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病史采集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科病史采集与记录

完整、准确的病史采集和记录可以显示病情发展变化、结果及并发症,指导制订治疗方案,而且对科研、统计均有巨大价值。骨科病史采集与记录要求与外科的病史基本相同,但专科检查中应详细记录骨科检查结果,充分利用双侧肢体的可比性、关节的可动性以及肢体的测量等加以描述。若患者就诊时处于休克等紧急状态,应立即进行抗休克等急救治疗,同时进行病史的采集和记录。

(一)病史的采集

1.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籍贯、民族、永久地址、电话号码,联系人姓名、地址、电话号码及人院日期、住院号等均应详细记录。

2.主诉:应包括三个要素,即症状、部位、经过时问。主诉宜精炼,在主诉及现病史中忌用诊断性名词,如骨折、肿瘤等。

3.现病史:应详尽地描述发病原因、时间、症状变化及治疗经过情况。

(1)病因:应叙述损伤或疾病是怎样形成的,是突然起病还是逐步发生的,有无诱发因素,起病时是否伴有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乏力等,如果是损伤所致,应询问受伤的性质及方式、暴力的大小和方向、受伤时患者的体位及姿势、暴力作用部位、有无伤口、出血及出血量、患者有无休克以及神志变化、现场处理有无止血带等以及就诊时的间隔时间。

(2)症状:对每一个症状,特别是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决定意义的有关症状要充分了解,详细描述。对骨科常见症状,如疼痛、畸形、包块、肿胀、跛行、关节僵硬、无力、功能障碍等均应详尽描述。主诉疼痛时,应了解发生原因、部位及时间,起病急缓,疼痛的性质,应区分是胀痛、刺痛、跳痛、灼痛、酸痛还是放射痛,注意观察是持续性痛还是间歇性痛、持续及间歇时间的长短、影响疼痛的因素及有无晨起后疼痛,活动后减轻或休息后好转以及治疗反应如何。

如有畸形,则应了解畸形的性质,与肿胀、发炎、挛缩、强直的关系,畸形发现的时间、畸形是否与损伤或疾病有关,有无进行性加重。如有神经症状,应了解出现症状的方式,属松弛性还是痉挛性、有无感觉异常、有无肌萎缩、肌元力,有无排尿、排便功能障碍等。

4.既往史:有无手术史、外伤史、化脓感染史、结核史、肿瘤病史,有无传染病流行病史及长期接受药物治疗史,注意用药量及持续用药的时间。

5.个人史:了解经历、居住地的变动、职业情况,尤其是工作姿势、饮食习惯、嗜好以及有无酗酒史。

6.家族史:家族成员中有无遗传性传染性疾病,如先天性畸形、肿瘤、结核、血友病等,儿童应了解母亲孕期及分娩情况。

(二)体格检查

必须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查体,应遵循一定的检查原则,如按望、触、动、量顺序进行,检查部位暴露充分,两侧对比进行,并且应将主动检查和被动检查相结合。尤其要注意两侧肢体的对称性,关节活动度和肢体的测量。

1.全身检查:一般情况,如营养、发育、神志、面色、体型、脉搏、瞳孔、皮肤色泽、出汗程度、色斑、静脉怒张、异常毛发分布、浅表淋巴结情况等,还应检查形态、姿势、疼痛及运动功能,并应注意胸腹部情况,血尿,排尿困难,排尿、排便失禁,肢体运动、感觉及血运情况,有无内脏合并伤。

2.局部检查:

(1)望诊:观察疾病部位及对侧相应部位的对称性和活动度。注意皮肤色泽、有无肿胀、包块、瘀斑、浅静脉怒张、异常毛发、瘢痕及畸形类型、下肢的步态、有无伤口或溃疡及其分泌物性质以及患处的活动度。

(2)触诊:主要显示皮肤的温度、弹性、水肿,皮下捻发音,周围动脉搏动,肌张力,

以及疼痛和肿块的部位、范围、深度和性质、活动度等。应注意在松弛位检查。

(3)动诊:应在两侧对比下,检查关节的活动和肌肉收缩力。先检查病人的主动活动,再进行被动检查,两侧对比记录以资比较。同时注意有无痉挛、挛缩、弹响声等异常,以鉴别肌痉挛、组织挛缩、骨性阻碍等。如果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则表明关节内或关节外同时病变,如纤维性骨性强直,如主动活动受限而被动活动正常,可能为神经性麻痹、肌腱断裂等。

(4)量诊:包括关节活动度和肢体长度、周径的测量以及肌力的分级和感觉障碍的范围。

在进行肢体长度的测量时,应将两侧肢体放置在完全对称的位置上,用笔标出明确的、恒定的骨性标记,常采用皮尺测量法。

肢体周径的测量通常使用皮尺对两侧肢体同一水平部位,或肌腹最丰满处周径进行测量。带尺的拉力应适中,过重或过轻会出现很大差距。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可用量角器较准确地测量,一般也可用目测法。应遵循先健侧、后患侧,先主动、后被动的检查原则。

首先应认识关节的休息位,然后以关节中立位为0°,自此测量各方向的活动度。活动只能发生于被检查的关节,不能由其他部位的活动掩盖被检查关节的活动。

肌力的测定:根据肌肉对抗引力和阻力的作用进行关节活动能力的测定,将肌力分为10级(附录表1)。

感觉消失区的测定应区分触觉、痛觉、温觉、深感觉和位置觉,并用不同的标记画在人体素描图上。这不仅可用于了解神经病损的状态和程度,还可经随访反复测试,用做比较,以确认其进展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