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区域麻醉镇静辅助用药专家共识(2017)
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接受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专家共识(2017年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接受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王秀丽王庚(共同执笔人)冯泽国江伟李军张兰陈绍辉金善良袁红斌徐懋(共同执笔人)郭向阳(共同负责人)止血机制正常的患者,区域麻醉导致封闭腔隙内(颅内、眼内或椎管内等)血肿和神经压迫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概率很低。
但对于使用抗凝、抗血小板等抗血栓药和其他导致止血异常的患者(创伤、大量失血、肝功能异常和DIC等),区域麻醉导致血肿的风险增加。
一旦发生椎管内血肿或其它深部血肿,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如截瘫、神经损伤、明显失血、气道梗阻等。
近年来,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升高,服用抗血栓药物预防血栓的患者也日益增多。
房颤、静脉血栓、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等患者,通常会应用抗血栓药。
此类患者接受区域麻醉时,其止血功能的异常增加了区域麻醉的风险。
对于围术期使用抗血栓药的患者,区域麻醉时机的选择很重要。
麻醉科医师应该掌握常用抗血栓药的基本特点,选择合适的时机,将该类患者应用区域麻醉的风险降到最低。
不同的患者,药物的代谢亦不同,应注意凝血功能的检查。
熟悉抗血栓药物的药理特点并结合凝血功能检查,有助于麻醉科医师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
本专家共识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结合心脑血管及深静脉血栓用药和区域麻醉的应用,为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的区域阻滞管理提供意见,规范围术期的相应管理,供麻醉科医师和相关医务人员参考。
一、常用抗血栓药的基本药理临床常用抗血栓药可分为抗凝血酶药、抗血小板药及纤维蛋白溶解药等。
中草药和抗抑郁药也有改变凝血功能的作用。
各类药物的基本药理作用简述如下。
(一)抗凝血酶药1.间接凝血酶抑制剂①肝素(UFH):是一种分子量在15 000~18 000 D的粘多糖。
UFH主要通过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增强后者对活化的凝血因子Ⅱ、Ⅸ、Ⅹ、Ⅺ和Ⅻ的抑制作用。
其后果涉及阻止血小板凝集和破坏,妨碍凝血激活酶的形成;阻止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抑制凝血酶,妨碍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
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接受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doc
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接受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止血机制正常的患者,区域麻醉导致封闭腔隙内(颅内、眼内或椎管内等)血肿和神经压迫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概率很低。
但对于使用抗凝、抗血小板等抗血栓药和其他导致止血异常的患者(创伤、大量失血、肝功能异常和DIC等),区域麻醉导致血肿的风险增加。
一旦发生椎管内血肿或其它深部血肿,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如截瘫、神经损伤、明显失血、气道梗阻等。
近年来,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升高,服用抗血栓药物预防血栓的患者也日益增多。
房颤、静脉血栓、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等患者,通常会应用抗血栓药。
此类患者接受区域麻醉时,其止血功能的异常增加了区域麻醉的风险。
对于围术期使用抗血栓药的患者,区域麻醉时机的选择很重要。
麻醉科医师应该掌握常用抗血栓药的基本特点,选择合适的时机,将该类患者应用区域麻醉的风险降到最低。
不同的患者,药物的代谢亦不同,应注意凝血功能的检查。
熟悉抗血栓药物的药理特点并结合凝血功能检查,有助于麻醉科医师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
本专家共识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结合心脑血管及深静脉血栓用药和区域麻醉的应用,为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的区域阻滞管理提供意见,规范围术期的相应管理,供麻醉科医师和相关医务人员参考。
一、常用抗血栓药的基本药理临床常用抗血栓药可分为抗凝血酶药、抗血小板药及纤维蛋白溶解药等。
中草药和抗抑郁药也有改变凝血功能的作用。
各类药物的基本药理作用简述如下。
(一)抗凝血酶药1.间接凝血酶抑制剂①肝素(UFH):是一种分子量在15 000~18 000 D的粘多糖。
UFH主要通过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增强后者对活化的凝血因子Ⅱ、Ⅸ、Ⅹ、Ⅺ和Ⅻ的抑制作用。
其后果涉及阻止血小板凝集和破坏,妨碍凝血激活酶的形成;阻止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抑制凝血酶,妨碍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
UFH为血管外科及心脏外科手术中常用药物。
UFH可被鱼精蛋白中和而失去抗凝活性(1mg鱼精蛋白可拮抗100U肝素)。
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专家共识(2017版)
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专家共识(2017版)其次,小儿患者年龄小、体型小、生理特征不同于成人患者,需要更加细心、耐心和专业的护理和操作;再者,小儿患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容易产生恐惧、焦虑、哭闹等情绪反应,影响麻醉/镇静效果和检查结果。
因此,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需要专业的小儿麻醉医生和护士团队,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评估和准备工作,确保患者安全、舒适地接受检查或治疗。
同时,还需要注意麻醉/镇静药物的种类、剂量和给药途径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二、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的评估和准备工作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的评估和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病史:包括年龄、身高、体重、过敏史、手术史、疾病史、药物史等。
2.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点:包括焦虑、恐惧、哭闹、好动、不配合等情况,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3.麻醉/镇静药物的选择和给药途径:需要根据手术/检查的性质和患者的年龄、体重、身体状态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计算,以及确定给药途径和速度等。
4.麻醉/镇静监测设备和药物应急箱的准备:需要根据手术/检查的特点和患者的情况准备相应的监测设备和药物应急箱,以备不时之需。
5.麻醉/镇静过程中的护理和安全措施:需要进行全面、细致、专业的护理和安全措施,确保患者在麻醉/镇静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三、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的并发症及处理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律失常、过敏反应等,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在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和剂量计算,避免过量使用和不当使用。
2.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镇静效果,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3.准备好相应的药物应急箱和监测设备,以备不时之需。
4.在手术/检查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专业的观察和护理,避免出现后遗症和并发症。
17_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接受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
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接受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王秀丽王庚(共同执笔人)冯泽国江伟李军张兰陈绍辉金善良袁红斌徐懋(共同执笔人)郭向阳(共同负责人止血机制正常的患者,区域麻醉导致封闭腔隙内(颅内、眼内或椎管内等)血肿和神经压迫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概率很低。
但对于使用抗凝、抗血小板等抗血栓药和其他导致止血异常的患者(创伤、大量失血、肝功能异常和DIC等),区域麻醉导致血肿的风险增加。
一旦发生椎管内血肿或其它深部血肿,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如截瘫、神经损伤、明显失血、气道梗阻等。
近年来,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升高,服用抗血栓药物预防血栓的患者也日益增多。
房颤、静脉血栓、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等患者,通常会应用抗血栓药。
此类患者接受区域麻醉时,其止血功能的异常增加了区域麻醉的风险。
对于围术期使用抗血栓药的患者,区域麻醉时机的选择很重要。
麻醉科医师应该掌握常用抗血栓药的基本特点,选择合适的时机,将该类患者应用区域麻醉的风险降到最低。
不同的患者,药物的代谢亦不同,应注意凝血功能的检查。
熟悉抗血栓药物的药理特点并结合凝血功能检查,有助于麻醉科医师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
本专家共识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结合心脑血管及深静脉血栓用药和区域麻醉的应用,为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的区域阻滞管理提供意见,规范围术期的相应管理,供麻醉科医师和相关医务人员参考。
一、常用抗血栓药的基本药理临床常用抗血栓药可分为抗凝血酶药、抗血小板药及纤维蛋白溶解药等。
中草药和抗抑郁药也有改变凝血功能的作用。
各类药物的基本药理作用简述如下。
(一)抗凝血酶药1•间接凝血酶抑制剂①肝素(UFH):是一种分子量在15 000~18 000 D 的粘多糖。
UFH主要通过与抗凝血酶川(AT- M)结合,增强后者对活化的凝血因子H、/、X、幻和百的抑制作用。
其后果涉及阻止血小板凝集和破坏,妨碍凝血激活酶的形成;阻止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抑制凝血酶,妨碍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
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专家共识(2017版)
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专家共识(2017版)编者上官王宁,尹宁,左云霞,冯春,刘金柱,李超(共同执笔人)杨狄,连庆泉,邹小华,宋兴荣(负责人/共同执笔人)张马忠,张建敏,周期,姜丽华,康荣田,蓝雨雁,叶茂随着门诊手术、各种有创或无创检查和治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在手术室外接受麻醉/镇静。
这些需要接受手术室外麻醉的领域包括无痛胃肠镜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介入诊断/治疗、超声影像检查等。
儿童是特殊的医疗群体,即使在进行一些成人能配合的无创无痛检查(如心脏彩超、磁共振检查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等)时,也会因为害怕、哭闹而无法配合完成检查。
因此,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所涉及的范围更为广泛。
我国目前开展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的医疗单位日渐增多,迫切需要新的指南或专家共识。
因此,在广泛查询国内外最新文献和征求小儿麻醉医护人员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2017版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专家共识,以便规范其实施条件、操作流程以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等,利于我国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的安全开展和推广。
一、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的种类和特点手术室外麻醉/镇静主要指在手术室以外的场所,为接受手术、诊断性检查或治疗性操作的患者所实施的麻醉/镇静。
小儿手术室外麻醉/镇静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影像学检查心脏彩超、磁共振(MRI)检查、CT检查、特殊B超检查(眼部、髋关节、血管等)等。
2.功能检查听力检查、眼科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诱发电位、脑电图检查)、肺功能检查等。
3.穿刺性检查蛛网膜下隙穿刺、骨髓穿刺等。
4.内镜检查:胃肠镜检查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膀胱镜检查术等。
5.介入检查和治疗心导管检查及治疗、呼吸病介入治疗、血管造影、局部硬化治疗和经动脉血管栓塞治疗等。
6.小儿门诊手术外科手术(如包皮环切、疝囊高位结扎术、小清创缝合、体表小肿物切除、组织活检、马蹄足石膏外固定)、口腔手术(舌系带松解、补牙、拔牙)、眼科手术(霰粒肿切除术、外眼拆线术)、耳鼻喉科手术(鼻腔异物取出术、耳道异物取出术、腺样体消融术、扁桃体消融术)等。
关于区域麻醉镇静辅助用药专家共识
区域麻醉镇静辅助用药专家共识区域麻醉包括外周神经阻滞和椎管内麻醉,因其可提供满意的操作条件、良好的术中与术后镇痛以及具有健康经济学方面优势,符合日间手术的发展需求,已广泛用于临床。
为了提高患者对区域麻醉的接受程度和舒适性,临床常采取辅助镇静的措施。
为推动区域麻醉镇静在我国规范化应用,有必要制订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
一、区域麻醉镇静的定义及目的区域麻醉镇静是指通过应用镇静药、麻醉性镇痛药和全身麻醉药以及相关技术,消除或减轻患者在接受区域麻醉操作或手术过程中的疼痛、紧张、焦虑等主观痛苦和不适感。
区域麻醉镇静的类型包括从最小程度的镇静到深度镇静。
大部分患者对区域麻醉的手术/操作有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手术/操作过程中易发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甚至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
少数患者不能耐受或配合完成区域麻醉操作和手术进行,从而使麻醉医师无法进行区域麻醉或手术医师无法进行手术。
区域麻醉下的镇静目的是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焦虑和不适,从而增强患者对于区域麻醉操作和手术的耐受性和满意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在围术期中发生损伤和意外的风险,为麻醉和手术/操作创造最佳的诊疗条件。
二、区域麻醉镇静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一)区域麻醉镇静的适应证1.所有因手术需要、并愿意接受区域麻醉的患者。
2.对区域麻醉与手术心存顾虑或恐惧感、高度敏感而不能自控的患者。
3.手术时间较长、操作复杂的区域麻醉。
4.一般情况良好,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健康状况分级为I 或Ⅱ级患者。
5.处于稳定状态的ASA健康状况分级为Ⅲ或Ⅳ级患者,可酌情在密切监测下实施。
(二)区域麻醉镇静的禁忌证1.有区域麻醉禁忌证或拒绝镇静/全身麻醉的患者。
2.ASA健康状况分级为V级的患者。
3.有未得到适当控制、可能威胁生命的循环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4.有镇静药物过敏及其他严重麻醉风险者。
三、区域麻醉镇静深度的评估(一)评估镇静水平(一)镇静水平连续性分类ASA、美国儿科学会(AAP)和美国儿童牙科学会(AAPD)使用以下统一的术语来定义镇静水平连续性分类。
17_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接受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
17_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接受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接受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王秀丽王庚(共同执笔人)冯泽国江伟李军张兰陈绍辉金善良袁红斌徐懋(共同执笔人)郭向阳(共同负责人止血机制正常的患者,区域麻醉导致封闭腔隙内(颅内、眼内或椎管内等)血肿和神经压迫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概率很低。
但对于使用抗凝、抗血小板等抗血栓药和其他导致止血异常的患者(创伤、大量失血、肝功能异常和DIC等),区域麻醉导致血肿的风险增加。
一旦发生椎管内血肿或其它深部血肿,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如截瘫、神经损伤、明显失血、气道梗阻等。
近年来,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升高,服用抗血栓药物预防血栓的患者也日益增多。
房颤、静脉血栓、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等患者,通常会应用抗血栓药。
此类患者接受区域麻醉时,其止血功能的异常增加了区域麻醉的风险。
对于围术期使用抗血栓药的患者,区域麻醉时机的选择很重要。
麻醉科医师应该掌握常用抗血栓药的基本特点,选择合适的时机,将该类患者应用区域麻醉的风险降到最低。
不同的患者,药物的代谢亦不同,应注意凝血功能的检查。
熟悉抗血栓药物的药理特点并结合凝血功能检查,有助于麻醉科医师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
本专家共识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结合心脑血管及深静脉血栓用药和区域麻醉的应用,为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的区域阻滞管理提供意见,规范围术期的相应管理,供麻醉科医师和相关医务人员参考。
一、常用抗血栓药的基本药理临床常用抗血栓药可分为抗凝血酶药、抗血小板药及纤维蛋白溶解药等。
中草药和抗抑郁药也有改变凝血功能的作用。
各类药物的基本药理作用简述如下。
(一)抗凝血酶药1?间接凝血酶抑制剂①肝素(UFH):是一种分子量在15 000~18 000 D 的粘多糖。
UFH主要通过与抗凝血酶川(AT- M)结合,增强后者对活化的凝血因子H、/、X、幻和百的抑制作用。
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接受区域麻醉和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版我国麻醉学的指南和专家共识)
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接受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王秀丽王庚(共同执笔人)冯泽国江伟李军张兰陈绍辉金善良袁红斌徐懋(共同执笔人)郭向阳(共同负责人)止血机制正常的患者,区域麻醉导致封闭腔隙内(颅内、眼内或椎管内等)血肿和神经压迫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概率很低。
但对于使用抗凝、抗血小板等抗血栓药和其他导致止血异常的患者(创伤、大量失血、肝功能异常和DIC等),区域麻醉导致血肿的风险增加。
一旦发生椎管内血肿或其它深部血肿,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如截瘫、神经损伤、明显失血、气道梗阻等。
近年来,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升高,服用抗血栓药物预防血栓的患者也日益增多。
房颤、静脉血栓、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等患者,通常会应用抗血栓药。
此类患者接受区域麻醉时,其止血功能的异常增加了区域麻醉的风险。
对于围术期使用抗血栓药的患者,区域麻醉时机的选择很重要。
麻醉科医师应该掌握常用抗血栓药的基本特点,选择合适的时机,将该类患者应用区域麻醉的风险降到最低。
不同的患者,药物的代谢亦不同,应注意凝血功能的检查。
熟悉抗血栓药物的药理特点并结合凝血功能检查,有助于麻醉科医师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
本专家共识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结合心脑血管及深静脉血栓用药和区域麻醉的应用,为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的区域阻滞管理提供意见,规范围术期的相应管理,供麻醉科医师和相关医务人员参考。
一、常用抗血栓药的基本药理临床常用抗血栓药可分为抗凝血酶药、抗血小板药及纤维蛋白溶解药等。
中草药和抗抑郁药也有改变凝血功能的作用。
各类药物的基本药理作用简述如下。
(一)抗凝血酶药1.间接凝血酶抑制剂①肝素(UFH):是一种分子量在15 000~18 000 D的粘多糖。
UFH主要通过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增强后者对活化的凝血因子Ⅱ、Ⅸ、Ⅹ、Ⅺ和Ⅻ的抑制作用。
其后果涉及阻止血小板凝集和破坏,妨碍凝血激活酶的形成;阻止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抑制凝血酶,妨碍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
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接受区域麻醉和镇痛管理系统地专家共识(2017年版我国麻醉学指南设计和专家共识)
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接受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王秀丽王庚(共同执笔人)冯泽国江伟军兰绍辉金善良袁红斌徐懋(共同执笔人)郭向阳(共同负责人)止血机制正常的患者,区域麻醉导致封闭腔隙(颅、眼或椎管等)血肿和神经压迫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概率很低。
但对于使用抗凝、抗血小板等抗血栓药和其他导致止血异常的患者(创伤、大量失血、肝功能异常和DIC等),区域麻醉导致血肿的风险增加。
一旦发生椎管血肿或其它深部血肿,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如截瘫、神经损伤、明显失血、气道梗阻等。
近年来,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升高,服用抗血栓药物预防血栓的患者也日益增多。
房颤、静脉血栓、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等患者,通常会应用抗血栓药。
此类患者接受区域麻醉时,其止血功能的异常增加了区域麻醉的风险。
对于围术期使用抗血栓药的患者,区域麻醉时机的选择很重要。
麻醉科医师应该掌握常用抗血栓药的基本特点,选择合适的时机,将该类患者应用区域麻醉的风险降到最低。
不同的患者,药物的代谢亦不同,应注意凝血功能的检查。
熟悉抗血栓药物的药理特点并结合凝血功能检查,有助于麻醉科医师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
本专家共识参考国外相关指南,结合心脑血管及深静脉血栓用药和区域麻醉的应用,为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的区域阻滞管理提供意见,规围术期的相应管理,供麻醉科医师和相关医务人员参考。
一、常用抗血栓药的基本药理临床常用抗血栓药可分为抗凝血酶药、抗血小板药及纤维蛋白溶解药等。
中草药和抗抑郁药也有改变凝血功能的作用。
各类药物的基本药理作用简述如下。
(一)抗凝血酶药1.间接凝血酶抑制剂①肝素(UFH):是一种分子量在15 000~18 000 D的粘多糖。
UFH主要通过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增强后者对活化的凝血因子Ⅱ、Ⅸ、Ⅹ、Ⅺ和Ⅻ的抑制作用。
其后果涉及阻止血小板凝集和破坏,妨碍凝血激活酶的形成;阻止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抑制凝血酶,妨碍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
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接受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for commercial use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接受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王秀丽王庚(共同执笔人)冯泽国江伟李军张兰陈绍辉金善良袁红斌徐懋(共同执笔人)郭向阳(共同负责人)止血机制正常的患者,区域麻醉导致封闭腔隙内(颅内、眼内或椎管内等)血肿和神经压迫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概率很低。
但对于使用抗凝、抗血小板等抗血栓药和其他导致止血异常的患者(创伤、大量失血、肝功能异常和DIC等),区域麻醉导致血肿的风险增加。
一旦发生椎管内血肿或其它深部血肿,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如截瘫、神经损伤、明显失血、气道梗阻等。
近年来,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升高,服用抗血栓药物预防血栓的患者也日益增多。
房颤、静脉血栓、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等患者,通常会应用抗血栓药。
此类患者接受区域麻醉时,其止血功能的异常增加了区域麻醉的风险。
对于围术期使用抗血栓药的患者,区域麻醉时机的选择很重要。
麻醉科医师应该掌握常用抗血栓药的基本特点,选择合适的时机,将该类患者应用区域麻醉的风险降到最低。
不同的患者,药物的代谢亦不同,应注意凝血功能的检查。
熟悉抗血栓药物的药理特点并结合凝血功能检查,有助于麻醉科医师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
本专家共识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结合心脑血管及深静脉血栓用药和区域麻醉的应用,为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的区域阻滞管理提供意见,规范围术期的相应管理,供麻醉科医师和相关医务人员参考。
一、常用抗血栓药的基本药理临床常用抗血栓药可分为抗凝血酶药、抗血小板药及纤维蛋白溶解药等。
中草药和抗抑郁药也有改变凝血功能的作用。
各类药物的基本药理作用简述如下。
(一)抗凝血酶药1.间接凝血酶抑制剂①肝素(UFH):是一种分子量在15 000~18 000 D的粘多糖。
UFH主要通过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增强后者对活化的凝血因子Ⅱ、Ⅸ、Ⅹ、Ⅺ和Ⅻ的抑制作用。
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接受区域麻醉和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年版我国麻醉学指南和专家共识)
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接受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王秀丽王庚(共同执笔人)冯泽国江伟李军张兰陈绍辉金善良袁红斌徐懋(共同执笔人)郭向阳(共同负责人)止血机制正常的患者,区域麻醉导致封闭腔隙内(颅内、眼内或椎管内等)血肿和神经压迫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概率很低。
但对于使用抗凝、抗血小板等抗血栓药和其他导致止血异常的患者(创伤、大量失血、肝功能异常和DIC 等),区域麻醉导致血肿的风险增加。
一旦发生椎管内血肿或其它深部血肿,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如截瘫、神经损伤、明显失血、气道梗阻等。
近年来,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升高,服用抗血栓药物预防血栓的患者也日益增多。
房颤、静脉血栓、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等患者,通常会应用抗血栓药。
此类患者接受区域麻醉时,其止血功能的异常增加了区域麻醉的风险。
对于围术期使用抗血栓药的患者,区域麻醉时机的选择很重要。
麻醉科医师应该掌握常用抗血栓药的基本特点,选择合适的时机,将该类患者应用区域麻醉的风险降到最低。
不同的患者,药物的代谢亦不同,应注意凝血功能的检查。
熟悉抗血栓药物的药理特点并结合凝血功能检查,有助于麻醉科医师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
本专家共识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结合心脑血管及深静脉血栓用药和区域麻醉的应用,为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的区域阻滞管理提供意见,规范围术期的相应管理,供麻醉科医师和相关医务人员参考。
一、常用抗血栓药的基本药理临床常用抗血栓药可分为抗凝血酶药、抗血小板药及纤维蛋白溶解药等。
中草药和抗抑郁药也有改变凝血功能的作用。
各类药物的基本药理作用简述如下。
(一)抗凝血酶药1.间接凝血酶抑制剂①肝素(UFH):是一种分子量在 15 000~18 000 D 的粘多糖。
UFH主要通过与抗凝血酶Ⅲ( AT-Ⅲ)结合,增强后者对活化的凝血因子Ⅱ、Ⅸ、Ⅹ、Ⅺ和Ⅻ的抑制作用。
其后果涉及阻止血小板凝集和破坏,妨碍凝血激活酶的形成;阻止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抑制凝血酶,妨碍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
麻醉镇静专家共识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二) 镇静水平评估方法 1. 警觉/镇静观察评分
(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 OAA/S评分,表2 ) OAA/S评分是临床镇静评分中有代表 性的一种镇静评分方法,OAA/S评分主 要是通过对患者进行声音指令和触觉干 扰指令来评价患者的镇静深度。
精品课件
一、区域麻醉镇静的定义及目的
区域麻醉镇静是指通过应用镇静药、麻醉性镇痛药和全身麻醉药以及 相关技术,消除或减轻患者在接受区域麻醉操作或手术过程中的疼痛 、紧张、焦虑等主观痛苦和不适感。区域麻醉镇静的类型包括从最小 程度的镇静到深度镇静。 大部分患者对区域麻醉的手术/操作有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手术/ 操作过程中易发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甚至诱发心绞痛 、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少数患者不能耐受或 配合完成区域麻醉操作和手术进行,从而使麻醉医师无法进行区域麻 醉或手术医师无法进行手术。区域麻醉下的镇静目的是消除或减轻患 者的焦虑和不适,从而增强患者对于区域麻醉操作和手术的耐受性和 满意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在围术期中发生损伤和意外的风险,为麻 醉和手术/操作创造最佳的诊疗条件。
精品课件
四、麻醉前访视与评估
在进行区域麻醉操作镇静前,麻醉医师需要充分做好麻醉前评估。 1.麻醉前评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重点判别
患者是否存在困难气道;是否存在未控制的高血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可 能导致围术期严重心血管事件的情况;是否有阻塞性睡眠性呼吸暂停、急性上 呼吸道感染、肥胖、哮喘、吸烟和未禁食等可能导致围术期严重呼吸系统事件 的情况;
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接受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接受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王秀丽王庚(共同执笔人)冯泽国江伟李军张兰陈绍辉金善良袁红斌徐懋(共同执笔人)郭向阳(共同负责人)止血机制正常的患者,区域麻醉导致封闭腔隙内(颅内、眼内或椎管内等)血肿和神经压迫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概率很低。
但对于使用抗凝、抗血小板等抗血栓药和其他导致止血异常的患者(创伤、大量失血、肝功能异常和DIC等),区域麻醉导致血肿的风险增加。
一旦发生椎管内血肿或其它深部血肿,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如截瘫、神经损伤、明显失血、气道梗阻等。
近年来,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升高,服用抗血栓药物预防血栓的患者也日益增多。
房颤、静脉血栓、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等患者,通常会应用抗血栓药。
此类患者接受区域麻醉时,其止血功能的异常增加了区域麻醉的风险。
对于围术期使用抗血栓药的患者,区域麻醉时机的选择很重要。
麻醉科医师应该掌握常用抗血栓药的基本特点,选择合适的时机,将该类患者应用区域麻醉的风险降到最低。
不同的患者,药物的代谢亦不同,应注意凝血功能的检查。
熟悉抗血栓药物的药理特点并结合凝血功能检查,有助于麻醉科医师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
本专家共识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结合心脑血管及深静脉血栓用药和区域麻醉的应用,为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的区域阻滞管理提供意见,规范围术期的相应管理,供麻醉科医师和相关医务人员参考。
一、常用抗血栓药的基本药理临床常用抗血栓药可分为抗凝血酶药、抗血小板药及纤维蛋白溶解药等。
中草药和抗抑郁药也有改变凝血功能的作用。
各类药物的基本药理作用简述如下。
(一)抗凝血酶药1.间接凝血酶抑制剂①肝素(UFH):是一种分子量在15 000~18 000 D的粘多糖。
UFH主要通过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增强后者对活化的凝血因子Ⅱ、Ⅸ、Ⅹ、Ⅺ和Ⅻ的抑制作用。
其后果涉及阻止血小板凝集和破坏,妨碍凝血激活酶的形成;阻止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抑制凝血酶,妨碍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
区域麻醉镇静辅助用药专家共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张冉
定义
区域麻醉包括外周神经阻滞和 椎管内麻醉 区域麻醉镇静是指通过应用镇 静药、麻醉性镇痛药和全身麻 醉药以及相关技术,消除或减 轻患者在接受区域麻醉操作或 手术过程中的疼痛、紧张、焦 虑等主观痛苦和不适感。
原因及目的
原因
• 操作不适 • 对病情担忧 • 无法配合 • 医生不适
目的
• 消除主观疼痛和不适感 • 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 减少并发症
适应症
接受区域麻醉是前提!
禁忌症
镇静水平
镇静水平评估
镇静水平评估
镇静水平评估
镇静药物的理想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
快
简
少
常用药物
名称
右美托咪定
剂量
1ug/kg(0-15min) 0.3ug/kg.h 0.2ug/kg.h 1.5-2.5mg/kg
丙泊酚
0.05-0.075mg/kg 咪达唑仑 2min以内
0.25mg/kg
氯胺酮 1.5%-2.2%
静脉1min 肌注5min
4-5次呼吸
分泌物多 噩梦、幻觉
呼吸抑制 兴奋 手术室污染
七氟烷
常用药物
给药方式
区域麻醉镇静原则
常用镇静方法
几点建议
并发症及处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谢聆听!
起效时间
10-15min 20-25min 25-33min 90-100s达峰
优点
镇痛作用 延长阻滞时间 减少寒战 对呼吸影响小 起效快 无蓄积 降低恶心呕吐 起效快 顺行性遗忘 抗焦虑、睡眠、肌松 有拮抗剂 呼吸抑制弱 交感活性 镇痛作用显著 起效快,消除快 对呼吸道刺激小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标题:深度解读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在2017年,中国麻醉学领域迎来了一次重要的事件:发布了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这一版本的指南和共识是该领域的权威性文件,对于规范和推进中国麻醉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这一版本的指南与共识进行深度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麻醉学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为临床工作提供更科学、精准的指导。
一、指南与专家共识的概述1.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的制定背景在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背景下,麻醉学科作为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其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是在国内外麻醉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和麻醉学实践经验,由相关专家共同制定的权威性文件,旨在为中国麻醉学的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2. 2017版中国麻醉学专家共识的重要性中国麻醉学专家共识是中国麻醉学领域的权威性文件,由一批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学术造诣的麻醉学专家共同制定而成。
其发布标志着中国麻醉学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于规范临床麻醉实践、提高麻醉学科的临床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的主要内容1. 专家共识中关于麻醉技术的创新与应用2017版中国麻醉学专家共识在麻醉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新型麻醉药物的应用、麻醉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麻醉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选择。
2. 指南对麻醉并发症的防治与处理措施在临床麻醉实践中,麻醉并发症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对麻醉并发症的防治与处理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术前评估、麻醉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术后处理等方面。
这些内容的学习和应用,对于提高麻醉学科的临床实践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我的观点与理解个人认为,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的发布是中国麻醉学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这一版本的指南和共识不仅覆盖了麻醉技术、麻醉并发症的防治与处理措施,还对麻醉学科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为我国麻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麻醉镇静辅助用药专家共识(2017)万里王云王庚邓小明江伟罗艳岳云徐旭仲(执笔人)唐帅董海龙熊利泽薛纲(负责人)区域麻醉包括外周神经阻滞和椎管麻醉,因其可提供满意的操作条件、良好的术中与术后镇痛以及具有健康经济学方面优势,符合日间手术的发展需求,已广泛用于临床。
为了提高患者对区域麻醉的接受程度和舒适性,临床常采取辅助镇静的措施。
为推动区域麻醉镇静在我国规化应用,有必要制订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
一、区域麻醉镇静的定义及目的区域麻醉镇静是指通过应用镇静药、麻醉性镇痛药和全身麻醉药以及相关技术,消除或减轻患者在接受区域麻醉操作或手术过程中的疼痛、紧、焦虑等主观痛苦和不适感。
区域麻醉镇静的类型包括从最小程度的镇静到深度镇静。
大部分患者对区域麻醉的手术/操作有紧、焦虑和恐惧心理,手术/操作过程中易发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甚至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
少数患者不能耐受或配合完成区域麻醉操作和手术进行,从而使麻醉医师无法进行区域麻醉或手术医师无法进行手术。
区域麻醉下的镇静目的是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焦虑和不适,从而增强患者对于区域麻醉操作和手术的耐受性和满意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在围术期中发生损伤和意外的风险,为麻醉和手术/操作创造最佳的诊疗条件。
二、区域麻醉镇静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一)区域麻醉镇静的适应证1.所有因手术需要、并愿意接受区域麻醉的患者。
2.对区域麻醉与手术心存顾虑或恐惧感、高度敏感而不能自控的患者。
3.手术时间较长、操作复杂的区域麻醉。
4.一般情况良好,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健康状况分级为 I或Ⅱ级患者。
5.处于稳定状态的ASA健康状况分级为Ⅲ或Ⅳ级患者,可酌情在密切监测下实施。
(二)区域麻醉镇静的禁忌证1.有区域麻醉禁忌证或拒绝镇静/全身麻醉的患者。
2.ASA健康状况分级为 V级的患者。
3.有未得到适当控制、可能威胁生命的循环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4.有镇静药物过敏及其他严重麻醉风险者。
三、区域麻醉镇静深度的评估(一)评估镇静水平(一)镇静水平连续性分类ASA、美国儿科学会(AAP)和美国儿童牙科学会(AAPD)使用以下统一的术语来定义镇静水平连续性分类。
1.轻度镇静(minimal sedation)(以往称抗焦虑):药物引起的该状态时,患者对口头指令可做出正常反应,虽然认知功能和身体协调能力可能受损,但气道反射、通气和心血管功能不受影响。
2.中度镇静/镇痛(moderate sedation/analgesia)(以往称为清醒镇静或中度镇静):由药物引起意识抑制状态,患者对口头指令或者轻柔的触觉有明确的反应。
中度镇静时,无需为保持气道通畅对患者进行干预,患者自主通气足够,心血管功能通常能够维持。
3.深度镇静/镇痛(deep sedation/analgesia)(深度镇静):药物引起的意识抑制状态,患者不易被唤醒,但对重复口头命令或疼痛刺激能产生明确的反应。
患者维持自主通气的能力可能受损,可能需要辅助手段保持气道通畅。
心血管功能通常能够得以维持。
深度镇静会使得患者丧失部分或者全部的气道保护反应。
4.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药物导致的患者意识丧失,即使在疼痛刺激下也无反应。
自主通气功能常常会受损,患者通常需要辅助来维持气道通畅,由于自主呼吸抑制或者药物导致神经肌肉功能抑制可能需要正压通气。
心血管功能可能受损。
表1. 镇静水平连续性分类注:伤害性刺激诱发的逃避反射不被视为一种明确反应(如推开疼痛刺激源以确认存在更高的认知反应)(二) 镇静水平评估方法1. 警觉/镇静观察评分(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 OAA/S评分,表2 ) OAA/S评分是临床镇静评分中有代表性的一种镇静评分方法,OAA/S评分主要是通过对患者进行声音指令和触觉干扰指令来评价患者的镇静深度。
表2. OAA/S评分的标准2. Ramsay 评分 Ramsay 评分是临床使用非常广泛的镇静评分标准,简单实用(表3)。
其分为三个层次的清醒状态和三个层次的睡眠状态。
Ramsay评分是可靠的镇静评分标准,但缺乏特征性的指标来区分不同的镇静水平。
表3. Ramsay评分3. 视觉模拟评分(VAS) VAS可以用作基于患者的自我检测的镇静。
总体上在患者和调查者盲评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但在不同的患者之间有很大变异。
VAS只有在较浅的镇静中才可以应用。
基于医护人员的VAS评分,深度镇静患者的一致性有76%,而轻/中度镇静的一致性有90%。
基于医护人员的VAS评分在临床应用中是一个快速、简单、精确的工具。
4. 脑电双频谱指数(BIS)诸多研究表明BIS可以精确预计患者应用全身麻醉药后意识的消失。
在深度镇静时(OAA/S 2-3),单独应用丙泊酚或丙泊酚和芬太尼、咪达唑仑的联用时,OAA/S和BIS 表现出了较好的线性关系。
BIS的缺陷在于无法辨别轻度镇静。
5. 听觉诱发电位已经证明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较之BIS与镇静水平相关性较好,可以区别所有不同OAA/S水平的患者。
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在单独应用丙泊酚或者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合用时与镇静水平有相关性,然而单独应用瑞芬太尼时则消失。
目前尚没有充足证据提示听觉诱发电位可以常规推荐用于镇静水平的测量。
四、麻醉前访视与评估在进行区域麻醉操作镇静前,麻醉医师需要充分做好麻醉前评估。
1.麻醉前评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重点判别患者是否存在困难气道;是否存在未控制的高血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可能导致围术期严重心血管事件的情况;是否有阻塞性睡眠性呼吸暂停、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肥胖、哮喘、吸烟和未禁食等可能导致围术期严重呼吸系统事件的情况;2.应告知患者和(或)患者委托人区域麻醉联合镇静的操作方案,并向患者和(或)委托人解释区域麻醉联合镇静的目的和风险,取得患者和(或)委托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 区域麻醉镇静前的准备,与外科术前准备相同。
五、区域麻醉的镇静方法和技术(一)镇静药物的理想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镇静药物的理想药代动力学特点包括:快速起效、简单滴定、高效清除。
药效学取决于效应室药物的浓度和作用,通过常数Ke0来表述血浆和效应靶点的浓度达到平衡的时间。
临床单次注射后的达峰效应时间(TPE) 与药代动力学模型无关且量效关系更加可预见。
消除半衰期在多室模型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因此,提出了时量相关半衰期,其定义为在停止注射后血浆药物浓度减少50%所需要的时间。
当涉及输注时间时,较短的时量相关半衰期和高效清除是满足镇静药物快速消除和快速恢复的必要条件。
(二)镇静常用药物1. 右美托咪定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中枢性抗交感、抗焦虑和剂量依赖性镇静作用;有一定的镇痛、利尿作用,能延长感觉阻滞时间,影响体温的调节过程,减少术后寒战;对呼吸无明显抑制,但剂量过大可引起显著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恶心和呕吐。
右美托咪定与其他镇静催眠药的作用机制不同,可产生自然非动眼睡眠,在一定剂量围,机体的唤醒系统功能仍然存在。
接受右美托咪定患者(OAA/S≤4分),受到刺激时可观察到觉醒反应。
越来越多的文献支持右美托咪定在区域麻醉中的应用。
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后,其分布半衰期(t1/2α)约6 min,消除半衰期(t1/2β)约2 h,时量相关半衰期(t1/2CS)随输注时间增加显著延长,若持续输注10 min,则t1/2CS为4 min;若持续输注8 h,则t1/2CS为250 min。
静脉泵注负荷剂量1 μg/kg(10 min),右美托咪定的起效时间为10~15 min(从起始给药算起);如果没有给予负荷剂量,起效时间和达峰时间均延长。
成人一般负荷剂量为1 μg/kg(10 min),以0.3 μg/kg/h维持,达中、深度镇静/镇痛时,大约需20~25 min(从起始给药算起);以0.2 μg/(kg·h) 维持,达中、深度镇静/镇痛时,大约需要25~33 min。
2. 丙泊酚丙泊酚,又名异丙酚,是一种快效、短效静脉麻醉药,持续输注后无蓄积,患者醒迅速而完全,没有兴奋现象,是目前最接近理想的镇静药物。
其被证实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镇静效应,且没有剂量相关性的抗焦虑作用。
部分患者会有遗忘效应,但与咪达唑仑相比,这种遗忘是不完整的和低效的。
丙泊酚的镇痛作用较差。
丙泊酚TCI麻醉或镇静时,麻醉时效应室浓度需达到2~5μg/ml,效应室浓度低于1.0 μg/ml可以醒,效应室浓度0.4~0.8 μg/ml产生镇静。
静脉注射丙泊酚2.5mg/kg,约经1次臂-脑循环时间便可发挥作用,90~100s其作用达峰值。
催眠作用的持续时间与剂量相关,2~2.5 mg/kg丙泊酚的持续5~10min。
单次静脉注射丙泊酚的半数有效量(ED50)为1~1.5 mg/kg。
丙泊酚最主要的优点在于其药代动力学的类型。
丙泊酚可以快速诱导,快速改变镇静水平和快速恢复。
以100~200mg/h的速度输注丙泊酚时,会产生血流动力学波动,表现为动脉压降低,心动过缓发生率增加。
应用低剂量的氯胺酮可以轻微改善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
丙泊酚抑制呼吸,降低通气反应,显著降低呕吐的发生。
3. 咪达唑仑咪达唑仑,又名咪唑安定,水溶性,具有抗焦虑、催眠、抗惊厥、肌松和顺行性遗忘等作用。
咪达唑仑因其快速起效和快速失效而受到临床青睐。
但是,该药的临床个体差异较大,可能与血浆蛋白浓度、表观分布容积以及是否使用术前药等因素有关。
咪达唑仑无镇痛作用,但可增强其他麻醉药的镇痛作用。
咪达唑仑有剂量相关的呼吸抑制作用,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轻微,无组胺释放作用,不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可透过胎盘。
其镇静作用短暂,除与其再分布有关外,主要与其生物转化迅速有关。
氟马西尼是其特异性的拮抗剂,但氟马西尼的消除快于咪达唑仑,所以拮抗后可能再次出现镇静。
咪达唑仑单次静脉注射后分布半衰期为 0.31±0.24 h,消除半衰期2.4±0.8 h,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为94±1.9%,稳态分布容积为0.68±0.15L/kg。
血液总清除率为502±105ml/min,相当于正常肝血流量的1/3,故清除受肝脏灌注的影响。
4. 氯胺酮氯胺酮呈高度脂溶性,能迅速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
氯胺酮静脉注射后1 min、肌注后5 min血浆药物浓度达峰值。
单独注射氯胺酮时不像其他全身麻醉呈类自然睡眠状,而呈木僵状。
麻醉后患者眼睛睁开,虽然各种反射如角膜反射、咳嗽反射与吞咽反射依然存在,但无保护作用。
氯胺酮对心血管的影响主要是直接兴奋中枢交感神经系统的缘故。
氯胺酮对呼吸的影响轻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