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和能量7-能量

合集下载

人体所需七大营养素

人体所需七大营养素

人体所需七大营养素人体所需七大营养素是指人体必须摄入的七种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

这些营养素对于人体的健康和发展至关重要,缺乏其中任何一种都可能导致健康问题。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它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

葡萄糖是最简单的单糖,它可以被身体吸收和利用,提供能量。

双糖包括蔗糖、乳糖和麦芽糖,它们需要在消化过程中分解成单糖才能被利用。

多糖包括淀粉和纤维素,它们是植物的主要能量来源,也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能量来源。

碳水化合物不仅提供能量,还参与脑部和神经系统的运行,促进肠道健康。

蛋白质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由氨基酸组成,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各种必要的氨基酸。

人体需要蛋白质来维持肌肉、骨骼、韧带、皮肤、头发和指甲的生长和修复。

蛋白质还参与体内的代谢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帮助身体对抗疾病。

脂肪是人体的另一种主要能量来源,它们可以提供更多的能量,同时还可以帮助人体吸收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

脂肪包括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

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对人体健康有害,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而不饱和脂肪对人体有益,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保护心脏健康。

维生素是身体所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

不同类型的维生素对于身体的各种功能有不同的作用,例如,维生素A有益于视力和皮肤健康,维生素C可以帮助身体对抗感染,维生素D可以帮助身体吸收钙质,保护骨骼健康。

矿物质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包括铁、钙、镁、钾等。

这些矿物质对于身体的健康和正常功能非常重要,例如,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身体输送氧气,钙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构成物质,可以保护骨骼健康,钾可以帮助调节身体的水平衡和血压。

水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人体重量的大部分。

水在身体中的功能非常广泛,包括帮助消化、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调节体温和维持身体的水平衡。

9-营养与膳食-人体所需营养素-7-能量

9-营养与膳食-人体所需营养素-7-能量

第 9次课学时 24、生长发育5、基础代谢及其影响因素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 BM)维持机体最基本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基础代谢率 (kcal/m2.h) BMR单位时间内人体体表面积每m2所消耗的基础代谢能量BM=体表面积(M2)×该年龄的BMRM2=0.00659×身高(cm) + 0.0126 ×体重( kg)-0.1603表1-1:不同年龄人体基础代谢率表1-1 中国人正常基础代谢率平均值[kJ/(m2•h)]年龄11~15 16~17 18~19 20~30 31~40 41~50 >51男195.5 193.4 166.2 157.8 158.7 154.1 149.1(46.7) (46.2) (39.7) (37.9) (37.7) (36.8) (35.6)女 172.5 181.7 154.1 146.5 146.4 142.4 138.6 (41.2) (43.4) (36.8) (35.1) (35.0) (34.0) (33.1)注:()内数值为kcal/(m2.h)公式:人体一日基础代谢能量消耗= BMR×身高(m2)×24计算举例:一个60kg体重身高175cm的30岁男子M2 = 1.75m2该年龄基础代谢率为37.9kcal/m2/h,该体表面积每小时的BM:37.9kcal×1.75=66.325kcal24小时的基础代谢能量消耗:66.325×24 = 1591.8kcal(6653kJ)1.肌肉越发达,活动时,消耗的能量也越多2.体重超重者,做相同活动,消耗的能量也越多3.活动时间越长,强度越大,消耗的能量也越多3、食物特殊动力作用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即食物热效应。

指因为摄食过程引起的热量消体力活动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耗,即摄食使能量消耗额外增加。

对人体不是效益而且一种损耗。

人体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素 PPT课件

人体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素 PPT课件

(岁)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0 25
221.8
214.6 206.3 197.7 189.9 179.9 177.0 174.9 170.7 164.0 161.5 156.9
53.0
51.3 49.3 47.3 45.2 43.0 42.3 41.8 40.8 39.2 38.6 37.5
体表面积(m2)=0.00659×身高(cm)+0.0126×体重(kg)-0.1603 然后再按年龄、性别查表,计算BMR。
人体基础代谢率
年龄 男 KJ/m2 Kcal/m2 KJ/m2 女 Kcal/m2 年龄 ( 岁) 30 35 40 45 50 55 60 KJ/m2 154.0 152.7 151.9 151.5 149.8 148.1 146.0 男 Kcal/m2 36.8 36.5 36.3 36.2 35.8 35.4 34.9 KJ/m2 146.9 146.4 146.0 144.3 139.7 139.3 136.8 女 Kcal/m2 35.1 35.0 34.9 34.5 33.9 33.3 32.7
221.8
214.2 202.5 200.0 179.1 175.7 168.6 158.8 151.9 1485 147.7 147.3
53.0
51.2 48.4 45.4 42.8 42.0 40.3 37.9 36.3 35.5 35.3 35.2
65
70 75 80
143.9
141.4 138.9 138.1
第一章
人体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素
主要内容
营养与能量 蛋白质与氨基酸 脂类 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 矿物质 水和其他非营养素成分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课件(共38张PPT)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课件(共38张PPT)

食物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无机盐,不同的食物中无机盐的种类和含 量都不同。无机盐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参与构成人体组织,能维持人 体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缺碘会使甲状腺肿大, 又称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粗脖子病)。

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绿叶蔬菜、瓜果、胡萝卜等植物性食 物中,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内合成维生素A。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4)常吃适量鱼、禽、蛋和瘦肉。 (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基本原则:
(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9)如饮酒应限量。 (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1)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常常点滴葡萄糖溶液来提供能量。 (2)大病初愈的人应该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促进细胞的修复和 更新。 (3)脂肪摄入过多,会造成身体肥胖,导致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高 血糖,同时身体肥胖也会给体内的各个器官带来压力,比如气喘、心脏 不适等。
饱和脂肪酸会加速合成胆固醇,吃多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而不饱和 脂肪酸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
取唾液的方法:用凉开水将口漱净,口含一块脱脂棉,约1分钟后用镊 子取出,并将其中的唾液挤入试管;或用凉开水漱口后,舌尖抵在下颌 门齿的下方,约3分钟后,略微张开口,将下唇搁在另一小烧杯口上,唾 液就会沿着下唇流入烧杯中。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促进物质发生变化的有机物。唾液淀粉 酶的分解作用最强的温度是37 ℃,与人体口腔的温度一致。 低温或高温都会影响唾液淀粉酶的分解作用。

4.2 人体的营养知识点-背诵、默写2021-2022学年七年级生物人教版下册

4.2 人体的营养知识点-背诵、默写2021-2022学年七年级生物人教版下册

三四层,主要提供蛋白质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六大营养物质:(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非能源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是主要供能物质(病人无法正常进食时,通常静脉注射葡萄糖,补充能量)脂肪是备用能源 ; 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重要原料。

两种微量必需物质:无机盐和维生素 ; 一种含量最多物质:水(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离开 水 无法进行,它是生命延续最必需的物质。

)2、 常考的缺乏症:①患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可能缺钙 或缺 维生素D ;②缺 铁 会导致缺铁性贫血;③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缺 碘 ,食用 海带、紫菜可预防;④夜盲症缺 维生素A ,食用胡萝卜、猪肝可预防;(胡萝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体内可以转换成维生素A )⑤脚气病缺维生素B1;⑥坏血病或牙龈出血缺维生素C ,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可预防。

3、“第七大营养素”是 膳食纤维 ,它可以 促进 消化,但 不能 被人体消化。

组长签字: 背诵日期: 。

1、六大营养物质:(能源物质: )(非能源物质: )是 供能物质(病人无法正常进食时,通常静脉注射 ,补充能量)是 能源 ; 是 和 身体重要原料。

两种微量必需物质: ; 一种含量最多物质: 。

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离开 无法进行,它是生命延续最必需的物质。

3、常考的缺乏症: ①患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可能缺 或缺 ; ②缺 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③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缺 ,食用 可预防;④夜盲症缺 ,食用 可预防;⑤脚气病缺 ;⑥坏血病或牙龈出血缺 ,食用 可预防。

、“第七大营养素”是 ,它可以 消化,但 被人体消化。

5、关于实验:设置 (同一实验同一条件下多做几次);取数据的 。

第三节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1、 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

“全面”是摄取的营养素(六大类营养物质和膳食纤维)要齐全;“平衡”是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合适,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人体的营养》会考考点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人体的营养》会考考点

七年级下册第二章人体的营养【考点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大类:2、无机盐的作用3、维生素的作用★注:六大类营养物质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是有机物,水和无机盐为无机物,维生素是唯一不需要消化就可以被吸收的有机物。

现在,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大类营养素。

【考点2】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重点)1、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考点3】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的过程(重点)1.食物的消化: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1)消化的分类①物理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②化学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可以直接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④水、无机盐、维生素不需要消化就可以直接吸收利用2、营养物质的吸收(1)人体可直接吸收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

(2)物质吸收部位:①胃:少量水、无机盐和酒精②小肠: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和甘油、大部分水、无机盐维生素③大肠: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3)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①5—6米长,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提供了充分的消化和吸收时间;②内表面具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③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④小肠内有各种消化液和肠腺,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

★①②③属于结构特点,④属于功能特点。

【小贴士】1、小肠中有多种消化液适于小肠的消化作用,小肠很长、内有绒毛等适于消化作用。

2、脂肪在肝脏中消化成脂肪粒属于物理消化。

3、口腔主要进行物理消化,除淀粉消化为麦芽糖是化学消化。

4、第七类营养素是膳食纤维。

5、脚气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脚气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

第二节人体的营养知识点汇总-2023-2024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人体的营养知识点汇总-2023-2024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人体需要的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1)有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

(2)无机物:水、无机盐。

(3)供能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4)非供能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5)供能顺序:糖类→脂肪→蛋白质。

2.三大供能物质的功能糖类:主要能源物质;脂肪:备用能源物质;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的重要原料。

3.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

人无法消化纤维素,纤维素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对人体维持健康的状态有重要作用。

4.水: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

水参与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

5.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6.维生素:属于简单的有机物,种类很多,它们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而且人体的需要量也很小,但它对人体的作用却很大,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替代的。

脚气病、消化不良等脚气病≠脚气:脚气病是由于人体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而脚气是由真菌引起的,二者的病因和症状都不相同。

7.探究实验: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了解)步骤:(1)取一支锥形瓶,注入30毫升水,再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2)在锥形瓶里放一支温度计。

(3)参照右图安装好实验装置,并测定水温。

(4)称出一粒干燥花生种子的质量,将这粒种子放在火焰上点燃。

(5)将刚刚燃烧的花生种子尽快放到锥形瓶底部。

待这粒花生种子完全燃烧后,再次测量水温。

1克食物释放的能量=4.2 焦×水的毫升数×(加热后水温-加热前水温)注意事项:①选用的食物应是容易燃烧的②食物应充分燃烧③温度计应避免碰到装置的壁上和底部④待温度计水银柱不再上升时再读数⑤设置重复组同等条件下重复试验(3次),结果取重复组的平均值思考:(1)测定的数据与教科书第40~41页附表中的数据有差别吗?原因是什么?有差别。

《食品营养与保健》第二章营养学基础知识

《食品营养与保健》第二章营养学基础知识

蔗糖
(sucrose)
麦芽糖
(maltose)
乳糖
(lactose)
海藻糖
(trehalose)
1葡萄糖 1果 糖
2葡萄糖
1葡萄糖 1半乳糖
2葡萄糖
(二)双糖
1.蔗糖 蔗糖是从糖料作物甜菜或甘蔗中提取出来的
。具有增加机体ATP的合成、解毒保肝、止 血消炎作用。 过度摄入蔗糖会引起健康问题,比如龋齿的 发生,对于肥胖症、糖尿病人要严格限制蔗
碳水化物分类、食物来源
营养学上一般将其分为四类
单糖 双糖 寡糖
多糖
两分子单糖 可消化寡糖 非消化寡糖 可消化多糖 非消化多糖
(一)单糖
以己糖为主,食物中主要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还有少量其它糖类
1.葡萄糖
它是在人类空腹时唯一存在的单糖。人体的血 糖就是指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葡萄糖主要由淀粉 水解而来。此外,还可来自蔗糖、乳糖等的水解。 它是机体最方便吸收、利用的单糖。有些器官实际 上完全依靠葡萄糖供给所需的能量。例如,大脑中 无能量贮备,须有葡萄糖提供,每日约需100~ 120g葡萄糖。要维持大脑进行正常工作,必须保 持一定的血糖水平,因此在早餐仅提供牛奶加鸡蛋 这样的高蛋白质食物是不符合营养学要求的。
种类
2、必需脂肪酸(EFA)的 概念和种类
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EFA)的概念
是机体生理需要,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 物供给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亚油酸(n-6)、 α-亚麻酸(n-3) 。
必需脂肪酸的食物来源和需要量
来源
(1)最好的食物来源是植物油。 尤其是橄榄油、棉油、豆油、玉米 胚芽油、芝麻油和菜油等。
成比例: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 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1:1:1 4、SFA摄入量不大于总能量的10%; EFA摄入量一般 认为不应少于总热能的3%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和能量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和能量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和能量人体需要各种营养素和能量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吃的食物可以提供给我们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和能量。

本文将对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和能量进行详细讨论。

一、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它们主要存在于谷物、蔬菜、水果、豆类等食物中。

碳水化合物分为简单碳水化合物和复杂碳水化合物两种类型。

简单碳水化合物包括葡萄糖、果糖等,它们能够迅速被身体吸收和利用,提供能量。

而复杂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纤维等,它们需要更长时间来消化,提供持续的能量。

二、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构建各种组织和器官所必需的营养素,它们存在于肉类、鱼类、奶制品、豆类等食物中。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其中有九种氨基酸被称为人体必需氨基酸,因为它们不能被人体合成,必须通过饮食摄入。

蛋白质不仅提供能量,还参与体内的代谢过程、维持免疫系统功能等。

三、脂肪脂肪是人体储存能量的主要形式,它们存在于植物油、动物脂肪、坚果和种子等食物中。

脂肪不仅提供能量,还是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细胞膜的主要构成成分。

然而,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应注意适度摄入脂肪。

四、维生素维生素对于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常见的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等。

维生素主要通过食物摄入,但有些维生素也可以由身体合成。

不同的维生素在人体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增强抵抗力、维持血液凝固、促进骨骼健康等。

五、矿物质人体需要各种矿物质来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常见的矿物质有钙、铁、镁、锌、钾等。

这些矿物质对于维持骨骼健康、血红蛋白合成、神经传导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矿物质在人体中所需量不同,因此需要注意均衡摄入各种矿物质。

六、水水是人体最基本的需求,对于所有的生理功能都至关重要。

人体的许多化学反应都需要水的参与,它还帮助维持正常的体温、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等。

因此,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对于确保身体正常运作非常重要。

第二节能量及宏量营养素资料.

第二节能量及宏量营养素资料.

中等
极重 很重
影响因素:(1)肌肉发达程度(2)体重(3)活动强度、时间(4)工作熟练程度。
(3)食物热效应 (thermic effect of food,TEF)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specific dynamic action,SDA)
由于进食而引起能量消耗额外增加,食物摄取、 消化、吸收、代谢转化等过程中热能消耗。
第二节 能量及宏量营养素
能量
CHO
Pro
Fat
Macronutrients
Energy produced
蛋白质
Protein
脂类
Fat
碳水化物
Carbohydrate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种类 矿物质
Mineral
维生素
Vitamin

Water
图 能量的转移、贮存和利用
一、能量概述
1g CHO→16.8kJ (4.0 kcal) 1g Fat →37.6kJ(9.0 kcal) 1g Pro →16.7kJ (4.0 kcal) 1g 乙醇→29.3kJ (7.0 kcal) 热能 (energy) 热 能 维持体温恒定 不断向环境中散发
• (2)氮折算成蛋白质的折算系数
• 样品中Pro(g%)=每克样品中含氮量(g) • ×6.25×100%

折算系数见表3-5
2、氨基酸
蛋白质由氨基酸以肽键连结 在一起。不同的氨基酸有不同 的支鏈,用于合成蛋白质的氨 基酸主要有22种。
• (1)氨基酸的分类
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 次序和空间结构的不同,构成了无数 功能各异的蛋白质。 • 脂肪族、 • 芳香族、 • 杂环AA。
(1)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BM)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人体需要的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2、人体内三大重要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3、人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奶、蛋、鱼、肉等)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富含糖类的食物:蔗糖、大米、小麦、馒头、马铃薯、红薯等脂肪:备用的能源物质, (富含脂肪的食物:花生、动(植)物油、肥肉、大豆等 )4、水约占体重60-70%,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

5、维生素是不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提供能量,人体需要量很小,但不能缺乏,否则影响生长甚至患病6、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P22-23表格)缺乏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

缺乏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维生素D可以促进磷、钙的吸收和骨质发育。

7、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碘(地方性甲状腺肿)、锌(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第二节消化和吸收1、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书P29图4-22、P31解读曲线图)。

2、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道是一条长长的管道。

消化腺可分为两类:有的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如肝脏,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如肠腺。

3、消化道由上到下依次是:①口腔——牙齿的咀嚼磨碎食物,舌的搅拌使食物和唾液混合②咽和食道——食物的通道,没有消化作用③胃——通过蠕动,使食物和胃液混合,并初步消化④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的起始部位是十二指肠)⑤大肠——使食物残渣推向肛门(大肠的起始部位是盲肠)⑥肛门——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4、消化腺①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淀粉―唾液淀粉酶→麦芽糖)②胃腺——分泌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③肠腺——分泌肠液,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④胰腺——分泌胰液,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⑤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5、注意:唾液腺、肠腺、肝脏位于消化道外,肠腺和肝脏分泌的消化液注入到十二指肠后与食物接触。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知识点总结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大类: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能源物质:糖类:人体日常活动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脂肪:一般情况下,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保温;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非能源物质: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水是人体需要最多的营养物质。

无机盐:含量不多,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

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2.几种无机盐的作用:3.维生素的作用:4.“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1.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2.探究试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见书P27—28)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牙齿的切碎和磨碎以及舌的充分搅拌,能使唾液更加充分地与食物碎屑混合,更好地促进淀粉的变化。

淀粉是糖类,但没有甜味,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有甜味。

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将馒头切碎是模拟牙齿的咀嚼,试管放进37℃温水中是模拟人体口腔温度,搅拌是模拟舌的搅拌功能。

3.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唾液腺分泌唾液,帮助初步消化淀粉咽:食物与气体的共同通道(消化道与呼吸道在这交汇)食道:能蠕动,将食物推进胃中胃:(1)胃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2)胃腺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1)起始部分叫十二指肠,肝脏分泌的胆汁与胰腺分泌的胰液由此流入小肠(2)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3)通过蠕动,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大肠: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肛门:粪便由此排出消化腺: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胰腺: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胃腺: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4、小肠的结构特点: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 172.4 181.6
154.0 146.4 146.9 142.3 138.5
➢ 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
•体型与体表面积 •年龄 •性别 •内分泌 •应激状态 •气候等
(二)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消耗(食物热效应--TEF)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SDA)现称食物热效应。 即指摄食过程中引起热能的额外消耗。
➢供给量
我国劳动强度分级(年龄范围18-45岁)
男性
kcal
女性
kcal
极轻体力劳动
2400
极轻体力劳动
2100
轻体力劳动
2600
轻体力劳动
2300
中等体力劳动
3000
中等体力劳动
2700
重体力劳动
3400
中等体力劳动
3000
极重体力劳动
4000
极重体力劳动
不同国家三大营养素摄入
70 60 50 40 30 20 10
Section 7
热能
energy
一、概述:
➢热能单位 焦耳 (Joule J)国际通用单位 千焦耳 (kiloJoule KJ ) 兆焦耳(megaJoule MJ) 千千卡 (kcalories kcal)
1kcal指1000g水的温度由15°C上升到 16°C所需的热量
1J是指用1牛顿力把1kg物体移动1m所需 的能量
(一)基础能量消耗(basal energy expenditure BEE)
指维持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最低热能消耗。 即人体在安静和恒温(20-25C),禁食后1214小时,静卧放松而又清醒时的热能消耗。
➢基础代谢(kJ)= 体表面积(㎡)×基础代谢率 (kJ/m2.h)×24h
➢体表面积(㎡)= 0.00659×身高(㎝)+0.0126×体重 (㎏) -0.1603
➢热能单位换算关系
1kcal=4.184kJ 1kJ=0.239 kcal 1000kcal=4.184MJ 1MJ=239kcal
➢热能系数 (生理千卡价)
碳水化合物 17.15kJ×0.98(消化率98%) 4.1kcal×0.98
=16.8kJ/g
=4kcal/g
脂肪
39.5 kJ×0.95(95%)
0 中国
日本
美国 理想型 西德
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脂肪
•活動60 分鐘所耗的热能: 跑步 352千卡; 開車 82千卡; 打網球 352千卡; 打拳 450千卡; 打台球 300千卡; 騎馬 276千卡 ; 滑雪 354千卡; 郊遊 240千卡 ; 散步 132千卡 ; 仰臥起坐 432千卡; 打高爾夫球 186千卡 ;
三、膳食热能来源及供给量
➢来源:碳水化合物60-70%、脂肪20-25%、蛋白质10-15%
➢可能原因:进食、 能量转换、 产热营养素 在体内的合成代谢
➢消耗能量:碳水化合物消耗5-6%、 脂肪45%、蛋白质30%
(三)体力活动所消耗的热能
占主要部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劳动强度、 持续时间、 熟练程度等有关。
➢各种活动的耗能
•活動30分鐘所消耗的热能: 游泳 518千卡; 騎自行車 92千卡; 爬樓梯 141千卡; 洗衣服 57千卡;打掃 114千卡; 快步走 114千卡; 跳繩 224千卡 ;跳舞 150千卡
4.95kcal×0.95
=37.6kJ/g
=9kcal/g
蛋白质(23.64kJ-5.44kJ)×0.92(92%) (4.75-1.3)×0.92
=16.7kJ/g
=4kcal/g
呼吸商:食物在体内氧化生成CO2与同时消耗O2的体
积比。
二、人体热能消耗
➢维持基础代谢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食物热效应) ➢体力活动
➢基础代谢率(BMR):是指人体处于基础代谢状态 下,单位时间内人体体表面积 每平方米所消耗的热能。
我国正常人BMR平均值[kJ/㎡.h]
年龄 11-15 16-17
18-19 20-23 31-40 41-50 >50
男 195.4 193.6
166.1 158.6 157.7 154.3 14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