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完整)
泉州市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泉州市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d55b8da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dc.png)
泉州市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说明一、工程概况:泉州市博物馆位于泉州市总体规划中的北峰、丰州组团.北靠清源山、后厝山,南临西湖公园和305省道,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捷,总用地约34.6273公顷,实际用地约为27。
4554公顷.泉州市博物馆规划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博物馆区35000m2,文娱服务区5000m2,辅助设施区10000m2及城市广场区,共四部分。
其中博物馆区将分期建设,一期征地80余亩,一期主馆建筑控制面积1.5万m2左右。
二、设计依据:1、《泉州市博物馆区规划设计方案国内招标设计竞赛文件》(泉州市城乡规划局、泉州市文化局,2001。
5)。
2、《泉州市博物馆新馆设计任务书》.3、《泉州市博物馆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建设》。
4、泉州市城乡规划局批准的用地红线及地形图电子文件.5、《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91)。
6、博物馆方案评审会议意见。
三、总平面规划设计:1、设计宗旨:(1)寓教于乐:力求将博物馆规划为以博物馆为主体的文化区及市民广场休闲区.(2)绿色环保:充分利用其珍贵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协调基地及周边环境的内部联系,突显生态主题,将馆区与清源山风景区整合为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 (3)承前启后:注重从当地深厚的人文史沉淀中提炼出其精华,将文化、自然的魅力融入到功能的建筑环境中,创造一个再现历史的新的人文景观。
2、设计构思:辉煌的历史与飞腾发展的现代泉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博物馆的建筑定位是泉州城市丰厚文化形象的窗口。
本方案所创构泉州博物馆,要体现出泉州绚丽悠厚的“泉州文化",即“泉州性”,或“泉州特色".现代“泉州文化”的历史背景及现代背景.一是她有着辉煌的东、西方交流溶合的历史。
二是她在当今改革开放,极具强旺的经济发展活力,在新的历史时期,正在开创现代,更新更高的辉煌未来。
“泉博”的文化组构:(1)泉州文化的底蕴:在工艺上有举世惊赞的石雕技艺;在戏曲方面有我国南戏艺术瑰宝——泉州木偶戏、歌仔戏等戏派;在商贸方面唐、宋、元时代,泉州就是世界著名的商贸海航巨港,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方 案 设 计 说 明
![方 案 设 计 说 明](https://img.taocdn.com/s3/m/20c84d375a8102d276a22fb7.png)
方案设计说明建筑部分一、规划依据: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3、国家相关的设计规范二、项目分析:本工程项目为泉州市茂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茂源滨江丽景(滨江豪宅),该工程位于南安市洪濑镇中心区,靠近南洪公路和洪濑滨江路。
总用地面积为1825.0m2,建筑占地面积为515.71m2,总建筑面积为8401.63m2, 其中地上部分建筑面积为7273.26 m2, 地下室建筑面积为1128.37m2.三、总平面分析:1、,为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需求,充分挖掘和发挥地块的价值,建筑地下室及上部一层作为停车库,局部为设备用房。
二层及二层以上为住宅居住部分。
2、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沿街店面和交通方便,将出入口设置在西面。
3、建筑主体间距合理,总平面布局使各个住户都能共享周边环境美景,同时也使每一住户更通透。
四、产品定位:本案定位为住宅楼:1、户型为小面积三房到大面积三房,从而满足市场需求。
2、前后良好的景观视角。
3、合理划分活动、居住、家务空间。
五、规划理念:1、以南安市总体规划为指导,在功能结构、道路体系等方面有机衔接,从而构成城市有机整体。
2、增强环境意识,在开发该片区的同时维护周边环境的整体性。
3、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小区生态智能化,创造现代化良好的生活环境。
4、立面的处理,使之贴近周边的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5、重视沿街区主干道的建筑及景观设计,使之在保证基地功能的前提下,形成规划区主轴线的重要景观节点,体现现代化风貌。
6、重视人性化的设计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注重满足舒适、安全、便捷、私密等方面的要求。
六、住宅设计1、户型设计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充分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本案户型设计的出发点,户型设计以三房两厅二卫为主,功能齐全,平面布局合理,通风采光良好。
(1)充分利用景观视线,安排主卧与客厅等主要功能区,来完善不同气候环境中的生活起居,提高生活水平与质量。
(2)强调厨、卫、餐厅的作用,将其作为现代都市高节奏日常生活中的核心内容来加强化设计,保证它的完整、明亮、舒适。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完整)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271ebfd2c1c708a1284a447b.png)
打铁关地块拆迁安置用房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建筑设计一、设计依据1.杭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复的立项文件2.杭州市规划局提供的数字化四线座标及现状地形图3.杭州市规划局批复的建设项目意见书和勘设红线图4.杭州市城市建设前期办公室提供的设计招标任务书5.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书面意见6.杭州市现行的《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2005版)、《杭州市建设项目日照分析技术管理规则(试行)》(2005版)及国家制定的有关规范二、概述及现状分析为响应杭州市政府要求三年建设三百万平方米拆迁安置房的目标,根据统一规划,分批实施,确定一批,实施一批的思路,拆迁的居民需要更快更好的被安置已成为急待解决的大事,打铁关地块拆迁安置用房规划设计正是顺应这一趋势而展开的。
本地块位于杭州市下城区打铁关,东至建国北路,南至规划二号路,西至规划中学,北至市电力局110KV东新变电所,现状地址即东新路与绍兴路交叉口西南角。
本地块地理位置优越,周边配套完善,文化气息浓郁,商业发展成熟,这充分体现出市政府对拆迁市民的人文关怀。
本地块交通便捷,紧临两条双向八车道的市级道路,远期还将有地铁一号线艮山门出站口在地块东侧。
周边配套完善,地块北侧为易初莲花、和平家私等商业中心,西北侧为朝晖现代城等成熟社区,根据详规,地块西侧将建设为中学和幼儿园,南侧将建设配套公建和农贸市场。
四周自然环境优美,东西南侧均有河流分布。
总用地面积22698m2,根据总体规划要求进行设计,该区块以小高层与高层相结合,辅以沿街商业用房及配套用房及地下停车库,容积率为1.94,绿化率为43%,建筑密度为23.2%,区块总建筑面积为53235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3970 m2,地下建筑面积9265m2。
三、设计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即以公众需要为本人本主义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建设准则。
体现一切以公众需要为本的原则,突出人文关怀的规划设计思想,以建设生态型居住环境为规划目标,努力创造一个经济适用、设施完善、交通便捷、布局合理、环境优雅、生活便利的现代化小区。
住宅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住宅建筑方案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99be42b9cc7931b764ce156a.png)
住宅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导语:现代住宅要求厨房、卫生间使用的水、电、气应做到三表计量出户。
“三表出户”的目的是便于计量、减少打扰。
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住宅建筑方案设计说明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住宅建筑方案设计说明1 1、户内设计规范:第条住宅应按套型设计。
每套必须是独门独户,并应设用卧室、厨房、卫生间及贮藏空间。
第条住宅套型应分小套、中套、大套,其中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小套18M2;中套30M2;大第条卧室之间不宜相互串通,其面积不宜小于下列规定;双人卧室9M2;单套5M2;兼起居的卧室12M2。
第条卧室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
当通过走廊等间接采光时,应满足通风,安全和私密性的要求。
第条起居室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其面积不宜小于10M2。
第条过厅可以间接采光,其面积不宜小于5M2。
第条厨房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管道煤气、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厨房不应小于。
2、以加工煤为燃料的厨房不应小于4M2。
3、以原煤为燃料的厨房不应小于。
4、以薪柴为燃料的厨房不应小于。
第条厨房应设置炉灶、洗涤池、案台、固定式碗柜等设备或预留其位置。
第条单面布置设备的厨房净宽不应小于,双面布置设备的厨房净宽不应小于。
第条厨房必须采用电能或管道煤气,并应设机械排烟装置,炉灶部分应有防火安全措施,其深度不得小于。
第条厨房应有外窗或开向走廊的窗户。
第条采用原煤或薪柴做燃料的厨房以及严寒和寒冷地区采用加工煤的厨房必须设置烟囱。
烟囱应防止烟气回流和串烟。
第条厨房炉灶上方应预留排气罩位置。
严寒和寒冷地区厨房内应设通风道或其它通风措施。
第条每套住宅应设卫生间。
卫生间、厕所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1、外开门的卫生间。
2、内开门的卫生间2M2。
3、外开门的厕所。
4、内开门的厕所。
第条卫生间内布置洗衣机时,应增加相应的面积,并设给排水设施及单相三孔插座。
第条卫生间、厕所不宜设在卧室、起居室和厨房的上层。
如必须设置时,其下水管道及存水弯不得在室内外露,并应有可靠的防水、隔声和便于检修的措施。
住宅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住宅建筑设计方案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e4f08a3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17.png)
住宅建筑设计⽅案说明江南⽔都四期⽅案设计⼯程编号:院长:总建筑师:总⼯程师:项⽬主持⼈:建筑⼯程设计资格证书2019年12⽉3⽇⼯程负责⼈:梁章旋建筑专业:专业负责⼈:审核⼈:结构专业:专业负责⼈:审核⼈:给排⽔专业:专业负责⼈:审核⼈:电⽓专业:专业负责⼈:审核⼈:暖通专业:专业负责⼈:审核⼈:⽬录第⼀章⼯程概况第⼆章总体规划第三章建筑设计第四章结构设计第五章给排⽔设计第六章暖通设计第七章电⽓设计第⼋章防⽕设计专篇第九章⼈防设计专篇第⼗章环保设计专篇第⼗⼀章卫⽣防疫第⼗⼆章劳动保护第⼗三章环卫设计第⼗四章安全防卫第⼗五章⽆障碍设计第⼗六章建筑节能设计专篇第⼀章⼯程概况⼀、设计依据:1. 公司提供的设计委托书及⽅案设计要求。
2.福州市城乡规划局批复的总体规划设计⽅案。
3.《建筑设计防⽕规范》(GBJ16-8)。
4.《⾼层民⽤建筑设计防⽕规范》(GB50045-95)。
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6.《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7.《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8.《⼈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
9.《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J13-62-2004)10.《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1.其它相关建筑设计规范。
⼆、基地概况:三、建设内容与规模:本项⽬局部设地下⼀层车库,地上共有13栋18层住宅,2栋11层住宅,19栋9层住宅,沿街设⼀层店⾯,区内结合住宅底层配有居委会、⽂化活动中⼼、诊所、物业管理⽤房、公厕等配套设施。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实际⽤地⾯积:121890平⽅⽶计容积率⾯积:287600平⽅⽶其中:住宅:275794.5平⽅⽶商店:8300平⽅⽶居委会、⽂化活动中⼼等配套设施及架空停车(2.5⽶以上):3505.8平⽅⽶地下室建筑⾯积:37723.8平⽅⽶建筑占地⾯积:27505.6平⽅⽶建筑密度:22.6%容积率: 2.36绿地率:30.16%户数:2382户机动车位1088部其中:地下机动车位:861部地上机动车位:227部其中户型⾯积⼤于120平⽅⽶所占车位1172X0.6=703部户型⾯积⼩于120平⽅⽶所占车位1210X0.3=363部商业部分停车位8300X0.2/100=17部公共停车位:100部⾮机动车位:4090部其中:地下⾮机动车位:2080部地上架空⾮机动车位:1090部地⾯⾮机动车位:920部其中户型⾯积⼤于120平⽅⽶所占车位1172X1=1172部户型⾯积⼩于120平⽅⽶所占车位1210X2=2420部商业部分停车位8300X6/100=498部五、设计概念:1. 本项⽬开发定位为⾼尚住宅⼩区,⼒求营造⼀个居住舒适,风格独特的⽣态型亲⽔社区。
五星级酒店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五星级酒店建筑设计方案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237141a2eff9aef8941e06ef.png)
五星级酒店建筑设计方案说明“青岛海泉湾·Ⅰ区单体建筑方案设计”建筑设计方案说明(一)现状概况青岛海泉湾Ⅰ区是青岛海泉湾度假城项目一期开发工程的一部分,项目位于青岛市郊即墨市温泉镇鳌山组团内,南靠崂山风景区,北接横田岛旅游度假区,距离青岛市中心40公里,即墨市中心15公里,流亭国际机场约30公里,项目总用地面积约为平方米,是集休闲度假、商务会议、保健养生、演艺表演、星级酒店、高级别墅、综合服务配套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国际海滨温泉度假中心。
(二)设计依据1、港中旅公司提供关于青岛海泉湾度假城Ⅰ区方案设计任务书2、甲方提供的地形图(-港中旅青岛海泉湾项目规划控制图.dwg)3、甲方及规划管理部门关于规划及建筑方案的调整建议4、规划管理部门提供的本项目建筑规划设计要点(三)采用规范及标准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3、《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4、《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5、《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青岛海泉湾·Ⅰ区单体建筑方案设计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及其它设计规则和通则(四)总平面设计总体规划:整个度假城利用滨海公路和Y型泄洪河道将其划分为六个地块,其中休闲旅游度假区(以下称Ⅰ区)位于项目的东北地块、滨海公路的东侧。
在泉海路与滨海路交汇处垂直于Ⅰ区做主要车行出入口。
沿滨海路在东北侧距主入口440米处设有次入口。
I区主入口处采用对景手法,温泉中心既是分隔内外的一道影壁,也是整个温泉度假城的招牌,游客需进入度假城才能欣赏到整个海岸线的景观;在鹤山路与滨海路交叉口处,建筑的疏密有致使游客从不同的视角也可以欣赏到局部海景。
次入口正对酒店宴会厅与会展中心入口的大型景观广场,给人以优美大气的感觉。
老人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老人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5cc9b1129e31433238689398.png)
金秋家园颐养中心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建筑设计一、设计原则1、工程概况:金秋家园颐养中心所在用地位于泉州市洛江双阳朝阳片区,东临其它企业用地,西侧,北侧均为山坡地,南面临朝阳二路。
一二期总用地面积约68656.4平方米(合102.9亩), 本项目用地远离繁华闹市,空气清新,气候宜人,交通便利,规划将建成老年人养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颐养天年的理想休养场所,为入住老年人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
一二期总建筑面积8.9万余平方米,其中一期共有综合楼一栋(5层),特殊护理楼一幢(8层),公寓楼7幢(5-6层),食堂一幢(3层)。
二期有公寓楼2幢(7层),会所一幢(3-5层)及职工宿舍楼一幢(5层),高档型公寓20幢。
2、设计依据:(1)、泉州市建设规划部门提供的用地红线图(2)、甲方提供的设计要求及任务书(3)、国家及地方有关的建筑设计及规划设计的有关规范民用建筑的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 JGJ 122-99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40-20033、设计指导思想:(1)、结合周边环境及基地现状,考虑老年人建筑的特点和要求,化解各种不利因素,尽量满足相关设计条件,强调园区的整体性,使园区因地制宜,合理舒适。
(2)、顺应地形、地貌、结合总体布局,塑造优美宜人的园区绿色景观,强调环境的均好性,体现环境的地方韵味,重视环境的协调感,努力营造社区的“家园感”和“归属感”。
(3)、根据“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景观、空间、户型等多方面提高居住生活质量,力求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创造出有个性特点,有一定品位的现代化新型老年社区。
二、建筑设计:1、设计思路与总体布局(1)、整体规划,突出轴线将整个园区当一个大家庭来考虑,公共空间相对集中开放,私密空间相对环绕分散.各功能空间相对独立,整体建筑群通过连廊联系,使用便捷。
建筑供暖工程方案设计说明
![建筑供暖工程方案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ad7abb1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b.png)
建筑供暖工程方案设计说明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是针对某建筑物进行供暖工程的设计,该建筑物位于城市中心,是一座多功能综合性建筑,包括商业、办公、酒店等业态。
由于地处寒冷地区,冬季气温较低,因此需要进行供暖工程设计,以确保建筑物内部的舒适度和温暖度。
本设计方案将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功能需求、能源利用等因素,提出科学合理的供暖解决方案。
二、建筑物特点及供暖需求分析1. 建筑物特点该建筑物总建筑面积为20000平方米,共有5层,包括商业区、办公区和酒店区。
建筑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墙为保温隔热材料。
建筑采用中央空调供暖方式,但由于寒冷气候,在冬季需额外进行供暖。
2. 供暖需求分析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功能需求,供暖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室内舒适度:在冬季保证建筑内部室温在舒适范围内,确保商业区、办公区、酒店等区域内的温度适宜。
(2)节能环保:采用节能环保的供暖方式,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3)供暖系统安全可靠:保证供暖系统运行安全可靠,避免供暖设备故障带来的安全隐患。
三、供暖工程设计方案1. 供暖系统选择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供暖需求,采用热水供暖系统,通过管道将热水输送到各区域,利用辐射、对流、热传导等方式对空间进行供暖。
热水供暖系统具有运行稳定、能源利用率高等优点,适合于该建筑物的供暖需求。
2. 热源选择(1)锅炉热源:选择高效、节能的燃气锅炉作为供暖系统的热源设备,通过燃烧燃气产生热量,加热热水。
(2)可再生能源:考虑到节能环保的要求,可以结合太阳能热水、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作为辅助热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
3. 供暖系统布局(1)管道布局: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分区及结构特点,确定供暖管道的布局方案,采用分区控制的方式,确保各区域的供暖效果。
(2)供暖设备选型:选择高效的供暖设备,如散热器、地暖等,根据建筑物空间结构和热负荷进行合理选型,确保供暖系统稳定运行。
建筑设计说明
![建筑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71bf345769dc5022abea0029.png)
泉州市东海组团会展中心及配套设施建筑方案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泉州市东海组团会展中心及配套设施基地位于泉州市东海蟳埔商务中心区核心地段,位于蟳埔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区的东南侧与沿海大道北侧。
项目建设用地约10.8公顷,由三个地块组成:分别为会展中心用地(7.2公顷),会展配套设施用地(2.7公顷)及广场用地(0.87公顷)。
会展中心是东海蟳埔商务中心区CBD的重要建筑群,也是形成东海组团良好城市公共空间场所的引擎,通过会展中心的建设激发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体现蟳埔滨海门户的特征。
二、设计依据泉州市城乡规划信息中心《东海组团会展中心及配套设施建筑方案设计竞赛文件》;基地现状电子地图关于东海组团会展中心及配套设施建筑方案设计竞赛疑问的答复(2010.12.30)《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其他相关国家和地方规范。
三、设计理念泉州位于东海之滨,是海上丝绸之路著名的东方大港,东海组团会展中心基地直接面向大海,更是新时代的泉州体现其海上文化的重要窗口,本设计立意“海之韵”,以大海为主题塑造具有时代精神的标志性建筑群体,会展中心的形态创作灵感来源于海洋所特有的流线型、动态感,形象犹如如海螺、贝壳等,会展配套设施的形态构思则取意于大海的波浪及海洋生物的有机形态特征。
四、总体布局地块一为会展中心,地块二为会展配套设施,两个地块之间相隔一条城市规划道路,联系紧密。
地块三为城市广场用地,按照城市设计要求,城市广场为一跨越城市主干道经十四路的架高广场,是CBD的核心广场。
两个地块建筑物的布置呈围绕CBD核心区域向心放射性布置,与CBD的整体格局协调统一。
会展中心地块建筑以集中式布局方式将展览功能,会议功能,以及配套的餐饮、服务等功能组合在一个整体形态之中,体现一种滨海建筑的磅礴气势。
工程设计方案的说明范文
![工程设计方案的说明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064dc4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96.png)
工程设计方案的说明范文一、项目背景本工程设计方案是针对某某工程项目开展的设计工作,旨在满足项目的建设需求,并保障工程施工的安全、质量和进度。
该项目位于某某地区,地处某某环境条件下,涉及到某某功能用途,具有某某建筑规模和特点。
二、项目概况该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结构设计、给排水设计、电气设计、暖通空调设计等各项工程设计内容。
其中,建筑结构设计涉及到某某建筑构筑物的结构体系设计及材料选择,给排水设计需满足某某建筑物的用水需求,电气设计涉及到某某建筑物的用电需求,暖通空调设计需满足某某建筑物的室内环境要求。
三、设计目标本工程设计方案的设计目标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满足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要求,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2. 保障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满足建筑物内部的用水需求;3. 确保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满足建筑物的用电需求;4. 保障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效果和能耗控制,满足建筑物的室内环境要求;5. 综合考虑工程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实现设计目标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四、设计原则本工程设计方案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遵循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要求,确保设计方案的合法性和合规性;2. 符合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空调等相关工程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3. 充分考虑建筑环境和资源节约要求,采取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4. 保障工程施工的安全,降低施工风险,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五、设计内容1. 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结构设计包括某某建筑物的结构体系设计和结构材料选择。
结构体系设计应满足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要求,保障建筑物的安全。
结构材料选择应考虑材料性能、经济性和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 给排水设计给排水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内部的用水需求,设计合理的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满足建筑物的用水需求,并确保排水系统的畅通性和安全性。
教学楼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教学楼建筑设计方案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3e5ede1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8.png)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学楼作为学校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建筑设计和功能布局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案旨在设计一座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教学楼,以满足学校日益增长的教学需求。
二、设计理念1. 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师生的使用需求,关注人体工程学,确保教学、办公、休息等空间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2. 绿色环保:采用环保材料,注重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建筑目标。
3. 创新设计:结合现代建筑风格,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打造具有特色的校园建筑。
4. 功能合理:合理规划教学、办公、休闲等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三、建筑设计1. 外观设计教学楼外观采用现代简约风格,线条流畅,造型简洁。
立面采用玻璃幕墙和铝板相结合,既保证了建筑的美观性,又具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效果。
同时,考虑到建筑物的耐久性和安全性,采用防火、防雷、抗震等设计。
2. 功能布局(1)教学区:包括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
教室采用大空间设计,方便进行互动式教学;实验室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满足教学需求;多媒体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提高教学效果。
(2)办公区:包括办公室、会议室、资料室等。
办公室设计宽敞明亮,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提高工作效率;会议室采用圆桌设计,便于讨论交流;资料室藏书丰富,为师生提供便利。
(3)休闲区:包括走廊、休息室、阅览室等。
走廊设计宽敞明亮,营造舒适的学习氛围;休息室设置舒适的座椅,供师生休息;阅览室藏书丰富,方便师生阅读。
3. 空间布局教学楼采用中庭式布局,使室内空间更加通透,有利于采光和通风。
同时,中庭设计增加了建筑的美感,使建筑更具层次感。
四、绿色建筑设计1. 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如节能门窗、绿色建材等,降低建筑能耗。
2. 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太阳能加热,减少能源消耗。
3. 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收集雨水用于绿化灌溉、冲厕等,节约水资源。
4. 建筑布局充分考虑自然通风和采光,降低空调、照明等能耗。
设计院方案设计说明文本
![设计院方案设计说明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b0176963ba1aa8114531d937.png)
大厦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篇设计总说明一、概况:工程名称:大厦建设单位: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工程地点:大道。
工程规模: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建筑高度:米建筑性质:商业住宅楼建筑层数:层地下室层数:一层二、设计依据:梧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其资料。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版)《民用建筑设计通规》()《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住宅建筑规范》()国家、广西省及梧州市相关规范规定三、工程概述:建筑工程等级:二级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六度地下工程防水等级:Ⅱ级。
种植屋面工程防水等级:级四、工程的规模、项目组成及设计范围工程规模及项目组成: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梧州地区岑溪市桂北环大道南侧,位于岑溪市第二中学南侧,新城农机汽车城东南侧,岑溪市体育中学西侧。
该地块交通十分便利,北环大道是岑溪市主要干道,于玉梧大道、义州大道相接,是岑溪市战略发展规划的重点区域。
基地地势平坦,无明显高差。
规划净用地面积平方米。
此次开发建设一栋层商住楼,地下一层车库。
建筑类别均为二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车库耐火等级为一级,楼屋面防水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度,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年。
承担设计范围本方案设计范围:总图、建筑、结构、电气、给排水、暖通、消防等专业的方案设计五、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单位数值备注规划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其中计容建筑面积㎡不计容建筑面积㎡地下室及阳台新建地上建筑面积㎡其中商业㎡住宅㎡管理用房㎡地下㎡不计容积率建筑基底总面积㎡密度容积率绿地率总户数户非机动车停车位辆机动车停车位辆第二篇规划设计说明一、设计指导思想、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人、环境与建筑的共存与融合,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和建设生态型居住型环境为目标,满足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现代商住空间。
、贯彻经济合理性,注重经济合理的使用土地和空间,建筑体现时代感,反映建筑个性,并与周围的建筑风格相呼应,满足多样化的使用要求。
某教师公寓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某教师公寓建筑设计方案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a6d2bc174431b90d6c85c7cb.png)
金东新社区住宅小区规划建筑方案设计说明金东新社区住宅小区项目由宁波市镇海区骆驼街道办组织建设,项目包含村民拆迁安置与商品开发两种性质的住宅。
项目用地被金东路分为南北两块,北地块为A-1地块,用地面积17904m2;南地块为A-2地块,用地面积49740m2。
规划住宅以六层加阁楼的多层和九层加阁楼的小高层为主。
住宅套型多为中等面积套型,并按规划要求同步实施相应的配套设施。
●设计理念1、注重营造社区的生活气息,植入”都市生活”片段,建构一个能为人们所钟爱的、具有城市文化生活气息和特色的邻里社区。
注重人本活动同环境、社区及城市的互动。
2、强调环境的均好性,采用集中绿地、公共绿地与宅间绿化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形式,使居者充分、公平地享用阳光、空气、草地、树木等自然环境要素,在相融适应的有机环境中,享受生活的安宁。
3、以人为本,倡导现代居住区的服务与交往理念,致力于开放式物业管理,追求人性化设计,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社区氛围。
4、推崇智能化和节能设计,强调现代社会的科技含量,使居者便利而快节奏地畅游于现代科技的时空中。
●规划设计(一)、现状分析开发用地位于宁波市镇海区骆驼街道,金东路将地块分为南北两块(A-1地块、A-2地块)。
用地西、北两侧均临河流,东面为东河巷路,A-2地块东北角为待拆迁的两家工厂及镇海区骆驼消防中队。
地块周边环境优美,交通方便,地势平坦,是理想的居住场所。
(二)、总体布局1、A-1地块:A-1地块位于金东路以北,为二期开发用地,呈“一”字型,东西长,南北短,西、北两侧临河。
根据规划要求,本方案将主入口布置在地块南侧金东路上,入口采用开放式,通过广场铺地、树阵、雕塑小品等突现入口气氛。
入口东侧为车行路及地下车库入口,方便使用与管理。
入口对面沿河布置中心小广场,形成入口对景。
地块内布置两排南北向住宅,南面沿街为6+1多层住宅,可有效利用地块进深,西、北面沿河布置9+1点式小高层住宅,形成良好的沿河景观。
方案设计说明(建筑结构)
![方案设计说明(建筑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6ee112cd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a1.png)
XXXXX方案设计说明1 项目概况1.1 项目概况1.2 基地条件拟建的XXX。
该小区用地整体上呈不规则四边形,用地东西两侧均为规划道路。
地形整体上较为平坦,南高北低,东高西低,交通便利,施工条件较好。
场地周围服务设施齐全,场地经整治后为良好的居住生活用地。
1.3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电子版用地红线图;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要求及委托;《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GB50176-93;建设部颁布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
1.4 设计基础资料⑴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⑵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X℃一月为:X℃七月为:X℃平均年温差:X℃日温差:X℃年均降雨量:Xmm 全年日照时数为:X小时一般为:X小时常年偏东风较多,东北风次之。
风力X级最大风力X级平均风速:Xm/s采暖期天数:X天土壤最大冻土深度:Xm基本雪压:XKN/m2 基本风压XKN/m22 设计理念2.1在总体规划设计中,XXXXX,延续XXX的建筑肌理,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建筑空间。
以自然和谐、居家关怀、人性尺度、灵活空间为设计宗旨,创造出一个殿堂级居住空间。
2.2 强化居住小区理念、提高住户生活品质、节约工程开发成本,可创造出丰富灵活的建筑空间和园林景观。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范本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3f608ed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7.png)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范本一、项目背景这个项目位于我国某大城市的核心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地块周边配套设施齐全,人文气息浓郁。
项目定位为高端商务综合体,集办公、商业、酒店、公寓于一体,旨在为城市精英提供一个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二、设计理念1.绿色环保: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环保因素,力求打造一座绿色、低碳的建筑。
通过采用新型建筑材料、节能技术以及合理的布局,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3.创新与传承:在设计中,我们既注重创新,又传承了传统文化。
建筑外观采用现代简约风格,内部空间则融入了传统元素,体现出中西合璧的设计理念。
三、建筑布局1.地上部分:地上共25层,分为办公、商业、酒店和公寓四个区域。
(1)办公区域:位于1-10层,设有独立的电梯,便于商务人士出行。
内部空间采用大开间设计,提高办公效率。
(2)商业区域:位于11-15层,涵盖餐饮、购物、休闲等多种功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3)酒店区域:位于16-20层,设有豪华客房、会议室等设施,为商务人士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
(4)公寓区域:位于21-25层,提供高品质的住宅,满足城市精英的生活需求。
2.地下部分:地下共3层,设有停车场、设备用房等辅助设施。
四、建筑外观建筑外观采用现代简约风格,线条流畅,造型独特。
主体色调为银灰色,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建筑顶部设有观景平台,可供人们欣赏城市美景。
五、室内设计1.公共区域:公共区域采用温馨、典雅的设计风格,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营造出舒适、宜人的氛围。
2.办公区域:办公区域采用现代简约风格,注重功能性与舒适性的结合,提高办公效率。
3.商业区域:商业区域采用时尚、潮流的设计风格,满足人们的购物需求。
4.酒店区域:酒店区域采用豪华、典雅的设计风格,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
5.公寓区域:公寓区域采用简约、温馨的设计风格,注重生活品质。
六、绿化景观建筑周边设有绿化景观带,种植各种植物,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
同时,设置休闲步道、座椅等设施,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休闲空间。
(完整word版)关于6层住宅楼的设计说明
![(完整word版)关于6层住宅楼的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19ddfe22da38376bae1faeae.png)
关于6层住宅楼的设计说明一、选题来源、背景和选题意义(一)设计来源本次设计的题目是某区拆迁安置房建筑设计。
工程位于XX市.建筑物总建筑面积约为94909平方米.地下室层高6 m(含夹层高2.7m);一层至六层高2。
9米。
其中上部68365 平方米,地下26544 平方米。
(二)背景和意义在我国正在推行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今天,编制和实施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施工企业一项至关重要的管理制度。
它可使工程施工项目从工程项目投标承揽、签订施工合同、施工项目的准备和施工管理等方面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为施工企业在建筑市场竞争中提供技术保证。
科学的施工管理方法是通过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来实现的,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又具有提高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潜力,因此在工程施工中,一定要根据制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施。
但是,许多工程由于各方面的因素使编制好的施工组织设计不能完全实施,这就要求工程项目管理层根据实际情况,全面考虑,合理调整。
科学的施工管理就是要灵活地运用编制的组织设计,最大程度地完成工程施工,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
二、此方案的设计理念、内容(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94909平方米。
地下室层高6 m(含夹层高2。
7m);一层至六层高2.9米。
外墙为高弹涂料保温墙面、砖饰面保温墙面等,内墙为白色乳胶漆墙面、水泥拉毛墙面等;楼地面为水泥楼地面、地砖楼地面、耐磨地坪等;屋面为陶瓦坡屋面、保温隔热屋面等.屋面为防水屋面,防水等级Ⅱ级,屋面外排水采用直径100mmUPVC水落管,管底直接排入地面雨水口.为异形柱框架结构体系,室内地坪标高±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5。
00米,使用年限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6度,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地下工程防水等级为二级。
垫层砼等级为C15砼,地下室筏板、墙、柱、顶板砼等级为C30,抗渗等级S8;其余梁、柱、板砼等级为C25;二次结构砼等级为C20;钢材为φ级—HPB235钢筋fy=210N/mm2,Φ级-HRB335钢筋fy=300N/mm2,Φ级—HRB400钢筋fy=360N/mm2;外墙体为200厚非承重混凝土双排孔砌块采用Mb5混合砂浆砌筑,内墙体为200厚或1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Mb5混合砂浆砌筑,砌体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案例)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5bce22b9b6648d7c1c746be.png)
3. 静态交通。机动车停车位考虑地面解决:总停车数 1050 个,可达车位 0.8 筑铺地丰富,根据不同位置和功能使用不同材料,花岗岩、黄麻石、是地面的主要材
个/100 平方米以上。
料。
六、建筑风格立面设计
1. 建筑以二、三层为主,沿街以三、四层为主。其中市场一、二层层高 5.6 米,
--
2
况
1. 工程区位 项目名称:柘城·万洋城 选址 : 项目位于柘城县,南面为学苑路,东面为九华山北路,西面为太行山路,北 面为玄武湖路。整体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 109809.2 平方米(约 164.7 亩),实际用地面积 97122.99 平方米(约 145.68 亩)。 使用性质:商业用地 建设规模:建筑实际面积约为 110840.39 平方米。
由于考虑购物便利,各个区块内机动车可缓慢双向通行,形成双首层商业格局。利
境。
用环形道路整体环通,打造真正的双首层商业。局部三层转角统一相连,能够到达
2. 立体式的交通流线、 围合的庭院、 层次丰富的空间再结合花池、 水池等景观的
商业建筑的各个角落。充分的保留了购物人流和车流的疏散通道。中心广场及内部
部转角玻璃幕墙式、 墩子等欧式和现代元素的结合, 增加立面趣味性, 吸引人流驻足,
和特征,营造了一个丰富的空间层次感。
休憩。
五、交通组织
3. 内街立面造型中适当运用造型墙,走廊的变化,屋顶的高起,和靠城市道路
本项目自成一个微观都市片段的核心,丰富的商业形态和不同的人群汇集与
一面的屋顶采用坡屋顶等手法,展示了良好的街景和空用平面表示法,按 16G10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制图规
则和构造详图》执行。
七、结构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完整)打铁关地块拆迁安置用房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建筑设计一、设计依据1.杭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复的立项文件2.杭州市规划局提供的数字化四线座标及现状地形图3.杭州市规划局批复的建设项目意见书和勘设红线图4.杭州市城市建设前期办公室提供的设计招标任务书5.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书面意见6.杭州市现行的《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2005版)、《杭州市建设项目日照分析技术管理规则(试行)》(2005版)及国家制定的有关规范二、概述及现状分析为响应杭州市政府要求三年建设三百万平方米拆迁安置房的目标,根据统一规划,分批实施,确定一批,实施一批的思路,拆迁的居民需要更快更好的被安置已成为急待解决的大事,打铁关地块拆迁安置用房规划设计正是顺应这一趋势而展开的。
本地块位于杭州市下城区打铁关,东至建国北路,南至规划二号路,西至规划中学,北至市电力局110KV东新变电所,现状地址即东新路与绍兴路交叉口西南角。
本地块地理位置优越,周边配套完善,文化气息浓郁,商业发展成熟,这充分体现出市政府对拆迁市民的人文关怀。
本地块交通便捷,紧临两条双向八车道的市级道路,远期还将有地铁一号线艮山门出站口在地块东侧。
周边配套完善,地块北侧为易初莲花、和平家私等商业中心,西北侧为朝晖现代城等成熟社区,根据详规,地块西侧将建设为中学和幼儿园,南侧将建设配套公建和农贸市场。
四周自然环境优美,东西南侧均有河流分布。
总用地面积22698m2,根据总体规划要求进行设计,该区块以小高层与高层相结合,辅以沿街商业用房及配套用房及地下停车库,容积率为1.94,绿化率为43%,建筑密度为23.2%,区块总建筑面积为53235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3970 m2,地下建筑面积9265m2。
三、设计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即以公众需要为本人本主义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建设准则。
体现一切以公众需要为本的原则,突出人文关怀的规划设计思想,以建设生态型居住环境为规划目标,努力创造一个经济适用、设施完善、交通便捷、布局合理、环境优雅、生活便利的现代化小区。
2、经济性与高品质,现实性与超前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统一努力营造出一个低成本、高品位的地铁旁的精致家园!建筑艺术是时代意识的浓缩。
本方案无论是总体布局、环境布置、还是单体建筑设计,都既考虑了经济的合理性,现实的可操作性,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充分考虑未来城市的发展,地铁1#线的建造,周边配套的完善,以满足人们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努力营造出一个低成本、高品位的地铁旁的精致家园。
四、总平面设计(一)规划设计构思总体定位于在经济适用前提下,创造适合未来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优良住区。
在充满绿树、鲜花和欢笑的生活社区中,布置功能合理、面积紧凑精致的中小户型住宅。
本着以人为本的开发理念,以舒适和亲情的生活方式,构筑整个社区。
(二)总体布局及功能分区1、一条线两个围合的设计特点根据地块的地理位置与周边道路和配套公建的相对关系,和自身A、B两地块的形状特点,用一条具有场所感的住区开放对外空间,即一条开放的商业街,串联起南北两个地块。
同时为激发住区活力,创造邻里交往的良好空间,在南北两地块内由住宅形成尺度适宜的围合空间,从而形成小区的总体布局。
2、功能分区由总体布局出发,功能分区自然形成一条沿东新路及远期地铁出入口一侧的商业街区——对外开放区域;和小区内部相对安静舒适、惬意的居住空间——封闭围合区域;在这两个区域之间地块东南角由于地铁建造的需要,自然形成的内凹构成了人行主要入口,在此设置半开放区域——集物业、休闲、办公于一体的泛会所。
3、向空间要面积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扩张,建设用地越来越稀缺,既为了满足经济发展,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又要能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市领导提出了“向空间要面积”恰到好处。
本着这个号召,本地块全部由小高层、高层住宅组成,从而形成低密度、高绿化率、高容积率这一特点,在为市民提供了更大面积的住房外,更为市民创造了更多的绿色生态环境!(三)道路交通交通规划以方便居民使用和人车适当分离为原则。
小区道路分为3个等级,主干道7m,组团路为4m,宅间入户道为2.5m,主要车行入口设在地块中间及西侧规划道路上,人行入口放在地块东南角。
沿东新路紧临地铁一号线出入口,方便居民出行。
在车行入口附近设置地下汽车库入口,原则上车辆不进入住区内部,地上以人行为主。
形成不受车辆干扰,安静、舒适的市民生活、娱乐、休闲的优美空间。
小区按要求布置停车场地,按规定要求,住宅面积100-149 m2:0.7车位/户,住宅面积80-100 m2:0.5车位/户标准设置停车位。
地下室设置186个车位,地面停车位18个,共计204个车位。
自行车位均设置在每栋底层半地下自行车库,层高小于2.2 m,为2.19m,面积3452 m2(不计入容积率),大于3-3.26m2/户标准。
(四)景观绿化1、传承居住文化,尊重自然与人文。
环境的自然特质和文化品位越来越成为住区营造的重点,身处高楼林立包围中的人们开始梦想本源的回归,回归绿水青山的朴素自然,追溯地域文化的历史渊源。
庭院是中国人传统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江南,庭院接着地气,有季节变化,充满生机,自古以来,庭院就是和中国的文化密切相关,是中国人几千年的生活方式的载体。
小区的景观设计主要着眼于这一历史文脉,希望创造出充满西湖文化品位的住区庭院,满足拆迁户及开发商的要求,营造一种“家园”的归属感给予整个小区用户。
使住区作为这座城市的实体细胞,在建筑环境、居住环境、山水景观资源的合理利用上发挥独特的作用,推动杭州城市运营之路的品位与地位。
2、一个中心广场绿化,两个组团绿地,把生态绿化渗透到每个角落小区在中部设置中心广场绿地,中心广场绿地与泛会所外的人行入口广场绿地,互相映衬,相得益彰,体现出小区开放大气的风格。
对于整个小区的内部景观生态策略,优先考虑了景观的美化、亮化,通过景观规划设计,增强小区风景和文化并与周边环境的协调,融合整个城区的环境。
在绿化上分为“沿水绿化”,“活动区绿化”和“城市绿化”三个层次。
小区努力营造水景“居住公园”理念,水景星罗棋布,泉水叮咚,清水步道,小桥流水,使人们有回归自然的感觉。
在景观处理上,将整个景观空间关系抬升到三维的空间序列中,具体到建筑小品、道路景观,设计诸如块石、假山、堆土形成地面起伏的建筑小品,亭、台、水、榭、框景墙、围廊、青石板路,营造包括地形、气候、光照等自然资源在内的形态各异的景观空间,是项目景观创新的精华所在。
总绿化率达到43%五、建筑单体设计1、户型设计根据本地块特点和环境,以及回迁安置用房的特点,设计以小高层、高层板楼为主,并对不同户型进行特定的设计,使每户均有良好的采光,通风和景观,户型结构经济、合理、实用,以及尽可能减少公摊面积。
以起居厅为中心,家庭内部动静分区,居寝分离,洁污分离。
减少走道面积,提高面积的使用率和舒适程度;主卧朝南,保证两居室以上南向;户内空间舒适合理,做到三明(明卧、明厅、明厨);边套均在山墙侧开设大窗或阳台,以期形成良好的内外景观和视野;空调室外机搁板结合立面设计,清爽美观。
2、造型设计考虑回迁安置用房的经济性,我们采用了不同于商品房的设计思路。
减少装饰带来的浪费和浮华,充分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希望通过朴实无华的外形设计,带给居民一种人本的舒适,高档的居住感受。
住宅立面摒弃传统的对称构图,大胆采用非对称的建筑语言,风格更加突破传统,注重建筑回归自然状态。
通过“盒子”这种最基本的形式元素的简单组合,创造出一种象征性的略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立体空间感受,体现出地铁精致生活的时代感。
从而建立一种本小区特有的区域感和归属感,给人易于认知的建筑符号。
整体住区通过建筑形体高低错落、丰富小区天际轮廓线,简洁明朗的形体穿插,配以柔和的色彩,形成现代清新的建筑形象与绿色环境融为一体。
沿街商铺,由于紧邻地铁出入口这一现代元素,力图表现地铁生活时尚的风格,通过与底层商铺形成叠合扭转的二层转角部分的玻璃盒子,二层水平向金属百叶以及厚实的墙体,共同形成反射、透明、半透明、不透明、闪光等不同得建筑属性及虚实结合,若隐若现的光线视觉效果,实与虚、厚与薄、光与影,在建筑的合弦中尽情演绎,这一手法在泛会所处达到了极致!3、建筑剖面住宅层高2.8m;商铺层高4.5m;半地下自行车库层高2.19m;地下汽车库层高3.6m,覆土厚度1.5m。
五、主要装饰材料1.外墙住宅外墙做外墙内保温处理。
外饰面大部分采用涂料,局部采用面砖。
商铺部分用青灰色面砖,局部用涂料。
2.内墙涂料内墙用于除卫生间、厨房间外的房间;水泥粉刷内墙用于卫生间、厨房,便于住户二次装修。
3.楼地面:一般采用水泥地面,楼梯间、采用高级地砖,并做踢脚。
4.顶棚:涂料顶棚,电梯厅、门厅等公共部位:采用轻钢龙骨,矿棉板5.屋面(1)平屋面(自下而上)现浇钢筋砼屋面板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微孔硅酸钙保温层,2%找坡最薄处40厚10厚保温抹面层铺贴SBS防水卷材40厚C20细石砼内配 4b@200双向10厚250x250广场砖(10厚1:3水泥砂浆粘结)7.栏杆各住宅阳台等处主要采用钢管栏杆。
8.门窗门窗均采用灰色塑钢门窗,双层中空玻璃,窗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II级。
六、经济技术指标序号名称数量备注1 建设用地面积22698m2其中A地块5626m2 B地块17072 m22 总建筑面积53235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计入容积率部分)43970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38742m2公建建筑面积5228m2商铺:3830m2 会所:864m2物业社区用房:534m2地下建筑面积9265m2其中人防面积:3598m2半地下自行车库面积3452m2层高2.19m,不计入面积3 建筑物占地面积5276m2其中高层落地面积:3452m24 容积率 1.945 建筑密度23.2%6 绿地率43.5% 其中绿化面积:9873m27 总户数405户其中71~80m2 (A户型) 96户占总的19.6%81~90 m2 (B户型) 146户占总的34.0%91~105m2 (D户型) 119户占总的32.3%115~125m2 (C户型) 30户占总的9.4%125m2以上(E户型)14户占总的4.7%8 总人数1418人按:3.5人/户9 机动车停车位204个其中地下车库186个,地上临时停车位18个自行车停车位面积3452m2平均7.5m2/户10 人防面积3598m2实际户型比例与招标要求比例对比表建筑面积(平方米) 实际比例(%) 要求比例(%)71~80m2 (A户型) 19.6 2081~90 m2 (B户型) 34.0 3391~105m2 (D户型) 32.3 32115~125m2 (C户型) 9.4 10125m2以上(E户型) 4.7 5公建配套表:项目名称面积建设处数位置备注社区用房153m2 2 1#一层4#一层30 m2/100户物业用房(办公) 139m2 1 会所二层按0.3%配置物业用房(经营) 181m2 1 会所一层按0.4%配置有线电视间、监控室61m2 1 会所一层自行车库3452m27 1,2,3,4,5,6,7#半地下层(不计入面积) 垃圾收集点 2 A、B地块各一处,具体位置见图第二章结构设计一、设计依据1.按现行的国家、部和省颁布的规范和规程进行设计《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建筑软弱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0-1-9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0-2001《钢筋砼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规程》JGJ3-9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137-2001《人防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地下室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浙江省建筑抗震设防区钢筋混凝土房屋异形柱结构设计技术措施》(浙建设[2001]135号)2.主要楼面和屋面荷载住宅 2.0 kN/m2商铺 3.5 kN/m2厕所 2.0 kN/m2电梯机房7.6 kN/m2上人屋顶 2.0kN/m2不上人屋顶0.7kN/m23.基本风压:按50年一遇的风压采用,取0.45kN/m2基本雪压:按50年一遇的雪压采用,取0.45kN/m24.地震基本烈度6度,设计基本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三、上部结构结构体系采用剪力墙结构,及短肢剪力墙结构,楼层均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