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沪教版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沪教版物理知识点总结一、机械运动1. 长度测量- 长度的单位可多啦,像米(m)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它们之间的换算就像玩数字游戏,1km = 1000m,1m = 10dm,1dm = 10cm,1cm = 10mm,1mm = 1000μm,1μm = 1000nm。
- 测量长度得用尺子,正确使用刻度尺很重要。
首先得看零刻度线有没有磨损,量程够不够,分度值是多少。
测量的时候,尺子要放正,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读数的时候得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呢。
比如说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结果得写成1.23cm这种形式,最后的“3”就是估读出来的。
2. 时间测量- 时间的单位有秒(s)、分钟(min)、小时(h),1h = 60min,1min =60s。
我们可以用停表来测量时间,停表有大盘和小盘,大盘读秒,小盘读分,读数的时候可别弄错了。
3. 机械运动- 物体位置的变化就叫机械运动。
我们把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就得看它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改变。
比如说坐在行驶汽车里的人,以汽车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人就是运动的。
-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公式是v = (s)/(t)(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速度的单位有m/s和km/h,1m/s = 3.6km/h。
- 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很特殊的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地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就不一样了,速度是变化的,我们可以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的公式也是v=(s)/(t),不过这里的s是总路程,t是总时间。
二、声现象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就像敲鼓的时候,鼓面振动发出声音。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可能还在传播哦。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
沪教版八年级上物理学科期末知识总结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末知识总结测量的历史一.测量①测量的目的。
②首先,要有一个公认的比较标准,叫做。
其次,要有。
③国际上制定了一套统一的量度单位,叫做国际单位制(SI)。
·【长度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例1A、“选”B、“观”和。
C、(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E、“记”: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时间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打点计时器a)实验室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直线运动的物体等时间所在的位置,可判断物体在任意两个位置间所经过的。
b)工作特点:连接交流电源伏;通电时,振针每秒钟上下振动次,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秒。
例2、如图为甲、乙两同学通过打点记时器向右拉出的纸带,分析纸带可知(1)纸带中,A到D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秒,A到F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秒。
(2)比较甲乙两条纸带上A到F点的情况,甲纸带拉动的快慢情况是_______,乙纸带拉动的快慢情况是_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3)______学拉动纸带较快(选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质量表示。
质量的测量工具是,实验室常用的有和单摆实验:1. 世界上第一只摆钟是根据________原理制成的,此原理是由科学家伽利略首先发现的。
2. 结论:摆球摆动周期只与有关,与和无关。
3.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
例2、400页同样的白纸迭合压紧后,用刻度尺测出总厚度为15.0mm,每张白纸的厚度等于____um。
例3、一名粗心的学生测量时忘记了写单位,请你给他补上:课桌长为0.580 一场足球赛时间约90 一只水笔质量约为1×104一个苹果质量为0.2 农夫山泉矿泉水体积约为550________声一.声波的产生和传播①任何声音都是由于而产生的。
②声波无法再中传播,因为中没有传播振动的。
沪教版(上海)物理 八年级上册 各课同步知识点清单(12份)
1.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
①形式: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②介质:固体、液体、气体均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
①影响因素: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温度等因素有关。
②大小:15℃空气中声速为340m/s 。
③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
的传播速度。
即: V
固>V
液
>V
气。
4.回声
①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一部分声波被反射回来然后在进入人耳,此时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②区别回声和原声的条件:回声比原声晚0.1s以上到达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别开来,这就要求发出声音的人至少距离障碍物17m远
③回声的应用
[1]加强原声:如在教室内讲话比在旷野听起来响亮
[2]金属探伤:如探测金属制品内是否有气泡
[3]测距
5.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声音→鼓膜振动→听觉神经→大脑。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知识点总结初二上册物理知识点第一章声的世界1、声音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够传播声音,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空气中传播,其中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液体其次,空气中的速度最小。
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应用:利用回声加强原声;利用回声测距离。
4、乐音: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叫做乐音。
特征:(1)响度:声音的强弱,由发声体的振动幅度和距发声体的距离共同决定的,物体的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用分贝(dB)表示声音的强弱。
(2)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物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3)音色:声音的品质,一般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
5、噪声: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的声音防治:(1)在声源处减弱,如会场内手机调到静音状态。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在道路旁植树。
(3)在人耳处减弱,如带耳罩。
6、超声:频率超过20000Hz的声音。
特点:频率高、穿透力强,应用:①传递信息:例B超、声呐等②具有能量:例消毒、超声牙刷次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危害:能量高的次声具有很强的破坏力;使人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
第二章光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
如太阳、开着灯、点燃的蜡烛、萤火虫、2、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光的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日食、月食、激光掘进机、小孔成像、树下的光斑4、光速: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约为3.0×108m/s.5、光的反射(光路可逆)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法线居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
反射分类: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如: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是由于它发生了_漫反射_。
我们有时会看到高楼的玻璃幕墙发出耀眼的光,这是由于太阳光在玻璃上发生了镜面反射;(还有湖中倒影)6、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_光的反射。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学好物理,关键问题是要尽快了解物理学科的特点,否则,就会“坐飞机”,云里雾里,穷于应付,失去学习主动性。
接下来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换算: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um; 1um=103nm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乘,大单位换小单位用除3、正确使用刻度尺(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2)使用时要注意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厚尺子要垂直放置④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4、正确记录测量值: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2)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6、特殊方法测量(1)累积法: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2)卡尺法;(3)代替法二、简单的运动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1)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2)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3、相对静止: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则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八年级(上)沪科版物理知识点整理大全(完美格式,可打印)
目录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 2第三章 声的世界 ———————————————————— 3第四章 多彩的光 ————————————————————5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10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12第七章 力与运动 ———————————————————15 附件1:八年级(上)常用物理量及其单位 —————————18 附件2:八年级(上)常用物理概念、规律公式———————18 附件3:八年级(上)计算公式 ——————————————18八年级(上)物理沪科版知识点整理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尺面,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据,还要注明测量单位。
2、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小时(h)、分(min)。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或“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
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沪科版)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物理学家的事迹:___提出___说,发表了《天体运行论》;___是实验物理学的先驱,发明了望远镜,并在比萨斜塔上亲自进行实验;___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发现了万有引力,提出了牛顿三定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___提出了相对论;___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___发现了镭并两次获得了诺贝尔奖。
物理学的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以及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快与慢第一节:动与静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参照物:研究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这个物体不动。
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会不同。
静止的概念是指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静止。
世界上所有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绝对的,不存在绝对不动的物体。
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长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和纳米(nm)。
换算关系是1km=10m,1m=10dm=100cm=103mm=106μm=109nm。
时间单位: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有时(h)、分(min)、毫秒(ms)和微秒(μs)。
换算关系是1h=60min,1min=60s,1s=10ms=10μs。
用刻度尺测长度: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使用时要注意: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数据收集、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静止则相反。
在研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需要事先选取一个标准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是指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长度的单位包括国际单位制和常用单位,其中基本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在长度测量中,使用的工具是刻度尺,使用前需要进行观察,包括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在测量时需要选取适当的分度值和量程,并将刻度尺与被测物体平行,刻度尺的一侧紧贴被测物,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读出精确值后再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最后记录测量值,由精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在长度测量中还有一些特殊方法,例如累积法和化曲为直法。
时间的单位包括国际制单位和常用单位,其中基本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有小时、分、秒、毫秒、微秒。
在误差概念中,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由仪器精密度不高、环境变化对器材的影响以及测量者估读等因素导致的。
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的方法包括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多少(例如百米竞赛)、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长短(例如观众看跑步比赛)以及不同时间和路程比较速度的大小。
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为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多少。
速度的公式为υ= s/t,其中s为路程,t为时间,变形公式为s=υt、t= s/υ。
速度的单位包括国际制单位米/秒和交通用单位千米/小时,换算关系为1m/s=3.6km/h。
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运动,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匀速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速度大小和/或方向发生变化。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沪科版第一章声现象基础知识回声测距离:2s=vt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重点定义: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振动可以表达意见要点:1一切表达意见的物体都在振动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出现物体的振动暂停,出现也暂停疑点:1一切正在表达意见的物体都在振动,液态,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
2 “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发生也消失”。
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
二:声音的传播重点定义:1声的传播须要介质2声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声波要点:1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2声音的介质存有:液态,气体,液体3真空不能传声重点: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因为物体的振动,物体两侧的空气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三:声速和声源重点定义: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叙述,它的大小等同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要点:1声音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叫作声速2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最慢3声速与无为的温度有关。
通常在气体中,温度越高,声速越慢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人们能够与原生区分开,这样反射回来的声波就是回声。
重点: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m/s开拓:1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条件:①回落抵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②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存有17m离2回声的作用:①强化原声;②声源定位;③声源测距3回声测距离:2s=vt第二节:我们怎样听见声音一:怎样听到声音重点定义: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
但是如果只是传导障碍,而又能够想办法通过其它途径将震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够感知声音要点:1人耳的构造: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2听见声音的途径:物体振动→介质→鼓膜或头骨→感官神经→产生感官难点:如果传导声音的鼓膜和听小骨出现受损,就可以并使听力下降,叫作传导性耳聋,但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将振动托付给感官神经,人可以稳步听见声音;如果耳蜗,感官中枢或与感官有关的神经受侵害,听力可以减少,甚至就是失去,叫作神经性耳聋,通常不容治好。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本文将对____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进行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力和压力、机械能、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简单机械和测力、浮力与密度、静电和电流、电路和电源、声音和光学等。
一、力和压力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的原因。
2. 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拉力等。
3. 力的合成:分解力和合力,合力是多个力的矢量和。
4. 衡量力的大小:力的大小用牛顿(N)表示。
5. 压力的概念: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
6. 压力的计算:压力=力÷面积。
7. 压强: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8. 液体的压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和重力加速度有关。
二、机械能1. 机械能的概念:物体由于运动和位置具有的能力。
2. 机械能的计算:机械能=动能+势能。
3. 动能的计算:动能=1/2 × 物体的质量× 物体的速度的平方。
4. 势能的计算:势能=物体的质量× 重力加速度× 物体的高度。
5. 动势转换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其他外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即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三、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1. 能量的转化:能量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热能、电能等。
2. 能量的守恒: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四、简单机械和测力1. 杠杆原理:杠杆是由杠杆臂、支点和力臂组成的简单机械。
2. 杠杆的分类: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
3. 测力的方法:弹簧测力计和称重机的使用。
五、浮力与密度1. 水中浮力:物体在液体中浮起的原因是其受到了浮力的作用。
2. 浮力的大小:浮力的大小等于被排开液体的重力。
3. 浮力与物体密度的关系:如果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物体会沉入液体;如果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物体会浮在液体表面。
六、静电和电流1. 静电的概念:静电是由于物体电荷不平衡而引起的现象。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物理八年级沪科版第一、二章知识要点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2、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3、牛顿与牛顿三大定律。
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一、动与静1、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2、机械运动(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描述方法:选择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m,比m大的有km,比m小的有dm cm mm um nm.(2)换算关系:1km=103m 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2、时间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s,比s大的有h、min。
比s小的有ms、μs。
(2)换算关系:1h=60m 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μs。
3、用刻度尺测长度(1)使用前三认清:①认清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③认清分度值(2)正确使用方法: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5、测量误差(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2)产生原因: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3)减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快与慢(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3、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换算关系 1m/s=3.6km/h4、公式:v=s/t,变形公式 s=vt,t=s/v。
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沪科版)汇总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 著名科学家及其事迹哥白尼 日心说《天体运行论》伽利略一一实验物理学先驱一一发明望远镜一一在比萨斜塔上亲自实验牛顿一一经典物理学奠基人一一牛顿三定律一一发现万有引力一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爱因斯坦一一相对论 玻尔一一量子力学奠基人居里夫人一一两次获诺贝尔奖一一镭的发现者2、 物理学就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3、 科学探究七环节:提岀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 与合作。
第二章快与慢第一节动与静1、 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 参照物:(1) 研究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 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这个物体不动。
(3) 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会不同。
(4) 静止的概念: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静止。
(5) 世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
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长度单位:① 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米(m )② 常用单位: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um )、纳米(nm ) ③ 换算关系:1km =10 m , 1m = 10dm = 100cm = 103mm = 106 gm = 109nm 2、 时间单位:①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秒(s )② 常用单位:时(h ),分(min ),毫秒(ms ),微秒(gs )。
36③ 换算关系:1h=60min , 1min=60s , 1s =10 ms =10 g )o 3、 用刻度尺测长度:(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① 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沪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学期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
(沪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学期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声》全章复习与巩固【要点梳理】要点一、声波的产生和传播1、声波:发声体的振动在空气或其他物质中的传播叫声波。
2、声音的产生: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物体只有振动才能发声。
3、声波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4、声速: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音的传播速度决定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5、回声: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大的反射面(如建筑物的墙壁等)将发生反射,人们把能够与原声区分开的反射声波叫做回声。
人耳能够辨别回声的条件是:与原声的时间间隔大于0.1S。
要点诠释:1、有些振动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可以通过“等效转换法”来感知,如拍桌子,桌子的振动看不到,可以在桌面上撒一些细小物体。
2、利用回声测距,公式S=vt,回声是传过去再返回来,所以计算出的路程是实际路程的2倍。
要点二、声波的接受——耳1、听到声音的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2、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把这种传播方式叫做骨传导。
3、双耳效应:可以帮助人们准确地判断出声音传来的方位,立体声音乐就是利用了双耳效应使人有身临演奏现场的感觉的。
要点三、声音的特征1、响度: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也叫音量)。
响度与振幅和人耳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2、音调: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物体振动频率大音调高,频率小音调低。
3、音色:音色又称音品。
要点诠释:1、通常用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响度,分贝越大,人耳感觉到的响度也越大。
2、关于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由频率决定,同种材料的物体的音调与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而响度由振幅决定,还与人耳到声源的距离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因此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注意联系实际生活从定义区分音调、响度和音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知识点总结八年级第一册目录让我们起航1 去物理之海冲浪2 有用的物理学3 测量的历史第一章声1-1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1-2 声音的特质第二章光2-1 光的反射2-2 光的折射2-3 透镜成像2-4 光的色散第三章运动和力3-1 机械运动3-2 匀速直线运动*3-3 变速直线运动3-4 力力的图示3-5 重力力的平衡3-6 惯性惯性定律1 去物理之海冲浪 - 致同学们、物理学是一门十分有趣的科学, 它研究声、光、热、电、力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它不仅有趣,而且十分有用。
..在物理学发展史上有三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他们是意大利的伽利略、英国的牛顿、和美国的爱因斯坦。
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建立了相对论。
.二、怎样学习物理(1)勤于观察. 勤于动手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物理规律,重大发明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 经过认真思索而总结出来的。
...........(2)勤于思考. 重在理解观察、实验、看书、听课、都要多动脑子勤于思考, 对于科学知识不满足于背诵条文, 要力求理解, 应该养成看、问、“为什么”的习惯, 用疑问的眼光看待各种现象,探究我们不知道的自然规律。
(3)联系实际. 联系社会物理知识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 又要用到实际中去, 为改善人们的生活, 造福人类。
在物理学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忘记思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没有物理学和其它科学技术的成就,能有我们今天的生活吗不恰当地使用科技成果,是不是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麻烦三、阅读伽利略对摆动的探究讨论:a. 伽利略怎样观察吊灯的摆动,并发现了值得注意的现象。
b. 伽利略在在观察中推出了什么疑问对于这些疑问作出了什么猜想c.d. 伽利略怎样设法证实自己的猜想。
e. 科学家对于摆动规律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说明了什么...........f.重要的物理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在探究某一物理现象可能与某几个因素有关时,只让一个因素发生变化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从而考虑该因素产生的影响,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测量的历史一、测量的目的:为了进行可靠地定量比较。
单位:公认的比较标准二、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的测量。
1. 长度的单位。
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先规定它的单位,而长度测量是基本的测量。
要熟记下列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单位有:千米(km),(国际单位)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卩、纳米(nm)等,生活中单位:公里、里。
换算关系是:1Km=1000m=1 公里=2 里1m=10dm1dm=10cm 1cm=10mm 1mm=1000um 1um=1000 nm2. 正确使用刻度尺。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常见的还有:卷尺、直尺、三角尺、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等。
...使用刻度尺时应做到“三会”。
(1)会观察: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又叫最小刻度)。
(2)会使用: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零刻线若磨损可以从其它刻度线量起)。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会读数、记录: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3. 测量长度几种方法:普通方法:利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
如用刻度尺测课本的长或宽。
特殊方法:利用刻度尺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
如用积累法测细金属线直径。
还有积薄成厚法。
辅助工具法:利用三角板配合刻度尺测硬币的直径。
4. 误差与错误:误差:我们把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产生的原因:由于估读的数值不同,仪器本身不准确,一些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等因素对测量工具的影响,造成了误差。
测量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减小误差的措施比较多如选择精密的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错误是由于操作者不当引起的,可以在测量中改正。
误差不等于错误。
三、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S),其他单位如日、小时、分等1 日=24小时 1 小时=60分1 分=60秒2、打点计时器测时间:打点计时器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计时装置,在交流电6〜9伏条件下正常工作,振针每0.02秒打一个点,即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相邻2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2 秒。
.........生活中用秒表、钟表测时间。
四、质量的测量1 、定义; 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
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任何物体都有质量。
2、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
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而变化。
3、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其他单位:吨、克、毫克,公斤、斤。
1 吨=1000千克1 千克=1000克1 克=1000毫克1 千克=1 公斤=2 斤4、质量的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的是托盘天平,生活中常用的电子称、台秤、磅秤等5、托盘天平的构造如下图:6、天平的使用方法(1)要放置在水平的台面上。
游码要归零。
(2)调节平衡螺母(天平两端的螺母)调节零点直至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
(3)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
根据称量物的性状应放在玻璃器皿或洁净的纸上,事先应在同一天平上称得玻璃器皿或纸片的质量,然后称量待称物质。
(4)添加砝码从估计称量物的最大值加起,逐步减小。
托盘天平只能称准到0.1克。
加减砝码并移动标尺上的游码,直至指针再次对准中央刻度线。
(5)过冷过热的物体不可放在天平上称量。
应先在干燥器内放置至室温后再称。
(6)物体的质量=砝码+游码(7)取用砝码必须用镊子,取下的砝码应放在砝码盒中,称量完毕,应把游码移回零点。
使用注意:1. 事先把游码移至0刻度线,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左右平衡。
2. 左放物体,右放砝码。
3. 砝码不能用手拿,要用镊子夹取。
在使用天平时游码也不能用手移动。
4. 过冷过热的物体不可放在天平上称量。
应先在干燥器内放置至室温后再称。
5. 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时,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
6. 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上(如: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7. 加砝码应该从大到小,可以节省时间。
8. 在称量过程中,不可再碰平衡螺母。
9. 砝码若生锈,测量结果偏小;砝码若磨损,测量结果偏大10. 若砝码与要称重物体放反了,则所称物体的质量比实际的大。
7、测量液体的质量:A、调节天平平衡在水平面上B、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C、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D、液体的质量为M —mE、整理仪器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注: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 ;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15 C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叠加重合); .. * *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的距离,海的深度,冰川到船的距离); *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也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我们听见立体声就属于双耳效应的应用);二、声音的特征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 *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小; ......3、音色:声音的品质特征;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 * *..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 ,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 叫次声波;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 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 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 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 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4、 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 dB 。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90 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70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50分 贝;0dB 指刚刚引起听觉;5、 控制噪声:(1)在声源处减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植树。
隔音墙)(3 ) 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八、声音的利用1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 B 超,敲铁轨听声音,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 定位制作声纳等等2声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旁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 音叉振动发生;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 第二章光 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 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