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第1课《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1课。
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呢?对这个问题学生一般都能回答的出来,是因为地球在自转.但是不是只有地球的自转才能造成昼夜的交替实际上,引起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可能性有好几种,虽然结合生活的实际,一些昼夜交替的解释是不合理的,但只从地球自转这个角度来阐述昼夜的交替显然也是不客观,不科学的.但要清楚地解释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还要运用到地球的自转,公转等方面的知识。
《昼夜交替的解释》中的"解释"是指学生要根据自己对各种地球和太阳之间的不同运动方式可能引起昼夜交替的不同假设,设计模拟实验对自己假设进行验证后,根据验证结果做出的解释.这样目的是想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地球运动的认识.让学生知道对地球上昼夜交替的解释有很多种,并不是只有地球自转才会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经历小学五年系统化的学习后,思维发展开始逐步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经过两年多的科学探究学习后,学生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可以进行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
对地球运动也有初步的认识,大多数知道地球在自转并且围绕太阳公转,但如果让学生说出自转或公转的证据,那就很少,甚至会有错误的观点:如,认为月球的运动也会使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不清楚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等。
【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2、昼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1、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并且进行验证;2、做好模拟实验和运用实验收集证据;3、根据实验的情况修正自己的解释。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有根据的解释是重要的;2、认识到同一现象,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释,需要用更多的证据来加以判断;3、培养主动探究,积极合作的态度。
五年级科学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教案
五年级科学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教案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昼夜交替现象【教学目标】:对昼夜交替现象能作出自己的解释。
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模拟实验,研究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
和小组同学分工协作,做好模拟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实事求是,严谨认真。
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
【教学重点】:设计模拟实验验证假设。
【教学难点】:解释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的原理。
【教学准备】:小皮球、手电筒、白纸、水彩笔、小组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引入学习:谈话:每天早上,太阳从东边冉冉升起,每天晚上,太阳又从西边落下……就这样,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思考: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昼夜为什么交替出现?关于昼夜,你知道哪些?还有什么问题?二、提出问题:交流: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现象?昼夜现象为什么交替出现?解释:哪些情况可能出现昼夜交替?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③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④地球自转。
讨论:哪一种解释是正确的?我们怎样知道哪种解释是正确的呢?三、实验探究:演示实验:如果让乒乓球当作地球,手电筒当作太阳,被“太阳”照亮的一面相当于一天中的什么时间?,背着太阳的一面呢?。
在“地球”上贴一个小纸人,怎样才能让小人在同一地点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用实验的方法检验每一种假设。
学生分组实验。
对以上四种假设进行模拟实验验证,看这四种假设能不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小组分工合作进行模拟实验。
交流汇报。
分小组汇报研究结果。
讨论:这些解释你赞同哪一种观点?为什么?四、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很多情况都会使地球上发生昼夜交替的现象,昼夜交替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同学们也可以查阅一下相关的资料,看看科学家是怎样研究得出结论的?把你们的资料和全班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昼夜交替现象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③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④地球自转……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目标】: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观点及其内容。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课件
想想露和霜有什么不同之处?
• 形成条件不同。露水的形成是温度降低到露点以下 就可以,而霜的形成是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以 下。
• 形态不同。露是液体,是小水滴形态,霜是固体,是 小冰晶形态。
• 露是无色的,霜一般为白色。
2024/9/15
探索 二十四节气之白露、霜降
认真阅读课本“二十四节气之白露、霜降”这段资料 ,初步了解白露、霜降的有关知识。
2024/9/15
学生活动手册
2024/9/Leabharlann 5记录人造雾实验。观察到的现象: 量筒中有线香燃烧的烟弥漫。
2024/9/15
观察到的现象: 量筒中有雾产生。
用冷水代替温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用冷水代替温水后,量筒里水蒸气很少,造雾效果不明 显。 根据以上实验,推测出大自然中云和雾的形成原因是: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
• 如往量筒中加热水,那么热水上方有大量水蒸气,遇到 冷空气会形成雾气,还没开始实验雾就显现出来了。
• 如用冷水,那么量筒里水蒸气少,造雾效果不明显。 • 用温水温度适中,量筒内水蒸气适量,不会快速形成雾
气,便于观察。
2024/9/15
想想在造雾的活动中,用冰袋的目的是什 么? 用冰袋的目的是为创设一个低温环境,这样水蒸气 遇冷会迅速凝结成小水滴,从而形成雾,这是雾形 成的条件之一。
2024/9/15
实验说明
造雾的时候,在量筒中 放入点燃的线香,是为 增加空气中漂浮的固体 颗粒。
2024/9/15
实验现象: 移走线香,用冰袋完全封住量筒口,量筒中有雾产 生。 实验结论: 雾是水蒸气在受冷条件下形 成的。
2024/9/15
想想在造雾的活动中,为什么在量筒中倒入温 水,而不是热水,也不是冷水?
第4单元地球和地表(复习课件)-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核心考点集训(青岛版)
4.地幔厚约2870千米,温度为1000℃— 3000℃。 5.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半径约为3470千米,温度约为
4700℃。 6.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
7.地球结构模型的制作 制作目的 通过制作地球结构模型使学生更清楚地掌握地球内部的构造
。 制作材料 多种颜色的橡皮泥。 制作过程 1.用黄色的橡皮泥做成球形,代表地核。 2.用橘红色的橡皮泥包在黄色球形的外面,代表地幔。 3.用棕色的橡皮泥包裹住橘红色的橡皮泥,代表地壳。这样,
周围的度假村、木材场和居民住宅遭到破坏。 5.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地壳运动破坏了地下
的平衡时,岩浆受到挤压,向上运动,遇到薄弱的地壳,会喷出 地表,形成火山。
6.模拟火山喷发实验 实验目的 模拟火山喷发。 实验材料 三脚架、铁盘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火柴。 实验过程 1.在铁盘子里放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个小坑。 2.往坑里倒入一些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坑口,倒放在铁盘子里
第14课 地震 1.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强烈的地震会造成山崩地裂、房倒
屋塌,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损害。 2.我国产生的几次强烈地震
“7.28唐山地震”,“5.12汶川地震”,“4.14玉树地震”。 3.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 承受时,岩层就会产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 地震波传到地表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
4.强烈的地震会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 带来严重损害。地震产生后,除了会直接造成房倒屋塌、山崩地 裂、喷砂冒水等现象外,还会引起火灾、爆炸、毒气蔓延、水灾 、滑坡、泥石流、瘟疫等次生灾害。
5.地震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 模拟地震产生时的情景。 实验材料 纸箱、木块、记号笔。 实验过程 (1)在纸箱上画上街道的图形。 (2)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都用小木块垒成楼房。 (3)在纸箱底部敲击,形成“地震”,使楼房倒塌。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第1课时:温度与水的变化1.双手握住一杯热茶,手会慢慢地热起来;要是握住一块冰,手就会变得越来越冷。
2.我们平时说得热,实际上是一种能量。
它很容易“跑来跑去”,也就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3.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会逐渐上升,升到100℃时水开始沸腾停止加热后,水的温度开始下降;静置一段时间后,再次给水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对水的持续加热,水的温度一直保持在100℃。
4.水沸腾时会有大量气泡产生并伴有声音,这是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的现象。
5.水的沸腾过程和温度的变化有关。
6.水从常温持续下降到0℃以下时会结冰,水从液态变成固态。
7.水在100℃时会沸腾,变成水蒸气,水从液态变成气态。
第2课时:水的蒸发和凝结1.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又凝结成水的现象。
2.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在这个过程中,水从液态变成气态。
3.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水从气态变成液态。
4.水蒸发的快慢和温度有关。
水的温度越高,水蒸发的速度越快;水的温度越低,水蒸发的速度越慢。
5.在玻璃杯内加入冰块,静置一会儿,玻璃杯外壁有小水珠附着,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
6.自然界的云、雾、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
7.自然界的霜、雪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固而成的。
第3课时: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1.将冷的牛奶浸在热水中,牛奶由凉变热。
热水的温度会下降。
2.将凉水和热水相互接触,凉水的温度会上升,热水的温度会下降。
最后温度会相同,都等于室温。
3.在实验中,我们测量物体的温度通常使用温度计,生活中还有更多可以感知温度的方法,比如使用感温纸带、感温粉末.把感温粉末加入水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温度的变化。
第4课时:热在金属中的传递1.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过程是从加热点往两边传递的;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过程是从加热点开始往四周传递的。
2024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简单机械》教案
2024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简单机械》教案一. 教材分析《简单机械》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杠杆、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的认识和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简单机械的特点、作用,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于生活中的简单机械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简单机械的原理和作用还需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学习并掌握简单机械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杠杆、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的特点和作用,能运用简单机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杠杆、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的特点和作用。
2.教学难点:简单机械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主动学习。
2.演示法:教师通过实物演示,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简单机械的特点和作用。
3.操作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简单机械的理解。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物模型或图片,如杠杆、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
2.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案。
3.准备练习题和家庭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如力的作用、物体的运动等。
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简单机械。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实物模型或图片,如杠杆、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和作用?”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如杠杆的平衡、轮轴的转动、斜面的倾斜等,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简单机械的特点和作用。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第04单元《简单机械》知识点梳理、教材问题解答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简单机械》知识点梳理、教材问题解答第13课撬重物的窍门一、知识点梳理:1、用来撬动重物的装置叫作杠杆,它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
2、杠杆的三要素是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3、当杠杆的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这种杠杆是省力杠杆,如开罐头的螺丝刀、修剪花枝的剪刀、拔钉子的羊角锤、压水井等。
4、当杠杆的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费力,这样的杠杆是费力杠杆,如扫帚、理发剪刀、镊子、筷子、食品夹子等。
费力杠杆虽然在使用时比较费力,但是能节省距离,更方便。
5、当杠杆的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不费力,这样的杠杆是一种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如天平、跷跷板等。
6、小杆秤称重物利用了杠杆的原理,根据被称物体的轻重,人可调节阻力点(秤砣)的位置使杆秤平衡,根据此刻阻力点(秤砣)的位置读出物重。
在称重时,杆秤实为一个省力杠杆。
7、不同的剪刀,被剪物体在剪刀的不同位置,所属杠杆的类型也不同。
8、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在前人使用吊杆和撬棍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杠杆原理。
9、为了说明杠杆原理的威力,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推动地球。
”二、教材中问题解答:1、下面两种抬起重物的方法有什么不同?(P38)图一图二答:图一这种方法很费力,要几个同学才能抬起讲台。
图二这种方法很省力,只要一个同学就能撬动讲台。
2、这些杠杆类工具中,哪些是省力的?哪些是费力的?费力杠杆不省力,为什么还要用它?(P39)答:花剪、开罐头的螺丝刀是省力杠杆。
扫帚、理发剪刀、镊子是费力杠杆。
生活中的不省力杠杆,即费力杠杆,并非真正“费力”,用它是为了省距离、更方便。
3、成人坐在哪里,跷跷板另一端的小朋友才能翘起他?(P40)答:成人应尽可能往支点靠近,小朋友才能轻松翘起大人。
4、你知道小杆秤称重物的原理吗?(P40)答:小杆秤称重物利用了杠杆的原理。
新教材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2021年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第四单元健康生活一、单元概述健康是人生存之本,是指一个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身体的健康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身体主要器官无疾病,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协调作用完善;二是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强,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各种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对身体的影响。
上面所说的身体健康指向我们常说的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好的心态。
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等。
社会适应指人与社会的关系,它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对社会的适应等多方面的内容。
传统健康理念只关注身体(机体)是否有疾病,现代健康理念对于健康的关注是多元的、广泛的,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各方面。
其中社会适应取决于身体和心理的素质状况,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
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而引起疾病。
生理和心理是紧密依存的两个方面,生理状况的改变可能带来相应的心理问题,生理上的缺陷、疾病,特别是痼疾,往往会使人产生烦恼、焦躁、忧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各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
本单元基于现代健康新理念,立足于提升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状态的意识,在四年级学习人体的呼吸与消化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组织了人体运动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相关知识的学习内容,以此为依托,进一步帮助学生建构“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各系统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的认知,学习维护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来自课程标准5-6年级的下列相关学习内容。
10.1.1举例说出人体对某些环境刺激的反应方式和作用。
10.1.2列举保护这些器官的方法。
10.3简要描述脑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第一课《云和雾》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和课后练习及答案
4.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做个模拟实验验证一下大家的猜想,好吗?请看大屏幕。 5. 播放微视频。 6.问:看明白了吗?谁来说说这个实验的步骤? 7.学生回答。 8.师:那我们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有没有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中飘浮的固体微粒 C.增加空气的温度2、下过一段时间,视察量筒内的现象,发
现( )。A.量筒内产生了雾 B.量筒外产生了雾 C.量筒内外都产生了雾3、冰
袋的作用是(
)。4、用冰水代替温水,重复题干中的步骤,视察量筒内
的现象,会发现什么?为什么?
5、根据上面的实验和下面的图示,我们可以估计,云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 ) 受热向上运动,在高空遇到冷空气凝结成( )或( ),飘浮在高空。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前前后后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我收益非浅, 也深刻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会使我逐渐形成自我反 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将通过不断反思和努力学习的态度,来提高自己的。
【答案及解析】(一)、填空题1、凝结 云 雾
2、较低 水蒸
气(二)、判断题1、×
2、×
3、×
4、√
5、√
(三)、选择题1、A
2、C
3、A
(四)、简答题云
和雾其实是一回事,只是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距离视察者所处地表远的是云,距
离视察者所处地表近的则是雾。
(五)、实验探究1、B2、A3、降低温度,加快雾的形成4、不会产生雾,因 为温差小5、水蒸气 小水滴 小冰晶(六)、综合应用1、低温 水蒸气2、 升高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昼夜交替现象一、判断题1. 在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中;手电筒代表太阳..2 地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3.地球上有白天和黑夜;而且白天和黑夜是交替出现..4. 地球是围绕着太阳公转而且同时自传的..5. 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有很多种..二、选择题6. 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A哥白尼B托勒密C 牛顿7. 昼夜形成的原因是A太阳的东升西落B乌云的遮盖C地球的自转..8.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就形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年B天C小时9.下列哪种现象是昼夜交替的解释A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 B 太阳不动;地球围绕太阳转..C地球在自转;D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同时也在转..10.下列哪种现象中与昼夜交替有关的是A猫头鹰B 大雁南飞C 小草枯萎11. 地球自转一周为..A一天B一个月C一个季度D一年答案:1 √2. √ 3 √4 √5√6A 7C 8 B 9D 10A 11A第2课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一、判断题1. “地心说主张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以天体围绕着地球运动..”2.“日心说”主张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围绕太阳转..3.哥白尼认为地球包括其他星星都是围绕着太阳转动的..4.托勒密认为所有的日月星辰都是围绕着太阳转动的..5.托勒密和哥白尼都是著名的天文学家..二、选择题6.在“地心说”示意图中; 处于宇宙的中心..7.A地球 B 太阳C月亮三填空题7. “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提出的;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的;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8. 波兰天文学家▁▁▁▁▁提出了“地心说;”它他认为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围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9. 不朽的名著《天体运动论》是_________的著作..10. 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动的学说称为________地球的形状是______的..11. 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运动的学说称为_________12. 哥白尼认为答案:1√2√3√4×5√6A 7托勒密8. 哥白尼9 哥白尼10 地心说11日心说12 球形第3课证明地球在自转一、判断题1. 傅科摆利用了摆具有保持方向不变的特点;证明了地球在自转..2.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发生的现象..3. 向前行驶的汽车里看外面的景物在向后移动..4. 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二、选择题5. 下列哪项现象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A潮涨潮落 B 冬去春来 C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6. 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A昼夜现象 B 日食现象 C 四季现象7.阳的东升西落;昼夜的交替;正确的解释是A地球不动;太阳围绕着地球转B太阳不动;地球围绕着太阳转C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的同时也自转8.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 顺时针9.傅科是通过过程而发现地球在自转的..A星星 B 摆 C 水流三、填空题10.昼夜现象与▁▁▁▁▁有关11. ▁▁▁▁摆动后;地面的刻度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证明▁▁▁▁▁12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或▁▁▁▁▁▁;周期为▁▁▁▁▁;地球围绕着地轴自转13. ▁▁▁▁是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证据..答案1√2√3√4√5C 6 A 7C 8A 9B 10地球自转11 摆地球在自转12 自西向东24小时13 傅科摆第4课谁先迎来黎明一、判断题1. 乌鲁木齐比北京先迎来黎明..2. 世界时区图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3. 经线每个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差相差一个小时..二、选择题4. 下列城市中;一天中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 .. A北京B上海C乌鲁木齐5 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个区时..A、12B、24C、366. 在“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对表A、太阳B、地球C、地球自转轨道7. 在世界时区圈中;每相邻的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A1小时B12小时C24小时三、填空题8. 我国目前统一采用的地方时是▁▁▁▁..9.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这就意味着越是▁▁▁▁▁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10. 不同地区所处的▁▁▁▁▁▁决定了地区之间▁▁▁▁▁▁..答案:1× 2 √3√ 4 B 5A 5B 6C 7A 8 北京时间9 自西向东东边10 经度差时差第5课北极星“不动”的秘密一、判断题1. 人们在观星时方向;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转..2.一年四季中;其他的星星都围绕着北极星东升西落..3. 其他的星星都围绕着在逆时针的运动..4. 晚上迷路时;可以通过北极星找到方向..5. 北极星的位置并不在头顶正上方;而是在人们视线上倾斜的北方的天空中..二、选择题6. 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A头顶正上方 B 北极星 C 北斗星7. 在星星的旋转的照片中;圆环中心的亮点就是..A月亮 B 北斗星C北极星8.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的线叫做A赤道 B 纬线 C 经线9.地球仪上环绕一圈指向东西;并且长短不一的线叫做A赤道 B 经线 C 纬线三、填空题10. 天空中星星围绕着▁▁▁▁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产生的现象..11. 天空中星星围绕▁▁▁▁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12. 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象的轴在转动;称作▁▁▁▁▁▁▁13 ▁▁▁▁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答案:1. √2√3×4√5√6B 7C 8 C 9C 10 北极星地球自转11北极星地球自转12 地轴13 北极星第6课地球会公转吗一、判断题1. 恒星的周年视差;也能够证明地区在围绕着太阳不停地转动..2. 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区公转的关键证据..3. “日心说”提出地球围绕太阳转动;这与地球的公转的意义是一样的..4. 地球自转的方向跟地球公转的方向一样..二、选择题5.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A自东向西 B 自西向东C自南向北6. 每年的国庆节假日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A 渐渐加快B 逐渐减慢C先加快后减慢D 先减慢后加快7. 在不同的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会发现天空中的星座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移动..A由西向东 B 由东向西 C 由北向南8. 下列地球绕着太阳公转造成的现象的描述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太阳的东升西落B 一年四季的变化C昼夜长短的变化..9. 打扰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A24小时 B 一个月 C 一年三、填空题10.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动;称为地球的▁▁▁▁..11. 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转动;公转的方向是▁▁▁▁;公转一周的时间是▁▁▁答案:1√2√3√4√5B 6 A 7B 8A 9C 10 公转11太阳逆时针一年第7课为什么一年有四季一、判断题1. 北半球在冬季时;太阳直射点在南极..2. 同一时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3. 阳光直射的地区;比阳光斜射的地区温度低..4. 地球在围绕着太阳公转过程中;离太阳近时是夏季;离太阳远时是冬季..5. 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而是垂直的;地球上也还会有四季..6 秋分时;太阳直射在A南极B长度C北极7. 在不同的季节;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变化;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C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8.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A春季B 夏季 C 冬季9...下列四个节气中;白昼最短的是A劳动节B儿童节C教师节D国庆节填空题10.阳光的____射与____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11.四季的形成与地球运动的两个特点有关..即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12.在四季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是________..答案1 ×2×3×4×5×6B 7 B 8C 9D 10 直斜11地球的公转地轴是倾斜的12夏至第8课极昼和极夜的解释一、判断题1. 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2. 北半球到了夏季;北极中心地带的白天甚至可以长达半年之久;这种现象叫做极昼..3. 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4. 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和极夜现象发生的地区范围..5. 去南极考察时最好时期是北极出现极夜的时候..二、选择题6. 引起极昼、极夜时间不等长是由于A地球自转周期的变化..B地球在公转的轨道上运行速度不同C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D地球是不规则球体..7.几个月见不到太阳;在极地附近有半年时间处于黑夜之中;这种现象称为A极昼B黑夜C极夜三、填空题8. 极昼与极夜现象与▁▁▁▁▁▁▁▁、▁▁▁▁▁▁▁▁▁▁▁和▁▁▁▁▁▁▁有关.9. 北半球的夏季时;太阳挂在天空就是不会落下;北极中心的地区的白天甚至可以长达半年的时间;到了冬季;就几个月见不到太阳;北极点附近有半年的时间都处于黑夜之中..人们就把这样的现象叫▁▁▁▁▁和▁▁▁▁..10. 地轴倾斜度大约是▁▁▁▁度..11. 公转过程中;地球倾斜方向▁▁▁▁▁▁;形成极昼和极夜..12. 地球的轨道是一个▁▁▁▁▁;地球距离太阳远近会影响地球上的气温..答案:1√2√3√4√5√6B 7C 8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9极昼极夜10 23 11 保持不变12 椭圆..。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2021年秋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第四单元健康生活4.1.我们的身体1.我们的身体很奇妙,就像一部复杂而精妙的机器,能完成各种动作,而且十分协调。
不良的环境也有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2.健康的含义除了身体上的健康之外,还有心理上的健康等等方面。
3.人必须要吃东西,吸入氧气,才能获得能量维持生命。
4.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对我们的一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惯非常重要。
5.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①遗传。
父母肥胖的,遗传给孩子的可能性比较大。
父母运动细胞比较活跃的,那么孩子运动方面的天赋可能比较高。
②饮食惯。
喜欢暴饮暴食的同学,肥胖的可能性大,肥胖又会导致人的运动能力下降,从而影响肺活量,影响50米跑、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
③运动。
喜欢运动的同学,有运动惯的同学,肥胖的可能性比较小,并且肺活量比较高,50米跑、一分钟跳绳和一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也会比较好。
研讨6.刚刚我们讨论了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为了健康生长,我们需要做哪些努力呢?①积极参加劳动,加强体育锻炼。
劳动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我们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因此我们可以积极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
②饮食方面,不暴饮暴食,不吃或少吃垃圾食品,合理搭配膳食,健康饮食。
③科学合理的生活作息,每天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④注意自己的精神、情绪等方面的因素,积极调整情绪,防止抑郁、惊骇、紧张等等,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7.影响发展发育的因素除了遗传、饮食惯、体育锻炼之外,不良的情况也有可能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8.哪些不良的环境,可能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哪些伤害?垃圾。
生活垃圾、工业垃圾等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还会对我们的水质、空气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抽烟。
吸烟有害健康,烟草中还有大量的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因此为了自己的健康成长,我们要远离吸烟。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坐在地球这个“大转椅"上,我们看到地球周围的星体, 如太阳、月球等,它们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
50
51
52
53
54
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地轴的空间位置基 本上是稳定的。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3小时56分4秒,这个时间称为恒 星日;然而在地球上,我们感受到的一天是24小时,这是因为我 们选取的参照物是太阳。由于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在公转,这4分钟 的差距正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叠加的结果。天文学上把我们感受到的 这1天的24小时称为太阳日。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 昼夜更替使地球表面的温度不至太高或太低,适合人类生存。
想一想,哥白尼的观点相当于 我们模拟试验中的哪一种解释?
上面的两种观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他们都运用了哪些证据来证明他们各自的观点?这些
证据充分吗?
这两种学说能否合理地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呢?
根据以上资料,我们做出的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有哪
些可以被排除或是保留?为什么? 搜集其他天文学家的研究内容,看看他们对地球运 动的观点和证据。
1.傅科摆利用了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证明了
地球在自转。(
( )
)
2.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3.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4.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看外面的景物在向后移动。( ) )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课件
那克塔学校
于万江
42
既然地球在自转,那么地球上不同的地区,每天 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会一样吗?比如我国的北京和乌 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说课稿《第四单元热》说课稿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说课稿《第四单元热》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的第四单元《热》是本学期的重点单元之一。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热传导、比热容、温度计的使用、热能的转化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更深入地了解热的性质、热的现象以及热的作用,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热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学生的思维方式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现象中抽象出科学的规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热传导的原理,掌握比热容的概念,正确使用温度计,理解热能的转化。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探究热的现象,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明白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热传导的原理、比热容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热能的转化。
2.教学难点:热传导的原理、比热容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科学素养。
2.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器材、教学挂图等,直观展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热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探究热传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热在物体中的传导,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抽象出热传导的原理。
3.学习比热容:借助实验和多媒体手段,生动展示比热容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温度计的使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学习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了解温度计的原理。
5.热能的转化:通过实验和实例,展示热能的转化过程,使学生理解热能的利用和转化。
6.总结与拓展: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拓展思考,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小学科学粤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运动与宇宙》知识点(2023春)
第四单元地球运动与宇宙1.白天和黑夜是自然现象,同一时刻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昼夜情况可能不一样。
2.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又不透明的球体,阳光只能照亮半个地球,被阳光照亮的一半是白昼,没有被照亮的一半是黑夜。
3.2013年12月25日,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仪从月球表面拍摄的照片中可以看出,地球只有朝向太阳的一面被照亮。
4.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沿着近似圆形的轨道按逆时针方向绕太阳公转,转一圈要花约1年时间。
5.将太阳、地球及地球公转轨道的数据按一定比例缩小,再找大小合适的物体在操场上做模拟实验。
6.地球以赤道为界可分为南北两个半球,当北半球是夏天时,南半球却是冬天7.北极星在北极上空,从北半球看,它总在天空的正北方,所以人们常利用它辨认方向。
8.星空中五颗会移动的星分别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9.在太阳系中,卫星围绕行星运转,行星则是围绕太阳运转的。
10.400多年前,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第一次用望远镜观察银河,发现银河是由许多恒星聚集在一起组成的。
11. 仙女座星系是我们肉眼可见的最遥远的天体之一。
12.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夏至日影子_ 最短,冬至日影子最长。
13、白天和黑夜是一种(自然现象)。
14、同一时刻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昼夜情况可能(不一样)。
15、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又不(透明)的球体。
17、阳光只能照亮半个地球,被阳光照亮的一半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一半是(黑夜)。
17.当北京和悉尼是白天时,纽约却是(黑夜)。
18、我们看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昼夜交替。
19、天体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
20、不同地区的日出时间可能(不同)。
21、当地轴与光线基本(垂直)时,就会形成昼夜交替现象。
22.地球是按照(自西向东)方向自转的。
23.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沿着近似(圆形)的轨道按逆时针方向绕太阳(公转)。
24、地球绕太阳转一圈要花约(1年)的时间。
25、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上距离太阳最远的一端,这个位置叫(远日点)。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健康生活》单元复习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健康生活》单元复习教案【教材简析】本单元在四年级上册“呼吸与消化”单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运动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通过观察、体验、调查、建模等活动了解人体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理解各器官协调配合、共同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以及保护身体健康的意义。
单元教学内容从学生检测与评估自己的身体情况开始,到学生为自己制订健康生活计划终止,引导学生建立科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建构“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各系统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的认知,树立保护自己身心健康的意识,养成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良好生活习惯。
本单元共7课,编排逻辑如下。
第1~5课指向“我们的身体”侧重于学习人体运动活习惯。
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的相关知识,认识身体各系统器官及其功能,理解保护身体各系统器官的健康的意义;第 6~7 课指向“管理自己”,侧重于引导学生提升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状态的意识和能力。
第1课“我们的身体”组织学生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 年修订)》为依据,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检测与评估,通过研讨交流进一步了解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关注心理健康,提升健康生活的意识,养成健康生活的习惯。
第2课“身体的运动”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在移动哑铃的过程中上肢各部分的变化,认识骨、关节和肌肉,构建骨、关节和肌肉协同配合完成运动的肢体运动模型,了解保护运动器官的重要性,知道体育运动对促进骨、关节和肌肉的健康生长有着重要作用。
第3课“心脏和血液”引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了解心脏跳动维持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通过比较不同学生运动后恢复正常心跳需要的时间,感悟体育锻炼有益于心脏健康通过阅读资料、研讨交流,提升关注心脏健康的意识。
第4课“身体的“总指挥’”引导学生学习脑的结构特点,通过日常活动和游戏体验了解脑的功能,并在研讨交流中进一步增强科学用脑、爱护脑、保护脑的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 5课“身体的“联络员,”在第 4 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扔、接乒乓球的体验活动感受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体会人脑与神经是怎样工作的,从而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机制以及神经系统对身体健康和学习的重要性,提高保护神经系统的意识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复习卷
.一.知识展示台
1.植物的生长除了需要水,还需要养分。
此外,阳光、空气、温度等也影响植物的生长。
2.黏土保水保肥能力强,养分较丰富,透气性差。
3.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人们发现,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如果阳光不够充足,植物的茎叶就会朝向阳光更充足的地方生长,这就是植物生长的向阳性。
4.动物要生长、运动和维持体温就要不断地进食。
5.动物需要吃东西,根据动物的食性不同,可以把动物分为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
二、选择大乐园
1.土壤浸制液蒸发后留下的白色痕迹是( A.矿物质)。
A.矿物质
B.杂质
C.土壤变色
2.动物越小,每日每克体重消耗的( A.热量)就越多。
A.热量
B.食物
C.蛋白质
3.一只老鼠每天需要10克左右的食物,却相当于其体( B.1/4 )。
A.1/3
B.1/4
C.1/5
4.“四大家鱼”中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是( C.鲢鱼)。
A.青鱼
B.草鱼
C.鲢鱼
三、对错审判厅
1.蒸馏水中没有矿物质。
( √)
2.黏土的透气性很好。
( ×)
3.温度对植物的生长没有影响。
( ×)
四、巧妙筒答区
1.不同的土壤有哪那些特点?
答:壤土能保水保肥,养分丰富;黏土能保水保肥,养分较丰富,但透气透水性差;砂土保水保肥能力差,养分较少。
2.什么是植物的向光性?
答: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如果阳光不够充足,植物的茎叶就会向阳光更充足的地方生长。
这就是植物生长的向光性。
3.为什么人和动物一段时间不吃东西就会感到饥饿呢?
答:这是因为食物在我们的身体里会:①转化成身体生长需要的物质,②转化成提供运动的力量,③转化成维持体温需要的热量。
其他动物也是这样,它们要生长、运动和维持体温就要不断地进食。
4.小动物的食量反而更大。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答:原来动物(恒温动物)越小,每日每克体重消耗的热量就越多,只有吃更多的食物才能满足自身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