 )单位工程验收基本程序(附图10)二、工程质量控制的预控措施工程质量控制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应事先对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加以制止,而不能是消极被动的,等出现质量问题再进行处理,所以,要重点做好质量的事先控制和事中控制,以质量预控为主,加强过程和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和控制。
(一)事前质量预控措施:1、请建设单位提供监理依据的文件、资料(施工合同、投标书、施工图纸、放线册、政府有关批文)。
2、在图纸会审前总监理工程师组织监理工程师熟悉设计文件,并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书面意见,监理工程师负责组织图纸会审。
1)在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前,由总监组织监理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并进行内部会审,对图纸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书面意见。
监理工程师还应督促承包单位组织内部图纸会审,并在约定的时间内向项目监理部报送审图记录,经项目监理部审核汇总后,以书面形式在图纸会审会议上向设计单位提出,经设计方研究后,及时给予答复,并提出审批意见,形成图审记录。
2)一般情况下,承包单位负责整理设计交底会议纪要,经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认后分发有关各方,监理单位应保管好所有设计资料,以备查找。
3、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签认后交建设单位。
4、监理工程师审查承包单位现场项目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组织机构;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制度;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
建设单位工程质量控制方案措施

建设单位工程质量控制方案措施
1.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或职责,负责工程质量的监督、检验和评估。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2.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进行施工,确保项目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3.在工程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编制,并组织专业
技术人员进行评审,确保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4.选取合格的施工单位,并与施工单位签订严格的施工合同。
在施工
过程中,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单位按照合同要求进行
施工。
5.建立并完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明确质量控制的各项要求和流程。
6.进行工程质量的检验和测试,包括原材料的验收、现场施工的监测
和检测等。
确保工程材料和施工质量符合规定标准和要求。
7.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管理,确保施工人员具有相应的技术
能力和证书。
8.加强对现场施工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措施和要求
得到有效执行。
9.建立并运用现代化的工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工程质量全过
程的跟踪、记录和分析。
10.设置质量奖惩制度,对工程质量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工程质量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和追责。
11.加强工程质量验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定标准和要求。
12.建立工程质量档案,对工程质量进行长期跟踪和评估,为今后类似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经验和教训。
总之,建设单位在工程项目中应采取综合措施,从选材到施工全过程进行全面管理,确保优质工程的建设。
通过有效的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建设单位可以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满足用户需求,提高工程的竞争力。
工程质量控制点及预控措施

工程质量控制点及预控措施工程质量控制点及预控措施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我们需要明确工程质量控制点,并采取有效的预控措施。
本文将从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阐述工程质量控制点及预控措施。
一、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点1、设计图纸的准确性:确保设计图纸与实际工程项目相符,无明显错误或遗漏。
2、结构安全性:设计应充分考虑结构安全性,确保建筑物在预期使用年限内的稳定性。
3、功能性:设计应满足项目功能需求,确保设备、设施运行稳定。
4、法律法规符合性:设计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违反规定。
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点1、原材料质量: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采购、检验、储存和使用,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施工工艺质量:对各项施工工艺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工艺流程正确、施工方法合理。
3、设备质量:确保施工设备符合规范要求,设备运行正常,防止因设备故障影响工程质量。
4、施工质量记录: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质量记录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为质量评定和验收提供依据。
三、监理方面的质量控制点1、监理规划:制定详细的监理规划,明确监理目标和任务,确保监理工作有序进行。
2、监理实施细则: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监理实施细则,确保监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3、质量监督: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质量监督,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
4、质量验收:对工程各阶段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四、预控措施1、加强设计审查:在设计阶段进行多次审查,确保设计图纸准确无误。
2、强化施工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防止因技术问题影响工程质量。
3、定期设备检查: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4、严格执行验收程序:在各阶段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验收程序,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总之,工程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在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我们需要明确质量控制点,并采取有效的预控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
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及预控措施

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及预控措施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及预控措施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质量是至关重要的,而控制则是保障质量的关键。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文将介绍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及预控措施。
一、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1、明确质量标准:在工程项目启动之初,应明确工程的质量标准,包括技术标准、材料标准、施工工艺标准等。
这些标准将成为整个工程质量的基石,同时也是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
2、质量计划编制:在工程设计阶段,应制定详细的质量计划,明确工程各阶段的质量目标、质量控制要点和措施。
质量计划的编制有助于在施工过程中贯彻执行质量标准,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和持续改进。
3、质量保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保证体系应有效运行,确保施工符合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
质量保证包括对原材料的检验、施工过程的控制、成品的检验等环节。
4、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质量控制应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包括对施工流程、工艺技术、人员资质、设备状态等方面的检查和评估。
5、质量评估: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应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工程符合设计要求的情况、质量标准的执行情况、质量问题的整改情况等。
通过质量评估,找出潜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工程项目提供借鉴和改进方向。
二、工程质量的预控措施1、加强设计阶段的审查:在设计阶段,应对设计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设计合理、安全、经济。
同时,对施工图纸进行认真审核,确保图纸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因设计问题导致质量隐患。
2、强化人员培训和管理: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对工程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施工前应对人员进行全面培训,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标准。
3、强化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控制:原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
因此,在采购阶段应对原材料和设备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工程质量目标计划和质量保证预控措施

工程质量目标计划和质量保证预控措施1.引言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问题,工程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工程的使用寿命、安全性能和经济效益。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就需要制定合理的工程质量目标计划和质量保证预控措施。
2.工程质量目标计划的制定2.1 工程质量目标工程质量目标是根据工程设计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和标准,以及工程实际需求而确定的具有可实现性和可测量性的指标。
在制定工程质量目标时,需要明确工程的品质、工期、安全、经济等目标,对工程质量的意义进行全面分析和论证,确立工程质量目标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为后续的工程建设提供指导和保障。
2.2 工程质量计划工程质量计划是实现工程质量目标的具体步骤和措施,是质量保证工作的核心文件。
工程质量计划应明确质量活动的目的、方法、资源、组织和实施时间等,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控性,并应经过审批和备案。
在编制工程质量计划时,需要根据不同工程的特点、阶段和组成部分进行分类制定,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3.质量保证预控措施的落实3.1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是落实质量保证预控措施的前提,应根据国家和行业相关规定和标准,制定适合本工程的质量管理制度、程序、操作规程、技术规范等,建立相应的记录和档案,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2 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根据工程质量目标计划和质量保证体系,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明确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工作要求、检查方法和频率等,确保质量控制计划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以及质量控制计划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3.3 实施过程控制在实施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过程控制,确保施工过程符合施工规范、技术要求和安全生产标准,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和检验方法,确保施工质量的合格率和稳定性,以及实时监督、预警和记录等。
3.4 质量检验和评价质量检验和评价是工程质量保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规范和标准,制定相应的检查计划、评价标准和方法,对工程产品的质量进行评估和检验,发现和纠正问题,以及持续改进和提高工程质量的水平。
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及预控措施

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及预控措施在工程项目中,工程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它不仅关系到项目的成败,还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安全和利益。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必须遵循一系列的基本程序,并采取有效的预控措施。
一、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1、确定质量目标在项目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工程质量的目标。
这包括根据项目的性质、用途、技术要求等因素,制定出具体的、可衡量的质量标准。
例如,对于一座桥梁工程,质量目标可能包括桥梁的承载能力、结构稳定性、使用寿命等方面的要求。
2、编制质量计划根据确定的质量目标,编制详细的质量计划。
质量计划应涵盖项目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包括施工工艺、材料选用、检验标准、验收程序等内容。
它是指导整个项目质量控制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3、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1)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和施工方案。
确保施工单位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经验,施工方案合理、可行,能够保证工程质量。
(2)对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质量检验。
严格把关原材料的质量,防止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3)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让施工人员清楚了解工程的质量要求和施工要点,避免因误解或不清楚而导致质量问题。
4、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加强工序质量控制。
对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确保上一道工序质量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2)实施旁站监理。
对于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监理人员要进行现场旁站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
通过抽检、巡检等方式,对工程质量进行动态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1)组织竣工预验收。
在施工单位自行验收合格的基础上,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预验收,对发现的问题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
(2)参加竣工验收。
由建设主管部门或相关机构组织的竣工验收,是对工程质量的最终认定。
验收合格后,工程方可交付使用。
二、工程质量预控措施1、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及预控措施(一)、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如下:1、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程序2、材料、构配件及设备进场质量验收程序3、工程开工审批监理工作程序4、隐蔽工程和分项、分部工程监理工作程序5、单位工单项工程监理工作程序6、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工作程序7、质量检查程序框图1、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程序2、材料、构配件及设备进场质量验收程序3、工程开工审批监理程序4、隐蔽工程和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监理程序5、单位、单项工程验收监理程序6、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程序地,绿色示范工程,创优质结构工程。
二、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1、以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验评标准及《工程建设规范强制性条文》、设计图纸等为依据,督促承包单位全面实现工程项目合同约定的质量目标。
2、对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以质量预控为重点。
3、对工程项目的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监督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到位。
4、严格执行有关材料试验制度和设备检验制度。
5、坚持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准在工程上使用。
6、坚持本工序质量不合格或未进行验收不予签认,下一道工序不得施工。
三、工程质量控制的方法(1)、见证取样1、项目监理机构应指定监理人员负责见证取样工作。
2、见证取样人员应按规范规定和合同约定对需要复试的进场材料、构配件或设备进行见证取样,并建立试验台账。
3、按规定程序复试不合格的材料、构配件、设备不得用于工程,并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撤出施工现场。
4、设计建筑节能分部工程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复试,应做到100%见证取样。
当见证取样出现异常情况时,见证取样人员应及时向总监理工程师报告。
(2)、巡视1、总监理工程师应安排监理人员对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情况进行巡视,专业监理工程师每天至少巡视现场两次。
2、巡视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施工单位是否按工程设计文件、工程建设标准、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施工,使用的材料、构配件或设备是否合格;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特别是施工质量管理人员是否到位;施工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操作条件是否满足工艺操作要求,特种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施工环境是否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施工部位是否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3、监理人员在巡视中发现施工过程存在质量问题和质量隐患的,应及时纠正或书面通知施工单位整改。
4、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将本专业工程施工质量的巡视情况、质量问题和质量隐患的整改及落实情况记录在监理日志中,必要时应附图像(影像)资料。
(3)、旁站1、项目监理机构应按规定编制旁站监理方案,明确旁站监理范围、内容、程序和旁站监理职责,送建设、施工单位各一份。
2、总监理工程师应指派专业监理人员按规定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过程进行旁站,并记录旁站情况,旁站记录应由监理人员签字。
旁站记录表按本标准表A6的要求填写。
3、旁站监理人员职责包括:检查施工单位质检员到岗、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及施工机械、建筑材料准备工作情况;在现场跟班监督关键部位、工序的施工执行施工方案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落实情况;核查进场材料、构配件、设备和商品砼的质量检验报告,督促施工单位按规定制作试块及试件;做好旁站监理记录,保存旁站监理原始资料。
4、监理人员在旁站过程中发现施工单位未按施工规范、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或施工质量不满足验收规范要求时,应及时纠正或签发监理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整改。
(4)、平行检验项目监理机构应按有关规范、技术标准规定和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约定,对材料、构配件、设备和工程实体质量进行平行检验。
四、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1、项目监理机构应在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中明确所监理工程项目的主要质量控制点,并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方法和措施。
2、监理人员应认真熟悉施工图设计文件,对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的设计缺陷提出建议,参加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
3、对于设计文件发生变更的,应及时标示于施工图上。
4、项目监理机构应按规定审查施工单位现场质量管理体系。
5、项目监理机构应对施工单位上报的检验批划分计划的合理性、正确性进行审查。
6、项目监理机构在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应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专项施工方案,收到施工单位的报审申请后应在5日内完成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
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A、编审程序及人员资格应符合相关规定;B、施工方案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满足施工要求;C、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应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D、质量目标应符合施工组织设计要求;E、质量控制点的设定应合理,质量保证措施应符合有关标准;F、安全、环保、消防、节能和文明施工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7、工程开工前,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核查为本工程提供服务的试验室资格等情况。
收到施工单位的报审申请后应在3日内完成审查。
试验室的核查应包括下列内容:A、试验室的资质等级及其试验范围;B、法定计量部门对试验设备出具的计量检定证明;C、试验室管理制度;D、试验人员资格证书;试验室资格报审表按本标准表B7的要求填写。
8、工程开工前,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检查、复核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控制测量成果及保护措施,并签署意见。
施工控制测量成果报验表按本标准表B5的要求填写。
五、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材料、构配件、设备验收A、项目监理机构应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用于工程的材料、构配件、设备的报审表。
B、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材料、构配件、设备的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材质化验单等质量证明文件,并检查材料、构配件、设备的外观质量。
对未经监理人员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监理人员不得签署合格意见,同时应签发监理通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限期将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撤出现场,撤出现场时,项目监理机构应拍照记录并存档。
已用于工程的应予以处理,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报审表应按本标准表B6的要求填写。
C、项目监理机构应按规定做好见证取样工作。
D、对于规范规定需要复试检验的材料、构配件或设备,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审查复试检验结果,复试结果不合格的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2、隐蔽工程验收A、隐蔽工程在隐蔽前,项目监理机构应要求施工单位先行组织内部检查合格后,按规定填好各类隐蔽工程检查表,签认手续完备后,报专业监理工程师。
隐蔽工程报审表按本标准表B7的要求填写。
B、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或质量检查工程师于隐蔽检查48h前或特别商定时间内,向监理工程师报验。
遇到特殊情况,监理工程师可根据监理合同适当调整时间,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C、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在约定的时限内到现场进行检查、核实,并要求施工单位质检人员参与并配合检查。
D、专业监理工程师确认隐蔽工程合格后,签字认可,并准许施工单位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E、对于检查不合格的工程或检验批所填内容与实际不符的,监理工程师应在工程报验申请表上签署检查不合格及整改意见;严重的,可签发监理通知单,责令施工单位限时对不合格工程进行整改,经整改合格后,向监理工程师重新报验。
F、项目监理机构对已同意覆盖的工程隐蔽部位质量有疑问的,或发现施工单位私自覆盖工程隐蔽部位的,应要求施工单位对该隐蔽部位进行钻孔探测、剥离或其他方法进行重新检验。
G、特殊设计的、与原设计图变动较大的或监理认为需要设计单位参与检查的隐蔽工程,还应要求设计单位驻工地代表参加验收。
3、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验收A、项目监理机构应要求施工单位先行组织内部检查合格。
B、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填写工程报验单及相关检验批或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向监理工程师进行报验。
检验批和分项工程报审表应按本标准表B7的要求填写。
分部工程报审表应按本标准表B8的要求填写。
C、监理工程师应按照验收标准规定,及时组织相关单位及人员,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检验批、分项质量验收记录表进行现场复核,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
分项工程验收合格后,总监理工程师组织进行分部工程的验收。
对于地基处理、基础隐蔽等工程验收,应根据验收标准要求,组织勘察、设计单位参加,并在相关资料上签认。
D、检验批、分项工程质量经验收合格后,监理工程师应及时签认相关资料。
未经签认的工序,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E、如验收不合格,监理工程师应通知施工单位进行返工或修整处理,自检合格后,监理工程师重新组织验收。
4、竣工预验收、竣工验收A、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前,施工单位应报送单位工程竣工验收表及竣工验收资料。
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等对单位工程进行竣工预验收。
当为住宅工程时,项目监理机构应按照当地建设主管部门有关分户验收的要求进行竣工预验收。
B、单位工程竣工预验收存在问题的,项目监理机构签发监理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整改,整改合格后重新报验。
C、单位工程竣工预验收合格后,项目监理机构应编写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并经总监理工程师和工程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后,报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
D、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竣工验收,并由总监理工程师签认竣工验收表。
竣工验收各方对单位工程质量、使用功能等提出的问题,由项目监理机构整理形成竣工验收纪要,经各方签认后,通知施工单位及时整改完善,整改完善后重新验收。
E、项目监理机构对单位工程竣工预验收、竣工验收应主要检验以下内容:单位工程工程竣工资料是否完整。
单位工程所含各分部工程质量是否均已验收合格。
是否按设计和施工承包合同要求完成全部施工内容。
单位工程是否已满足设计及使用功能要求。
各系统功能性检验、检测是否均已合格。
实测观感质量是否满足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
单位工程竣工(预)验收报审表按本标准表B10的要求填写。
F、项目监理机构应审查并签署施工单位提供的竣工图。
六、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1、事前控制施工准备阶段是为正式施工进行各项准备、创造开工条件的阶段。
施工阶段发生的质量问题、质量事故,往往是由于施工准备阶段工作的不充分而引起的。
因此,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将十分关注施工准备阶段各项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
将通过抓住工程开工审查关,采集施工现场各种准备情况的信息,及时发现可能造成质量问题的隐患,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实施预防。
在施工准备阶段,项目部采取预控方法进行控制,具体控制要点及手段主要有:1)、建立健全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每个项目应有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并设施工员、质量员和资料员、安全员,在施工现场进行全过程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
建立施工工序的“三检”制度。
2)、对施工队伍及人员控制对不合格人员,项目部有权要求撤换。
3)、施工准备的检验对于不具备开工条件者,暂缓开工,直至达到开工条件为止。
4)、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的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编制完毕后,由监理单位审批后,按施工承包合同中所承诺的机具、人员、材料进行投入来作为衡量是否已做好开工准备的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