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件式移动操作平台计算书

合集下载

某物流仓储工程扣件式移动操作平台专项施工方案(有详细计算书,已实施)

某物流仓储工程扣件式移动操作平台专项施工方案(有详细计算书,已实施)

某物流仓储工程扣件式移动操作平台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某物流仓储工程扣件式移动操作平台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31.1 编制说明----------------------------------------------- 31.2 编制依据----------------------------------------------- 4第二章工程概况---------------------------------------------- 52.1 工程建设概况------------------------------------------- 5第三章施工部署---------------------------------------------- 73.1 施工要求----------------------------------------------- 73.2 材料与设备计划----------------------------------------- 7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 94.1 技术参数----------------------------------------------- 94.2 工艺流程---------------------------------------------- 104.3 施工方法---------------------------------------------- 104.4 检查验收---------------------------------------------- 15第五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 165.1 组织保障---------------------------------------------- 165.2 技术措施---------------------------------------------- 195.3 监测监控---------------------------------------------- 235.4 应急预案---------------------------------------------- 24第六章计算书----------------------------------------------- 266.1 计算依据---------------------------------------------- 26某物流仓储工程扣件式移动操作平台安全专项施工方案6.2 构造参数---------------------------------------------- 276.3 荷载设计---------------------------------------------- 276.4 材料参数---------------------------------------------- 296.5 脚手板验算-------------------------------------------- 296.6 次梁验算---------------------------------------------- 316.7 主梁验算---------------------------------------------- 346.8 扣件抗滑移验算---------------------------------------- 376.9 工作状态立杆验算-------------------------------------- 376.10 非工作状态立杆验算----------------------------------- 39第七章附图------------------------------------------------- 42某物流仓储工程扣件式移动操作平台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第一章编制说明及依据1.1 编制说明本项目各单位工程单体建筑面积较大,建筑层高较高,安装工程量大、工序复杂,安装工程施工工期紧迫,为确保施工过程的施工安全,经综合对比,采用扣件式移动操作平台用作安装施工过程的防护架和操作架;根据现场实际施工需要,经初步设计,移动操作架架高7.8m,操作架平面尺寸不大于3.75m×5.8m。

移动式操作平台

移动式操作平台

移动式操作平台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施工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技术保证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施工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材料与设备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技术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施工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检查验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组织保障-----------------------------------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技术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监测监控----------------------------------- 错误!未定义书签。

移动式操作平台施工方案

移动式操作平台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荷载设定 (1)四、选用材料配件 (1)五、搭设示意图及计算书 (2)六、搭设要求 (5)七、搭拆及使用安全技术措施 (6)1、移动操作平台搭设安全技术措施 (6)2、移动操作平台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6)3、使用及安全保证措施 (7)八、高空坠落应急预案 (8)1、编制目的 (8)2、适用范围 (8)3、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8)4、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各部门的职能及职责 (8)5、应急响应 (10)6、应急抢救措施 (11)7、防坠落措施 (12)8、应急资源 (12)、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二、工程概况成都裕同印刷包装生产线二期项目,位于成都崇州市崇安路682 号,本工程为工业厂区,建筑占地面积6540.55m2,建筑面积33932.69 m2,结构设计为框架结构;厂房地上5层,建筑总高度为23.8m, —层层高为5.5m,二层层高为5m 三层~四层层高为4.5m,五层层高为4m室内局部装修工程选用移动式操作平台进行施工。

三、荷载设定1 •操作平台上拟定操作人员为2人〜4人;2 •均布荷载按Q=2.0KN血进行考虑;四、选用材料配件1 •操作平台钢管选用规格为①48X 2.8的焊接钢管,钢管钢材牌号采用力学性能适中的Q235A质量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700中Q235A的规定;2. 水平拉接杆、封口杆、扫地杆、剪刀撑,采用© 48X2.8mm钢管,扣件采用可锻铸铁扣件,并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的相关规定要求。

3.脚手板采用木脚手板;4.移动轮采用钢胶轮。

井道操作平台计算书

井道操作平台计算书

井道操作平台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3、《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一、基本参数井道横向内空B(mm) 2500 井道纵向内空L(mm) 2400 架体总高度H(m) 20 横向立杆排数n 1 3 横向立杆排数n 2 3 立杆步距h(m) 1800 立杆纵距l a (mm) 800 立杆横距l b (mm)900 脚手板底小梁布置方式 平行纵向 每横向间距内附加小梁根数n 2脚手架基础位置 搁置型钢梁 搁置型钢梁截面类型 22a 号工字钢 搁置型钢梁方向沿横向双立杆计算方法不设置双立杆二、荷载设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G j (kN/m 2) 0.35 脚手板铺设方式 2步1设附加小梁自重标准值G c (kN/m ) 0.033 每米立杆承受结构自重标准值(kN/m ) 0.135 施工荷载标准值Q 1k (kN/m 2) 2 施工荷载同时作业层数n zj 2操作平台上集中力标准值F 1(kN ) 1 地区浙江杭州市 安全网设置 敞开 基本风压ω0(kN/m 2)0.3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0.046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单立杆稳定性)1风荷载标准值ωk (kN/m 2)(单立杆稳定性)0.014平面图剖面图1剖面图2三、小梁验算b1bl b/(n+1)/2]×1=max[0.9/(2+1),(2.5-(3-1)×0.9)/2+ 0.9/(2+1)/2]×1=0.5m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小梁所受荷载:q=1.2×[G c+G j×S/1]+1.4×Q1k×S/1=1.2×[0.033+0.35×0.5/1]+1.4×2×0.5/1=1.65kN/m 小梁所受集中力设计值:F=1.4F1=1.4×1=1.4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小梁所受荷载:q'=G c+G j×S/1+Q1k×S/1=0.033+0.35×0.5/1+2×0.5/1=1.208kN/m 计算简图如下:1、抗弯验算弯矩图一(kN·m)M max=0.26kN·mσ=M max/W=0.26×106/4490=58.018N/mm2≤[f]=205N/mm2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剪力图一(N/mm2)V=1.409kNτmax=2V max/A=2×1.409×1000/170=16.574N/mm2≤[τ]=125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挠度图一(mm)V max=0.47mm≤[ν]=min[l a/150,10]=min[800/150,10]=5.333mm 满足要求!4、支座反力计算有集中荷载作用下: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 max=2.117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 max'=1.533kN无集中荷载作用下: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 max=1.402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 max'=1.027kN四、水平钢管验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q=1.2×0.038=0.046kN/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q'=0.038kN/m1、抗弯验算计算简图如下:弯矩图一(kN·m) σ=M max/W=0.471×106/5080=92.771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挠度图一(mm)νmax=1.045mm≤[ν]=min[l b/150,10]=min[900/150,10]=6mm满足要求!3、支座反力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 max=5.526kN五、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R max=5.526kN≤R c=k c×8=0.85×8=6.8kN满足要求!六、荷载计算1、立杆静荷载计算1、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N G1k单立杆N G1k=(g k+(1+n) ×l a×G c/h/2)×H=(0.135+(1+2)×0.8×0.033/1.8/2)×20=3.14kN 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N G2k1单立杆N G2k1=(H/h+1)×l a×l b×G j/2=(20/1.8+1)×0.8×0.9×0.35/2=1.526kN3、立杆自重标准值N Gk总计单立杆单立杆N Gk=N G1k+N G2k1=3.14+1.526=4.666kN4、立杆施工活荷载计算N Q1k=l a×l b×(n zj×Q1k)+F1=0.8×0.9×(2×2)+1=3.88kN2、组合风荷载作用下立杆轴向力单立杆N单=1.2×N Gk+0.9×1.4×N Q1k=1.2×4.666+0.9×1.4×3.88=10.488kN 七、立杆稳定性验算立杆计算长度l0=Kμh=1×2.017×1.8=3.631m长细比λ=l0/i=3.631×103/15.9=228.34≤[λ]=250满足要求!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计算:立杆计算长度l0=Kμh=1.155×2.017×1.8=4.193m长细比λ=l0/i=4.193×103/15.9=263.732由λ查表得到立杆的稳定系数φ=0.1272、立杆稳定性验算不组合风荷载作用单立杆N单=1.2×N Gk+1×1.4×N Q1k=1.2×4.666+1×1.4×3.88=11.031kNσ=N/(φA)=11031.2/(0.127×450)=193.022N/mm2≤[f]=205N/mm2满足要求!组合风荷载作用单立杆N单=1.2×N Gk+0.9×1.4×N Q1k=1.2×4.666+0.9×1.4×3.88=10.488kNM w=0.9×1.4×M wk=0.9×1.4×ωk l a h2/10=0.9×1.4×0.014×0.8×1.82/10=0.005kN·m σ=N/(φA)+M w/W=10488/(0.127×450)+4572.288/4730=184.484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3、立杆底部轴力标准值计算恒载标准值F G=4.666kN,活载标准值F Q=3.88kN八、搁置型钢梁计算将立杆在型钢梁上的位置,以及立杆承受恒载标准值F G和活载标准值F Q等参数代入到搁置主梁模块验算型钢梁!。

板模板(扣件式)计算书

板模板(扣件式)计算书

板模板(扣件式)计算书因11层、15层、16层、20层、24层的连廊部位及28层中空部位其支模架高度分别为5. 5m 、22m 、5.5m 、22m 、221n 及5.5m,取其大者计算,故选取15层的22n l 支模架进行计算。

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10 一、工程属性二、荷载设计三、模板体系设计设计简图如下:四、面板验算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 18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门(N/mm2) 15 面板弹性模量E(N/mnd 10000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5. 2.1〃面板可按简支跨计算〃的规定,另据现实, 楼板面板应搁置在梁侧模板上,因此本例以简支梁,取1m单位宽度计算。

计算简图如下:777J模板设计平面图模板设计剖面图(楼板长向)W=bh76=1000X 18X 18/6 = 54000mni3, I=bh3/12=1000X 18X 18X 18/12 = 486000mni4 .1、强度验算q1 = 0. 9max [ 1. 2 (G Jk+ (G3k+G2k) Xh)+1. 4Q ik, 1. 35(Gi k+(G3k+G2k) Xh)+1.4X0. 7Q lk] Xb=0. 9max[1.2X (0. 1+(1. 1+24) X0. 18)+1. 4X2. 5,1.35X (0. 1 + (1. 1+24) XO. 18)+1. 4X0. 7X2.5] X 1=8. 137kN/mq2=0. 9X1.2XG lk Xb=0. 9X1. 2X0. IX 1=0. 108kN/mp = 0.9X1.4XQ1K=0.9X1.4X2. 5 = 3. 15kNMm”=max[qj2/8, q2l2/8+pl/4]=max [8. 137X0. 32/8, 0. 108X0. 32/8+3. 15X0. 3/4] =0. 237kN • mo =M max/W=O. 237X10754000=4. 397N/mm2^ [f] = 15N/mm2满足要求!q=(G lk+(G3k+G2k) Xh) Xb=(0. 1+(1. 1+24) XO. 18) X 1=4. 618kN/mv =5ql7 (384EI) =5 X 4, 618 X 3007 (384 X 10000 X 486000) =0. lmm< [ v]= 1/400 = 300/400 = 0. 75mm满足要求!五、小梁验算因[B/h]取整=[5450/900]取整=6,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又因小梁较大悬挑长度为25mm,因此需进行最不利组合,计算简图如下:q :f2525. 1、强度验算qi=O. 9max[ 1. 2(G lk+ (G3k+G2k) Xh)+1. 4Qi k,1. 35(G lk+ (G3k+G2k) Xh)+1.4X0. 7Q lk] Xb=O. 9Xmax[l. 2X (0. 3+(1. 1+24) X0. 18)+1. 4X2. 5, 1. 35X (0. 3+(1. 1+24) XO. 18)+1. 4X0. 7X2. 5]X0. 3 = 2. 506kN/m因此,3静=0.9XL2(Gv+(G3k+G2k) Xh) Xb=0.9X1.2X (0. 3+(1. 1+24) XO. 18) XO. 3 = 1.561kN/mqi活=0. 9X1.4XQ lk Xb=0. 9X 1. 4X2. 5X0. 3 = 0. 945kN/mM)=0. 107q^L2+0. 121q lffi L2=0. 107X1.561X0. 92+0. 121X0. 945X0. 92=0. 228kN • m q2=0. 9X 1. 2XG lk Xb=0. 9X 1. 2X0. 3X0. 3 = 0. 097kN/mp = 0. 9X1.4XQ lk=0. 9X1.4X2. 5 = 3. 15kNM2=max [0. 077q2L2+0. 21 pL, 0. 107q2L2+0. 181pL]=max [0. 077 X 0. 097 X 0. 92+0. 21X3.15X0.9, 0. 107X0. 097X0. 92+0. 181X3. 15X0. 9]=0. 601 kN • mM3=max[q1L172, q2L172+pL1]=max[2. 506X0. 02572, 0. 097X 0. 02572+3. 15X0. 025]= 0. 079kN • mM max=max [Mi, M2, M3] = max[0. 228, 0. 601, 0. 079] =0. 601kN • m。

移动式施工操作平台计算书

移动式施工操作平台计算书

移动式施工操作平台计算书移动式施工操作平台的计算依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编制。

一、参数信息:1.基本参数移动式施工操作平台平面尺寸为4.8m×3.6m,高度8m。

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 a(m):,立杆步距h(m):;立杆纵向间距l b(m):,平台支架计算高度H(m):;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m):,平台底钢管间距离(mm):;钢管类型(mm):Φ48×,扣件连接方式:单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2.荷载参数脚手板自重(kN/m2):;栏杆自重(kN/m):;材料堆放最大荷载(kN/m2):;施工均布荷载(kN/m2):;3.地基参数地基土类型:素填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a):;立杆基础底面面积(m2):;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

4.风荷载参数施工操作平台计算中不考虑风荷载作用。

二、纵向支撑钢管计算:纵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截面几何参数为截面抵抗矩 W = 5.08 cm3;截面惯性矩 I = 12.19cm4;纵向钢管计算简图1.荷载的计算:(1)脚手板与栏杆自重(kN/m):q11 = + × = kN/m;(2)堆放材料的自重线荷载(kN/m):q 12 = 2× = kN/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kN/m):p1 = × = kN/m2.强度验算:依照《规范》5.2.4规定,纵向支撑钢管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最大支座力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q1 = × q11+ × q12 = ×+ × = kN/m;均布活载:q2 = × = kN/m;最大弯距 M max = ×× + ×× = ;最大支座力 N = ×× + ×× = kN;最大应力σ = M max / W = ×106 / (5080) = N/mm2;纵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纵向钢管的计算应力 N/mm2小于纵向钢管的抗压设计强度 205 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如下:均布恒载:q = q11 + q12 = kN/m;均布活载:p = kN/m;ν = ×+××12004/(100××105×)=0.837 mm;纵向钢管的最大挠度为 0.837 mm 小于纵向钢管的最大容许挠度 12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三、横向支撑钢管计算: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板底纵向支撑钢管传递力,P = kN;支撑钢管计算简图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mm)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最大弯矩 M max = ;最大变形 V max = 4.069 mm ;最大支座力 Q max = kN ;最大应力σ= N/mm2;横向钢管的计算应力 N/mm2小于横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205 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为 4.069 mm 小于支撑钢管的最大容许挠度 12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按规范表5.1.7,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

扣件式操作平台施工方案

扣件式操作平台施工方案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施工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技术保证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施工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材料与设备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技术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施工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检查验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组织保障-----------------------------------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技术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应急预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板模板(扣件式)计算书

板模板(扣件式)计算书

板模板(扣件式)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4、《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7、《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一、工程属性二、荷载设计风荷载参数:三、模板体系设计荷载系数参数表:设计简图如下:模板设计平面图模板设计剖面图(模板支架纵向)模板设计剖面图(模板支架横向)四、面板验算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t(mm) 15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4面板弹性模量E(N/mm2) 10000 面板计算方式简支梁楼板面板应搁置在梁侧模板上,本例以简支梁,取1m单位宽度计算。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q1=γ0×[1.3×(G1k +(G2k+G3k)×h)+1.5×γL×(Q1k +Q2k)]×b=1×[1.3×(0.1+(24+1.1)×0.14)+1.5×0.9×2.5]×1=8.073kN/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q=(γG(G1k +(G2k+G3k)×h))×b =(1×(0.1+(24+1.1)×0.14))×1=3.614kN/m计算简图如下:1、强度验算M max=q1l2/8=8.073×0.252/8=0.063kN·mσ=M max/W=0.063×106/37500=1.682N/mm2≤[f]=15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νmax=5ql4/(384EI)=5×3.614×2504/(384×10000×281250)=0.065mmν=0.065mm≤[ν]=L/250=250/250=1mm满足要求!五、小梁验算小梁类型方木小梁截面类型(mm) 60×80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444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782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 64 小梁弹性模量E(N/mm2) 9350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 256 小梁计算方式二等跨连续梁q1=γ0×[1.3×(G1k +(G2k+G3k)×h)+1.5×γL×(Q1k +Q2k)]×b=1×[1.3×(0.3+(24+1.1)×0.14)+1.5×0.9×2.5]×0.25=2.083kN/m因此,q1静=γ0×1.3×(G1k+(G2k+G3k)×h)×b=1×1.3×(0.3+(24+1.1)×0.14)×0.25=1.24kN/mq1活=γ0×1.5×γL×(Q1k + Q2k)×b=1×1.5×0.9×2.5×0.25=0.844kN/m计算简图如下:1、强度验算M1=0.125q1静L2+0.125q1活L2=0.125×1.24×0.92+0.125×0.844×0.92=0.211kN·m M2=q1L12/2=2.083×0.0012/2=0kN·mM max=max[M1,M2]=max[0.211,0]=0.211kN·mσ=M max/W=0.211×106/64000=3.296N/mm2≤[f]=15.444N/mm2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V1=0.625q1静L+0.625q1活L=0.625×1.24×0.9+0.625×0.844×0.9=1.172kNV2=q1L1=2.083×0.001=0.002kNV max=max[V1,V2]=max[1.172,0.002]=1.172kNτmax=3V max/(2bh0)=3×1.172×1000/(2×60×80)=0.366N/mm2≤[τ]=1.782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q=(γG(G1k +(G2k+G3k)×h))×b=(1×(0.3+(24+1.1)×0.14))×0.25=0.954kN/m挠度,跨中νmax=0.521qL4/(100EI)=0.521×0.954×9004/(100×9350×256×104)=0.136mm ≤[ν]=L/250=900/250=3.6mm;悬臂端νmax=ql14/(8EI)=0.954×14/(8×9350×256×104)=0mm≤[ν]=2×l1/250=2×1/250=0.008mm满足要求!六、主梁验算1、小梁最大支座反力计算q1=γ0×[1.3×(G1k +(G2k+G3k)×h)+1.5×γL×(Q1k +Q2k)]×b=1×[1.3×(0.5+(24+1.1)×0.14)+1.5×0.9×2.5]×0.25=2.148kN/m q1静=γ0×1.3×(G1k+(G2k+G3k)×h)×b=1×1.3×(0.5+(24+1.1)×0.14)×0.25=1.305kN/mq1活=γ0×1.5×γL×(Q1k + Q2k)×b =1×1.5×0.9×2.5×0.25=0.844kN/mq2=(γG(G1k +(G2k+G3k)×h))×b=(1×(0.5+(24+1.1)×0.14))×0.25=1.004kN/m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按二等跨连续梁,R max=1.25q1L=1.25×2.148×0.9=2.417kN按二等跨连续梁按悬臂梁,R1=(0.375q1静+0.437q1活)L+q1l1=(0.375×1.305+0.437×0.844)×0.9+2.148×0.001=0.774kN主梁2根合并,其主梁受力不均匀系数=0.6R=max[R max,R1]×0.6=1.45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二等跨连续梁,R'max=1.25q2L=1.25×1.004×0.9=1.129kN按二等跨连续梁悬臂梁,R'1=0.375q2L+q2l1=0.375×1.004×0.9+1.004×0.001=0.34kN R'=max[R'max,R'1]×0.6=0.677kN;计算简图如下:主梁计算简图一主梁计算简图二2、抗弯验算主梁弯矩图一(kN·m)主梁弯矩图二(kN·m)σ=M max/W=0.475×106/4490=105.823N/mm2≤[f]=205N/mm2满足要求!3、抗剪验算主梁剪力图一(kN)主梁剪力图二(kN)τmax=2V max/A=2×3.585×1000/424=16.909N/mm2≤[τ]=125N/mm2满足要求!4、挠度验算主梁变形图一(mm)主梁变形图二(mm)跨中νmax=0.563mm≤[ν]=L/250=3.6mm满足要求!5、支座反力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图一支座反力依次为R1=2.855kN,R2=5.689kN,R3=5.753kN,R4=1.652kN 图二支座反力依次为R1=2.215kN,R2=5.76kN,R3=5.76kN,R4=2.215kN 七、可调托座验算按上节计算可知,可调托座受力N=5.76/0.6=9.599kN≤[N]=30kN满足要求!八、立杆验算1、长细比验算顶部立杆段:l01=kμ1(h d+2a)=1×1.386×(1500+2×200)=2633mm非顶部立杆段:l0=kμ2h =1×1.755×1500=2632mmλ=max[l01,l0]/i=2633/15.9=165.597≤[λ]=210满足要求!2、立杆稳定性验算考虑风荷载:顶部立杆段:l01=kμ1(h d+2a)=1.155×1.386×(1500+2×200)=3042mm非顶部立杆段:l0=kμ2h =1.155×1.755×1500=3041mmλ=max[l01,l0]/i=3042/15.9=191.321查表得,φ1=0.197M wd=γ0×γLφwγQ M wk=γ0×γLφwγQ(ζ2w k l a h2/10)=1×0.9×0.6×1.5×(1×0.022×0.9×1.52/10)=0.004kN·mN d=Max[R1,R2,R3,R4]/0.6+1×γG×q×H=Max[2.855,5.76,5.76,2.215]/0.6+1×1.3×0.15×7.4=1 1.042kNf d=N d/(φ1A)+M wd/W=11.042×103/(0.197×424)+0.004×106/4490=132.999N/mm2≤[σ]=2 05N/mm2满足要求!九、高宽比验算根据《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第8.3.2条:支撑脚手架独立架体高宽比不应大于3.0H/B=7.4/9=0.822≤3满足要求!十、架体抗倾覆验算支撑脚手架风线荷载标准值:q wk=l a×ωfk=0.9×0.211=0.19kN/m:风荷载作用在支架外侧模板上产生的水平力标准值:F wk= l a×H m×ωmk=0.9×0.8×0.199=0.143kN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 ok:M ok=0.5H2q wk+HF wk=0.5×7.42×0.19+7.4×0.143=6.26kN.m参考《规范》GB51210-2016 第6.2.17条:B2l a(g k1+ g k2)+2ΣG jk b j≥3γ0M okg k1——均匀分布的架体面荷载自重标准值kN/m2g k2——均匀分布的架体上部的模板等物料面荷载自重标准值kN/m2G jk——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上集中堆放的物料自重标准值kNb j——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上集中堆放的物料至倾覆原点的水平距离mB2l a(g k1+ g k2)+2ΣG jk b j=B2l a[qH/(l a×l b)+G1k]+2×G jk×B/2=92×0.9×[0.15×7.4/(0.9×0.9)+0.5]+2×1×9/2=145.35kN .m≥3γ0M ok =3×1×6.26=18.779kN.M满足要求!十一、立杆地基基础验算立杆底垫板的底面平均压力p=N/(m f A)=11.042/(0.9×0.1)=122.689kPa≤γu f ak=1.254×140 =175.56kPa满足要求!。

3×3米室内移动式操作平台施工方案

3×3米室内移动式操作平台施工方案

目录室内移动式操作平台施工方案(3×3米钢管扣件式) (2)1 工程概况 (2)2 编制依据 (2)3 搭设技术与工序 (2)4 安全管理 (3)5 拆除 (4)6 平台杆件计算书 (4)7 附图 (5)室内移动式操作平台施工方案(3×3米钢管扣件式)1 工程概况东莞市德普特电子触控显示模块一体化项目,1、2号厂房,6号宿舍楼,2号厂房地下室工程,工程位于东莞市大岭山镇大片美村,工程规模为2号地下室、1、2号厂房及6号宿舍楼工程,总建筑面积为61001.20㎡,1号厂房层数为7层,建筑高度为30.43米;2号厂房层数为4层加1地下室,建筑高度为24.90米;6号宿舍楼层数为9层,建筑高度为31.15米。

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

基础形式为预应力管桩基础和冲孔灌注桩。

建设单位:东莞市德普特电子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奥意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东莞市鸿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广东华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说明:本工程1号厂房层高为3.8~5.5米,2号厂房层高为4.7~6.2米,6号宿舍层高为3.0~4.2米。

因装饰施工及水电安装施工需要,拟采用Ф48×3.0钢管搭设移动式操作平台10个。

移动式操作平台搭设高度为1.2~4.3米,本方案计算按最大搭设高度4.3米进行计算。

2 编制依据2.1 JGJ80—9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2.2 JGJ130—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2.3 建设部建质[2003]82号建筑工程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

3 搭设技术与工序3.1 搭设尺寸3.1.1 搭设高度:(1)H = 1.2~4.3m3.1.2 平台面积:(1)3.0m×3.0m3.1.3 搁栅杆间距:350~400mm3.1.4 爬梯踏杆间距:= 400m3.1.5 栏杆高度:0.6m~1.2m3.1.6 脚手板:木脚手板3.2 平台搭设3.2.1 对拟用的钢管、扣件、脚手板等材料进行检查、验收、合格者使用。

5m扣件式移动操作平台计算书

5m扣件式移动操作平台计算书

5.20扣件式移动操作平台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T/CECS 699-2020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4、《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一、构造参数立面图(平台纵向)立面图(平台横向)平面图三、材料参数剪按支座附近)考虑,计算简图如下图:承载能力极限状态q=γ0b(γGG1k+γQQ1k)=1×0.93×(1.3×0.35+1.5×4)=6.003kN/mp=γ0γQFk/K=1×1.5×0.5/5=0.15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q'=b(γG G1k+γQQ1k)=0.93×(1×0.35+1×4)=4.045kN/mp'=γQ Fk/K=1×0.5/5=0.1kN计算简图(抗弯不利)计算简图(抗剪不利)1、抗弯验算Mmax=ql2/8+pl/4=6.003×(300/1000)2/8+0.15×300/1000/4=0.079kN·mσ=Mmax/W=0.079×106/62000=1.271N/mm2≤[f]=14N/mm2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Vmax=ql/2+p=6.003×300/1000/2+0.15=1.05kNτ=3Vmax/(2bt)=3×1.05×103/(2×930×20)=0.085N/mm2≤[τ]=1.5N/mm2 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νmax=5q′l4/(384EI)+p′l3/(48EI)=5×4.045×3004/(384×9000×62×104)+0.1×103×3003/(48×9000×62×104)=0.087mm≤[ν]=5mm满足要求!4、支座反力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1=ql+p=6.003×0.3+0.15=1.951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1'=q'l+p'=4.045×0.3+0.1=1.314kN五、次梁验算脚手板传递给次梁的支座反力换算成线荷载为:q1=R1/b=1.951/0.93=2.098kN/m次梁自重设计值:q2=γγGG2k=1×1.3×0.033=0.043kN/mq=q1+q2=2.141kN/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脚手板传递给次梁的支座反力换算成线荷载为:q1'=R1'/b=1.314/0.93=1.413kN/m次梁自重标准值:q2'=γGG2k=1×0.033=0.033kN/mq'=q1'+q2'=1.446kN/m计算简图如下:1、抗弯验算弯矩图(kN·m)Mmax=0.173kN·mσ=Mmax/W=0.173×106/4490=38.624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剪力图(kN)τmax =2Vmax/A=2×1.156×1000/424=5.453N/mm2≤[τ]=125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变形图(mm) 跨中νmax=0.294mm≤[ν]=min{900/150,10}=6mm 满足要求!4、支座反力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max=2.12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max'=1.432kN六、主梁验算次梁传递给主梁的支座反力为: p=Rmax=2.12kN主梁自重设计值:q=γ0γGG3k=1×1.3×0.033=0.043kN/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次梁传递给主梁的支座反力为: p'=Rmax'=1.432kN主梁自重标准值:q'=γG G3k=1×0.033=0.033kN/m按三等跨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1、抗弯验算弯矩图(kN·m)Mmax=0.512kN·mσ=Mmax/W=0.512×106/4490=114.041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剪力图(kN)τ=2Vmax/A=2×2.708×103/424=12.775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主梁变形图(mm)跨中νmax=0.905mm≤[ν]=min{900/150,10}=6mm满足要求!4、支座反力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max=6.968kN七、扣件抗滑移验算R=Rmax =6.968kN≤kcRc=0.85×12=10.2kN满足要求!八、倾覆力矩及立杆附加轴力计算1、风荷载产生的倾覆力矩标准值(单排立杆)操作平台风线荷载标准值qwk =lb×ωfk=0.9×0.222=0.2kN/m风荷载作用在作业层栏杆上产生的水平力标准值F wk =lb×h1×ωmk=0.9×1.2×0.325=0.351kN操作平台脚手架计算单元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TkM Tk =0.5H2qwk+HFwk=0.5×5.22×0.2+5.2×0.351=4.526kN.m2、其他水平荷载产生的倾覆力矩标准值(单排立杆)工作状态:F 工作=Q3klb=0.2×0.9=0.18kNM 工作=F工作H=0.18×5.2=0.936kN.m非工作状态:F非工作=Q2klb=0.15×0.9=0.135kNM非工作=F非工作H=0.135×5.2=0.702kN.m3、立杆附加轴力标准值工作状态:立杆由其他水平荷载造成的立杆附加轴力标准值Nwtk1,计算如下:N wtk1=6m×M工作/[(m+1)(m+2)B]=6×4×0.936/[(4+1)×(4+2)×3.6]=0.208kN非工作状态:N wtk2=6m×M非工作/[(m+1)(m+2)B]=6×4×0.702/[(4+1)×(4+2)×3.6]=0.156kN九、高宽比验算a b十、工作状态立杆验算l=kμh=1×2.208×1500=3312mmλ=l/i=3312/15.9=208.302≤[λ]=210满足要求!2、立杆轴力计算工作状态操作平台最大立杆轴力(不考虑立杆附加轴力):N 1=Rmax+γγGgkH=6.968+1×1.3×0.167×5.2=8.097kN工作状态操作平台最大立杆轴力(考虑立杆附加轴力):N 2=Rmax+γγGgkH+Nwtk1=6.968+1×1.3×0.167×5.2+0.208=8.305kN3、可刹脚轮验算N2=8.305kN≤[N]=20kN满足要求!4、立杆稳定性计算立杆的计算长度:l=kμh=1.155×2.208×1500=3825.36mmλ=l/i=3825.36/15.9=240.589查表得:φ=0.127架体迎风面,不考虑立杆附加轴力,考虑风荷载产生的弯曲应力M w =γγQφcωk×max[la,lb]h2/10=1×1.5×0.6×0.047×max[0.9,0.9]×1.52/10=0.009kN.mσ=N1/(φA)+Mw/W=8.097×103/(0.127×4.24×102)+0.009×106/(4.49×103)=152.267N/mm2≤[f]=205N/mm2满足要求!架体背风面,考虑立杆附加轴力,不考虑风荷载产生的弯曲应力σ=N2/(φA)=8.305×103/(0.127×4.24×102)=154.222N/mm2≤[f]=205N/mm2满足要求!5、施工过程抗倾覆验算支撑脚作为抗倾覆保险措施,计算时不考虑。

移动式操作平台施工方案(参考模板)

移动式操作平台施工方案(参考模板)

深圳地铁蛇口西车辆段上盖物业工程三号地块移动式操作平台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施工单位:深圳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时间:年月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移动式操作平台的构造、搭设及使用要求 (2)四、材料质量 (8)五、移动式操作平台搭、拆一般规定 (9)六、施工准备 (9)七、移动式操作平台的拆除 (10)八、移动式操作平台计算书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 JGJ59-993、《特殊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 GB5306-854、《钢管脚手架扣件》 GB15831-1995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7-2002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7、《高处作业分级》 GB3608-938、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与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选编。

二、工程概况1.单位工程概况项目内容工程名称深圳地铁蛇口西车辆段地铁上盖物业工程主体3标工程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蛇口街道松湖支路建筑面积75180m²建设单位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深圳市中海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总承建单位深圳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建筑层数建筑高度11、12、13栋本工程未设地下室,11~13号楼均为26层,高度为98.01米,为高层住宅楼,标准层层高为3米;主要结构型式框架剪力墙结构2.一般说明因裙楼平台楼层高度分别为6.7米,4.55,5.35米,11.2米,为了满足装修等工种的施工需要,采用移动式操作平台进行施工。

操作平台尺寸有四种:①1.8M×3M,高3.5米,用于6.7米及以下的楼层;② 3M×4M,高3.5米,用于6.7米及以下的楼层;③ 4M×4M,高4.5米,用于6.7米及以下的楼层;④ 6M ×6M,搭设高度9米,用于11.2米楼层;9米高操作平台高度过大,使用时采用抱柱加强平台稳定性。

室内移动式操作平台施工方案

室内移动式操作平台施工方案

室内移动式操作平台施工方案(钢管扣件式)1 工程概况本工程记忆研发总部1号研发楼项目由东莞记忆存储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广东维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广东省工程勘察院地质勘察,深圳市中行建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监理,福建省亿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组织施工;由罗新跃担任项目经理,罗新跃担任技术负责人。

记忆研发总部1号研发楼工程;工程建设地点:东莞市松山湖金多港西一路东侧;本工程基础为桩基础,上部属于框架结构;地上5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24m;地下室层高5.15m,首层层高6m,2~5层层高4.5m;最大跨度:8.4m;总建筑面积:9449.859平方米;总工期:275天。

因拆除模板及水电安装施工需要,拟采用Ф48×3.2钢管搭设移动式操作平台8个。

2 编制依据2.1 JGJ80—9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2.2 JGJ13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2.3 建设部建质[2003]82号建筑工程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

3 搭设技术与工序3.1 搭设尺寸3.1.1 搭设高度:(1)H = 3m3.1.2 平台面积:(1)3.0m×1.5m3.1.3 搁栅杆间距:350~400mm3.1.4 爬梯踏杆间距:= 400m3.1.5 栏杆高度:1.1m 0.5mm3.1.6 脚手板:(1)竹笆(2)九夹大板(3)δ=30mm木脚手板、b(宽) = 200mm3.2 平台搭设3.2.1 对拟用的钢管、扣件、脚手板等材料进行检查、验收、合格者使用。

3.2.2 按附图搭设。

3.2.3 车轮:选用劳动车橡胶轮胎车轮,每个平台4个。

3.2.4 搭设平台底框架,然后在底框架上安装车轮。

3.2.5 搭设立杆3.2.5.1 4根立杆成宝塔状;3.2.5.2 立杆对接接长。

相邻立杆接头不得在同一高度内,错开距离应符合JGJ130—2001第6.3.5条规定;宜选用通长杆件搭设。

施工升降机操作平台计算书(落地式)

施工升降机操作平台计算书(落地式)

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依据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计算参数:钢管强度为205。

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

00.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21.6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0.80米,内排架距离结构0。

25米,立杆的步距1。

80米。

钢管类型为φ48×3.0,连墙件采用3步3跨,竖向间距5.40米,水平间距4。

50米。

施工活荷载为3。

6kN/m2,同时考虑2层施工。

脚手板采用木板,荷载为0.35kN/m2,按照铺设4层计算。

栏杆采用木板,荷载为0.17kN/m,安全网荷载取0。

0100kN/m2。

脚手板下大横杆在小横杆上面,且主结点间增加两根大横杆。

基本风压0。

30kN/m2,高度变化系数1。

3300,体型系数0.1150。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170kN/m2,基础底面扩展面积0.250m2,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1。

00。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W=π(D4-d4)/32D。

一、大横杆的计算: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8kN/m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0×0.800/3=0.105kN/m活荷载标准值 Q=3。

600×0。

800/3=1.080kN/m静荷载的计算值q1=1.2×0。

038+1.2×0.105=0.172kN/m活荷载的计算值 q2=1。

4×1.080=1.512kN/m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2.抗弯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跨中最大弯矩为M1=(0。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移动平台施工方案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移动平台施工方案

车间一、二、三,门卫,围墙,消防水池及室外附属工程移动式操作平台搭设方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中浩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二零一五年一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需求说明1三.编制依据1四.材料质量1五.操作平台搭、拆、施工阶段危险源识别、评价与控制 (2)六.移动式操作平台搭设示意图 (3)七.移动式操作平台搭、拆一般规定 (4)八.移动式操作平台的构造、搭设及使用要求 (4)九.施工准备 (6)十..移动式操作平台计算书 (7)一.移动式操作平台搭设验收 (15)十二.移动式操作平台的拆除 (15)十三.应急预案 (15)一.工程概况车间一、二、三,门卫,围墙,消防水池及室外附属工程位于上海市奉贤区柘林镇,位于科工路北侧,东临目华路。

本工程共由3个车间、门卫、围墙、消防水池及室外相关安装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为22767.28平米,总工期273天。

项目确定的目标为上海市奉贤区文明工地,争创奉贤区优质结构工程。

二.需求说明本工程在龙骨及钢格板铺设时搭设移动式操作平台进行施工。

在移动式操作平台搭、拆及轻钢龙骨等施工登高作业过程中,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规范要求,特制订本技术方案。

三.编制依据3.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3.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20113.3 《特殊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306-853.4 《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3.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7-20123.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13.7 《高处作业分级》GB3608-20083.8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与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选编。

扣件式移动操作平台技术交底

扣件式移动操作平台技术交底

扣件式移动操作平台技术交底工程名称梅州市xxx工程施工单位xxxxx分项工程名称脚手架工程交底部位交底时间2021-01-24交底内容主要参数平台搭设高度H(m):4.5;平台纵向跨距l a(mm) ×跨数n:900×3;平台横向跨距l b(mm) ×跨数m:900×3;立杆步距h(mm):1500;脚手板铺设方式:平行于平台纵向;主梁与立杆连接方式:双扣件;扣件抗滑移折减系数:0.85;平台支撑次梁间距l(mm):300;平台支撑主梁钢管类型:双钢管;是否设置支撑脚:是;防护栏杆高度h1(mm):1200;支撑脚与平台纵向夹角θ(°):135;支撑脚宽度B(mm):1200;主梁材料类型:钢管;主梁材料型号:Φ48×3.5;次梁材料类型:钢管;次梁材料型号:Φ48×3.5;安装示意图施工工艺流程预埋件设置→安装悬挑主梁→悬挑主梁上下支撑杆件设置→定位→垫板→立两边立杆,扣扫地杆、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立抛撑→树中间立杆→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防护栏杆→以此类推、形成一步闭合加体→搭第二步架→拉连墙件→拆抛撑→转角处设置“之”剪刀撑→挂密目安全网、铺脚手板→接立杆→架体外立面设置剪刀撑→搭第三步架(剪刀撑与安全网同步上)→…→完成。

质量要求脚手架搭设的技术要求、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质量保证措施1、脚手架的各种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时,应进行检查验收,经检查验收不合格的材料应及时清除出场;2、主要受力杆件的规格、杆件设置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3、地基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应平整坚实,垫板必须铺放平整,不得悬空;4、连墙件应设置牢固;5、剪刀撑、斜撑等的加固杆件应设置齐全,连接可靠;6、搭设过程中门洞、转角等部位的构造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11的规定7、在使用过程中,应对竹脚手架经常性的检查与维护,并应及时清理架体上的垃圾和杂物。

移动式操作平台搭设方案

移动式操作平台搭设方案

移动操作平台搭设方案编号:编制:审核:审批: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3)第二章工程概况 (3)2.1 项目概述 (3)第三章材料质量 (4)第四章操作平台搭、拆、施工阶段危险源识别、评价与控制 .. 5第五章移动式操作平台搭设示意图 (6)第六章移动式操作平台搭、拆一般规定 (6)第七章移动式操作平台的构造、搭设及使用要求 (7)第八章施工准备 (9)第九章.移动式操作平台计算书 (9)第十一章.移动式操作平台的拆除 (14)第十二章.附录 (14)为了满足本工程机电安装各专业的施工要求,保证项目部搭设移动平台的统一、美观,项目部决定采用同样规格的移动式操作平台进行施工。

在移动式操作平台搭、拆及安装施工登高作业过程中,要认真贯彻执行现行安全生产方针、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特制订本技术方案。

第一章 编制依据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1.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 JGJ59-991.3 《特殊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 GB5306-851.4 《钢管脚手架扣件》 GB15831-19951.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7-20021.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1.7 《高处作业分级》 GB3608-931.8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与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选编。

第二章 工程概况2.1 项目概述 序号 项 目 内 容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址 3建设单位 4工程管理 5设计单位 6监理单位 7质量监督单位 8施工总承包 9施工主要分包 10 总承包合同工期 11 合同质量目标 机电安装施工范围包括:给排水专业、通风空调专业、电气专业等施工内容。

第三章材料质量3.1 移动式操作平台采用钢管为:ø46,其壁厚不得小于2.75mm。

移动操作平台施工方案

移动操作平台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编制说明本工程为京东商城亚洲1号仓储华南总部,其中:厂房为地上二层,无地下室,建筑面积约为40000平方米,建筑高度19.4米,属于丙类多层厂房,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仓库为地上一层,无地下室,建筑面积约为25000平方米,建筑高度17.3米,属于丙类单层仓库,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柴油发电机房为地上一层无地下室,建筑面积171平方米,高度6.7米;水泵房为地上一层无地下室,建筑面积335平方米,高度6.7米。

送风管、防火阀分部面积广,安装高度高,无法采用满铺脚手架的方式搭设操作平台。

鉴于施工便利及安全防护,本工程施工操作平台主要选用移动式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

三、搭设方案1、搭设方案操作平台搭设平面宽度4.0m,长度6.0m;横向立杆间距1.2m,纵向立杆间距1.0m,步距1.5m,平台操作拟架搭设高度为12m,平台顶部顶部周围设置1.2m高防护栏杆,平台底部设置带有锁死装置的移动滑轮。

本操作平台材料堆放最大荷载3kN/m2,施工均布荷载2kN/m2。

2、搭设材料及要求2.1、钢管:采用Φ48×3.5,无弯曲变形及无严重锈蚀的钢管(立杆、纵横水平杆、斜撑等)。

2.1.1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2.1.2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7228)的规定,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2.1.3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通;2.1.4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的偏差,应符合下表2.2.1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2.2.2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2.2.3新旧扣件应进行防锈处理。

3、平台搭设钢管脚手架移动平台搭设的工艺流程为:拉线放底座→扫地杆固定脚轮→立杆安装→横杆安装→抛撑安装→剪刀撑安装→照上述步骤,逐层向上安装→铺脚手板→装设顶部栏杆→扎安全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扣件式移动操作平台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3、《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一、构造参数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γQ 1 1.4 1.4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γG 1 1.2 0.9 结构重要性系数γ0 1立面图(平台纵向)立面图(平台横向)平面图三、材料参数立杆钢管规格(mm×mm) Φ48×3.5 主梁钢管类型钢管主梁钢管规格(mm×mm) Φ48×3.5 次梁材料类型方木次梁截面类型(mm×mm) 50×100 脚手板类型木脚手板可刹脚轮承载力设计值[N](kN) 20脚手板承载能力确定方式精算法单块脚手板长度l(mm)x宽度b(mm) 1830×985 单块脚手板截面抵抗矩W(cm3) 36.938 单块脚手板截面惯性矩I(cm4) 27.703脚手板弹性模量E(N/mm2) 9000 脚手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4脚手板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5 脚手板挠度允许值[ν](mm) 5因脚手板两端搁置在横杆上,按简支梁计算,集中荷载按最不利位置(抗弯按跨中,抗剪按支座附近)考虑,计算简图如下图:承载能力极限状态q=γ0b(γG G1k+γQ Q1k)=1×0.985×(1.2×0.35+1.4×1.5)=2.482kN/mp=γ0γQ F k/K=1×1.4×0.5/2=0.35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q'=b(γG G1k+γQ Q1k)=0.985×(1×0.35+1×1.5)=1.822kN/mp'=γQ F k/K=1×0.5/2=0.25kN计算简图(抗弯不利)计算简图(抗剪不利)1、抗弯验算M max=ql2/8+pl/4=2.482×(500/1000)2/8+0.35×500/1000/4=0.121kN·mσ=M max/W=0.121×106/36938=3.284N/mm2≤[f]=14N/mm2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V max=ql/2+p=2.482×500/1000/2+0.35=0.971kNτ=3V max/(2bt)=3×0.971×103/(2×985×15)=0.099N/mm2≤[τ]=1.5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νmax=5q′l4/(384EI)+p′l3/(48EI)=5×1.822×5004/(384×9000×27.703×104)+0.25×103×5003/(48×9 000×27.703×104)=0.856mm≤[ν]=5mm满足要求!4、支座反力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1=ql+p=2.482×0.5+0.35=1.591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1'=q'l+p'=1.822×0.5+0.25=1.161kN五、次梁验算脚手板传递给次梁的支座反力换算成线荷载为:q1=R1/b=1.591/0.985=1.615kN/m次梁自重设计值:q2=γ0γG G2k=1×1.2×0.03=0.036kN/mq=q1+q2=1.651kN/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脚手板传递给次梁的支座反力换算成线荷载为:q1'=R1'/b=1.161/0.985=1.179kN/m次梁自重标准值:q2'=γG G2k=1×0.03=0.03kN/mq'=q1'+q2'=1.209kN/m计算简图如下:1、抗弯验算弯矩图(kN·m)M max=0.371kN·mσ=M max/W=0.371×106/83333=4.458N/mm2≤[f]=13N/mm2 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剪力图(kN)τmax=3V max/(2bh0)=3×1.486×1000/(2×50×100)=0.446N/mm2≤[τ]=1.4N/mm2 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变形图(mm)跨中νmax=1.053mm≤[ν]=min{1500/150,10}=10mm满足要求!4、支座反力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 max=2.724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 max'=1.995kN六、主梁验算主梁承载能力确定方式精算法主梁截面面积A(cm2) 4.89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 5.08 主梁截面惯性矩I(cm4) 12.19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主梁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主梁验算方式三等跨连续梁因主梁设置为双钢管,次梁传递给单根主梁的支座反力应减半,为:p=R max/2=1.362kN主梁自重设计值:q=γ0γG G3k=1×1.2×0.038=0.046kN/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因主梁设置为双钢管,次梁传递给单根主梁的支座反力应减半,为:p'=R max'/2=0.997kN主梁自重标准值:q'=γG G3k=1×0.038=0.038kN/m按三等跨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1、抗弯验算弯矩图(kN·m)M max=1.04kN·mσ=M max/W=1.04×106/5080=204.707N/mm2≤[f]=205N/mm2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剪力图(kN)τ=2V max/A=2×2.609×103/489=10.671N/mm2≤[τ]=125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主梁变形图(mm)跨中νmax=5.376mm≤[ν]=min{2000/150,10}=10mm满足要求!4、支座反力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 max=6.06kN七、扣件抗滑移验算主梁和立杆连接方式双扣件双扣件抗滑承载力R c(kN) 12 扣件抗滑移折减系数k c0.85R=R max=6.06kN≤k c R c=0.85×12=10.2kN满足要求!八、工作状态立杆验算l0=kμh=1×2.176×1500=3264mmλ=l0/i=3264/15.8=206.582≤[λ]=250满足要求!2、立杆轴力计算将活荷载乘以活荷载组合系数φc=0.9,重新带入第四-六步计算,即得主梁传递至立杆的支座反力R max=5.557kNN=2R max+γ0γG g k H =2×5.557+1×1.2×0.167×4.5=12.015kN3、可刹脚轮验算N=12.015kN≤[N]=20kN满足要求!4、立杆稳定性计算立杆的计算长度:l0=kμh=1.155×2.176×1500=3769.92mmλ=l0/i=3769.92/15.8=238.603查表得:φ=0.129M w=γ0γQφcωk×max[l a,l b]h2/10=1×1.4×0.9×0.068×max[1.5,2]×1.52/10=0.039kN.mσ=N/(φA)+M w/W=12.015×103/(0.129×4.89×102)+0.039×106/5.08×103=198.067N/mm2≤[f]=205N/mm2满足要求!5、架体高宽比实际高宽比Ж=H/min[nl a,ml b]=4.5×103/min[2×1500,2×2000]=1.5≤[Ж]=26、施工过程抗倾覆验算计算简图如下:在操作平台上施工过程中,需进行倾覆验算,倾覆力矩M T由风荷载W和考虑施工过程中未预见因素产生的水平荷载F产生:W=ωk ml b H=0.068×2×2×4.5=1.224kNF=Q3k ml b=0.2×2×2=0.8kNM T=γQφc(WH/2+FH)=1.4×0.9×(1.224×4.5/2+0.8×4.5)= 8.006kN·m抗倾覆力矩M R由操作平台自重G承担:G=g k nmH+G1k nl a ml b=0.167×2×2×4.5+0.35×2×1.5×2×2=7.206kNM R=γ0γG G(nl a/2) =1×0.9×7.206×(2×1.5/2)=9.728kN·mM T=8.006kN·m≤M R=9.728kN·m满足要求!九、非工作状态立杆验算1、立杆轴力计算未知因素等带来的附加轴力(nl a=2×1500=3000≤ ml b=2×2000=4000,取平台横向验算)F=γ0φcγQ Q2k l b=1×0.9×1.4×0.15×2=0.378kN最大附加轴力N1=3FH/[(I+1)nl a]=3×0.378×4.5/[(0+1)×2×1.5]=1.701kNN=N1+γ0γG(g k H+l a l b G1k)=1.701+1×1.2×(0.167×4.5+1.5×2×0.35)=3.863kN2、脚轮验算N=3.863kN≤[N]=20kN满足要求!3、立杆稳定性计算l0=kμh=1.155×2.176×1500=3769.92mmλ=l0/i=3769.92/15.8=238.603查表得:φ=0.129σ=N/(φA)=3.863×103/(0.129×4.89×102)=61.236N/mm2≤[f]=205N/mm2满足要求!4、行进状态抗倾覆验算计算简图如下:在操作平台上移动过程中,需进行倾覆验算,倾覆力矩M T由风荷载W和考虑地面平整度、脚手架移动速度等不合要求的未预见因素产生的水平荷载F产生:W=ωk ml b H=0.068×2×2×4.5=1.224kNF=Q2k ml b=0.15×2×2=0.6kNM T=γQφc(WH/2+FH)=1.4×0.9×(1.224×4.5/2+0.6×4.5)= 6.872kN·m抗倾覆力矩M R由操作平台自重G承担:G=g k nmH+G1k nl a ml b=0.167×2×2×4.5+0.35×2×1.5×2×2=7.206kNM R=γ0γG G(nl a/2) =1×0.9×7.206×(2×1.5/2)=9.728kN·mM T=6.872kN·m≤M R=9.728kN·m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