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中考科学培优讲义 专题集训 第32讲 生物与环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2讲生物与环境
知识梳理
【复习重点】
一、生物的分类
根据生物的各种特征,可以对生物进行不同的分类。
1.通常,我们根据有无脊椎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可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可分为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软体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八大类。
2.常见的植物根据有无种子分为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无种子植物分为蕨类、苔藓类和藻类。
3.生物分类等级由大到小的顺序: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类等级越高,所含的生物数量越多,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少;分类等级越低,所含的生物数量越少,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多。
二、种群和群落
1.种群与群落的区别:种群是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群落是各种生物的总和。
2.种群与群落的联系:群落是由不同种群构成的,它是一定自然区域内,各种种群的集合体。
三、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分布、形态和生理等的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矿物质等)。
2.生态系统的成分
(1)生产者:绿色植物;(2)消费者:各种动物;(3)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4)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矿物质等。
3.食物链和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通过各种关系而彼此联系,其中最主要的关系是食物关系。食物链和食物网以食物关系为基础,它们是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渠道。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逐级减少的。
4.生态平衡是指一个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时,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具有比较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各个成分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保持相对的平衡。一个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这个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的稳
定性就越高。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被破坏。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往往存在相反关系。
四、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生物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适应赖以生存的环境,在生物与生物之间,同种与异种之间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种间关系又包括寄生、竞争、捕食等。无论哪一种生物的减少或增加都会影响到其他生物,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严重的还会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
【复习难点】
1.学会分类的基本方法。
2.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影响。
【易考点】
种群、群落、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平衡的概念。对各种生物进行分类也是中考中常见的试题,关键是要了解几大生物类群的主要特点。
考点精析
考点一对生物进行分类
例1、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个框图内所包括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框图①内都是原核生物,且都能发生突变
B.框图②的生物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
C.框图③内的生物都有细胞壁
D.框图④内的两种生物的区别是有无细胞膜
【解题思路】框图①中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具有细胞核。框图②中的病毒、酵母菌和硝化细菌都是微生物,不含叶绿体,但病毒不是分解者。框图③中有4种生物,细菌、真菌和植物都有细胞壁。真菌和细菌都具有细胞膜,所以框图④中的酵母菌和硝化细菌不能根据有无细胞膜来区分。
【参考答案】C
【方法归纳】对所给生物进行归类,根据所学的各种生物的特点,进行总结归纳。
【易错误区】容易把各个框图包括的生物混淆,不能正确归类所给的生物或不清楚这一类生物(如真菌、细菌)的结构特点。
考点二生物与生物之间的联系
例2、【岳阳】地衣中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为藻类提供水和无机盐。地衣中的藻类与真菌的关系是()
A.共生
B.寄生
C.竞争
D.捕食
【解题思路】地衣中的藻类含有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通过分解作用可以产生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能为藻类提供水、无机盐,这种对双方都有利的生活方式叫共生,因此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属于共生关系。
【参考答案】A
【方法归纳】理解并掌握生物之间不同的相互关系即可。
【易错误区】要能分辨出共生与寄生的区别。
考点三食物链与食物网
例3、【宁波】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对某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绘出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有条食物链。
(2)请写出蛇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3)夏季,农民经常在农田里除草、灭虫。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
(4)收获季节,人们往往在农田焚烧农作物的秸秆,这样做很不科学。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向有关部门建议,要遵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进行无废料生产,该生产模式应该是。
(5)该生态系统容易遭到破坏的原因是。
【解题思路】(1)此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①农作物→鼠→蛇,②农作物→昆虫→蜘蛛→鸟,③农作物→昆虫→蜘蛛→青蛙→蛇,④农作物→昆虫→青蛙→蛇,⑤农作物→昆虫→鸟。(2)该食物网中蛇占有第三、四、五3个营养级。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越少,所获得的能量越多,因此该食物网中蛇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农作物→鼠→蛇。(3)夏季,农民经常在农田里除草、灭虫,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农作物。(4)收获季节,人们往往在农田焚烧农作物的秸秆,这样做很不科学。遵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进行无废料生产的模式可以是将农作物秸秆做饲料喂牲畜,让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再将发酵产生的沼气做燃料,沼气池中的沼渣做肥料
(5)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的能力就越强;反之,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该生态系统容易遭到破坏的原因是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
【参考答案】(1)5 (2)农作物→鼠→蛇(3)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农作物(4)将农作物秸秆做饲料喂牲畜,让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再将发酵产生的沼气做燃料,沼气池中的沼渣做肥料(5)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
【方法归纳】熟练掌握食物链的概念和写法,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