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6
3、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要建立在多样化的 经验和体验基础上。
幼儿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所依赖的具体经 验越丰富,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就越具 有概括性。因此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经 验,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的抽 象意义。
.
17
4、幼儿抽象数学知识的获得,符号和语 言起着关键的作用。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的特点。
运算。
幼儿从小班开始就能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简单 的分类活动。但是在他们的思维中,还没有形成 类与子类之间的层级关系,更不知道整体一定大 于部分。
.
9
2、幼儿思维的抽象性及其发展
幼儿思维抽象性的发展,实际上伴随 着两方面的内化过程。
一是外部的形象内化成为头脑中的表象;
二是外部的动作内化成为头脑中的思考。
.
21
数学教育的途径
❖ 数学教育活动有:数学教学活动(教师预 定)、活动区中的教学活动(幼儿自主选 择)、数学游戏活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 活动。
.
22
举例:
❖ 学习“5”的分解可以采取音乐的形式来进行 “找朋友,找朋友,我的朋友在哪里?睁开 眼睛细细看,我的朋友就是你。”“我是 3”“我是2”“我们就是好朋友”。
.
3
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准备 1、幼儿逻辑观念的发展
一一对应观念、序列观念和类包含观念。
.
4
(1)一一对应观念
幼儿的一一对应观念形成于小班中期(3岁半以 后)。起初,他们可能只是在对应的操作中感受 到一种秩序,并没有将其作为比较两组物体数目 多少的办法。逐渐地,他们发现过去仅靠直觉判 断多少是不可靠的;有时候占的地方大,数目却 不一定多。而通过一一对应来比较则更可靠一些。 在小班末期,有的幼儿已建立了牢固的一一对应 观念。
.
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类包含观念
幼儿在数数时,都要经历这样的阶段,能点数 物体,却报不出总数。即使有的幼儿知道最后一 个数就是总数(比如数到8就是 8个),也未必真 正理解总数的实际意义。
说明这时幼儿还处在罗列个体的阶段,没有形成 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包含关系。
.
8
真正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就应该知道数表示 的是一个总体,它包含了其中的所有个体。同时, 每一个数,都被它后面的数所包含。只有理解了 数的包含关系,幼儿才可能学习数的组成和加减
幼儿学习数学,最终要从具体的事物中摆 脱出来,形成抽象的数学知识。但是幼儿头 脑中往往只是保留着一些具体的经验,要使 之变成概念化的知识,则需要符号体系的参 与。
.
18
数学是一种精练的语言,语言则是思维的工具。
幼儿在进行操作活动中同时用语言表达其操 作过程,能对他们的动作实行有效的监控,并 提高其对自己动作的意识程度,从而有助于动 作内化的过程。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
.
1
数学具有两种属性:
抽象性和现实性(或应用性)
关系: 两者并不是对立的、矛盾的,现实
生活是数学抽象的来源 。
.
2
儿童学习数学,必须从他们生活中熟悉 的具体事物入手,逐步开始数学的抽象过 程。仅仅停留于具体问题的解决不能称为 数学,而不从具体的事物出发或者脱离具 体实践来教授抽象的数学运算,更是违背 了数学的本质属性。
❖ 生活中的:小朋友们去喝水,每人一个小口 杯,这就是一一对应。
.
23
数学教育的方法
❖ 教师要树立“以学法定教法”的教学新 观念。
❖ 教有法而无定法,教学方法不是放之四海而 皆准的。
.
24
一、操作法
操作法是教师供给幼儿足够的实物材料,创设一定 的情境,让幼儿在亲自摆弄材料的过程中进行探索, 从而获得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方法。
.
19
5、幼儿数学知识的巩固有赖于练习和应用的 活动。
幼儿数学知识的掌握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 程。幼儿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内化外部 世界,同时也建构着新的知识。
.
20
❖如学习2的组成时,以为只有2个苹 果才可以分成1和1,不会想到2个 梨子(2个人······)也可以这样分。 随着思维的发展逐步能推理到一般 的事物。
.
14
错误做法:
把表象的作用无限地夸大,甚至以为幼 儿学习数学就是在头脑中形成数学表象的 过程,于是通过让幼儿观看实物或图片、 教师讲解数学概念的方法进行教学,试图 让幼儿在头脑中“印下”数的表象、加减 的表象。现在看来,这样的方法并不符合 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
.
15
教师在幼儿操作的基础上,同时引导幼 儿观察实物或图片及其变化,并鼓励他们将 其转化为头脑中的具体表象,不仅能帮助幼 儿在头脑中重建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于 幼儿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有益。
.
10
❖ 如果脱离了具体的形象和动作,问幼儿“小 红的岁数比小明大,小亮的岁数比小红大, 他们三个人,谁的岁数最大”这类问题,他 们将会感到非常困难。
.
11
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
1、幼儿学习数学开始于动作(外部作用)
皮亚杰提出“抽象的思维起源于动作”。特别是 小班的幼儿,在完成某些任务时,经常伴随着外显 的动作。幼儿在最初学习数数的时候,要借助于手 的点数动作才能正确地计数。直到他们的计数能力 比较熟练,才改变为心中默数。对于那些表现出抽 象思维有困难的幼儿,需要给予他们充分摆弄的机 会。
.
12
❖ 皮亚杰认为,抽象水平的逻辑思维能力来自 于对动作水平进行具有逻辑意义的概括和内 化。儿童在2岁前就已具备了在动作层次上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要在头脑中完全 达到一种逻辑的思考,则大约在10岁以后。
.
13
2、幼儿数学知识的内化需要借助于表象的 作用。
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开始于外部的动 作,但是要把他们变成头脑中抽象的数 学概念,还有赖于内化的过程,在头脑 中重建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
.
5
(2)序列观念
序列观念是幼儿理解数序所必需的逻辑观念。
幼儿对数序的真正认识,不是靠记忆,而是靠他 对数列中数与数之间的相对关系(等差关系和顺序 关系)的协调:每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多一,比后 一个数少一。
.
6
幼儿的序列观念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
观察:
小班幼儿在完成长短排序的任务时,如果棒棒 的数量多于5个,他们还是困难的。说明这时的幼 儿尽管面对操作材料,也难以协调这么多的动作。 中班以后,幼儿逐渐能够完成这个任务,而且他 们完成任务的策略也是逐渐进步的。
操作对象 —— 直观教具、各种物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