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李嘉图简介

合集下载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3、降低地租增加资本积累。
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
(二)李对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认识
(1)没有使用价值就不会 有交换价值;
重点
1、批判斯密
(2)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 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来 决定。
2、提出一元劳动价值论 3、对斯密劳动价值论的发展
(1) 在商品生产中存在新价值的创造和旧价值的转移; (2)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来决定,而非个别劳动时间。
相 同 点
都认为使用价值不能成为交换价 值的尺度,都认为商品的价值由 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
三、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
(一)李的收入分配理论
1、李的一元收入分配理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李的相对工资理论(第一个提出)
观点一: 工资和利润来自 雇佣工人之劳动;
观点二:地租也是工人劳 动的产物;
观点三:如果工资、利润、地 租都增加,但工资、地租增量 少于利润,则地租和工资相对 下降。
李嘉图其人及其理论
• 大卫· 李嘉图 • (David Ricardo,1772-1823)
李嘉图是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继 承和发展了斯密经济理论中的精华,使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 了最高峰。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 成者。 李嘉图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资产阶级犹太移民家庭,在 十七个孩子中排行第三。童年所受教育不多,只受了两年商 业教育,14岁时,随父亲从事证券交易活动,16岁时便成了 英国金融界的知名人物。1793年21岁的李嘉图独立开展证券 交易活动,很快便获得成功,25岁时他已拥有200万英镑财 产,购置了一份地产。这时的李嘉图深感早年教育不足,因 此在经济生活有了保障以后开始自学。1799年的一次乡村度 假里,他偶然阅读了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 研究》,这是他第一次接触经济学,从此,对政治经济学发 生兴趣并开始研究经济问题。当时英国突出的经济问题是 “黄金价格”和“谷物法”,他热心地参与这两个问题的辩 论。1809年,发表了他的著名论文《黄金价格》,走上了经 济学之路。直到1819年达到经济学巅峰。

李嘉图

李嘉图
级差地租一:
级差地租二:
内涵的边际报酬递减把用在第一等 土地上的原有资本增加一倍,虽然
外延的边际报酬递减在社
会发展过程中,当次等土 地投入耕种时,头等土地
产量不能加倍,但它却可能增加,
这个数量超过把同一资本应用于 (其他的)土地所能获得的量。在 这种情况下,资本将宁愿应用于旧 有土地上,而且同样会产生地租。
相对工资是指在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工人所 得工资与资本家所得利润、土地所有者所得地 租相比较的工资。雇佣工人的相对工资下降, 意味着在资本主义的国民收入中,工人阶级所 在的份额下降,工人阶级与其他阶级收入差距 拉大。 李嘉图的相对工资理论,从量的方面揭示出资 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的对立。
学术思想收入分配理论
李嘉图还提出了相对工资理论。 他认为一国的产品要以地租、利润和工资的名 义分配给三个主要的社会阶级。产品在三个阶 级间的分配比例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中是不同的。 要正确判断地租率、利润率和工资率,不能根 据某一阶级所获得的绝对产品量,而应根据所 得的相对产品量,也就是根据这种产品所必须 的劳动量。
学术思想收入分配理论
二.利润论
利润在李嘉图的经济理论中具有双重含义: (1)指本来意义上的利润,是剩余价值与全
部垫支资本之比;
(2)指剩余价值
学术思想收入分配理论
李嘉图研究了工作日的长度与劳动强度不变的 情况下,工资与剩余价值的相互关系,得出了 彼此相关的三条定律: (1)不论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动,一定长度的 工作日劳动者总是生产相同的价值产品,虽然 产品的数量及个别产品的价值有增减; (2)工资与剩余价值变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学术思想李嘉图等价
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巴罗(Robert Barro)在 1974年发表论文《政府债券是净财富吗》进一 步阐述了李嘉图的这种观点。

大卫李嘉图

大卫李嘉图

与此同时,他进一步加紧自己的经济研究,这个时期的主要成 果,就是1809年8月29日用“黄金的价格”作标题在《晨报》 发表的论文,奠定了他的货币数量说的基础。 第三个时期(1810-1819年)。这十年是李嘉图政治经济 学研究的黄金时期。由于《黄金的价格》一文涉及当时英国的 许多重大经济问题,引起了一场较大的争论,同时下院又成立 了一个“金块委员会”,从而使他成为经济学界有名的人物, 并且也更进一步激励他从事经济研究,除了写有关争论的文章 外,李嘉图还结识了当时政治经济学界、思想政治界的有名人 物。其中突出的有马尔萨斯、边沁等。 1813-1814年,英国发生了关于谷物条例的争论,这次争 论的焦点是,是否应对外国谷物采取限制进口的政策。由于资 本主义的发展,英国急需大量外国谷物,只有外国谷物的大量 进口,才能保证谷物的底价,从而保持较低的工资,这是资产 阶级所迫切需要的,但地主阶级却从反对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 出发,要求限制谷物进口。李嘉图和马尔萨的对立。李嘉图在1815 年发表了《论谷物低价对于资本利润的影响》一书,对马尔萨 斯的观点给予批评。这本书的主要观点,以及它所引发的支持 和反对,促使他写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原理》于 1817年发表,是李嘉图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政治经济学学说 的系统表述。它集中了当时资产阶级的要求和呼声,在当时起 了很大的作用。这本书的写作和成功,标志着“李嘉图学派” 的形成,这一学派的主要成员由詹姆斯· 穆勒和麦克库洛赫等。 第四个时期(1819-1823年)。“李嘉图学派”形成后, 他的学生和朋友就鼓动他从事政治活动,1819年2月,李嘉图 靠着他的经济学说和经济实力——他用两百英镑无息贷款借给 他选区的选举操纵人,当选以后,他积极参加国会工作,共做 了126次发言,不仅对通货、赋税、公债、农业、关税等经济 问题,而且对社会改革,出版自由、公共集会等都发表了代表 资产阶级利益的意见,从而得到当时资产阶级的热烈拥护。 1823年9月12日,李嘉图由于耳朵发炎,经过几个小时的 剧烈疼痛,就去世了,时年51岁。

大卫李嘉图——传奇的经济学奇才

大卫李嘉图——传奇的经济学奇才

大卫·李嘉图——传奇的经济学奇才李嘉图的人生,可谓是年轻人奋斗的经典楷模。

出身豪门——逐出家门——蛰伏奋斗——功成名就。

在17世纪的中期,有一位西班牙的大公,和一位犹太女子结了婚。

他们生了五个儿子,其中的三个成为犹太人,取了以色列的名字。

在那个时候,大公是西班牙最高教俗贵族的称号。

而犹太人则受到严重的迫害,他们不得不迁移到意大利去避难。

后来他的后代们又逐渐迁移到了荷兰,开始在阿姆斯特丹定居下来。

1692年,大公的一个后代,大卫·以色列·李嘉图和一位意大利犹太人结婚。

他们生下了两个男孩:塞缪尔·以色列·李嘉图和约瑟夫·以色列·李嘉图。

后一位就是我们的主人公大卫·李嘉图的祖父。

据说,约瑟夫·李嘉图曾经回到过西班牙,带回来一位妻子。

他的妻子去世之后,约瑟夫又和一位叫汉纳·阿巴的女子结婚,并生了四个男孩和两个女孩。

男孩中最小的一位,亚伯拉罕·伊斯雷尔·李嘉图,出生于1750年,就是大卫·李嘉图的父亲。

李嘉图的父亲没有受到过正规教育,他年轻的时候到英国旅行,被英国的优越状况所吸引,于是加入了英国国籍,并在这里定居了下来。

亚伯拉罕·李嘉图在伦敦很容易就找到了工作。

并且按照犹太人的习俗,他很早就结婚了。

他的妻子,艾比盖尔·德尔瓦里,也是犹太人,并且她的家族是西班牙最古老最有势力的犹太家族之一。

李嘉图家族和德尔瓦里家族都有着坚定的宗教信仰。

依靠着自己的努力和精明的头脑,加上妻子家族的支持,亚伯拉罕·李嘉图很快成为一个生意兴隆的商人和经纪人。

亚伯拉罕·李嘉图,一共有17个孩子,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排行第三,出生于1772年4月19日。

虽然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亚伯拉罕在教育子女方面很独特。

他根据犹太人的教规,以一套严厉的家规约束着众多的子女,培养他们诚实、独立和自信的品质。

李嘉图

李嘉图
大卫· 李嘉图
一.生平简介
二.价值理论 三.货币理论
大卫· 李嘉图(David Ricardo, 1772—1823)
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 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 最有影响力的古典经济学家 金融家、社会活动家
一.生平简介
沉淀
一.生平简介
1772年,出生于英国犹太资产阶级家庭 1786年,跟随其父在伦敦交易所参加实际工作 1793年,与教友派女子结婚,断绝父子关系 1799年,研习斯密《国富论》,产生极大兴趣 1809年,在《晨报》上发表“黄金的价格”、 “答 银行纸币之友”、“再答银行纸币之 友” 1817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823年,因病去世
流通中的货币只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一旦货 币投入流通都要用于购买,不论它是金属货币 还是银行券,因此货币供给过多或过少时,都 要引起货币价值的变化。
错误的原因: 混同了纸币流通规律和货币(金属货币)流通 规律。 纸币会全数流通,如果其数量超过代表的金属 货币,自然会出现贬值。 金属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则不然,因为多于流通 需要的金属货币会作为储藏手段退出流通。
马克思对李嘉图价值难题的破解
第一,劳资交换是可变资本与劳动力的交换,工 人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价值的部分,构成 资本家的剩余价值。 第二,不同资本之间的竞争导致平均利润率从而 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平均利润与剩余价值在 数量上的不一致是由总剩余价值的分配引起的, 不能从生产劳动直接观察到。
三.货币理论
动相交换与存在剩余价值的矛盾。就是说,如果资本
家支付了全部劳动,就不存在剩余价值;如果资本家 扣除了剩余价值,就违背了等价交换规律。 第二,价值规律与平均利润规律的矛盾,即等量资本 获得等量利润与劳动价值论的矛盾。就是说,如果利

大卫李嘉图

大卫李嘉图

PA R T
ONE
作品理论
理论基础
• 大 卫 ·李 嘉图继承和发 展了亚 当 ·斯 密 创 立 的 劳 动 价 值 理 论 , 并 以 此作为建立比 较优势理论的 理论基础。
• 在分析论述比较优势理论中,李嘉图赋予劳动以重要的地位,他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开宗明义就指出,"一件 商品的价值,或曰用以与之交换的任何其他商品
PA R T
ONE
生平
早年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 生于犹太人家庭,父亲为证券交易所经纪人。12岁到 荷兰商业学校学习,14岁随父从事证券交易。1793年 独立开展证券交易活动,25岁时拥有200万英镑财产, 随后钻研数学、物理学。1799年读亚当·斯密《国富论》 后开始研究经济问题,参加了当时关于黄金价格和谷 物法的讨论,1817年发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819年选为上议院议员。
既然诸多原因决定了同一种商品在不 同的国家其相对价值各异,那就给各 国参与国际贸易获取贸易利益留下了 可利用的空间。然而此处的前提必须 是各国都能找准自己同他国比较的有 利之处,即确定它们各自的比较优势。
基本原则
• 李嘉图也像斯密一样,采取了由个人经济行为推广至国家经济行为的办法,来分析论证他所说的比较优势 以及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贸易模型。
• 既然国际间生产要素的不流动性打断了各国间利润均等化的进程,既然基于各种原因,每一个国家都可能 有"某种具有优势的产品",而且"这种优势还相当可观",那么,"各国都更为合理地分配它的劳动资源,生 产这种具有优势的产品",并"将其用于相互交换,各国就都能得到更多的利益"。
基本原则
• 同斯密相反,李嘉图强调的是在相互比较的基础上,两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所处优势或劣势程度的差异, 以及由此产生的贸易机会和贸易利益。因为葡萄牙在葡萄酒的生产上优势更大(葡萄牙葡萄酒的生产成本为 英国的2/3,毛呢的生产成本为英国的4/5),而英国在毛呢生产上劣势较小(英国毛呢的生产成本为葡萄牙的 1.1倍,葡萄酒的生产成本为葡萄牙的1.5倍)。就像生产鞋和帽子的两个工匠一样,只要葡萄牙致力于生产 葡萄酒,英国致力于生产毛呢,然后进行相互交换,两国就都能获得贸易利益。

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价值理论悖论
后来,人们用水与钻石来概括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所 面临的“价值悖论”:水对人极端重要,是生命的支柱 ,但在通常情况下,价格却很低;而钻石是奢侈品,对 于人的生存而言没有任何用处,通常情况下价格却很高 ,为什么?李嘉图始终没有能够解决这个难题。到了 1870年代,边际主义兴起,经济学家才能够解答这一问 题。答案很简单:价值只能来自个体消费者的主观评估 。我可能花了30年时间研究一种东西,但拿到市场上却 没有一个消费者问津,那么,它就没有任何经济价值, 不管我就这上面投入了多少劳动。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是 消费者评估的结果,商品和服务的相对价格是由消费者 对这些产品的评估和欲望之水平和强度所决定的。
商业天才
因为,两年前,英国宣布脱离金本位制,英镑正在经历 剧烈波动,年轻的金融家李嘉图不能不思考货币问题。 因此,很容易理解,李嘉图最初的经济学研究几乎完全 集中在货币问题上,他的第一篇文章就是《黄金的价格 》。 发表这篇文章已经是1809年了,在这之前长达十年,即 从27岁到37岁,是李嘉图学习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时期。 这中间,他得到了英国当时著名学者、功利主义的创始 人詹姆斯· 穆勒(即后来写《论自由》的密尔的爸爸)的 无私帮助。李嘉图虽然是天才,但搞经济学还得学会研 究问题,尤其得学会写文章。对于没有好好上过学的李 嘉图来说,这方面的训练是痛苦的,但又是绝对必要的 ,否则,我们也不会看到他那11大卷著述了。
李嘉图以相对工资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 经济利益关系。
二、利润理论
1、利润
利润是资本所有者的收入,是劳动者创造价值的一 部分。 利润在李嘉图的经济理论中具有双重意义: 一是指本来意义上的利润,是剩余价值与全部垫支 资本之比。 二是指剩余价值,是利润与垫支在工资上的资本相 对比。

5 大卫·李嘉图

5 大卫·李嘉图

工资理论


工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收入,是劳动所创造价值的 一部分,也是劳动者自身的价值或价格。 劳动的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自然价格相当于平均 工资水平,因国家、地区、时期不同,随着历史道 德、风俗习惯的不同而有变化,各国劳动者工资的 多少与差异还因社会改良与劳动生产率的发展不同 而变化。市场价格是实际支付的价格,从劳动的供 求关系变动,围绕劳动自然价格上下波动,不断趋 向于劳动的自然价格。
地租理论


地租是为使用土地原有和不可摧毁的生产力而付给 地主的那一部分土地产品,是投入土地的劳动产品 价值一部分,是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由于资 本家之间相互竞争,争向地主租种土地,这个超额 利润就转化为地租。 地租的产生是因为土地数量有限而且质量不同。运 用等量资本或劳动耕种不同质量、位置不同,以及 在同一土地上连续投资所得结果不同而产生的差额 构成地租。前者为级差地租的第一种形式,后者属 于级差地租的第二种形式。
资本构成不同对价值的影响

“资本”变化条件下的价值决定:在这种情 况下李嘉图认为劳动决定价值的原理因使用 “资本”的变化而发生变更,如:
固定资本 工资
5000 5000
工资 5000 5000
工人 P’10%
100 100
工人 100 100
产品价值
5500 5500 第一年
谷物 机器
0 0
500 500
大卫· 李嘉图



生卒年:1772~1823。出生于伦敦犹太人的交易所经纪人家庭, 14岁随父从事交易所活动,25岁成为英国金融界巨富。 研究过数学、化学、物理、矿物学、地质学等,喜欢文学和哲学。 1799年读《国富论》开始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1817年4月发表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成为当时著名经济学家。 与马尔萨斯一直是十分亲密的朋友。1819年入选国会,致力于鼓吹 议会改革,反对谷物法、提倡自由贸易。 出色的善于推理的思想家 李嘉图式的恶习(熊彼特)

大卫李嘉图—-时代背景

大卫李嘉图—-时代背景

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是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经济理论中的精华,使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了最高峰。

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

李嘉图出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童年所受教育不多,曾随父亲从事证券交易活动,16岁时便成了英国金融界的知名人物。

21岁独立开展证券交易活动,很快便获得成功,25岁时他已拥有200万英镑财产。

这时的李嘉图深感早年教育不足,因此在经济生活有了保障以后开始自学。

1799年,他偶然阅读了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从此,对政治经济学发生兴趣并开始研究经济问题。

当时英国突出的经济问题是“黄金价格”和“谷物法”,他热心地参与这两个问题的辩论。

“金价论战”发生在18世纪末。

英国由于对拿破仑的战争处于财政困境,政府利用大量发行银行券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引起金价上涨,银行券贬值。

李嘉图在《晨报》上匿名发表了《黄金价格》引起了所谓“金价论战”的论战。

论战分为“金属派”和“反金属派”两方,李嘉图是金属派的首领,他以货币数量论为依据,认为金价上涨的原因是银行券发行过多,从维护工业资产阶级利益出发,要求有一个稳定币值的货币制度。

英国议会1815年通过了修订的限制外国粮食进口的保护贸易政策——谷物法。

谷物法维持和提高国内粮价,使地租增加,给土地所有者带来利益。

粮价提高使货币工资上升,又限制了利润的增长。

因此,谷物法的存废成为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斗争的一个突出问题。

李嘉图对谷物法提出尖锐的批评,与代表土地贵族利益的经济学家马尔萨斯进行了激烈论战。

这场辩论持续多年,直到1846年英国政府才废除了谷物法。

参加社会经济问题的辩论促进了李嘉图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和写作。

1817年他发表了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他也因此成为当时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

1819年,他被选为英国下议院议员。

他不仅揭露旧法规的弊病,主张进行议会改革,还提出一系列经济主张,如反对谷物法,宣传自由贸易,批评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建议进行币制改革等。

大卫·李嘉图

大卫·李嘉图

本增加一倍,虽然产量不能加倍,
但它却可能增加,这个数量超过 把同一资本应用于(其他的)土 地所能获得的量。在这种情况下, 资本将宁愿应用于旧有土地上, 而且同样会产生地租。
取决于这两
种土地在质量上的差别。
地租论
• 评价:把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作为形成的 原因;以“土地收益递减规律”为基础; 否认绝对地租的存在
• 考察的主要是农业用地的级差地租问题,
并将地租问题同劳动价值理论联系起来, 建立了级差地租理论的初步体系。
地租论
• 李嘉图认为地主是社会组织的唯一受益者
• 在李嘉图来看,地租是一种十分特殊的回

地租论
• 李嘉图举例说,假设有两个邻近的地主。其中一个地主的耕地 十分肥沃,他以一百个人的劳动力与一定的设备,便可以收成 1500单位的谷类。而另外一个地主的耕地则比较不肥沃;他以 同样的人力与同样的设备只能收成1000单位的谷类而已。这虽 然只是自然界的技术性事实,但是他却造成一种经济后果:在 较幸运的一方,每单位的谷价将便宜一些。由于两位地主皆必 须付出同样的工资与资本,因此收成多了500单位的地主,显然 较他的竞争者居于优势。
李嘉图学说的出发点:价值理论
李嘉图对这种观点采取了严肃的批判态度 • 斯密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 • 斯密主张生产资料在不同社会的性质不同, 从而得出原始社会使用劳动价值原理而资 本主义社会不适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李嘉图学说的出发点:价值理论
• 2、什么劳动决定商品价值 ·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 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 · 个别劳动和必要劳动 -决定商品价值的不是每个生产者实际 上所耗费的个别劳动,而是必要劳动
传奇一生
5、贵人相助 詹姆斯· 穆勒(James Mill,1773-1836) 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17661834) 萨伊(Jean Baptiste Say,1767-1832)

大卫李嘉图

大卫李嘉图

大卫李嘉图简介及思想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是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经济理论中的精华,使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了最高峰。

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

李嘉图出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童年所受教育不多,曾随父亲从事证券交易活动,16岁时便成了英国金融界的知名人物。

21岁独立开展证券交易活动,很快便获得成功,25岁时他已拥有200万英镑财产。

这时的李嘉图深感早年教育不足,因此在经济生活有了保障以后开始自学。

1799年,他偶然阅读了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从此,对政治经济学发生兴趣并开始研究经济问题。

当时英国突出的经济问题是“黄金价格”和“谷物法”,他热心地参与这两个问题的辩论。

“金价论战”发生在18世纪末。

英国由于对拿破仑的战争处于财政困境,政府利用大量发行银行券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引起金价上涨,银行券贬值。

李嘉图在《晨报》上匿名发表了《黄金价格》引起了所谓“金价论战”的论战。

论战分为“金属派”和“反金属派”两方,李嘉图是金属派的首领,他以货币数量论为依据,认为金价上涨的原因是银行券发行过多,从维护工业资产阶级利益出发,要求有一个稳定币值的货币制度。

英国议会1815年通过了修订的限制外国粮食进口的保护贸易政策——谷物法。

谷物法维持和提高国内粮价,使地租增加,给土地所有者带来利益。

粮价提高使货币工资上升,又限制了利润的增长。

因此,谷物法的存废成为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斗争的一个突出问题。

李嘉图对谷物法提出尖锐的批评,与代表土地贵族利益的经济学家马尔萨斯进行了激烈论战。

这场辩论持续多年,直到1846年英国政府才废除了谷物法。

参加社会经济问题的辩论促进了李嘉图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和写作。

1817年他发表了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他也因此成为当时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

1819年,他被选为英国下议院议员。

他不仅揭露旧法规的弊病,主张进行议会改革,还提出一系列经济主张,如反对谷物法,宣传自由贸易,批评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建议进行币制改革等。

李嘉图

李嘉图

1799年的一次乡村度假里, 他阅读了亚当· 斯密的《国富 论》,这是他第一次接触经济 学,由此对这个学科产生了兴 趣。 • 1817年,《政治经济学及赋税 原理》完成并出版。

学术思想
• • • • • 价值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工资理论 利润理论 税收思想
价值理论

李嘉图的价值理论的核心就是下一句话:“商品的价 值……取决于其生产所必需的相对劳动量。”根据这个理 论,他认为,劳动的价值(工资)是一定社会中为维持工 人生活并延续其后代通常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决定的,而利 润则决定于工资。
大卫.李嘉图
——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完成者
• • • • •
生平及简介 学术思想 等价理论与中国经济 研究方法对经济学的影响 对其评价
生平简介
• 大卫· 李嘉图(David Ricardo, 1772.04.18— 1823.09.11) • 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完成者,古典学派的最 后一名代表,最有影响力的古典经济学家。 • 李嘉图出生于伦敦的一个犹太移民家庭, 14岁时,他跟随父亲进入伦敦证券交易所学 习金融运作 。

但他把资本主义制度看作永恒的,只注意经济范畴的 数量关系,在方法论上又有形而上学的缺陷,因而不能在 价值规律基础上说明资本和劳动的交换、等量资本获等量 利润等,这两大难题最终导致李嘉图理论体系的解体。


李嘉图的研究方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他倾向于利用 严格的假设来支撑其论断,这种做法后来被熊彼特称作 “李嘉图恶习”。李嘉图出现问题的地方在于把这种抽象 直接应用于现实。马克思指出了它所存在的“科学上的不 完备性”。
对其评价

李嘉图以边沁的功利主义为出发点,建立起了以劳价 值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他继承了斯密 理论中的科学因素,坚持商品价值由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 决定的原理,并批评了斯密价值论中的错误。他提出决定 价值的劳动是社会必要劳动,决定商品价值的不仅有活劳 动,还有投在生产资料中的劳动。

国际分工理论-大卫李嘉图

国际分工理论-大卫李嘉图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19世纪初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出身于 犹太家族,父亲是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
12岁到荷兰的商业学校学习。 14岁回国,协助其父进行业务活动。 21岁时独立开展证券交易活动,很快获得成功。
25岁时他已成为拥有200万英镑财产的富翁了。 1799年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后开始研究经济问题,
参加了当时关于黄金价格和谷物法的讨论。
1817年发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819年选为下议院议员。
《谷物法》
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制订了 运ຫໍສະໝຸດ 关税等限制或禁止粮食进口的《谷物法》。
由于新兴资产阶级的极力反对,该法1846年被废除。
1、限制谷物进口 支付的工人工资
国内粮食价格
新兴资产阶级
工业竞争力下降
2、限制谷物进口
国内粮食价格
对工业品需求下降
3、限制谷物进口
外国高关税报复
阻碍本国工业品出口
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它们只生产两种产品。此即 所谓的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模型或2×2模型; 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 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 产率上的相对差异; 给定生产要素的供给量,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 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 规模报酬不变; 完全竞争市场; 无运输成本; 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
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另一 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不具有绝对优势的情况 下,这两个国家也可以根据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 易,并且贸易双方都可以获利。
决定互利的国际贸易的基础,不是绝对优势,而 是比较优势。

大卫。李嘉图

大卫。李嘉图

20120934 奚晨晓外国语学院大卫·李嘉图以及他对经济学的贡献大卫·李嘉图(1772-1823)是同亚当·斯密比肩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

一、生平1772年,李嘉图出生在英国伦敦的一个富裕犹太家庭。

李嘉图的父亲希望他可以子承父业从事国际贸易和金融行业,因此对他进行了针对性的相关教育。

李嘉图14岁的时候便进入了父亲的经济公司,凭借自己优秀的谈判能力,很快便崭露头角。

后来由于婚姻和宗教问题,李嘉图和家庭的关系开始疏远,也离开了父亲的生意。

为了养家糊口,李嘉图借钱开办了自己的经纪公司,并迅速发展起来。

26岁时,李嘉图便成为了富翁。

这时的李嘉图兴趣开始转移到科学研究上,他设立实验室,收集矿物,还加入了英国地质学会。

1799年,李嘉图和妻子度假的时候,偶然翻到了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从此,他的人生轨迹便发生了重大变化,人类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也由此诞生。

在读完《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后,李嘉图决定将空闲时间用于研究经济学。

他还参加了当时一些著名经济学家组成的小团体,定期讨论一些经济问题,这些经济学家有詹姆斯·穆勒、杰里米·边沁、托马斯·马尔萨斯等人。

1809年,李嘉图发表了他的首篇经济学论文《黄金的价格》。

李嘉图的经纪公司使他非常富有,1814年,42岁的李嘉图便退休了。

1817年,李嘉图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出版。

这本书在当时的影响不亚于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至今也是如此。

1819年,李嘉图在众议院中买到一个席位。

虽然当时流行富人在议院中捐官,但李嘉图凭借他的学识,很快就成为一位备受瞩目的财政专家,经常就货币银行、税收、经济等问题发表言论。

为了倡导自由贸易,降低英国生产中的整体成本,他大力呼吁废除实施了100多年的《谷物法》。

《谷物法》最终被废除,自由贸易和低成本为英国经济带来了长时间的迅速增长。

李嘉图及其思想简介

李嘉图及其思想简介




奇才经济学家
经济学刚刚诞生的时候,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是业余经济学家, 不管是英国的亚当· 斯密,还是法国的萨伊、巴斯夏。那个时候,大学 里面也没有经济系,政府也没有开办经济研究和顾问机构,要搞经济 学研究,就得自己先给自己找到饭碗。自己解决了生活问题,才能谈 得上研究经济学。而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正是这么一个典范,而 且,他也许是有史以来最富裕的经济学家。 在经济理论研究方面,大卫· 李嘉图算得上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奇才。 他27岁时才第一次读到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37 岁发表他的第一篇经济学论文。随后就一发而不可收,在他14年短暂 的学术生涯中,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著作、文章、笔记、书信、演说。 其中,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最具盛名。李嘉图的著作不像斯密那 样结构严谨,行文没有斯密那样流畅,词句也不如斯密那样华美,但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以更为精炼的理论架构,更加贴近现实的 语言与例证,全面论述了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 行机制,使他成为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19世纪初叶最 伟大的经济学家。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辟出专章, 集中讨论了国际贸易问题,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李嘉图及其思想简介
社会学1202班
小组成员:全素
2012311200229 刘欢欢 20123112002227 胡宇尘 2012311200221 桑杰旺姆 2012311200213 杨苗 2012311200214
目录:A.李嘉图生平简介 B.李嘉图成功佳话 C.李嘉图主要思想观点 D.影响及评价

csz1、3大卫·李嘉图的理论贡献及其政策主张

csz1、3大卫·李嘉图的理论贡献及其政策主张

2、劳动价值理论
工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围绕财富问题展开
增加资本积 累是实现财 富增长的必 富增长的必 要条件( 要条件(收 入分配影响) 入分配影响)
国 家 总 收 入
地租 利润 资本积累
(财富增长的必要条件) 财富增长的必要条件)
具体方式 是通过降低 地租
与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的比较
李嘉图的 相同点 不同点 斯密的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三、大卫·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
1、时代的产物
李嘉图的生活年代的英国社会状况 (1)大卫·李嘉图的生活年代的英国社会状况 李嘉图 (2)社会状况对经济理论发展提出的要求 内容: 内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 收入分配理论 经济自由政策主张 比较成本学说
①使用价值上 ②自由贸易上 ③经济自由与国家职能上 ④国际分工理论上
李嘉图的经济理论与政策主张逻辑框架
专题小结
17世纪中叶 背景: ------17世纪中叶-----背景: ------17世纪中叶---------斯密----李嘉图 代表人物: 配第----斯密----李嘉图(英国) 代表人物: 配第----斯密----李嘉图(英国) 布阿吉尔贝----魁奈----杜尔哥 布阿吉尔贝----魁奈----杜尔哥 ----魁奈---法国) (法国) 西斯蒙第(瑞士) 西斯蒙第(瑞士) 科学性: 科学性: 反对 主张 试图 局限性: 局限性: 包含庸俗成分 对待态度:历史的、辩证的思维,立足实际, 对待态度:历史的、辩证的思维,立足实际,
①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问题 ②价值的源泉问题 ① ② ③ ④ ⑤
①认识到 ②正确地揭示了 价值的源泉 ③颠倒了价值与 交换价值的关系

大卫·李嘉图

大卫·李嘉图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的写作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詹姆斯·穆勒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的写作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李嘉图的主要理论成果
1.
2.
3.
4.
劳动价 收入分 货币数 比较优 值论 配理论 量论 势理论
对李嘉图经济理论的评价
1
贡献
错误或不足
2
李嘉图学说的影响
1
追随者 詹姆斯·穆勒、麦克库洛赫
李嘉图学 说的影响
2
批判者 马尔萨斯谢谢观看
THANKS
嘉图 大卫·˛ 嘉图
制作:杨润民
大卫·李嘉图
演讲人:杨润民、 演讲人:杨润民、刘坤
大卫·李嘉图简介
大卫·李嘉图 大卫 李嘉图 (David Ricardo, 1772.04.18—1823.09.11) ) 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完成者, 古典学派的最后一名代表, 最有影响力的古典经济学家。
大卫·李嘉图特点
擅长思考,但不擅长写作。 擅长思考,但不擅长写作。
擅长演绎推理。 擅长演绎推理。
边沁功利主义哲学的徒孙。 边沁功利主义哲学的徒孙。
大卫·李嘉图的生平
大卫·李嘉图的生平 大卫 李嘉图的生平
大卫·李嘉图与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与亚当 斯密 大卫 李嘉图与亚当·斯密 李嘉图与亚当
大卫·李嘉图的科学建树 大卫 李嘉图的科学建树
决定价值的劳 动是社会必要劳动, 决定商品价值的不 仅有活劳动,还有 投在生产资料中的 劳动。

大卫·李嘉图

大卫·李嘉图
一位天才的经济哲学家
一个天才的业余经济学家
1、童年所受学校教育不多, 2、14岁就开始跟随父亲在交易所做事 3、16岁已是英国金融界的知名人物 4、25岁时他已拥有200万英镑财产 5、27岁偶然阅读了亚当.斯密的《国民 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从此研究 经济学 6、 37岁的时候他完成了第一篇经济学 论文
李嘉图与斯密在经济自由与政府职能方面主 张的共同点
(1)都认为利己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通过 市场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 (2)反对国家干预,主张经济自由。 (3)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保障私有财产和维护公 共事务上。
2、比较成本学说
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的内容:
(1)李嘉图认为,生产相同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 是不一样的; (2)各国只要按照“有利取重”“不利取轻”的原 则,生产那些成本相对低的商品,(所有产业的产品 成本上均处于劣势的国家:劣中选优;所有或相当多 产业的产品成本上都拥有优势的国家:优中选优。) 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 而由他国生产的东西,就可以从中获得好处。
三、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
1、李嘉图的一元收入分配理论
2、李嘉图的相对工资理论(第一个 (4)原因:真 提出)
3、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
(1)名义工资:资本家一定时期 支付给工人的货币量。 实反映工人生 活水平的是实 际工资,而非 名义工资。
(2)实际工资:工人用获得的货 币工资所能购得的生活必需品。
(3)结论:名义工资上涨,但工 人生活有下降趋势。
大卫· 李嘉图
(1772—1823)
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
历程
李嘉图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生于犹太 人家庭,父亲为证券交易所经纪人。12岁到荷 兰商业学校学习,14岁随父从事证券交易。 1793年独立开展证券交易活 动,25岁时拥有 200 万英镑财产,随后钻研数学、物理学。 1799年读亚当•斯密《国富论》后开始研究经济 问题,参加了当时关于黄金价格和谷物法的讨 论,1817年发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819年选为下议院议员。

大卫 李嘉图

大卫 李嘉图
既然国际间生产要素的不流动性打断了各国间利润均等化的进程,既然基于各种原因,每一个国家都可能有 “某种具有优势的产品”,而且“这种优势还相当可观”,那么,“各国都更为合理地分配它的劳动资源,生产 这种具有优势的产品”,并“将其用于相互交换,各国就都能得到更多的利益”。
同斯密相反,李嘉图强调的是在相互比较的基础上,两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所处优势或劣势程度的差异,以 及由此产生的贸易机会和贸易利益。因为葡萄牙在葡萄酒的生产上优势更大(葡萄牙葡萄酒的生产成本为英国的 2/3,毛呢的生产成本为英国的4/5),而英国在毛呢生产上劣势较小(英国毛呢的生产成本为葡萄牙的1.1倍, 葡萄酒的生产成本为葡萄牙的1.5倍)。就像生产鞋和帽子的两个工匠一样,只要葡萄牙致力于生产葡萄酒,英 国致力于生产毛呢,然后进行相互交换,两国就都能获得贸易利益。
大卫 李嘉图
古典经济学家
01 简介
03 成就 05 人物经历
目录
02 生平 04 作品理论 06 评价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年4月18日一1823年9月11日),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 也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李嘉图早期是交易所的证券经纪人,后受亚当·斯密《国富论》一书的影响, 激发了他对经济学研究的兴趣,其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货币和价格,对税收问题也有一定的研究。李嘉图的主要 经济学代表作是1817年完成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书中阐述了他的税收理论。1819年他曾被选为上院议 员,极力主张议会改革,支持自由贸易。李嘉图继承并发展了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他认为限制政府的活动 范围、减轻税收负担是增长经济的最好办法。
在经济理论研究方面,大卫·李嘉图算得上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奇才。他27岁时才第一次读到斯密的《国民财 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37岁发表他的第一篇经济学论文。随后就一发而不可收拾,在他14年短暂的学术生涯 中,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著作、文章、笔记、书信、演说。其中,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最具盛名。李嘉图的著作不像斯密那样结构严谨,行文 没有斯密那样流畅,词句也不如斯密那样华美,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以更为精炼的理论架构,更加贴近 现实的语言与例证,全面论述了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机制,使他成为了英国古典政治经 济学的集大成者,19世纪初叶最伟大的经济学家。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辟出专章,集中讨论了 国际贸易问题,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卫·李嘉图经济思想研究摘要:大卫·李嘉图,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也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

他的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学派。

劳动价值论、分配学说以及比较优势学说是其代表理论,其中,他的劳动价值论在新古典兴起之后已经没有多大价值了,但他的比较优势理论对于自由贸易的贡献却是不朽的。

关键词:大卫·李嘉图劳动价值论比较优势学说分配理论一、简介(一)生平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1772~1823),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经济理论中的精华,使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了最高峰。

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

李嘉图出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童年所受教育不多,曾随父亲从事证券交易活动,16岁时便成了英国金融界的知名人物。

在经济理论方面,大卫·李嘉图算是以为大器晚成的奇才。

1799年,他27岁的时候,才第一读到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并开始受它影响影响,激发了他对经济学研究的兴趣,其研究领域主要为货币和价格,对税收问题也有一定研究。

他热心参与英国当时突出的经济问题:“黄金价格”和“谷物法”的辩论。

(二)主要代表作及理论李嘉图的主要经济学代表作是1817年完成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书中阐述了他的税收理论。

李嘉图的著作不像斯密那样结构严谨,行文没有斯密那样流畅,词句也不如斯密那样华美,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以更为精炼的理论架构,更加贴近现实的语言与例证,全面论述了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机制,使他成为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19世纪初叶最伟大的经济学家。

李嘉图继承并发展了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他认为限制国家的活动范围、减轻税收负担是增长经济的最好办法。

他以边沁的功利主义为出发点,建立起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

同时,他还论述了货币流通量的规律、对外贸易中的比较成本学说等。

他的理论达到资产阶级界限内的高峰,对后来的经济思想有重大影响。

本文将主要介绍他的三个重要学说:劳动价值论、收入分配论以及比较优势学说。

二、主要学说(一)劳动价值论1.理论简介劳动价值论一直是经济学关注的问题。

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来源,作为经济学完成者的李嘉图,对劳动价值论有着精辟的轮数,其论述对近代劳动价值论理论具有深远的影响。

劳动价值理论是李嘉图全部经济学说的基础和出发点。

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耗费劳动决定商品价值的理论,始终一贯地坚持这一原理,并运用该原理来考察资本主义的一切经济范畴和规律。

李嘉图的价值理论的核心就是这样一句话:“商品的价值或其所能交换的任何其他商品的量,取决于其生产所必需的相对劳动量。

”根据这个理论,他认为,劳动的价值(工资)是一定社会中为维持工人生活并延续其后代通常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决定的,而利润则决定于工资。

李嘉图强调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和研究财富在社会各阶级间分配的规律。

他认为全部价值都是由劳动生产的,它在三个阶级(劳动者、资本所有者、土地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

工资由工人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利润是工资以上的余额;地租是工资和利润以上的余额。

由此阐明了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工资、利润和地租的对立,触及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的经济基础。

2.主要内容具体来讲,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包括以下几点内容:(1)区分了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价值与交换价值在他看来,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前提。

效用对交换价值是必不可少的,全然无用的东西不会有交换价值。

价值又称为“绝对价值”、“真实价值”、“实在价值”和“一般价值”等,劳动是价值的尺度;交换价值又称为比较价值,交换价值是由实在价值来调节的。

(2)分析了劳动量与商品价值量间的各种关系。

1)商品的价值与投入它们的劳动量成正比。

在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时,商品价值的大小要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社会劳动决定商品价值,把最坏条件下生产一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作为社会必要劳动。

3)把不同质劳动还原为同一社会劳动,把复杂劳动看作倍加的简单劳动。

(3)区分了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

创新性地提出直接劳动是指生产中新加入的劳动,间接劳动是指生产资料转移到商品中的价值。

他认识到商品价值包括工人直接劳动(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和由间接劳动(物化劳动)所体现的旧价值,并指出只有工人新加入的活劳动才创造新价值,机器等生产资料本身不创造新价值。

3.价值理论的先进性——对斯密价值理论的批评(1)在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方面,斯密区分了二者并看到其区别,但未发现其联系,李嘉图纠正了斯密的这个不足。

在这两个价值的关系问题上,大卫李嘉图辩证的认识了两者对立统一关系,指明了交换价值是由生产时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的。

但是他也未能将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因此也不能从这个角度来认识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辩证关系。

(2)在价值源泉方面,李嘉图批评斯密同时用耗费劳动和购买劳动两种规定说明价值决定,实际上是提出了两个不同的价值标准尺度。

斯密主张劳动是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李嘉图接受了这一论点,但同时他对斯密关于价值源泉的论述作了完善。

他发现,斯密关于价值源泉的论述前后不一致,对价值决定树立两个标准。

李嘉图认为谷物作为标准尺度,指的不是投在任何物品生产上的劳动量,即不是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劳动量,而是指该物品在市场上所能交换的劳动量,这两者不能等同的,前者在许多情形下都是能够正确说明他物价值变动的不变标准;后者却会和与之相比较的商品发生同样多的变动。

因此,他指出,生产商品时所投下的劳动量决定商品的价值。

李嘉图在价值源泉问题上,始终认为价值的惟一源泉是劳动。

在这里,李嘉图进一步分析劳动的涵义。

他指出这里的劳动,"不仅是指投在商品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而且也包括投在实现该种劳动所需要的一切器具或机器上的劳动",这就对过去劳动和现在劳动作一科学区分,正确揭示了二者在价值形成中的对立统一关系。

4.价值理论的缺陷但大卫·李嘉图的学说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他未进一步解释清楚以下问题,即现在劳动创造的新价值与过去劳动创造的旧价值这两个过程如何在生产过程中相结合,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是怎样进行的。

此外,他混淆了"劳动"与"劳动力"概念,从而无法解决劳动与资本相交换和价值规律的矛盾;他混同了 "价值"与"生产价格"概念,从而无法解决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和价值规律的矛盾。

这些关键概念的混淆,导致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面临着无法解决的两大难题。

任何一种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因而,任何一种理论由于时代背景和历史任务的局限等原因,都会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劳动价值论也不例外,它的某些个别论断也存在着不够完善、不够清晰、不够系统等局限。

承认并正视诸如此类的理论局限,并不会减弱劳动价值论的理论魅力,相反,这恰说明了理论本身的开放性活力和生命力所在,也说明了理论是经过社会实践得出的理论,实践向前发展了,理论本身更应该敢于自我批判、勇于自我扬弃,充分发展。

(二)收入分配理论李嘉图认为,政治经济学的主要问题是研究土地产品在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的分配法则。

因此,总的来说,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可分为三个部分:地租理论、工资理论和利润理论。

首先来介绍一下地租理论。

李嘉图考察地租理论的时期是1770—1815年,是英国小麦价格不断上涨的时期,其地租理论与农产品生产率的降低或产品的正常涨价是有联系的。

并且此时的英国已经进入到了机器大生产的工业时代,商品经济已经十分发达,许多矛盾已经凸显出来,尤其是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利益冲突。

李嘉图首先对地租进行了定义,认为“地租是为使用土地原有和不可摧毁的土壤生产力而付给地租的部分产品”;然后李嘉图对地租存在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即土地的有限性和土地的肥沃程度及位置的差异导致了地租。

紧接着他解释了地租的产生和变动规律,即级差地租理论。

他认为,级差地租有两种形态,第一种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位置的远近不同而产生的地租,第二种是由于土地报酬递减导致。

李嘉图在地租理论上的主要功绩,在于他有意识地运用了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的原理,创立了差额地租学说。

他运用劳动价值理论研究地租,在土地肥力和位置差异的基础上,建立了级差地租的初步体系,对级差地租理论做出了突出贡献。

但他的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垄断是形成地租的根本原因,并且否认了绝对地租的存在。

而对于工资和利润理论,李嘉图明确指出,工资和利润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

首先李嘉图把劳动的价格区分为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认为劳动的市场价格围绕着其自然价格上下波动;其次,李嘉图指出,由于工人“道德的沦丧”,长期内工人只能得到维持必要生活资料的最低工资,即“工资铁律”;而长期内利润具有下降的趋势,但这一趋势是有限的,即达到这样一种稳定状态:剩余产品足以合理分配给因食物生产的限制而达到最高点的每个人。

(三)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辟出专章,集中讨论了国际贸易问题,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1. 引论在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之前,主要出现过两种贸易理论,按时间顺序分别是:重商主义的贸易理论,以及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

重商主义者主张通过扩大出口减少进口从而扩大贸易顺差的方式,实现国家的富强。

他们认为国家的富有与否表现为金银财富的数量多寡,贸易顺差可以使外国的贵金属流入国内,因而他们主张政府应扩大出口,同时制定政策控制商品进口,奖出限入。

然而,一国的金银流入即为另一国的金银流出,顺差国的贸易得利就是逆差国的损失,因此重商主义者认为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弈”。

各国运用重商主义理论进行国际贸易会导致国际贸易的萎缩。

绝对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

他指出,国际贸易并非“零和游戏”。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批判了重商主义的经济哲学,他指出,衡量一国财富的标准不是其拥有的贵金属多少,而是其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可供消费的商品数量增加才意味着一国财富的增加。

亚当·斯密把分工的思想推广到国与国之间。

他提出了“绝对优势”的概念,如果一国相对另一国的某种产品有绝对优势,而在另一种产品上有绝对劣势,那么两国可通过专门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用其中一部分交换绝对劣势的产品,这样生产率提高,两种产品的产量均增加,适当分配这种收益,两国就能实现双赢。

2. 内容(1)前提假定2*2*1模型,即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生产要素(劳动)。

(2)具体叙述李嘉图在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比较优势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