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街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惠民(景迈)旅游小镇旅游e商业街道建筑方案设计

惠民(景迈)旅游小镇旅游e商业街道建筑方案设计

第一部分说明书建筑方案设计说明一、设计背景惠明乡区位:惠民哈尼族乡位于澜沧县东南部,土地面积394平方公里,214国道纵向穿越乡镇,有“澜沧南大门”之称。

总人口3787户14920人,少数民族人口11506人,拥有景迈、芒景千年万亩茶园,旅游产业优势突出。

惠民(景迈)旅游小镇旅游商业街,作为普洱市澜沧县城惠民(景迈)旅游小镇将来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澜沧县城惠民乡近期将建设实施的重要项目之一,将为澜沧县城惠民乡及景迈山旅游建设起到瞻前起后、开发引导的作用。

二、设计依据1建设方提出的设计要求2规划部门设计要求3建设方提供的用地红线图及地形图4普洱澜沧县惠民(景迈)旅游小镇控制性规划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6-2005《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公共建筑设计规范》GB 50368-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三、设计内容本项目设计内容包括1 惠民(景迈)旅游小镇旅游商业街建筑方案设计;2惠民(景迈)旅游小镇旅游商业街娱乐休闲、旅游观光、公共文化、民族餐饮、商业贸易等单体建筑方案设计;3惠民(景迈)旅游小镇旅游商业街周边室外主要场地与初步景观设计方案。

四、区位及用地1.区位及周边情况1) 区位关系:本项目位于惠民乡,地处澜沧县东南部,距澜沧县城50公里,国道214线纵贯而过,东与西双版纳勐海县勐满乡毗邻,西连糯福乡,北与酒井乡交界,素有“澜沧南大门”之称。

2) 文化关系:规划小镇旅游商业街的民俗文化浓郁。

在普洱市澜沧县惠民乡境内的芒景、景迈山上,有一片上万亩的栽培型古茶林,古茶树繁衍至今已千年,是古老的普洱茶产地之一。

整个茶园由景迈、芒景、芒洪、翁居、翁洼等村寨相连而成,通称景迈茶山。

2003年开通了澜沧到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的集生态旅游、茶文化、民族文化为一体的旅游专线。

2006年2月成立了古茶保护协会。

保持和发展少数民族区域原有的文化特色和建筑格局,充分利用景迈山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通过对其进行改造、发掘与完善,以激发其文化附加值,并融合当代民族、艺术等多元化的文化活动,使景迈成为集特色旅游、人居小镇、茶业商贸于一体的旅游小镇。

商业街设计说明 (4)

商业街设计说明 (4)

商业街设计说明1. 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关于商业街设计的详细说明,包括设计目标、布局规划、建筑风格、功能分区、交通组织等方面的内容。

商业街作为城市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应注重创意、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综合考虑。

2. 设计目标商业街的设计目标是为了创造一个宜人的、吸引人的环境,促进商业发展并提升居民和游客的体验。

具体目标包括:•创造独特的商业街景观,突出地域特色和商业主题。

•为商铺和行人提供良好的交互空间,以提高商业活动的便利性和吸引力。

•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和规划,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和顾客停车设施。

•考虑环保因素,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3. 布局规划商业街的布局规划应考虑商业功能的集中和分散、人流动线、绿化景观等因素。

以下是商业街布局规划的几个重要要点:3.1 主干道设计主干道是商业街的核心部分,通常呈直线或弧形。

主干道两侧设置商铺,以展示商品和吸引行人。

主干道宽度应适中,既能容纳人流,又能容纳车流和停车设施。

3.2 人行道设计人行道要宽敞、平整、无障碍,并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

在人行道两侧设置休息区、景观带和座椅,为行人提供舒适的休息和观赏环境。

3.3 商铺分布商铺的分布应根据业态和品牌属性进行合理规划。

根据商铺类型的不同,可以设置专门的商业街区域,如美食街、时尚街等,以吸引特定的顾客群体。

3.4 绿化景观在商业街中合理布局绿化景观,可以增加商业街的美观性和舒适度。

绿化景观可以包括花坛、绿化带、树木等。

在商业街尽量保留老树,给人一种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4. 建筑风格商业街的建筑风格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体现地域特色和商业主题。

以下是一些建筑风格的选择和设计要点:4.1 传统风格如果商业街位于历史悠久的地区,可以选择传统的建筑风格,如中式、欧式、日式等。

这样的建筑风格可以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并营造出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4.2 现代风格对于现代化的商业街,可以选择现代风格的建筑设计,如简洁、时尚、创意的建筑形式。

居住区和商业街景景观设计方案说明

居住区和商业街景景观设计方案说明

居住区和商业街景景观设计方案说明一、居住区景观设计(一)设计思路以人为本,体现生态性、舒适性、参与性,营造居民生活环境,反映现代人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愿景。

按照现代人对物质和精神需求,合理配置功能,力求满足人本要求,创造一个感性的、可观可游的园林景观环境。

(二)设计原则1、人性化原则环境设计要按照居住者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体现人本效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提倡居民参与意识,追求环境的舒适性、多样性,实现对居民的不同需要的满足。

2、协调性原则小区的景观设计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互协调,与主体建筑相协调,充分利用规划设计手段,将住宅、道路、绿化、公建配套、市政配套等在用地范围内进行精心合理的布置和组合,创造有序流动的小区空间系列。

3、整体性原则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灵魂”是居住小区的整体性。

通过整个小区的空间组织、住宅建筑群体布置、小区的整体色彩、绿化布局等,构造小区的整体形象。

另外,彼此间的协调也要加以保证,形成有变化、有韵律、疏密有致的居住空间。

(三)规划布局与功能分区规划场地为长条形,总体布局采用组团式布局,以游步道串联,形成大核心,小组团的景观布局结构,使每栋住宅楼的居民都享有均好的景观环境。

1、主要景观节点在两个组团之间形成主要节点,为人群集中的区域,以无视觉障碍的大形铺装为主,可以体现出小区内的地形开阔、清新,使人入目一新的感觉。

布置休息座椅、景观亭、大型景观树木等,营造热闹、闲适的生活环境;结合茵绿的草地,色彩缤纷的上层中型乔木,中层有观花小乔木及灌木,低层配以高贵的龙舌兰等,使整个节点广场显得高端、大气。

2、小组团以宅旁、楼间绿地空间为载体,就近布置儿童活动场地、运动场地、休闲场地等功能区,与主体建筑相结合,形成小组团,满足组团内居民的休闲活动需求。

3、消防扑救场地消防扑救场地占用了较大区域,是不可缺少的功能区,为使其与景观环境相融合,需对其进行了景观化处理。

一是铺装材料采用彩色透水混凝土,既丰富了地面色彩,又具有良好的生态效果。

商业街设计说明参考资料

商业街设计说明参考资料

规划设计说明—、工程概况:某某文化商业街一一位于某某东侧及某某以西,北临某某,南靠某某,地理位置独特,环境俱佳,历史文化内涵丰富。

规划总用地面积:, (***亩)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建筑层数:2F (局部三层)河畔面积:****平方米(***亩)绿化景观面积:****平方米(***亩)容积率:***二、设计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6-95)(2005年版)国家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标准及规定地方相关部门文件法规三、规划设计理念:总体布局上道路系统、绿化环境和河流系统的完美结合,将规划区自然地分成了三个相对独立又互为有机联系的建筑组群,即市民休闲娱乐活动组群、配套服务建筑组群和车辆行人道路组群。

另外还形成了几块大的集中休闲广场,为园区提供了舒适优雅的户外活动空间。

风格把握上以恢复传统园林特色为基调,营造幽静、高雅的园林格调,形成展现历史传统文化特色为主的园林空间,在功能定位上,确定以满足文化休闲活动需要为特征,以参与性、欣赏性、停留性的活动为主,容纳传统书画、琴棋技艺、民间艺术等的展示、参与性活动,并提供有特色、咼品位的休闲、餐饮等配套服务设施。

合理布局,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需求层次使用者的需求。

通过对场地用地适宜性的分析和使用人群的分析,将整体规划重新分成六个功能区,分别为:主入口配套服务区、群众文化活动区、入口观演区、水街服务区、宗教文化功能区、管理功能区。

四、建筑单体设计理念:从建筑单体设计来说,为了与洛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相协调,本方案的建筑形式采用的是现代仿古(唐代)建筑的风格,从构思、布局到立面处理,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洛阳商业街风格,通过高低错落的体量、多个庭院的穿插、简洁利落的西部、虚实对比的空间、幽雅沉静的色彩综合体现现代中式的建筑之美。

利用青砖、马头墙、琉璃瓦;小桥、流水、轻舟;所有与古典、风雅有关的元素在这里得到重新整合。

步行街规划设计说明书

步行街规划设计说明书

花明楼少奇商业广场规划设计说明一、现状概况:1、区位关系:少奇商业广场位于花明楼镇核心区地段,紧靠少奇纪念馆,地理位置优越。

规划用地位于安源路、幸福大道、花明大道三条主要道路围合处,周边道路完备,可达性强。

总体规划中花明楼镇是以少奇故里为核心的纪念性旅游城市、山水园林型的地区性中心城市定位的,所以具有天然的商业集聚优势。

2、建设现状:拟建商业广场片区有一座红砖厂和一些居民住宅,电力供水等城市公用设施基本具备。

3、环境条件:拟建商业广场的区段为一乱掘地,紧靠少奇祖坟遗址和少奇纪念馆风景区,开发建设后,可以彻底改变该地段的“脏、乱、差”的现状,促进了城市土地的大幅度地增值,是经营城市思想新的突破。

4、规划围:依据“花明楼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步行街用地围为:南抵幸福大陆、东临安源路、西至花明大道、北以国家电网花明楼供电站为界,总用地面积约17.97公顷。

二、设计依据:(一)花明楼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二)用地红线图;(三)国家现行的相关规、规定;三、设计原则与指导思想:简·格黑在《建筑之间的城市生活》一书中把城市生活分为三类:①必要生活——基本的,带有强迫性的日常生活,如购物、上下班;②选择活动——户外条件允许时人们乐于进行的活动,如散步、观光、户外休息锻炼;③社交活动——公共场所的交往活动,如谈天、打招呼等。

后两类活动是高质量的城市生活所追求的,它们受环境质量的影响尤为明显。

1、良好的交通体系:商业广场的成功与否,交通问题是关键。

设计中应考虑步行街所在的地段、全镇的交通情况、停车的难易、路面的宽窄、居民出行意向等因素。

在商业广场中增加城市支路,引导非浏览、非购物人流通过,作为它的辅助道路进货,也作为步行街的疏散道路和消防通道。

即:人车分流、以汽车道(仅考虑公交线路、专用车辆、必须的货运等)为联系路,与城市道路网相联,以步行道为核,独立形成网络状,加上必备的环境设计,可形成环境质量高,集购物、娱乐、文化、饮食一体化的城市新型商业步行街区。

商业街设计说明

商业街设计说明

商业街设计说明(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商业街2 设计说明:方案2主要是以一条曲线水景的形式贯穿商业街,中间有简欧式跌水水景间隔,往两侧对称。

这种规律的弧形路线顾及商业街两侧店面,不但不影响商家的生意,还能勾起消费者一种心理的乐趣。

水系采用偏自然式造景,鹅卵石撒底,白瓷砖贴面。

植水草,养鲤鱼。

防腐木桥贯通两侧。

两侧的铺装同一材质(地砖),但有色彩上的区分,为更好的刺激消费者的心理的愉悦和购物的欲望,色彩采用淡黄和橘红搭配,充满活泼的氛围。

植物以中轴,呈点状组团种植。

大树种植冠幅较大、树干较长的合欢(冠幅大可遮荫、遮阳,树干长不影响人的通行,合欢树有着美观的树形和春天时候开满着粉红色的羽毛花)。

树底为耐荫八角金盘和一些花草。

步行街内部的休息设施主要是几个简易座凳,受场地限制。

得体的休息设施多位于建筑内部和步行街外的一些休息区。

商业街 3 设计说明:方案 3 也是一条中心轴线似贯穿的一种现代欧式风格。

相对来说此方案在一些小品、花坛等上边更加的细致一些。

同时增加了更多的休闲设施。

花池和花境的组合,种类多样、色彩丰富(红叶石楠、洒金珊瑚、雏菊、三色堇。

)给在旁边休息喝茶的客人一种美好的环境和意境。

同时还设置了欧式水景雕塑,有一种异国风情。

中间有两块草坪区,加十字形防腐木铺装,使人们能够置身于此,可稍做逗留。

商业街 4 设计说明:方案 4 还是以现代风格为主题。

对商业街的功能需求和形式美感也做了充分的考虑。

其纵横有规律的道路穿插不但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还在铺装上做了几种特色的变化,丰富了内容,中心位置更是以大花花纹的形式对铺装进行了丰富。

此方案与之前的区别在于有两排树,增加了绿化率。

其树池为几何形体的表现形式,通过组合对称来体现。

大方而又美观。

同时还增添了花箱的配置。

楼间中心花坛加跌水组合。

该方案内设置了较多的休闲设施。

6个圆桌和16个条凳。

商业街设计说明

商业街设计说明

和创天地步行街项目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总则1.1 项目背景项目地处四川省开江县新宁镇西大街片,建设用地紧邻新宁河,拥有绝佳的地理环境和休闲娱乐氛围,城市道路交错于此,交通十分便利,地型所处位置极佳,属于典型的主城开发核心片区。

地块一为不规则多边型,红线范围内南北最长约371米,东西最宽约356米。

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04320平方米。

规划建设为商业、住宅、市民广场等配套一体的新型住宅区。

地块为不规则条形,小区地块外用地你建地面积为33960平方米.湿地公园带、晨练步道、音乐广场、两条桥为一体的沿河景观带,长约2公里。

1.2 设计依据(1)四川省开江县和创天地步行街项目规划、建筑设计任务书以及甲方要求。

(2)用地红线图(3)甲方提供的该区域地形图及相关电子文件。

(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67—97)(10)《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1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1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13)《住宅建筑规范》(GB50386—2005)1.3 设计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1.3.1 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处理好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人与交通、人与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从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绿化空间之间的和谐,创造一个宜于人居的环境空间。

1.3.2 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优化用地结构,配套建设各项目设施。

1.3.3 坚持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推广新技术。

龙跃凤鸣步行街设计说明

龙跃凤鸣步行街设计说明

龙跃凤鸣四. 设计思考与风格追求——特色风情商业步行街环境设计说明传统文化思考:从民间文艺、戏曲及人文习俗中挖掘思路,在环境设计加以继承和延续,通过南来北往之商客传播,展示凤凰新城的传统文脉。

在环境设计中,花坛、树池、座凳等小品创意性采用型钢和当地青花石板结合,造型色彩与两侧建筑十分协调,这一设计手法贯穿于整条商业街环境设计,成为本方案特色之一。

一.项目概况凤鸣湖特色风情商业街是一条集购物、娱乐、餐饮、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商业步行街,地处凤凰城凤鸣湖南部,北起永兴路,南至文州路,东临丹凤路,总长度约1.2公里,商业街规划范围内用地面积约24公顷。

形似一条飞龙跃然于凤鸣湖上 人本主义思考:设计中以人的尺度、人的需求和人的活动为根本出发点,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设施,做到休闲购物,娱乐购物。

自然生态思考:步行街中尽可能栽种大乔木、大灌木,并以常绿树种为主。

植物配置不影响人的逛街活动,树木姿态优美,易于养护。

二. 规划设计目标色彩秩序思考:对商业街的路面铺装、广告牌、座椅、果壳箱等景观设施予以色彩控制,即分段控制色彩基调,使色彩秩序不致过花过乱而失去商业街的档次品位。

构筑高档次、高品位商业休闲空间,以步行为特征,结合当地特色民俗文化、休闲文化和旅游资源,形成一处具有多层次综合性的复合体街区,使其成为城市最重要的标志性中心商业街,展现皖北凤凰城水乡新风貌。

五. 环境设计要点三.设计要素与功能▪ “龙脉”设计纵观国内著名的商业步行街综合配置是商业街成功与否的关键,一条成功的商业街应改具有完整的业态,从高端的精品到物美价廉的日用平一应俱全。

我们在商业步行街中设置有大型商场(主力点)、中型精品店(品牌专卖店)、小型零售业(个体商贩)以及餐饮业,餐饮业又包括主力餐厅、小型景观参厅以及快餐厅等。

意象之源:繁荣的商业街与商业网紧密协作,互为链接。

意象设计:在景观规划中,考虑如何与商业街环境有机联系,互为链接。

“龙脉”建构:由建筑、绿化、小品等各个景观服务设施串联成一条约8米宽的“龙脉”贯穿于整条商业街。

商业综合体设计说明

商业综合体设计说明

商业综合体设计说明第一篇:商业综合体设计说明商业综合体设计说明书一、规划背景1、项目概况该商业综合体项目位于二环路西二段,总建筑面积100891M2,地上建筑面积为70909M2,地下总建筑面积为29982M2,综合容积率为5,绿化率35%,地下机动车泊车位492个。

该项目是一个包含百货、超市、电影院、餐饮、纤体店、高档酒店及写字楼为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

项目建成能很好地结合周边的文化休闲娱乐设施,成为集工作、休闲、娱乐、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服务区。

2、位置与现状该项目位于二环路西二段,紧邻市中心,周边道路网络发达,交通十分便利。

该基地地理位置优越,周边资源十分丰富,处于茶店子商圈内,靠近金沙商圈和老会展商圈,商业气息浓厚,具有很好的开发发展潜力。

经考察调研,基地周边资源十分丰富,坐拥金沙遗址及西南财大的大量人脉,但其周围缺少能有效聚集人气的大型商业建筑,因此该项目的开发将改变地块及周边的商业形态。

地块总用地面积13418.29㎡,可用地面积为6680.2㎡,场地现状为空地,用地平整,并无太大的高差变化。

3、设计依据 1.本工程应执行的主要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06年版)(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4)《住宅建筑规范》GB5068-2005(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7)《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 J275-2003(8)《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9)《屋面工程设计规范》GB50345-2004(10)国家有关工程设计规范、规定和技术要求。

二、设计理念成都市作为国家的西部重镇,在城市化进程加速和西部大开发的大背景下,需要通过商业综合体的成功开发来提升城市竞争力。

[江苏]滨江商业办公风情街特色广场景观设计方案

[江苏]滨江商业办公风情街特色广场景观设计方案

南京浦口常发广场Nanjing Pukou Often Square景观方案设计Landscape plan design景观分区景观总图南京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

主要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风和日丽,梅雨时节,又阴雨绵绵;夏季炎热;秋天干燥凉爽;冬季寒冷、干燥。

春秋短、冬夏长,雨水充沛。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浦口区位于南京市西北部,是国家重要医药基地,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教基地,辐射苏北、皖东等地区的城市副中心,与六合区共同构成南京江北新区。

浦口区地势错落有致,自然景色静谧秀丽,旅游产业发达,老山南北,长江环绕其前,滁河逶迤其后,江滁平原坦荡低平,“一代草圣、十里温泉、百里老山、千年银杏、万只白鹭、十万亩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对浦口旅游特色的生动概括。

气候温和湿润,生态环境多样性四季分明,四季植物各具特色文化的传承区位分析LOCATION ANALYSIS浦口区六合区江宁区栖霞区玄武区烟花台区SITE交通区位青奥公园南京西站地铁二号线号线新街口长江玄武湖功能区位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审计学院浦口区四中浦口区中心医院新城总部大厦青奥公园凤凰山公园同心佳园城南新村江佑铂庭康华新村SITE商务办公人群本地居住人群时尚消费人群追求满足基本使用人群分析USING POPULATION ANALYSIS距离划分人群划分三餐 午间休息个性化 私密性优美的休憩空间被动选择解决三餐交流洽谈空间午休空间日常采购餐饮休息散步看护小孩室外活动舒适安全趣味多样性安全的环境舒适的环境休憩停留空间趣味空间逛街购物休闲娱乐健身美容周 末9:00-22:00吸引个性特色体验舒适主动追求独立的交流空间舒适的环境独具吸引力的商业品牌特色环境和街区不一样的空间体验便捷性 平价提升企业形象的办公环境下午茶 商务洽谈工作日9:00-18:00周 末9:00-22:00需求项目需求特征需求层次人性化空间特色空间距离小于2km步行<30分钟使 用 人群总结CONCLUSION自然环境条件和南部有环境优美的滨江,引导本案生态亲人的商务环境的营造。

和县步行街设计说明

和县步行街设计说明

嘉和休闲购物商城详细规划暨一期建筑设计方案文本嘉和休闲购物商城详细规划暨一期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与背景综述第二章设计依据第三章区位及设计范围第四章设计理念及定位一、设计总体目标与指导思想二、设计总体框架三、设计构思原则第五章功能布局与规划结构一、功能区划二、规划结构第六章一期(A地块)规划与建筑设计一、A地块规划结构二、A地块功能细划:三、建筑集群空间结构四、建筑造型立意与风格取向第七章一期(A地块)景观环境设计一、设计目标二、空间布局三、文化的体现四、街道景观设计五、广场景观设计六、绿化种植设计七、街道家具设计八、灯光照明设计第八章一期(A地块)交通组织设计一、交通组织二、路障三、指示标志第九章技术经济指标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项目概况与背景综述1.1 区位及资源安徽省和县位于安徽东部,东临长江,西靠巢湖,四周被南京、马鞍山、芜湖、巢湖、合肥、滁州等城市所环绕。

和县现有县域面积1412平方公里,人口65万,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常驻人口10万。

和县所处区位优势独特,不仅靠拥长江黄金水道,而且处于南京、芜湖、合肥“金三角”区域,交通优势与投资潜力显著。

当前的和县正在向实现县升级市的规划战略目标迈进,总体规划指导思想尤其注重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自然及人文资源,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和县总体规划将其城市性质定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轻工、电子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融商贸、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

和县历史悠久,拥有人文与自然景观多处,本案所处位置即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代陋室遗址南侧,因此本案地理位置的旅游、文化资源优势显著。

1.2 城市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和县的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政府领导加强了城市规划的执法力度,近几年城市形象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本案即为和县的重点旧城改造项目,具有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积极意义。

商业街设计说明与功能、方案构思初探

商业街设计说明与功能、方案构思初探

商业街设计说明与功能、方案构思初探早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满是设计图纸的桌面上,一股子创作的冲动涌上心头。

想到这条即将诞生的商业街,我就像个孩子面对着一张白纸,充满了期待和想象。

商业街的功能必须明确。

它不仅仅是买卖的场所,更是城市文化的展示窗口,市民生活的休闲空间。

所以,在设计之初,我就想好了,这条商业街要集购物、餐饮、娱乐、文化于一体,形成一个多元化的生活空间。

然后,就是方案构思。

我闭上眼睛,让自己完全沉浸在这个项目中。

我想象着人们在这里购物、休闲的场景,想象着商业街的每一个角落。

突然,一个灵感闪过:为什么不把自然景观引入商业街呢?于是,我决定在商业街中设计一个小型公园,既有绿树掩映,又有小桥流水,让人在购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我开始细化设计方案。

商业街的入口要宽敞大气,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这里的繁华。

我计划在入口处设置一个大型的喷泉广场,既能作为商业街的标志,也能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

走进商业街,看到的是购物区。

这里汇集了各种品牌店,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我特别设计了一个步行街,让人们在购物的过程中,享受到漫步的乐趣。

紧邻购物区的是餐饮区。

这里既有高档的餐厅,也有平民化的小吃摊。

我设想在餐饮区设置一个美食广场,集中展示各种美食,让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商业街的热闹氛围。

再往里走,就是娱乐区。

这里有电影院、KTV、游戏厅等娱乐设施,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

为了让人们在这里玩得尽兴,我特别设计了一个主题公园,以某个热门IP为主题,打造一个沉浸式的娱乐体验。

是文化区。

这里汇集了书店、艺术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让人们在这里感受文化的魅力。

我还计划在文化区设置一个户外剧场,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演出,让市民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商业街的活力。

在整个商业街的设计中,我注重了空间的流动性和互动性。

每个区域之间都有便捷的通道相连,让人们可以轻松穿梭于各个区域。

同时,我还设计了多个休息区,让人们可以在购物、娱乐的过程中,随时停下来休息。

毕节市威宁路商业街 设计说明

毕节市威宁路商业街 设计说明

毕节市威宁路地下商业街设计说明前言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对交通的需求与日俱增。

由于机动车辆大量增加和车辆道路面积的减少,在七星关区威宁路已经产生了交通拥挤,行车难、停车难的矛盾日益严重,并给环境及社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为此,在七星关区威宁路建设地下(人防)商业街是解决该路段今后发展瓶颈的重要措施。

在城市规模受到限制的今天,充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每个现代化城市进程中的必然趋势。

在七星关区威宁路繁华地段建设地下通道,解决该地段的交通拥堵问题,同时建设永久性人防设施,在作战时为人员掩蔽、物资储备,平时进行商业经营,对于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升城市品位,发展城市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七星关区威宁路作为商业中心,人员密集,交通拥堵十分严重,利用人防工程地下商业网点,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状况,使大批人流走入地下,同时可增加有效商业营业面积,扩大就业,使威宁路两侧的商业建筑通过地下通道连成一体,方便市民购物,使之成为现代化城市的有一道靓丽风景。

威宁路已经形成商业气氛,市区市民、近远郊区市民、外地旅游参观的顾客络绎不绝,而在建地上商业建筑,土地也比较紧张,为了进一步繁荣中心商业区,扩大交易空间,有效利用地下空间,市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威宁路建设地下过街通道,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必然趋势。

该人防工程总投资约2.8亿元。

项目建成投入营业后,可新增面积11200平方米人防面积,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以上,经测算该项目建设中能缴纳各种税费约2000多万元,建成使用后,给当地政府创造财政收入每年约2500多万元以上,能一举提升毕节市作为周边地区的商业中心,预计全年营业额2.5亿元人民币。

项目建成后产生的综合效益评价毕节市威宁路地下商业街是一项人防平战商业街工程,目标是把工程打造成精品—条街,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现代化的地下商业街,使其成为提升毕节商业文化层次与经济能力的重要动力。

商业街设计说明

商业街设计说明

商业街设计说明商业街作为城市中繁华的地段,吸引了众多商家的关注,为了使商业街的设计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提供便利的购物环境,我们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商业街的设计应该注重人性化。

人们选择商业街的理由往往是为了购物、休闲和娱乐等目的。

因此,在商业街的规划中,我们应该保证商业街的布局合理,交通流畅,方便顾客前来。

同时,商业街应该提供舒适的环境和设施,如休息区、公共厕所、儿童游乐区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此外,商业街设计还应考虑到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特殊需求,提供无障碍通道和便利设施。

其次,商业街的设计要追求独特性和个性化。

在商业街的建设中,我们应该注重特色和个性化的表达,建立独特的商业氛围。

可以通过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商业街。

在建筑风格上,可以选择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以吸引顾客的目光。

此外,商业街还可以设置艺术装置和雕塑等,增加文化氛围,让顾客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三,商业街的设计要注重环境保护。

商业街不仅是一个经济繁荣的地方,同时也是城市的窗口。

因此,在商业街的规划和设计中,我们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可以选择环保材料进行建筑,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同时,商业街的绿化工作也应该得到重视,植树种草,增加绿地面积,改善空气质量,为顾客提供清新的购物环境。

最后,商业街的设计还应该注重商家的需求。

商业街的目的在于吸引商家前来经营,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

因此,在商业街的规划和设计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商家的需求。

可以提供商家所需的店铺面积和设施,并合理安排商家的摊位位置。

同时,商业街的管理体制也需要完善,提供优惠政策和服务,为商家创造良好的经营氛围。

综上所述,商业街设计的重点在于人性化、独特性、环境保护和商家需求等方面。

只有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够建造一个符合人们需求的商业街,吸引更多的顾客和商家前来,为城市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同时,在商业街的规划和设计中,政府需要积极引导和监管,确保商业街的设计达到预期目标,共同推动城市的繁荣发展。

商业综合体设计

商业综合体设计
交通停车设计 考虑城市道路和本案的关系,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住宅主要采用地下停车系统,形成了 人车分流的交通系统。道路分级设计,按照功能分消防车道和人行景观漫步道,结合部分地上路边 停车设计,结合景观绿化设计最大限度减少车行、停车对社区环境的影响。
消防设计: 建筑单体设计按现行国家相关防火规范的要求。高层部分则满足当地有关扑救面宽度、坡度的规 定。地下车库、公建等则按相关规范划分防火分区,同时满足疏散要求。
93.9m,地下2层)、2栋18层高层住宅楼(地上高度55.5m,地下2层)、商业(地上2~3层,局
部4层)、地下车库(地下2层)等,总建筑面积约18.9万m²。
2、 结构设计所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
1)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50153-2008
2)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规划整体布局 本项目的规划亮点在于一条贯穿整个项目的弧型商业街东通体育南路与青年路十字交汇口处,吸引 城市人群,西至青年路与规划路交汇,灵活的拉长整个商业界面,打造出一条原平“王府井” 住宅形态高低错落有致,立面简洁高雅,为树立原平首席宜居社区打下良好的基础
绿化景观设计 在绿化景观设计上,沿着商业街主景观轴,形成景观节点,同时强调了整体的向心感。打造多样化 的休憩空间,上街主轴从喷泉广场到内街的标志节点,作为表达当地文化的轴线。运用水景、绿化 及雕塑形成晋北商业街形象,利用高差形成有趣的错落景观,打造具有文化感,历史感的商业街 区。对于内街环境主要营造可观可赏的通过空间和停留休息的“聚气”空间。设置体现晋商、民俗 等特 色文化的小品景观及具有商业氛围的铺装形式。突显当地文化,树立品牌形象。
1.效果展示 RESULTS SHOW
2.项目概况 PROJECT OVERVIEW

商业街设计说明

商业街设计说明

(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67—97)和创天地步行街项目(10)《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方案设计说明(1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1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第一章总则(13)《住宅建筑规范》(GB50386—2005)项目背景设计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项目地处四川省开江县新宁镇西大街片,建设用地紧邻新宁河,拥有绝佳的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处理好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人与交通、地理环境和休闲娱乐氛围,城市道路交错于此,交通十分便利,地型所处位置极人与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从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绿化空间之间佳,属于典型的主城开发核心片区。

的和谐,创造一个宜于人居的环境空间。

米。

356米,东西最宽约地块一为不规则多边型,红线范围内南北最长约371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优平方米。

规划建设为商业、住宅、市民广场等配套一体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04320化用地结构,配套建设各项目设施。

.平方米小区地块外用地你建地面积为的新型住宅区。

地块为不规则条形,33960坚持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推广新技术。

2公里。

湿地公园带、晨练步道、音乐广场、两条桥为一体的沿河景观带,长约贯彻环保、安全卫生、绿化、消防、节能、节约用地的设计原则。

设计依据建设场地及自然条件四川省开江县和创天地步行街项目规划、建筑设计任务书以及甲方要1)(该项目地处四川省开江县新宁镇西大街片,拥有绝佳的商业氛围,城市道⑴求。

路交错于此,交通十分便利。

(2红线图地)用总体规划设计第二章。

文电相及图地区的供提甲3()方该域形关子件 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项目背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GB 50016--2006而本案位于四川省开江县新宁镇西大街片,区域位置好。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案例)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案例)

3. 静态交通。机动车停车位考虑地面解决:总停车数 1050 个,可达车位 0.8 筑铺地丰富,根据不同位置和功能使用不同材料,花岗岩、黄麻石、是地面的主要材
个/100 平方米以上。
料。
六、建筑风格立面设计
1. 建筑以二、三层为主,沿街以三、四层为主。其中市场一、二层层高 5.6 米,
--
2

1. 工程区位 项目名称:柘城·万洋城 选址 : 项目位于柘城县,南面为学苑路,东面为九华山北路,西面为太行山路,北 面为玄武湖路。整体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 109809.2 平方米(约 164.7 亩),实际用地面积 97122.99 平方米(约 145.68 亩)。 使用性质:商业用地 建设规模:建筑实际面积约为 110840.39 平方米。
由于考虑购物便利,各个区块内机动车可缓慢双向通行,形成双首层商业格局。利
境。
用环形道路整体环通,打造真正的双首层商业。局部三层转角统一相连,能够到达
2. 立体式的交通流线、 围合的庭院、 层次丰富的空间再结合花池、 水池等景观的
商业建筑的各个角落。充分的保留了购物人流和车流的疏散通道。中心广场及内部
部转角玻璃幕墙式、 墩子等欧式和现代元素的结合, 增加立面趣味性, 吸引人流驻足,
和特征,营造了一个丰富的空间层次感。
休憩。
五、交通组织
3. 内街立面造型中适当运用造型墙,走廊的变化,屋顶的高起,和靠城市道路
本项目自成一个微观都市片段的核心,丰富的商业形态和不同的人群汇集与
一面的屋顶采用坡屋顶等手法,展示了良好的街景和空用平面表示法,按 16G10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制图规
则和构造详图》执行。
七、结构计算

滕王阁设计理念

滕王阁设计理念

滕王阁设计理念——滕王阁商业步行街概念方案设计说明本方案力图在研究基地范围内以及周边城市区域交通、商业行为、地块开发、城市景观、历史建筑保护等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综合组织城市交通、商业、旅游、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绿化景观等各个系统,创造环境宜人,富有活力和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商业步行街。

项目概况本案位于南昌市中心,沿后墙路两侧,西至滕王阁、东接胜利路商业街,基地总面积57003m2。

规划总建筑面积340880 m2,综合容积率5.98。

本项目开发的建筑类型包括商业住宅、办公等,是一个集商务办公、休闲购物、娱乐、旅游等于一体的综合型项目。

现状分析为建立南昌市标志性的商业步行街,组织有序的交通体系,必须充分分析现状环境存在的问题和有利条件。

存在问题交通不畅,人车矛盾突出,无法满足现代化商业步行街的发展要求。

城市空间杂乱无序,滕王阁、民俗博物馆及胜利路步行街等已有景观节点缺乏联系。

基地内重要历史建筑未能发挥其最大的旅游文化价值。

有利因素滕王阁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南昌市的象征之一,也是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游客流量很大,是发展步行街空间的基础。

胜利路商业街是南昌市中心人气极旺的步行街,大量的人流也是后墙街地区发展休闲、旅游、购物、娱乐的重要保障。

基地内保留的民俗博物馆是原贺龙指挥所。

通过对其周边环境整治及其本身建筑的修善改造,将在历史文化教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从而补充、促进步行街的文化功能。

设计目标建立“中山路-胜利路-后墙街-滕王阁”这一连续的体系,成为南昌市新标志之一。

通过进一步打通滕王阁与后墙路之间的空间区域,形成集旅游、休闲、商业、娱乐为一体的文化广场,与以革命历史文化为特色的八一广场一起,成为南昌市两大城市开放空间。

组织有序的交通体系,改善区域交通状况。

设计构思总体构思:建立整合生态、历史文化和市民行为的商业步行街。

交通组织充分利用现有道路,通过增加少量城市支路,形成基地内环通的步行街后勤服务交通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街建筑方案设计说明明说总第一篇.概述1米,南北商业街地块位于香格里拉乡的中心地带,整个地块呈两条带状,东西向长约4101.1地理位置:中间两条规,米,场地西面临河流,河边为星级酒店及演艺中心,景观优美,南临香格里拉东路向长约230交通便捷。

,划路穿越酒店用地:容积率≤1,建筑密度≤40%,绿地率≥30%。

:1.2规划控制建筑性质和组成:建筑性质为商业用房,包含餐饮、娱乐、零售等功能用房。

建筑群契合基地自然特1.3米,建筑临街形成浓郁的商业氛围。

点设计,上下高差4-5:经济技术指标1.4公顷用地面积:2.8818100M2总建筑面积:5600M2其中:商业中心:12500M2其它商业用房:0.63容积率:32%建筑密度:42%绿化率:.设计依据2地形底图及勘察设计资料CAD2.1建设单位提供的本项目稻城县香格里拉乡嘎拥及沿河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2.2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香格里拉乡总体规划2.3主要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规程2.4)版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2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设场地和自然条件3.建设场地:3.1,本工程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香格里拉乡的中心地带,场地西面临河流,环境优美,南临香格里拉东路交通便捷。

中心有两条规划路,公顷,现用地范围内地势高差较大。

2.88整个地块建设用地面积为香格里拉乡地区自然条件:3.241'48”28o香格里拉乡位于东经9o57'40”——100o27'30”北纬28o11'30”——的地区内,属于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保护区属大陆性季风高原型温润气候,最冷月出现在一月,最暖月之间,雨季为五到十月。

为七月。

年平均降雨量800--1000mm场地地质条件:3.3场地位于香格里拉乡的中心地带,地面地势比较起伏,地面高差比较明显。

地貌单元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场地大部分为未使用的原始地形覆盖。

基地土壤上层薄,多岩屑;除漂灰土外,其他土类土层过渡不明显,反映出高山峡谷土壤特点。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要求4:4.1设计指导思想北面不远处有半山,:4.1.1该基地有良好的自然环境西面临河流,米宽的原生态果树林河两侧有大约,20上有一个小的藏居村落热光村,环境优美。

由于设计所处地区为藏族地区的特殊性,建筑群的总体布局上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建筑设计力求简洁、大气、符合藏族地区建筑特点,并且使建筑各方面功能均衡的建筑群。

.本工程严格按照城市相关规范,方案评审会议纪要、方案批复的意见以及业主的要求,进一步优2.1.4化设计并有所创新。

:设计要求.24二级建筑工程等级:度6抗震设防烈度:50年设计使用年限:总图、建筑和结构第二篇总图设计5.总体布局5.1考虑到本地块位于中心地带,地块内多条主要道路穿越,交通便利,故将商业中心布于两规划道路交汇处,其地理位置醒目,景观优美,是商业街的视觉中心。

商业建筑列于道路两侧,之间由广场及骑楼等空间连。

接,营造出开放、休闲、热闹的商业气氛。

交通组织.25人流:商业街人流主要由两侧规划道路引入,骑楼、广场等空间可供行人行走及休憩,南面商业15.2.街设有内街以增加商业界面。

车流:穿越基地的两条规划路,在东侧设有专门的公共停车场。

商业街内部不设停车场,以免造25.2.成干扰。

绿化布置35.商业中心西面与原生态果林围合成一个庭院,与酒店主体建筑相响应,经过精心的景观设计,将成为基地的特色景观。

商业二层均有游客休憩及观景的平台,与广场等空间均有绿化点缀其中。

.建筑设计6平面设计6.1业主可自行分隔使用面积。

商业中心景观条件优越,其内部功能以高档餐饮为主。

平面采取开放式设计,建筑与廊道等灰空间围合多个庭院并通过台阶和步道连接。

柱廊可方便地让游客观赏到原生态果林和水景。

米的高差通过多个台阶解决。

整个中心以丰富的空间、宜人的尺在东南角人流交汇处设计一广场,南北4度、精致的小品构筑规划地块的又一视觉中心。

商业街序列式布于两条规划道路两侧。

为避免其建筑空间过于呆板,分别以内街、平面变化等手段增加其空间的趣味。

商业街纵向延伸至南面旅馆地块,以提高旅馆的商业价值。

栋交通条件较优越,19~1~7栋景观条件较好,设置餐饮及娱乐功能。

商业建筑8商业中心及商业建筑设置零售及娱乐功能。

立面造型设计6.2因商业建筑在藏族地区,立面力求与当地的建筑特点保持一致,在立面设计上大量使用当地原有建筑材料。

商业建筑二层围以圆木栏杆,二三层设有多个花架,丰富了立面空间。

墙面的设计采用当地建筑的条状毛石砌墙风格,中间加以设计用窗破开。

商业入口处多做玻璃幕墙,通体透彻。

顶部处理采用藏族建筑特有整个立面风格统一,古,的手法,边沿加以围合的图形设计,并在外延加装饰木条,与木制花架融为一体朴大气。

竖向设计6.3层高和总高度6.3.1米。

米~13.23层,层高为4米。

相对标高9.2~商业建筑层数为2米。

0.3米至0.15室内外高差:在本工程建筑室内外高差均设计为依地形不同分别有6.3.2垂直交通6.3.3.均以封闭楼梯解决垂直交通。

为区别商业人流和内部员工生活交通,二楼至三楼的垂直交通单独设置楼梯间。

墙体:46.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200厚粘土多孔砖,内墙为外墙(+0.000以上)为240装修:6.5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刚性防水。

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保温,6.5.1屋面:采用保温隔热防水屋面,楼地面:楼地面均采用水泥砂浆楼地面。

6.5.2内墙面:地上建筑内墙均为白色涂料墙面。

卫生间内墙为面砖内墙。

6.5.3、断外墙面:以条状毛石砌墙为主,部分外墙为铝合金幕墙(内设聚苯颗粒保温浆料保温隔热层)6.5.4热铝合金低辐射中空玻璃幕墙。

门窗:部分商业建筑一层设玻璃幕墙:断热铝合金低辐射中空玻璃,窗楣及门楣采用当地制式并.6.65加以简化。

、结构设计7设计依据:7.1规范及规程7.1.1GB50068-200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33/1001-2003DB《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94-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自然条件:7.20.45kn/m2基本风压7.2.10.45kn/m27.2.2基本雪压度;本地区抗震基本烈度为7.2.36工程地质资料7.2.4由地质勘测设计公司提供岩土详细勘察报告设计要求:7.3年50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度6本工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框架抗震等级三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三级 3.5商业用房 2.5餐厅结构体系7.4。

本工程包含,商业楼7.4.12层,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局部有剪力墙)地基基础7.4.2。

层(中风化凝灰岩层)1-3本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柱下为独立承台;桩基持力层主要结构材料7.4.3混凝土7.4.3.1C30C35C35层~三层1混凝土。

承台基础梁及底板采用C35结构计算7.4.5.)计算程序计算。

(2005-4系列软件中SATWE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公用和动力第三篇.给水排水8本项目本专业采用的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标准等。

8.1.1)>>GB50013-2006(2006年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年版>>GB50014-2006(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CJ94-1999饮用净水水质标准>><<设计范围8.2.1承担该工程室内及区域的给排水及消防设计。

给水设计8.2水源8.3.1进水管,经水表计量后供DN150水源采用城市自来水,从华丰路及规划路预留的DN200管上各引入。

0.2Mpa酒店生活、消防用水。

市政供水压力不小于用水量8.2.2用水量定额(1);Kh=2.5,小时变化系数(c)商业:用水定额100L/人.d;60L/(e)餐饮:用水定额顾客.次,小时变化系数Kh=1.2;3L/m2.d(i)绿化道路用水:用水定额用水量表)(2备注用水类别序号(m3/d)水量1751商业702餐饮18绿化及浇洒道路32634合计Q=49.68m3/h最大时用水量:室外给水系统8.3.3水表计量后,在围绕商业中心及各栋独立的商业建给水管进商业中心,经DN150从市政路引DN150筑物四周布置给水管网,供生活、生产用水。

酒店绿化用水从室外给水管网接出,并设水表计量后单独设管网供给绿化用水。

室内给水系统8.3.4商业建筑物多为三层以下,可利用市政水压直接供水;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控制在时采用减压阀减压后供水。

0.35Mpa≤0.45Mpa,当水压大于排水设计8.4室外排水8.4.1..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

室外雨水经区域雨水管汇集后,就近向市政管网.计算,经计算区域总雨水(L/S.ha)雨水量按暴雨强度公式:q=3360.04(1+0.639lgTE)/(t+11.945)0.825。

500m3/d量约。

105m3/d90%计,为污水量按给水量的粪便污水经化粪池,餐饮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后,与其它生活废水一起排入规划路下预留的市政污水检查井内。

室内排水8.4.2室内雨水、生活粪便污水、生活洗涤污水及餐饮含油废水分流排至室外。

屋面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水,雨水。

P=5a立管沿柱子敷设,安装后由建筑进行伪装,屋面雨水排水设计重现期室内排水采用双立管系统,设专用通气管,排水立管每隔一层与专用通气管相连以保证排水系统形成良好的水流条件。

管材选用及敷设方式8.5加筋管。

室内生活给水管采用钢塑室外埋地给水管采用给水球墨铸铁管;室外雨水管和污水管采用U-PVC排水管。

复合管;室内雨水管和污水管采用UPVC消防用水及灭火设计详见“消防和安全”专篇8.6节能、环保、详见第四篇有关专篇8.8通风与空气调节9.设计依据9.1: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范、标准或规定9.1.1GB50019-2003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年版)(GBJ16-87200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订本)》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3.甲方提供的资料9.1.2设计范围9.2通风、防排烟系统设计通风设计9.8时设计。

排风排至屋顶。

/次⑴变配电房设计机械送排风系统,换气次数按不小于10时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