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复习知识点答案
最新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复习题
二、填空题:1、多普勒变宽是由于原子在空间作无规则热运动所引起的,故又称热变宽。
洛伦兹变宽则是则于被测原子与其它粒子碰撞而产生的谱线变宽,它随着气体压强增大而增加,故又称为碰撞变宽。
2、对于火焰原子化法,在火焰中既有基态原子,也有部分激发态原子,但在一定温度下,两种状态原子数的比值N j/N0一定,可用波尔兹曼(Boltzmann)方程式表示。
3、原子化系统的作用是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由化合物状态形态转变为原子蒸气,原子化方法有火焰原子化法和非火焰原子化法。
4、色谱法的显著特点包括高效(同时分离分析含有几十到上百种组分的混合物)、快速、灵敏度高。
5.气相色谱法的主要不足之处:被分离组分的定性较为困难、不适用于高沸点、难挥发和热不稳定物质的分析。
6、组分从进样到柱后出现浓度最大值所需的时间定义为保留时间,其与死时间的差定义为调整保留时间。
7、色谱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
当组分中含有检测器不响应的组分时,不能用归一化法定量。
8、红外光谱法主要研究振动中有偶极矩变化的化合物,因此,除了单原子和同核分子等外,几乎所有的化合物在红外光区均有吸收。
9、在红外光谱图中,4000~1250cm-1范围区域的峰是由基团的伸缩振动产生的,基团的特征吸收一般位于此范围,它是鉴定基团最有价值的区域,称为特征区,在1250~400 cm-1区域中,当分子结构稍有不同时,该区的吸收就有细微的不同,称为指纹区。
10、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中的核心部件是 Michelson干涉仪,它没有普通红外分光光度计中的色散元件。
与普通红外分光光度计相比,它的主要特点是扫描速度极快,适合仪器联用、分辨率高、不需要分光,信号强,灵敏度高、精密度高,测定光谱范围宽。
1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由分子中电子能级跃迁产生的,这种吸收光谱取决于被测化合物分子的性质。
12、在紫外和可见光区范围内,有机化合物的吸收光谱主要由σ→σ*、n→σ*、π→π*和n→π*跃迁产生,其相对能量大小次序为:σ→σ*>n→σ*>π→π*>n→π*。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复习题1.当波数用cm-1,波长用μm表示时,波数和波长之间的关系为何?〔〕410λ〔cm-1〕:波数,cm-1;λ:波长,μm2.红外光谱分为哪几个区,其波长和波数是多少?〔〕名称波长/μm 波数/ cm-1近红外〔泛音区〕0.75 ~ 2.5 13334 ~ 4000中红外〔基频区〕 2.5 ~ 25 4000 ~ 400远红外〔转动区〕25 ~ 1000 400 ~ 103.计算碳氢化合物中C-H键的伸缩振动频率,其中化学键的力常数K=5×105dyn/cm。
〔P294,例1〕解:12121210.923 121m m Mm m ⨯===++代入1304K M=4.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基团频率出现的范围及分区。
〔P326,第七章第一段,四大峰区〕中红外谱图按波数范围分为四大峰区〔每个峰区都对应于某些特征的振动吸收〕:第一峰区〔3700~2500cm-1〕为X—H单键的伸缩振动;第二峰区〔2500~1900cm-1〕为三键和累计双键的伸缩振动;第三峰区〔1900~1500cm-1〕为双键的伸缩振动及O—H,N—H的弯曲振动;第四峰区〔1500~600cm-1〕为X—Y单键伸缩振动〔除氢外〕和各类弯曲振动,不同结构的化合物其红外光谱的差异主要在此峰区。
5.红外谱图解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PT〕谱图的解析就是根据实验所测绘的红外光谱图的吸收峰位置、强度和形状,利用基团振动频率与分子结构的关系,确定吸收带的归属,确认分子中所含的基团或键,进而推定分子的结构。
6.表征颗粒粒度分布的方法有哪些?〔〕〔1〕直方图:由一系列相邻的长方块构成,长方形底边长度代表粒度区间,高代表各粒度区间占颗粒总量的百分比。
〔2〕频率曲线:将直方图长方块的顶边中点连接起来绘成的圆滑曲线。
〔3〕累积曲线:把颗粒大小的频率分布按一定方式累积,便得到相应的累积分布,再根据累积分布画出曲线就得到累积曲线。
7.热重法的根本原理是什么?〔P365, .1〕热重法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借助热天平以获得物质的质量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题概要
期末考试复习题绪论1.熟悉丙纶、涤纶、尼龙的化学组成、分子式。
2.高分子材料的分子量有哪几种表示方式?怎样计算分子量多分散系数(分子量分布)D?Mw=96835,Mn=95876,D=Mw/Mn分子量表示方法:数均分子量(Mn)、重均分子量(Mw)、粘均分子量(Mη)和Z均分子量(Mz)3.什么是高分子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什么是玻璃态,什么是高弹态?玻璃化转变温度:高聚物由高弹态转变为玻璃态的温度,指无定型聚合物(包括结晶型聚合物中的非结晶部分)由玻璃态向高弹态或者由后者向前者的转变温度,是无定型聚合物大分子链段自由运动的最低温度,通常用Tg表示。
在此温度以上,高聚物表现出弹性;在此温度以下,高聚物表现出脆性。
玻璃态:-整个分子链和链段松弛时间很长,在短时间内无法观察到,只有小运动单元(如支链、侧基等)的运动才能观察到高弹态(rubbery state):链段运动但整个分子链不产生移动。
此时受较小的力就可发生很大的形变(100~1000%),外力除去后形变可完全恢复,称为高弹形变。
4.熟悉各种测试技术的类型和类别。
紫外1.电子跃迁有哪些种类?哪些类型的跃迁可以在紫外光谱中得到反映?、有机分子电子跃迁类型有σ→σ*跃迁,n→σ*跃迁,π→π*跃迁,n→π*跃迁,π→σ*跃迁,σ→π*跃迁。
其中π→π*跃迁、n→π*跃迁、n→σ*跃迁对应的波长在紫外光区,能在紫外光谱上反映2.双酚A聚砜标样的分子量为153246g/mol,将其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一定波长下作紫外光谱分析,得到吸光度A-浓度C曲线如图所示。
现有一未知分子量的双酚A聚砜,取0.002克配制成1L溶液,测得吸光度A=0.565,则其分子量为多少?(答案116622)A=Cεt,C注意换算成摩尔浓度mol/L,摩尔数(mol)=重量(g)/分子量红外1.分子有哪些振动形式?每种振动形式都有对应的振动频率,为什么有的振动并不能产生红外吸收?分子振动有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两种基本类型。
现代分析技术答案(改进版)
1.前处理的目的,前处理方法的评价标准目的:1 浓缩或稀释。
2排除干扰。
3 通过衍生化与其他方法,使被测物转化为检测灵敏度更高的物质或转化为与样品中干扰组分能分离的物质,提高方法的灵敏度与选择性。
4 保护分析仪器及测试系统,以免影响仪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方法的评价标准:1 干扰排除的程度。
2 回收率是否提高。
3 操作是否简便、省时。
4 成本是否低廉。
5 是否影响人体健康及环境。
6 应用范围尽可能广泛。
2.选择样品前处理方法的原则是什么?①保证样品中的被测元素全部定量地转入试液,即样品分解要完全;②避免样品处理过程中引入干扰元素,同时要有利于除去干扰元素;③分解方法要尽量简便,易操作,经济、迅速、安全,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④便于成批处理试样。
3.样品前处理方法有哪些?其适用范围?答:固体样品的前处理技术:索式提取、微波辅助萃取、超声辅助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加速溶解萃取。
液体样品前处理技术:液-液萃取、固相萃取、液膜萃取、吹扫捕集、浊点萃取、液相微萃取。
气体样品前处理技术:固体吸附法、吹脱和捕集、固相微萃取。
4.在气相色谱分析中载气种类的选择应从哪几方面加以考虑?载气流速的选择又应如何考虑?答:在气相色谱分析中载气种类的选择应从载气流速和检测器的种类两方面来考虑:当载气流速小时,分子扩散项对柱效能的影响是主要的,此时应选用摩尔质量较大的气体(如N2、Ar)作载气,以抑制纵向扩散,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
当载气流速较大时,传质阻力项对柱效能的影响是主要的,此时应选用摩尔质量较小的气体(如H2、He)作载气,可减小传质阻力,提高柱效能。
载气的选择还应考虑检测器的种类,如热导检测器应选择热导系数大的H2(或He)作载气;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一般用N2作载气;电子俘获检测器一般采用高纯氮(N2)作载气等。
载气流速的选择:在填充色谱柱中,当柱子固定以后,针对某一特定物质,用在不同流速下测得的塔板高度H对流速u作图,得H—u曲线,在曲线的最低点H最小,即柱效能最高,与该点相对应的流速为最佳流速。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复习题答案篇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复习题答案篇⼀、问答题:1、试述塔板理论的基本关系式及理论要点。
2、利⽤范⽒⽅程说明HPLC中如何选择实验条件?①采⽤粒径⼩⽽均匀的球形固定相,⾸选化学键合相,⽤匀浆法装柱.②采⽤低黏度流动相,低流量(1mL/min),⾸选甲醇.③采⽤柱温箱,避免室温波动,增加实验重复性,柱温以25~30℃为宜.3、⾼效液相⾊谱仪包括哪些主要部件?各部件的作⽤是什么?⾼效液相⾊谱仪由五⼤部分组成:⾼压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和⾊谱⼯作站。
由于⾼效液相⾊谱所⽤固定相颗粒极细,因此对流动相阻⼒很⼤,为使流动相较快流动,必须配备有⾼压输液系统。
⾼压输液系统由储液罐、过滤器、⾼压输液泵、梯度洗脱装置等组成。
流动相在进⼊⾼压泵之前,应先进⾏过滤和脱⽓处理。
⾼压输液泵是核⼼部件,其密封性好,输出流量恒定,压⼒平稳,可调范围宽,便于迅速更换溶剂及耐腐蚀等。
进样系统是将被分离的样品导⼊⾊谱柱的装置。
要求密封性、重复性好,死体积⼩,便于实现⾃动化。
进样系统包括取样、进样两个功能。
分离系统主要是指⾊谱柱,⾊谱柱是⾼效液相⾊谱仪的核⼼部件,要求分离度要⾼、柱容量⼤、分析速度快。
检测器是HPLC仪的三⼤关键部件之⼀。
⽤来连续监测经⾊谱柱分离后的流出物的组成和含量变化的装置。
其作⽤是把洗脱液中组分的量转变为电信号。
并由⼯作站(或记录仪)绘出谱图来进⾏定性、定量分析。
⾊谱⼯作站是⾊谱仪的⾃动化控制包括⾃动进样系统的进样⽅式、输液泵系统中的溶剂流速、梯度洗脱程序、检测系统的各项参数、数据记录和处理等。
4、什么是锐线光源?为什么空⼼阴极灯发射线是锐线?答:锐线光源是能发射出谱线半宽度远⼩于吸收线半宽度的光源。
锐线光源发射线半宽度很⼩,并且发射线与吸收线中⼼频率⼀致。
锐线光源需要满⾜的条件:a.光源的发射线与吸收线的ν0⼀致。
b.发射线的Δν1/2⼩于吸收线的Δν1/2。
空⼼阴极灯是⼀个封闭的⽓体放电管。
⽤被测元素纯⾦属或合⾦制成圆柱形空⼼阴极,⽤钨或钛、锆做成阳极。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复习题
二、填空题:1、多普勒变宽是由于原子在空间作无规则热运动所引起的,故又称热变宽。
洛伦兹变宽则是则于被测原子与其它粒子碰撞而产生的谱线变宽,它随着气体压强增大而增加,故又称为碰撞变宽 。
2、对于火焰原子化法,在火焰中既有基态原子,也有部分 激发态原子,但在一定温度下,两种状态原子数的 比值N j/N0一定,可用波尔兹曼(Boltzmann) 方程式表示。
3、原子化系统的作用是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由 化合物状态形态转变为原子蒸气,原子化方法有 火焰原子化法和非火焰原子化法。
4、色谱法的显著特点包括高效(同时分离分析含有几十到上百种组分的混合物)、快速 、灵敏度高。
5.气相色谱法的主要不足之处:被分离组分的定性较为困难、不适用于高沸点、难挥发和热不稳定物质的分析。
6、组分从进样到柱后出现浓度最大值所需的时间定义为保留时间,其与死时间的差定义为调整保留时间。
7、色谱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
当组分中含有检测器不响应的组分时,不能用归一化法 定量。
8、红外光谱法主要研究振动中有偶极矩变化的化合物,因此,除了单原子和同核分子等外,几乎所有的化合物在红外光区均有吸收。
9、在红外光谱图中,4000~1250 cm-1范围区域的峰是由基团的伸缩振动产生的,基团的特征吸收一般位于此范围,它是鉴定基团最有价值的区域,称为特征区,在1250~400 cm-1区域中,当分子结构稍有不同时,该区的吸收就有细微的不同,称为 指纹区 。
10、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中的核心部件是 Michelson干涉仪 ,它没有普通红外分光光度计中的色散元件。
与普通红外分光光度计相比,它的主要特点是扫描速度极快,适合仪器联用、分辨率高、 不需要分光,信号强,灵敏度高 、 精密度高,测定光谱范围宽 。
1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由分子中电子能级跃迁产生的,这种吸收光谱取决于被测化合物分子的性质。
12、在紫外和可见光区范围内,有机化合物的吸收光谱主要由σ→σ*、n→σ* 、π→π*和n→π*跃迁产生,其相对能量大小次序为:σ→σ*>n→σ*>π→π*>n→π* 。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考试题
一、解析题(每小题15分, 共计30分)1.根据该化合物的1H核磁共振图谱推测其结构, 写出推测依据和过程。
并根据不饱和度计算公式f=1+n4+1/2(n3-n1)计算某化合物C9H10O2的不饱和度。
(15分)答: 根据公式f=1+n4+1/2(n3-n1), 得到此化合物的不饱和度为1+9-(10-0)/2=5, 该化合物的1H核磁共振图谱中主要有三个峰, 所以推断此化合物主要有三种H质子, 由δ=7.38可以推断出此化合物含有苯环结构, 由δ=5.12可以推断出此化合物含有-CH2-O-, 由δ=2.11可以推断出此化合物含有-CO-CH33.分析下列X射线衍射图, 并根据scherrer公式计算(110)晶面的晶粒大小。
其中衍射角2θ为27.5度, 波长为0.154nm, 半峰宽为0.375。
答: 从XRD图可以看出的TiO2衍射峰非常尖锐, 且杂峰较少, 在27.28°, 35.58°, 41.26°, 54.66°和55.08°的位置出现明显特征峰, 分别对应的晶面为(110)、(101)、(111)、(211)和(220), 与PDF(#06-0416)卡片标准锐钛矿型TiO2的特征衍射峰吻合。
Scherrer公式: D=kλ/βcosθ其中, D为沿垂直于晶面(hkl)方向的晶粒直径, k为Scherrer常数(通常为0.89), λ为入射X射线波长(Cuka 波长为0.15406nm)。
晶粒直径为:β=0.375°=0.375*π/180=0.0065θ=27.5°/2=13.75°=13.75*π/180=0.24D=0.89*0.154/(0.0065*0.97)=21.75二、简述题(每小题8分, 共计40分)1.电子跃迁有哪些种类?哪些类型的跃迁可以在紫外光谱中得到反映?一般紫外光谱谱带中分为哪几种类型?答:(1)电子跃迁的种类有:n→σ*, n→π*, π→π*, σ→σ*。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复习版共73页文档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1923
Louis De Broglie指出:光、电子、质子均有
波、粒二象性,电子束可以代替光波成像
1926 H. Busch 提出“轴对称磁场对电子束起透镜
作用”
1932 德国Knollhe和Ruska制成第一台12 ×透射式
电镜
1940 英国剑桥大学制成第一台扫描式电镜
50年代末期起,我国也开始研制并生产电镜
品另一侧
波长极短,不能被人眼直接观察;但可使某种胶
片感光或荧光屏发光,从而转化为可供观察的信
息形式
波长λ与加速电压V 相关,电压恒定则波长也单纯
(有利于成像质量和分辨率的提高),故电镜的
影像无颜色可言,为单色图像
4.4 图像的质量
视场选择正确,图像清晰。
衬度——黑与白的对比程度,也称反差。
的最佳分辨率d = 0.39 μm/ 2 ≈0.2 μm
使用紫外光的荧光显微镜的分辨率可以更
高一点
电子束的波长极短(λ< 1 nm ),考虑到其
他制造技术和工艺的限制,电镜的分辨率
也可以达到d = 0.2 nm 以上
3.7电子束与固体样品的相互作用
结论:
二次电子:SEM;表面形貌;图像分辨率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复习知识点答案
一、名词解释1. 原子吸收灵敏度:也称特征浓度,在原子吸收法中,将能产生1%吸收率即得到0.0044的吸光度的某元素的浓度称为特征浓度。
计算公式:S=0.0044×C/A (ug/mL/1%)S——1%吸收灵敏度C——标准溶液浓度0.0044——为1%吸收的吸光度A——3次测得的吸光度读数均值2. 原子吸收检出限:是指能产生一个确证在试样中存在被测定组分的分析信号所需要的该组分的最小浓度或最小含量。
通常以产生空白溶液信号的标准偏差2~3倍时的测量讯号的浓度表示。
只有待测元素的存在量达到这一最低浓度或更高时,才有可能将有效分析信号和噪声信号可靠地区分开。
计算公式:D=c Kδ/A mD——元素的检出限ug/mL c——试液的浓度δ——空白溶液吸光度的标准偏差A m——试液的平均吸光度K——置信度常数,通常取2~3 3.荧光激发光谱:将激发光的光源分光,测定不同波长的激发光照射下所发射的荧光强度的变化,以I F—λ激发作图,便可得到荧光物质的激发光谱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利用某些物质分子能够吸收200 ~ 800 nm光谱区的辐射来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
这种分子吸收光谱源于价电子或分子轨道上电子的电子能级间跃迁,广泛用于无机和有机物质的定量测定,辅助定性分析(如配合IR)。
5.热重法:热重法(TG)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质量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TG基本原理:许多物质在加热过程中常伴随质量的变化,这种变化过程有助于研究晶体性质的变化,如熔化、蒸发、升华和吸附等物质的物理现象;也有助于研究物质的脱水、解离、氧化、还原等物质的化学现象。
热重分析通常可分为两类:动态(升温)和静态(恒温)。
检测质量的变化最常用的办法就是用热天平(图1),测量的原理有两种:变位法和零位法。
6.差热分析;差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差热分析曲线是描述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差(ΔT)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关系。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期末复习题
1:分析测试技术
答: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用现代分析测试仪器对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形态、形貌以及变化过程的技术和方法
2:晶体的性质
答:自限性(自范性):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形成几何多
面体的形状。
•结晶均一性:同一晶体的不同部分具有相同的性质。
•各向异性:晶体性质随方位不同而有差异的特性。
1.透射电镜主要由几大系统构成?
答:基本结构组成:电子照明系统,电子光学系统,观察记录系统,真空系统,电源系统
2.解释:点分辨率,晶格分辨率,衬度,明场像,暗场像
答:点分辨率:透射电镜刚能分清的两个独立颗粒的间隙或中心距离
晶格分辨率:当电子束射入样品后,通过样品的透射束和衍射束间存在位向差。由于透射和衍射束间的位相不同,通过动力学干涉在相平
4.获得衍射花样的几种方法。
答:(1)劳厄法:用连续X射线谱作为入射光源,单晶固定不动,入射线与各衍射面的夹角也固定不动,靠衍射面选择不同波长的X射线来满足布拉格方程
(2)旋转晶体法:旋转单晶法是用单色X射线照射单晶体,并且使晶体不断地旋转。即固定X射线的波长,不断改变θ角,使某些面网在一定的角度时,能满足布拉格方程,而产生衍射。
答:原子中的内层(如K层)电子被X射线辐射电离后在K层产生一个空位。外层(L层)电子填充K层孔穴时,会释放出一定的能量,当该能量以X射线辐射释放出来时就可以发射特征X射线荧光。
• 2. XRF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
答:定性分析:每一种元素都有其特定波长(或能量)的特征
X射线。通过测定试样中特征X射线的波长(或能量),便可确定试样中存在何种元素,即为X射线荧光光谱定性分析。
强的d值和相对强度数据,以及该物质对应的JCPDS卡片的顺序号
仪器分析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复习题
仪器分析/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复习题一选择题(其中第3、7、8、14、15小题为多重选择题,其余为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eer定律,浓度c与吸光度A之间的关系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B.Beer定律成立的必要条件是稀溶液,与是否单色光无关;C.%1E称比吸光系数,与吸光度A成正比,与溶液浓度c和吸收池厚度l成反比;1cmD.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波长处吸光系数不同,不同物质在同一的波长处吸光系数相同。
2.某有色溶液,当用1cm吸收池时,其透光率为T,若改用2cm吸收池,则透光率应为()。
A.2T;B.2lg T;C.T;D.T2。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受激分子从激发态的各个振动能级返回到基态时所发射的光为荧光;B.荧光发射波长大于荧光激发波长;C.磷光发射波长小于荧光激发波长;D.溶液中存在顺磁性物质可使荧光减弱。
4.用波长为320nm的入射光激发硫酸奎宁的稀硫酸溶液时将产生320nm的()。
A.荧光;B.磷光;C.Rayleigh光;D.Raman光。
5.有三种化合物:甲R-COCH2CH3、乙R-COCH=C(CH3)2、丙R-COCl,问其νC=O波数大小次序为()A.丙>甲>乙;B.乙>甲>丙;C.丙>乙>甲;D.甲>乙>丙。
6.同一分子中的某基团,其各振动形式的频率大小顺序为()A.γ>β>ν;B.ν>β>γ;C.β>ν>γ;D.β>γ>ν。
7.两组分在分配色谱柱上分离的原因是()。
A.结构上有差异;B.在固定液中的溶解度不同;C.相对校正因子不等;D.极性不同。
8.Van Deemter方程中,影响A项的主要因素是()。
A.固定相颗粒大小;B.载气流速;C.载气相对分子质量;D.柱填充的均匀程度。
9.衡量色谱柱选择性的指标是()。
A.理论塔板数;B.容量因子;C.相对保留值;D.分配系数。
10.在一定柱长条件下,某一组分色谱峰的宽度主要取决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的()。
A.保留值;B.扩散速率;C.分配系数;D.容量因子。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课后题
1、如何利用X射线进行物相的定性分析?(花样=图谱)任何一种结晶物质都具有特定的晶体结构。
在一定波长的X射线照射下,每种晶体物质都产生自己特有的衍射图谱。
每一种物质与它的衍射图谱都是一一对应的,不可能有两种物质给出完全相同的衍射图谱。
如果试样中存在两种以上不同结构的物质时,每种物质所特有的衍射图谱不变,多相试样的衍射图谱只是由它所含各物质的衍射图谱机械叠加而成。
在进行相分析时,为了便于对比和存贮,通常用面间距d和相对强度I的数据组代表衍射图谱。
这就是说:用d-I数据组作为定性相分析的基本判据。
其中又以d值为主要判据,I值为辅助判据。
定性相分析的方法,就是将由试样测得的d-I数据组(即衍射图谱)与已知结构物质的标准d-I数据组(即标准衍射图谱)进行对比,从而鉴定出试样中存在的物相。
这种标准d-I 数据卡称为PDF卡片。
2、X射线物相分析有何特点?(见PPT)3、利用X射线进行定性物相分析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见PPT,他说的那个“七条”,自己补充点)4、衍射条件:布拉格方程。
(见PPT)(1)场发射扫描电镜电子图像两种成像原理?(结合ppt补充)二次电子像和背散射电子像是最常用的两种成像模式。
二次电子像是用二次电子探头取出二次电子信号而成的样品表面形貌像,这是扫描电镜的最主要和最基本工作模式,它的分辨率高、图像立体感强。
背散射电子像是用背散射电子探头取出背散射电子信号而成的像,它的分辨率和像的质量虽不如二次电子像,立体感也差,但它可以得到样品中大致的成分分布值化、二值图滤波以及二值图运算。
(2)二次电子像与背散射电子像有什么区别?背散射电子是被样品中的原子核反弹回来的一部分入射电子,包括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弹性散射的电子远比非弹性散射的数量多.弹性散射电子来自样品表层几百纳米的深度范围,由于它的产额随样品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多,所以不仅可以用来分析形貌,还可以用来分析成分.二次电子在入射电子束的作用下,被轰击出来并离开样品表面的原子核外电子.它的能量比较小,一般只有在表层5-10纳米的深度范围才能发射出来,所以它对样品的表面十分敏感,能有效的显示样品表面形貌.但二次电子的产额与原子序数无关,就不能用于成分分析。
孟庆华老师现代分析测试技术,题目及答案整理
1、简述高效毛细管电泳色谱仪的主要组成部分,并画出结构示意图。
(15分)(每项3分)2、电渗流和电泳的概念电泳:在电解质溶液中,位于电场中的带电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以不同的速度向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方向迁移的现象。
电渗现象:当液体两端施加电压时,就会发生液体相对于固体表面的移动,这种液体相对于固体表面的移动的现象叫电渗现象。
物质离子在电场中差速迁移是电泳分离的基础。
电粒子的迁移速度=电泳+电渗流;两种速度的矢量和。
3、为什么质谱需要真空?(15分)①提供足够的平均自由程②提供无碰撞的离子轨道③减少粒子-分子反应④减少背景干扰⑤延长灯丝寿命⑥消除放电⑦增加灵敏度4、什么叫选择性检测(选择离子监测)选择离子监测(SIM)用于检测已知或目标化合物,比全扫描方式能得到更高的灵敏度。
这种数据采集的方式一般用在定量目标化合物之前,而且往往需要已知化合物的性质。
若几种目标化合物用同样的数据采集方式监测,那么可以同时测定几种离子.5、气质联用GC-MS获得主要信息样品总离子流色谱图或重建离子色谱图、每个组分的质谱图、每个质谱检索结果。
质量色谱图、三维色谱图;高分辨率质谱获得化合物的精确分子量和分子式。
6、液质联用与气质联用的区别:①气质联用仪(GC-MS):是最早商品化的联用仪器,适宜分析小分子、易挥发、热稳定、能气化的化合物;用电子轰击方式(EI)得到的谱图,可与标准谱库对比。
②液质联用(LC-MS):主要可解决如下几方面的问题:不挥发性化合物分析测定;极性化合物的分析测定;热不稳定化合物的分析测定;大分子量化合物(包括蛋白、多肽、多聚物等)的分析测定;没有商品化的谱库可对比查询,只能自己建库或自己解析谱图。
7、LC_MS两种接口的原理 (请比较ESI电喷雾电离源与APCI大气压化学电离源)(20分)电离机理:电喷雾采用离子蒸发,而APCI电离是高压放电发生了质子转移而生成[M+H]+或[M-H]-离子。
(4分)样品流速:APCI源可从0.2到2 ml/min;而电喷雾源允许流量相对较小,一般为0.2-1 ml/min. (4 断裂程度;APCI源的探头处于高温,对热不稳定的化合物就足以使其分解. (4灵敏度:通常认为电喷雾有利于分析极性大的小分子和生物大分子及其它分子量大的化合物,而APCI更适合于分析极性较小的化合物。
现代分析技术复习题答案
《现代分析技术》复习参考题,仅供参考!基本问题1 色谱分析的驱动力2 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的比较3 各分离方法的的特点4 一个有机发光分子的表征(摩尔质量小于2000)5 质谱分析为什么要在真空条件下进行6 根据红外、紫外、核磁共振谱、质谱解析有机分子的结构式。
7 现代电化学分析分析方法特点8 现代仪器分析的主要手段与特点9 磁共振条件10 极谱极大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2 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的比较拉曼光谱红外光谱相同点给定基团的红外吸收波数与拉曼位移完全相同,两者均在红外光区,都反映分子的结构信息产生机理电子云分布瞬间极化产生诱导偶极振动引起偶极矩或电荷分布变化入射光可见光红外光检测光可见光的散射红外光的吸收谱带范围 40-4000cm-1 400-4000cm-1 水可做溶剂不能作为溶剂样品测试装置玻璃毛细管做样品池不能用玻璃仪器制样固体样品可以直接测需要研磨制成溴化钾片红外光谱又叫做红外吸收光谱,它是红外光子与分子振动、转动的量子化能级共振产生吸收而产生的特征吸收光谱曲线。
要产生这一种效应,需要分子内部有一定的极性,也就是说存在分子内的电偶极矩。
在光子与分子相互作用时,通过电偶极矩跃迁发生了相互作用。
因此,那些没有极性的分子或者对称性的分子,因为不存在电偶极矩,基本上是没有红外吸收光谱效应的。
拉曼光谱一般也是发生在红外区,它不是吸收光谱,而是在入射光子与分子振动、转动量子化能级共振后以另外一个频率出射光子。
入射和出射光子的能量差等于参与相互作用的分子振动、转动跃迁能级。
与红外吸收光谱不同,拉曼光谱是一种阶数更高的光子——分子相互作用,要比红外吸收光谱的强度弱很多。
但是由于它产生的机理是电四极矩或者磁偶极矩跃迁,并不需要分子本身带有极性,因此特别适合那些没有极性的对称分子的检测。
相同点在于:对于一个给定的化学键,其红外吸收频率与拉曼位移相等,均代表第一振动能级的能量。
因此,对某一给定的化合物,某些峰的红外吸收波数和拉曼位移完全相同,红外吸收波数与拉曼位移均在红外光区,两者都反映分子的结构信息。
现代分析检测技术总复习共37页
现代分析检测技术总习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复习题教案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练习题一、判断题:1、色谱定量时,用峰高乘以半峰宽为峰面积,则半峰宽是指峰底宽度的一半。
()2、使用气相色谱仪在关机前应将汽化室温度降低至50℃以下,在关闭电源。
()3、氢焰检测器是一种通用型检测器,既能用于有机物分析,也能用于检测无机化合物。
()4、根据分离原理的不同,液相色谱可分为液固吸附色谱,液液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和凝胶色谱法四种类型。
()5、在色谱分离过程中,单位柱长内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次数越多,则相应的分离效果也越好。
()6、色谱外标法的准确性较高,但前提是仪器的稳定性高且操作重复性好。
()7、只要是试样中不存在的物质,均可选作内标法中的内标物。
()8、进样时进样阀手柄位于load位置时载样,位于inject位置时进样。
()9、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光源常用碘钨灯。
()10、红外光谱法最大的特点是其高度的特征性。
()二、选择题:1、人眼能感觉到的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
A.400 nm~760 nm C.200 nm~600 nmB.200 nm~400 nm D.360 nm~800 nm2、红外光谱法中的红外吸收带的波长位置与吸收谱带的强度,可以用来()。
A.鉴定未知物的结构组成或确定其化学基团及进行定量分析与纯度鉴定B.确定配位数C.研究化学位移D.研究溶剂效应3、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主要决定于()。
A.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B.分子的电子结构C.原子的电子结构D.原子的外层电子能级间跃迁4、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输出信号是()A.试样吸收与参比吸收之差B.试样λ1和λ2吸收之差C.试样在λ1和λ2吸收之和D.试样在λ1的吸收与参比在λ2的吸收之和5、原子吸收光谱产生的原因是()。
A.分子中电子能级跃迁B.转动能级跃迁C.振动能级跃迁D.原子最外层电子跃迁6、荧光分析法和磷光分析法的灵敏度比吸收光度法的灵敏度()。
A.高B.低C.相当D.不一定谁高谁低7、红外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检测器是()。
现代分析测试方法课后习题答案
现代分析测试方法课后习题答案现代分析测试方法课后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
分析测试方法是一种科学的手段,通过对样品进行分析和测试,来获取样品的相关信息。
2. 答案:C。
分析测试方法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医药研发等。
3. 答案:A。
光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测试方法,利用样品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散射或发射进行分析。
4. 答案:D。
质谱分析是一种通过对样品中的离子进行分析,来确定样品的组成和结构的方法。
5. 答案:B。
色谱分析是一种通过样品中物质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之间的分配行为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6. 答案:C。
电化学分析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原理进行分析的方法,包括电位法、电流法等。
7. 答案:A。
原子吸收光谱是一种通过样品中的原子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8. 答案:D。
核磁共振是一种通过样品中的核自旋与外加磁场相互作用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9. 答案:B。
质量分析仪是一种用于确定样品中各种组分的相对质量和相对丰度的仪器。
10. 答案:C。
光谱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样品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散射或发射的仪器。
二、填空题1. 答案: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是一种通过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某种物质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2. 答案: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是一种通过测量样品中某种物质的含量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3. 答案: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是一种通过测量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或峰面积,建立浓度与吸光度或峰面积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4. 答案:误差。
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5. 答案:灵敏度。
灵敏度是指分析方法对样品中某种物质的检测能力。
6. 答案:选择性。
选择性是指分析方法对样品中某种物质的识别和测定能力。
7. 答案:样品制备。
样品制备是指将原始样品进行处理,以适应分析测试方法的要求。
8. 答案:校正曲线。
校正曲线是一种通过测量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或峰面积,建立浓度与吸光度或峰面积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现代分析检测技术总复习
时测定多种元素,检出限较好。
第四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
二、定性分析
标准谱图:将其他元素的分析线标记在铁谱上,铁 谱起到标尺的作用。
第五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一、光源:空心阴极灯 • 构造:待测元素作阴极,钨棒作阳极,内充低压 惰性气体; 二、原子化器:决定被测定元素的灵敏度、准确度 • 火焰原子化器: • 石墨炉原子化器:石墨炉原子和法比火焰原子化 法的原子化程度高,所以试样用量少。 三、应用举例 • 水中的As的测定: AAS, 选择性好,灵敏度高, 操作简单。
第三章光学分析法引论
三、单色器:计算
例题2:某有一每毫米1200 条刻线的光栅,其宽度
为5 cm,在一级光谱中,该光栅的分辨率为多少? 要将一级光谱中742.2 nm和742.4 nm两条光谱 线分开,则需多少刻线的光栅?
R = nN = 1×(5×10×1200) = 60,000
N = R’/n = 3711/1 = 3711 条
吸收过程中,吸收物质互相不发生作用。
第六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三、朗伯比尔定律 溶液浓度对beer定律的影响: • Beer定律的假定:所有的吸光质点之间不发生 相互作用; • 假定只有在稀溶液(C < 10-2mol/L)时才基本符 合。当溶液浓度C>10-2 mol/L 时,吸光质点间可能 发生缔合等相互作用,直接影响了对光的吸收。
第八章 红外光谱法
一、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的基本依据是什么?简要叙 述红外定性分析的过程。 • 基本依据:红外对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具有鲜明的 特征性,因为每一化合物都有特征的红外光谱, 光谱带的数目、位置、形状、强度均随化合物及 其聚集态的不同而不同。 • 定性分析的过程:(1) 试样的分离和精制;(2) 了 解试样有关的资料;(3) 谱图解析;(4) 与标准谱 图对照;(5) 联机检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 原子吸收灵敏度:也称特征浓度,在原子吸收法中,将能产生1%吸收率即得到0.0044的吸光度的某元素的浓度称为特征浓度。
计算公式: S=0.0044×C/A (ug/mL/1%)S——1%吸收灵敏度 C——标准溶液浓度 0.0044——为1%吸收的吸光度A——3次测得的吸光度读数均值2. 原子吸收检出限:是指能产生一个确证在试样中存在被测定组分的分析信号所需要的该组分的最小浓度或最小含量。
通常以产生空白溶液信号的标准偏差2~3倍时的测量讯号的浓度表示。
只有待测元素的存在量达到这一最低浓度或更高时,才有可能将有效分析信号和噪声信号可靠地区分开。
计算公式: D=c Kδ/A mD——元素的检出限ug/mL c——试液的浓度δ——空白溶液吸光度的标准偏差 A m——试液的平均吸光度 K——置信度常数,通常取2~3 3.荧光激发光谱:将激发光的光源分光,测定不同波长的激发光照射下所发射的荧光强度的变化,以I F—λ激发作图,便可得到荧光物质的激发光谱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利用某些物质分子能够吸收200 ~ 800 nm光谱区的辐射来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
这种分子吸收光谱源于价电子或分子轨道上电子的电子能级间跃迁,广泛用于无机和有机物质的定量测定,辅助定性分析(如配合IR)。
5.热重法:热重法(TG)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质量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TG基本原理:许多物质在加热过程中常伴随质量的变化,这种变化过程有助于研究晶体性质的变化,如熔化、蒸发、升华和吸附等物质的物理现象;也有助于研究物质的脱水、解离、氧化、还原等物质的化学现象。
热重分析通常可分为两类:动态(升温)和静态(恒温)。
检测质量的变化最常用的办法就是用热天平(图1),测量的原理有两种:变位法和零位法。
6.差热分析;差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差热分析曲线是描述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差(ΔT)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关系。
在DAT试验中,样品温度的变化是由于相转变或反应的吸热或放热效应引起的。
如:相转变,熔化,结晶结构的转变,沸腾,升华,蒸发,脱氢反应,断裂或分解反应,氧化或还原反应,晶格结构的破坏和其它化学反应。
一般说来,相转变、脱氢还原和一些分解反应产生吸热效应;而结晶、氧化和一些分解反应产生放热效应。
7.红外光谱:红外光谱又称分子振动转动光谱,属分子吸收光谱。
样品受到频率连续变化的红外光照射时,分子吸收其中一些频率的辐射,导致分子振动或转动引起偶极矩的净变化,使振-转能级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相应于这些区域的透射光强度减弱,记录经过样品的光透过率T%对波数或波长的曲线,即红外光谱。
8.拉曼散射:当一束激发光的光子与作为散射中心的分子发生相互作用时,存在很微量的光子不仅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而且也改变了光波的频率,这种散射称为拉曼散射。
其散射光的强度约占总散射光强度的10-6~10-10。
9.瑞利散射:当一束激发光的光子与作为散射中心的分子发生相互作用时,大部分光子仅是改变了方向,发生散射,而光的频率仍与激发光源一致,这种散射称为瑞利散射。
10.连续X射线:当高速运动的电子击靶时,电子穿过靶材原子核附近的强电场时被减速。
电子所减少的能量(△E)转为所发射X射线光子能量(hν),即hν=△E。
这种过程是一种量子过程。
由于击靶的电子数目极多,击靶时间不同、穿透的深浅不同、损失的动能不等,因此,由电子动能转换为X射线光子的能量有多有少,产生的X射线频率也有高有低,从而形成一系列不同频率、不同波长的X射线,构成了连续谱。
11.特征X射线:在电子轰击阳极的过程中,当某个具有足够能量的电子将阳极靶原子的内层电子击出时,于是在低能级上出现空位,系统能量升高,处于不稳定激发态。
较高能级上的电子向低能级上的空位跃迁,并以光子的形式辐射出标识X射线谱。
特征X射线的频率和能量由电子跃迁前后的电子能级(E1和E2)决定,即hν=E2-E1标识X射线谱的频率和波长只取决于阳极靶物质的原子能级结构,是物质的固有特性13.相干散射:当入射X射线光子与原子中束缚较紧的电子发生弹性碰撞时,X射线光子的能量不足以使电子摆脱束缚,电子的散射线波长与入射线波长相同,有确定的相位关系。
这种散射称相干散射或汤姆逊(Thomson)散射。
14.非相干散射:当入射X射线光子与原子中束缚较弱的电子(如外层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时,光子消耗一部分能量作为电子的动能,于是电子被撞出原子之外,同时发出波长变长、能量降低的非相干散射或康普顿(Compton)散射二、填空1.在色谱分析中,分配系数是指一定温度、压力下,组分分配达到平衡时,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浓度比。
2. 在GC法中,为改善宽沸程样品的分离,常采用程序升温的方法;在HPLC中,为了改善组分性质差异较大样品的分离,常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
3.高效液相色谱仪主要由高压泵、输液系统、色谱柱检测器组成。
4. 用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称为气相色谱法,用液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称为液相色谱法,固定相为固体吸附剂的气相色谱法称为气固色谱法,固定相为液体的气相色谱法称为气液色谱法。
5. 在色谱柱中固定液的选择可根据固定液与被测组分的极性来选择。
根据相似相溶原则:非极性样品选非极性固定液,极性组分先出峰;极性样品选极性固定液,非极性组分先出峰;非极性与极性混合样品选极性固定液,非极性组分先出峰。
6.按照原子化方式分类,原子吸收光谱仪可分为火焰和非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
7. 原子吸收光谱仪一般由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和检测系统四部分组成。
8.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火焰可分为化学计量火焰、富燃火焰、贫燃火焰三大类。
9.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和内标法。
10. 原子吸收线变宽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宽度、多普勒变宽、压力变宽、自吸变宽、场致变宽等。
11.在你所学的现代测试分析方法中原子吸收分析法和X射线荧光谱分析法可以测质的成份;红外分析法、紫外可见分析法、拉曼分析法等可以测物质的结构12.获得晶体衍射花样的三种基本方法有劳埃法、旋转晶体法、粉末法。
13.在分子振动过程中,化学键或基团的偶极矩不发生变化,就不吸收红外光。
14.氢键效应使OH伸缩振动谱带向低波数方向移动。
15.拉曼散射线的频率位移△υ只与散射分子极化率有关。
16.引起荧光猝灭的物质,称为猝灭剂,如卤素离子、重金属离子、氧分子、硝基化合物、重氮化合物、羰基化合物等吸电子极性物质。
17.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可见光一般用钨灯灯作为光源产生。
18.紫外-可见和荧光分析所用的液体试样池需用低吸光和发光材料,常用石英池。
三、简答题1.在分子的红外光谱实验中, 并非每一种振动都能产生一种红外吸收带,常常是实际吸收带比预期的要少得多,其原因是什么?实际上在绝大多数化合物的吸收光谱图上出现的基频吸收带数目往往小于理论上计算的振动自由度。
原因主要有:存在非活性振动:例如CO2分子的对称伸缩振动(1388cm-1)使它的两个键的偶极矩方向相反大小相等,正负电中心重合,没有出现分子偶极矩的变化,所以不产生红外吸收带。
简并:不同振动形式有相同的振动频率,如CO2分子的面内和面外弯曲振动因频率完全相同而发生简并,故在其红外光谱中只能看到一个667cm-1的吸收谱带。
仪器分辨率不高:难以分辨那些频率十分接近和强度很弱的吸收峰,或有的吸收峰不在仪器检测范围之内。
2.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是什么?举例说明。
在红外光谱中,只有当光辐射频率(v L )等于分子振动量子数的差值(△υ)与分子振动频率(v)的乘积时,分子才能吸收光辐射,产生吸收光谱。
νυν⋅∆=L 即 ,△υ=1,2,3...1)辐射光子具有的能量与发生振动跃迁所需的跃迁能量相等2)辐射与物质之间有耦合作用3. 红外光谱法对试样的要求有哪些?(1)试样应该是单一组份的纯物质,纯度应>98%或符合商业规格才便于与纯物质的标准光谱进行对照。
多组份试样应在测定前尽量预先用分馏、萃取、重结晶或色谱法进行分离提纯,否则各组份光谱相互重叠,难于判断。
(2)试样中不应含有游离水。
水本身有红外吸收,会严重干扰样品谱,而且会侵蚀吸收池的盐窗。
(3)试样的浓度和测试厚度应选择适当,以使光谱图中的大多数吸收峰的透射比处于10%~80%范围内。
4.何谓基频区?它有什么特点和用途?基频区就是基团由基态向第一振动能级跃迁所吸收的红外光的频率区。
是大的特点就是具有特殊性。
复杂分子中存在许多原子基团,各个原子基团在分子被激发后,都会产生特征的振动。
只要掌握了各种基团的振动频率及其位移规律,就可应用红外来检定化合物中存在的基团及其在分子中的相对位置。
5.为何拉曼位移中反stokes 线比stokes 线弱?stokes 线处于基态的分与光子发生非弹性碰撞而产生的。
反stokes 线是分子处于激发态与光子发生非弹性碰撞产生的。
反stokes线与stokes线与入射光频率之差为拉曼位移。
由于分子大多数处于基态,测量得到的stokes比反stokes线强,所以用stokes研究拉曼位移。
6.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什么是化学干扰?化学干扰是指由于在样品溶液中或气相中被测元素与其他组分之间的化学作用而影响被测元素在原子化器内的化学行为,包括化合物的形成、解离、原子化,从而引起被测元素原子化效率降低或挥发损失的效应。
(1)被测元素与其他组分形成热力学上更稳定的化合物;被测元素与其他组分形成热力学上更稳定的化合物,是引起化学干扰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原子化效率降低。
例如:在空气—乙炔焰中,磷酸根、硫酸根和硅酸根对测定钙和其他碱土金属的干扰是典型的离子。
磷酸根与钙形成了比氯化钙更稳定的磷酸钙,使钙更难原子化,随着磷酸根、硫酸更浓度的增大,钙的原子吸收信号下降。
(2)生成难熔氧化物生成难熔氧化物是引起化学干扰的重要原因之一。
难熔氧化物的形成是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中常见的一种现象。
例如:在空气—乙炔焰中,Si,Al,B,Ti,Zr,Hf,V,Nb和Ta和稀土元素生成难解离的高稳定性氧化物。
(3)在石墨表面生成难解离碳化物易形成难熔氧化物的元素如B,Si,Zr,Hf,V,Nb和La等,在石墨表面液容易形成非常稳定的碳化物,这是引起原子化效率极低与产生严重记忆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
(4)被测元素形成易挥发化合物引起挥发损失例如: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氯化物干扰是一个严重问题,挥发性—氯化物的形成是引起氯化物干扰的原因。
(5)难挥发基体吸留或包裹被测元素难挥发基体吸留或包裹被测元素,阻止被测元素原子化,引起原子吸收强度降低。
例如:大量难熔氧化锶或锶的混晶包裹微量铁阻碍了铁的原子化,导致了锶对FAAS测定铁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