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法对比研究共54页文档
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分析

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分析1. 引言1.1 引言概述英汉篇章结构的语法对比分析是一门跨文化研究领域,通过比较英语和汉语的篇章结构和语法特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这两种语言的语言特性和文化背景。
英语是一种基于主谓宾结构的语言,句子以主语为中心,谓语为核心,宾语为补充的结构比较常见。
而汉语则是一种基于主谓宾补结构的语言,句子以主语为核心,谓语为主体,宾语和补语为修饰的结构比较常见。
在篇章结构方面,英语通常采用线性结构,文字呈现方式直截了当,一般而言,英语篇章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文章结构清晰明了。
而汉语则较为灵活多变,篇章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和目的进行灵活调整,没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通过对英汉篇章结构和语法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和汉语的语言运用习惯和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帮助语言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这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和逻辑思维方式。
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对比分析的结论,更好地进行英汉语言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2. 正文2.1 英语篇章结构1. 主题句和主题段落:英语篇章结构通常以主题句作为段落的开头,主题句用来概括该段落的主旨内容,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段落的主题。
2. 段落间的逻辑连接:在英语篇章中,段落之间通常通过逻辑连接词或短语进行连接,使得整篇文章内容连贯,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3. 概括句和过渡句:在英语篇章结构中,概括句和过渡句的使用十分普遍,它们有助于引导读者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同时使得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
4. 引言和结论:英语篇章结构通常包括引言和结论两部分,引言用来引入文章的主题,结论则总结全文内容并给出作者的看法或建议。
5. 句子结构:在英语篇章中,句子结构简洁明了,通常采用主谓宾的语法结构,同时也注重句子之间的平衡性和连贯性。
英语篇章结构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通过合理的段落安排和句子结构,使得文章内容清晰明了,易于理解。
2.2 汉语篇章结构汉语篇章结构是指汉语语言中文章、段落、句子等单位的排列组合方式,以及其中所使用的连接词、语法结构等。
汉语语法与英语语法结构差异[Word文档]
![汉语语法与英语语法结构差异[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c38efc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24.png)
汉语语法与英语语法结构差异关键字:汉语语法与英语语法结构差异本文为Word文档,感谢你的关注!【摘要】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黎锦熙说过:“所谓比较,重在异而不在同:同则因袭之,用不着一一比较;惟其异,才用得着比较,或大同而小异,或小同而大异,或同中有异,或异中有同。
”通过两种语言之间的对比,才能深入的分析理解两种语言。
本文中汉语语法与英语语法结构的总体特点和其中的几点显著差异出发,深入分析比较了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以加深学习者对在学习过程中对两种语法结构的学习和理解。
【关键词】汉语语法;英语语法;差异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第一语言,从上世纪开始出现在中国教科书课本之中,其受重视程度愈演愈烈。
而随着我国经济基础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强大,学习汉语的潮流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
逐渐普及的双语教育让我们不得不重视汉语与英语之间的差异,以便我们更好的学习,而在这之中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其语法结构的差异。
汉语是刚性的,英语的柔性的;汉语是显性的,英语是隐性的。
一、汉语语法与英语语法结构的总体特点(一)汉语注重句法中词序和虚词的使用,缺少词的形态变化汉语作为一门讲求“意”的语言,在词类的使用上没有进行严格的规定,各词类之间相互转换,一个词可以在不同的句子中充当不同的句法成分,准确清楚的表达出句子的涵义。
从词类的角度来说,汉语中的名词词类可以做主语、宾语和定语,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作谓语,当然,还有一些名词可以作状语。
;动词主要用来做谓语,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做主语、宾语、补语,有些也可以作定语。
此外,汉语相比于外语,省略现象严重,以至于不在同一语境中的人有时候无法完全理解对方的意思,这与汉语重意合有直接的关系。
而且量词和语气词应用十分频繁,一般都是约定俗成的规矩表达不同的情绪与感情。
(二)英语语法结构简单,逻辑清晰相比于汉语重意合的特点,英语十分注重形合,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关联词的使用上。
两个简单句之间必须要用关联词来连接,一般不可以省略。
(完整word版)英汉语句法结构比较与对比

英汉主语的对比与转换英语句子结构严谨,主语突出;汉语句子逻辑性强,主题突出。
这些差异给英汉转换时主语的确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针对这种现象,试图对比分析汉英主语,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汉译英时主语确定的几种策略。
在翻译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自己能够正确理解英语句子中的每个单词或词组,但不知为什么译出的汉语怎么读都觉得不通顺、不地道。
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词汇层面上,而且还显着地体现在句子结构上。
英语句子结构严谨,主语突出,属屈折性语言;汉语逻辑性强,主题突出,属分析性语言。
因此,要提高翻译水平,必须对两种语言的差异有所认识,翻译时才能有意识地避免欧化的汉语或汉化的英语。
进行英汉主语对比分析是关键,希望它能给我们学习英汉两种语言及互译带来少许裨益。
1 汉英主语对比主语在英语句子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分。
其功能很强,英语需要把主谓关系纳入一定的关系中去处理,谓语必须与主语一致,主谓语结构是英语句子的主轴与核心。
一般情况下,英语中的主语是不可缺少的。
因此,英语的句法特征是形合的。
而汉语中的主语功能相对就较弱,没有主语也可以成句。
另外汉语中的主谓搭配关系也十分灵活,通过语境来融合其间的语义关系,形成一种意义上的联系,主语和谓语也不需要在数、时态和语态上保持一致。
汉语句法特征是意合的。
1.1主题Vs主语主语显着的语言是指该语言的核心句型是主语+谓语构成的框架,而主题显着是指由主题+述题构成的句式。
主题即句子的起首部分,相当于“话题”,述题是针对“话题”发表的信息或评论,通常是“新的信息”。
汉语句子的主题可能是名词结构,与主语一致,但在很多情况下还可能是其他成分。
(1)昨天的事多亏你帮忙。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yesterday.本句的主题“昨天的事”虽然是个名词词组,但它显然游离于“主谓”结构之外,不能将其译成英语的主语。
1.2有灵Vs 无灵英语与汉语句子的另一个重要差异是,英语常用无灵主语,即用无生命的物体或抽象概念的名词或各种形式的非谓语动词充当主语。
英汉对比研究

这回我可亲眼看见啦!(感叹语气)This time I’ve actually seen it for myself.打吧,打不下去;跑吧,跑不了,敌人只好投降。Unable to fight on or escape, the enemy was forced to surrender.你呀,老这样下去可不行啊!(加重语气) Look! You can’t go on like this.这也不能怪他,头一回嘛。 (答辩语气) He is not to blame. After all, it was thefirst time that he had done it.
popular grammatical and rhetorical devices in Chinese. Look at the following example.It was a day as fresh as grass growing up and clouds going over and butterflies coming down can make it. It was a day compounded from silences of bee and flower and ocean and land, which were notsilences at all, but motions, stirs, flutters, risings,
文档英汉语法对比论文关于英汉语法的论文

英汉语法对比论文关于英汉语法的论文英汉认识型情态的语法标记形式对比及习得难度探析摘要情态作为一个语义范畴在意念上具有跨语言的共通性但作为语法范畴在情态标记形式方面具有相当大的跨语言差异。
本文对表推测义的认识型情态的语法标记形式进行了英汉对比对这种跨语言差异造成的汉语情态形式习得难度进行了困难等级排序和偏误分析以期为对外汉语情态教学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认识型情态语法标记形式英汉对比习得一、引言情态领域具有跨语言的共性与差异。
共性体现在语义意念范畴差异体现在语法标记范畴。
汉语和英语情态范畴是两种语言中相对应又具有相对封闭性的一个语义和语法范畴具有跨语言的可比性。
情态作为一个语义范畴在意念上具有跨语言的共通性以“可能性/必然性”这个语义特征区别于其它范畴。
将“可能性/必然性”作为核心纽带情态义域分为两类一是说话者的态度意向使事件具有可能性或必然性义务性该允或能愿性倾向二是说话者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必然性的判断与推测。
前者属于情态动词的根义称为事件情态包括表该允的道义型情态和表能愿的能动型情态后者属于情态动词的认识义称为直陈情态即认识型情态Palmer2001。
根义具有施为功能认识义具有推测功能。
这两种意念类型是跨语言存在的体现出语义上的共通性。
包含以上两种意念类型的情态系统是由一套词体系语法标记形式来实现的。
从类型学上来说各种不同语言对“情态”这一范畴使用的语法标记体系不一致Palmer2001因此作为语法范畴英汉情态表达系统存在着形式标记系统上的差异。
就认识型情态来说英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情态动词来表达可能性程度不同的各种推测但汉语在表可能性程度时更多地借助于情态副词也许、多半、肯定等甚至语气助词吧等。
本文就“认识义”这一意念类型对英汉情态系统在表达推测的可能性程度时所使用的情态标记形式进行差异对比并展示这种差异对情态习得带来的难度。
二、英语情态动词的情态值排序和相应的汉语情态标记形式英汉情态动词都既可表根义又可表认识义。
英语语法与汉语语法的区别研究报告范文

英语语法与汉语语法的区别研究报告范文本研究报告旨在比较分析英语语法与汉语语法的区别。
语法是一门研究语言规则和结构的学科,是语言学的重要分支。
英语和汉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两种语言,它们的语法有着显著的区别。
在本报告中,我们将从句子结构、词汇分类、语序和语态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首先,从句子结构来看,英语和汉语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
英语中的句子结构通常是主语+谓语+宾语的形式,而汉语中的句子结构则通常是主语+谓语+宾语的形式。
此外,在英语中,形容词和副词通常放在名词或动词之前,而在汉语中,形容词和副词通常放在名词或动词之后。
其次,从词汇分类来看,英语和汉语也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
英语中的词汇通常是按照词性来分类的,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而在汉语中,词汇则通常是按照意义来分类的,例如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
再次,从语序来看,英语和汉语也存在区别。
英语中的语序通常是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而汉语中的语序则通常是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
此外,当句子中有两个动词时,英语通常使用动词不定式或动名词来表示,而汉语则使用动词短语来表示。
最后,从语态来看,英语和汉语也存在差异。
英语中的语态通常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两种,而汉语中则没有被动语态,但可以通过加上“被”、“让”等助词来表示被动意义。
综上所述,英语语法与汉语语法之间存在显著的区别,包括句子结构、词汇分类、语序和语态等方面。
对于学习英语和汉语的人来说,了解这些区别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两种语言的语法规则,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章 汉英语言句式结构对比研究

英汉句式结构对比与翻译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英语叙述呈静态,汉语叙述呈动态
★英语的“物称表达法”和汉语的“人称表达法”
★英语 呈“主语突显”结构,汉语呈“话题突显” 结构
意合:指句子结构不是借助形态和形式词,而是靠词 语与句子本身意义上的连贯与逻辑顺序而实现的连 接。 具有意合特点的语言行文时,常使用两种方式: 1、将片语、分句、句子放在一起,通常不使用连接词, 即使使用时,也只使用诸如and, but, or这样的连接 词,或者最小限度地使用,或者干脆不使用表示从属 关系的词语连接句子。 2、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完整的句子之间用逗号或 分号隔开,把这些句子看成是一个句子。如: The rain fell; the river flooded; the house was washed away. I came , I saw, Iconquered.
Chinese Into English Practice
1.亡羊补牢,尤未为晚。 It is not too late to mend the fold even after some sheep have been lost. 2. 风停了,雨住了, 路上还很静。我走着,一面想,几乎不 敢想到我自己。 The wind and rain stopped and the road was still quiet. As I walked along thinking , I hardly dared to think about myself. 3. 彼此之间,情趣相投,脾气对味则合、则交。 People who share the same interest and taste, who have the same value, come together and relate to one another. 4. 他们讲索取,我们讲奉献。 They preach taking from others, whereas we advocate giving to others. 5. 他在大学里念了两年书,就报名参军了 He studies in the college for two years, then he went to join the army.
英汉对比研究word版整理

幻灯片1英汉对比研究Comparative Stud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幻灯片2语言综合研究:结合社会、文化、心理、国情等进行语言本体研究:区别性特征、音位、音节、词素、词、词组、从句、句子、句群、语篇语言美的对比研究:音美、形美、意美、民族的审美观念对语言美的干预幻灯片3综合语与分析语(Synthetic vs. Analytic)综合语:运用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的语言。
A synthetic language is “characterized by frequent and systematic use of inflected forms to express grammatical relationship”.----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 分析语:不用形态变化而用词序及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的语言。
n analytic language is “characterized by a relatively frequent use of function words, auxiliary verbs, and changes in word order to express syntactic relations, rather than of inflected forms”.----The Random House College Dictionary 英语属于综合语,汉语是典型的分析语。
幻灯片4表达语法意义的三大手段:形态变化、词序、虚词一、英语有形态变化,汉语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1.构词形态,即起构词作用的词缀变化(affixation)包括大量的前缀(prefix)和后缀(suffix)。
He moved astonishingly fast.He moved with astonishing rapidity.His movements were astonishingly rapid.His rapid movements astonished us.He astonished us by moving rapidly.幻灯片5Move→moved→movement→movingastonish→astonished→astonishing→astonishinglyrapid→rapidly→rapidity英语有前缀至少187个英语有后缀至少327个英语有词根至少1038个幻灯片6前缀:老、大、小、阿:老李、大李、小李、老虎、阿妹、阿哥后缀:子、头、师、者、度、性、手、家、员、品、汉、化等孔子、胖子、桌子;搞头、甜头;来头、势头;教师、工程师;记者、学者、旁观者;难度、浓度、可信度;可行性、科学性、醋性;凶手、打手、能手;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指挥员、战斗员、演员、伤员;好汉、懒汉、男子汉、门外汉;产品、商品、人品;科学化、正规化、现代化、女性化;幻灯片72、英语有构形形态,即表达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汉语没有。
英汉语法对比研究

一、英汉语法对比概述
6. 语法/语义范畴对比 英语的语法范畴较多,有两大类:名词性成分,包括性、 数、格等;动词性成分,包括时态、语态、语气等。而 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语法范畴。但语义范畴为英汉语 所共有,值得对比。
7. 语法修辞方法对比 通过语法手段来达到修辞效果,称之为语法修辞方法。 如替代、重复、省略、倒装、强调等。
三、英汉语法结构对比
例如: 她学习很努力。(陈述句) 请你出去吧! (祈使句) 这花真漂亮啊! (感叹句) 你昨天晚上看球赛了吗? (疑问句) 他要是在这里就好了。 (假设句) 如果我是你就不会这样做。(假设句) 若不是我花了钱,那女人早就找上他的麻烦了。(假设
句)
三、英汉语法结构对比
因此,英语有形态变化而汉语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二、英汉词法对比
3.词序对比。
英语和汉语句子的主要成分一般是主语、谓语动词、宾 语或表语,在排列次序上英汉两种语言基本相同:主-动 -宾(表)。与汉语相比,英语的后置和倒装现象较多。 如定语的后置,汉语的定语一般在名次的前面,而英语 的定语位置相对灵活许多。
一、英汉语法对比概述
3. 句类对比
英汉语的句子从功能角度分为“陈述句”、“疑问句”、 “肯定句”、“否定句”、“感叹句”和“祈使句”。
从结构的角度分成“简单句”、“复杂句”和“多重复 杂句”。
4. 句子成分对比 5. 语法关系表达方式对比 形态、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关系的3种方式。由于汉 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所以英汉语法关系对比重点 在语序和虚词上。
汉语短语“一个很有用的人”,对应英语为:
①A very useful person. ②A person of great use. ③A person who is very useful.
英汉语动词语法功能对比研究

2012.07学教育63英汉语动词语法功能对比研究许柏琳(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610041)[摘要]动词在英汉语中起着关键作用。
由于这两种语言的形态、功能、意义、结构差异,动词在使用方面就存在着诸多差异。
本文通过对英汉语动词的定义、类别、功能、英汉语动词表示的时态,以及英汉语动词充当谓语情况,深入探讨了英汉语动词在英汉语语法功能方面的共性与差异性。
[关键词]英汉语;动词;语法功能;研究引语:属印欧语系的英语是屈折语,“语法方面,通过丰富的词性变化表达语法意义,”属汉藏语系的汉语是孤立语,“语法方面,句子的语法意义是通过词序和虚词来表达的”英汉语动词在各自的语言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如果说主语是一个人的脑袋,动词便可说是他的心脏……如果心脏一停,则身体的其余各部分自然亦失去作用。
由此可知动词的重要性”。
由于英汉语法范畴有着较大的差异性,这就导致了英汉语动词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
本文拟从英汉语动词语法功能方面进行对比研究。
一、英汉语动词的定义在各类英汉语语法书中,给动词所下的定义不尽相同。
薄冰、赵德鑫认为,“英语的动词是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
张道真则认为,“英语的动词表示动作和状态”。
司徒允昌、刘莉芳认为,“汉语的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的词”。
黄成稳认为,“汉语的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由于英汉语的形态、意义、功能等差异,又由于各个语言学家对英汉语动词研究有其自己的重点或认识,所给出的定义也就存在着差异。
二、英汉语动词的分类由于各种英汉语语法专著对英汉语动词的定义各有差异,因此英汉语动词的分类也不尽相同。
英汉语动词分类如下:1、英语动词的类别在张道真的《实用英语语法》中,英语的动词被分为五类: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系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
章振邦在《新编英语语法教程》中,对英语动词分类如下:主动词和助动词两大类。
英语的助动词又细分为三类:基本助动词、情态助动词和半助动词。
英汉语法主语差异对比研究

英汉语法主语差异对比研究摘要:由于受各自语言、文化、思维习惯的影响,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主语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
本文着重从英汉主语对词类的选择方面进行对比研究。
希望对英语学习者更好地学习英语有所帮助。
关键词:语法主语;差异;对比一、引言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Family),而汉语则属于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y)。
不同的语系导致了两种语言在语法和句法上都存在许多差异。
了解了这些差异对英语及汉语两种语言的学习、教学及翻译水平的提高都会有所帮助。
二、英汉语中主语的定义主语一般分为语法主语、逻辑主语和心理主语,本文中所讨论的主语都是语法主语。
在英语中,根据《朗文当代英语词典》,主语是“a noun , noun phrase ,or pronoun that comes before a main verb and represents the person or thing that performs the action of the verb or about which something is stated”。
在汉语中,黄伯荣,廖序东在其所著的《现代汉语》中把主语定义为:“在主谓词组中主语是陈述的对象,放在谓语前面,回答‘谁’或者‘什么’的问题。
”三、英汉语中充当主语的词类对比(一)名词、代词、少量表示数量概念的名词词组做主语。
a.The apple is very delicious.(代词作主语)b.That wag beautiful!(代词作主语)英语句子中可以充当主语的名词、代词和表示数量概念的名词词组与汉语在语义或句法上都是比较一致的,因此,在英汉互译时,英汉主语可以直接互译。
例如:a.My brother is a worker. (名词作主语)我的哥哥是个工人。
b.He lives in the new house.(代词作主语)他住在这所新房子里。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

01
词性变化
英语有丰富的词性变化,而汉语 则没有,这导致英汉互译时需要 灵活处理。
句子结构
02
03
时态和语态
英语句子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而汉语则更加灵活,强调意合而 非形合。
英语时态和语态表达丰富,而汉 语则通过语境和时间副词来表达 时态和语态。
04 句子结构对比
英语句子结构特点
主语+谓语+宾语
汉语词汇特点
汉语词汇相对稳定
与英语相比,汉语词汇的变化相 对较小,一些古老的词汇在现代 汉语中仍广泛使用。
语义内涵丰富
汉语词汇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内涵和意象,如成语、谚语等, 这反映了汉语表达的深刻性和形 象性。
新词创造有限
相对于英语,汉语新词的创造速 度较慢,一些新出现的词汇往往 是通过已有的词汇组合而成。
英汉文化背景差异对比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英语文化强调个体和独立,而汉语文化强调整体和关联。这种差异在语言中表现为英语更注重第一人称和个体视角, 而汉语更注重集体和整体视角。
竞争与和谐
英语文化强调竞争和个人实现,而汉语文化强调和谐与人际关系。这种差异在语言中表现为英语更直接和竞争性的表 达方式,而汉语更注重委婉和协商性的表达方式。
04
英语常用复杂句型,如复合句和从句,以表达复杂的概念和逻辑关系。
汉语语言特点
01 汉语是一种意合语言,主要通过词汇和语 境来表达意义,较少依赖形式变化。
02 汉语强调主题和述题的完整性,句子结构 较为灵活。
03
汉语中常用主动语态,强调动作的施事者。
04
汉语常用简单句型,如短句和流水句,以 表达简洁明了的语义。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
目录
英汉语法衔接对比研究

广的英语语言, 如何让 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 过程中要 使用到什 么样的语法 衔接手段 , 才能够句 子通顺流场的同时还能够保证不失本土气息呢?
I 关 键词】英汉互译 ; 语法衔接; 对比研究
阅读出现人称代 词、 物 主代词等 。 其主要 的原 因是因为英语语言 文化比较 重 视结 构的 精简, 使用 代词 能够避 免后面 文章表 达 中的哆嗦语 句 部分 的
段。 我们 知道汉语 和英语 都有 自己的诗歌 文化 , 而 汉语是 象形文 字、 英 显了 。 而 要想准确 理解i t 所 代表的含义, 学 生就需要联 系起上下文 。 而 对 语是 符号文字, 汉语讲究主 、 谓、 宾。 而英语 则单词之 间的连接关 系多变 其翻译成 汉语时, 学 生就 需要根 据上下 文翻译 的需要 , 有时 候会要 将i t
且 灵活。 笔者将 以上述两位学者 的理论为基础 , 探究如何在 进行英汉互 所指代的内容译 出。 译的过程 中, 保持 两者之 间语句含义、 语言修辞的等效性 。 2 . 3 替 代处理 替代手 段, 故名 思议 , 就 是需 要将句 子中的一 个单词、 一 个句 子用 1 。 语法衔接概述
一
在“ 地 球村 ” 这个名词出现 的时候 , 就 已经 是预示 着未来 的地球是 其它的形式来 表达 。 英语常用的这 类单词有d o 、 o n e 、 o t h e r 等。 关于英 语 个综 合的 整体 。 在 地球 上生 活的 各个 民族也 将得 到融 合。 那么不 同 中的替代和 照应手段 , 两者之 间的区别不大。 关系不是 特别明显, 因此 , 将照应 手段 归纳入 了照应 手段 当 民族之 间的交流 沟通要 靠什么来 保证呢 ? 明显地 不能够让 地球 村上 的 我 国也 有一 些语 言学 的专家 和学 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