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2讲学案
2021生物学案部分模块1第4单元第2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含答案
2021新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学案:必修部分模块1 第4单元第2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含答案第2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考纲研读备考定位▌考纲要求核心素养1.阐述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
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3。
举例说明受精过程。
4。
运用模型或视频观察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
1.生命观念——通过观察减数分裂的过程及比较精卵细胞形成过程,形成细胞生命活动的动态观.2。
科学思维——通过构建配子形成的模型,培养利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
3。
科学探究--通过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掌握实验的操作技能.考点一减数分裂过程和受精作用ZI ZHU XUE XI TAN JIU TI SHENG自主学习·探究提升错误!错误!错误!错误!1.减数分裂的概念2.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3.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差异比较精子形成过程卵细胞形成过程细胞质分裂方式均等分裂第一极体均等分裂,初、次级卵母细胞不均等分裂是否变形变形不变形结果一个精原细胞↓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1个卵细胞、3个极体4.受精作用的概念错误!错误!错误!错误!易错整合,判断正误.(1)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2)减数第一次分裂中,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3)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4)人体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23(×)(5)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都是均等分裂的(×)(6)1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1个卵细胞,而1个精原细胞能形成4个精细胞(√)(7)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实现了基因重组,造成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8)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错误!错误!错误!错误!1.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哪类功能,其结构基础是什么?[提示]精卵识别体现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其融合则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人教A版2019年高中数学选修4-4教学案: 第二讲 第1节 第2课时 圆的参数方程_含答案
第2课时 圆的参数方程[核心必知]如图,设圆O 的半径是r ,点M 从初始位置M 0(t =0时的位置)出发,按逆时针方向在圆O 上作匀速圆周运动,点M 绕点O 转动的角速度为ω,以圆心O 为原点,OM 0所在的直线为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1)在t 时刻,M 转过的角度是θ,点M 的坐标是(x ,y ),那么θ=ωt (ω为角速度).设|OM |=r ,那么由三角函数定义,有cos ωt =x r ,sin ωt =yr,即圆心在原点O ,半径为r 的圆的参数方程为⎩⎪⎨⎪⎧x =r cos ωt ,y =r sin ωt (t 为参数).其中参数t 的物理意义是: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时刻.(2)若取θ为参数,因为θ=ωt ,于是圆心在原点O ,半径为r 的圆的参数方程为⎩⎪⎨⎪⎧x =r cos θ,y =r sin θ(θ为参数).其中参数θ的几何意义是:OM 0(M 0为t =0时的位置)绕点O 逆时针旋转到OM 的位置时,OM 0转过的角度.[问题思考]1.方程⎩⎪⎨⎪⎧x =R cos θ,y =R sin θ(θ为参数,0≤θ<2π)是以坐标原点为圆心,以R 为半径的圆的参数方程,能否直接由圆的普通方程转化得出?提示:以坐标原点为圆心,以R 为半径的圆的标准方程为x 2+y 2=R 2,即(x R )2+(yR)2=1,令⎩⎨⎧xR =cos θ,y R=sin θ,则⎩⎪⎨⎪⎧x =R cos θ,y =R sin θ.2.若圆心在点M 0(x 0,y 0),半径为R ,则圆的参数方程是什么?提示:圆的参数方程为⎩⎪⎨⎪⎧x =x 0+R cos θ,y =y 0+R sin θ.(0≤θ<2π)点M 在圆(x -r )2+y 2=r 2(r >0)上,O 为原点,x 轴的正半轴绕原点旋转到OM 形成的角为φ,以φ为参数.求圆的参数方程.[精讲详析] 本题考查圆的参数方程的求法,解答此题需要借助图形分析圆上点M (x ,y )的坐标与φ之间的关系,然后写出参数方程.如图所示,设圆心为O ′,连接O ′M①当M 在x 轴上方时,∠MO ′x =2φ.∴⎩⎪⎨⎪⎧x =r +r cos 2φ,y =r sin 2φ. ②当M 在x 轴下方时,∠MO ′x =-2φ,∴⎩⎪⎨⎪⎧x =r +r cos (-2φ),y =-r sin (-2φ). 即⎩⎪⎨⎪⎧x =r +r cos 2φ,y =r sin 2φ. ③当M 在x 轴上时,对应φ=0或φ=±π2.综上得圆的参数方程为⎩⎪⎨⎪⎧x =r +r cos 2φ,y =r sin 2φ.(φ为参数且-π2≤φ≤π2)(1)由于选取的参数不同,圆有不同的参数方程.一般地,同一条曲线,可以选取不同的变数为参数,因此得到的参数方程也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形式不同的参数方程表示的曲线却可以是相同的,另外在建立曲线的参数方程时,要注明参数及参数的取值范围.(2)确定圆的参数方程,必须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否则,就会出现错误,如本题如果把参数方程写成⎩⎪⎨⎪⎧x =r +r cos φ,y =r sin φ.φ的意义就改变了.1.设y =tx (t 为参数),则圆x 2+y 2-4y =0的参数方程是________. 解析:把y =tx 代入x 2+y 2-4y =0 得x =4t 1+t 2,y =4t 21+t 2,∴参数方程为⎩⎨⎧x =4t1+t 2,y =4t 21+t 2.答案:⎩⎨⎧x =4t 1+t 2,y =4t21+t2(t 为参数)已知点P (2,0),点Q 是圆⎩⎪⎨⎪⎧x =cos θ,y =sin θ(θ为参数)上一动点,求PQ 中点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曲线?[精讲详析] 本题主要考查圆的参数方程的应用及轨迹的求法.解答本题需设出PQ 的中点M 的坐标为(x ,y ),然后利用已知条件中的参数分别表示x ,y ,从而求出轨迹方程,根据方程说明轨迹的形状.设中点为M (x ,y ),⎩⎨⎧x =2+cos θ2,y =0+sin θ2,即⎩⎨⎧x =1+12cos θ,y =12sin θ.它是圆的参数方程,表示以(1,0)为圆心,以12为半径的圆.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利用已知圆的参数方程中所含的参数表示出所求点的坐标,求得参数方程,然后根据参数方程说明轨迹所表示的曲线.2.设点M (x ,y )在圆x 2+y 2=1上移动,求点Q (x (x +y ),y (x +y ))的轨迹的参数方程. 解:设M (cos θ,sin θ)(0≤θ<2π),点Q (x 1,y 1),则⎩⎪⎨⎪⎧x 1=cos θ(cos θ+sin θ),y 1=sin θ(cos θ+sin θ),(θ为参数) 即为所求的参数方程.已知点P (x ,y )是圆⎩⎪⎨⎪⎧x =cos θ,y =1+sin θ(θ为参数)上的动点,(1)求3x +y 的取值范围;(2)若x +y +a ≥0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精讲详析] 本题考查圆的参数方程的求法及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解决本题需要正确求出圆x 2+y 2=2y 的参数方程,然后利用参数方程求解问题(1)、(2).(1)∵P 在圆⎩⎪⎨⎪⎧x =cos θ,y =1+sin θ上,∴3x +y =3cos θ+sin θ+1=2sin (θ+π3)+1∴-2+1≤3x +y ≤2+1.即3x +y 的取值范围为[-1,3]. (2)∵x +y +a =cos θ+sin θ+1+a ≥0, ∴a ≥-(cos θ+sin θ)-1.又-(cos θ+sin θ)-1=-2sin (θ+π4)-1≤2-1,∴a ≥2-1即a 的取值范围为[2-1,+∞).(1)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圆的参数方程写出点的坐标,并正确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2)利用圆的参数方程求参数或代数式的取值范围的实质是利用正、余弦函数的有界性.3.设方程⎩⎨⎧x =1+cos θ,y =3+sin θ(θ为参数)表示的曲线为C ,求在曲线C 上到原点O 距离最小的点P 的坐标.解:∵OP 2=(1+cos θ)2+(3+sin θ)2=5+23sin θ+2cos θ=5+4sin (θ+π6).当θ=2k π+43π,k ∈Z 时,OP 最小,此时点P 的坐标为(12,32).高考模拟中常利用圆的参数方程考查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本考题将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与圆的参数方程相结合,考查直线与圆的交点问题,属低档题.[考题印证]已知圆C 的参数方程为⎩⎪⎨⎪⎧x =cos α,y =1+sin α(α为参数),以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 θ=1,则直线l 和圆C 的交点的直角坐标为________.[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圆的参数方程与直线的极坐标方程.[解析] 由圆的参数方程知圆心的坐标为(0,1),半径r =1,由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可知直线l 的方程为y =1,则根据图象可知直线l 和圆C 的交点为(-1,1),(1,1).答案:(-1,1),(1,1)一、选择题1.圆的参数方程为:⎩⎪⎨⎪⎧x =2+2cos θ,y =2sin θ(θ为参数).则圆的圆心坐标为( )A .(0,2)B .(0,-2)C .(-2,0)D .(2,0) 解析:选D 圆的普通方程为(x -2)2+y 2=4. 故圆心坐标为(2,0).2.直线3x -4y -9=0与圆⎩⎪⎨⎪⎧x =2cos θ,y =2sin θ(θ为参数)的位置关系是( )A .相切B .相离C .直线过圆心D .相交但不过圆心解析:选D 圆的普通方程为x 2+y 2=4,∴圆心坐标为(0,0),半径r =2,点(0,0)到直线3x -4y -9=0的距离为d =|-9|32+42=95<2,∴直线与圆相交,而(0,0)点不在直线上. 3.P (x ,y )是曲线⎩⎪⎨⎪⎧x =2+cos α,y =sin α(α为参数)上任意一点,则(x -5)2+(y +4)2的最大值为( )A .36B .6C .26D .25解析:选A 设P (2+cos α,sin α),代入得: (2+cos α-5)2+(sin α+4)2=25+sin 2α+cos 2α-6cos α+8sin α=26+10sin(α-φ)(tan φ=34,φ为锐角).∴最大值为36.4.设Q (x 1,y 1)是单位圆x 2+y 2=1上一个动点,则动点P (x 21-y 21,x 1y 1)的轨迹方程是( ) A.⎩⎪⎨⎪⎧x =cos 2θ,y =sin 2θ B.⎩⎪⎨⎪⎧x =12cos 2θ,y =sin 2θC.⎩⎪⎨⎪⎧x =cos 2θ,y =12sin 2θD.⎩⎨⎧x =12cos 2θ,y =12sin 2θ解析:选C 设x 1=cos θ,y 1=sin θ.P (x ,y )则 ⎩⎪⎨⎪⎧x =x 21-y 21=cos 2θ,y =x 1y 1=12sin 2θ,即⎩⎪⎨⎪⎧x =cos 2θ,y =12sin 2θ. 二、填空题5.参数方程⎩⎪⎨⎪⎧x =cos α,y =1+sin α(α为参数)表示的图形是________.解析:∵⎩⎪⎨⎪⎧x =cos α,y =1+sin α,且cos 2α+sin 2α=1,∴x 2+(y -1)2=1.∴该参数方程表示以(0,1)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 答案:圆6.已知圆C ⎩⎪⎨⎪⎧x =cos θ,y =-1+sin θ与直线x +y +a =0有公共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解析:将圆C 的方程代入直线方程,得 cos θ-1+sin θ+a =0,即a =1-(sin θ+cos θ)=1-2sin(θ+π4). ∵-1≤sin(θ+π4)≤1,∴1-2≤a ≤1+ 2. 答案:[1-2,1+2]7.P (x ,y )是曲线⎩⎪⎨⎪⎧x =2+cos α,y =sin α(α为参数)上任意一点,则P 到直线x -y +4=0的距离的最小值是________.解析:由P 在曲线⎩⎪⎨⎪⎧x =2+cos α,y =sin α上可得P 的坐标为(2+cos α,sin α).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d =|cos α-sin α+6|2=|2cos (α+π4)+6|2,当cos (α+π4)=-1时,d 最小,d min =-2+62=-1+3 2. 答案:-1+3 28.已知动圆x 2+y 2-2ax cos θ-2by sin θ=0(a ,b 是正常数,且a ≠b ,θ为参数),则圆心的轨迹的参数方程为________.解析:设P (x ,y )为动圆的圆心,由x 2+y 2-2ax cos θ-2by sin θ=0得:(x -a cos θ)2+(y -b sin θ)2=a 2cos 2θ+b 2sin 2θ.∴⎩⎪⎨⎪⎧x =a cos θ,y =b sin θ.答案:⎩⎪⎨⎪⎧x =a cos θ,y =b sin θ三、解答题9.已知圆的方程为x 2+y 2=2x ,写出它的参数方程. 解:x 2+y 2=2x 的标准方程为(x -1)2+y 2=1, 设x -1=cos θ,y =sin θ,则参数方程为⎩⎪⎨⎪⎧x =1+cos θ,y =sin θ(0≤θ<2π).10.已知实数x ,y 满足x 2+(y -1)2=1,求t =x +y 的最大值. 解:方程x 2+(y -1)2=1表示以(0,1)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其参数方程为⎩⎪⎨⎪⎧x =cos θ,y =1+sin θ.(θ为参数)∴t =x +y =cos θ+sin θ+1 =2sin(θ+π4)+1 ∴当sin (θ+π4)=1时t max =2+1.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x =4cos θ,y =4sin θ(θ为参数,且0≤θ≤2π),点M 是曲线C 1上的动点.(1)求线段OM 的中点P 的轨迹的参数方程;(2)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若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 θ-ρsin θ+1=0(ρ>0),求点P 到直线l 距离的最大值.解:(1)曲线C 1上的动点M 的坐标为(4cos θ,4sin θ),坐标原点O (0,0),设P 的坐标为(x ,y ),则由中点坐标公式得x =12(0+4cos θ)=2cos θ,y =12(0+4sin θ)=2sin θ,所以点P 的坐标为(2cos θ,2sin θ),因此点P 的轨迹的参数方程为⎩⎪⎨⎪⎧x =2cos θ,y =2sin θ(θ为参数,且0≤θ≤2π).(2)由直角坐标与极坐标关系⎩⎪⎨⎪⎧x =ρcos θ,y =ρsin θ,得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y +1=0,又由(1)知点P 的轨迹为圆心在原点,半径为2的圆,因为原点(0,0)到直线x -y +1=0的距离为|0-0+1|12+(-1)2=12=22, 所以点P 到直线l 距离的最大值为2+22.。
人教版-数学-5下-分类讲学案-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02基本题型-8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答案
5下-分类讲学案-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02基本题型-8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答案02基本题型-8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一、填空。
1、小数表示( 十 )分之几、( 百 ) 分之几、( 千 )分之几…的数,所以小数可 以直接写成分母是( 10 )、( 100 )、 ( 1000 )…的分数。
2、小数化为分数时,能约分的要( 约分 ),一般都化成( 最简分数 )。
3、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要根据需要按( “四舍五入” )法保留小数。
4、0.8里面有8个( 十 )分之一,化成分数是(810); 0.48里面有48个( 百 )分之一,化成分数是(48100); 0.168里面有168个( 千 )分之一,化成分数是( 1681000 ); 0.068里面有68个( 千 )分之一,化成分数是(681000)。
5、把14 化成小数是( 0.25 ),把25 化成小数是( 0.4 ),把13 化成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是( 0.33 )。
6、3÷4=24( 32 ) =( 15 )20=( 0.75 )(小数)7、把下面各组数按规定的顺序排列。
⑴ 7,779 ,7100 ,7.7 ( 7100 )<( 7 )<( 7.7 )<( 779 )⑵ 0.311,0.309,13 ,33100 ( 13 )>( 33100 )>( 0.311 )>( 0.309 )⑶ 0.7,910 ,43100 ,1145 ,0.64 ( 1145 )<( 43100 )<( 0.64 )<( 0.7 ) <( 910 )8、比较下面各数的大小。
38 ○○<37 413 ○○<713 2124 ○○=78 68 ○○>312 1○○>910 0.65○○<23 1.36○○<96 1218 ○○=69二、将下列分数化为小数。
1 2=0.514=0.2534=0.7515=0.22 5=0.435=0.645=0.81920=0.951 8=0.12538=0.37558=0.62578=0.8751 20=0.05320=0.15720=0.35920=0.4511 20=0.551320=0.651520=0.751720=0.851 25=0.04225=0.08325=0.12425=0.166 25=0.24725=0.28825=0.32925=0.3611 25=0.441225=0.481325=0.521425=0.5616 25=0.641725=0.681825=0.721925=0.7621 25=0.842225=0.882325=0.922425=0.96三、将下列分数化为循环小数。
第四单元第二课时学案
“分组合作,自信高效”导学案课题:Unit4 Section A 2d-3c 课型:新授课年级:八年级教者:feng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学习表述个性特征, 对人物进行比较。
2. 掌握形容词的最高级过程与方法:课前检查—自主学习—听力检测—语言运用与展示—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广播的用途不止是生活娱乐,航海,航空甚至航天都要依赖无线电通讯来实现交流教学重、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结构和句式向别人介绍自己城镇的电影院。
自我预习1、自学Page26、27页的单词。
(根据音标拼读、拼写单词并牢记,学科组长检查过关)。
2、自学完成Section A 3a、3b,学科组长检查。
3、小组合作操练2d对话,准备课堂展示。
4、用双色笔标出重要的短语和句型,标出疑难点,准备课堂中讨论解决。
教学过程:一、课前展示(前奏版-5分钟)(科代表主持,各小组答题,必答题有板答和口答,计分)二、创境激趣(启动板—教师创设情境)Show some pictures about town.三、自主探究,展示汇报(核心板:教师明确目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分组展示和汇报——强化训练)预习检测:知识点复习: 1.填写比较级和最高级: clever-__________-___________few-_______-_______ small-__________-__________ nice-_________-________ cute-________-_________ large-_________-_________ early -________ -________ busy -________ -________ heavy -________-________ dirty-________ -________ lazy-________ -________ hot-________-________ wet-________-________ big-________-________ expensive-________ -________ creative-________ -________ useful -________ -________. many, much—________—________ old—________—________ old—________—_______自主、合作、探究:Task1.1、通过自主学习1a-1c,并完成1a.2、听听力,完成1b练习,老师核对答案;听2a、2b录音,完成听力练习。
七年级语文4 第2课时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春第2课时教学内容:研读另外四幅图,品味语言。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测1字词(略)2背诵课文(略)二研读与赏析(一)春花图默读课文,完成1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并说说理由。
2本段文字描写非常细致,表明作者对春花作过细致的观察,说说作者观察了纯花的哪些情况。
讨论、交流明确: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桃花、杏花、梨花争春的热闹场面。
更显得生机盎然。
用比喻的句子,如:“像火”“像霞”“像雪”“像眼睛”“像星星”具体生动。
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为鲜明。
语言优美,极富表现力。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的“闹”,野花“眨呀眨”的“眨”,能够绘声绘色,刻画出勃勃生机的景象。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像眼睛”“像星星”是花的形态;“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是花的色彩;“花里带着甜味儿”是花的气味;“成百成千的蜜蜂嗡嗡地闹着”是花里传出的声音。
作者观察了春花的形、色、味、声,因此作者对春花的描写才会有态有声、有色有味。
(二)按照上述的学习方法,分组学习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1各小组讨论、交流,老师点拨春风图:风是无形的,难以描绘,可作者却把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是怎样做到的?风是无形的,可作者调动了人的触觉、听觉、嗅觉、视觉等多种感觉器官,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
由此可见,观察大自然不仅仅用眼睛,还要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这样的观察才会细致,才会有细致的描写。
春雨图:春雨有什么特点,哪些语句表现了这些特点?“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写出了春雨细密、轻盈的特点。
谁能说说杜甫是怎样写春雨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何特点?由静景到动景,从人物到景物,有近写到远。
本段文字抒发了作者对春雨的什么感情?你是怎样看出的?迎春图:人们通过哪些活动喜迎春天?用书上的语句表现。
第2讲-如何调控pH(学案)
第2讲-如何调控pH一、知识重构1.工业生产调控的目的工业生产流程中常用控制溶液pH 方法提高产品产率,调控的主要目标是生成产品或除去杂质。
2.知识模型建构调节pH 值目的原则注意方法加入氧化物加入碳酸盐加入氨水、NaOH 等碱加入氢氧化物加入碱式碳酸盐加入酸:盐酸、硫酸等不引入新杂质离子不能使主体离子或物质损失使某些金属离子生成沉淀除去调节溶液酸碱性,促进或抑制水解核心反应需要酸性或碱性条件调节pH 范围要注意:过小会导致某些离子沉淀不完全;过大或导致主体离子损失。
二、重温经典1.(2022全国甲卷26题)硫酸锌(ZnSO 4)是制备各种含锌材料的原料,在防腐、电镀、医学上有诸多应用。
硫酸锌可由菱锌矿制备。
菱锌矿的主要成分为ZnCO 3,杂质为SiO 2以及Ca 、Mg 、Fe 、Cu 等的化合物。
其制备流程如下:本题中所涉及离子的氢氧化物溶度积常数如下表:离子 Fe 3+Zn 2+Cu 2+Fe 2+Mg 2+K sp4.0×10-38 6.7×10-17 2.2×10-20 8.0×10-16 1.8×10-11回答下列问题:(3)加入物质X 调溶液pH=5,最适宜使用的X 是_______(填标号)。
A .NH 3·H 2O B .Ca(OH)2 C .NaOH 滤渣①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22山东新高考12题)高压氢还原法可直接从溶液中提取金属粉。
以硫化铜精矿(含Zn 、Fe 元素的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备Cu 粉的工艺流程如下,可能用到的数据见下表。
Fe(OH)3 Cu(OH)2 Zn(OH)2 开始沉淀pH 1.9 4.2 6.2 沉淀完全pH3.26.78.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固体X 主要成分是Fe(OH)3和S ;金属M 为ZnB .浸取时,增大O 2压强可促进金属离子浸出C .中和调pH 的范围为3.2~4.2D .还原时,增大溶液酸度有利于Cu 的生成3.(2020年全国1卷26题节选)钒具有广泛用途。
2018_2019版高中物理第四章电磁波及其应用第2讲电磁波谱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_120180717
第2讲电磁波谱[目标定位] 1.掌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即c=3.00×108 m/s.2.知道电磁波谱由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组成,能够知道各自的特点与重要应用.3.了解电磁波具有能量.了解太阳辐射大部分能量集中的波长范围.4.了解寻找地外文明的主要历史和当前的进展,激发学生探索地外未知生命的热情,增加求知欲.一、波长、频率和波速1.概念(1)在一列水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邻近的两个波峰(或波谷) 的距离叫做波长.(2)在1 s内有多少次波峰或波谷通过,波的频率就是多少.(3)用来描述波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叫做波速.2.波速、波长、频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波速=波长×频率,电磁波的波速c与λ、f的关系是c=λf.3.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c=3.0×108__m/s.想一想电磁波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等于光速吗?答案不是.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而在介质中速度都会减小,我们认为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近似等于光速.二、电磁波谱1.按电磁波的波长或频率大小的顺序把它们排列成谱,叫做电磁波谱.2.不同波长电磁波的特性(1)无线电波波长大于1 mm(频率小于300 000 MHz)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无线电波用于通信和广播.(2)红外线①红外线是一种光波,它的波长比无线电波的波长短,比可见光长,②所有物体都发射红外线,热物体的红外辐射比冷物体的红外辐射强. 我们看不见红外线.③利用红外线遥感可以在飞机或人造卫星上勘测地热、寻找水源、监视森林火情、预报风暴和寒潮.3.可见光可见光的波长在700~400 nm之间.4.紫外线波长范围在5 ~400 nm的电磁波是紫外线.可以利用紫外线灭菌消毒.人体接受适量的紫外线照射,能促进钙的吸收,改善身体健康.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许多物质会发出荧光.根据这个特点可以设计防伪措施.5.X射线和γ射线波长比紫外线更短的电磁波就是X射线和γ射线.X射线对生命物质有较强的作用,过量的X 射线辐射会引起生物体的病变.X射线能够穿透物质,可以用来检查人体内部器官.波长最短的电磁波是γ射线,它具有更高的能量.在医学上可以治疗某些癌症、探测金属部件内部的缺陷.想一想除了课本上提到的各种电磁波的应用,你还知道电磁波的哪些应用?答案在现代战争中,很多武器的自动瞄准系统都有红外线探测装置,即使是人隐蔽在半边开放的掩体中,也能够被红外线探测装置发现;一些控制导弹飞行的系统中,也常常利用红外线进行制导;许多动物具有发达的红外线感受器官.三、电磁波的能量1.微波炉的工作应用了一种电磁波——微波.食物中的水分子在微波的作用下加剧了热运动,内能增加,温度升高.2.电磁波具有能量,电磁波是一种物质.四、太阳辐射1.太阳辐射中含有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同时还有X射线、γ射线、无线电波.2.太阳辐射的能量集中在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三个区域内.波长在黄绿光附近,辐射的能量最强.我们的眼睛正好能感受这个区域的电磁辐射.一、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1.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为光速,c=3×108 m/s.2.电磁波的波长(λ)、波速(c)及频率(f)的关系.(1)c=λf.(2)真空中,电磁波的频率越大,波长越短.1 λ3.由周期和频率的关系f=可知c=.T T4.影响波速的因素电磁波与机械波不同,它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频率有关,而机械波的速度只与介质有关.例1电磁波在空中的传播速度为v.北方交通广播电台的频率为f,该电台所发射电磁波的波长为()v 1A. B.f vffC. D.vfv答案 Av 解析由公式v=λf,可得波长λ=,选项A正确.f针对训练1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认为:变化的磁场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产生电场;德国物理学家________用实验成功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已知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 m/s,频率为1.0×108 Hz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为________m.答案能赫兹 3.0解析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磁场能产生电场;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v 3.0 × 108由公式v=λf,可得波长λ==m=3.0 m.f 1.0 × 108二、电磁波谱及其应用名称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特性主要通信、视觉化学穿透贯穿热作用作用广播作用作用作用作用真空中都是c=3.00×108 m/s的速度频率小→大波长大→小例2如图4-2-1所示,医院常用X光机检查人的身体.X光机利用了X射线的()图4-2-1A.荧光效应B.灭菌消毒作用C.强穿透能力D.显著热效应答案 C解析X射线能够穿透物质,可以用来检查人体内部器官,选项C正确.针对训练2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电场和磁场组合在一起就是电磁场B.无线电波、可见光、X射线都是电磁波C.电磁波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大D.麦克斯韦第一次通过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答案 B解析电磁场是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相互联系着的,形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不是简单的组合在一起,选项A错误;根据电磁波谱可知选项B正确;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与频率无关,选项C错误;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第一次通过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选项D错误.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1.一列电磁波从水进入空气的过程中,一定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A.频率B.波长C.振幅D.波速答案 A解析频率由波本身决定,与介质、波速无关,选项A正确;但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v而在介质中速度都会减小,故从真空传入水中时波速变小,由公式v=λf,可得波长λ=变f小,选项B、D错误;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随着距离的增加,能量逐渐减弱,所以振幅逐渐减小,选项C错误.2.家用微波炉中使用的微波频率为2 450 M Hz,它的波长是多少?某广播电台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是500 m,它的频率是多少?答案0.122 m6×105 Hz解析微波炉的微波频率是2 450 MHz,即f=2 450×106 Hz,c 3 × 108由c=λf得λ==m≈0.122m.f 2 450 × 106c 3 × 108f′==Hz=6×105 Hz.λ′500电磁波谱及其应用3.关于电磁波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射线对生命物质有较强的作用,过量的X射线辐射会引起生物体的病变B.γ射线是波长最短的电磁波,它比X射线的频率还要高C.紫外线比紫光的频率低D.在电磁波谱中,穿透能力最强的是X射线答案AB解析X射线对生命物质有较强的作用,过量的X射线辐射会引起生物体的病变,选项A正确;γ射线是波长最短的电磁波,它比X射线的频率还要高,选项B正确;在电磁波谱中从无线电波到γ射线,波长逐渐减小,频率逐渐增大,紫外线的频率应比紫光高,在电磁波谱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故选项C、D错误.4.如图4-2-2所示,是医生用计算辅助某种射线断层摄影(简称“CT”)检查身体的情景,这种能穿透身体的射线是()图4-2-2A.红外线B.可见光C.紫外线D.X射线答案 D。
人教版-数学-5下-分类讲学案-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02基本题型-5约分-答案
5下-分类讲学案-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02基本题型-5约分-答案02基本题型-5约分一、填空。
1、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 1 ),这个分数就是最简分数。
35 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 1 ),所以35是最简分数。
85 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 1 ),所以85是最简分数。
2、真分数可以是最简分数,称为( 最简真分数 )。
如:(25 、18 、37 … ) 3、假分数可以是最简分数。
称为( 最简假分数 )。
如:(75 、98 、117 … ) 4、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有( 4 )个,分别是(18 、38 、58 、78 ) 分母是9的最简真分数有( 6 )个,分别是(19 、29 、49 、59 、79 、89 ) 5、分子是7的最简假分数有( 6 )个,分别是(71 、72 、73 、74 75 、76 ) 分子是10的最简假分数有( 4 )个,分别是( 101 、103 、107 、109) 6、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 约分 )。
7、约分的依据是( 分数的基本性质 )。
8、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 乘 )或( 除以 )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9、约分的方法是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 公因数 )。
10、4845 = 48÷3 45÷3 =( 4845) 11、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逐次去除分子和分母,就能得到一个( 最简分数 )。
如:4836 = 48÷2 36÷2 = 24÷2 18÷2 = 12÷3 9÷3 =( 43) 12、用分子、分母的( 最大公因数 )去除分子和分母,就得到最简分数。
如:4836 = 48÷12 36÷12 =( 43)13、1672 的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 8 ),它化成最简分数是( 29)。
14、分母是分子的倍数,约分时分母和分子同时除以( 分子 ),就得到最简分数。
高考英语总复习 语法先行 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等级预习学案2(含解析)
第四章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等级(2)【学习目标】形容词和副词在高考中的考点【复习任务】1.学习重点: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级的各个考点2.学习难点:第3讲的考点4,【问题导学】第2讲比较级考点11. the more, the moreI. “the more..., the more...”句型常表示“越……就越……”, 是一个复合句,其中前面的句子是状语从句,后面的句子是主句。
the用在形容词或副词的比较级前, more代表形容词或副词的比较级。
The more he gets, the more he wants. The more she learns, the more she wants to learn. II. “the more..., the more...”句型, 主从句的时态常用一般现在时或一般过去时。
The higher the ground is, the thinner air becomes.The harder he worked, the more he got.III.若主句的谓语动词用一般将来时,从句的谓语动词要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
The harder you work, the greater progress y ou will make.The longer the war lasts, the more the people there will suffer.31. A body weighs less ______ it gets from the s urface of the earth. A. far B. fartherC. the fartherD. the farthest32.Ash and bits of rock were falling onto the ship, darker and more, ______ they went. A. close B. the closer C. closer D. more closer33.【1993上海】It’s believed that ______ you work, ______ result you’ll get. A. the harder; the better B. the more hard; the more better C. the harder; a better D. more hard; more better34.【2001上海】In recent years travel companies have succeeded in selling us the idea th at the f urther we go, ______. A. our holiday will be better B. our holiday will be the betterC. the better our holiday will beD. the better will our holiday be35.【2002上海】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education is about learning and the more you learn, _____. A. the more for life are you equipped B. the more equipped for life you are C. the more life you are equipped for D. you are equipped the more for life考点12. 比较级+and+比较级此句型表示“越来越……”,单音节形容词或副词用“-er + and + -er”,多音节形容词和副词常用“more and more+形容词或副词”。
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四章第2节形变与弹力(2)含解析
弹力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弹力是力学中最经常遇到的力之一,对弹力认识清楚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学习。
本节课的重点是弹力产生的原因及弹力的方向,难点是常见的弹力有无以及方向的确定。
教材用实例引出了形变、弹性形变和弹力的概念,后又对常见弹力(压力、支持力、拉力等)的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这种先从感性认识出发,上升到理性认识,再通过实验检验并进行具体运用的研究办法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渗透。
二、学情分析学生虽然在生活中已经知道了有关弹力的一些现象和特点,但是大多数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低,对物理现象和知识的理解、判断、分析、和推理常常表现出一定的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引导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及抽象思维能力。
作为高一年级的普通班的学生,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学习积极性也不高。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结合结合实验,鼓励学生动手,并肯定和表扬学生,从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中画出它们的方向。
(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会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归纳得出弹力产生的条件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2)学会用放大的方法去观察微小形变。
(3)知道实验数据处理常用的方法,尝试作用图象法处理数据。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真实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体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在探究过程的重要作用。
(2)从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入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世界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的方向难点:1.在接触的物体间是否有弹力2.弹力方向的确定五、教学方法1、启发式综合教学法:观察实验、分析综合、总结规律.2、学案导学六、课内探究(一)自主学习[问题情境]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后,回答问题:什么叫做形变?什么叫做弹性形变?什么叫做弹力?并举出生活中有关形变的例子。
高中数学 第2讲 参数方程 4 渐开线与摆线学案 新人教A版选修4-4(2021年整理)
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第2讲参数方程4 渐开线与摆线学案新人教A 版选修4-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第2讲参数方程4 渐开线与摆线学案新人教A版选修4-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第2讲参数方程4 渐开线与摆线学案新人教A版选修4-4的全部内容。
四渐开线与摆线1.借助教具或计算机软件,观察圆在直线上滚动时圆上定点的轨迹(平摆线)、直线在圆上滚动时直线上定点的轨迹(渐开线),了解平摆线和渐开线的生成过程,并能推导出它们的参数方程.(重点)2.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其他摆线(变幅平摆线、变幅渐开线、外摆线、内摆线、环摆线)的生成过程;了解摆线在实际应用中的实例.(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 渐开线及其参数方程阅读教材P40~P41“思考”及以上部分,完成下列问题.1.把线绕在圆周上,假设线的粗细可以忽略,拉着线头逐渐展开,保持线与圆相切,线头的轨迹就叫做圆的渐开线,相应的定圆叫做渐开线的基圆.2.设基圆的半径为r,圆的渐开线的参数方程是错误!(φ为参数).教材整理2 摆线及其参数方程阅读教材P41~P42,完成下列问题.1.当一个圆沿着一条定直线无滑动地滚动时,圆周上的一个定点运动的轨迹叫做平摆线,简称摆线,又叫旋轮线.2.设圆的半径为r,圆滚动的角为φ,那么摆线的参数方程是错误!(φ是参数).错误!(φ为参数)表示的是( )A.半径为5的圆的渐开线的参数方程B.半径为5的圆的摆线的参数方程C.直径为5的圆的渐开线的参数方程D.直径为5的圆的摆线的参数方程【解析】根据圆的渐开线与摆线的参数方程可知B正确.【答案】B[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解惑:疑问2:解惑:疑问3:解惑:圆的渐开线的参数方程A,B对应的参数分别是错误!和错误!,求A,B两点的距离.【导学号:91060027】【思路探究】先写出圆的渐开线的参数方程,再把A,B对应的参数代入参数方程可得对应的A,B两点的坐标,然后使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可得A,B之间的距离.【自主解答】根据条件可知圆的半径是1,所以对应的渐开线参数方程是错误!(φ为参数),分别把φ=错误!和φ=错误!代入,可得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错误!,B错误!。
四第2课学案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1、通过了解宋神宗掌权时的社会状况和王安石变法,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变法的迫切性和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背景以及变法主要措施、目的。
2、引导学生分析概括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及目的,培养学生阅读、归纳、概括知识和分析复杂历史问题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重点: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及目的;难点: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及王安石变法每一项措施所解决的问题;如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
【课堂六环节】一、“导”——教师导入新课。
(2—3分钟)二、“思”——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13分钟)一、起用王安石1.原因:(1)失败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2)王安石提出了变法的主张和设想。
(3)宋神宗希望改变的局面。
2.标志: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主持变法。
二、富国之法1.目的:改变北宋积贫的局面,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发展生产。
2.概况:(1):每年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政府提供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2):政府鼓励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工程,工程所需费用由当地住户依户等高下出资。
3)免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第收取,雇人服役。
(4)市易法:政府在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5)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
(6)均输法:按“”的原则采购物资。
三、强兵之法1.目的:改变局面。
2.内容:(1)保甲法:政府把农民组织起来,编为,十户为一保。
保丁农闲时练兵,战时编入军队作战。
同时实行,同保之人相互监督、检举。
(2)保马法:官马由保养。
(3)将兵法: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由固定将官带领军队。
(4)设:监督制造兵器。
四、取士之法1.目的:选拔和培养,为变法造舆论。
2.内容:(1)改革科举制度:废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_____________,设明法科。
(2)整顿,设专门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高中数学 第四章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与幂函数 4.4 幂函数学案(含解析)新人教B版必修第二册-新人
4.4 幂函数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问题,了解幂函数的概念.2.从描点作图入手,画出y=x,y=x2,y=x3,y=x12,y=x-1的图像,总结出幂函数的共性,巩固并会加以应用.3.理解和掌握幂函数在第一象限的分类特征,能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幂函数的有关问题.自主预习1.一般地,幂函数的表达式为,其特征是以幂的为自变量,为常数.2.幂函数的图像及性质(1)在同一坐标系中,幂函数y=x,y=x2,y=x3,y=x12,y=x-1的图像如图.结合图像,填空.(1)所有的幂函数图像都过点,在(0,+∞)上都有定义.(2)当α>0时,幂函数图像过点,且在第一象限内单调;当0<α<1时,图像上凸,当α>1时,图像.(3)若α<0,则幂函数图像过点,并且在第一象限内单调,在第一象限内,当x从+∞趋向于原点时,函数在y轴右方无限地逼近于y轴,当x趋于+∞时,图像在x轴上方无限逼近x轴.(4)当α为奇数时,幂函数图像关于对称;当α为偶数时,幂函数图像关于对称.(5)幂函数在第象限无图像.课堂探究例1(1)下列函数:①y=x3;②y=(12)x;③y=4x2;④y=x5+1;⑤y=(x-1)2;⑥y=x;⑦y=a x(a>1).其中幂函数的个数为()A.1B.2C.3D.4(2)已知y=(m2+2m-2)x x2-2+2n-3是幂函数,求m,n的值.跟踪训练1(1)已知幂函数f(x)=k·xα的图像过点(12,√22),则k+α等于()A.12B .1C.32D.2(2)已知f (x )=ax 2a+1-b+1是幂函数,则a+b 等于( )A.2B.1C.12D.0例2 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1)2.31.1和2.51.1;(2)(x 2+2)-13和2-13.跟踪训练2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25)0.5与(13)0.5;(2)(-23)-1与(-35)-1.例3 讨论函数y=x 23的定义域、奇偶性,通过描点作出它的图像,并根据图像说明函数的单调性.核心素养专练1.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当α=0时,函数y=x α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B.幂函数的图像都经过(0,0),(1,1)两点C.若幂函数y=x α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则y=x α在定义域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D.幂函数的图像不可能在第四象限,但可能在第二象限 2.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13)-12>(12)-12B.(34)23<(23)23C.(23)2>(32)2D.8-78<(19)783.函数y=x -3在区间[-4,-2]上的最小值是 .4.若幂函数f (x )=(m 2-m-1)x x2-2x -3在(0,+∞)上是减函数,则实数m= .参考答案自主预习1.y=x α底数 指数2.(1)(1,1) (2)(0,0),(1,1) 递增 下凸 (3)(1,1) 递减 (4)原点(0,0) y 轴 (5)四 课堂探究例1 (1)B解析:幂函数有①⑥两个. (2)由幂函数定义求参数值.解:由题意得{x 2+2x -2=12x -3=0,解得{x =-3,x =32或{x =1,x =32. 所以m=-3或1,n=32.跟踪训练1 (1)C解析:由幂函数的定义知k=1.又f (12)=√22,所以(12)x =√22,解得α=12,从而k+α=32.(2)A解析:因为f (x )=ax2a+1-b+1是幂函数,所以a=1,-b+1=0,即a=1,b=1,则a+b=2.例2 (1)考查幂函数y=x 1.1,因为在其区间[0,+∞)上是增函数,而且2.3<2.5,所以2.31.1<2.51.1. (2)考查幂函数y=x -13,因为其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而且a 2+2≥2,所以(a 2+2)-13≤2-13.跟踪训练2 解:(1)因为幂函数y=x 0.5在(0,+∞)上是单调递增的, 又25>13,所以(25)0.5>(13)0.5.(2)因为幂函数y=x -1在(-∞,0)上是单调递减的, 又-23<-35,所以(-23)-1>(-35)-1.例3 因为y=x 23=√x 23,所以不难看出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R .记f (x )=x 23,则f (-x )=(-x )23=√(-x)23=√x 23=x 23=f (x ),所以函数y=x 23是偶函数,因此,函数图像关于y轴对称.通过列表描点,可以先作出y=x 23在x ∈[0,+∞)时的函数图像,再根据对称性,可作出它在x ∈(-∞,0]时的图像,如图.由图像可以看出,函数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 核心素养专练1.D2.A3.-18解析:因为函数y=x-3=1x3在(-∞,0)上单调递减,所以当x=-2时,y min=(-2)-3=-18.4.2解析:由题意,得m2-m-1=1,得m=2或m=-1.当m=2时,m2-2m-3=-3,符合要求.当m=-1时,m2-2m-3=0不符合要求.故m=2.学习目标1.掌握幂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2.熟悉α=1,2,3,12,-1时的五类幂函数的图像、性质及其特点.3.能利用幂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解决综合问题.自主预习1.在关系式N=a b(a>0,a≠1)中.①如果把b作为自变量,N作为因变量,这是什么函数?②如果把N作为自变量,b作为因变量,这是什么函数?③如果把a作为自变量,N作为因变量,这是什么函数?2.观察函数y=x,y=x2,y=x12,y=x-3,这几个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把这几个函数的解析式改写成统一的形式.幂函数的定义:3.给出下列函数,其中是幂函数的有.①y=3x2②y=x2-1③y=-1x ④y=1x2⑤y=x-13⑥y=2x课堂探究1.问题①:给出下列函数:y=x,y=x12,y=x2,y=x-1,y=x3,考察这些解析式的特点,是否为指数函数?问题②:根据问题①,如果让我们起一个名字的话,你将会给它们起个什么名字呢?请给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2.问题③:我们前面学习指对数函数的性质时,用了什么样的思路?研究幂函数的性质呢?问题④:根据函数y=x12,y=x3的性质画出图像.问题⑤:画出y=x,y=x12,y=x2,y=x-1,y=x3五个函数图像,通过对以上五个函数图像的观察,你能类比出一般的幂函数的性质吗?3.例题讲解例1已知y=(m2+2m-2)x x2-1+2n-3是定义域为R的幂函数,求m,n的值.例2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1)2.31.1,2.51.1;(2)(a2+2)-13,2-13.变式训练1比较下列各组的大小.(1)-8-78和-(19)78;(2)(-2)-3和(-2.5)-3;(3)(1.1)-0.1和(1.2)-0.1;(4)(4.1)25,(3.8)-23和(-1.9)34.例3讨论函数y=x23的定义域、奇偶性,通过描点作出它的图像,并根据图像说明函数的单调性.变式训练2求下列幂函数的定义域,并指出其奇偶性、单调性.(1)y=x25;(2)y=x-34;(3)y=x-2.核心素养专练1.(多选题)给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幂函数的图像均过点(1,1)B.幂函数的图像都在第一象限内出现C.幂函数在第四象限内可以有图像D.任意两个幂函数的图像最多有两个交点2.已知幂函数f(x)的图像经过点(8,4),则f(127)的值为()A.19B.9 C.13D.33.已知a=243,b=425,c=2513,则()A.b<a<cB.a<b<cC.b<c<aD.c<a<b4.若幂函数y=(m2-3m+3)x m-2的图像不过原点,则()A.1≤m≤2B.m=1或m=2C.m=2D.m=15.(开放性题)(1)已知函数f(x)=xα的定义域为[0,+∞),则满足条件的α可以是.(写出两个满足条件的α值)(2)已知幂函数f(x)=xα的图像经过点(0,0),(1,1),(-1,1),(4,2)中的三个点,则满足条件的α可以是.6.如图所示是6个函数的图像,则图中的a,b,c,d从大到小排列为.7.已知幂函数f(x)=xα的图像经过点(2,18),则α=,若f(a+1)<f(3-2a),实数a的取值集合为.8.求出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函数的奇偶性.(1)f(x)=x2+x-2;(2)f(x)=x+3x23(3)f(x)=x3+x13;(4)f(x)=2x4+x-12.9.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函数的图像,并总结出一般规律.(1)y=x-3,y=x-13,(2)y=x94,y=x49.参考答案自主预习略 课堂探究1.略2.略3.例1 m=-3,n=32例2 (1)2.31.1<2.51.1 (2)(a 2+2)-13≤2-13变式训练1 (1)-8-78<-(19)78(2)(-2)-3<(-2.5)-3(3)(1.1)-0.1>(1.2)-0.1(4)(-1.9)34<(3.8)-23<(4.1)25例3 通过列表描点,可以先作出y=x 23在x ∈[0,+∞)时的函数图像,再根据对称性,可作出它在x ∈(-∞,0]时的图像.作图略.由图像可以看出,函数y=x 23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变式训练2 (1)定义域为R,是偶函数,在[0,+∞)单调递增,在(-∞,0]上单调递减. (2)定义域为(0,+∞),非奇非偶函数,在(0,+∞)上单调递减.(3)定义域为(-∞,0)∪(0,+∞),是偶函数,在(-∞,0)上单调递增,在(0,+∞)上单调递减. 核心素养专练1.AB2.D3.A4.B5.(1)α=12或α=34 (2)2或12 6.d>b>c>a 7.-3 (-∞,-1)∪(23,32)8.(1){x|x ≠0},偶函数 (2)R,非奇非偶函数 (3)R,奇函数 (4){x|x>0},非奇非偶函数 9.作图略.(1)幂函数在(0,+∞)都有定义,并且函数图像都通过点(1,1). (2)如果α>0,则幂函数的图像过点(0,0),(1,1)并在(0,+∞)上为增函数. (3)如果α<0,则幂函数的图像过点(1,1),并在(0,+∞)上为减函数.。
【物理一轮】2021高中物理一轮复习学案--第四章 第2讲 平抛运动
第2讲平抛运动ZHI SHI SHU LI ZI CE GONG GU知识梳理·自测巩固知识点1 平抛运动1.定义: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的物体只在__重力__作用下的运动。
2.性质:平抛运动是加速度为g的__匀变速__曲线运动,其运动轨迹是__抛物线__。
3.平抛运动的条件:(1)v≠0,沿__水平方向__;(2)只受__重力__作用。
4.研究方法:平抛运动通常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__匀速直线__运动和竖直方向的__自由落体__运动。
5.基本规律: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水平初速度v方向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下的方向为y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在该坐标系下,对任一时刻t,有:(1)位移:分位移x=__v0t__;y=__12gt2__合位移x合=x2+y2=__(v0t)2+(12gt2)2__,tan φ=__gt2v__φ为合位移与x轴的夹角。
(2)速度:分速度vx =__v__;vy=__gt__合速度v=v2x +v2y=v2+(gt)2,tan θ=__gtv__θ为合速度v与x轴的夹角。
思考:上图中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φ与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θ相等吗?请推导出它们之间关系式。
[答案]不相等。
θ>φ。
tan θ=2tan φ。
知识点2 斜抛运动1.定义:将物体以初速度v沿__斜向上方__或__斜向下方__抛出,物体只在__重力__作用下的运动。
2.性质:加速度为__g__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是__抛物线__。
3.研究方法:斜抛运动可以看作水平方向的__匀速直线__运动和竖直方向的__匀变速直线__运动的合运动。
思维诊断:(1)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的运动是平抛运动。
( ×)(2)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速度方向时刻变化,加速度方向也可能时刻变化。
( ×)(3)无论初速度是斜向上方还是斜向下方的斜抛运动都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 √)(4)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质量越大,水平位移越大。
第2讲 摩擦力 预习学案
第2讲摩擦力预习学案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面批_________【自主学习】一、静摩擦力1、产生: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时产生的摩擦力。
2、作用效果:总是起着阻碍物体间的作用。
3、产生条件:、、。
4、大小:只与外力有关而与正压力无关,计算时只能根据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求解。
5、方向:总是与物体的方向相反。
二、滑动摩擦力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时产生的摩擦力。
2、作用效果:总是起着阻碍物体间的作用。
3、产生条件:、、。
4、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成正比,即:Fu = ,FN指接触面的压力,并不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μ是动摩擦因数,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5、方向: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相反。
注意: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一般情况认为二者相等,即Ff m=Ff滑=μFN,最大静摩擦力的决定因素与滑动摩擦力__________.【预习自测】1、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小木块的运动状态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A.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0.5 NB.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为0.5 NC.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D.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两次是相同的2、如图所示,物体A 、B 、C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力F 作用在物体C 上后,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C 不受摩擦力作用B .B 不受摩擦力作用C .A 受各个摩擦力的合力为零D .A 、B 、C 三个物体组成的整体所受摩擦力为零3、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用手托住,让它们静止靠在墙边,然后释放,使它们同时沿竖直墙面下滑,已知m A >m B ,则物体 B ( )A .只受一个重力B .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个C .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各一个D .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个,弹力两个第2讲摩擦力探究案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面批_________一、静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方法及滑动摩擦力方向判断理论依据: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不是与运动方向相反,与运动方向可以相同,可以相反,可以垂直,也可以成任何角度。
【精品】历史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人教版选修六讲义:第4章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第2课时
历史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人教版选修六讲义:第4章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第2课时【学考报告】考点一西斯廷小教堂中的著名壁画作品(b)1.代表:最著名的米开朗基罗创作的天花板壁画《创世纪》和祭坛后面墙壁上的《最后的审判》。
2.内容:《创世纪》由九幅取材于《圣经》故事的巨画组成,塑造了343个人物形象,分别表示了宇宙、人类和邪恶的起源,无愧为文艺复兴时代的一座丰碑。
3.特点:场面宏伟、形象生动;以宗教题材为主;反映人文主义色彩。
拓展延伸西斯廷小教堂今为梵蒂冈博物馆的一部分,虽然仅是一个小型礼拜堂,但它却是梵蒂冈城国和天主教世界的权威中枢,来自世界各地的红衣主教就是集会在西斯廷小教堂遴选教皇和召开全球天主教主教会议的。
要点西斯廷小教堂及其壁画史料一史料二米开朗基罗不用助手,独自完成了巨幅西斯廷教堂的天顶壁画《创世纪》……包括九幅描写《圣经》创世纪和挪亚(又译诺亚)故事的画面……还有十二个先知的画像和很多装饰性的人体。
思考(1)史料一中绘画表达了艺术家什么思想感情?(2)史料二体现的主题是什么?提示(1)这幅画完全是人间现实生活的真实描写,表达了艺术家对人的爱,对生活的爱。
(2)歌颂人类的强大力量与崇高品质。
1.下列四幅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绘画中,出自米开朗基罗的是( )答案D2.拉斐尔称赞说:“米开朗基罗是用着上帝一样杰出的天才创造出这个世界的”,其中的“创造出这个世界”指的是( )A.著名石雕《哀悼基督》B.西斯廷教堂的拱顶画《创世纪》C.签字大厅的巨幅壁画《雅典学院》D.名画《蒙娜丽莎》解析在《创世纪》中,米开朗基罗创作了一系列理想中的英雄,他们强健的体魄和突起的筋肉都向世人表明,这是一个人类能够创造世界的时代。
这幅壁画无愧为文艺复兴时代的一座丰碑。
答案B考点二圣彼得大教堂的历史、宗教、建筑和艺术等方面成就(b)1.改建目的:为了树立罗马教廷的威信。
2.改建时间:16世纪初开始,到1626年最后竣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 上册 第四单元 14 故乡 第2课时 教案(表格式)
2.“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的含义是什么?
总结:“手制的偶像”比喻“我”的主观愿望。如果说闰土是用泥塑木雕的偶像来麻木自己的话,那么“我”则是用“希望”来安慰自己。
3.“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总结: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
4.请你说说本文的主旨。
提示:(1)时代说:这篇小说写了两个故乡:一是记忆中的故乡,一是现实目睹的故乡。
(2)隔膜说:
(3)创造说:
课堂小结:
通过《故乡》的学习,我们明白,哪怕就在悲凉之中,压抑之中,孤独之中,迷惘之中,绝望之中,仍不要放弃对新生活的希望和追求。
学生朗读课文,品味与思考,预期引导:
课时计划
课题
14故乡
课时
2
班别
教
具
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1.掌握“晦暗、瓦楞、潮汛”等字词的音形义。
2.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1.了解对比的写法和在记叙中运用议论的作用。
2.学会辨析段的类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这篇小说内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灵魂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激发起学生热爱新中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烈愿望。
作品中的“我”是一个要求进步的知识分子形象。故乡萧索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
通过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旧中国农村日益破败的面貌,深刻地揭露了……
8’
7’
第四单元第二课第2课时学案
第二课时做好就业准备主备人:李映霞教学目标:认知目标:理解角色转换的重要性;理解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及其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
情感态度观念目标:形成关注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能力的态度,确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运用目标:修改、完善发展目标和发展台阶、针对自己与“职业人”和创业者素质的差距,制订提高措施、践行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行为,尝试求职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做好由“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教学难点:做好由“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讨论列举法教学手段: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教材助读: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重点是理解和认识要做好由“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对课本内容进行梳理,在关键词下进行勾画,熟记基础知识。
完成预习自测题目1和2,简单列出要点。
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标识,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时间为20分钟,独立完成。
一、做好由“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1.角色转换的重要性从“学校人”到“职业人”,既是人生非常重要的角色转换,也是人生的一次跨越,是职业生涯发展的跳板,对每个中职生迈好职业生涯第一步都非常重要。
2.角色转换的四个重点第一,成长导向向责任导向的转变。
第二,个性导向向团队导向的转变。
第三,思维导向向行为导向的转变。
第四,智力导向向品德导向的转变。
预习自测:1.学校人和职业人的角色转换要通过几步完成?2.角色转换的重点是什么?我的疑问?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学始于疑:1.学校人和职业人的角色转换要通过几步完成?2.角色转换的重点是什么?质疑探究:活动一:请学生阅读教材94页案例故事《有备无患提前进入角色》,思考、讨论:探究问题一:小林在学生时代,为进入职场成为“职业人”做了哪些准备?探究问题二:进入职场后,他又有哪些提高?教师点拨:校园、职场人群之间的关系有质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抛体运动一、平抛运动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2.性质:平抛运动是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3.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2)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4.基本规律如图1,以抛出点O为坐标原点,以初速度v0方向(水平方向)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 轴正方向.图1(1)位移关系(2)速度关系自测1人站在平台上平抛一小球,球离手时的速度为v1,落地时速度为v2,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图中能表示出速度矢量的演变过程的是()答案 C解析小球做平抛运动,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所以速度变化的方向竖直向下,C 正确.自测2 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为v ,则运动时间为(不计空气阻力)( )A.v -v 0gB.v +v 0gC.v 2-v 02gD.v 2+v 02g答案 C 二、斜抛运动1.定义:将物体以初速度v 0斜向上方或斜向下方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2.性质:斜抛运动是加速度为g 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3.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2)竖直方向:匀变速直线运动. 4.基本规律(以斜上抛运动为例,如图2所示)图2(1)水平方向:v 0x =v 0cos_θ,F 合x =0; (2)竖直方向:v 0y =v 0sin_θ,F 合y =mg .自测3 有A 、B 两小球,B 的质量为A 的两倍,现将它们以相同速率沿同一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如图3所示,①为A 的运动轨迹,则B 的运动轨迹是( )图3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 A解析 物体做斜抛运动的轨迹只与初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无关,A 、B 两小球的运动轨迹相同,故A 项正确.命题点一 平抛运动基本规律的应用1.飞行时间 由t =2hg知,时间取决于下落高度h ,与初速度v 0无关. 2.水平射程 x =v 0t =v 02hg,即水平射程由初速度v 0和下落高度h 共同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 3.落地速度v =v x 2+v y 2=v 02+2gh ,以θ表示落地速度与水平正方向的夹角,有tan θ=v y v x =2ghv 0,落地速度与初速度v 0和下落高度h 有关. 4.速度改变量因为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为恒定的重力加速度g ,所以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间隔Δt 内的速度改变量Δv =g Δt 是相同的,方向恒为竖直向下,如图4所示.图45.两个重要推论(1)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如图5所示,即x B =x A2.图5推导:⎭⎬⎫tan θ=y A x A -x Btan θ=v yv 0=2yAxA→x B=x A2(2)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任意位置处,有tan θ=2tan α. 推导:⎭⎬⎫tan θ=v y v 0=gt v 0tan α=y x =gt 2v→tan θ=2tan α类型1 单个物体的平抛运动例1 (2017·全国卷Ⅰ·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 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 答案 C解析 由题意知,两个乒乓球均做平抛运动,则根据h =12gt 2及v y 2=2gh 可知,乒乓球的运动时间、下降的高度及竖直方向速度的大小均与水平速度大小无关,故选项A 、B 、D 均错误;由发出点到球网的水平位移相同时,速度较大的球运动时间短,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较小,可以越过球网,故C 正确.变式1 (2018·安徽省滁州市上学期期末)在某一高度匀速飞行的战机在离目标水平距离s 时投弹,可以准确命中目标,现战机飞行高度减半,速度大小减为原来的23,要仍能命中目标,则战机投弹时离目标的水平距离应为(不考虑空气阻力)( ) A.13s B.23s C.23s D.223s答案 C解析 设原来的速度大小为v ,高度为h ,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可知在竖直方向有:h =12gt 2,解得:t =2hg,在水平方向:s =v t =v 2h g ,现战斗机高度减半,速度大小减为原来的23,要仍能命中目标,则有s ′=23v t ′,12h =12gt ′2,联立解得:s ′=23s ,故C 正确,A 、B 、D 错误.例2 (2017·全国卷Ⅱ·17)如图6,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一小物块以速度v 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小物块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此距离最大时,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图6A.v 216g B.v 28g C.v 24g D.v 22g答案 B解析 设小物块滑到轨道上端的速度大小为v 1,小物块由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m v 2=2mgr +12m v 12小物块做平抛运动时,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x =v 1t , t =2rg,联立解得:x =2v 2gr -4r 2, 由数学知识可知,当r =v 28g时,x 最大,故选项B 正确.变式2 (多选)(2018·福建省三明市上学期期末)如图7所示,将一小球从空中A 点以水平速度v 0抛出,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球以大小为2v 0的速度经过B 点,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从A 到B (重力加速度为g )( )图7A .下落高度为3v 022gB .经过的时间为3v 0gC .速度增量为v 0,方向竖直向下D .运动方向改变的角度为60° 答案 AD解析 小球经过B 点时竖直分速度v y =(2v 0)2-v 02=3v 0,由v y =gt 得t =3v 0g;根据h =12gt 2得h =3v 022g ,故A 正确,B 错误;速度增量为Δv =gt =3v 0,方向竖直向下,故C 错误;小球经过B 点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正切值tan α=v yv 0=3,α=60°,即运动方向改变的角度为60°,故D 正确.类型2 多个物体的平抛运动1.若两物体同时从同一高度(或同一点)抛出,则两物体始终在同一高度,二者间距只取决于两物体的水平分运动.2.若两物体同时从不同高度抛出,则两物体高度差始终与抛出点高度差相同,二者间距由物体的水平分运动和竖直高度差决定.3.若两物体从同一点先后抛出,两物体竖直高度差随时间均匀增大,二者间距取决于两物体的水平分运动和竖直分运动.4.两条平抛运动轨迹的相交处只是两物体的可能相遇处,两物体必须同时到达此处才会相遇. 例3 (多选)(2018·广东省七校联合体第三次联考)如图8,在同一竖直面内,小球a 、b 从高度不同的两点,分别以初速度v a 和v b 沿水平方向先后抛出,恰好同时落到地面上与两抛出点水平距离相等的P 点,并且落到P 点时两球的速度互相垂直.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图8A .小球a 比小球b 先抛出B .初速度v a 小于v bC .小球a 、b 抛出点距地面高度之比为v b ∶v aD .初速度v a 大于v b 答案 AB解析 h =12gt 2,所以t =2hg,平抛运动的运动时间是由竖直的高度决定的,由于小球a 的高度比小球b 的大,所以 t a >t b ,由于小球a 、b 的水平位移相等,由x =v 0t 得v a <v b ,故A 、B 正确,D 错误.h =12gt 2=12g x 2v 02,故小球a 、b 抛出点距地面高度之比为h a h b =v b2v a2,C 错误.变式3 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上有一固定的竖直杆,车上的三个水平支架上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C,它们离地面的高度分别为3h、2h和h,当小车遇到障碍物P时,立即停下来,三个小球同时从支架上水平抛出,先后落到水平路面上,如图9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9A.三个小球落地时间差与车速有关B.三个小球落地点的间隔距离L1=L2C.三个小球落地点的间隔距离L1<L2D.三个小球落地点的间隔距离L1>L2答案 C解析落地时间只与下落的高度有关,故A项错误;三个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由公式t=2hg可得下落时间之比为t A∶t B∶t C=3∶2∶1,故水平位移之比x A∶x B∶x C=3∶2∶1,则L1∶L2=(3-2)∶(2-1),故L1<L2,故C正确,B、D错误.命题点二有约束条件的平抛运动模型模型1对着竖直墙壁平抛如图10所示,水平初速度v0不同时,虽然落点不同,但水平位移d相同,t=d v0.图10例4(多选)从竖直墙的前方A处,沿AO方向水平发射三颗弹丸a、b、c,在墙上留下的弹痕如图11所示,已知Oa=ab=bc,则a、b、c三颗弹丸(不计空气阻力)()图11A.初速度之比是6∶3∶ 2B .初速度之比是1∶2∶ 3C .从射出至打到墙上过程速度增量之比是1∶2∶ 3D .从射出至打到墙上过程速度增量之比是6∶3∶ 2 答案 AC解析 水平发射的弹丸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上是匀速直线运动,又因为竖直方向上Oa =ab =bc ,即Oa ∶Ob ∶Oc =1∶2∶3,由h =12gt 2可知t a ∶t b ∶t c=1∶2∶3,由水平方向x =v 0t 可得v a ∶v b ∶v c =1∶12∶13=6∶3∶2,故选项A 正确,B 错误;由Δv =gt ,可知从射出至打到墙上过程速度增量之比是1∶2∶3,故选项C 正确,D 错误.模型2 斜面上的平抛问题1.顺着斜面平抛(如图12)图12方法:分解位移. x =v 0t , y =12gt 2, tan θ=y x ,可求得t =2v 0tan θg.2.对着斜面平抛(垂直打到斜面,如图13)图13方法:分解速度.v x =v 0, v y =gt , tan θ=v 0v y =v 0gt ,可求得t =v 0g tan θ.例5 (2018·全国卷Ⅲ·17)在一斜面顶端,将甲、乙两个小球分别以v 和v2的速度沿同一方向水平抛出,两球都落在该斜面上.甲球落至斜面时的速率是乙球落至斜面时速率的( ) A .2倍 B .4倍 C .6倍 D .8倍 答案 A解析 如图所示,可知:x =v t , x ·tan θ=12gt 2v y =gt =2tan θ·v 则落至斜面的速率v 落=v 2+v y 2=v1+4tan 2θ,即v 落∝v ,甲、乙两球抛出速度为v 和v2,则可得落至斜面时速率之比为2∶1.变式4 (2019·山西省晋城市模拟)如图14所示,斜面体ABC 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的高AB 为 2 m ,倾角为θ=37°,且D 是斜面的中点,在A 点和D 点分别以相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小球,结果两个小球恰能落在地面上的同一点,则落地点到C 点的水平距离为(sin 37°=0.6,cos 37°=0.8,g =10 m/s 2,不计空气阻力)( )图14A.34 mB.23 mC.22 mD.43 m 答案 D解析 设AB 的高度为h ,落地点到C 点的距离为x ,则h tan θ+x 2h g =h 2tan θ+x hg ,求得:x =43 m ,故选D.变式5 (2018·福建省南平市5月第二次模拟)为践行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在某次军事演习中,水平匀速飞行的无人机在斜坡底端A 的正上方投弹,炸弹垂直击中倾角为θ=37°、长为L =300 m 的斜坡的中点P ,如图15,若sin 37°=0.6,cos 37°=0.8,g 取10 m/s2,则无人机距A 点的高度h 和飞行的速度v 分别为( )图15A .h =170 m v =30 m/sB .h =135 m v =40 m/sC .h =80 m v =30 m/sD .h =45 m v =40 m/s 答案 A解析 根据速度的分解有:tan θ=v v y =v gt ,x =L2cos 37°=v t ,联立解得t =4 s ,v =30 m/s ;则炸弹竖直位移为y =12gt 2=80 m ,故无人机距A 点的高度h =y +L2sin θ=170 m ,故选A.模型3 半圆内的平抛问题如图16所示,图16半径和几何关系制约平抛运动时间t :h =12gt 2,R ±R 2-h 2=v 0t . 联立两方程可求t .例6 (2018·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期中)如图17,从O 点以水平初速度v 1、v 2抛出两个小球(可视为质点),最终它们分别落在圆弧上的A 点和B 点,已知OA 与OB 互相垂直,且OA与竖直方向成α角,不计空气阻力,则两小球初速度之比v 1∶v 2为 ( )图17A .tan αB .cos αC .tan αtan αD .cos αtan α答案 C解析 设圆弧半径为R ,两小球运动时间分别为t 1、t 2.对球1:R sin α=v 1t 1,R cos α=12gt 12,对球2:R cos α=v 2t 2,R sin α=12gt 22,解四式可得:v 1v 2=tan αtan α,C 正确.变式6 如图18所示,薄半球壳ACB 的水平直径为AB ,C 为最低点,半径为R .一个小球从A 点以速度v 0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18A .只要v 0足够大,小球可以击中B 点B .v 0取值不同时,小球落在球壳上的速度方向和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相同C .v 0取值适当,可以使小球垂直撞击到半球壳上D .无论v 0取何值,小球都不可能垂直撞击到半球壳上 答案 D解析 小球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有位移,v 0再大也不可能击中B 点,A 错误;v 0不同,小球会落在半球壳内不同点上,落点和A 点的连线与AB 的夹角φ不同,由推论tan θ=2tan φ可知,小球落在半球壳的不同位置上时的速度方向和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θ也不相同,若小球垂直撞击到半球壳上,则其速度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半球壳的球心,且该反向延长线与AB 的交点为水平位移的中点,而这是不可能的,故B 、C 错误,D 正确.命题点三 平抛运动的临界和极值问题例7 如图19所示,排球场总长为18 m ,设球网高度为2 m ,运动员站在离网3 m 的线上,正对网向上跳起将球水平击出.(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 m/s 2)图19(1)设击球点在3 m 线正上方高度为2.5 m 处,试问击球的速度在什么范围内才能使球既不触网也不越界?(2)若击球点在3 m 线正上方的高度小于某个值,那么无论击球的速度多大,球不是触网就是越界,试求这个高度. 答案 见解析解析 (1)如图甲所示,设球刚好擦网而过,则击球点到擦网点的水平位移x 1=3 m ,竖直位移y 1=h 2-h 1=(2.5-2) m =0.5 m ,根据位移关系x =v t ,y =12gt 2,可得v =xg2y,代入数据可得v 1=310 m/s ,即所求击球速度的下限.设球刚好打在边界线上,则击球点到落地点的水平位移x 2=12 m ,竖直位移y 2=h 2=2.5 m ,代入速度公式v =xg 2y, 可求得v 2=12 2 m/s ,即所求击球速度的上限.欲使球既不触网也不越界,则击球速度v 应满足310 m/s<v ≤12 2 m/s.(2)设击球点高度为h 3时,球恰好既触网又压线,如图乙所示设此时球的初速度为v 3,击球点到触网点的水平位移x 3=3 m ,竖直位移y 3=h 3-h 1=h 3-2 m ,代入速度公式v =xg2y可得v 3=3 5h 3-2;同理对压线点有x 4=12 m ,y 4=h 3,代入速度公式v =xg2y可得v 3=125h 3.联立解得h 3≈2.13 m ,即当击球高度小于2.13 m 时,无论球被水平击出的速度多大,球不是触网,就是越界.变式7 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20所示.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L 1和L 2,中间球网高度为h .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3h .不计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若乒乓球的发射速率v 在某范围内,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则v 的最大取值范围是( )图20A.L 12g6h <v <L 1g6hB.L 14gh <v <(4L 12+L 22)g6hC.L 12g 6h <v <12(4L 12+L 22)g6hD.L 14g h <v <12(4L 12+L 22)g6h答案 D解析 当速度v 最小时,球沿中线恰好过网,有: 3h -h =gt 122①L 12=v 1t 1② 联立①②两式,得v 1=L 14g h当速度v 最大时,球斜向右侧台面两个角发射,有 (L 22)2+L 12=v 2t 2③ 3h =12gt 22④联立③④两式,得v 2=12(4L 12+L 22)g6h所以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v 的最大取值范围为L 14g h <v <12(4L 12+L 22)g6h,选项D 正确.1.(2018·福建省福州市调研)从距地面h 高度水平抛出一小球,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初速度为2gh tan θ B .小球着地速度大小为2ghsin θC .若小球初速度减为原来的一半,则平抛运动的时间变为原来的两倍D .若小球初速度减为原来的一半,则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变为2θ 答案 B2.(2018·湖北省武汉市调研)如图1是对着竖直墙壁沿水平方向抛出的小球a 、b 、c 的运动轨迹,三个小球到墙壁的水平距离均相同,且a 和b 从同一点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 )图1A .a 和b 的飞行时间相同B .b 的飞行时间比c 的短C .a 的水平初速度比b 的小D .c 的水平初速度比a 的大 答案 D 解析 根据t =2h g 可知,b 下落的高度比a 大,则b 飞行的时间较长,根据v 0=xt,因水平位移相同,则a 的水平初速度比b 的大,选项A 、C 错误;b 的竖直高度比c 大,则b 飞行的时间比c 长,选项B 错误;a 的竖直高度比c 大,则a 飞行的时间比c 长,根据v 0=xt ,因水平位移相同,则a 的水平初速度比c 的小,选项D 正确.3.(2018·山东省济南一中期中)如图2所示,位于同一高度的小球A 、B 分别以v 1和v 2的速度水平抛出,都落在了倾角为30°的斜面上的C 点,小球B 恰好垂直打到斜面上,则v 1、v 2之比为( )图2A .1∶1B .2∶1C .3∶2D .2∶3 答案 C解析 小球A 、B 下落高度相同,则两小球从飞出到落在C 点用时相同,均设为t ,对A 球: x =v 1t ① y =12gt 2② 又tan 30°=yx ③联立①②③得:v 1=32gt ④ 小球B 恰好垂直打到斜面上,则有:tan 30°=v 2v y =v 2gt ⑤则得:v 2=33gt ⑥ 由④⑥得:v 1∶v 2=3∶2,所以C 正确.4.(2018·河南省洛阳市尖子生第二次联考)利用手机可以玩一种叫“扔纸团”的小游戏.如图3所示,游戏时,游戏者滑动屏幕将纸团从P 点以速度v 水平抛向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圆柱形废纸篓,纸团恰好沿纸篓的上边沿入篓并直接打在纸篓的底角.若要让纸团进入纸篓中并直接击中篓底正中间,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图3A .在P 点将纸团以小于v 的速度水平抛出B .在P 点将纸团以大于v 的速度水平抛出C .在P 点正上方某位置将纸团以小于v 的速度水平抛出D .在P 点正下方某位置将纸团以大于v 的速度水平抛出 答案 C解析 在P 点的初速度减小,则下降到篓上沿这段时间内,水平位移变小,则纸团不能进入篓中,故A 错误.在P 点的初速度增大,则下降到篓底的时间内,水平位移增大,不能直接击中篓底的正中间,故B 错误.在P 点正上方某位置将纸团以小于v 的速度水平抛出,根据x =v 02hg知,水平位移可以减小,也不会与篓的左边沿相撞,可直接击中篓底的正中间,故C 正确.在P 点正下方某位置将纸团以大于v 的速度水平抛出,则纸团可能进篓,但不能直接击中篓底正中间,故D 错误.5.(2018·天津市部分区上学期期末)如图4所示,在水平地面上M 点的正上方h 高度处,将S 1球以初速度v 1水平向右抛出,同时在地面上N 点处将S 2球以初速度v 2竖直向上抛出,在S 2球上升到最高点时恰与S 1球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则两球在这段过程中( )图4A .做的都是变加速运动B .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不相等C .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不相同D .相遇点在N 点上方h 2处答案 D解析 由于两个球都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做的都是匀变速运动,故A 错误;由Δv =at =gt ,知它们速度的变化量相同,速度变化量的方向都竖直向下,故B 、C 错误;S 1球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有h 1=12gt 2;S 2球竖直上抛,则有v 2=gt ,h 2=v 2t -12gt 2,由题意得h =h 1+h 2,解得h 1=h 2=h 2,所以相遇点在N 点上方h2处,故D 正确.6.(2018·江西省横峰中学、铅山一中等校联考)从离地面高为h 处以水平速度v 0抛出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要使物体落地速度与水平地面的夹角最大,则h 与v 0的取值应为下列的( )A .h =15 m ,v 0=5 m/sB .h =15 m ,v 0=8 m/sC .h =30 m ,v 0=10 m/sD .h =40 m ,v 0=10 m/s答案 A解析 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v =v 0,x =v 0t ,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v y =gt ,h =12gt 2,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tan α=v y v 0=gt v 0=2ghv 0,所以h 越大,初速度v 0越小,物体落地的速度方向与水平地面的夹角越大,故A 正确,B 、C 、D 错误.7.(2018·广东省肇庆市一模)如图5所示,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顶端O 有一小球,小球从静止释放沿斜面运动到底端B 的时间是t 1.若给小球不同的水平初速度,使小球分别落到斜面上的A 点,经过的时间是t 2;落到斜面底端B 点,经过的时间是t 3;落到水平面上的C 点,经过的时间是t 4,不计空气阻力,则( )图5A .t 1<t 2B .t 4<t 1C .t 3<t 4D .t 3<t 2答案 B解析 小球做平抛运动时:h =12gt 2,因此下落高度大的时间长,所以有t 4=t 3>t 2,故C 、D错误;小球沿斜面下滑时:l =12at 2,由于a <g ,l >h ,所以沿斜面下滑时间是最长的,则t 4<t 1,故A 错误,B 正确.8.(2018·广东省韶关市调研)如图6所示,离地面高h 处有甲、乙两个小球,甲以初速度v 0水平射出,同时乙以大小相同的初速度v 0沿倾角为45°的光滑斜面滑下,若甲、乙同时到达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 ,则初速度v 0的大小是( )图6A.gh2 B.gh C.2gh 2D.2gh答案 A解析 甲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 =2h g ;乙在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a =mg sin 45°m=g sin 45°=22g.根据2h=v0t+12at2,代入数据得v=gh2,故A正确,B、C、D错误.9.(多选)(2018·河北省石家庄市模拟)如图7所示,甲球从O点以水平速度v1飞出,落在水平地面上的A点.乙球从O点以水平速度v2飞出,落在水平地面上的B点反弹后恰好也落在A点.已知乙球在B点与地面碰撞反弹后瞬间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不变,竖直方向的分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不变,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7A.由O点到A点,甲球运动时间与乙球运动时间相等B.甲球由O点到A点的水平位移是乙球由O点到B点水平位移的3倍C.v1∶v2=3∶1D.v1∶v2=2∶1答案BC解析设OA间的竖直高度为h.由O点到A点,甲球运动时间为t甲=2hg.乙球运动时间是甲球的3倍,A错误;乙球先做平抛运动,再做斜上抛运动,根据对称性可知,从B到A的水平位移等于从O到B的水平位移的2倍,所以甲球由O点到A点的水平位移是乙球由O 点到B点水平位移的3倍,B正确;设乙球由O点到B点水平位移为x,时间为t.对甲球有3x=v1t,对乙球有x=v2t,则得v1∶v2=3∶1,故C正确,D错误.10.(2018·广东省揭阳市二模)如图8所示为乒乓球桌面示意图,球网上沿高出桌面H,网到桌边的水平距离为L,在某次乒乓球训练中,从左侧L2处,将球沿垂直于网的方向水平击出,球恰好通过网的上沿落到桌面右侧边缘,设乒乓球的运动为平抛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8A.击球点的高度与网高度之比为2∶1B.乒乓球在网左、右两侧运动时间之比为2∶1C .乒乓球过网时与落到右侧桌边缘时速率之比为1∶2D .乒乓球在网左、右两侧运动速度变化量之比为1∶2 答案 D解析 因为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乒乓球在网右侧的水平位移是左边水平位移的两倍,所以乒乓球在网右侧运动时间是左侧的两倍,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h =12gt 2可知,击球点的高度与网高之比为9∶8,故A 、B 错误;由平抛运动规律:98H =12gt 2,32L =v 0t ,解得:v 0=Lg H ,由动能定理可知,乒乓球过网时mg 18H =12m v 12-12m v 02,解得:v 1= gL 2H +gH4,同理落到桌边缘时速度v 2= gL 2H +94gH ,所以v 1v 2= 4L 2+H 24L 2+9H2,故C 错误;网右侧运动时间是左侧的两倍,Δv =gt ,所以乒乓球在左、右两侧运动速度变化量之比为1∶2,故D 正确.11.(2018·甘肃省兰州一中模拟)如图9所示,AB 是半圆弧的直径,处于水平,O 是圆弧的圆心,C 是圆弧上一点,∠OAC =37°,在A 、O 两点分别以一定的初速度同时水平抛出两个小球,结果都落在C 点,则两个球抛出的初速度v 1、v 2的大小之比为(sin 37°=0.6,cos 37°=0.8,取g =10 m/s 2,不计空气阻力)( )图9A .v 1∶v 2=32∶7B .v 1∶v 2=16∶7C .v 1∶v 2=16∶3D .v 1∶v 2=16∶9答案 A解析 两球下落的高度相同,根据t =2hg知,下落的时间相同,设圆弧的半径为R ,则A 点抛出的球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x 1=2R cos 37°cos 37°=1.28R ,从O 点抛出的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为x 2=x 1-R =0.28R ,根据v =xt知v 1∶v 2=32∶7,A 正确.12.(2018·湖北省黄冈市质检)如图10所示,倾角θ=37°、高h =1.8 m 的斜面位于水平地面上,小球从斜面顶端A 点以初速度v 0水平向右抛出(此时斜面未动),小球恰好落到斜面底端B 点处.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tan 37°=0.75.图10(1)求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 0的大小;(2)若在小球水平抛出的同时,使斜面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t 2=0.3 s 小球落至斜面上,求斜面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答案 (1)4 m /s (2)13.3 m/s 2解析 (1)小球水平抛出后恰好落在斜面底端,设水平位移为x , h =12gt 2 x =v 0t由几何知识可得 tan θ=h x联立并代入已知数据得v 0=4 m/s (2)如图所示,设经过t 2=0.3 s ,斜面运动的位移为x 1,加速度大小为a ,小球做平抛运动竖直位移为h 2,水平位移为x 2,x 1=12at 22h 2=12gt 22x 2=v 0t 2由几何知识可得tan θ=h 2x 2-x 1联立并代入已知数据得a =403m /s 2≈13.3 m/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