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抗癫痫药
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药理学-第十单元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药理学-第十单元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单选题]1.治疗三叉神经痛首选A.苯妥英钠B.扑米酮C.哌替啶D.卡马西平E.阿司匹林正确答案:D参(江南博哥)考解析:三叉神经痛的药物治疗首选卡马西平。
掌握“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知识点。
[单选题]2.控制癫痫复杂部分发作最有效的药物是A.苯巴比妥B.卡马西平C.丙戊酸钠D.硝西泮E.苯妥英钠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卡马西平抗癫痫作用,对精神运动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最有效,对大发作、局限性发作、和混合型癫痫也有效,减轻精神异常对伴有精神症状的癫痫尤为适宜。
掌握“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知识点。
[单选题]3.关于苯妥英钠,哪项是错误的A.不宜肌内注射B.无镇静催眠作用C.抗癫痫作用与开放Na+通道有关D.血药浓度过高则按零级动力学消除E.有诱导肝药酶的作用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苯妥英钠的抗癫痫作用机理,一般认为系通过组织癫痫病灶的异常放电向周围正常脑组织扩散而产生的,但对异常放电本身无抑制作用。
苯妥英钠对所有神经细胞都有膜稳定作用。
这是由于它能降低细胞膜对Na+和Ca2+的通透性,抑制Na+和Ca2+内流,延缓K+外流,从而延长不应期,稳定细胞膜,降低兴奋性。
掌握“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知识点。
[单选题]4.下列药物中能治疗癫痫发作而无镇静催眠作用的药物是A.苯妥英钠B.扑米酮C.以上都不是D.地西泮E.苯巴比妥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苯妥英钠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1)抗癫痫苯妥英钠是治疗癫痫大发作的首选药,对局限性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亦有效。
但对小发作无效;(2)治疗中枢性痛征治疗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和坐骨神经痛等中枢性痛征;(3)抗心律失常。
掌握“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知识点。
[单选题]5.对小发作无效,有时甚至使病情恶化的药物是A.苯妥英钠B.卡马西平C.苯巴比妥D.乙琥胺E.丙戊酸钠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苯妥英钠对小发作(失神发作)无效,有时甚至使病情恶化。
药理学 第十六章 抗癫痫药
四、关于停药换药
癫痫治疗过程中,不宜随便更换药物,如因药物毒副作用需 更换时,应采取逐渐过渡的方法,先在原药基础上加用新药, 而后逐渐减少原药至完全停用,以免出现癫痫持续状态。
五、关于毒副作用
大多数抗癫痫药物在长期应用中,可致粒细胞减少,注意定 期查血相,有少数患者可出现过敏反应,肝、肾损伤等,在 治疗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及时处理。
膜稳定作用的机制:
> 阻断电压依赖性的Na+、Ca2+(N、L)通道;
> 抑制突触传递的强直后增强
(PTP,posttetanic potentiation)
> 对钙调素激酶系统的影响,抑制突触传递
苯妥英钠(Phenytoin Sodium 大仑丁)
【体内过程】
> 口服吸收缓慢而不规则,强碱性,刺激性大, 不宜肌肉注射;治疗癫痫持续状态宜静脉注射。 >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第十六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河北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
第一节 抗癫痫药 antiepileptics
癫痫
是一类多种病因引起的长期反复发作 性大脑功能失调。病灶神经元突发性 异常高频放电并向周围扩散。表现为 突然发作性的短暂的运动、感觉、意 识和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可伴脑电图 改变
癫痫病的分类
部分性发作
增强GABA的作用
干扰Na+、K+、Ca2+等离子通道
第二节
常用抗癫痫药
• 苯巴比妥(1921) • 苯妥英钠(1938) • 丙戊酸钠(1964) • 苯二氮卓类(60年代末期) • 卡马西平------70年代
苯妥英钠(Phenytoin Sodium 大仑丁)
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
人卫版药理学第8版016抗癫痫药
二、癫痫的发作类型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
1. 广谱抗癫痫,对各型发作均有效。 2. 对大发作疗效<苯妥英钠、苯巴比妥; 对精神运动性发作疗效=卡马西平; 对小发作疗效>乙琥胺。 3. 肝毒性大—严重致肝衰竭、死亡,对小发作首选乙琥胺。 4. 大发作合并小发作的首选药。
丙戊酸钠(valproate sodium)
扑米酮(primidone) 又名 抗痫灵(antiepilepsirin)
要点回顾
抗癫痫药的作用机制。 常用抗癫痫药的特点;各型癫痫首选药。 苯妥英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与防治。 硫酸镁不同作用途径药理作用的差别。
【Mechanism of Action】
【体内过程】
PO吸收慢慢而不规则;强碱性;不宜im.不同制剂F显著不同,个体差异大; 为肝药酶诱导剂,能加速多种药物代谢,如皮质激素、奎尼丁、左旋多巴、环孢素、茶碱、口服抗凝药 等。
【不良反应】
局部刺激: 胃肠反应;静脉炎。
药理学第2版16抗癫痫药
01
动物致癌 孕妇慎用
02
1995新药
托吡酯(topiramate)
抗癫痫药应用注意
1.根据发作类型选药
失神发作
首选乙琥胺、次选氯硝西泮、丙戊酸钠
卡马西平、苯妥英钠、丙戊酸钠
单纯局限性发作
大发作
苯妥英、丙戊酸钠、 卡马西平、苯巴比妥
是否联合用药?
01
不得突然停药;不随意换药; 定期查血象、肝功;过渡式换药!
机制 竞争Ca2+受点 拮抗Ca2+作用 应用: 子痫首选; 解救:钙剂 硫酸镁(magnesium sulfate) 破伤风惊厥、高血压危象 过量:腱反射↓呼吸↓血压↓↓
02
致畸、死胎
03
3、长期用药
药物
用途
苯妥英钠
除失神小发作以外的所有各型癫痫,尤其用于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中枢性疼痛综合征。心律失常。
卡马西平
同上。对中枢性疼痛综合征的疗效优于苯妥英钠。
苯巴比妥
除失神小发作以外的所有各型癫痫。
扑米酮
部分性发作和大发作
乙琥胺
小发作常用药。对其他类型发作无效。
丙戊酸钠
正常脑细胞
异常高频放电
病灶
药物作用
抑制放电
稳定膜、抑制放电扩散(主要的)
二病因
遗传 感染 肿瘤 脑损伤--瘢痕 “GABA学说” P/Q~Ca2+,Na+,K+,GABA-R
全身性发作
局限性发作 单纯性局限性发作 复合性局限性发作 失神性发作(小发作) 肌阵挛性发作 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 癫痫持续状态
三、癫痫发作分类
小发作:3Hz/S高幅左右对称同步化棘波
大发作:高幅棘慢波或棘波
1抑制病灶神经元过度放电
执业药师药理学第十八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习题及答案
第十八章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一、A1、苯妥英钠抗癫痫作用主要原理是A、抑制病灶本身异常放电B、稳定神经细胞膜C、抑制脊髓神经元D、具有肌肉松弛作用E、对中枢神经系统普遍抑制2、治疗三叉神经痛可选用A、苯巴比妥B、地西泮C、苯妥英钠D、乙琥胺E、扑米酮3、治疗癫痫大发作或局限发作最有效的药物是A、氯丙嗪B、地西泮C、乙琥胺D、苯妥英钠E、丙戊酸钠4、对癫痫大发作、小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均有效的药物是A、苯巴比妥B、乙琥胺C、卡马西平D、苯妥英钠E、丙戊酸钠5、癫痫小发作首选药物是A、氯硝西泮B、乙琥胺C、丙戊酸钠D、苯妥英钠E、扑米酮6、在下列药物中广谱抗癫痫药物是A、地西泮B、苯巴比妥C、硫酸镁D、丙戊酸钠E、乙琥胺7、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为A、乙琥胺B、肌注苯妥英钠C、静注地西泮D、巴比妥钠E、水合氯醛8、下列有关苯妥英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以抗心律失常B、可引起齿龈增生C、可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D、可用于控制癫痫持续状态E、对失神发作也有效9、丙戊酸钠的严重毒性是A、肝功能损害B、再生障碍性贫血C、抑制呼吸D、口干、皮肤干燥E、低血钙10、疗效优于乙琥胺,但因有肝毒性,仅在癫痫小发作合并大发作时作为首选药物的药物是A、苯巴比妥B、丙戊酸钠C、卡马西平D、苯妥英钠E、扑米酮11、苯妥英钠首选用于A、癫痫肌阵挛性发作B、癫痫大发作C、精神运动性发作D、癫痫小发作E、癫痫持续状态12、长期应用可致牙龈增生的药物是A、丙戊酸钠B、乙琥胺C、卡马西平D、苯巴比妥E、苯妥英钠13、苯巴比妥不具有下列哪项作用A、镇静B、催眠C、镇痛D、抗惊厥E、抗癫痫14、下列哪个药不用于治疗癫痫A、米安色林B、氟桂利嗪C、氨己烯酸D、奥卡西平E、拉莫三嗪15、下列有关苯妥英钠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治疗某些心律失常有效B能引起牙龈增生C能治疗三叉神经痛D治疗癫痫大发作有效E、口服吸收规则,个体差异小16、下列哪项不属于苯妥英钠的不良反应A、嗜睡B、粒细胞减少C、共济失调D、牙龈增生E、致胎儿畸形17、关于苯妥英钠的应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癫痫大发作B、癫痫持续状态C、癫痫小发作D、精神运动性发作E、局限性发作二、B1、A.苯妥英钠B.卡马西平C.丙戊酸钠D.乙琥胺E.氯硝西泮<1> 、对其他药物不能控制的顽固性癫痫仍可有效的药物是<2> 、尤其适用于伴有精神症状的儿童癫痫患者的药物是2、A.静注地西泮B.苯妥英钠C.乙琥胺D.硫酸镁E.氯丙嗪<1> 、子痫首选<2> 、癫痫大发作首选<3> 、癫痫持续状态首选<4> 、癫痫小发作首选三、X1、卡马西平的不良反应有A、头昏、乏力、眩晕B、共济失调C、粒细胞减少D、可逆性血小板减少E、牙龈增生2、苯妥英钠的特点是A、刺激性大,不宜肌内注射B、口服吸收慢而不规则C、血浆药物浓度个体差异大D、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于80%E、主要以原形经尿排出3、对失神小发作无效的药物是A、苯妥英钠B、卡马西平C、苯巴比妥D、丙戊酸钠E、扑米酮4、卡马西平作用的特点是A、对高热、破伤风、子痫引起的惊厥有效B、对癫痫的精神运动性发作疗效好C、对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疗效好D、对小发作效果好E、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5、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有效药物是A、苯妥英钠B、地西泮C、苯巴比妥D、氯硝西泮E、奋乃静6、通过增强脑内GABA介导的抑制作用而抗癫痫的药物有A、乙琥胺B、苯妥英钠C、丙戊酸钠D、苯巴比妥E、氯硝西泮7、苯妥英钠可用于治疗A、癫痫大发作B、小儿高热引起的惊厥C、中枢性痛D、心律失常E、大脑损伤所致的肌肉僵直8、苯妥英钠的不良反应有A、胃肠道反应B、呼吸抑制C、牙龈增生D、巨幼红细胞贫血E、过敏反应致肝损害9、对癫痫大发作有效的药物有A、扑米酮B、卡马西平C、苯妥英钠D、乙琥胺E、丙戊酸钠10、硫酸镁的药理作用正确的是A、导泻B、利胆C、降压D、利尿E、抗惊厥11、对小儿高热性惊厥有效的药物包括A、苯巴比妥B、地西泮C、水合氯醛D、戊巴比妥E、硫酸镁12、下列关于硫酸镁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口服给药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惊厥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B、拮抗Ca2+作用,引起肌肉松弛C、过量引起血压下降D、过量时可引起呼吸抑制E、静脉注射等渗氯化钠注射液可对抗其作用答案部分一、A1、【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该题针对“抗癫痫药”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治疗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和坐骨神经痛等中枢性痛征,这与苯妥英钠的细胞膜稳定作用有关。
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学《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详细复习知识点
第十八章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第十八章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1.抗癫痫药(1)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乙琥胺、丙戊酸钠的药理作用、临床作用及其不良反应(2)苯巴比妥、扑米酮、地西泮、氯硝西泮、氨己烯酸、托吡酯的临床应用2.抗惊厥药硫酸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一、抗癫痫药(10个)●复习重点提示:每个药用一句话概括!●关键——首选用于?1.苯妥英钠----大发作首选。
临床最常用抗癫痫药。
【简单补充】癫痫的分类1.大发作:突然意识丧失,全身持续性强直性痉挛,而后转为阵挛性抽搐、昏睡,而后恢复,持续数分钟。
2.小发作:(失神性发作)短暂的意识突然丧失,常有对称的阵挛性活动。
每次持续5~30s。
3.单纯局限性发作:面部或一侧肢体或某肌肉群痉挛、抽搐,多无意识障碍。
4.复合性局限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通常伴有意识障碍,伴精神失常,每次发作持续0.5~2min。
【药理作用】“三抗”——抗癫痫、抗神经痛、抗心律失常。
抗癫痫机制:(1)阻止Na+内流,稳定神经细胞膜,提高病灶周围正常细胞的兴奋阈值【不容易兴奋了】——抑制癫痫异常高频放电向周围正常脑组织扩散。
(2)抑制神经末梢对γ-氨基丁酸的摄取,使GABA受体上调,从而间接增强GABA的作用,使Cl-【临床应用】(1)抗癫痫——大发作首选。
对局限性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亦有效,亦可用静脉注射控制癫痫持续状态。
对小发作无效,甚至恶化。
(2)中枢性痛征:三叉神经痛(天下第一痛)、舌咽神经痛和坐骨神经痛。
(3)抗心律失常【详见第23章】。
【不良反应】(1)局部刺激:胃肠反应,宜饭后服用。
齿龈增生: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停药可自行消退。
静脉炎。
(2)神经系统反应:眩晕、精神紧张、头痛等。
药量过大——急性中毒,可致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复视、精神错乱、昏睡甚至昏迷。
(3)造血系统:叶酸缺乏——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4)过敏反应。
苯妥英钠有三抗,癫痫疼痛心失常。
抑钠内流稳定膜,大发首选莫惊慌。
药理学课件 第16章 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ppt
痫持续状态。
(2) 失神性发作: 即小发作, 以突然神志丧失为主要表现, 持续5~30秒钟,
不出现抽搐, 清醒后对发作无记忆。
(3) 肌阵挛性发作: 突然、短暂、快速的肌肉收缩, 可遍及全身, 也可局限
于面部、躯干或四肢。
抗癫痫药的作用方式及作用机制
药物作用方式:
1. 直接抑制病灶神经元过度放电。 2. 作用于病灶周围正常神经组织,以
机制:Mg2+与Ca2+性质相似,竞争拮抗Ca2+的作用,抑 制神经化学传递和骨骼肌收缩,从而使肌肉松弛。同时, 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感觉和意识消失。
[作用和用途]
1、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中枢 2、抗惊厥作用: 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
骨骼肌松弛。 3、心血管系统: 抑制心脏,舒张外周血管平滑
乙琥胺 ethosuximide
1. 仅对失神发作(小发作)有效, 疗效不及 氯硝基安定 ,但副作用和耐受性小,临床 任然为首选药。
2. 作用与阻断Ca2+通道有关。
3. 能加重大发作,并有大发作者,应合用苯 巴比妥或苯妥英钠。不可骤停。
4. 对其他癫痫无效。 5. 副作用较少,但不可忽视。
苯二氮卓类( benzodiazepines )
地西泮 Diazepam,Valium ,安定:治疗癫痫 持续状态的首选药,静注显效快。不良反应 少,久服骤停可引起惊厥;婴儿、青光眼、 重症肌无力者忌用。
氯硝西泮 clonazepam , 氯硝安定:抗惊厥 作用较安定强5倍,抗癫痫谱广,尤以对小 发作、肌阵挛性发作和不典型小发作为佳。 疗效稳定,作用快,维时长。不良反应少。 不可骤停,连服半年可产生耐受性。
药理学知识点归纳抗癫痫药-氯硝西泮
药理学知识点归纳:抗癫痫药-氯硝西泮
氯硝西泮
别名:氯硝安定,利福全。
为微黄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几乎无臭,无味。
在丙酮或氯仿中略溶,在甲醇或乙醇中微溶,在水中几乎不溶。
熔点237~240℃。
临床应用
1.主要用于治疗癲痫和惊厥,对各型癫痫均有效,尤以对小发作和肌阵挛发作疗效最佳。
静脉注射治疗癫痫持续状态。
2.可用于治疗焦虑状态和失眠。
3.对舞蹈症亦有效。
4.对药物引起的多动症、慢性多发性抽搐、僵人综合征、各类神经痛也有一定疗效。
不良反应
1.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嗜睡、共济失调及行为紊乱如激动、兴奋、不安、出现攻击行为等;
2.可见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以及头昏、乏力、眩晕、言语不清等。
少数病人有涎、支气管分泌过多。
3.偶有皮疹、复视及消化道反应;
4.长期服药可致体重增加、抑郁状态、性功能异常等。
抗癫痫药(药理学)
一、传统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phenytoin sodium) 2.作用及应用
(3) 抗心律失常 苯妥英钠可缩短动作电位间期及有 效不应期,主要用于强心苷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
一、传统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phenytoin sodium) 3.不良反应与用药护理
(1) 局部刺激 主要是胃肠道反应。静脉注射可致静脉 炎,宜稀释后选用较粗大的血管缓慢给药。 (2) 牙龈增生 久用可致牙龈增生。为胶原代谢改变引 起结缔组织增生所致,多见于青少年。经常按摩牙龈可减 轻。
小发作
乙琥胺、丙戊酸钠、苯二氮䓬类
精神运动性发作 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丙 戊酸钠
部分性发作
苯妥英钠、扑米酮
癫病持续状态
地西泮、异戊巴比妥、 苯巴比妥、 苯妥英钠
一、传统抗癫痫药
传统抗癫痫药物大多有以下缺点:
¬需经肝氧化代谢消除,易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 ¬或多或少与血浆蛋白结合; ¬大部分抗癫痫药物为非水溶性或极少溶于水; ¬毒副作用较大;较重的肝、肾损害; ¬容易产生耐受性。
2. 癫痫类型: 单纯局限性发作
复杂局限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 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 失神性发作(小发作) 癫痫持续状态Biblioteka 典型发作的脑电图与临床表现
抗癫痫药物定义及分类 1. 定义 抗癫痫药是一类抑制脑细胞异常放电的
产生和扩散从而阻止运动、感觉、意识或精神失常发生 的药物。
2. 分类 传统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
❖ 为广谱抗癫痫药,可用于各型癫痫,主要用于单纯或复杂 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
❖ 常见不良反应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对肝功能有损 害,引起血清碱性磷酸酶和氨基转移酶升高,严重时可出 现肝功能衰竭。
药理学试题(抗癫痫药、抗精神失常药)
第五章抗癫痫药一、单项选择题1、临床最常用的抗癫痫药()A.苯妥英钠B.苯巴比妥C.地西泮D.抗痫灵2、治疗癫痫大发作首选()A.苯妥英钠B.苯巴比妥C.地西泮D.抗痫灵3、治疗强心甙中毒所致的心律失常首选()A.苯妥英钠B.利多卡因C.奎尼丁 D .普萘洛尔4、长期服用苯妥英钠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宜选()治疗A.甲酰四氢叶酸B.硫酸亚铁C.叶酸D.维生素B125、长期服用苯妥英钠引起的低血钙宜选()预防A.维生素DB.硫酸亚铁C.叶酸D.维生素B12二、多项选择题1、苯妥英钠用于()A.可治疗舌咽神经痛 B.强心甙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C.坐骨神经痛D.三叉神经痛2、苯妥英钠用于()A.抗癫痫B.治疗外周神经痛C.抗心律失常D.麻醉3、苯妥英钠的不良发应有()A.胃肠道刺激反应B.血液及神经系统反应C.过敏反应D.牙龈增生三、判断题1、苯妥英钠对小发作无效()2、苯妥英钠宜饭后服用()3、孕妇禁用苯妥英钠()4、苯妥英钠不宜静滴给药()四、填空题1.苯妥英钠的临床用途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应用苯妥英钠的不良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苯妥英钠是治疗癫痫_______和_______ 的首选药物,对癫痫_______无效。
4.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是_______ ;癫痫大发作应首选______ _。
三、问答题苯妥英钠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第六章抗精神失常药一、单项选择题1、氯丙嗪引起的低血压应选()A多巴胺B肾上腺素C去甲肾上腺素D异丙肾上腺素2、大剂量也不会引起麻醉作用的是()A.氯丙嗪B.异戊巴比妥C.苯巴比妥D.硫喷妥钠3、氯丙嗪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宜用()缓解A用多巴胺B有左旋多巴C用阿托品D苯海索4、最常用的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是()A氯丙嗪B奋乃静C舒必利D硫利达嗪5、氯丙嗪翻转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是由于该药能()A激动M受体B阻断M受体C激动α受体 D阻断α受体6、氯丙嗪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A.胃肠道反应 B.体位性低血压C.肝功能损害D.锥体外系反应二、多项选择题1、氯丙嗪主要用于()A各型精神分裂症B顽固性呃逆C人工冬眠疗法 D 人工低温麻醉2、长期大剂量应用氯丙嗪可出现()A帕金森综合症B急性肌张力障碍C静坐不能D迟发性运动障碍3、氯丙嗪对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表现为()A激动M受体B阻断M受体C激动α受体 D阻断α受体4、氯丙嗪禁用于()A严重肝功能减退 B昏迷、抑郁症C骨髓造血功能不良 D癫痫三、填空题1、抗精神失常药分为三类。
北京卫生职校药理学(人卫版)教案:第十三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第十三章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癫痫(epilepsy):一类慢性、反复性、突然发作性大脑机能失调,其特征为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高频率放电并向周围扩散。
大发作连续发生,患者持续昏迷称癫痫持续状态,为危重急症。
抗癫痫药的作用机制:1、抑制病灶神经元过度放电。
2、作用于病灶周围正常神经组织,遏制异常放电的扩散。
苯妥英钠(phenytoin sodium)[体内过程]苯妥英钠口服吸收慢而不规则,达峰浓度时间可早于3小时,也可迟于12小时。
不同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显著不同,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由于本品呈强碱性(pH=10.4),刺激性大,故不宜肌内注射。
癫痫持续状态时可作静脉注射。
血浆蛋白结合率约90%。
60~70%在肝内质网中代谢为无活性的对羟基苯基衍生物,以原形由尿排出者不足5%。
消除速率与血浆浓度有密切关系。
低于10μg/ml时,约6~24小时;高于此浓度时,则按零级动力学消按一级动力学消除,血浆t1/2除,血浆t可延长至20~60小时,且血药浓度与剂量不成比例地迅速升高,容1/2易出现毒性反应。
由于常用量时血浆浓度有较大个体差异,又受诸多因素影响,最好在临床药物监控下给药。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1.抗癫痫作用对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疗效好,为首选药。
苯妥英钠对各种组织的可兴奋膜,包括神经元和心肌细胞膜,有稳定作用,降低其兴奋性。
这与其治疗浓度(10μmol/L以下)时即阻滞Na+通道,减少Na+内流有关。
苯妥英钠的这一作用具有明显的使用-依赖性(use-dependence)。
因此,对高频异常放电的神经元的Na+通道阻滞作用明显,抑制其高频反复放电,而对正常的低频放电并无明显影响。
苯妥英钠还抑制神经元的快灭活型(T型)Ca2+通道,抑制Ca2+内流。
此作用也呈使用信赖性。
较大浓度时,苯妥英钠能抑制K+外流,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不应期。
2.治疗外周神经痛包括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等,其神经元放电与癫痫有相似的发作机制。
抗癫痫药教案
2、治疗癫痫的药物主要作用于哪些离子通道?
4.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1. Katzung BG. Basic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 12th edition. Stamford, Connecticut, USA: A
药学院药理学
主讲教师:
课程名称
药理学(一)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药理学》第八版
授课年级
内容
抗癫痫药物
授课时间
10 分钟
1. 教学目标
熟悉癫痫的发病机理,掌握主要抗癫痫药物的作用机理及作用特点
2. 教学内容Βιβλιοθήκη 一、简介癫痫(epilepsy)的发病机制和主要临床表现 二、重点讲解主要抗癫痫药物的机制及特点 1、苯妥英钠(phenytoin sodium):不能抑制癫痫病灶异常放电,但可阻止它向正常脑组 织扩散。与抑制突触传递的强直后增强( post tetanic potentiation,PTP)有关。通过抑制 Na+ 和 Ca2+内流引起膜稳定作用。掌握苯妥英钠产生膜稳定作用的 3 个机制:阻断电压依赖性 钠通道;阻断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对钙调素激酶系统的影响 2、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作用机制类似苯妥英钠,治疗浓度时能阻滞 Na+通道,抑 制癫痫病灶及其周围神经元放电,同时还能增强中枢性抑制递质 GABA 在突触后的作用。 3、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既能抑制病灶的异常放电,又能抑制异常放电的扩散。作 用机制涉及:①增加 GABA 介导的 CI-内流;②阻断突触前膜 Ca2+的摄取,减少神经递质 (NE,Ach 和谷氨酸等)释放。高浓度时也可阻断 Na+和 Ca2+(L 型和 N 型)通道。 3、乙琥胺( ethosuximide):抑制 T 型 Ca2+通道,抑制丘脑细胞低阈值 T 型 Ca2+电流, 从而抑制 3 Hz 异常放电的发生。高浓度时,还可以抑制 Na+-K+-ATP 酶,抑制 GABA 转氨 酶的作用。 4、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不抑制癫痫病灶放电,但能阻止病灶异常放电的扩 散,其抑制 GABA 转氨酶和琥珀酸半醛脱氨酶,能减少 GABA 代调,增加脑内 GABA 含 量;还能提高谷氨酸脱羧酶活性,使 GABA 生成增多,提高突触后膜对 GABA 的反应性。 该药抑制 Na+通道,减弱 T 型 Ca2+电流,抑制起源于丘脑的 3 Hz 异常放电。 5、苯二氮卓类( benzodiazepine,BZ):具有抗惊厥及抗癫痫作用,可抑制病灶放电向周 围扩散,但不能消除这种异常放电。为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 6、简介氟桂利嗪(flonarizine)、抗痫灵(antiepilepsirin)、拉莫三嗪(lamotrigine)、托 吡酯( topiramate)的作用机制及特点 3. 复习思考题
药理学复习抗癫痫药
1.中枢抑制作用较强,不作长期维持用药
扑米酮
√
√
无效
√
在体内代谢为苯巴比妥和PEMA(苯乙基丙二酰胺,抗惊厥作用)
对不能耐受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的大发作疗效好
乙琥胺
首选
对抗PTZ致惊作用,提高电惊厥阈值
【作用机制】
丘脑神经元有电压调节钙电流,为快灭活型钙通道(T型),产生低阈值电流-T电流。在小发作时丘脑出现3Hz异常放电。T电流与小发作时3Hz放电有关。乙琥胺减弱T电流,抑制3Hz异常放电
与丙戊酸钠合用时剂量应减半,否则引起SJ综合征
苯巴比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米那)
√
√
无效
首选
含有苯基,选择性作用大脑皮层运动区而具有抗癫痫作用
【作用机制】
1.抑制Na+内流和K+外流,抑制神经元标本形成SHRF,可阻止病灶神经元放电及冲动扩散
2.高浓度时对Ca2+通道有阻断作用
3.与大分子复合物上的巴比妥受点结合,加强GABA的抑制效应
5.加速多种药物代谢
6.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7.其他:致畸,心率失常
【药动学】
1.口服吸收良好,肌肉注射吸收不规则,起效慢,刺激性大,组织坏死
2.药物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10ug/ml一级动力学消除;>10ug/ml零级动力学消除)
【特点】
起效慢:一次给药后12h血浆达峰浓度,连续服用治疗量6-10d达到血药浓度
√
首选
甚至增加发作次数
首选
【药理作用】
1.抗癫痫,抗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首选药,癫痫持续状态、部分性发作次之,对小发作无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
药理作用和机制:类似苯妥英钠,阻滞Na+通道,抑 制异常放电的产生和扩散
临床应用: 1) 为广谱抗癫痫,是大发作、单纯性局限性发作的
首选药之一,也可抗复合性局限性发作,对癫痫 并发的精神症状也有效,对小发作效差 2) 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优于苯妥英钠 3) 抗躁狂抑郁----增强中枢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的 活性
(2)增强脑内GABA功能
丙戊酸钠
+
-
脱羧酶 GABA-T/转氨酶
谷氨酸
GABA
琥珀酸半醛
(3) 抑制GABA的再摄取
• 本品对多种方法引起的惊厥,均有不同程度的对 抗作用。
• 对人的各型癫痫如对各型小发作、肌阵挛性癫痫 、局限性发作、大发作和混合型癫痫均有效。多 用于其它抗癫痫药无效的各型癫痫病人,尤以小 发作为最佳。但有肝毒性
二.局限性发作(Partial seizures) 1. 单纯局限性发作 2. 复杂局限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 3. 继发性强直阵挛性发作
Tonic-Clonic(大发作)
Grand Mal and Status Epileptics
癫痫持续状态
地西泮
多指反复大发作,间歇期甚短,持续抽搐和昏迷
高浓度时对Ca 2+通道有阻断作用;
与大分子复合物上的巴比妥受点结合,加强GABA 的抑制效应;
对谷氨酸激活AMPA(-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受 体有对抗作用
拉莫三嗪 (lamotrigine)
Mechanisms:似于苯妥英、卡马西平(减慢电压
依赖性Na+通道复活速率)→抑制病灶的异常放电
Clinical application:多与其它抗癫痫药物合用,
硫酸镁(magnesium sulfate)
口服: 不易吸收,有利胆、泻下作用 注射:
抑制CNS 抑制Ach释放和骨骼肌松弛(抗惊) 拮抗Ca2+的作用,扩张外周血管(降压)
临床应用
抗惊厥:破伤风、子痫、高热、癫痫大发作等所致 妊娠高血压: 先兆子痫和子痫(妊娠痫证):
注射给药可全面缓解子痫的症状:止痉(骨骼肌)、 降压(血管平滑肌)和抑制子宫兴奋(子宫平滑肌) 早产:对子宫平滑肌收缩有抑制作用
adolescence
Simple partial seizures 单纯性部分发作
Complex partial seizures 复杂性部分性发作
psychomotor or temporal lobe seizures 精神运动性发作、颞叶癫痫
常用的抗癫痫药(AEDs)
苯妥英钠 (phenytoin sodium) 卡马西平 (carbamazepine) 苯巴比妥 (phenobarbital, luminal) 丙戊酸钠 (sodium valproate) 苯二氮䓬类 (benzodiazepines) 乙琥胺 (primidone) 拉莫三嗪 (lamotrigine 扑米酮 (primidone)
•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在血中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 合。
苯二氮䓬类
• 地西泮 (diazepam):癫痫持续状态首选 (1可生效。但抑制呼
吸,对已用过苯巴比妥的病人慎用。直肠给药。
• 氯硝西泮 (clonazepam):也归为广谱抗癫痫药。对小发 作、肌阵挛发作和不典型小发作疗效好。静注用于持续状 态.
Absence Seizures 失神发作(小发作)
• Temporary lapse of consciousness that starts and ends abruptly
• Brief periods of lack of awareness • Usual age of onset is 3 to 8 (or 3-12) years • High genetic predisposition • Over 50 percent go into remission after
治疗难治性癫痫。
Attention:与苯妥英、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合用时
应逐渐加量;与丙戊酸钠合用时剂量应减半(严重皮 疹“Stevens-Johnson综合征” )
乙琥胺 (ethosuximide)
用于小发作,首选。对肌阵挛性发作有较好的疗效。 本品常与其他抗癫痫药物合用治疗大发作或其他发 作合并小发作。
多形性红斑
不良反应
安全范围小 血镁积聚,血镁浓度达5mmol/L时,可出现肌肉兴
奋性受抑制,感觉反应迟钝,膝腱反射消失,呼吸 开始受抑制 呼吸每分钟不少于16次;严密观察胎心、宫缩 过量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缓慢静脉注射氯化钙或葡 萄糖酸钙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累及皮肤和黏膜的急性水疱病变 多形性红斑,发展为毒性表皮坏死 眼部表现严重,病变可累及角膜、睑结膜、球结膜和眼睑
• 劳拉西泮 (lorazepam):半衰期短,但在脑中的浓度高于 地西泮。
癫痫持续状态 (status epilepticus,SE)
抗惊厥药(anticonvulsants)
惊厥(Convulsion):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全 身骨骼肌不自主地强直性收缩。严重时可致 呼吸及循环衰竭。
常用药 巴比妥类 苯二氮䓬类 水合氯醛(催眠药、抗惊厥药) 硫酸镁
苯巴比妥 (Phenobarbital)
由于结构中含有苯基,可选择性作用于大脑皮层运 动区而具有抗癫痫作用
对大发作疗效好,可作首选药之一;对精神运动性 发作,部分发作有效,可用于癫痫持续状态。但 对小发作无效。
本品中枢抑制作用较强,不作长期维持用药
作用机制
抑制Na+内流和K+外流,抑制神经元标本形成 SHRF,可阻止病灶神经元放电及冲动扩散;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Antiepileptic and Anticonvulsive
Drugs
潘燕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
癫 痫(Epilepsy)
由脑组织局部病灶神经元异常高频 放电,并向周围组织扩散,导致大 脑功能短暂失调综合征
发病率1/150 第三大神经系统疾病
规范、合理的抗癫痫药物治疗 约70%~80%患者的发作可控
The EEG in Seizure of Epilepsy
The EEG in Seizure of Epilepsy
Spike wave 3 Hz Paradoxical discharge
Classification of epileptic seizures
一.全身性发作(Generalized seizures) 1. 强直—阵痉性发作(大发作) 2. 癫痫持续状态 3. 失神性发作(小发作) 4. 肌阵挛性发作
苯妥英(Phenytoin) 大伦丁(Dilantin)
作用特点
1、治疗量下不产生中枢抑制(与巴比妥类不 同),治疗期间不影响病人学习工作 2、不影响智力发育 3、个体差异大,制剂生物利用度显著不同(硫酸钙 -乳糖事件)。有条件最好在临床药理监控下给 药,剂量个体化
有效血药浓度 10‾20μg/ml
流增加产生超极化,可抑制异常高频放电发生和扩散。
临床应用
1.抗癫痫: 大发作、局限性发作——首选药 持续状态有效——次选 精神运动性发作——有效 小发作——无效(诱发或加重)
2.治疗中枢性疼痛综合征及外周神经痛(三叉神经 、坐骨神经、舌咽神经痛):
3.抗心律失常: 抑制心房和心室的异位节律点,加速房室结传导, 缩短不应期。不影响窦房结和心室内传导。 室性,室性早搏和室上性早搏,特别是强心苷中毒 (首选)
肝微粒体酶饱 和代谢动力学
作用机制
1、膜稳定作用(各种组织可兴奋膜) 阻断Na+通道,减少Na+ 内流,对抗持久高频反复
放电(SHRF)。 阻断 L- 和 N- Ca2+通道,抑制Ca2+内流,降低膜兴
奋性,阻止病灶的放电向正常组织扩散。
2、增强GABA的作用(高浓度药物) 抑制GABA再摄取,突触GABA递质增多,使Cl-内
已知丘脑神经元的电压调节钙电流——T- Ca2+电流 为小发作的起动电流,与小发作时丘脑出现3Hz异 常放电有关
乙琥胺可抑制T型Ca2+通道,对 Ca2+电流有选择性 阻断作用,抑制3Hz异常放电
本品毒性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危险性很少
丙戊酸 (valproic acid)
• 广谱抗癫痫药
机制 (1)阻断电压依赖性Na+通道,阻断SHRF产生
不良反应
1.局部刺激: 对胃粘膜的刺激性 齿龈增生
2.神经系统反应 >20μg/ml 共济失调; >40μg/ml 精神错乱; >50μg/ml昏迷
3.造血系统: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补充叶酸+VB12) 再生障碍性贫血 粒细胞减少 白细胞减少
4. 肝药酶诱导剂→Vit D代谢加速→低钙血症, 同时 也加速多种药物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