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3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课件: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ppt复习课件

练一练
C
4、供家用煤炉燃烧的煤制成蜂窝状,这是 为了 ( )
A.增加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 B.使煤燃烧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失 C.增加煤与O2的接触面积 D.延缓煤的燃烧时间,节约能源
练一练
5、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小明设计 了如下实验方案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并进行 实验(如图) 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 在酒精灯上点燃。2)用镊子分别夹取一个蘸有 水、一个没蘸水的小棉花团,放到酒精灯火焰 上片刻。3)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 蜡烛用玻璃杯罩住。
酸雨的危害
水体污染、土壤酸化 损害人体健康
森林受到破坏
桥梁等建筑物受到腐蚀
影响人体健康 文物雕像腐蚀
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酸雨的防止 ①减少SO2、NO2等酸性物质向大气的排放;② 开发新能源;③使用脱硫燃料;④尾气处理后再 排放等
(2)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
2、最近“纸火锅”逐渐流行起来。“纸火锅”是用纸张代替 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 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C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C.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D.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练一练
C
3、下列事故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如遇到电线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发现家里煤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排 气扇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高层住房着火,在等待救援时打开所
⑵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氢气作为燃料的三大优点 是:来源广 ,放热多 ,产物是水,无污染。被认为是最清洁 的能源。目前没有被广泛使用的原因是__制_取__成__本__高___、 __2__H储__2__+存____困O__2__难点__燃______2__H__2__O_。__氢_气。燃实烧验的室化制学取方氢程气式的为化学方程式为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复习课件 (共39张PPT)

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热水中的白磷 不能 填“能”或“不能”)
燃烧,原因没是有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
(2)火灾发生时消防队员通常用水进行灭火,其原理是
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
(4)“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 比如用脱脂棉包裹好过氧化钠(Na2O2),往棉球上滴水即可看到 “滴水生火”的奇观。因为过氧化钠遇到水生成O2和另一种物 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 4NaOH+O2↑ , 该反应是 放热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但小明在一次表 演中因为滴水过多却没有成功,他没有成功的原因是
氢气
燃烧产物为水 ,不污染空气, 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
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
乙醇 俗名 酒精
清
洁
燃烧产物为CO2和H2O
能
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作酒
源
精灯内燃机的燃料,
新能源 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
潮汐能、生物质能
7.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 煤
B. 石油
C. 天然气
D D. 乙醇
措施举例 (高频考点)
油锅着火 用锅盖盖灭 酒精灯洒出着火时 用湿抹布盖灭 隔绝氧气
降低温度到着火点 高楼失火 高压水枪 以下
破坏燃烧 的条件
森林着火设置隔离带 隔离可燃物图书档案着火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水基型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命题点1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1. (燃着的酒精灯,盖上灯帽后熄灭,这说明燃烧需要的
可再生能源
能否再生
分类
不可再生能源 清洁能源
能
是否对环境有影响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件 (共45张PPT)

想一想:物质的燃烧一定要有氧 气参加吗? 物质的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如H2在 Cl2中燃烧。
(3)燃烧条件的探究(详见实验突破栏目)
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高频考点)
(1)
清除_可__燃__物__(或
破坏
_燃_烧__ 原理 灭 方法
的条
火
件
使_可__燃__物__与其 他物品隔离)隔 三者之 绝_氧__气__(__答__案__ 中满足 _补__充__:__空__气__)_ 一个条 使其温度下将到 件即可
变式练习3. (’15原创)关于燃烧和灭火方法
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 要使物质燃烧,物质必须是可燃物
B. 所有物质的燃烧都要有氧气的参与
C. 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是降低可燃物温度到
着火点以下
D. 物质在纯氧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
【解析】氢气可在氯气中燃烧,镁可在CO2中燃 烧;B错误
类型二 常见的安全标志识别
②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产生一氧化碳等; ③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 放到空气中形成雾霾; ④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 化硫(SO2)、二氧化氮 (NO2)等污染物溶于雨水, 会形成酸雨。
(2)保护措施: ①改善燃料结构; ②节约能源; ③使用清洁燃料,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5. 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1)能源的分类
例3.(’14玉林、防城港)能源和环境是人类生 存的基本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A. 过量排放CO2形成酸雨 B. 发展氢能是开发清洁能源 C. 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 D. 限制生产含磷洗衣粉可减少水污染
【解析】SO2、N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过量排放CO2会导致温室效应,A错误。
实验突破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件 (共64张PPT) (1)

点燃
。 。
白磷未燃烧的原因是 温度没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2)随着水温升高,温度计显示45℃时,再次打开 活塞,白磷在水里燃烧。常言道,水火不相容。水能 水能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灭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而本实验中白磷在水里还能够燃烧的原因 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 。 (3)本实验装置的A部分还可以用于制取的气体 是 O2 ,收集方法是 排水法 ;也可用于制取CO气体, 2 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
灭火类型 木材、棉布等燃
使桶内两种药液
混合
烧引起的火灾
用压缩的CO2吹出 使可燃物与空 干粉 (NaHCO3) 手握在钢筒上的 木柄上,然后打 开锣帽。 使可燃物与空 气隔绝 气隔绝
一般火灾及油、气 等燃料引起的火灾
图书、档案、贵 重设施、精密仪 器等处火灾
器
火灾自救策略
1、迅速找到安全通道; 2、火灾时上层空气中氧气少,毒气浓度大,所 以要匍匐前进; 3、房间发生火灾时不能随便开门开窗,开门开 窗会增加氧气量,使火势更加凶猛; 4、火灾时,会产生大量烟尘,使人窒息死亡, 因此最好用湿布捂住口鼻; 5、山林遇到火灾时,应逆风而跑。
当心火灾 易燃物质
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放易燃物
当心爆炸 爆炸性物质
当心火灾 氧化物
禁止烟火
禁止带火种
禁止燃放鞭炮
禁止吸烟
氧化反应小结:
氧 化 反 应
(放热)
{
缓慢氧化
热量积蓄 达到着火点
自燃
不封闭空间
剧烈氧化 (发光)
着火点以上
{
。 。
白磷未燃烧的原因是 温度没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2)随着水温升高,温度计显示45℃时,再次打开 活塞,白磷在水里燃烧。常言道,水火不相容。水能 水能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灭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而本实验中白磷在水里还能够燃烧的原因 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 。 (3)本实验装置的A部分还可以用于制取的气体 是 O2 ,收集方法是 排水法 ;也可用于制取CO气体, 2 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
灭火类型 木材、棉布等燃
使桶内两种药液
混合
烧引起的火灾
用压缩的CO2吹出 使可燃物与空 干粉 (NaHCO3) 手握在钢筒上的 木柄上,然后打 开锣帽。 使可燃物与空 气隔绝 气隔绝
一般火灾及油、气 等燃料引起的火灾
图书、档案、贵 重设施、精密仪 器等处火灾
器
火灾自救策略
1、迅速找到安全通道; 2、火灾时上层空气中氧气少,毒气浓度大,所 以要匍匐前进; 3、房间发生火灾时不能随便开门开窗,开门开 窗会增加氧气量,使火势更加凶猛; 4、火灾时,会产生大量烟尘,使人窒息死亡, 因此最好用湿布捂住口鼻; 5、山林遇到火灾时,应逆风而跑。
当心火灾 易燃物质
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放易燃物
当心爆炸 爆炸性物质
当心火灾 氧化物
禁止烟火
禁止带火种
禁止燃放鞭炮
禁止吸烟
氧化反应小结:
氧 化 反 应
(放热)
{
缓慢氧化
热量积蓄 达到着火点
自燃
不封闭空间
剧烈氧化 (发光)
着火点以上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件(共39张PPT)

(3)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的比较。
一二三
定义
发生 条件 是否 发光
燃烧
爆炸
缓慢氧化 自燃
可燃物与氧气发 生的发光、放热 的剧烈的氧化反 应
可燃物在有 限的空间内 缓慢进行的 发生的急剧 氧化反应 燃烧
由缓慢氧化 引起的自发 的燃烧
达到可燃物的着 火点
发光
达到可燃物 不需要达到
的着火点 着火点
发光
12
考点梳理 自主测试
基础自主导学 规律方法探究
一二三
2.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1)乙醇。 乙醇俗称_酒__精__,化学式为__C_2_H_5_O_H_,由高粱、玉米和薯类等经发酵、 蒸馏制得,属于___可__再__生___能源,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燃
__C_2_H_5_O_H__+_3_O_2__=_=_=_2_C__O_2_+_3_H_2_O__。
3
考点梳理 自主测试
基础自主导学 规律方法探究
一二三
2.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根据燃烧的条件能推出灭火的原理,即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任何 一个都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1)灭火的原理。 ①清除__可__燃__物__或隔离__可__燃__物___。 ②隔绝__氧__气__(_或__空__气__)_。 ③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__火__点___以下。
(2)氢气。 氢气本身无__毒__、极易燃__烧__、放出热量_多__、燃烧产物是_水__,无污染。
点燃
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2_H_2_+_O_2__=_=_=_2_H__2_O___。
(3)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 __太__阳__能_、核能、_风__能__、__地__热__能__、水能、潮汐能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件(共14张PPT)

1.(关注社会热点)(潍坊中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建设生态 文明的重要理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用乙醇汽油替代部分燃油可减少空气污染 B.电动机车逐步替代燃油机车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C.“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D.含磷污水是很好的肥料,可灌溉庄稼,能直接排放到自然界水体中
易错点3 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4.下列说法中违背科学探究事实的是( A ) A.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B.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三大化石燃料,它们都是 混合物 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D.点燃不纯的氢气可能会发生爆炸
5.关于能量和能源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 B.因为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存在能源危机 C.现在人类社会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石油和天然气 D.核能的利用会造成放射性污染,所以应该关闭核电站
2.已知蜡烛的着火点约为190 ℃,蜡烛的火焰由气态石蜡形成。如下 图所示,在温度计示数为280 ℃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观察到蜡烛立 即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 B )
A.隔绝氧气 B.移走可燃物 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无法判断
易错点2 易燃物与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如图是央视播放的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 在小塑料桶里放入彩色淀粉,点燃蜡烛,用塑料 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 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上的塑 料盖掀起。试问:
3.(关注科学探究)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分别进
行研究燃烧条件和研究氧气性质的实验。已知:白磷的
着火点为40 ℃。(提示: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CO2)
内容 【实验1】研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2】研究氧气性质
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件(共38张PPT)

3、要注意通风,要有消防设备;
4、要轻拿轻放,不能撞击,爆晒等。
(2)易燃物、易爆物
①易燃物:是指那些易燃的气体或液体,容易燃烧、 自燃或遇水可以燃烧的固体如:金属钠;以及一些可 以引起其它物质燃烧的物质等。如:白磷、酒精、汽 油等
②易爆物:指那些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 炸的物质。如:硝酸钾、鞭炮等
实验 步骤
①
②
现象 饮料瓶变瘪
溶液变成红色
分析 SO2溶解于水
SO2与水反应生成 一种酸性物质
活动与探究: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2
• 实验2:小组模拟实验
• 实验用品:SO2水溶液、植物叶子、锌粒
大理石
变化
加入物质
现象
缓慢
植物叶子 锌粒
叶子由绿色变黄色 有气泡放出,锌粒逐渐溶解
大理石
开始有少量气泡放出, 大理石逐渐溶解
甲烷的物理性质: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的小,极难溶于水。
甲烷的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
甲烷燃烧的现象为:纯净的甲烷燃烧发出
明亮的蓝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 的烧杯,过一会,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迅速 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 水,震荡,石灰水变浑浊;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三、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思考1:煤中主要含哪 种元素,可能还含哪些
元素?
思考2:这 此元素燃烧 后生成哪些
物质?
■1 、 煤 的 燃 烧
碳元素 硫元素 氮元素
CO 有毒气体
CO2 温室效应
SO2 NO2
酸雨
活动与探究: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1
• 实验1: SO2的溶解性实验 • ①向盛满SO2的饮料瓶中加入适量水; • ②向溶液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
4、要轻拿轻放,不能撞击,爆晒等。
(2)易燃物、易爆物
①易燃物:是指那些易燃的气体或液体,容易燃烧、 自燃或遇水可以燃烧的固体如:金属钠;以及一些可 以引起其它物质燃烧的物质等。如:白磷、酒精、汽 油等
②易爆物:指那些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 炸的物质。如:硝酸钾、鞭炮等
实验 步骤
①
②
现象 饮料瓶变瘪
溶液变成红色
分析 SO2溶解于水
SO2与水反应生成 一种酸性物质
活动与探究: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2
• 实验2:小组模拟实验
• 实验用品:SO2水溶液、植物叶子、锌粒
大理石
变化
加入物质
现象
缓慢
植物叶子 锌粒
叶子由绿色变黄色 有气泡放出,锌粒逐渐溶解
大理石
开始有少量气泡放出, 大理石逐渐溶解
甲烷的物理性质: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的小,极难溶于水。
甲烷的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
甲烷燃烧的现象为:纯净的甲烷燃烧发出
明亮的蓝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 的烧杯,过一会,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迅速 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 水,震荡,石灰水变浑浊;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三、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思考1:煤中主要含哪 种元素,可能还含哪些
元素?
思考2:这 此元素燃烧 后生成哪些
物质?
■1 、 煤 的 燃 烧
碳元素 硫元素 氮元素
CO 有毒气体
CO2 温室效应
SO2 NO2
酸雨
活动与探究: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1
• 实验1: SO2的溶解性实验 • ①向盛满SO2的饮料瓶中加入适量水; • ②向溶液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件

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 等处的失火。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易爆物
(1)爆炸的原理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的燃烧,聚集大量的热。
(2)常见易燃、易爆物
天燃气、煤气、氢气、液化石油气、粉尘等。 2.安全常识 (1)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2)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和易爆物时,必 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灭火的原理 破坏任意一个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
2.灭火的方法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如灭火隔离带)
(2)隔绝氧气(或空气)。(如灭火器)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人工降雨灭火)
议一议 下列是一些灭火的实例,试分析其灭火
的原理?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 可用锅盖盖灭。 隔绝氧气(或空气)
思考
化石燃料有哪些?它们是怎么形成的?
二、化石燃料的利用
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复杂 变化而形成的。煤,石油,天然气称为当今世界上 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它们是不可再生能源。
1.煤和石油 (1)形成过程
煤:是古代植物遗体在地层下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 而形成的,被人们称为工业的粮食。它是一种复杂的混 合物,主要含有C元素,还含有H、S、O、N等元素。
①甲烷的物理性质
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 体,密度比空气小,难 溶于水。
想一想
我们应该如何收集甲烷?
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
②甲烷的化学性质 ——可燃性(点燃之前必须先检验纯度)。
实验现象: a.产生蓝色火焰; b.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c.放出热量; d.烧杯内壁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甲烷的存在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易爆物
(1)爆炸的原理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的燃烧,聚集大量的热。
(2)常见易燃、易爆物
天燃气、煤气、氢气、液化石油气、粉尘等。 2.安全常识 (1)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2)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和易爆物时,必 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灭火的原理 破坏任意一个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
2.灭火的方法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如灭火隔离带)
(2)隔绝氧气(或空气)。(如灭火器)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人工降雨灭火)
议一议 下列是一些灭火的实例,试分析其灭火
的原理?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 可用锅盖盖灭。 隔绝氧气(或空气)
思考
化石燃料有哪些?它们是怎么形成的?
二、化石燃料的利用
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复杂 变化而形成的。煤,石油,天然气称为当今世界上 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它们是不可再生能源。
1.煤和石油 (1)形成过程
煤:是古代植物遗体在地层下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 而形成的,被人们称为工业的粮食。它是一种复杂的混 合物,主要含有C元素,还含有H、S、O、N等元素。
①甲烷的物理性质
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 体,密度比空气小,难 溶于水。
想一想
我们应该如何收集甲烷?
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
②甲烷的化学性质 ——可燃性(点燃之前必须先检验纯度)。
实验现象: a.产生蓝色火焰; b.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c.放出热量; d.烧杯内壁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甲烷的存在
(人教版)中考化学教材梳理课件【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68页)

2.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的比较
燃烧 可燃物跟氧 气发生的一 概念 种发光、放
爆炸
缓慢氧化
可燃物在有
限空间内发 生的急剧 ______ 燃烧 缓慢进行的 ______ 氧化 反应
热的剧烈的
氧化 反应 ______
温度
达到可燃物 的着火点
达到可燃物 的着火点
未达到可燃 物的着火点
能量
变化
放热明显
放热明显
制过程是根据各组分的沸点不同进行的,
没有新物质生成。
b.燃料燃烧时,若燃烧不充分,会有哪些弊端?
燃烧不充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还
会污染环境。
(3)酸雨 二氧化硫 、 ① 形 成 : 煤 燃 烧 时 排 放 出 ___________ 二氧化氮 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 ___________ 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 雨。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中招考点清单
考点一 燃烧和灭火
1. 燃烧的条件(高频考点)(2014、2013、2012、
2010年考查) 氧气 发生的 (1)定义: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_____ 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2)需满足的条件 可燃物 ①________ 氧气(答案补充:空气) 接触 ②与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温
2. 化石燃料的利用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
成的,是不可再生能源。
(1)三大化石燃料(高频考点)(2013、2012、 2010、2009、2007年考查)
主要成分
主要用途 “工业的粮
主要污染 燃 烧 时会产 生 多种有 SO2 、 害气体(如______ NO2、CO等)、固体废 物(炭粒、尘粒)等。其 中 SO2 、 NO2 溶于雨水
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教学课件 (共32张PPT)

新能源:太阳能、核能、__风_能______、
_生__物_质__能______、___地__热_能____、潮汐能、波浪能、
海流能等
化石燃 料的燃 能 烧对环 源 境的影 响
CO2的大量排放导致温室效应
SO2、NO2等污染物的排放会形成酸雨 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 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 放到空气中形成浮尘
乒乓球碎片先燃 乒乓球碎片的着
烧,滤纸碎片后燃 火点比滤纸碎片
烧
的着火点__低____
对比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薄铜片上白磷 薄铜片上红磷
白磷燃烧 红磷不燃烧
水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
火点而未达到红磷的着火 点,说明燃烧需要 _达__到__燃__烧__所__需__的__最__低__温___ _度__(着__火__点__)____________
(1)“锡纸”燃烧的原因:“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 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 “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 ___温___度__达__到___着__火___点__(填“与氧气接触”或“温度达到着 火点”)。
4.下面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酒__精__灯____;
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_能___量____的 变 吸化热,现而象_或能_____量________的_放__变_热_化__现通_的象常发表生现。为有__些_热_化_量__学_的反变应化还,有即光
能或电能的放出或吸收。
2.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如C+CO2==高=温== 2CO。 放热反应:燃料的燃烧,金属与酸的反应,中和 反应,缓慢氧化,生石灰与水的反应等。 3.能量的利用:做饭、取暖、发电、冶炼金属、 发射火箭,利用爆炸开矿采煤、开山炸石、拆除危旧 建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燃
点燃
锌 和_______ 稀硫酸 ,反应的 ②制取: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常用药品是___ Zn+H2SO4====ZnSO4+H2↑ 。 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水集气 法或___________ 向下排空气 法。 ③收集:用_________
纯度 。 ④使用:点燃前必须检验_____
【思考感悟】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和石油的炼制过程在变化类 型上有何不同,为什么?
提示: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生成了焦炭、
煤焦油和焦炉煤气等物质,而石油的炼制过程是根据石油中 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利用加热的方法进行分离,发生的是物 理变化。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SO2和NO2 ,它们是形成酸雨的 (1)煤燃烧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有_________ 主要气体。 一氧化碳 、未燃烧的 (2)汽车用燃料燃烧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有_________ 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 (3)使用乙醇汽油作车用燃料的优点。 石油资源 ; ①节省_________ 汽车尾气的污染 ; ②减少________________ ③促进农业生产,带动农业发展。
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方法来灭火。
燃料和热量
1.化石燃料 天然气 ,它们属于_____ 煤 、_____ 石油 和_______ 不可 通常是指生活中使用的___
再生 能源。 _____
氢元素 和少量的 碳元素 ,此外,还含有_______ (1)煤:主要含有_______
氮、硫、氧 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 ___________ 碳和氢 两种元素。 (2)石油:主要含有_______ 碳和氢 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主要 (3)天然气:主要是由_______ 甲烷 。 成分是_____
(3)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 和潮汐能等。
【甄别·判断】
1.爆炸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 ) 提示:不一定。一般地,由燃烧引起的爆炸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但锅炉爆炸、汽车轮胎爆炸等是由于气体迅速膨胀,压力快速 增加,超过容器的极限压力而发生的,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 理变化。 2.只有燃烧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 ) 提示:燃烧反应一定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但其他反应也可
3.(2011·十堰中考)下列关于燃烧或灭火的操作,其表述正确 的是( )
A.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B.若将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C.图3中移走石油液化气罐是为了使其与氧气隔绝 D.图4中用水灭火时,水的作用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解析】选A。水下白磷与氧气隔绝,不能燃烧, A正确;红磷
能、风能、地热能等
煤、石油、天然气等
生能源
的利用而减少的能源
【典例3】(2011·重庆中考)渝东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 资源,为我市提供了能源保障。
(1)写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填序号)。 A.煤 B.天然气 C.乙醇 D.石油
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表现为: (1)放热反应:如Mg +2HCl====MgCl2 +H2 ↑。
高温
(2)吸热反应:如C +CO2 ==== 2CO。
3.燃料充分燃烧的措施
空气 。 (1)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______
接触面积 。 (2)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__________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概念。 发光 、_____ 氧气 发生的一种_____ 放热 的剧烈的_________ 氧化反应 。 可燃物与_____ (2)燃烧的条件。 有可燃物 ①_________ 氧气(或空气) 接触 ②与_____________ 着火点 最低温度 即可燃物的_______) ③达到燃烧所需的_________( 三者缺 一不可
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如镁与盐酸反应、酸碱之间的中和反
应等。
3.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燃料燃烧。( √ ) 提示: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就增加了可燃物与氧气 的接触机会,反应就越充分。
一、有关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物质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是否缺一不
可,可以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解决。设
(1)爆炸。 有限的空间 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 可燃物在___________ 大量的热 使气体的体积_________ 迅速膨胀 而引起爆炸。 _________,
(2)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易燃物质
易燃物
禁止烟火
火种
【思考感悟】1.凡有发光发热现象产生的过程一定属于燃烧
吗?
提示:不一定。燃烧一定能产生发光发热的现象,但有发光发 热现象产生的过程不一定属于燃烧,如电灯通电发光发热,是 由于电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属于燃 烧。 2.能否通过改变可燃物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 提示:可燃物的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固有性质,不随外界条件的 变化而改变。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可燃物的温度,使温度降低到
【我的答案】选B。通常的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
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但是燃烧不一定必须有氧气参加,故 ②不正确。急速的燃烧不一定引起爆炸,若在有限的空间内进 行,则可引起爆炸,所以③不正确;①中的三种过程均是物质 跟氧气之间进行的非常缓慢的氧化反应;④中缓慢氧化不一定
引发自燃,但自燃一定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
燃烧
是否 发 光爆炸发 光 Nhomakorabea缓慢氧化
无明显发光现象 放热较慢,不容易 察觉
自 燃
发 光
发光
能量 变化
放热明显
放热明显
放热明显
燃烧不一定引起爆炸,爆炸也不一定是由燃烧引起的;
联系 缓慢氧化不一定引起自燃,但自燃一定是由缓慢氧化 引起的。
【误区警示】
通常的燃烧是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 的氧化反应;但并非所有的燃烧都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如氢气 可以在氯气中燃烧;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等,说明氯气、 二氧化碳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
三、能源的分类 能源类型 一级 能源 二级 能源 可再生 定 义 实 例
直接来自自然界而未经加 工转换的能源 由一级能源直接或间接转 化来的能源 不随其本身的转化或被人
化石燃料、太阳能、 核能、生物燃料等 电能、煤气、沼气、 氢能等 太阳能、生物能、水
能源
不可再
类的利用而减少的能源
随其本身的转化或被人类
【典例2】下列说法: ①呼吸作用、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
②燃烧一定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③急速的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④自燃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 ⑤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并放热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④ ) B.①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易错提醒】 1.明确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的发生条件。 2.明确上述四个变化过程的相同点、不同点及相互联系。
【我的答案】选B。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实验①中,温度在
20 ℃,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且不通空气,即缺少氧气;
实验②中,通入空气,但温度低于白磷的着火点;实验③中虽 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但不通空气即缺少了氧气;实验④ 中则在热水中通入了氧气,满足了燃烧的条件。比较可知,实 验②、④的差别在于实验④的温度高,实验③、④的差别在于 实验④中通入了空气,故B符合题意。
2.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1)乙醇。
C2H5OH ,能源类型:属于_______ 酒精 ,化学式:______ 可再生 能 俗称:_____ C2H5OH+3O2 ==== 2CO2+3H2O 。 源,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气。 无毒 ,极易 最小 的气体,本身_____ ①性质:是自然界中密度_____ 2H2+O2 ==== 清洁 的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_____ 燃烧 ,是最_____ 2H2O 。 _____
(4)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方法。
充分燃烧 ; ①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_________ 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 ②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的排放;
④使用清洁燃料,如压缩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 ⑤加大尾气检测力度,禁止没达到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
(3)氢气燃烧的产物是______,因此它是最清洁的能源。
【易错提醒】
1.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确定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征区分能源类型。
【我的收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
化碳;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在短时间内可生产出来,而煤、 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需经上百万年才能生成;氢
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答案:(1)CH4 CH4+2O2 ==== CO2+2H2O (2)C (3)水(或H2O)
点燃
燃烧与灭火
【高频考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对燃烧条件的 实验探究等 1.(2012·江西中考)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酒精的着火点 )
C.隔绝空气
D.降低温度至酒精的着火点以下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灭火的原理:隔绝空气;移走可 燃物;降温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 理是隔绝空气。故选C。
2.(2012·南京中考)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C.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D.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
点燃
锌 和_______ 稀硫酸 ,反应的 ②制取: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常用药品是___ Zn+H2SO4====ZnSO4+H2↑ 。 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水集气 法或___________ 向下排空气 法。 ③收集:用_________
纯度 。 ④使用:点燃前必须检验_____
【思考感悟】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和石油的炼制过程在变化类 型上有何不同,为什么?
提示: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生成了焦炭、
煤焦油和焦炉煤气等物质,而石油的炼制过程是根据石油中 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利用加热的方法进行分离,发生的是物 理变化。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SO2和NO2 ,它们是形成酸雨的 (1)煤燃烧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有_________ 主要气体。 一氧化碳 、未燃烧的 (2)汽车用燃料燃烧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有_________ 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 (3)使用乙醇汽油作车用燃料的优点。 石油资源 ; ①节省_________ 汽车尾气的污染 ; ②减少________________ ③促进农业生产,带动农业发展。
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方法来灭火。
燃料和热量
1.化石燃料 天然气 ,它们属于_____ 煤 、_____ 石油 和_______ 不可 通常是指生活中使用的___
再生 能源。 _____
氢元素 和少量的 碳元素 ,此外,还含有_______ (1)煤:主要含有_______
氮、硫、氧 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 ___________ 碳和氢 两种元素。 (2)石油:主要含有_______ 碳和氢 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主要 (3)天然气:主要是由_______ 甲烷 。 成分是_____
(3)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 和潮汐能等。
【甄别·判断】
1.爆炸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 ) 提示:不一定。一般地,由燃烧引起的爆炸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但锅炉爆炸、汽车轮胎爆炸等是由于气体迅速膨胀,压力快速 增加,超过容器的极限压力而发生的,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 理变化。 2.只有燃烧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 ) 提示:燃烧反应一定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但其他反应也可
3.(2011·十堰中考)下列关于燃烧或灭火的操作,其表述正确 的是( )
A.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B.若将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C.图3中移走石油液化气罐是为了使其与氧气隔绝 D.图4中用水灭火时,水的作用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解析】选A。水下白磷与氧气隔绝,不能燃烧, A正确;红磷
能、风能、地热能等
煤、石油、天然气等
生能源
的利用而减少的能源
【典例3】(2011·重庆中考)渝东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 资源,为我市提供了能源保障。
(1)写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填序号)。 A.煤 B.天然气 C.乙醇 D.石油
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表现为: (1)放热反应:如Mg +2HCl====MgCl2 +H2 ↑。
高温
(2)吸热反应:如C +CO2 ==== 2CO。
3.燃料充分燃烧的措施
空气 。 (1)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______
接触面积 。 (2)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__________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概念。 发光 、_____ 氧气 发生的一种_____ 放热 的剧烈的_________ 氧化反应 。 可燃物与_____ (2)燃烧的条件。 有可燃物 ①_________ 氧气(或空气) 接触 ②与_____________ 着火点 最低温度 即可燃物的_______) ③达到燃烧所需的_________( 三者缺 一不可
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如镁与盐酸反应、酸碱之间的中和反
应等。
3.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燃料燃烧。( √ ) 提示: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就增加了可燃物与氧气 的接触机会,反应就越充分。
一、有关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物质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是否缺一不
可,可以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解决。设
(1)爆炸。 有限的空间 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 可燃物在___________ 大量的热 使气体的体积_________ 迅速膨胀 而引起爆炸。 _________,
(2)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易燃物质
易燃物
禁止烟火
火种
【思考感悟】1.凡有发光发热现象产生的过程一定属于燃烧
吗?
提示:不一定。燃烧一定能产生发光发热的现象,但有发光发 热现象产生的过程不一定属于燃烧,如电灯通电发光发热,是 由于电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属于燃 烧。 2.能否通过改变可燃物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 提示:可燃物的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固有性质,不随外界条件的 变化而改变。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可燃物的温度,使温度降低到
【我的答案】选B。通常的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
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但是燃烧不一定必须有氧气参加,故 ②不正确。急速的燃烧不一定引起爆炸,若在有限的空间内进 行,则可引起爆炸,所以③不正确;①中的三种过程均是物质 跟氧气之间进行的非常缓慢的氧化反应;④中缓慢氧化不一定
引发自燃,但自燃一定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
燃烧
是否 发 光爆炸发 光 Nhomakorabea缓慢氧化
无明显发光现象 放热较慢,不容易 察觉
自 燃
发 光
发光
能量 变化
放热明显
放热明显
放热明显
燃烧不一定引起爆炸,爆炸也不一定是由燃烧引起的;
联系 缓慢氧化不一定引起自燃,但自燃一定是由缓慢氧化 引起的。
【误区警示】
通常的燃烧是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 的氧化反应;但并非所有的燃烧都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如氢气 可以在氯气中燃烧;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等,说明氯气、 二氧化碳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
三、能源的分类 能源类型 一级 能源 二级 能源 可再生 定 义 实 例
直接来自自然界而未经加 工转换的能源 由一级能源直接或间接转 化来的能源 不随其本身的转化或被人
化石燃料、太阳能、 核能、生物燃料等 电能、煤气、沼气、 氢能等 太阳能、生物能、水
能源
不可再
类的利用而减少的能源
随其本身的转化或被人类
【典例2】下列说法: ①呼吸作用、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
②燃烧一定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③急速的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④自燃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 ⑤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并放热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④ ) B.①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易错提醒】 1.明确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的发生条件。 2.明确上述四个变化过程的相同点、不同点及相互联系。
【我的答案】选B。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实验①中,温度在
20 ℃,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且不通空气,即缺少氧气;
实验②中,通入空气,但温度低于白磷的着火点;实验③中虽 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但不通空气即缺少了氧气;实验④ 中则在热水中通入了氧气,满足了燃烧的条件。比较可知,实 验②、④的差别在于实验④的温度高,实验③、④的差别在于 实验④中通入了空气,故B符合题意。
2.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1)乙醇。
C2H5OH ,能源类型:属于_______ 酒精 ,化学式:______ 可再生 能 俗称:_____ C2H5OH+3O2 ==== 2CO2+3H2O 。 源,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气。 无毒 ,极易 最小 的气体,本身_____ ①性质:是自然界中密度_____ 2H2+O2 ==== 清洁 的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_____ 燃烧 ,是最_____ 2H2O 。 _____
(4)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方法。
充分燃烧 ; ①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_________ 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 ②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的排放;
④使用清洁燃料,如压缩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 ⑤加大尾气检测力度,禁止没达到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
(3)氢气燃烧的产物是______,因此它是最清洁的能源。
【易错提醒】
1.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确定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征区分能源类型。
【我的收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
化碳;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在短时间内可生产出来,而煤、 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需经上百万年才能生成;氢
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答案:(1)CH4 CH4+2O2 ==== CO2+2H2O (2)C (3)水(或H2O)
点燃
燃烧与灭火
【高频考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对燃烧条件的 实验探究等 1.(2012·江西中考)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酒精的着火点 )
C.隔绝空气
D.降低温度至酒精的着火点以下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灭火的原理:隔绝空气;移走可 燃物;降温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 理是隔绝空气。故选C。
2.(2012·南京中考)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C.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D.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