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心内科
心内科病例讨论范文
![心内科病例讨论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db98a08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4.png)
心内科病例讨论范文英文回答:Heart disease is a common condition that affects millions of people worldwide. It encompasses a range of conditions such a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heart failure, and arrhythmias. In this case, we will discuss a patient who presents with chest pain and shortness of breath.The patient, a 55-year-old male, came to the clinic complaining of chest pain that radiates to his left arm. He also mentioned feeling short of breath with minimal exertion. Upon further examination, it was noted that the patient had a history of smoking and a family history of heart disease. These risk factors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To further evaluate the patient, an electrocardiogram (ECG) was performed. The ECG showed ST-segment elevation in leads II, III, and aVF, indicating an inferior wallmyocardial infarction. This finding suggests that the patient's symptoms are likely due to a blockage in theright coronary artery.In addition to the ECG, cardiac enzymes were measured to confirm the diagnosi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Elevated levels of troponin and creatine kinase-MB (CK-MB) were found, supporting the diagnosis. These enzymes are released into the bloodstream when there is damage to the heart muscle.Based on the patient's symptoms, ECG findings, and elevated cardiac enzymes, a diagnosi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was made. The patient was immediately started on aspirin, nitroglycerin, and a beta-blocker to reduce chest pain and prevent further damage to the heart.In conclusion, this case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recognizing the symptoms of a heart attack and promptly initiating appropriate treatment. Early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outcomes and reduce the risk of complications. It is crucial for individuals with riskfactors such as smoking and a family history of heart disease to be vigilant and seek medical attention if they experience chest pain or other concerning symptoms.中文回答:心脏疾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
心内科疑难病例讨论范文
![心内科疑难病例讨论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8c902c3647d27284a735128.png)
内科病历范文主诉:全身皮肤散在瘀点2天。
现病史: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皮肤散在瘀点、瘀斑,以四肢为甚,伴有牙龈出血,无血便、血尿及呕血,无畏寒、发热,无咳嗽。
未就诊及治疗。
今天仍有出现新鲜瘀点,为进一步检查、治疗拟收住院。
四天前有腹泻。
自发病以来,无畏寒、发热,无头痛、头晕,无咳嗽、咳痰,无胸闷、胸痛及气促。
无腹胀、腹痛。
大、小便正常,无血尿、血便。
食欲、睡眠尚正常。
双下肢无浮肿。
既往史:10年前有类似病史,经治疗后好转,具体诊断及治疗不详。
否认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肝炎、肺结核、血友病等病史。
否认有外伤史、手术史及输血史。
否认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原籍出生、长大,近五年在ZZ工作,从事化妆品制造工作多年。
未涉及疫水及传染病区。
无嗜酒史。
吸烟史6年,10支/天。
婚姻生育史:未婚、未育。
家族史: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患者,否认家族中有肝炎、肺结核、高血压病、糖尿病、血友病及肿瘤等疾病。
体格检查 T 36.5℃ P 80次/分 R 20次/分 BP 110/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不良,神志清楚,精神稍疲,步行入院,平卧位,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定向力、计算力正常。
轻度贫血貌,颜面、口唇无发绀。
无黄疸。
全身皮肤散在瘀点、瘀斑,压之不褐色。
左锁骨上窝可及数个绿豆大小淋巴结,质中,无触痛,移动度佳,表面皮肤无破溃。
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外耳道、鼻腔无异常分泌物。
伸舌居中,双侧扁桃体未见肿大。
颈静脉无怒张,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
胸廓无畸形,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界正常,心率8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软,未见胃肠型、蠕动波及腹壁静脉曲张,未及包块,无压痛、反跳痛,肝右肋下2CM,质中等,无触痛,脾肋下未及。
肝区轻度叩击痛,双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约4-5次/分。
心血管内科病例讨论
![心血管内科病例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288cce57ec3a87c24128c451.png)
1977年9月16日,Andreas Gruentzig进行 了首例球囊扩张术的介入治疗
Gruentzig在1985年因飞机失事去世,但 他所做的开创性工作将永远在心血管病 学的发展史上打下深深的烙印。
医学ppt
21
医学ppt
7
并发症
1. 心房纤颤 2. 急性肺水肿 3. 血栓栓塞:来源于左房附壁血栓,
脑栓塞多见 4. 右心衰竭 5. 感染性心内膜炎 6. 肺部感染
医学ppt
8
治疗
一、一般治疗 1. 预防风湿热复发:长效青霉素 2. 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 3. 减少体力活动,限盐,利尿剂,
控制诱因
医学ppt
9
部,如出现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X线表现为密度较高,浓淡不一, 有环形边界透光区的空洞等,痰找到结核菌可确诊。 3. 肺癌:多见于40岁以上嗜烟男性,常无明显毒性症状,多有刺激性咳 嗽,胸痛及进行性消瘦,X线示结核球周围有卫星病灶,钙化,而癌肿 病灶边缘有切迹、毛刺。 2与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鉴别: 1. 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严重二尖瓣反流,大量左至右分流时, 心尖区可见有短促的隆隆样舒张中期杂音,超声心动图可确诊。 2. 左房粘液瘤:瘤体阻塞二尖瓣口,产生随体位改变的舒张期杂音
医学ppt
5
诊断
* 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伴X线或心电 图示左房增大一般可诊断二尖瓣狭窄 (注意哑型MS)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风湿性瓣膜病的最佳 检查方法
医学ppt
6
鉴别诊断
1与表现为咯血的疾病鉴别: 1. 支气管扩张:有慢性咳嗽、咳痰及反复咯血史,X线多无异常发现或仅
见局部肺纹理增粗或卷发状阴影,CT有助确诊。 2. 肺结核:常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干湿性罗音多位于上肺局
内科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内科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d628ce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88.png)
内科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内科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主题:某患者的心力衰竭
参与人员:
1. 主治医生
2. 心脏内科专家
3. 心电图师
4. 研究生
①某患者因典型的心绞痛及低血压住院,心电图示出明显的右心室肥厚症及应激性心力衰竭。
②主治医生提出,进一步考虑到患者既往脑梗死史、高血脂未得到治疗,以及超声示心脏内各种间质增多,提出患者应考虑给予血栓防治措施。
③心脏内科专家主张要给予相当剂量的利尿药,以及抗心衰药,如肾上腺素类药物。
④心电图师提出,可以利用心血管病理检查结果作出正确的判断,考虑患者的体质,如肾功能状态、钾离子浓度、肝功能状态等进行判断,同时考虑超声心动图的血流变化进行治疗的决策。
⑤研究生提出,应合理调整药物剂量,以避免双肺支气管肺
水肿的发生,同时应注意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最终,内科疑难病例讨论小组一致同意:
1. 针对本患者应加强预防心衰及血栓的治疗;
2. 维持适当的血压水平;
3. 利用心电图进行心跳失常的检测;
4. 根据患者肾功能及血液适当调整药物剂量。
心内科病例讨论范文
![心内科病例讨论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6eb279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e6.png)
心内科病例讨论范文英文回答:The patient presented with symptoms of chest pain, shortness of breath, and fatigue. Upon further examinat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 patient had elevated blood pressure and a rapid heart rate. These findings suggest a possible cardiac condition, such as angina or heart failure. Additional tests, including an electrocardiogram (ECG) and echocardiogram, should be conducted to confirm the diagnosis.Based on the patient's symptoms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include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valvular heart diseas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s a common cause of chest pain and can lead to angina 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Valvular heart disease can cause symptoms such as shortness of breath and fatigue. A thorough evaluation of thepatient's medical history, risk factors, and family historyis essential in determining the underlying cause.Further diagnostic tests should be conducted to confirm the diagnosis. An ECG can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the electrical activity of the heart and help identify any abnormalities. An echocardiogram is a non-invasive imaging test that can assess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heart. It can detect abnormalities in the heart valves, chambers, and blood flow.Treatment options will depend on the underlying cause of the patient's symptoms. I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s confirmed, lifestyle modifications, such as a healthy diet and regular exercise, may be recommended. Medications, such as beta-blockers,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or nitroglycerin, may also be prescribed to manage symptoms. In severe cases, surgical interventions, such as angioplasty or bypass surgery, may be necessary.中文回答:患者出现胸痛、气短和疲劳等症状。
内科疑难病例讨论范文
![内科疑难病例讨论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fe046e1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6.png)
内科疑难病例讨论范文内科疑难病例讨论范文患者,男性,58岁,因反复胸闷、气急、心悸、晕厥数次,入院后做颈动脉超声、肢体动脉CTA、心脏彩超、心电图及心肌酶等相关检查,诊断为冠心病伴缺血性心肌病。
患者有“3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冠心病家族史,长期吸烟。
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等,并予放血分析结果发现红细胞寿命缩短、血红蛋白降低。
不能排除溶血或出血的可能。
进一步查体发现脾脏明显肿大。
家属称患者近期没有外伤或感染史。
针对患者的病情,我们进行了多学科的讨论。
首先,心内科专家认为患者的临床表现符合缺血性心肌病的特点,但心肌酶升高、颈动脉狭窄以及心电图异常等,提示冠心病。
患者可能同时伴有冠心病及缺血性心肌病的特点。
其次,溶血科专家认为患者的红细胞寿命缩短、血红蛋白降低,可能提示溶血或假性溶血性贫血。
需要进一步检查血红蛋白尿、尿胆红素和血液铅浓度等,以排除大网织红细胞贫血。
此外,由于患者的脾脏明显肿大,还需考虑血液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淋巴瘤等。
最后,神经内科专家提出,患者反复晕厥可能与颈动脉狭窄以及脑供血不足有关。
患者仍需进一步行颈脑血管影像学检查,如颈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头颅CTA等,以明确血管病变及脑供血情况。
综上所述,针对该患者的临床表现,我们认为该患者可能同时伴有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和溶血性贫血等多种疾病。
该患者需要进一步行颈动脉MRA、血红蛋白尿、尿胆红素和血液铅浓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病因并明确诊断。
对于这种情况下的治疗,我们建议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如使用适量的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进一步纠正缺血状态,以缓解心肌梗死的症状。
同时,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积极引导患者戒烟等不健康行为,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最后,我们提醒患者及家属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的变化,并在出现重要症状变化时及时求医。
内科医生和患者家属需密切合作,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心血管内科病例讨论
![心血管内科病例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1bb2d85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e.png)
欢迎来到今天的心血管内科病例讨论。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患者基本信息、 主要症状和体征、医学检查结果、初步诊断及治疗方案,以及后续治疗计划。
患者基本信息介绍
姓名:李小明
性别:男
年龄:55岁
职业:工程师
家庭状况:已婚,有两个子女
现居住地:广州市
主要症状与体征描述
1 胸闷痛
持续性胸痛,伴有压迫感和不适,常出现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后。
多学科会诊
立即给予阿司匹林,控制血压、 血脂和血糖水平,进行病情观察。
邀请心血管内科专家团队进行会 诊,制定更详细的治疗计划。
治疗效果观察和分析
1
第二周
2
心功能逐渐恢复,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
高。
3
第一周
患者症状明显减轻,心肌梗死指标恢复 正常。
第三周
患者出院,病情控制良好,需继续定期 随访和监
感觉气短,尤其在上楼梯或做轻微运动时更明显。
3 水肿
双下肢水肿,尤其在下午和晚上严重。
医学检查结果分析
心电图 血液检查 心脏超声
异常-ST段抬高 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糖 左室收缩功能减弱
初步诊断及治疗方案
初步诊断:心肌梗死
根据患者症状、心电图和超声检 查结果,初步诊断为心肌梗死。
治疗方案
1 药物治疗
继续服用药物,监测病情 并调整用药方案。
2 生活方式调整
改善饮食习惯,增加运动 量,控制风险因素,避免 诱发因素。
3 定期随访
定期回诊复查,监测病情, 预防并发症。
总结和结论
通过针对患者的详细病例分析和综合治疗方案,患者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生 活质量得到改善,但需继续后续治疗和定期随访。
心内科病例讨论题目
![心内科病例讨论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532df431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2.png)
心内科病例讨论题目
以下给出三个心内科病例讨论题目:
1.56岁男性患者,主诉前胸痛10个月,疼痛程度不断加重,伴有气促、乏力等症状。
体格检查发现心率不齐,心肺听诊合同并有明显杂音。
请针对该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给出可能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2.38岁女性患者,主诉心悸、头晕乏力、胸闷不适等症状近一周。
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心电图显示有窦性心动过速和ST段改变。
请据此给出该患者的初步诊断和进一步的检查治疗方案。
3.45岁男性患者,有冠心病家族史。
一周前突然发生剧烈胸痛,并向左侧放射,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患者被紧急送往医院并接受了急救治疗。
请结合该患者的病史、症状和检查结果,确定诊断及治疗方案。
心内科死亡病例讨论
![心内科死亡病例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6d5ab835c281e53a5802ff31.png)
主要治疗及护理经过
00:10予以吗啡静推(使病人安静,扩张外周
血管,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呼吸困难) 00:15西地兰静推后不能缓解。 00:20心电监测提示III°房室传导阻滞,心率 35次/分, BP:182/143mmhg(患者烦躁, 干呕,),R29次/分,SPO2 65% 出大量冷 汗,予以阿托品0.5mg静推,心室率在35-40 次水平 00:25肾上腺素1mg静脉注射,
:夜班(病房班)
小张护士
是00:50时准备交接班时发现CCU病房有抢救病人, 才参与的,我和姜月敏负责正确抓药和抽吸好药液 后给方敏老师。在次过程中我有几点做的不到位, 首先是抽药,开始因为害怕,抓药不是很快,抽药 开始也把两种药抽在一起,方老师提醒后就意识到 错误了;抽吸好的药没有排气就递给方敏老师;抢 救车上凌乱,因为我和姜月敏把注射器外包装和用 过得注射器及安瓿都放在上面,没有及时垃圾分类。
监护仪动态变化观察
谢 谢
主要治疗及护理经过
01:05阿托品0.5mg静脉注射,出现心电机械
分离,胸外心脏按压,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 01:20患者心电示一直线,呼吸停止,心音不 能闻及,股动脉不能触及脉搏,双侧瞳孔扩 大至6mm,对光反射消失,宣布临床死亡。
抢救参加人员
张护士:晚班(CCU班)
姜护士:晚班(病房班) 方护士:夜班(CCU班)杨平(实习同学) 小张护士
死亡病例讨论
心内科27病区
2013-11
病史
基本资料:C9床 夏照秀,女性,48岁,安 徽籍。 主要诊断:冠心病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心功能Ⅳ级 主诉:胸痛三小时于11月20日23时43分入 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病例讨论记录地点:2号楼2楼示教室时间:2015-7-3115:00主持人:护理部副主任王丽华(N4)、大内科科护士长刘春慧(N4)、心血管内科护士长葛赟(N3)病例类型:□疑难病例危重病例□重大手术病例□死亡病例□讨论形式:□现有病例讨论回顾性讨论讨论范围:□本科讨论□大科讨论全院讨论参加人员:N4级:大外科副科护士长单荣芳肝胆外科护士长施海燕N3级:大外科副科护士长顾海燕内分泌科护士长赵丽华胃肠外科护士长孙晋杰及各科护理骨干N2级:各科护理人员N1级:各科护理人员内容记录:一、本次病例讨论目的刘春慧护士长:今天下午我们由18W心血管内科组织一次全院病历讨论,希望通过今天的讨论,我们全院的护士长及护理骨干提出宝贵建议,给我们今后的工作带来指导性意见。
二、病史汇报:责任护士(N1):顾相1.简要病史:(1)一般资料:床号:监2床患者姓名:XXX性别:男年龄:82岁住院号:201437328(2)入院诊断:冠心病、陈旧性心梗、PCI术后、急性冠脉综合征待排、房颤、高血压(3)简要病例汇报:患者于2014-10-31入院。
患者近2月来反复胸闷气短,劳累及情绪激动时易发,休息后可缓解。
入院前3小时,患者突发胸闷气短,伴腹痛腹胀、恶心呕吐,1小时前至我院急诊,心电图示:房颤心律、ST-T改变。
入科当时患者主诉:心前区闷痛伴气急、大汗,咳嗽、咳白色泡沫痰。
T:36.4℃、Hr:90次/分、BP:126/70mmHg、R:32次/分、SPO2:78%,患者入院后夜间共出现恶心呕吐3次,感腹胀、上腹部疼痛难忍;查体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正常。
予以间苯三酚解痉、对症处理及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
11-3患者呕出暗红色液体约20ml,解黑便一次,约150g,上腹部疼痛伴压痛、无反跳痛。
11-4主诉全腹部疼痛难忍,PE:全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
病程中多次解黑便。
多科会诊考虑肠系膜血管栓塞、血运性肠梗阻可能。
经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肠道分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后病情较平稳,于2014-11-21办理出院手续2.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房颤”史,半年前因急性心梗在我科行PCI术,前降支植入支架2枚3.辅助检查:1)腹部CT平扫:空肠肠壁增厚水肿、伴肠系膜周围渗出。
小肠肠管内可见液平,部分肠积气扩张2)血化验:粪便隐血:阳性(+)(11-1)白细胞:21.2×10^9/L↑(3.5-10)×10^9/L中性粒细胞:93.4%↑(45%-75%)、BNP:17317pg/ml↑(0-526)、血糖(空腹):11.95mmol/L↑(3.9-6.1)、(11-3)白细胞:13.3×10^9/L(3.5-10)×10^9/L中性粒细胞:91.5%↑(45%-75%)(11-6)BNP:14282pg/ml↑(0-526)降钙素原:5.91mmol/l↑(0-0.05)(11-8)白细胞:9.2×10^9/L(3.5-10)×10^9/L(11-12)BNP:7870pg/ml↑(0-526)4.入院后主要医嘱:经利尿、扩血管、镇静治疗后,心衰症状逐渐缓解,但出现了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表现,医嘱予以禁食,胃肠减压,记24小时出入水量,奥曲肽抑制肠道分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后病情平稳。
三、需讨论的问题:主持人葛赟护士长(N3):我们这次着重需要讨论的问题有:1、肠系膜血管栓塞合并心衰液体管理?2、未行腹部CT前,患者持续性腹痛,作为当班护士,你如何观察?3、患者系心梗、冠脉支架术后,现有消化道出血,需停抗凝治疗;CT检查诊断为肠系膜血管栓塞,需加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但消化道出血未停止,如何观察?4、该患者病情危重,现需外出行CT检查,作为陪检护士,你考虑到可能存在哪些疾病方面的风险?如何做好陪检工作?5、针对该病人,我们如何做好肠外营养?四、讨论记录:讨论问题一:肠系膜血管栓塞合并心衰如何进行液体管理?顾相护士(N1):心衰患者液体管理的原则:控制每日补液总量不超过1500ml、速度30d/min。
患者入院当时出现肺水肿,我们当天负平衡1500ml左右,后患者出现肠系膜血管栓塞合并心衰,因血管栓塞、血运性肠梗阻,发生部分肠坏死,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应适当放宽液体总量、补液速度。
刚开始我们在病人液体总量、滴速方面是有顾虑的,通过学习、循证,与医生讨论后给予病人每天正平衡300-500ml,滴速30-40滴/分为宜。
这个病人前三天出入基本保持平衡,后面基本每天正平衡500ml 左右。
讨论问题二:未行腹部CT前,患者持续性腹痛,作为当班护士,你如何观察?姚娟护士(N1):患者未行腹部CT检查前,有持续性腹痛存在,我们主要考虑以下疾病:1、急性心肌梗死:2、消化道出血:上腹部疼痛,出血后疼痛减轻或缓解;3、主动脉夹层:难以忍受的剧痛,呈撕裂样、刀割样4、急性重症胰腺炎:上腹部持续性钝痛,刀割样绞痛,阵发性加剧,向腰背部放射5、化脓性胆管炎:右上腹胀痛或绞痛,有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有夏柯三联征(腹痛、寒战高热、黄疸);6、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或栓塞。
2、3、4、5以上四种疾病的疼痛特点和伴随症状,与病人病史不符,该患者高龄,陈旧性心梗,有房颤病史,入院后有TNI动态升高、持续腹痛存在,有急性心梗不典型表现的可能,急性心梗不典型表现有:上腹部、背部不适,可无胸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可以急性心衰、休克等为首发症状,该病人入院时存在心衰症状,经过规范治疗后,胸闷气短症状缓解,BNP逐渐下降,但腹痛未缓解,由上腹痛发展至全腹痛,出现呕血黑便,因此,心梗不典型表现概率减小,医嘱行CT检查后,考虑肠系膜血管栓塞可能。
讨论问题三:该患者病情危重,现需外出行CT检查,作为陪检护士,你考虑到可能存在哪些疾病方面的风险?如何做好陪检工作?黄赛男护士(N1):该病人外出检查时存在:急性左心衰、恶性心律失常、猝死、急性胃肠出血、休克风险。
作为陪检护士,外出检查时,应做到:陪检前:核对患者身份,评估病情:该患者Hr:80次/分、Bp:130/92mmHg、R:20次/分、氧饱和度:98%。
主诉无胸闷、气短,感腹部疼痛、压痛、反跳痛。
人员准备:一名医生、一名工作3年以上的护士(具有在CCU单独值班能力)设备和物品:一备:有足够储备电的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简易呼吸气、急救盒、氧气、直接以病床转运并保证性能完好。
二留:保证一条静脉通路通畅。
三查:检查前再次评估病情、适合外出检查。
四定:固定好氧气管及静脉通路管道。
其他:携带检查预约单。
沟通与合作:1、与病人家属沟通:告知外出检查的必要性和风险、签署外出检查风险谈话记录。
2、与CT室联系,做到病人一到就能检查。
3、联系电梯陪检中:护士站在病人床头,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等情况,询问主诉、观察腹痛有无加剧。
妥善固定氧气筒、氧气和输液管道,控制液体滴速,注意安全措施、规范使用床栏。
同时注意保暖,到达CT室进行交接、妥善搬运。
检查时,通过透明窗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情况。
陪检后:返回科室、继续予以心电监护、吸氧。
保证治疗的连续性。
完成物品处置、急救物品处理完好处于备用状态。
在整个检查过程中,该病人未发生病情变化。
讨论问题四、患者系心梗、冠脉支架术后,现有消化道出血,需停抗凝治疗;CT检查诊断为肠系膜血管栓塞,需加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但消化道出血未停止,如何观察?陆海平护士(N2):患者系冠脉支架术后,有房颤史,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出现消化道出血,医嘱予以停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停用这些药物最大的风险就是会出现冠脉支架内血栓形成或脑梗塞,因为患者既往有冠脉支架植入及房颤史。
因此这时候我们应注意观察心律、心率、血压的变化,观察胸痛症状、心电图的表现,心肌酶谱的有无动态升高,判断是否发生冠脉支架内血栓形成,予患者低盐低脂软食、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在床上进行适当主动运动。
判断患者是否出现脑梗塞,要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肢体活动度、有无语言障碍及吞咽情况,复查CT、MRI。
后因CT示肠系膜血管栓塞,医嘱又加用氯吡格雷,患者本身有黑便,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时主要观察有无出血加重,观察生命体征、面色、是否出现腹痛加剧、恶心以及肠蠕动加快等出血的前期症状,观察大小便颜色、量,及是否出现周围循环衰竭、避免出血性休克,同时监测:血常规、出凝血时间。
葛赟护士长(N3):在这个病人的病程中,抗凝和出血是一直存在的矛盾,重点在于如何权衡,我们也找了相应的资料。
陆海平护士(N2):1、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消化道出血后暂停使用(肝素、华法林)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无活动出血---不需停,活动性出血---停阿司匹林,继续氯吡格雷,1-2周内恢复阿司匹林,出血危及生命---全停。
1-2天内恢复氯吡格雷,1-2周内恢复阿司匹林。
讨论问题五、针对该病人,我们如何做好肠外营养?黄赛男(N1):肠外营养液的配置: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三升袋配置者穿无菌隔离衣,戴无菌手套,铺治疗盘;肠外营养液配置顺序:1、10%氯化钠、10%氯化钾等注射液加入同一瓶葡萄糖注射液2、先将配置好的葡萄糖注射液加入三升袋中;3、再将氨基酸注射液加入三升袋中;4、最后脂肪乳加入三升袋中;5、轻摇袋子或二次翻转混匀内容物;6、排气。
输注途径的选择:中心静脉输注(锁骨下静脉)输注速度:三升袋总量1980ml,按医嘱要求80ml/h持续泵入。
该患者在整个肠外营养的过程中未出现酮症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葛赟护士长:肠外营养我们接触得比较少,针对该病人,我们是这么做的,虽然在这个病人肠外营养实施过程中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但我们在回顾性的病例讨论过程中,发现确实有很多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比如说肠外营养中血糖的管理问题,营养代谢、酸碱平衡的监测以及肝功能的监测都没有做到位,请各位护士长给予补充,另外还有一个困惑,我们只是根据医嘱配置三升袋、匀速滴入,但没有评估患者对热量的需求,热量是否满足需要,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孙晋洁护士长:肠系膜血管栓塞这类患者本身就有很大的风险,再加患者存在心衰、TNI又很高,整个肠管血运差,在实施肠外营养的时候对于内环境的监测要更频繁些,要加强血糖监测。
此患者又有消化道出血,对于外科手术来讲也是存在很大风险,手术效果也是值得商榷的。
对于肠系膜血管栓塞的患者要更注重腹部体征的观察,有无进行性的加重,一旦出现肠道坏死引起肠源性的感染,后果大多数是死亡。
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腹痛与肠梗阻的腹痛是不同的,如果此患者出现腹膜炎症状并进行性加剧的情况下要做个诊断性的腹穿查看一下。
因为该疾病早期很难确诊,前期很难与其他急腹症区别,如果此患者出现高热、腹痛加剧、腹膜刺激征、腹穿后抽出咖啡色或其他颜色液体的话要高度警惕是否发生肠段坏死如出现坏死必须进行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