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下文言文复习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理解性默写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理解性默写(一)鱼我所欲也(孟子)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告诉我们,当面临“生”和“义”的选择时,正确的做法是“舍生而取义者也”。
2.3.《鱼我所欲也》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鱼我所欲也》中点明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鱼我所欲也》中,用“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强调“生命”固然重要,但若遇到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如“义”),我是不会苟且偷生的。
6.《鱼我所欲也》中用“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两句来表明对待“万钟”的标准与态度。
7.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说高远的心灵境界并非贤德之人所独有,只是贤德之人能够一直保持这种心境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加焉丧耳。
8.《鱼我所欲也》中,孟子阐述仁人志士不肯苟且偷生、不肯逃避死亡的原因的两句是: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9.《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0.《鱼我所欲也》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1.《鱼我所欲也》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12.《鱼我所欲也》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3.当面临生和义的选择时,孟子以《鱼我所欲也》中“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来表明态度。
14.《鱼我所欲也》中的“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表明背信弃义换来的高官厚禄不值一文。
15.《鱼我所欲也》中的“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是孟子在讲述了“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后,发出的豪言壮语。
(二)曹刿论战1.春秋时期,鲁与齐交战,起初鲁庄公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被曹刿阻止了,曹刿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战胜了齐军,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
部编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之古诗文阅读(含答案)
部编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之古诗文阅读(含答案)古诗文阅读一、古诗阅读(30 分)(一)(6 分)金陵驿二首①(其一)[ 宋] 文天祥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释】这首诗是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被俘后,次年押赴元都燕京(今北京)途经金陵时所作。
本诗与《过零丁洋》表达的感情和表现手法有什么异同,请结合两诗的尾联简要分析。
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6 分)吴宫怀古[ 唐] 陆龟蒙香径①长洲②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释注】①香径:指春秋时吴国馆娃宫美人采香处。
故址在今苏州香山旁。
②长洲:即长洲苑,吴王游猎之处。
在今苏州西南、太湖北。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 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同为怀古诗,两首诗歌抒发了不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三)(6 分)春晚[ 南宋] 范成大荒园萧瑟懒追随,舞燕啼莺各自私①。
窗下日长多得睡,樽前花老不供诗。
吾衰久矣双蓬鬓,归去来兮一钓丝。
想见篱东春涨动,小舟无伴柳丝垂。
注释】①各自私:这里是说燕子、黄莺不管人的心情而只顾自家欢乐这首诗的尾联既用典、又是借景抒情,历来为人称道,请你赏析此联的妙处。
(6 分)(四)(6 分)①漫成[ 唐] 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②静,船尾跳鱼拨剌③鸣。
[ 注释] ①漫成:随手写成。
本诗写于安史之乱后,杜甫当时寄寓四川。
②联拳:鹭鸶在睡觉时缩起一只脚,如握拳。
多只鹭鸶宿成团,其状如联拳。
③拨剌:鱼尾拨水声。
1. 诗歌着力刻画一个“静”字,其中“ ”句,以动破静,愈见其静;以声破静,愈见其静。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中考语文总复习——部编版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九年级语文文言文梳理(一)《岳阳楼记》【主旨归纳】这篇记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所产生的不同情感,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也借以劝勉滕子京。
【写作特色】(1)剪裁繁简得当作者胸有全局,布局统一,把文章的重心放在说理申志上,因而写巴陵胜状只用几笔带过,惜墨如金。
用“前人之述备矣”一句加以总结,文辞不过于铺张,枝蔓不旁逸斜出。
两类登楼者的所见所感,虽纵情铺叙,泼墨如注,实用贬抑之笔,目的是反衬下文的“古仁人之心”,抑此而扬彼。
详略得当,则中心突出,不致因平均用墨而湮没主旨,又不致因轻重倒置而喧宾夺主。
(2)结构层层深入由事入景,由景生情,由情化理,在对湖景的描绘后,涌起情感的波澜;在情感的前浪中,再卷起议论的后浪。
最后归结到作者的人生观,规勉老友,激励自己,警策后人(3)文字整齐对称本文大量使用赋体,四字句如珠走玉盘。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浮光跃金,静影沉壁”,工于对仗。
“明”“惊”“顷”“青”等,合辙押韵,增强了文章的韵律感,读来舌端润畅,听来耳中清晰。
【问题探究】1、朗读课文第3、4段,结合具体语句谈一谈它们各自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心境。
第3段写阴雨连绵不断时迁客骚人在登临岳阳楼时所见到的萧条景象,蕴含着迁客骚人由阴雨天气、悲凉气氛而生发的悲伤之情。
第4段写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登临岳阳楼时所见到的明丽景色,蕴含着迁客骚人因天气美好、景色明丽而产生的愉悦之情。
2、这篇课文中的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
文章第2段概述岳阳楼的风光以及第3、4两段分别写阴雨天气和睛好天气登楼所见的景色属于写景,紧跟着写景抒发了迁客骚人在这两种情形下登楼的感受属于抒情,可谓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第5段是抒情兼有议论,抒发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含答案)
《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梳理一、文学常识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此书与《大学》、《论语》、《中庸》合称为“四书”。
我们还学过他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词语积累1.通假字。
①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②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③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通“德”,思惠,这里是“感激”之意)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2.一词多义(1)于①所欲有甚于生者(介词,比)②万钟于我何加焉(介词,对于)而①蹴尔而与之(连词,表修饰,可不译)②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却,可是)为①乡为身死而不受(介词,为了)②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动词,接受)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动词,做、采用)3.词类活用患①故患有所不辟也(动词作名词,祸患,灾难)4.古今异义①一豆羹古义: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今义:豆子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古义:一种量器。
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③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义:益处今义:增加三、重点词语解释1.鱼我所欲也2.二者不可得兼(兼:同时)3.故不为苟得也(苟得:苟且取得)4.故患有所不辟也(患: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5.行道之人弗受(弗:不)6.乞人不屑也(不屑:因轻视而不可接受)8.妻妾之奉(奉:侍奉)9.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假如,假使)10.贤者能勿丧耳(丧:丢掉)11.蹴尔而与之(蹴:用脚踢)12.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有什么益处,加:益处)13.是亦不可以已乎(已:停止,放弃)14.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本来的思想,天性)15.一箪食(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16.一豆羹(豆:古代盛饭或其他食品的器皿)17.所恶有甚于死者(恶:厌恶)18.舍生而取义者也(义:正义)1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形容位高厚禄)20.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激)四、理解性默写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部编版初中文言文篇目整理(含九下)带翻译
《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太傅在一个冬雪纷飞的日子里,把子侄们辈的人聚集在一起,跟他们一起谈论诗文。
不一会儿,雪下得大了,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而起。
”谢太傅听了开心的大笑起来。
她(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
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
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
”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
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
”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论语十二章翻译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总复习【有答案】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总复习【有答案】9.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故患有所不辟.也辟:同“避”,躲避B.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同“辨”,辨别C.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自己的心D.是亦不可以已.乎已:停止,放弃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所恶有甚于死者.卿今者.才略B.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C.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思而.不学则殆D.万钟于我何加焉.且焉.置土石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节选自《孟子》,《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B.作者先用“舍鱼而取熊掌”的生活常理为喻,引出“舍生而取义”的论点。
C.文章第一段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指出“本心”人皆有之。
D.孟子的文章善用排比,富于文采和气势,本文的第二段就体现了这一语言特点。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一豆.羹豆: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B.妻妾之奉.奉:奉承C.死亦我所恶.恶:讨厌,憎恨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同“欤”,语气词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所欲有甚于.生者困于.心B.故不为.苟得也天下为.公C.呼尔而.与之面山而.居D.弗得则.死入则.无法家拂士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汇总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汇总一、诗词名句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5.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6.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8.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9.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0.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2.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秋瑾《满江红》)13.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秋瑾《满江红》)14.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秋瑾《满江红》)15.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秋瑾《满江红》)16.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苏轼《定风波》)17.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18.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19.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20.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21.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22.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综合知识复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综合知识复习题(附答案)一、书写及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1、我看见父亲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lán lǚ的年老水手走去。
二、名言名句默写(8分)2、依据相关课文,将下面诗文中的名言名句补充完整。
(每小题2分)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③此中有真意,。
④八月湖水平,。
三、语段修改(6分)3.下面一段文字在许多方面存在问题,请按要求完成。
如何解决汉江的污染问题是我省环保工作的当务之急。
①湖北省环保局早就要求沿江企业必须限期在一个月之内停止向汉江排放污水。
②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
③以至环保工作、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①句有一处语意重复,应该删去的词语是:②句有一处语序排列不当,请修改:③句是一个病句,修改为:四、课内文言文阅读(7分)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4.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3分)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B先天下之忧而忧先:C微斯人微:5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6、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怎样的心态?(用原句答)(2分)五、课文自主解读(7分)7、《故乡》回忆了“我”儿时的故乡,描绘了现实的故乡,也展望了理想的故乡。
请依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理想中的故乡是怎样的?对此抱有怎样的态度?六、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 罴①说鹿畏豹,豹畏虎,虎畏罴。
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
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寂寂持弓矢罂火②而即之山。
为鹿鸣以感其类,伺其至,发火而射之。
豹闻其鹿也,趋而至。
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
豹走而虎至。
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
手打版部编九上九下《岳阳楼记》《鱼我所欲也》等文言文知识点复习
岳阳楼记1.“古仁人”与“迁客骚人”有什么不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情怀?“迁客骚人”因景物的不同而或喜或悲,而“古仁人”则是“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体现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为国家忧虑,为生民立命的超越了个人的政治理想。
2.古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是“忧”,迁客骚人“感极而悲”也是“忧”。
他们“忧”的各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语句简要阐述“先天下之忧而忧”,“忧”的是国民,是国家大事;“感极而悲”,“忧”的是个人的得失,环境的变迁。
3.“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人”指什么人?这一句子所运用的句式,对表达坐着的思想起什么作用?“斯人”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句子运用感叹和反问句式,强烈表达了作者想与“斯人”同道的理想和愿望。
4.本文主要表达作者的旷达情怀和政治抱负,为什么还要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洞庭湖在不同天气下的景色变式提问:本文标题是《岳阳楼记》,内容上却大量描写洞庭湖的景色,试分析作者的用意。
先描写洞庭湖的景色,是为了突出迁客骚人在不同景色下的悲喜心情,与下文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下文表达作者的政治抱负做铺垫。
5.《岳阳楼记》中有一些短语已经变成了成语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②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③浩浩汤汤: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④百废俱兴:被废弃的事业又都兴办起来⑤心旷神怡: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⑥气象万千:形容景象和事物多种多样,富于变化,非常壮观。
6.第二段作者写景物变换的用意是什么?以岳阳楼的“气象万千”引发迁客骚人的种种览物之情醉翁亭记1.课文中的“若夫”“至于”“已而”有什么作用?这三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若夫”近乎“像那”,“至于”相当于“说到”,“已而”相当于“不久”,这些词语位于段首,或是句首语气词,或是时间副词,有承接上文而引出另一层意思的作用这三段按照时间顺序,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时之景,主要采用了从早到晚,从春到冬的时间顺序;第三段是按照滁人游,太守宴,太守醉的时间顺序;第四段写太守归,是按照太守归,禽鸟乐,游人乐,太守乐的时间顺序。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
1.《公输》选自《墨子·公输》,作者是春秋末战国初思想家、学者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著有《墨子》一书,墨子博学多才,擅长工巧和制作,曾制成“木鸢”,三日三夜飞翔不下。
还长于守城技术,其后学总结其经验为《城守》二十一篇。
还在名辩说方面有所成就,成为战国名辩思潮的祖源之一。
《公输》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叙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表现出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的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和楚王的阴险狡诈,从而说明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
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
这个道理,不仅在历史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
A 字音:郢[yǐng] 犀兕[xīsì] 鼋鼍[yuán tuó] 鲋[fù]鱼文梓[zǐ] 楩[pián]楠长[pián]木B 词语:“说”通“悦”:高兴。
例句:公输盘不悦。
“圉”通“御”:抵御。
例句:子墨子之守圉。
“距”通“拒”:抵抗。
例句:子墨子九距之。
“诎”通“屈”:理屈。
例句:公输盘诎。
“舍”通“捨”:放弃。
例句:舍其轩。
[zheng]:直言劝告。
“争”通“挣”古今异义:①文:刺花纹,彩饰,文轩;今常指字或文章等。
②方:方圆,方圆千里;今为一种平面几何图形。
一词多义:①为:替。
例句: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与“焉”合用,表示疑问语气。
例句:夫子何命焉为?是。
例句:必为有窃疾矣。
制造。
例句: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当作。
例句:以牒为械。
②见:动词,会见。
例句: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动词,引见。
例句:胡不见我于王动词,入见。
例句:于是见公输盘。
③类:动词,类推,例:不知可谓知类;名词,种类,为与此同类。
C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倒装句:何罪之有?(宾语前置,“之”为结构助词,应为“有何罪”译文:有什么罪呢?)翻译:①夫子何命焉为?译:先生有什么请教呢?②胡不已乎?译:为什么不停止呢?③胡不见我于王?译: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④此为何若人?译:这是什么样的人呢?2.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公孙丑下》,作者是战国时的思想家孟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 古诗文名句默写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名句默写专项练习题知识点一古诗名句(一)记忆性默写1.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______________,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6.持节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7.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8.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9.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0.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1.为篱下黄花开遍,______________。
(秋瑾《满江红》)12.四面歌残终破楚,______________。
(秋瑾《满江红》)13.______________?英雄末路当磨折。
(秋瑾《满江红》)14.______________?青衫湿!(秋瑾《满江红》)15.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
(苏轼《定风波》)16.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
(苏轼《定风波》)17.______________,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轼《定风波》)18.______________,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期末专题复习10文言文阅读讲练课件——湖北省黄石市九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1)曹沫者,鲁【人也解,以析勇力】事过鲁庄:公。经过。
未上,会湖南茶寇剽④庐陵,声摇旁郡,人心震慑。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 C.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 友正回答说:“我想要借白色的绢学习书法罢了。
C.窃伤计之不详也 伤:担忧
(节选自《B后.汉书郡·寇从恂列众传》/请) 以九龄/主之门人多不悦
旧有义社以备寇,郡从众请以九龄主之门人多不悦。
”⑥于和是 而回不C家同,:.跟和郡从睦父地从亲相兄处众长,/更但请加不以努随力便九地附讲和龄学。主。 之门人/多不悦
今天下初定,国信未宣,使君建节②衔命,以临四方,郡国莫不延颈倾耳,望风归命。
11.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张友正从小学习书法,并专心练习。为了购买纸张,他卖掉了价值三百万 钱的别馆。 B.张友正搬离旧居,与染工为邻,是因为染坊里有染过的绢,可以用来练习 书法。 C.苏子瞻应邀到友正家吃饭,看到长案上放置着笔墨纸等,而饭菜放在旁边, 大笑起来。 D.友正、子瞻二人每饮一巡酒,就展开纸张,进行书法创作,酒喝完了,纸 也用完了。 【解析】结合“吾欲假其素绢学书耳”“凡有欲染皂者,先假之”可知,友正 要的绢是白色的绢,他是在染工打算染成黑色的白绢上练习书法,故B项错误。
过的了陆很长九一段龄时主间,持听说防新御来的盗博士寇学的习黄义老学社说,,不这遵循个礼明法,智他感的慨安叹息排说:当“即这不得是我到乐陆意学九的啊龄。所有门人弟子的
C.窃伤计之不详也 伤:担忧
部编版语文九下必背古诗文
部编版九下语文必背古诗文(译文完整版)【第三单元】文言文(一)主题:家国之思鱼我所欲也《孟子》【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灾祸我也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办法什么不可以做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课件(三)
4.说说短文所蕴含的道理。 ①重视民生,以天下为重。②力戒奢侈,节俭为本。③克己律己,以身 垂范。④正家风,严家教。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赵轨,河南洛阳人也。父肃,魏廷尉卿。轨少好学,有行检①。周蔡
王引为记室,以清苦闻。迁卫州治中。高祖受禅②,转齐州别驾,有能名。 其东邻有桑,葚落其家,轨遣人悉拾还其主,诫其诸子曰:“吾非以此 求名,不愿侵人。汝等宜以为诫。”在州四年,考绩连最。持节使者郃阳 公梁子恭状上,高祖嘉之,赐物三百段,米三百石,征轨入朝。父老相 送者各挥涕曰:“别驾在官,水火不与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公 清若水,请酌一杯水奉饯。”轨受而饮之。既至京师,授原州总管司马。
(2)原州人吏闻之,莫不改操。 原州的百姓和官吏听说这件事后,没有人不改变(原来的)操守。
4.请简要概括赵轨“有行检”的两个具体事例,每个事例不超过 10 个 字。 ①将桑葚送还主人。②赔偿百姓的禾苗。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秦攻赵,赵使平原君赵胜求救于楚。得十九人偕从,无以满二十。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燕地.方.二千余里
( 土地方圆 )
(2)足.食于民矣
( 足够 )
(3)秦再.胜而赵三胜
( 两次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A.大王知其所.以.然乎 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以.赵之为蔽于南也 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限两处) 夫 贤 士 之 处 世 也/譬 若 锥 之 处 囊 中/其 末 立 见。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得.十九人偕从
(完整版)部编版初中文言文篇目整理(含九下)带翻译
《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太傅在一个冬雪纷飞的日子里,把子侄们辈的人聚集在一起,跟他们一起谈论诗文。
不一会儿,雪下得大了,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而起。
”谢太傅听了开心的大笑起来。
她(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
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
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
”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
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
”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论语十二章翻译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全册古诗文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说明文言文翻译来自于部编版教师教学用书里的“参考译文”。
9鱼我所欲也(《孟子》)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
3、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4、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6、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7、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8、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9、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
10、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
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踩过给别人吃,乞与也不愿意接受。
11、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a t i me an dA l ltg sih ei r be i ng ar eg oo df o rs om et h in ga《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学常识。
1、宋濂,字,号,朝文学家。
有《宋学士文集》。
2、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别。
本文是一篇。
它是性质的文体,内容多是。
二、解释下列加线字词。
1、余幼时即嗜学2、非天质之卑3、假借于藏书之家4、弗之怠5、走送之6、稍逾约7、既加冠 8、裘葛之遗9、又患无硕师名人 10、无冻馁之患11、无从致书 12、德隆望尊13、先达。
14、门人弟子填其室15、礼愈至。
16、稍降辞色。
17、援疑质理。
18、或遇其叱咄。
19、出一言以复。
20、假诸人。
21、负箧曳屣。
22、皲裂。
23、俟其欣悦。
24、卒获有所闻。
25、持汤。
26、四支僵劲不能动。
27、以衾拥覆。
28、言和而色夷。
29、寓逆旅,。
30腰白玉之环。
31、主人日。
32、右备容臭。
33、烨然若神人。
34、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35、撰长书以为贽。
三、翻译下列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3、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4、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5、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
7、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9、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10、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1、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2、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其他人之过哉?四、文意理解1、文中从哪些方面叙述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答:2、全文的主旨句是什么?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答:3、本文为更好的达到启迪,鼓励和教育青年人立志勤学的目的,成功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种写法的作用。
答:4、从宋濂身上我们学到些什么?《曹刿论战》(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又何间焉()望其旗靡()小惠未遍()下视其辙()遂逐齐师()肉食者鄙()牺牲玉帛()肉食者谋之()齐师败绩()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神弗福也()公将鼓之()公将驰之()牺牲玉帛()忠之属也()再而衰()必以情:()(二)文学史常识《曹刿论战》选自_________________,这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体史书,叙述的是_____时期各国的重要史实,相传为鲁国史官______根据鲁国国史《春秋》所编,故文中称齐军攻打鲁国为“_____________”。
(三)翻译句子(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h i ng ae a n dA l lt h in gs inh ei rg ar eg oo df o rs om et(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4)小信未孚,神弗福也(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6)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7)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8)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四)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曹刿的“远谋”具体表现在:战前:战时:战后:2、文中写鲁庄公的“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曹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用自己的话概括):(1)(2)(3)3、齐鲁长勺之战,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原因是什么?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曹刿的认识。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词语解释:①邹忌修八尺有余()②王之蔽甚矣( )③臣诚知不如徐公美()④今齐地方千里()⑤邹忌讽齐王纳谏()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⑦朝服衣冠()⑧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⑨时时而间进()⑩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⑾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⑿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⒀皆以美于徐公()⒁期年之后()⒂皆朝于齐()(1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二、翻译句子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②由此观之,王之敝甚矣。
③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④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⑤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⑥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⑦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⑧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四、文章内容理解1、邹忌是如何得出“王之弊甚矣”这一结论的?他劝谏齐王的策略,高明在哪里?(2分)2、邹忌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没有得意忘形,还能保持清醒的判断,最后承认自己“弗如远甚”,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
我们应该从邹忌身上学到些什么呢?探究文意,说说你的认识。
(4分)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和齐王,你更欣赏哪一位(2分)4、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这样的启示?一、解释句中加点词:1、中道崩殂()2、益州疲弊()3、不懈于内()4、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5、忠志之士()6、追先帝之殊遇()()7、开张圣听()8、以光先帝()9、恢弘志士之气()10、妄自菲薄()11、引喻失义()12、以塞忠谏之路()13、陟罚臧否()14、作奸犯科()15、宜付有司论其刑赏()()16、以昭陛下平明之理()()()17、不宜偏私()18、此皆良实()19、志虑忠纯()20、是以先帝()21、简拔以遗陛下()()22、愚以为()23、悉以咨之()24、裨补阙漏()()25、性行淑均()()26、晓畅军事()27、是以众议举宠为督()28、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29、此后汉所以倾颓也()()30、叹息痛恨于桓灵也()31、贞良死节()32、躬耕于南阳()33、不求闻达()34、先帝不以臣卑鄙()35、猥自枉屈()()36、由是感激()37、遂许先帝以驱驰()38、后值倾覆()()39、尔来()40、寄臣以大事()41、夙夜忧叹()42、以伤先帝之明()43、深入不毛()44、庶竭驽钝()()45、攘除奸凶()()46、斟酌损益()47、责攸之、袆、允等之慢()48、以彰其咎()()50、咨诹善道()51、察纳雅言()52、临表涕零()三、理解性背诵:(2)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3)“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与《出师表》中的“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4)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5)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6)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7)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8)简述“三顾茅庐”的句子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9)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屡遭失败,米卢出任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0)“深追先帝遗昭”中“遗昭”指的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四、问答题.1. 诸葛亮叙述自己的经历,其目的是?答:表明对先帝的知遇之恩对刘氏父子的忠诚。
2.本文是为出征北伐而向刘禅上的奏章,为何只在七、八段各有一句涉及北伐,而大多是在提建议,这是不是“文不对题”,请说说你的看法。
答:此表虽是为请命出征,但主要意图在于劝谏刘禅“内修政理”。
历史上,刘禅昏庸,宠幸宦官,对于朝政,诸葛亮事无巨细。
此次出征,他必然为国政忧虑,所以重在提建议,荐人才。
这正是针对蜀国形势,有利于出征北伐。
3.本文向刘禅上书,但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先帝”却有十三次,为什么?答:.处处以先帝之意为据,句句借先帝之口说出。
使所进忠言“直而不肆”,得体而恳切。
以此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完成“先帝刘备未竞的统一大业。
”4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
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答: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远佞r b e i ng ar ef o r5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
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答:“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远佞”6.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
“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①积极献言,提岀三项建议。
②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
③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岀师北伐。
④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
7. 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答: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作好分内的事8. 你心目中的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宁静淡泊,知恩图报,谨慎细致;对先主刘备忠心耿耿,竭力辅佐后主刘禅;为建立蜀国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智慧的化身等。
9. 诸葛亮反复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一条什么建议?这条建议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答:亲贤臣,远小人,选贤任能对于当今的领导干部来讲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只有选拔有才能的人,善于听取意见,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百姓办实事,如果只是一味任人唯亲或量“财”而用,那只会祸国殃民,违法乱纪,被人民所唾骂,成为国家的罪人。
10.文中可以归纳出的一个成语是?三顾茅庐。
这一成语现在常用的意思是多次拜访,比喻对贤才的渴慕。
11.<出师表>能千古流传的原因:?答:一是全文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情真意切,忠心可鉴.二是言辞质朴无华,恳切感人.12.本文是奏章,是作者出师前向后主刘禅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兴复汉室的主张。
可谓分析透彻,情理交融,言辞恳切。
试分析全文的表达方式有何特色?答:全文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以做到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达到劝谏的目的。
论述切中要害、分析透辟,针对性强;寓情于义,情理交融,言词恳切,说服力强。
叙事,寓情于事,委婉动人,感情真挚。
所叙之事如推荐贤才,讲身世,谈经历,都是为议论服务,使他对刘禅提出的建议与要求有理有据,更能使人信服。
13.诸葛亮的《出师表》受到无数后人的高度评价,请写出与“表”相关的诗句。
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文天祥《正气歌》)14.《三国演义》中反映诸葛亮聪明和智慧的典型事例有:答:空城计、七擒孟获、草船借箭、舌战群儒、摆八封阵、三气周瑜《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学常识。
1、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初) 朝文学家。
有《宋学士文集》。
2、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别。
本文是一篇赠序。
它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内容多是勉励、称许之辞。
二、解释下列加线字词。
1、余幼时即嗜学特别爱好2、非天质之卑天资低下3、假借于藏书之家借假借4、弗之怠不放松抄写怠放松、懈怠5、走送之跑6、稍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逾超过7、既加冠既,已经、以后加冠,指到了成年8、裘葛之遗冬夏的衣服裘皮衣遗给予、赠送9、又患无硕师名人患担心、忧虑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10、无冻馁之患饥饿11、无从致书没有办法得到书,这里是买到书12、德隆望尊道德高,声望重 13、先达学术界的前辈14、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塞,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15、礼愈至周到16、稍降辞色略微把话说得柔和一些,把脸色放温和一些17、援疑质理提出疑问,询问道理援提出质询问18、或遇其叱咄有时训斥、呵斥19、出一言以复辩解20、假诸人假之于人,向人借书诸之于21、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 22、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23、俟其欣悦等待 24、卒获有所闻终于 25、持汤沃灌热水浇水洗26、四支僵劲不能动僵硬 27、以衾拥覆被子 28、言和而色夷平和a t i meh i ngi ri ngf o r31、主人日再食每天两次提供伙食 32、右备容臭香袋臭气味、香味33、烨然若神人光彩耀眼的样子34、县官日有廪稍之供指朝廷每天官家给的粮食35、撰长书以为贽写把……当作(作为)初见面时为表敬意送的礼物三、翻译下列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