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菌落计数法操作步骤(精)
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菌落总数的原理
![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菌落总数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73618bf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25.png)
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菌落总数的原理1.准备琼脂培养基:将琼脂溶解在适当的营养液中,调整pH值,加热使其融化,然后冷却到约45-50℃。
2.预培养:将培养物从深层培养基中接种到含有一定营养液的试管中预培养,为后续培养做准备。
3.稀释:将预培养液根据菌落数量的预估结果进行适当稀释,使菌落分散。
4.接种:取适量稀释液,均匀地倒入装有琼脂的培养皿中,使培养基均匀铺满。
5.均匀涂布:将接种液均匀涂布于琼脂表面,避免产生气泡和划痕。
6.培养:将培养皿倒置,放在恒温箱中适当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通常为24-48小时。
7.计数:在培养后的琼脂表面,用裸眼或放大镜观察并计数菌落,然后根据稀释倍数计算出原始菌落的总数。
1.琼脂培养基:通过熔化琼脂和添加适当的营养物,可以提供菌落生长所需的碳源、氮源等营养物质,以及适当的pH值和培养温度,使菌落能够在琼脂表面生长。
3.琼脂的稀释:通过适当的预估或实际试验,将预培养液稀释到合适的程度,使得在琼脂表面上的每个菌落之间有足够的距离,以防止菌落间的交叉叠加。
4.菌落计数:在培养后的琼脂表面,可以用裸眼或放大镜观察,计算出每个培养皿上的菌落数量。
根据稀释倍数,可以推算出原始菌落的总数。
1.简单易操作:操作方便,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技术。
2.适用范围广:可用于测定各种微生物菌落总数,如细菌、真菌等。
3.直观准确:直接观察和计数菌落,结果客观准确。
4.含量测定:可以用于测定菌落的含量,有助于了解微生物的数量变化。
然而,平板菌落计数法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注意事项:1.培养条件:受到琼脂培养基成分和条件的限制,一些微生物可能无法在琼脂表面生长。
2.杂菌干扰:在一些情况下,培养基表面可能有一些自然存在的杂菌或非细菌生物,这些杂菌可能会干扰菌落计数结果的准确性。
3.受限于稀释倍数:琼脂培养基的稀释倍数对菌落数量的计算有一定影响,过高或过低的稀释倍数可能会导致计数结果的误差。
4.菌落大小:一些微生物菌落较小或较大,可能会对计数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注意估算和计数的准确性。
平板菌落计数法的步骤
![平板菌落计数法的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ed935f55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b8.png)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方法,通过稀释液体样品、平铺在琼脂平板上、培养和计数菌落数量,可以确定原液中微生物的浓度。
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食品、环境和医药等领域的微生物数量测定,为微生物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平板菌落计数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1、准备无菌的培养基、试管、吸管、平皿、酒精灯等器材,以及待测的样品和适合的稀释液(如无菌水或盐水)。
2、将样品制成一系列的稀释液,通常采用10倍递增的稀释法,即每次取1mL的上一级稀释液加入9mL的稀释液中,充分混匀,得到下一级稀释液。
3、从每个稀释液中分别取出一定量(如0.1mL或1mL)置于灭菌平皿中,与已熔化并冷却至45℃左右的琼脂培养基混合,或者涂抹在已凝固的琼脂培养基上,使菌液均匀分布于培养基内。
4、在一定的温度下,培养一定的时间(通常为24至48小时),使菌液中的单个细胞生长繁殖成可见的菌落。
5、从每个平皿中计数菌落数量,选择菌落数在30至300之间的平皿,用计数器或计数板辅助计数,避免重复或遗漏。
6、根据计数结果和稀释倍数,计算原液中的菌落数量和浓度,通常用每毫升或每克的活菌数(CFU/mL或CFU/g)表示。
《平板菌落计数法》
![《平板菌落计数法》](https://img.taocdn.com/s3/m/56906bae3b3567ec112d8ac8.png)
❖ 三.作业: ❖ 计算菌体含量(单位:cfu/mL)。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三.实验步骤
❖ 3.加样倒平板:
❖ 用不同的灭菌吸管分别吸取10-4、10-5、10-6稀 释液1ml,分别注入3个灭菌培养皿中。分别立 即倾注约15ml已熔化并冷却到45Ċ左右的牛肉膏 蛋白胨培养基,并立即在桌面上作平面旋摇,使
水样与培养基充分混匀(每稀释度做3个)。另 取一空的灭菌培养皿,倾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15ml,做空白对照。培养基凝固后,倒置于
37℃温箱中培养。
精选课件Βιβλιοθήκη 三.实验步骤❖ 4.计数 ❖ 培养24-48h后,取出培养平板,并按下
列公式进行计算: ❖ 每毫升中菌落形成单位(cfu)=同一稀
释度的平均菌落数x稀释倍数 ❖ 注: 一般选择每个平板上长有30-300个
菌落的稀释度计算每毫升的含菌量较适精宜选课件。
微生物学实验
实验八 微生物检测
执教 单位
刘森林
生命科学学院
精选课件
实验目的 ❖ 学习平板菌落计数法。
精选课件
实验原理
精选课件
三.实验步骤
❖ 1.编号 ❖ 取无菌平皿9个,分别用记号笔标明10-4、10-5、10-6(稀释度)各
三套。另取6支试管,加入9ml无菌水,依次标明10-2、10-3、10-4、 10-5、10-6。 ❖ 2.稀释 ❖ 水样:用1ml无菌试管吸取1ml样品精确加入加有9ml无菌水的10-1 的试管中,此即为10倍稀释。将10-1试管振荡,使其充分混匀。用 另一吸管吸取10-1菌液1ml,精确加入0.5ml至10-2试管中,此即为 100倍稀释。其余10-3、10-4、10-5、10-6依次类推。 ❖ 固体样品:准确称取10g上午膜样,加入90ml无菌水中,充分混匀 后即为10倍稀释。将10-1试管振荡,使其充分混匀。用另一吸管吸 取10-1稀释液1ml,精确加入0.5ml至10-2试管中,此即为100倍稀 释。其余10-3、10-4、10-5、10-6依次类推。
平板计数法
![平板计数法](https://img.taocdn.com/s3/m/3af34fe59b89680203d82569.png)
平板菌落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是种统计物品含菌数的有效方法。
方法如下: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之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样液涂布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
目录一、菌落总数介绍:二、检验方法三、说明一、菌落总数介绍:二、检验方法三、说明展开但是,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宜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长成的一个单菌落也可能来自样品中的2~3或更多个细胞。
因此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往往偏低。
为了清楚地阐述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现在已倾向使用菌落形成单位(cfu :colony-forming units),而不以绝对菌落数来表示样品的活菌含量。
[1]编辑本段一、菌落总数介绍:菌落是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能被肉眼识别的生长物,它是由数以万计相同的细菌集合而成。
当样品被稀释到一定程度,与培养基混合,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每个能够生长繁殖的细菌细胞都可以在平板上形成一个可见的菌落。
菌落总数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需氧情况、营养条件、pH、培养温度和时间等)每克(每毫升)检样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
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即在需氧情况下,37℃培养48h,能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所以厌氧或微需氧菌、有特殊营养要求的以及非嗜中温的细菌,由于现有条件不能满足其生理需求,故难以繁殖生长。
因此菌落总数并不表示实际中的所有细菌总数,菌落总数并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需氧菌数等。
菌落总数测定是用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它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以便对被检样品做出适当的卫生学评价。
菌落总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
编辑本段二、检验方法菌落总数的测定,一般将被检样品制成几个不同的10倍递增稀释液,然后从每个稀释液中分别取出1mL置于灭菌平皿中与营养琼脂培养基混合,在一定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后(一般为48小时),记录每个平皿中形成的菌落数量,依据稀释倍数,计算出每克(或每ml)原始样品中所含细菌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检验步骤
![菌落总数检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4ba46d717fd5360cba1adb03.png)
菌落总数检验步骤第一法平板菌落计数法6 操作步骤6.1 样品的稀释6.1.1 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称取25g 样品置盛有225 mL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5 000r/min~10 000r/min 均质1 min~2 min ,或放人盛有225 mL 稀释液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 min~2 min ,制成1:10 的样品匀液。
6.1.2 液体样品:以无菌吸管吸取25 mL 样品置盛有225 mL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 :10 的样品匀液。
6.1.3 用1 mL 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 样品匀液1 mL ,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 mL 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或换用一支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 的样品匀液。
6.1.4 按6.1.3 操作程序,制备10 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
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一次1 mL 无菌吸管或吸头。
6.1.5 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选择2 个~3 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包括原液), 在进行10 倍递增稀释时,每个稀释度分别吸取1 mL 样品匀液加人两个无菌平皿内。
同时分别取1 mL 稀释液加人两个无菌平皿作空白对照。
6.1.6 及时将15 mL~20 mL 冷却至46 ℃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可放置于46 ℃±1 ℃恒温水浴箱中保温)倾注平皿,并转动平皿使其混合均匀。
6.2 培养6.2.1 琼脂凝固后,将平板翻转,36 ℃±1 ℃培养48h±2h 。
水产品30 ℃±1 ℃培养72h±3h.6.2.2 如果样品中可能含有在琼脂培养基表面弥漫生长的菌落时,可在凝固后的琼脂表面覆盖一薄层琼脂培养基(约4 mL ) ,凝固后翻转平板,按6.2.1 条件进行培养。
08 平板菌落计数法应用
![08 平板菌落计数法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d8223dd4028915f804dc2dd.png)
三、器材
酵母菌悬液,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1mL无菌吸管 无菌平皿 盛有9 mL无菌水的试管
四、操作步骤
1.编号: 取无菌平皿 8套,在皿底分别标记10-5、10-6 、10-7、10 8各2套。(不得开盖,) 取1只装有99mL无菌水的三角瓶1只,标明10-2。 另取6支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排列于试管架上,依次 标记10-3、10-4、10-5、10-6、10-7、10-8。
实验八 平板菌落计数法
一、目的要求 学习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根据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 上所形成的一个菌落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而成 的现象进行的,也就是说一个菌落即代表一个 单细胞。计数时,先将待测样品作一系列稀释, 再取一定量的稀释菌液接种到培养皿中,使其 均匀分布于平皿中的培养基内,经培养后,由 单个细胞生长繁殖形成菌落,统计菌落数目, 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
灭菌:轮流值守
摆放斜面试管:
土壤及细菌原液稀释:土壤稀释分离 倒平板:每人3个,分离用2个,计数用1个. 接种:平板菌落计数每人一只平板.土壤稀释分离: 每人划2个平板,放线菌和霉菌各一个.
培养:细菌37℃;放线菌,霉菌28℃(分开放置)
观察,分离和计数:平板菌落计数48小时后;放线菌和 霉菌接种3天后开始 形态观察:一周后.
5.计数 培养24小时后,取出培养皿,算出同一稀释度 两个平皿上的菌落平均数,并按下列公式进行计 算: 每毫升中总活菌数=同一稀释度两次重复的菌落 平均数×稀释倍数
四
实验结果
填表
一般选择每个平板上长有30—300个菌落的稀释度计算每毫 升的菌数最为合适。 同一稀释度的两个重复的菌数不能相差很悬殊。 不同稀释度计算出的每毫升菌液中总活菌数也不能相差悬 殊,如相差较大,表示试验不精确。
微生物学 实验三 平板菌落计数法
![微生物学 实验三 平板菌落计数法](https://img.taocdn.com/s3/m/c99127c4a1c7aa00b52acbff.png)
实验三平板菌落计数一、目的要求学习菌种的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之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样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
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
但是,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易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长成的一个单菌落也可能来自样品中的2~3或更多个细胞。
因此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往往偏低,为了清楚地阐述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现在已倾向使用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而不以绝对菌落数来表示样品的活菌含量。
平板菌落计数法虽然操作较繁,结果需要培养一段时间才能取得,而且测定结果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该计数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获得活菌的信息,所以被广泛用于生物制品检验(如活菌制剂),以及食品、饮料和水(包括水源水)等的含菌指数或污染程度的检测。
三、器材1 .菌种:大肠杆菌菌悬液。
2 .培养基:LB培养基。
3 .仪器或其他用具: 1ml 无菌吸管,无菌平皿,盛有 4.5ml 无菌水的试管,试管架,恒温培养箱等。
四、操作步骤1 .编号取无菌平皿 9 套,分别用记号笔标明 10-4、 10-5、 10-6(稀释度)各 3 套,另取 6 支盛有 4.5ml 无菌水的试管,依次标是 10-1、 10-2、 10-3、 10-4、 10-5、10-6。
2 .稀释用 1ml 无菌吸管吸取 1ml 已充分混匀的大肠杆菌菌悬液(待测样品),精确地放0.5ml 至 10-1的试管中,此即为 10 倍稀释。
将多余的菌液放回原菌液中。
将 10-1试管置试管振荡器上振荡,使菌液充分混匀。
另取一支 1ml 吸管插入 10-1试管中来回吹吸菌悬液三次,进一步将菌体分散、混匀。
吹吸菌液时不要太猛太快,吸时吸管伸入管底,吹时离开液面,以免将吸管中的过滤棉花浸湿或使试管内液体外溢。
实验十二 平板菌落计数法和光电比浊计数法
![实验十二 平板菌落计数法和光电比浊计数法](https://img.taocdn.com/s3/m/aa1987e3e009581b6bd9eb6d.png)
三、水产养殖水质净化、水产养殖水环境净化和水 产养殖池底净化处理处恶臭等。 功效:
• 1、快速分解水体中的残饵,粪便,死藻等,维护水质,有效 预防泛塘和鱼虾病害,减少换水量。 • 2、降解形成的小分子有机物及矿物质能促进藻类、原生动物 等的生长,为鱼虾提供活体饵料。 • 3、在水体中形成有益菌优势群种,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维 持水体中的微生态环境平衡。 • 4、枯草芽孢杆菌本身是安全,有益的微生物,动物食入适量 菌体后,能减少鱼虾病害,提高鱼虾对饵料的消化吸收效率。 • 5、增强鱼虾的消化吸收功能,使其充分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 成分及天然色素,增强其天然着色度和使用风味,使鱼虾色泽 鲜亮。
二、基本原理——光电比浊计数法
当光线通过微生物菌悬液时,由于菌体的散射及吸收作用 使光线的透过量降低。在一定的范围内,微生物细胞浓度 不透光度成反比,不光密度成正比,而光密度或透光度可 以由光电池精确测出。 用一系列已知菌数的菌悬液测定光密度,作出光密度—— 菌数标准曲线。然后,就可以以样品液所测得的光密度, 从标准曲线中查出对应的菌数。 制作标准曲线时,菌体计数可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平 板菌落计数或细胞干重测定等方法。本实验采用平板菌落 计数法。
2、平板菌落计数:
(1)编号:取无菌平皿9套,分别标明为10-4、10-5、10-6各三套, 另取6支无菌试管,装入4.5mL无菌水,依次标记为10-1、10-2、 10-3、10-4、10-5、10-6; (2)稀释:任选一支上述盛有已测OD值的菌悬液的试管,如1号试 管,精确地取0.5mL至10-1的试管中,此即为10倍稀释。将10-1的 试管振荡混匀。另换一支吸头插入10-1试管中来回吹吸菌液三次, 进一步将菌体分散、混匀。再用此吸管精确吸取10-1菌液0.5mL至 10-2试管中,此即为100倍稀释,依次类推; (3)取样:用移液器分别吸取10-4、10-5、10-6的稀释菌悬液各 0.2mL ,对号放入编好号的无菌平皿中; (4)倒平板:尽快向上述盛有丌同稀释菌液的平皿中倒入融化后 冷却至45℃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约20mL,置水平位置迅速旋动 平皿,使培养基不菌液混合均匀; (5)培养:待培养基凝固后,平板倒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48h;
平板菌落计数法操作方法
![平板菌落计数法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f8d551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da.png)
平板菌落计数法操作方法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方法,可用于定量测定空气、水、食品、药品等样品中的微生物菌落数量。
下面是平板菌落计数法的操作方法:
1. 准备培养基:选择适合待测微生物培养的培养基,如琼脂培养基、营养琼脂等。
按照培养基说明书的方法制备好培养基,并进行无菌处理。
2. 样品处理:将待测样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如对液体样品可进行稀释,对固体样品可进行悬浮、研磨等处理,以保证样品均匀分散。
3. 平板接种:取适量的样品处理液,将其均匀地倒入已经凝固的培养基平板上,并用无菌棉签进行均匀涂抹,使样品和培养基充分接触。
4. 培养条件:将接种好的平板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培养,一般为37下培养24-48小时。
5. 统计菌落:培养结束后,观察平板上的菌落形成情况,对于较多菌落的平板,可以选择在菌落较少的区域进行计数。
使用放大镜或更高倍数显微镜对菌落进行统计。
6. 计算菌落数:根据统计的菌落数,可以根据所用的稀释倍数和接种体积计算出样品中的微生物菌落数量。
需要注意的是,平板菌落计数法需要仔细控制培养条件和接种技术,以减少误差。
同时,对于存在过多重叠菌落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稀释和计数。
微生物的平板菌落计数法
![微生物的平板菌落计数法](https://img.taocdn.com/s3/m/4bf353e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8a.png)
<实验十三微生物的平板菌落计数法>一、实验目的学习微生物的平板计数法。
二、原理概述微生物的稀释平板计数是根据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一个菌落,即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而成,且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这一生理及培养特征进行的。
也就是说一个菌落即代表一个单细胞。
计数时,首先将待测样品制成均匀的一系列不同稀释液,并尽量使样品中的微生物细胞分散开来,使成单个细胞存在( 否则一个菌落就不只是代表一个菌 ) ,再取一定稀释度、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中,使其均匀分布于平板中的培养基内。
经培养后,由单个细胞生长繁殖形成菌落,统计菌落数目,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
此法所计算的菌数是培养基上长出来的菌落数,故又称活菌计数,一般用于某些成品检定 ( 如食品等 ) 、生物制品检定、土壤含菌量测定及食品、水源的污染程度的检定。
三、实验器材1 、待测样品、所需各类培养基2 、天平、称样瓶、记号笔、容量瓶、无菌生理盐水、 1ml 和 5ml 无菌移液管、无菌平板、无菌试管四、操作步骤和内容1 、样品稀释液的制备准确称取待测样品 10g 或 10ml ,放入装有 90ml 无菌水并放有小玻璃珠的 250mL 三角瓶中,用手或置摇床上振荡 20min ,使微生物细胞分散,静置约 20-30s ,即成 10 -1 稀释液;再用 1ml 无菌吸管,吸取 10 -1 稀释液 1ml 移入装有 9ml 无菌水的试管中,吹吸 3 次,让菌液混合均匀,即成 10 -2 稀释液;再换一支无菌吸管吸取 10 -2 菌液 1mL 移入装有 9ml 无菌水试管中,即成 10 -3 稀释液;以此类推,一定要每次更换吸管,连续稀释,制成 10 -4 、 10 -5 、 10 -6 、 10 -7 、 10 -8 等一系列稀释度的菌液,供平板计数使用 ( 如图 13 - 1) 。
图 13 - 1 平板计数法中样品的稀释和稀释液的取样用稀释平板计数时,待测菌稀释度的选择应根据样品确定。
平板菌落计数法实验报告
![平板菌落计数法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8afb01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ba.png)
平板菌落计数法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对某一样本中的细菌菌落进行计数,从而了解样本中细菌的数量及种类,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二、实验原理。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方法,其原理是将待测样品均匀涂布在富含营养物质的琼脂平板上,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并计数菌落形成的数量,进而推算出原始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三、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将琼脂平板均匀加热至液态,然后冷却至45-50摄氏度;2. 取样,使用无菌技术取得待测样本;3. 涂布,将待测样本均匀涂布在琼脂平板表面;4. 培养,将涂布好的琼脂平板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以适当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培养;5. 计数,观察培养后的琼脂平板上的菌落情况,使用计数器进行菌落计数;6. 结果记录,记录菌落数量,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四、实验数据。
经过实验观察和计数,得出样本中细菌菌落数量为XXX个/平板。
五、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样本中细菌菌落的数量,这将有助于我们对该样本的微生物特性进行进一步研究。
同时,通过对不同样本进行平板菌落计数法的比较,还可以了解不同样本中微生物的差异,为微生物学研究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
六、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以避免外部细菌的污染;2. 涂布样本时,需确保样本的均匀涂布,避免出现局部过多或过少的情况;3. 培养过程中,需保持恒温箱的恒温和湿度,避免对细菌生长的影响;4. 实验结束后,需对实验器材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实验后的交叉污染。
七、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利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对样本中的细菌菌落进行了计数,并得出了相应的数据结果。
这为我们后续的微生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也为我们对样本中微生物特性的了解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八、参考文献。
1. XXX,XXX. 微生物学实验指导. 北京,科学出版社,20XX.2. XXX,XXX.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手册.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以上就是本次实验的实验报告,谢谢阅读。
平板菌落计数法操作步骤(精)
![平板菌落计数法操作步骤(精)](https://img.taocdn.com/s3/m/d0bd201a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9.png)
平板菌落计数法操作步骤(精)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一种可以用来测定悬浮液中的菌落总数以及形成菌落的种类的微生物学分析方法。
它通常被用来评估牛奶、酒精发酵物、汤、和其它类似的系统的微生物活性的估计。
平板菌落计数法的步骤一般为:
1、准备样品:将根据样品的类型,制定合适浓度、保存适宜的培养基;
2、消耗样品:根据下联试验结果,将样品消耗在培养基中;
3、载体准备:准备一个混合培养剂载体,在此载体上种植样品,以便能够有效进行培养;
4、培养:将种植好的平板载体放入带有适宜温度的培养箱中培养,按照适定的培养时间培养;
5、观察计数:将培养好的载体放入显微镜底座下进行显微观察,根据观察结果,对形成的菌落进行计数;
6、计算:根据样品的量,和所观察的菌落总数,对每升份的大菌落进行计算,以求出平板菌落总数。
7、结果分析:根据测得的平板菌落总数,进行比较测试及结果分析,从而判断样品微生物活性情况。
菌落计数器的基本操作及操作规程
![菌落计数器的基本操作及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6f3e82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0.png)
菌落计数器的基本操作及操作规程菌落计数器的基本操作菌落计数器在皮氏培育皿上计算微生物的数目是一件特别耗时的工作。
有了菌落计数器这种仪器,用户就不必为这项多而杂的操作费心了,它可广泛应用在每个生物试验室中。
菌落计数器基本操作一般包括:样品的稀释——倾注平皿——培育48小时——计数报告1.操作方法:培育到时间后,计数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
可用肉眼察看,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
在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总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数,计算处原始样品中每克(或每ml)中的菌落数,进行报告。
2.到达规定培育时间,应立刻计数。
假如不能立刻计数,应将平板放置于0-4℃,但不得超过24h。
3.计数时应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SN标准要求为25~250个菌落),若有二个稀释度均在30~300之间时,按国家标准方法要求应以二者比值决议,比值小于或等于2取平均数,比值大于2则其较小数字(有的规定不考虑其比值大小,均以平均数报告)。
4.若全部稀释度均不在计数区间。
如均大于300,则取较高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如均小于30,则以最低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乘稀释倍数报告之。
如菌落数有的大于300,有的又小于30,但均不在30~300之间,则应以最接近300或3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如全部稀释度均无菌落生长,则应按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报告之。
有的规定对上述几种情况计算出的菌落数按估算值报告。
5.不同稀释度的菌落数应与稀释倍数成反比(同一稀释度的二个平板的菌落数应基本接近),即稀释倍数愈高菌落数愈少,稀释倍数愈低菌落数愈多。
如显现逆反现象,则应视为检验中的差错(有的食品有时可能显现逆反现象,如酸性饮料等),不应作为检样计数报告的依据。
6.当平板上有链状菌落生长时,如呈链状生长的菌落之间无任何明显界限,则应作为一个菌落计,如存在有几条不同来源的链,则每条链均应按一个菌落计算,不要把链上生长的每一个菌落分开计数。
平板计数法的具体步骤
![平板计数法的具体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d066ee8f02d276a200292e66.png)
细菌培养的具体步骤(1个水槽计)1、灭菌:将包扎好的培养皿和试管在0.1MPa,121°C,20分钟高压蒸汽灭菌;将海水和配制好的培养基灭菌;将移液器和枪头一同放入高压蒸汽锅内灭菌。
全程要在无菌室内操作,再倒入培养基时要瓶口保持对着火焰。
2、编号:取无菌培养皿15套,分别用记号笔标明10 -4,10-5,10-6,10-7,10-8,10-9(稀释度)各3套。
另取9支盛有9.0mL无菌水的试管,依次标有10-1~10-9。
3、稀释:用移液枪取1.0mL样品液加入标有10 -1字样的试管中,此为10倍稀释,并用此溶液多次冲洗此枪头,使之充分混匀。
再从 10 -1溶液中吸取1.0mL溶液准确放入标有10 -2试管中此为稀释100倍……其余以此类推。
每操作一次换一个枪头。
4、取样:用5个枪头分别吸取标有 10-5,10-6,10-7,10-8,10-9稀释液各0.2mL。
加入相应的培养皿中间。
每个梯度设置3个平行实验组。
5、倒平板:尽快向上述盛有不同稀释度菌液的培养皿中倒入熔化后冷却至45°C左右的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约15mL,静置水平位置迅速转动培养皿,使培养基和菌液混合均匀(转动时不宜用力过度,否则会使培养基荡出培养皿或是溅到培养皿盖上)。
待培养基凝固后,将平板倒置于30℃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注意:由于细菌易吸附在玻璃器皿表面,所以菌液加入到培养皿后,应尽快倒入熔化后冷却至45°C左右的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立即摇匀。
否则,细菌将不易分散或长成菌落连在一起,不易计数。
6、计数:培养48小时后取出培养皿,根据统计的菌落数,计算出同一稀释度3个平板上的菌落平均数,按下列公式计算:每毫升样品中菌落形成的单位数(CFU)=同一稀释度3次重复的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50 一般选取平板上长有30—300个菌落的培养皿计算每毫升含菌量较为合适,同一稀释度的3个重复平板上菌落数应相差不大,否则标明不准确。
平板菌落计数法的流程
![平板菌落计数法的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058fe5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a.png)
平板菌落计数法的流程平板菌落计数法呀,这可有意思啦。
一、准备工作。
咱得先把要用的东西都准备好。
那都有啥呢?培养基是肯定不能少的,就像做饭得有食材一样。
这个培养基得按照正确的配方去调配,可不能瞎弄哦。
还有培养皿,这就像是小盘子,是细菌们要住的小房子。
另外呢,接种工具也得备着,像接种环之类的。
再就是我们要计数的样品啦,不管是从哪儿弄来的样品,都得小心处理,就像对待宝贝一样。
而且啊,整个操作过程得在干净的环境里进行,要是周围脏兮兮的,那细菌的数量可就不准啦。
二、样品处理。
拿到样品以后呢,要把它处理成合适的状态。
如果是固体的样品,可能得先溶解或者研磨一下,让里面的细菌能分散开来。
要是液体样品呢,也得注意有没有沉淀之类的,要是有,得想办法让它均匀一点。
这一步就像是给细菌们做个前期的准备工作,让它们能更好地在培养基里生长。
三、接种。
接种这个环节可关键啦。
用接种工具蘸取处理好的样品,然后轻轻地在培养基上划呀划。
就像画画一样,不过这画的可是细菌的“家”呢。
要注意接种的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太多了的话,细菌们都挤在一起,长成一团,那就没法准确计数了。
太少呢,可能有些细菌都长不出来,那也不行。
而且在接种的时候,动作要轻柔,别把培养基给弄破了,培养基要是破了,就像房子塌了一样,细菌们可就没地方好好生长啦。
四、培养。
接种完了就该让细菌们在合适的环境里生长啦。
这个环境得是温暖的,温度要刚刚好,就像我们人住的房子温度得适宜一样。
还要注意湿度之类的条件。
在培养的过程中,可不能老是去打扰细菌们,得让它们安安静静地生长。
但是呢,也要时不时地去看看,就像看小宠物一样,看看它们有没有好好地长出来。
五、计数。
等细菌们在培养基上长成一个个小菌落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计数啦。
这可有点像数星星呢,不过要更仔细。
要用小眼睛仔细地看,一个一个地数。
有时候菌落可能会长得挨在一起,这时候就得靠我们的判断力啦,要把那些看起来像是分开的菌落都准确地数出来。
平板菌落计数法实验报告
![平板菌落计数法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f882bf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a.png)
平板菌落计数法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对水样中的细菌进行计数,了解水质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实验原理,平板菌落计数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方法,通过将待测水样在琼脂平板上平铺,培养后观察并计数菌落数量,从而得出水样中细菌的数量。
该方法适用于较为清澈的水样,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水样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实验步骤:1. 准备琼脂平板和待测水样。
2. 将琼脂平板在恒温箱中加热至液态状态后取出,待稍微冷却至手持温度。
3. 取出待测水样,用移液器吸取一定体积的水样,滴于琼脂平板表面。
4. 用平板旋转器使水样均匀分布在琼脂平板表面。
5. 将琼脂平板倒置放置在恒温箱中,进行培养。
6. 培养后观察琼脂平板上的菌落情况,并进行计数。
实验结果:经过培养后,观察到琼脂平板上出现了多个菌落,通过放大镜进行计数,得出了水样中细菌的数量。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初步判断水样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实验分析: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我们可以对水样中的细菌数量进行快速、准确的估计。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只能对能够在琼脂平板上生长的细菌进行计数,对于一些特殊菌种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其数量。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实验总结:平板菌落计数法是一种简单、直观的微生物计数方法,适用于对水样等液体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快速检测。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结合其他检测方法,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样品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平板菌落计数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加了对水质微生物污染检测方法的掌握。
希望能够通过这些实验,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和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平板菌落计数法
![平板菌落计数法](https://img.taocdn.com/s3/m/40a13b3127d3240c8547ef2c.png)
平板菌落计数法(一)目得要求学习平板菌落计数得基本原理与方法。
(二)基本原理平板菌落计数法就是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之后,其中得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得稀释样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得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得一个单细胞、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与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得含菌数。
但就是,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易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长成得一个单菌落也可来自样品中得2~3或更多个细胞。
因此平板菌落计数得结果往往偏低。
为了清楚地阐述平板菌落计数得结果,现在已倾向使用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而不以绝对菌落数来表示样品得活菌含量。
平板菌落计数法虽然操作较繁,结果需要培养一段时间才能取得,而且测定结果易受多种因素得影响,但就是,由于该计数方法得最大优点就是可以获得活菌得信息,所以被广泛用于生物制品检验(如活菌制剂),以及食品、饮料与水(包括水源水)等得含菌指数或污染程度得检测、(三)器材1.菌种大肠杆菌菌悬液、2、培养基牛肉膏蛋白陈培养基、3.仪器或其她用具1mL无菌吸管,无菌平皿,盛有4.5ml无菌水得试管,试管架,恒温培养箱等、(四)操作步骤l.编号取无菌平皿9套,分别用记号笔标明10—4、10—5、10-6。
(稀释度)各3套。
另取6支盛有4。
5mL无菌水得试管,依次标就是10-1、10-2、10-3、10-4、10—5、10—6。
2.稀释用lmL无菌吸管吸取lmL已充分混匀得大肠杆菌菌县液(待测样品),精确地放0、5mL至10-1得试管中,此即为10倍稀释。
将多余得菌液放回原菌液中。
将10-1试管置试管振荡器上振荡,使菌液充分混匀。
另取一支lml吸管插入10 1试管中来回吹吸菌悬液三次,进一步将菌体分散、混匀、吹吸菌液时不要太猛太快,吸时吸管伸人管底,吹时离开液面,以免将吸管中得过滤棉花浸湿或使试管内液体外溢。
平板菌落计数法操作步骤(精)教学文稿
![平板菌落计数法操作步骤(精)教学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b9c2d664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5.png)
平板菌落计数法操作步骤(精)教学⽂稿平板菌落计数法操作步骤(精)平板菌落计数法⼀、⽬的要求学习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法。
⼆、基本原理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等测样品经适当稀释后,其中的微⽣物充分分散为单个细胞,取⼀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长繁殖⽽形成的⾁眼可见的菌落,即⼀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个单细胞。
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
但是,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易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长成的⼀个单菌落也可能来⾃样品中的2~3或更多个细胞。
因此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往往偏低。
现在常使⽤菌落形成单位。
该计数法的缺点是操作较繁,结果需要培养⼀段时间才能取得,⽽且测定结果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这种计数⽅法最⼤的优点是可以获得活菌的信息,所以被⼴泛⽤于⽣物制品检验,以及⾷品、饮料和⽔等含菌指数或污染度的检测。
三、器材⼤肠杆菌悬液,LB琼脂培养基,1mL 5mL⽆菌吸管,⽆菌平⽫,⽆菌⽔,⽆菌试管,试管架和记号笔等。
四、操作步骤1、编号取⽆菌平⽫9套,分别标明为10-4、10-5、10-6各三套,另取6⽀⽆菌试管分别标记为10-1、10-2、10-3、10-4、10-5、10-6。
2、稀释⽤1mL⽆菌吸管吸取1mL已充分混匀的⼤肠杆菌菌悬液,精确地放0.5mL⾄10-1的试管中,此即为10倍稀释,将多余的菌液放回原菌液中。
将10-1试管充分振荡、混匀。
另取⼀⽀1ml吸管插⼊10-1试管中来回吹吸菌液三次,进⼀步将菌体分散、混匀。
动作不要太猛太快,吸时插⼊,吹时提出,再⽤此吸管吸取10-1菌液1mL精确地放0.5mL⾄10-2试管中,此即为100倍稀释,依次类推,3、取样⽤三⽀1ml⽆菌吸定分别吸取10-4、10-5、10-6的稀释菌悬液各1mL对号放⼊编好号的⽆菌平⽫中,每个平⽫放0.2mL4、倒平板尽快向上述盛有不同稀释菌液的平⽫中倒⼊融化后冷却⾄45度的LB培养基约15-20ml,置⽔平位置迅速旋动平⽫,使培养基与菌液混合均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板菌落计数法
一、目的要求
学习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等测样品经适当稀释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为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
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
但是,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易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长成的一个单菌落也可能来自样品中的2~3或更多个细胞。
因此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往往偏低。
现在常使用菌落形成单位。
该计数法的缺点是操作较繁,结果需要培养一段时间才能取得,而且测定结果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这种计数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获得活菌的信息,所以被广泛用于生物制品检验,以及食品、饮料和水等含菌指数或污染度的检测。
三、器材
大肠杆菌悬液,LB琼脂培养基,1mL、5mL无菌吸管,无菌平皿,无菌水,无菌试管,试管架和记号笔等。
四、操作步骤
1、编号
取无菌平皿9套,分别标明为10-4、10-5、10-6各三套,另取6支无菌试管分别标记为10-1、10-2、10-3、10-4、10-5、10-6。
2、稀释
用1mL无菌吸管吸取1mL已充分混匀的大肠杆菌菌悬液,精确地放0.5mL至10-1的试管中,此即为10倍稀释,将多余的菌液放回原菌液中。
将10-1试管充分振荡、混匀。
另取一支1ml吸管插入10-1试管中来回吹吸菌液三次,进一步将菌体分散、混匀。
动作不要太猛太快,吸时插入,吹时提出,再用此吸管吸取10-1菌液1mL,精确地放0.5mL至10-2试管中,此即为100倍稀释,依次类推,
3、取样
用三支1ml无菌吸定分别吸取10-4、10-5、10-6的稀释菌悬液各1mL,对号放入编好号的无菌平皿中,每个平皿放0.2mL
4、倒平板
尽快向上述盛有不同稀释菌液的平皿中倒入融化后冷却至45度的LB培养基约15-20ml,置水平位置迅速旋动平皿,使培养基与菌液混合均匀。
5、培养
倒置于37度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
6、计数
算出同一稀释度三个平板上的菌落平均数,并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每毫升中菌落形成单位(cfu)= 同一稀释度三次重复的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5
五、实验报告
1、结果
将培养后菌落计数结果填入下表:
2、思考题
(1)为什么溶化后的培养基要冷却至45℃左右才能倒平板?
(2)要使平板菌落计数准确,需要掌握哪几个关键?为什么?
(3)同一种菌液用血球计数板和平板菌落计数法同时计数,所得结果是否一样?为什么?
(4)试比较平板菌落计数法和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法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