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历史的经济学家_第1章 发端
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和经典著作
老制度主义:(对他的历史地位以及理论价值作出客观的评价,可以参看张宇燕1993的论文、Ekelund and Hebert1997的第16章以及贾根良1999的论文)凡勃伦(老制度主义创始人)的著作必读!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1899), New York, Macmillan, 1908The Theory of Business Enterprise (l904),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78The Instinct of Workmanship and the State of the Industrial Arts, New York, Macmillan, 19l4The Higher Learning in America: A Memorandum on the Conduct of Universities by Business Men, New York, B. W. Huebsch, l918The Place of Science in Modern Civilization (l9l9),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Publishers, l990 The Vested Interests and the State of the Industrial Arts, New York, B. W. Huebsch, 19l9The Engineers and the Price System (192l),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Pub1ishers, 1983 Absentee Ownership and Business Enterprise in Recent Times, New York, B. W. Huebsch, l923A Veblen Treasury: From Leisure Class to War, Peace and Capitalism,ed. Rick Tilman, Armonk, New York, M. E. Sharpe, 1993康芒斯:《制度经济学》(重视国家和法律制度的作用,他还以对劳动问题的研究而闻名)米歇尔:以货币、物价和危机为主要研究对象,注重经验资料和统计分析。
经济学家介绍(6)——卢卡斯
经济学家介绍(6)——卢卡斯整理日期:2002-10-20卢卡斯, 60年代末出道, 最初由于对自然率假说和货币中性的拥护而被认为是激进的货币主义者(胡佛, 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 共同向当时的凯恩斯主义挑战. 但事实上, 他们与货币主义者在对预期的形成机制的看法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卢卡斯等人复兴了穆斯于1960年所提出的理性预期假说(适应性预期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才等同于理性预期, Muth, Optimal Properties of Exponentially Weighted Forecasts), 从而提出了预期到的与末预期到的货币冲击都具有实质影响, 因而显著区别于货币学派的观点.卢卡斯最初的研究领域是劳动供给和投资行为, 这同凯恩斯主义对需求的强调是截然不同的. 70年代早期, 卢卡斯对宏观经济学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复兴了对经济周期的研究.战后凯恩斯主义一度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以至于有些经济学家提出经济周期已经死去, 而政府的作用就是适时地采取一些干预措施以抹平经济周期, 而卢卡斯72年的文章(预期与货币中性)则在理性预期的基础上论证了菲利普斯曲线(因而是一种均衡的经济周期), 但同时这也意味着非利普斯曲线是不稳定的, 它会随着政府政策的变化而变化, 因而经济周期是不可避免的, 政府干预终将失灵(此前弗里德曼和费尔普斯已经提出了菲利普斯曲线失效的观点, 1969年美国经济学会会长讲演). 而美国70年代出现的滞涨(唉, 这本来是一件很正常也很严肃的问题, 而在我国很多人看来就成了攻击资本主义的一根救命稻草, 到了90年代还在絮叨个没完, 却不知从严格的学术角度去探讨它, 而西方宏观经济学因此又得到了一次重大的发展)使得卢卡斯名声大振. 因其对理性预期的强调而被称为是理性预期学派(后面会说到这个称谓是不合适的)这期间最重要的方法性文章就是1976年的理解商业周期(中文版见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学刊1999年第2期), 在这篇文章里, 卢卡斯全面而非技术性地(在我看来这绝不比成堆的数学模型好读)描述了他的货币周期理论. 但事实上, 这篇文章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指明了所谓经济周期现象的典型事实, 提出了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 厘清了经济周期研究的方向与方法, 明确强调了冲击与传播机制(最初由弗里希1933提出)的作用,这些都是此后宏观经济学发展中最重要的主题.卢卡斯的货币周期理论在取得短暂的成功后, 很快就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如个体获取信息的难易以及劳动与闲暇之间跨时替代弹性的大小等),但是他所倡导的理性预期以及微观基础问题却被吸收进了整个主流经济学, 今天, 即使是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对此也都是接受的, 区别的不是研究的方法, 而是最后的结论(这样说其实也不确切, 在很多前提假设下也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这就取决与你认为基本的研究方法到底基本到什么程度), 因此, 他们更显著的特征似乎在于价格的灵活性以及市场出清, 于是新古典主义的标签取代了理性预期.事实上新古典学派在70年代对理性预期的假说的采用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此前并没有人反对预期是理性的, 但在技术上却很难实现, 而60年代在运筹学方面的进展(特别是贝尔曼动态规划的提出)则在数学上为此铺平了道路( 大家后面会看到, 经济学的发展经常是取决于可用工具的进步), 因此他为主流经济学迅速采纳并无任何奇怪之处.整个80年代的宏观经济学似乎都为理性预期所主宰, 但这同时也是新古典学派第二派迅速崛起的年代, 其代表人物为Prescott, Kydland, King等, 他们最初就是从对卢卡斯货币周期理论的批判起家的, 提出了实际商业周期理论(Prescott and kydland, 1982, Time to build, 注意Prescott, 我认为他是继LUCAS之后最重要的宏观经济学家, 关于实际商业周期理论将又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这里就不展开了, 有兴趣可以看一下PRESCOTT 1986年的文章, 理论领先于经济周期测量,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学刊1999年第四期, 这是我所见过最具个性的文章, 感觉有点模仿LUCAS 1986, 但同样优秀), 但在研究路线上与第一代却是一脉相承的, 完全秉持了卢卡斯(1976, 1980)的路线, 特别是卢卡斯(1980, 经济周期研究中的方法与问题)中所提出提供一个有说服力的完全人为设计的经济系统作为实验室, 用以替代过于高昂的实际经济政策实验. 因此实际商业周期背后最重要的影响人物仍旧是卢卡斯.卢卡斯另一个著名的影响就是他的政策无效性命题, 也就是著名的卢卡斯批判. 这篇文章事实上在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中引入了博弈论的观点. 卢卡斯指出(1977, 经济计量政策评价: 一个批判): 只要经济计量模型的结构与经济个体的最优决策规则相一致, 而最优决策规则随着决策者相关环境的变化发生系统性的改变, 则经济政策的变化将系统性的改变经济计量模型的结构. 这个命题的提出事实上对当时所盛行的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基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这意味着利用现有的经济计量模型去对不同的政策规则的效果进行评价是无效的. 因此政策制定者如果要预测个体对政策的反应, 就必须将后者同时考虑在内.卢卡斯除了理性预期之外,对经济增长理论也有重大贡献。
经济思想史主要人物
经济思想史主要人物一,古代及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代表人物(一)古希腊的经济思想代表人物:1.雅典的色诺芬⑴认为财富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⑵经济著作主要有《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⑶在《经济论》中首次提出“经济”一词⑷《雅典的收入》中主要论述当时财政不足问题2.柏拉图⑴主要著作《理想国》和《法律篇》⑵把国家分三个阶层:①哲学家阶层即统治阶层②保卫国家的战士③自由民⑶认为私有财产和家庭是社会矛盾和分歧的根本渊源3,亚里士多德⑴是把货值和经济区分开的古代思想家☆⑵真正的经济观点主要发表在《政治论》和《伦理学》上⑶反对商业,反对高利贷(二)古罗马经济思想代表人物:1,克尤斯·加图(1)主要著作《农业论》(2)论述农业是古罗马人最重要的职业思想2,瓦罗(1)主要著作《论农业》,内容同加图3,柯鲁麦拉(1)主要著作《农业论》(2)提出了对奴隶主大庄园制度改革的一些思想4.奥古斯丁(早期基督教)⑴最早提出“公平价格”概念⑵早斯基督教中最著名的思想家(2)(三)欧洲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代表人物:1.托马斯·阿奎那⑴中世纪最著名的经院学派学者、神学家⑵把财富分为自然财富和人为财富⑶主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⑷反对高利贷〔5〕公平价格:认为在没有法定价格的场合,自由议定的价格才被称为公平价格.二,早期古典经济思想代表人物:(一)重商主义代表人物:1,.威廉•史密斯⑴英国早期重商主义者〔2〕被认为是当时了解货币价值与商品价值关系最出色的人。
2.孟可列钦⑴是法国早期重商主义⑵在1615发表了《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中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学”一词3.托马斯•曼⑴英国晚期重商主义⑵是英国贸易差额论的实际创始人⑶马克思评价他的《论英国与东印度的贸易》是“重商主义的福音书”,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4.米塞尔顿⑴是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者5.柯尔培尔⑴法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主要代表⑵主要特点是采取各种办法鼓励本国出口手工业的发展为出口贸易奠定坚实基础(二),英国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1.威廉•配第⑴他的方法论指导原则是自然运动⑵认为,工资和地租是反比关系⑶把基本上相当于价值,是市场价格的背后的基础的东西叫做自然价格,区分了自然价格、政治价格、真正的市场价格。
新古典经济学
2、福利经济学
作为剑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庇古,除了以精确、 明晰的表述,忠实地传播马歇尔的学说外,还在 其基础上提出一整套福利经济学,被称为福利经 济学之父。 他从边际效用基数论出发,提出国民收入量愈大、 国民收入分配愈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的 命题。他还区别“边际私人纯产值”和“边际社 会纯产值”两个概念,来说明怎样使生产资源在 各生产部门的配置达到最适度的一点,从而使国 民收入总量最大,社会经济福利最大,这使剑桥 学 派 带 有 浓 厚 的 改 良 主 义 色 彩 。
3、著名的剑桥货币理论
在货币理论方面,剑桥学派以提出货币数量 说的剑桥方程式著称。 1917年庇古首先把马歇尔在这方面的论点公 式化。 以后罗伯逊在1922年出版的《货币》一书中, J.M.凯恩斯(在30年代以前也是剑桥学派的 一个重要代表)在1923年出版的《货币改革 论》一书中,对剑桥方程式和马歇尔的货币 理论又有进一步的阐发。
1、发端:边际革命。 它以1871-1874年的“边际革命”为起点。这是指 1871年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 •杰文斯和奥地利经济 学家卡尔 •门格尔同时独立地分别出版了他们启动“边 际革命”的代表性著作。
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的产生——新古典 经济学
1874年,瑞士经济学家莱昂•瓦尔拉斯也独 立出版了从不同角度论述相同理论体系和 观点的重要著作。 从这三本著作开始,直至19世纪末英国经济 学家艾尔弗雷德•马歇尔的代表作《经济学 原理》,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完 成。
3、进一步发展
直到20世纪30年代之前,新古典经济学一直是西 方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思想和学说,被认为 是比古典经济学更为合理、也更为精致的理论体 系。但是,新古典经济学在20世纪20-30年代的经 济大萧条当中,却显得一筹莫展、无能为力。
总结西方史学史
第一章古典史学(希腊史)1、希罗多德:古希腊历史学家,被称为西方“史学之父”。
他的传世之作《历史》是西方史学上第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著作。
因以记述希波战争为中心,故亦称《希腊波斯战争史》,这部巨著成了后世把历史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相结合的最早的一个范例。
2、修昔底德:古希腊史学家,被人们称作“政治史之父”,《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把编年与记事结合起来,这本书标志着西方史学在古希腊时代的最高成就。
3、色诺芬:修昔底德之后至“修辞学派”盛行前,最有成就的历史学家。
其代表作是《希腊史》、《长征记》★和《经济论》(西方世界第一部经济专著)。
第二章古典史学(古罗马史)1、恺撒:古罗马著名政治家和历史学家。
著有《高卢战记》,此书以第三人称记述。
记述了高卢地区战争事的历史回忆录。
战争实录,战争史,高史料文学价值。
2、李维:古罗马三大史学家之一(撒路斯提乌斯和塔西佗),西方第一位通史作家,代表作是《建城以来史》。
他开创了西方史学中的通史体例,他的史学思想有三点:通史体例、垂训思想、文笔优美。
3、波里比阿:希腊人,被后人称为“历史学家中的历史学家”。
作《通史》(《罗马史》)。
在他身上体现了希腊文化对罗马的影响,也是希腊与罗马文化最初交流的缩影。
他的史学特色是:历史眼界更为开阔,史学思想深化,重视历史的垂训作用。
第三章中世纪史学1、圣•奥古斯丁:他是基督教早期神学、哲学和政治思想的集大成者。
其代表作是《上帝之城》和《忏悔录》,其中蕴含的历史哲学思想对整个中世纪史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上帝之城》还确立了基督教的世界史理论。
历史哲学的发端。
2、比德:“英国历史之父”,主要著作是《英吉利教会史》,他重视史料的可靠性,发明和推广以基督出生年份为纪元的计算年代的方法“吾主纪念”。
第四章近代史学(1)1、瓦拉:意大利人,在文献校勘学方面颇有成就,瓦拉认为历史学是一切知识的根基与核心,而且他还认识到将任何事件当作一个主题的演变来看会有助于历史记载的真实。
高教社贸易经济学(第四版)教学课件08
商人
商帮
商业
三、商品流通、货币流通、资本流通
商业流通 是指商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这种转移包括了一 系列的商品所有权让渡与商品实体的空间位移运动。
商品流通将交换过程分解为两个独立的阶段: 售卖过程(W—G)和购买过程(G—W)
由于买卖的顺序与目的不同,商品流通又分为简单商品流通和发达商品流通,简单商品 流通是指生产者之间以货币为媒介的为买而卖、先卖后买的流通形式;发达商品流通是 指商人所从事的为卖而买、先买后卖的流通形式。从简单商品流通转变为发达商品流通, 表明商品交换的目的发生了根本变化,由追求具体的使用价值转为追求价值的增值。
马克思揭示了商品流通有两种形式,一是简单商品流通,其公式是W-G-W,也可称 为商品流通的直接形式,即生产者之间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二是发达商品流通,其 公式是G-W-G/,也称为商品流通的发达形式,其中的G/=G+△G, △G是流通终点的货币 增值额,这是以中间商转手的商品流通,是贸易的典型形式,马克思强调指出:“商品交 换的发达形式即贸易”。
二、是从空间维度看,社会分工不断从近地分工向区域分工、国内市场分工和国际分工、世界分 工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发展形成了新的国际分工格局。同时,产 业分工、产品分工、要素分工和区域分工、国内市场分工、国际分工的发展又是交叉并存的。
二、交易、贸易、商业
交易是商品交换的具体形式,是买卖双方对有价物品及服务进行互通有无的 行为,是卖者交货与买者付款两个对立流程的统一。它可以是以货币为交易 媒介的一种过程,也可以是以物易物。
三、商品流通、货币流通、资本流通
资本流通 是资本所有者用自己手中的货币投资购买生产资料并雇用劳动力 进行生产,并将生产出来的商品出售换回更多的货币的过程。
2-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介绍(读书札记-理解西方经济思想史的好文)
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介绍一般认为,现代西方经济学可分为主流经济学和非主流经济学。
主流经济学由亚当·斯密发端,中经大卫·李嘉图、西斯蒙第、穆勒、萨伊等,形成了古典经济学体系(Classical Economics)。
在20世纪以后,主流经济学又历经了“张伯伦革命”、“凯恩斯革命”和“预期革命”等,形成了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为基本理论框架的新古典经济学体系。
除此之外的经济学统称为非主流经济学。
尽管主流经济学枝繁叶茂,备受青睐,但非主流经济学一直在努力抗争,不断创新,仍获得相当的发展空间。
斯坦利L布鲁的《经济思想史》并没有按照一般的理解将经济思想史分为主流和非主流。
而是按照时间序列和各学派的思想起源、传承和对经济社会的作用,对主重要学派及其代表性人物做了重点介绍。
根据作者的思路,我将他们简要概述如下,以便我们更好地把握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和线索。
——重商主义学派。
15世纪到18世纪初,以托马斯曼、马利尼斯、柯尔培尔、配第等为代表的重商主义。
他们认为金银是最佳的财富形式,对外贸易是增加财富的源1泉,只有贸易顺差才能增加国家财富,因此要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来保证贸易顺差,从而增加本国财富。
——重农主义学派。
18世纪中叶,以魁奈和杜尔阁为代表的重农主义。
重农主义在反对重商主义和法国旧政权封建特性的过程中产生,他们将“自然秩序”的概念引入经济思想中,认为市场有其自身的秩序,应该保持“自由放任、自由流通”,政府不要对经济生活施加任何干预,且只有农业才是生产性的,生产是社会繁荣的基础。
重农的本意是强调“遵从自然规律,保持自由流通”。
该学派以1756年魁奈发表的一篇经济学论文,结束于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出版。
——古典学派。
18世纪中后期,以诺斯、休谟为先驱,以斯密、马尔萨斯、李嘉图、边沁和萨伊为主要代表的古典经济学。
古典学派在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吸收了重农学派“自由流通”的思想,以“个人自由、私人产权、个人主动权、私人企业、最低限度的政府干预”为基础,以“最低限度的政府干预、自理的经济行为、追求自身个人利益为社会利益最大化做贡献(即利益和谐)、所有经济资源和活动都很重要、探寻经济规律”为主要原信条,因此,其观点也被称为“经济自由主义”。
第一章 富国富民论(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
1.孔子(前551——前479)
• ④“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分配观 • “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 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氏》) • 反对聚敛,对冉求的批判,“鸣鼓而攻之” (《先进》);对管仲的否定:“三归”。 • 肯定救济,但有一个原则:“周急不继富”。反 对锦上添花型,肯定雪中送炭型。“原思为之宰, 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 乎!’”
一﹑西汉的“富国富民”思想
1.桑弘羊的富国思想 ①背景:时代背景;个人成长背景 ②措施:整顿币制;盐铁官营,酒类专卖; 均输平准;算缗告缗;移民屯边,假民公 田。 ③效果:“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史 记•平准书》)
盐铁加价的经济影响?“破 窗理论”(看得见的和看不 见的)?
一﹑西汉的“富国富民”思想
2.司马迁的富国富民思想(富民基础上的富 国) ①背景:时代背景;个人成长背景 ②措施:善者因之(因顺人求利的本性) “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 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源而鱼生之。山深而 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
二﹑宋朝的富国富民思想
(一)李觏的富国富民思想(兼顾国家与百 姓利益,主张上下俱富) (二)宋朝的为富人辩护思潮
2.孟子(前372——前289)
• ①恒产论: •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 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 •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 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 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 ②井田论 •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 百亩,同养公亩。”;“公事毕,然后敢治私 事,”
(一)李觏的富国富民思想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铧强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前模拟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铧强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前模拟文综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西周时,穆王曾在游牧部族的引导下,带着“六师之人”,沿着黄河上游西行穿越戎狄地区,互赠礼品,并赐子戎狄部族首领“宗正”一职,以示安抚和奖励。
据此可知当时A.黄河上游普遍实行分封制B.西周军队战斗力明显强于戎狄C.西周重视边远地区的管理D.宗法制度在西周境内得以落实2.发端于先秦时期的道家和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烙痕。
下列言论,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②“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③“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②①3.宋人张方平在《论钱禁铜法事》中说:“边关重车而出,海舶饱载而回……钱本中国宝货,今乃与四夷共用。
”这说明宋代A.商业革命影响邻国经济发展B.经济交流推动铜钱“国际化”C.经济强盛使得交子广泛流通D.国际流通造成铸币严重短缺4.宣德八年,明政府回赠日本贡使礼品,除常例白金三百两、皇室精制丝绸一百二十二匹以外,特另增戗金桥、床,银制酒具,古铜花瓶、香炉等四十二种,装柜六十只。
对于日本贡舶附带货物,明政府均以优价收买。
明朝与日本的往来()A.冲破了海禁政策限制B.可扩大中国海外影响力C.有效缓解了倭患问题D.推动了手工业技艺革新5.下图为明代和清代两个时期对异域人物的不同描绘,这反映了A.清代宫廷绘画流行写实画风B.西方人从野蛮时代走向文明社会C.天朝上国的观念已经被打破D.中外交流拓展了国人的世界视野6.下表是1890~1918年外商银行在中国发行与流通的纸币数量约略统计情况(单位:万元)。
年份数量发行银行A.采取新经济政策并取得初步成果B.在帝国历史与现实政治之间妥协C.注重提高艺术品的意识形态价值D.经济实力增强但外汇储量备不足充斥西方,已成为西方国家政治主流。
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课后答案
第一章凯恩斯的经济学1、凯恩斯以前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可以归纳为哪些基本命题?(P7)答:(1)“萨伊定率":这集中体现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思想。
凯恩斯把它概括为“供给总是能够自己创造需求”的原理和教条。
该原理和教条是说,在经济活动中,市场的需求总是没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能够提供多少产品和服务,或者说,社会总供给总是等于社会总需求,不会发生总需求不足(或生产过胜)的经济危机。
(2)市场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其趋向或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机制和功能.这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经济中的充分就业应该是一种常态,即使偶尔出现失业或失衡,也会通过市场的调节作用自动恢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这就是充分竞争可以自动达到“普遍均衡”(“一般均衡”)的信条.(3)利息率是货币市场的调节手段。
他可以引导人们自动的调节储蓄和投资,使二者达到相等的状态.由此决定了货币市场也总是处于均衡状态。
(4)工资是调节劳动力市场的有效机制.他可以使劳动的供给和需求自动达到相等.由此也决定了劳动市场也是经常处于均衡状态。
(5)货币对于实体经济活动完全不起作用。
货币只会影响到价格水平等名义变量,而不会影响到社会的是实际就业量和产量。
这就是说,货币是中性的。
这种观点就是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二分法”观点。
(6)政府应该对社会的经济活动(货币供给除外)采取自已偶放任态度,而不要加以干预,只要市场机制可以充分竞争下发挥作用,经济就会维持在理想的均衡水平下。
在这中情况下,经济中的任何经济波动和失衡都是暂时的,不可能长久的。
2、所谓“凯恩斯革命"是什么含义?其主要变革何在?(含义在P4)答:“凯恩斯革命”是指凯恩斯否定了以英国剑桥学派为主要代表的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可以自动维持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和谐均衡状况的理论主张和信条,提出了一整套新颖的有效需求理论,并主张通过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的办法,来消除大规模失业、摆脱经济萧条。
2024北京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2024北京高一(上)期末历史汇编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单选题1.(2024北京丰台高一上期末)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上出现了“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说明这场运动()A.掀起了文学革命B.促进了思想解放C.建立了民主制度D.改变了社会性质2.(2024北京东城高一上期末)1917年,《新青年》第2卷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之下,有一段陈独秀的“附记”。
他写道:“今得胡君之论,窃喜所见不孤。
白话文学,将为中国文学之正宗。
余亦笃信而渴望之。
吾生倘亲见其成,则大幸也。
”这表明,陈独秀()A.高举民主与科学的伟大旗帜B.认识到除规陋习的严重危害C.提倡文学革命,倡导白话文D.批判封建礼教,启民众觉悟3.(2024北京昌平高一上期末)下图为1912年和1920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态势。
出现该态势的原因是()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颁布奖励实业办法。
①西方列强忙于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①中华民国的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
①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4.(2024北京延庆高一上期末)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有()①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①北洋政府统治期间军阀割据①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①产业工人的人数急剧增加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5.(2024北京延庆高一上期末)1915年爆发了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有()①宣传民主科学①提倡新文学①提倡新的道德①开展保路运动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6.(2024北京昌平高一上期末)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____的开始。
横线处应为()A .清末新政B .二次革命C .新文化运动D .北伐战争7.(2024北京朝阳高一上期末)在《青年杂志》的封面设计上,法语青年“LAJEUNESSE”和中国知识青年的群体图像与象征中国的雄鸡呼应,第一卷第一号至第六号封面以名人肖像作为核心,以此来象征该刊物的精神追求。
近代经济学史上的四大综合
近代西方经济学史上的四大综合(转)要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少不了提到经济学史上的四大综合,而这些综合是以约翰.穆勒为起点。
下面让我按时间顺序来介绍一下这四次综合.(一)约翰.穆勒约翰,穆勒是19世纪中期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
穆勒追随斯密、李嘉图,同时吸收了其他各种理论、观点,进行了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大综合。
《政治经济学原理》是他的代表作,在《政治经济学原理》里一方面尽量维护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理论,另一方面又提出了改善资本主义制度的方案。
具体的表现在这几个方面:(1)穆勒认为生产规律是永恒的自然规律,分配规律是人类制度问题,取决于社会的法律和习惯。
这为他的社会改良主义政策提供了依据。
(2)他追随萨伊,把资本主义生产条件归结为生产的三个要素,即劳动、资本、自然要素(土地)。
与萨伊不同的是,他认为唯一的生产力是劳动生产力,并实际上把资本生产力归结为特定生产方式下的劳动生产力。
(2)穆勒在李嘉图划分两类商品基础上,把商品分成三类:供给不能任意增加,价值决定于供求的;供给可以无限增加,单位生产费用不会提高的;供给可以增加,但单位生产费用会提高的。
在劳动价值论名义下,融进了供求论和生产费用论。
(3)分配理论:在既接受李嘉图观点的情况下,融进萨伊、西尼尔的理论。
在工资问题上,把李嘉图的自然工资和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结合起来,接受工资基金理论(马尔萨斯)。
工资基金理论:工人的工资受人口规律支配,工人的工资水平和工人的生活状况就是随工人人口的增减而增减,而周而复始的反复下去。
劳动基金,认为劳动贫民的安乐与工资的高低就完全取决于工人的人口数量。
在利润上,与唯一的生产力是劳动生产力这个观点相适应,他认为利润来源于工人的剩余劳动力。
其依据西尼尔的节欲论来为资本家榨取利润辩解,把资本家的利润视为“忍欲”的报酬。
(4)在地租理论上,沿袭李嘉图地租论,并主张征收土地增值税。
穆勒从揭露分配不均等弊病出发,提出一系列改良主义经济政策,反映出对劳动群众和社会主义的同情。
新古典经济学派
5、马歇尔的方法论
• ①用“只有渐进没有突变”的连续原理分析经济现象,认为 在经济现象、经济概念之间都存在连续关系。 • ②用力学中的均衡概念和数学中的“增量”概念来分析商品 和生产要素的供求均衡及其价格的决定。在分析时,使用假 定其他条件不变的局部均衡法。
• ③在静态均衡分析的框框内引进时间因素,以区别在长短不 同的时期内供求状况的不同变化所达成的不同均衡状态。
– 注意:这里的税收和补贴都是针对企业而言的。
• 税收与补贴的图示:
价格 C
价格
价格 C
C S ’
B B E H S ’ S D O G ’
S
F A
A
F
I
S D
G J 数量
G
J
数量
O
成本不变
成本递增
成本递减
2018年11月22日星期四
26
11、马歇尔的新古典体系缺陷:
• 20年代英国经济长期萧条,失业问题空前严重。特别是1929 年爆发空前深刻的世界经济危机后,原属剑桥学派的凯恩斯 于1936年以叛离传统理论的姿态,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 通论》一书,抨击他称之为“古典学派”的马歇尔、庇古的 观点,建立自己的宏观经济理论。
“马歇尔大综合”
• 马歇尔继承 19 世纪以来英国经济学的传统,兼收并 蓄,以折衷主义手法把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边际 效用论、边际生产力论等融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
• 总支出=14先令;
• 消费者剩余=45先令。
20 14 10 6 4 3 2
4 5 6 7
6、马歇尔的局部均衡理论
供给
C 价 格 B
消费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
E
需求 A
O
F
宏观经济学1-7章
宏观经济学1-7章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1.1宏观经济学的概念1.最早给宏观经济学下定义的经济学家是()。
A、凯恩斯B、马歇尔C、夏皮罗D、萨缪尔森2.宏观经济学中讲到的商品总产量是()。
A、恩格尔系数B、基尼系数C、戴尔指数D、GDP3.下列关于宏观经济学说法错误的是()。
A、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B、采用个体分析的方法C、研究社会经济活动各种总量关系D、研究社会经济活动变化规律4.CPI其实就是宏观经济学中研究的价格。
(√)1.2合成谬误和市场非出清1.下列关于合成谬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谬误中,每个人个体其实都是非理性的B、合成谬误中,总体等同于个体的叠加C、合成谬误是微观经济学中的理论D、合成谬误是宏观经济学中的理论2.现实生活中,银行挤兑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经济崩溃B、货币大量贬值C、社会谣言传言D、银行经营不善3.银行挤兑过程中,每个人其实是采取了一种理性的举动。
(√)4.微观经济学认为,市场总能找到供应和需求的平衡点,从而导致市场出清。
(√)1.3市场失灵和国家干预1.宏观经济学的发端是凯恩斯的著作()。
A、《凡尔塞和约的经济后果》B、《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C、《货币改革论》D、《论概率》2.属于宏观经济学观点的是()。
A、需求和供给能达到均衡而促使市场出清B、经济运行需要国家干预C、市场组织应当是自由放任的D、市场应当完全依靠“看不见的手”3.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严格对立的,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4.从个体理性的角度来说,经济危机中大量牛奶滞销的最佳处理方式是尽快倒掉。
(√)1.4经济危机与反危机1.根据凯恩斯的理论,收入增加的同时,消费增加的速率会()。
A、增加B、降低C、先增后减D、先减后增2.不属于凯恩斯支出的经济危机产生的三大规律的是()。
A、产量边际成本递减规律B、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C、投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D、灵活偏好与流动性陷阱3.根据凯恩斯的理论,收入增加的同时消费会()。
我国经济发展简史及现状
近代我国经济发展简史及现状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
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
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
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
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
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
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
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
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宏观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1、萌芽时期从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之前,这一时期是宏观经济学的萌芽时期。
在宏观经济学的萌芽时期,又很多接触的经济学家诸如古典经济学思想的系统建立者亚当.斯密、古典经济学思想的创始人配第、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李嘉图、新古典主义洛桑学派的创始人瓦尔拉斯、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等,他们在其研究领域及其著作中提出了一些研究宏观经济运行的思想观点和政策措施的建议,有的还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具体理论。
但是,就其总体而言,在这一时期,宏观经济学这一范畴的术语革命尚未产生,更谈不上形成系统和成熟的宏观经济学理论,甚至连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方法、对象、目标等都没有明晰的认识,因而只能成为宏观经济学的萌芽时期。
2、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创建和形成、完事时期这一时期是指从1936年凯恩斯的《通论》发表到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时期。
这一时期通常又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凯恩斯革命与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即从1929-1933年大危机国家干预经济实施各种做法,形成大量的宏观经济学实践为发端,到1936年凯恩斯发表著名的《通论》,建立和形成最初的系统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正式产生。
第二个阶段是凯恩斯主义学派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和完善时期。
凯恩斯理论形成后,在资本主义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条件的不断进步,需要对宏观经济学的理论进行相应的创新。
因此,相当一部分经济学家以凯恩斯理论为基础,对宏观经济学进行修正和完善。
其中比较突出的如包括萨缪尔森、R.哈德、A.汉森等人的新古典综合派和以罗宾逊夫人、希克斯等人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的"两个剑桥之争".特别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那部至今还十分畅销的《经济学》教科书,可以说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和完善。
5.13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经济发展中的什 主手里租下来。
么情况? ——摘编自[英]亨利·斯坦利·贝内特《英国庄 园生活:1150—1400年农民生活状况研究》
时空坐标 导航
新知预习 导学
重点直击 导析
时空坐标 导航
九年级 上册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新知预习 导学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1.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兴起。(时空观 通过了解资本主义性质的 念、历史解释) 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 2.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资本主义性质。 现,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 (唯物史观) 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3.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力量的壮大。(史料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出现 一般来说,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是资本主义制度产 生、确立、发展和基本定型的历史。 随着农村中租地农场和城市中集中的手工工场等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的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出现了富裕农民阶层和市民阶层, 开启了西欧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时空坐标 导航
新知预习 导学
时空坐标 导航
新知预习 导学
重点直击 导析
素养达标 导练
5
(2)庄园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_劳__役__豁__免__权___, 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庄 园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 (3)出现租地农场: 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 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 _租__地__农__场___,采用新的生产方式经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始人最初制作石斧和弓还说不上是经济,它仅是一种技术,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
但是,有了斧和弓,猎人们就能捕到鹿。
鹿肉分给大家,而且很明显,如果有谁分得比别人多,那别人便简直活不下去了。
公社的生活逐渐复杂起来。
在公社中也许出现了工匠,他们为猎人制作了较好的武器,可他们并不想打猎。
搞到的兽肉和鱼在猎人和渔人之间分配,并且为“工具制作者”等人留出一部分。
发展到一定阶段,公社之间和公社内部就出现了劳动产品的交换。
这种情形尽管还是很简单和初步的,但它已经是经济了。
因为它所涉及的不仅是人与物(弓、斧、兽肉)的关系,而且是社会中的人们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不是一般的,而是同人们生活所必需的物品的生产和分配有关的物质关系。
马克思把这种关系叫做生产关系。
经济是物质资料的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以及以它们为基础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在这个意义上,经济同人类社会一样久远。
原始社会的经济当然是非常简单的,因为工具简单,人们劳动的技能也极其有限。
换句话说,生产力是很低下的,而生产力决定了社会的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的经济和生活的其他各个方面。
最早的经济学家为什么山林起火?为什么雷声隆隆?人类最初思索这些现象大概是在好几千年以前了。
人类对构成原始社会制度的经济现象的思索或许也这样早。
这个社会制度逐渐地发展并转变成为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
不过,这些最初的思考还不是也不可能是科学——人类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系统知识。
科学只是在奴隶制度晚期阶段才出现的,这时候,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
在一些古代国家(四五千年前的苏麦尔、巴比伦和埃及),人们在数学和医学上的知识有时看起来还是颇为深刻的。
古希腊和古罗马提供了古代科学的楷模。
早在18世纪分立出一个专门的科学领域——政治经济学以前,人们已经开始有了对经济生活各种因素的一定程度的理解。
要知道,许多经济现象(它们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在古埃及和古希腊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了,例如,交换、货币、价格、商业、利润和借贷利息。
当然,人们首先想到的还是那个时代生产关系的基本点——奴隶制度。
经济思想最初同社会思想的其他各种形式是不分家的,不可能精确地确定经济思想的最早表现,因此,经济学说史家们的说法不一致也就不足为怪了。
苏联学者卢森贝在他1940年问世的著作l中从古希腊开始,而在我们战后以来的教科书中,把经济思想的源头追溯得更久远:古埃及的纸草书、哈姆雷国王的石刻楔形文字法规以及古代印度的“吠陀经”。
、在内容庞杂的《圣经》中记述了不少经济现象,其中包含对古代犹太人和其他民族经济生活的某种解说。
一两千年前,这些民族居住在巴勒斯坦及其附近地区,这些解说通常是在关于人们行为的告诫和训律中出现的。
不过,像美国经济学说史家约翰·贝尔那样用很大一章来解说《圣经》,或者像其他所有学说史家那样完全无视《圣经》,应当说都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问题在于《圣经》——基督教的经典——是大多数美国大学生从小就知道的,科学应当稍微照顾到现代生活的这一事实。
处于原始公社制度业已衰落、奴隶制度正在形成阶段的古代希腊社会,在《荷马史诗》中得到了出色的艺术的反映。
《荷马史诗》是人类文化的珍宝,是反映大约三千年前居住在爱琴海和爱奥尼亚海沿岸人们生活和世界观的真正的百科全书。
形形色色的经济现象被精心编织到了关于特洛伊受围和奥德赛游记的动人故事中。
《奥德赛》记述了奴隶劳动生产率低下的情形:奴隶们怠工;主人产厉的命令。
也不能强迫他们去干他们不愿干的事情,悲惨的命运落在可怜的奴隶们的头上,忘我精神在他们中间早已丧失殆尽。
当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们把哈姆雷的法规、《圣经》和《荷马史诗》首先看做是对古代民族的经济事实的历史解说,其次才把它们看做是经济思想的文献,看做是对实践的一定程度的概括和抽象议论。
因此,例如熊彼特就把自己的书叫做《经济分析史》,并且从古希腊经典思想家开始。
实际上,在色诺芬、柏拉图,特别是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已经包含了对古希腊社会经济制度进行最初理论考察的尝试,而我们有时却容易忘记当代文化同这个不大的民族的令人惊异的文明有着多么密切的联系。
我们的科学、艺术和语言吸收了古希腊文化的许多成分。
马克思在谈到古代希腊著作中的经济思想时曾指出:“由于希腊人有时也涉猎于这一领域,所以他们也和在其他一切领域的人一样,表现出同样的天才和创见。
所以他们的见解就历史地成为现代科学的理论的出发点。
”①“经济”(3KOHOMH$I)这个词(OffIXOHOMl4a,来自“OftKOC”——家庭、经济和“HOMOC'’——法规、法律)是色诺芬一本著作的书名,他在书中以对话形式考察了家庭经济和农业所应实行的合理法规。
“经济”一词在这个意义上(即指关于家庭经济和管理的科学)保持了好几个世纪。
自然,这个词在古希腊人那里并不具有如今我们所说的家庭经济这样有限的内容,要知道,使家庭致富正是希腊奴隶主经济的目的,因此,它也算是古代世界的一种缩影。
亚里士多德采用了“经济”(gKOHOMtLq)这个词,并从它引出了同一含义的“经济”(9KOHOMHKa)一词。
他最早分析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经济现象和规律性,因而他实际上是经济科学历史上的第一位经济学家。
鼻祖: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36年马其顿国王菲力浦二世在他女儿的婚礼上被人刺死,主谋是谁恐怕永远也弄不清楚了。
有人认为是波斯国王手下的人干的,如果这种说法是正确的,那么再没有什么事件能给他们带来难以想像的毁灭性后果了:菲力浦二世的年方二十岁的儿子亚历山大继任王位,几年以后就消灭了强大的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是来自斯塔吉拉城的学者亚里士多德的学生。
亚历山大当马其顿国王时,亚里士多德已经四十八岁并已名扬于古希腊世界。
我们不知道亚里士多德为何此后不久便离开了马其顿而重返雅典,反正不会是跟亚历山大不和,他们之间关系的恶化是在很久以后的事了,也即当这位有才干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多疑而又骄横的世界君主的时候。
也许在亚里士多德的心目中雅典是古代世界文化的中心,是他的老师柏拉图生活与去世的地方,也是他自己度过青春年华的地方。
无论如何,在公元前335年或334年,亚里士多德携其妻子女儿和养子返回了雅典。
在后来的10~12年间,当亚历山大征服了古希腊人所知道的全部有人居住的土地时,亚里士多德却以惊人的才干建起了一座最宏伟的科学大厦,完成并总结了自己一生的著作。
但他命中注定不能在自己的学生和朋友中间平静地度过晚年。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死去。
雅典反对马其顿统治者的斗争日益高涨,亚里士多德被逐出雅典。
一年后他死在避难地优卑亚岛的哈尔克特。
从那时到现在两千多年过去了,然而流逝的岁月并未磨灭这位希腊思想家的名字。
亚里士多德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学者之一。
就我们完全确知的而言,他的著作的论题包容了当时全部重要的知识领域。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他是关于人类社会的科学——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在这门科学中他考察了经济问题。
亚里士多德的社会学著作是在他后来留居雅典时完成的,这主要是指他的《尼科马赫伦理学》(本书是按哲学家的儿子尼科马赫的名字题名的),还有《政治论》——解说国家制度的一本书。
亚里士多德不是在抽象推论的基础上,而总是依据对事实的精心分析来创立理论与作出结论的。
他的《动物史》就是在广泛收集动物的基础上写成的。
他的《政治论》也完全是这样,他同一些学生收集和研究了158个古希腊和其他“野蛮”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的资料,这些国家绝大多数都是城邦国家。
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个睿智的学者和导师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他的周围总有一些学生和助手,在他后来居留雅典期间有六十多个学生跟着他。
他大概是个精力充沛的人,据传说亚里士多德喜欢在绿树成荫的公园里同朋友和学生边散步边交谈,因此他的哲学学派在历史上被称为逍遥学派。
《政治论》和《尼科马赫伦理学》也可以说是谈话(有时是出声地沉思)的记录。
为了说明自己的思想,亚里:t多德不厌其烦地进行解释,从不同的方面加以阐述并回答学生的提问。
亚里士多德是自己时代的儿子。
他认为奴隶制是自然的、合理的,他把奴隶看做是会说话的工具。
此外,在一定意义上他是一个保守的人,他不赞成发展当时希腊的商品货币关系,他的理想是规模不大的农业经济(从事劳作的当然是奴隶),这种经济应能保持自身几乎全部的必需品,少数不足的物品可以通过与邻邦的“公平交换”来获得。
然而,作为一个经济学者,亚里士多德的功绩在于他最先揭示了政治经济学的某些范畴,并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它们的相互联系。
如果把亚里士多德《经济制度》中的某些片断同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前五章加以比较,又同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令人惊奇的思想上的继承性。
列宁曾指出,试图发现价格形成和变动(即价值规律)的秘密贯穿在从亚里士多德经过整个古典政治经济学直到马克思的学说中。
亚里士多德指明了商品的两个方面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并且分析了交换过程。
他提出了那个将使政治经济学始终起伏不定的问题:究竟什么决定交换关系?他不理解这个问题的答案,准确地说,他在答案面前停了下来,而且看来好像是很不情愿地不得已才走到了这个地步。
但是,在货币的起源和职能问题上,他发表了有道理的见解,最后他还按自己的方式表述了关于货币转变为资本的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科学遗产一向是争论的对象。
多少个世纪以来,他的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思想变成了僵硬的教条和神圣的教规,被基督教会、伪学者、经院哲学家和政治上的反动分子用来反对一切新生的和进步的事物。
另一方面,文艺复兴时代的人们以及科学中的革新者,则力图依据亚里士多德摆脱了教条的思想。
关于亚里士多德思想的争论还会继续,这会涉及到他的经济观点。
价值——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对它的解释在历史上有两种思潮:一种思潮认为商品价值有其客观基础,认为价值的源泉是商品生产中耗费的劳动;另一种思潮则认为价值是主观的,认为它来自人们对某商品效用(在同其他物品的效用相比较中)的评价。
这两种思潮的萌芽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都是存在的。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在批判地分析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这一理论的实质在于肯定所有的商品都有一种共同的根本的属性,即它们都是人类劳动的产品。
劳动量决定着商品的价值量。
假如做一把斧子要花五个小时,制作一个陶罐要花一个小时,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把斧子的价值将比一个陶罐的价值高四倍。
这表现在这一事实上,即在通常情况下,一把斧子将同五个陶罐相交换,这就是斧子表现在陶罐上的交换价值。
它还可以表现在肉类、布匹和其他任何一种商品上,但最终表现在货币上,也就是表现在一定量的黄金或白银上。
商品的交换价值以货币来表示就是价格。
理解创造价值的劳动的性质是很重要的。
为了比较和对照斧子的生产者的劳动和陶罐生产者的劳功,所要考虑的就不是这些行业中劳动的具体形式,而只是人的体力和脑力在一定时间内的耗费,即抽象劳动,这种劳动耗费是不以行动的具体形式为转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