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王安石变法教案-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一专题四王安石变法第2课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
2.王安石变法的局限性,包括引起的社会矛盾和反对声音,学生需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克服简单化思维。
3.比较王安石变法与其他历史时期改革的特点和成败原因,这对学生的历史知识和分析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三)教学设想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播放相关纪录片、展示历史图片等,增强学生对王安石变法的直观感受,提高课堂趣味性。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
4.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进行角色扮演,从而更好地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心态。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王安石变法的相关问题。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学生能够理性看待历史事件,形成自己的见解。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改革历史的认识,激发他们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培养具备独立思考和历史责任感的人才。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简要介绍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改革呼声。
2.详解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阐述各项改革措施的目的和实施过程。
3.分析王安石变法的积极作用,如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国家收入、改善民生等,以及变法的局限性,如引起官僚地主阶级的反对、加剧社会矛盾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勇于改革、善于创新是国家和民族进步的重要途径。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教案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教案教案主题: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教学目标: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影响;2.掌握《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3.分析《王安石变法》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重点:1.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原因和内涵;2.掌握《新法》的内容和实施过程;3.分析《王安石变法》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难点:1.分析《王安石变法》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2.评价《王安石变法》的成就和失败。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教学课件等教学辅助材料;2.教师备好相关书籍和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意义,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2.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你认为变法的目的是什么?第二步:学习《王安石变法》的内容(25分钟)1.教师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包括“富国强兵”、“靖康之耻”等;2.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解释这些内容,让学生对《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3.教师适时放映相关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第三步: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困难和挑战(15分钟)1.教师提问学生:你认为在推行《王安石变法》的过程中,面临着哪些困难和挑战?2.学生回答后,教师通过示范和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性思维,分析问题的逻辑关系。
第四步:评价《王安石变法》的成就和失败(25分钟)1.教师让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和个人研究成果,探讨《王安石变法》的成就和失败;2.学生分成小组,展开小组讨论,各自陈述自己的观点并形成小组共识;3.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小组讨论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
第五步:总结和拓展(20分钟)1.教师对课堂讨论进行总结,再次强调《王安石变法》对中国历史的影响;2.教师提供一些拓展阅读资料和推荐相关书籍,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王安石变法》;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变法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仍然存在吗?教学方式:1.教师讲授;2.小组讨论;3.多媒体展示。
教学工具:1.PPT和教学课件等教学辅助材料;2.相关书籍和资料。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优质课教案_0
专题四第四节王安石变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文本资料创设情境,设问引思,初步掌握根据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进步发展的精神;体会中华民族在改革中不断进步发展的过程,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识改革要具备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二、教学重点:王安石变法内容的归纳、理解三、教学难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及启示四、教学方法:设问引思、导学诱思法;情境讨论法、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法等五、总体设想:新课程教学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本节的设计理念是:“设置情境、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形成能力”。
教师结合课本知识通过选取图片、文字等各种资料创设新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展示思维、培养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交流成果、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学习过程导入环节:教师活动:展示两组材料:材料1:2008年3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答采访两会的记者提问时说:“5年前,我曾面对大家立过誓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今天我还想加上一句话,就是“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材料2:“三不足”既是王安石变法的精神支柱,也是他的思想武器。
人们常引用这句话来表达一种不断革新的精神。
未来的中国,只要一如既往的沿着王安石所提倡的这种:不畏、不法、不恤的改革精神走下去,未来中国的巨变、一定会让全世界刮目相看和异常震惊的!问题设计:材料1中温总理引用了哪两位历史人物的名言?用精炼的语言概括两位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
材料2针对中国现在的哪一现象发表的言论?引入《王安石变法》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中期杰出的改革者”;罗斯福新政曾经借鉴了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市易法等思想。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专题四第二节《王安石变法》课程教学设计
《王安石变法》的教学设计教材依据:人民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四第二节《王安石变法》课标要求: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原则、策略。
熟悉其变法举措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2、认识变法的积极影响及失败原因。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封建社会一次重要的改革,王安石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2)通过对王安石具体变法策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的认识,进一步锻炼分析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对变法内容予以具体细致的分析,加深对变法意义的理解。
(2)对照教材以及熟悉的其他中国古代变法实例,比较其时代背景、内容和结果,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王安石变法的过程和成果的了解,体会改革的曲折和艰辛,充分认识革新图强是一国强盛的根本,逐渐形成创新意识和勇于为国家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及内容。
2、认识变法各项举措对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教学难点: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体会改革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教法与学法:1、教法:启发式教学情景教学2、学法:阅读归纳法逻辑推理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庆历新政失败后,北宋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地主士大夫要求改革的呼声更加高涨,一场更大规模的、更加深刻的改革正在酝酿之中。
(播放一段介绍王安石及变法的视频,让学生对王安石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在观看完视频介绍后,教师导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学习的王安石变法。
(讲授新课):二王安石变法一、变法的背景(设问)根据上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思考:王安石变法的出现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1、积贫积弱的局面导致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变法的必要性除此而外,王安石变法得以推行在当时也已经具备一系列的可能性条件:2、“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教案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宋史)等相关文献或图片资料,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能够客观地分析出王安石变法的必定性,以及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2.通过史料分析等方法,将王安石变法的措施放置在当时的时空条件下加以分析,客观地评价这些措施对于稳固北宋政权起到的历史作用。
3.通过学习本课内容,能够感想到王安石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同时,从变法的失败中,体会到变法改革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王安石变法的措施。
(难点)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说出关于王安石的重点词:唐宋八大家、临川先生、改革家、(梅花),让学生猜想人物,并提问:为什么王安石被称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背景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北宋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学生答复:政治效率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土地兼并严峻,农民起义不断;军事上与辽、西夏屡次发生战挣。
教师补充:当时的北宋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史料,并提问:面对积贫积弱的局面,以范仲淹为首的官员进行了改革,史称“庆历新政〞,那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结果又如何学生分析答复:庆历新政主要以整顿官僚机构为宗旨,但是最终在反动派的攻击下,以失败告终。
教师总结:虽然庆历新政失败了,但是给王安石变法提供了可能性。
(二)措施教师请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简单的介绍王安石。
学生介绍: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又称临川先生。
22岁中进士,长期在地方任职,对百姓疾苦、社会弊端有诸多了解。
学问、道德、政绩多获赞扬。
并且王安石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人刚正,意志坚强。
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进行变法,企图挽救北宋的危局,但最终失败,被撤职。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提问:王安石变法主要涉及到哪几个方面他的原则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学生答复:变法涉及农业、商业、水利、赋税、基层治理、军事训练、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根本原则是强化国家对这些领域的治理和操纵,目的是富国强兵。
高中历史教学案:专题四二、王安石变法
清单一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错误!富国错误!1.均输法(1)内容:规定征购督运各地供应京城物资的发运使要了解生产和需求情况,就近采购,以节省国家开支.(2)作用:减轻了纳税户的负担,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市易法(1)内容:在开封设“市易务”,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缺货时卖出。
(2)作用:限制了豪商、大贾对市场的控制和操纵,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3.青苗法(1)内容:每年青黄不接时借钱或粮食给农户,加收20%的利息。
(2)作用:农民免受高利贷的剥削,官府也收入了大量利息.4.募役(免役)法(1)内容:州县出钱募人充役,按户等征收募役费用.(2)作用:使原来轮班充役的农民回乡务农,扩大了生产.5.农田水利法(1)内容: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
(2)作用:使各地的农田水利明显发展.6.方田均税法(1)内容:清丈土地,根据土地肥瘠划分等级,作为交纳赋税的依据。
(2)作用:纳税土地增多,政府收入增加.错误!王安石变法的核心内容是富国强兵。
欲富国,即解决严重的财政危机,首先就要理财。
为此,王安石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措施,这些措施在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抑制土地兼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因地方官执行不力,变质为官府放高利贷的苛政,结果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1。
将兵法(1)内容:①精简裁并禁军,对整编后的军队进行训练,以提高军队的素质。
②设置专门负责操练军队的将官,选拔有作战经验和有才能的人担任。
(2)作用: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2.保甲法(1)内容:农闲时保丁按时集合,练习技艺,夜间则轮流值班巡查,维持治安。
(2)作用:国家养兵费用日渐减少,北宋王朝的财政负担有所减轻.3.保马法(1)内容:由民户代养官马,同时规定了许多优惠的政策.(2)作用:节约了朝廷的大量开支,还降低了马匹死亡率。
4.军器监(1)内容:在开封设军器监,管理武器的制造。
(2)作用:军器的制造逐步改善,数量增加。
错误!整顿军队是王安石变法中强兵的措施,主要目的是改变北宋积弱的局面,根本目的则是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2节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王安石变法的时代背景,掌握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免役法等,理解这些改革措施的具体内容和目的。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影响,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方法。
5.小组讨论:安排学生分组,针对以下话题进行讨论:
(1)王安石变法中,哪一项改革措施对你的触动最大?为什么?
(2)从王安石变法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改革精神?
讨论结束后,要求每组提交一份讨论报告。
6.社会实践:鼓励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改革实例,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等,进行实地调查、访谈,了解改革给当地带来的变化,并撰写调查报告。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的历史知识,主动探究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
3.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敢于质疑、勇于表达,形成独立的历史观点。
4.结合现实生活,联系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王安石变法的兴趣,使他们认识到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增强学习的现实意义。
3.通过对王安石变法的探讨,使学生掌握改革与发展的关系,认识到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史料分析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2.运用比较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清王安石变法的脉络,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教案
社会原由:土地吞并使农民赋税增添,还要肩负徭役,受阶级矛盾尖利高利贷的剥削,连年的战事和屡次的自然灾祸矛盾详细表现:农民起义和兵变接踵迸发的日民族对峙严重辽和西夏与宋发生多次战争益激要求改改革朝政的权力同保守权力斗争激烈,出现朋化统治阶级矛盾突出党之争原由: 1、集中军权。
建立不一样的机构管辖军队调兵权与领兵权的分别,推行“更戍法”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积弱帅,帅无常师,训练不精,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2、在荒荒年招募流民当民,军队素质降落积贫3、步兵为主,武器质量差,影响军队战斗力积弱表现:对辽和西夏战争败多胜少局面原由: 1、冗官(集中行政权切割宰相职位,官职增添;科举取士的形多;“恩荫”法授官多)成2、冗兵(面对西夏和辽的威迫;为平定社会次序,在荒荒积贫年招募流民当民)3、对辽和西夏战争耗资付给出大批金银和布匹背表现:国家财政的寅吃卯粮,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造成了冗费景的场面背景:积弱积弱的场面已经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阶级矛盾尖利,北宋统治危如累卵主持:范仲淹、富弼时间: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 年) ------庆历五年( 1045年)初庆历中心:整改吏治,针对腐败的官僚制度内容:改革文官升迁制度;. 严格恩荫制;改革贡举制;慎选地方长官;重新政视农桑,减少徭役等。
昙花结果:失败。
一现原由 1 、新政冒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受到他们激烈的反对2、有人诽谤范仲淹、富弼等是“朋党”,宋仁宗对朋党的防备;3、改革过于激进。
影响:宋代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和缓,积贫积弱的场面仍在向前发展,统治公司感觉危机四伏,因此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宋神原由: 1、社会矛盾仍旧尖利宗起2、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和假想获取宋神宗的欣赏用王3、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场面,除去弊端,战胜统治危机安石时间: 1068 年,宋神宗即位。
决定起用王安石时1069 年,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间目直接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弱的场面的根本目的:为了拯救北宋统治危机,稳固封建统治次序内主要措内容作用和收效限制容施1改革科取销了照本宣科的明经科,而进士科的考试则以经义和策论举制度为主,增添法科取从头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士有益于人材的选拔、培育经典,太学生成绩优秀者不经整顿太和使用,为变法造了舆论,之过科举考试可直接为官,设置学有益于改革的推动法武学、医学、律学专科学校,培育特意人材惟才用人1、变法冒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改革充满了阻力2、用人不妥,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最 3、支持变法的组织机构不够健全,奖惩也不够公正结终 4、变法的重要支持力量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摇动及其逝世,使保守派从头得势。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4.2《王安石变法》优秀设计(3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4.2《王安石变法》优秀设计(3页)《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学习目标】【学情分析】学生基础一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教法】基础知识学生自学,重点知识通过分组讨论,探究,交流,展示,迁移运用。
通过了解历史——理解历史——见解历史的过程,层层递进,解读历史。
【学法】学生自学、探究、设置角色体验 内容标准 教学要求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分析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和“积贫积弱”的关系,以及这一局面形成的原因。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结合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逐条分析王安石变法的作用。
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探究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探究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认识到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充满了阻力,过程时间难得,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态度,改革才能成功。
【重点】了解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及内容;认农田水利法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其工料由当地分派。
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清丈土地,按土地肥瘠划分等级,作为缴纳赋税的依据。
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市易法政府设立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国家收入也有所增加均输法发运使必须了解各地生产情况和北宋宫廷的需求情况,在路程较近的生产地采购,以节省国家开支。
增加政府收入(保每十家农户为一保,农减轻财强兵)军事措施甲法闲时保丁集合、练习技艺,夜间值班巡查,维持治安。
政负担将兵法对原来禁军进行精简裁并,淘汰老弱,进行训练;设置专门负责操练军队的将官。
加强了军事训练,提高军队战斗力。
保马法废掉牧马监,推行民户代养官马的办法。
节约朝廷开支,降低马匹死亡率。
军器监在开封内设置军器监,专门管理武器的制造,依其制作的精粗进行赏罚。
武器的质量改进,产量也大大增加。
(育才)教育措施改革科举制废除原来的科举考试,改以经义策论取士,在《诗》、《书》、《易》、《周礼》《礼记》中选一经。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教案:4.1《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2课时)
5.影响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评价王安石变法,如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如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冲突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王安石变法中的一项措施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当时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变法的积极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3.讨论:如果你是王安石,你会如何推进改革?请给出你的理由。
4.针对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和答疑,确保学生掌握课堂知识。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将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1.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事件。
3.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如史料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
4.教师强调王安石变法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提醒学生关注改革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王安石变法的短文,要求包括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影响及其评价。(字数500字左右,下节课分享)
1.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引导他们从宏观角度认识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再深入探讨具体变法措施,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评价王安石变法,避免片面理解。
3.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差异,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史料解读、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思维品质、合作态度、创新能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四王安石变法教案
教学活动设计认识:养兵千日用兵难——冗兵例: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答案:(1)民族矛盾。
(2)与辽、西夏间发生战争,最后每年送给它们大量的银两和布帛。
(3)冗费增加,形成“积贫”局面,加剧了统治危机。
(2)有利条件①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
出示范仲淹图片及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庆历新政昙花一现的原因是什么?范仲淹推行了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庆历新政,新政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对和诽谤,这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②王安石丰富的从政经验及无所畏惧的精神态度。
出示王安石图片及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名列“唐宋八大家”。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天变不足畏:自然界的灾异不必畏惧(这是对当时有人用各种所谓“天生异象”的奇谈怪论来攻击新法的回应)祖宗之法不足守:前人制定的法度若不适应当前的需要甚至阻碍社会进步,就要修改甚至废除,不能盲目继承效法;人言不足恤:对流言蜚语无需顾虑。
后世对这三句话多加褒奖,认为它表达了一位改革家无所畏惧的精神态度。
王安石正是以这种精神毅力来顶住一切压力、排除一切阻力,坚定不移推行新法的。
资料回放:以天下为己任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
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虽无剽窃起,万一且不久。
特愁吏之为,十室灾八九。
——王安石《感事》③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
出示宋神宗图片:宋神宗赵顼(xū)(1048年5月第六位皇帝。
赵顼即位后,由于对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满,且他素来都欣赏王安石的⑥均输法:政府采购物资实行就近采购,节省货款等原则材料今天下财用,窘急无余;典领之官,拘于弊法都有半价之鬻. . . . .宜假以钱货,继其用之不给,使有余而移用之。
凡籴买、税敛、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收轻重敛散之权,归之公上,而制其有亡,以便转输,省劳费,去重敛,宽农民,庶几国可足用,民财不匮矣。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专题四《王安石变法》教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四王安石变法第一部分:教案内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学思路:历史课程标准: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学习要求:了解王安石变法前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表现——“三冗”、“两积”,认识王安石变法是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进行的政治改革。
归纳王安石变法在“富国”、“强兵”、“育才”等三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成效;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习王安石大无畏的改革精神。
重点:⒈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⒉王安石变法的过程及其具体内容。
⒊王安石变法的成效、影响及其结果。
难点:对王安石变法具体内容的理解和对变法的总体评价。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北宋社会积贫积弱的根源及表现,并从中总结出改革的原因。
逐渐形成概括、归纳知识和分析复杂历史问题的能力;认识政策因素对一国政治的巨大影响。
知道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封建社会一次重要的改革,王安石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通过对王安石具体变法策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综合、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的认识,进一步锻炼分析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图表数据等来反映宋初社会积弊之深之久。
运用讨论法,深刻理解北宋前期政策给社会政治经济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对变法的内容予以具体细致的分析,加深对变法意义的理解。
对照教材以及熟悉的其他中国古代变法实例,比较其时代背景、内容和结果,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北宋变法前国情的认识,充分体会国家政策对一国政治的重要性,培养其居安思危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对王安石变法的过程和成果的了解,体会改革的曲折和艰辛,充分认识革新图强是一国强盛的根本,逐渐形成创新意识和勇于为国家奉献的精神。
【教学流程】投影:北宋愁眉不展的君主愁啊愁,愁到白了头。
社会危机何时解,让我再无心忧……问:北宋皇帝愁什么?答:……投影:官多兵多,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财政入不敷出。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专题四第二节《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
3.分析王安石变法对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变法的意义。
4.阐述王安石变法的局限性,如保守势力的反对、变法措施的不完善等,使学生全面认识王安石变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北宋中期,国家面临严重的财政困难、土地兼并、农民破产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王安石进行了变法。
3.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王安石变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学习:“王安石为什么会进行变法?他的变法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产生了哪些影响?”
(二)讲授新知,500字
1.讲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分析北宋中期社会矛盾的尖锐性,阐述王安石变法的必然性。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解决了哪些问题?
b.王安石变法在当时遇到了哪些阻力?这些阻力的原因是什么?
c.你认为王安石变法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分别是什么?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各组观点,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评价王安石变法。
1.王安石变法措施的具体实施及其效果分析。
2.理解王安石变法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必然性及其历史地位。
3.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设想以下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北宋时期社会矛盾的图片、史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2.讲授与探究相结合:在讲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理解变法的必然性和影响。
3.突破难点,深入剖析:针对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影响,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学生理解其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优秀教学案例
2.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和实施过程,提高他们的历史分析能力。
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性,以人性化的语言引导学生认识王安石变法在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观念和责任意识。同时,注重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使他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多媒体教学:在讲授王安石变法的过程中,教师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了与王安石变法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这种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使得历史事件更加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助于他们更直观、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3.角色扮演:在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入体验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这种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行为,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故事引入:讲述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播放多媒体:播放与王安石变法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为学生营造直观、生动的学习氛围。
3.角色扮演:组织学生扮演王安石及其支持者、反对者等角色,进行情景模拟,使学生深入体验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
2.强调作业要求:明确作业的完成标准和提交时间,提醒学生认真对待。
高二历史选修一专题四第2课_王安石变法_教案
《王安石变法》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及原因。
2.了解北宋中期的阶级矛盾与边疆危机。
3.了解庆历新政的内容及结果。
二、过程与方法1.探究北宋中期的“三冗”问题。
2.探究北宋的土地兼容并问题及其影响。
3.探究庆历新政的特点和失败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王安石变法的过程和成果的了解,体会改革的曲折和艰辛,充分认识革新图强是一国强盛的根本,逐渐形成创新意识和勇于为国家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教学难点】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及王安石变法每一项措施所解决的问题:如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
【教学教法】启发式教学、情景教学【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先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还记得这首诗吗?它的作者又是谁?学生:范仲淹的作品。
老师:同学们说对了,这篇《岳阳楼记》是宋代诗人范仲淹所做,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与范仲淹文中提到的“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那么同学们知道范仲淹到底在“忧”什么呢?然后可以请几位同学来思考回答这个问题。
以此引出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二、新课讲授(一)王安石变法背景1.社会矛盾日益激化,赋税徭役繁重,自然灾害严重,农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2.辽、西夏威胁,民族矛盾激化。
3.宋初空前强化君主专制集权,出现冗官、冗兵、冗费,形成积贫积弱局面。
(123通过几则材料让学生清晰的看到北宋面临的问题,再通过温故知新的方法加深北宋改革的必要性。
)4.庆历新政失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呈现庆历新政的内容,通过问题探讨师生共同完成的方法说明北宋改革的可能性。
)(二)王安石变法三个方面先提出问题:王安石究竟进行了哪些变法呢?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落实基础了解各项措施的具体内容,重点掌握各自的作用。
再进行情景创设和角色扮演加深对王安石变法的印象,接着通过问题探讨巩固基础,突破难点,最后进行作业练习,及时巩固。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优秀教学课件
优秀教学课件
2020/9/19
一、宋神宗起用王安石
宋神宗:宋英宗之 子。1067—1085年在位, 曾说:“天下弊事至多, 不可不革。”即位后, 不治宫室,不事游幸, 有恢复河朔、革除弊政 之志,用王安石行新法, 励精图治。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 号半山。江西临川人。22岁中进士后 长期在地方任职,对百姓疾苦、社会 弊病有较多了解,学问、道德、政绩 俱获称颂。王安石个人强烈的社会责 任感,为人刚正,意志坚强。至神宗 即位,安石已是“独负天下大名三十 余年”,大家都认为“介甫不起则已, 起则太平可立致,生民必被其泽” 。
亡。
强兵:军事措施——为了增强军队战斗力
措施
作用
影响
精简军队 加强训练
将兵法
保甲法
保马法
略
略 防止人民反 抗,加强对 人民的控制
略
①节省了军费;②提 高军队的战斗力,扭 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 来屡战屡败的被动局 面。
设军器监
略
育才——为变法培养人才
措施
影响
改革科举,废除死记硬背的 ①有利于统一思想; 科目,改以经义策论取士; ②使王安石的革新思
司马光
变法失败的原因
在执行过程中,各 地保守派纷纷变着法儿 抵制新法。
新法一出台就遭到 司马光等大官僚贵族和 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
变法失败的原因
偏 偏又碰 上连年 大旱, 保守派 趁机大 做文章。
北宋《流民图》
变法失败的原因
两位太后也跑来起哄。
神宗后迫于压力罢
免了王安石,但他仍推 行新政直至去世。
• 20世纪上半叶的评价:为王安石及其变法彻底翻案 级伟大导师列宁曾赞誉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
高二历史教案-专题四王安石变法
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专题四王安石变法背景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阶级矛盾尖锐原因:土地兼并使农民赋税增加,还要承担徭役,受高利贷的盘剥,连年的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具体表现:农民起义和兵变相继爆发民族对立严重辽和西夏与宋发生多次战争统治阶级矛盾突出要求改革新朝政的势力同守旧势力斗争激烈,出现朋党之争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积弱原因:1、集中军权。
设立不同的机构管辖军队调兵权与领兵权的分离,实行“更戍法” 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训练不精,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2、在荒荒年招募流民当民,军队素质下降3、步兵为主,武器质量差,影响军队战斗力表现:对辽和西夏战争败多胜少积贫原因:1、冗官(集中行政权分割宰相职位,官职增加;科举取士多;“恩荫”法授官多)2、冗兵(面临西夏和辽的威胁;为安定社会秩序,在荒荒年招募流民当民)3、对辽和西夏战争耗费付给出大量金银和布匹表现:国家财政的入不敷出,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造成了冗费的局面庆历新政昙花一现背景:积弱积弱的局面已经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阶级矛盾尖锐,北宋统治岌岌可危主持:范仲淹、富弼时间: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庆历五年(1045年)初中心:整顿吏治,针对腐败的官僚制度内容:改革文官升迁制度;.严格恩荫制;改革贡举制;慎选地方长官;重视农桑,减轻徭役等结果:失败原因:1、新政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的反对2、有人诬蔑范仲淹、富弼等是“朋党”,宋仁宗对朋党的防范3、改革过于激进影响:宋朝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缓和,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统治集团感到危机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宋神宗起用王安石原因:1、社会矛盾仍然尖锐2、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和设想得到宋神宗的赞赏3、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统治危机时间:1068年,宋神宗即位。
决定起用王安石时间1069年,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目的直接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弱的局面根本目的: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内容主要措施内容作用和成效局限富国之法农田水利法鼓励各地由民户出资修建水利水利工程广为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税收增加方田均税法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分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到实惠青苗法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争议最大)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免役法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承担,不服差役的民户则交纳一定数量的钱,称为免役钱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对贫苦人是沉重的负担市易法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均输法设立发运使,掌握东南六路生产情况和政府与宫廷的需要情况,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统一收购和运输减轻了纳税户的额外负担,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便利了市民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从中总结,变法如果想要成功,应该怎么做?
5、引导学生看到变法的积极作用。
课外作业
教 学 小 结
备课时间
2020年4月22日
备课人:
上课时间
第周周月日班ຫໍສະໝຸດ 节次课题王安石变法
总课时数
第节
教学目标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教学重难点
1、北宋三冗的表现
2、变法的主要内容
3、认识王安石变法的意义
教学参考
《教参》、《宋史》
授课方法
讲授法、分析法
教学辅助手段
(3)庆历新政揭开序幕。
二、目的:巩固封建统治、富国强兵
三、主要内容及作用:
1、经济上采用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
作用: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发展生产,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2、军事上实施保甲法、将兵法;
作用:节省了政府开支,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增加了武器装备。
3、教育上改革科举制度,贯彻择优录取原则。
作用:培养了人才,为变法制造舆论
1、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表现是什么?
社会矛盾尖锐;
对外战争连年失败。
2、从庆历新政的结果,学生的体会:
改革必需取得最高领导人的支持。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四、性质:
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富国强兵的改革
五、失败原因:
(1)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遭到激烈反对;
多 媒 体
专用教室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导入:有位人物不称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这个人物是谁?——王安石。
他做了什么事情?又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让我们通过本课来了解。
讲授:
一、原因背景:
(1)增设大量官僚机构造成冗官;扩充军队造成冗兵;养兵养官、战争赔款造成冗费,出现积贫;
(2)削弱分散军权、对辽西夏战争连年战败造成积弱。
(2)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
(3)宋神宗变法态度的动摇及宋神宗的病死;
(4)失败的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封建土地私有制
六、评价:
(1)进步性:王安石变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使军事实力有所增强,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促进了社会发展。
(2)局限性:没有从根本上封建土地私有制,危害百姓的利益,最后没有摆脱失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