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半月谈电子版:生命教育缺失
浅析当前生命教育的缺失
浅析当前生命教育的缺失【摘要】生命教育的前提是要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会彼此尊重,这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通过相互尊重,教师能够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扉,将知识与生命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知识将变得更加鲜活。
然而当前中小学生的课堂缺乏生命教育的内容,忽视了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文章主要探析当前生命教育缺失的现状,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关键词】生命教育;缺失;尊重引言通过对当前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发现有关心理失常引发的事例很多,这就为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
大学生或者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大都是因为中小学时期接受了不良的教育,在面对生活、学习中出现的挫折、失败时,往往采用过激的手段解决问题,有的甚至放弃自己的生命。
由此可见,青少年知之甚少的正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内容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帮助青少年珍视自己的生命,同时尊重别人的生命一、生命教育的缺失表现青少年在生命教育方面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不珍惜生命这主要体现在当前大多数青少年没有感受到生命的珍贵,不珍惜生命,动不动就把死挂在嘴边上,自杀成为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
生命是最珍贵的,无论你有多大的学问、多高的社会地位,都最后都要面对死亡的问题。
据有关统计显示,21.89%的中学生有轻生的想法;青少年与他人发生争执时,就会意气用事,拳打脚踢,造成许多学生受伤事件,这在校园里屡见不鲜。
青少年不重视生命这一社会现象折射出的正是学校的教育问题,缺乏对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2.缺乏感恩的心作为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感恩是一种对生活、对他人的态度,如果人际交往过程中缺少了感恩,就会变得冷淡。
如果孩子在缺少感恩的家庭中长大,就会从小不知道尊重别人,不懂得感恩,许多青少年仅仅是因为与老师或者家长作对,而选择自杀。
相关研究表明,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感恩这样的课程,但是效果不是很好。
有一则新闻报道了某学校组织学生给家长下跪的镜头,有些学生看了之后,认为难道这样就是对父母的感恩吗?当前,教育的根本问题缺失,导致不知应该开设什么样的课程来让学生之间养成互相关心、互相尊重的习惯3.死亡教育研究的不足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是自然规律中无法回避的。
校园“生命教育”的缺失及对策
校园“生命教育”的缺失及对策作者:孟繁军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2年第07期一、校园“生命教育”的理念和定位1.学会生存是人的第一需要学习生存的首要任务是关注自己的生命。
一方面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生产结构剧烈变化,劳动力市场大幅波动,导致每一个人必须学会生存;另一方面,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如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能耗增多、社会分化加剧等等,对人的生存造成威胁。
所以,学会生存至关重要。
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学会生存》报告,督使每个人获得包括生命教育在内的生存技能。
2.学会负责是生命教育的重要体现当前的社会十分强调个性和民主,为了社会的公平竞争和正常秩序,谋求利益和追求个人发展时,要学会对自己负责,这是生命教育的体现之一。
因此,学校教育也不能忽视学会负责的生命教育。
因为只有让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才能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注周围的一切,并形成较强的责任感,继而对他人、集体、社会承担起应尽的责任。
反之,一个连自己生命都不负责的学生,将来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呢?3.关注生命质量是教育的核心关注生命质量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在教育中要融入学生的主体意识及其个人的发展,并赋予其生命意义、意识及价值的生成,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二是教育过程中,积极渗透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内涵,学会自我接纳与肯定,学会关注生命,理解与追求生命的价值。
4.尊重主体的成长规律是教育的重要方法生命教育方法必须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生活内涵和相关理念为教育切入点,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让学生真正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承担和体验自己的角色,感悟生命的唯一、具体与不可替代的特性,正确选择与判断生命价值,实现自我与他我、大我与小我、历史与现实、个性与共性,构建生命的内涵,发展生命的精神空间。
二、学生生命个体的消失扫描及其成因剖析1.生命个体的消失扫描许多生命个体的消失令人震惊与心痛。
请看近几年学生生命消失的案例。
第十二章 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
力克.胡哲
廖智
安乐死不安乐!
生不如死的前提是万念俱灰!
生命的意义何在?
• 1、苍蝇的一分钟生命 • 2、于娟:《此生未完成》 • 3、瘾君子
四、 自杀前必须做的几件事 1、等一等,静一静。 2、想一想:我想通过自杀达到什么目的,真的 能达到吗? 3、我的问题我明确地求助过吗?是真的解决不 了吗? 4、人生有好多内容,我真的为了一个问题甘愿 放弃其他所有吗? 5、我是否该给好朋友或心理医生最后打一次电 话? 6、我自杀后会有什么后果?我自己,我的亲人、 朋友咋办?
为什么要进行生命意识教育?
在生 中命 小意 学识 展教 开育 !更 应 该
我国每年因为自杀而死亡的大约300000人!
据统计,2012年全球自杀估算人数约80.4万人,平均每10 万人中有11.4人自杀。
2014-09-13 16:39:00|来源:海外网|字号:
一、自杀 自杀率
地域的不同和化学农药都对该国的自杀情况 造成了影响。(除草剂自杀)
与帮助的一种技术,通过调动其自身的潜能来帮助处于危 机的个体恢复心理平衡,重新建立起危机前的心理平衡状 态。
• 2、心理危机干预的必要性 • 伴随着危机状态的终结个体会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有的个体不
但能够顺利地度过危机,经历危机的过程还使个体掌握了应对困难的 方法,使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提升;部分个体虽然度过了心理 危机,但危机过程中的痛苦经历给其留下了心理阴影,对其今后的社 会适应产生了限制;而有的个体则难以度过危机,引发神经症或精神 病,甚至走向自杀。 • 这些差异的产生虽然与个体的人格特质、危机处理方式、先前经 历的危机的体验等因素具有密切的联系,但是个体在危机中所获得的 有效支持与帮助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大学生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大学生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及解决对策2012年10月10日来源:《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作者:赵晓坤杨镇导读:生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珍爱生命、提高生命价值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却表现出生命教育缺失,否定自我生命、漠视他人生命等与生命教育含义相背离的现象。
生命教育是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最终目标,加强生命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生命意识,提高大学生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2010年高等教育在校人数315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了26.5%,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
与此同时,人际关系、就业压力等问题频频困扰大学生。
目前大学生自杀或伤害他人生命的现象屡屡不断,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也反映出大学生生命意识的淡薄和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
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应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提高大学生生命意识,并帮助大学生提高生存技能、提高生命质量。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在《生命教育》一书中首次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思想,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并逐渐发展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潮。
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通过各种途径教育学生珍惜自身生命,同时尊重一切自然生命。
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包括多个层面:一是加强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和感知,接纳和肯定他人生命,重视、珍惜一切生命;二是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能正确面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挫折和失败;三是提升自我生命的意义和生命价值,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生,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通过生命教育,使大学生树立健全的生命观,珍惜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敬畏生命,以积极的态度主动维护生命权利、提升生命价值。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缺失的现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小学班主任论文-小学教育中生命教育缺失原因分析通用版
小学班主任论文-小学教育中生命教育缺失原因分析通用版一、传统教育中生命教育缺失的警示生命教育本来就应该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可长期以来,学校和家庭教育只重视知识的学习和品德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的生命关怀和生命教育,导致了让人痛心不已的后果。
人的生命只能有一次,失去了生命就失去了一切。
一个生命连接着一个甚至多个家庭。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家庭和学校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学习条件,但都忽视了对小学生的生命关怀和生命教育,导致小学生轻视生命、不珍惜生命的现象不断发生。
一个个还没有懂事的少年选择最残忍的方式去结束自己的生命,甚至去残害别人。
这些都给我们发出最为痛心的警示。
警示一:留守儿童缺乏生命关怀,造成心理扭曲,导致漠视自己与他人生命。
最典型的儿童轻生案例应该是毕节留守儿童自杀事件。
2015年6月9日深夜,贵州省毕节市田坎乡一兄三妹四名留守儿童集体喝农药自杀。
最大的哥哥只有13岁,最小的妹妹才5岁。
父母离异后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外出打工,四个孩子过早地挑起生活的重担,因感到生活无望便一起喝下农药自杀。
让人痛心的事不仅仅是这一例。
2015年6月10日下午,湖南衡阳县的一个小镇上,留守儿童小霞和妹妹小林在放学路上被人毒死。
12岁的晓雯和小霞都是留守儿童,是某小学六年级同班同学,前几日因为放学路上发生口角,晓雯回家受到了母亲的责备,因此产生了害死小霞和小林的念头。
经过一番准备后,10日在放学的路上,晓雯把放了毒药的可乐递给了同学小霞、小林,二人喝完后中毒身亡。
警示二:过重的学习负担导致小学生失去了生活和学习的乐趣。
小学阶段本应是一生中最为幸福的阶段,可繁重的学习负担使他们不能感受到童年的乐趣。
整天有做不完的作业、背不完的课文。
过多的校外辅导和上不完的兴趣班让学生苦不堪言。
许多小学生因过重的学习负担而失去了生活和学习的乐趣,出现逃避和轻生的念头。
2014年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六年级小学生张某直到深夜12点还没有做完作业。
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学校是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国家未来人才的摇篮。
然而,在我国的高校中,生命教育却存在着一些缺失。
本文将从教育的定义、现实状况及原因和对策三个方面探讨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一、教育的定义教育是指通过有意识的方式,对人类进行的有效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传授。
因此,教育不仅关注知识的传递,还强调个体全面的发展,包括其身体、心理、社会和精神的健康。
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系统地传授生命科学知识,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造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具有生命意识、生命尊重和生命修养的人。
二、现实状况及原因我国高校生命教育存在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命科学知识传授不到位。
在我国高校中,大多数生命科学课程都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主,而忽略了对生命科学本身的探究和思考,缺少对生命科学进步的了解。
2、对生命健康的关注不够。
在高校中,尤其是在专业比较理论化的领域,很少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缺少对生命健康的科学认识和预防意识,无法有效地预防生命健康问题的出现。
3、思想观念落后。
在一些高校中,由于老师教育的观念落后,思想观念不够开放和前卫,对生命科学和生命伦理的重视不够,甚至生命意识方面存在偏见和认识误区,影响学生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以上的原因,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高校整体水平不高。
我国高校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很少将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大多是机械式的思维,忽视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2、制度存在缺陷。
由于我国高校管理制度存在缺陷,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存在重心问题,很难平衡这两个方面,导致了有些高校只注重学习和考试成绩的得分,对生命教育不够重视。
3、教师教育不足。
由于教师自身的教育背景和专业培养不足,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缺乏创新思维,不善于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导致生命科学知识的掌握和传授不足。
幼儿园生命教育现状和对策研究
幼儿园生命教育现状和对策研究一、幼儿园生命教育现状1. 生命教育理念的普及程度不高:虽然近年来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幼儿园阶段,生命教育的理念尚未得到广泛认同和普及。
许多幼儿园仍然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2. 生命教育课程设置不完善:目前,我国幼儿园的生命教育课程设置尚不完善,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一些幼儿园虽然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但内容较为简单,缺乏深度和广度。
3. 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生命教育需要具备一定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的教师来进行。
然而,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中,具备这些专业知识的教师比例较低,影响了生命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4.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在生命教育方面,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往往存在脱节现象。
许多家长对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无法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二、幼儿园生命教育对策研究1. 提高生命教育理念的普及程度:加强对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生命教育理念培训,提高他们对生命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关注和支持生命教育的良好氛围。
2. 完善生命教育课程设置: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科学、系统、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课程,确保幼儿在游戏和活动中自然地接受生命教育。
3.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和选拔,提高他们的生命教育教学能力,为幼儿提供优质的生命教育服务。
4. 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让家长了解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家长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5. 创新生命教育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手段,丰富生命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6. 加强政策支持和保障:政府应加大对幼儿园生命教育的投入,制定相关政策,为幼儿园生命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
农村小学低年级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村小学低年级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生命教育是整体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是小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必然要求,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自身的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来说都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农村的教育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因而针对农村小学低年级开展生命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和访谈法等方式进行探究和分析。
在借鉴国内外关于农村小学低年级生命教育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农村小学低年级生命教育相关文献的阅览与整理,分析国内外农村小学低年级生命教育的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打好理论基础。
以观察、访谈的形式深入小学,围绕农村小学低年级生命教育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展开调查,了解当前农村小学低年级生命教育的现状,收集有关农村小学低年级生命教育的解决策略研究的相关资料,综合分析农村小学低年级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的构成因素,剖析农村小学低年级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并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
以求获得农村小学低年级生命教育的教育活动实施的最佳策略,从而提高农村小学低年级生命教育的效果,促进农村小学低年级生命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低年级;生命教育目录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5 研究内容 31.6 研究方法 32相关概念界定 42.1 农村小学 42.2 小学低年级 42.3 生命教育 43 农村小学低年级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 3.1 农村小学低年级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53.1.1 学校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53.1.2 家庭教育中生命教育不足 53.1.3 生命教育师资匮乏 63.2 农村小学低年级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6 3.2.1 学校教育观念的薄弱 63.2.2 家庭生命教育观念的缺失 63.2.3 社会对生命教育师资的忽视 74 农村小学低年级生命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84.1 学校加强对生命教育的重视 84.2 家庭增强生命教育观念 94.3 加强生命教育师资培训 9结论 11致谢 12参考文献 13农村小学低年级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1 绪论1.1 研究背景在汶川地震中,安县桑早中学因所有学生和教师都没有人员伤亡而闻名。
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生命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在小学教学中,语文学科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主要学科,其蕴含了丰富的生命教育素材,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主要阵地。
籍此,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和观察法等方式进行探究和分析。
在借鉴国内外关于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生命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相关文献的阅览与整理,分析国内外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打好理论基础。
在实习期间,以观察、访谈的形式深入小学,围绕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为中心,展开一系列的问题调查,了解当前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现状,收集有关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案例,分析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以求获得改进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的最佳策略,从而提高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效果,促使生命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充分结合。
关键词:生命教育;小学语文;语文教学目录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5 研究内容 31.6 研究方法 32 相关概念界定 42.1 生命教育 42.2 小学语文 42.3 语文教学 43 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 3.1 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53.1.1 小学语文教师对生命教育开展不足并缺乏专业性 5 3.1.2 小学语文教材中生命教育资源利用不足 53.1.3 小学语文教师生命教育方式单一 63.2 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6 3.2.1 小学语文教师对生命教育的认知不够 63.2.2 语文知识与生命教育无法有效结合 63.2.3 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满足生命教育需求 74 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84.1 为教师提供系统的生命教育培训 84.2 充分运用小学教材中的生命教育资源 84.3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94.4 提高评价能力并奠定评价基础 94.5 在写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关爱生命 10结论 11致谢 12参考文献 13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1 绪论1.1 研究背景生命教育就是一种关注人生命的教育,提倡鼓励人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生命,探寻人生的意义,从而达到实现生命价值的目的[1]。
让孩子懂得珍惜生命生命教育不可或缺
让孩子懂得珍惜生命生命教育不可或缺在教育焦虑的现实浪潮中,不少孩子被迫加入教育“军备竞赛”,被升学重任和心理困扰“压弯了腰”,少数孩子甚至出现极端情况。
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家长、学校多关注课程成绩,在孩子生命教育这堂课上长期缺席。
1有苦难诉,部分孩子“负重跑”《2020大众心理健康洞察报告》显示,37.23%的受访青少年表示压力程度在中等以上,22.85%的青少年称有过抑郁的情绪感受。
“近几年,存在自伤自残等行为、需要求助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青少年人数逐年上升,情况不容乐观。
”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心理讲师培训导师王春谊说。
多位专家表示,青少年身心压力增大的现实状况,暴露出生命教育缺失的社会短板。
“生命教育对于青少年来说不可或缺,但目前在许多地方还没有引起家长和教育界的足够重视。
”王春谊说,生命教育不仅与孩子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密切相关,也包含着如何理解生命过程、如何处理与周围事物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何悦纳自我等重要课题,是一门系统的学问。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说:“如果青少年缺乏合理的、完整的生命观,不能坦然地面对死亡、疾病和衰老,就无法懂得珍惜生命。
生命教育既能让孩子了解生命的重量,也能教育青少年更加热爱生活。
”2生命教育课为何难开展?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环节,生命教育课的开展面临不少难关。
——家长难“把脉”。
不少家长表示,平时工作压力大、陪伴孩子的时间有限,加之孩子接触到的网络信息鱼龙混杂,自己对于孩子的心理状态以及情感需求并不十分了解,因此在生命教育的课题上难以做到“对症下药”、及时识别沟通。
多位心理咨询师表示,当一些家长意识到生命教育的紧迫性、带孩子前来咨询时,孩子已经出现了自伤、抑郁等情况。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心理学与医学伦理学系副教授王云岭认为,中国家长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在进行生命教育过程中常常不愿意提及死亡,甚至是刻意回避,想要为孩子营造童话般的温室环境,实则不利于孩子对死亡形成科学认识,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
补上一堂生命教育课
补上一堂生命教育课作者:朱永新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20年第04期习近平总书记说,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對我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
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视角来看,这也是对我们教育工作的一次大考。
我们看到,这次疫情给全国人民上了一堂生命体验课,确切地说是正在补上一堂生命教育课,因为这原本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上过的必修课。
生命与教育,本来就是一体的。
教育,帮助一个生命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通过拓展生命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帮助每一个生命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次疫情所暴露的民众缺乏健康与安全常识、公共卫生知识,避险求生和防范危机等技能普遍不足,以及对自然和生命缺乏敬畏等问题,再一次呼唤全社会,尤其是在教育领域普及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要关注自然的生命,这是生命的长度。
人的肉身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基础是“1”,其它是“1”后面的“0”。
如果我们的教育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安全与健康,从最基本的学会勤洗手、戴口罩,懂得禁食野生动物,懂得敬畏自然和敬畏生命,学会紧急避险与自我保护,养成科学膳食、锻炼身体、合理作息的良好习惯等,把这些基本的“1”写好了,生命的物质基础就打牢了。
这些,不能等到灾难来了才想起,需要成为我们的行为习惯,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当然,也应该成为我们教育的重要内容。
生命教育,要关注社会的生命,这是生命的宽度。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都要与别人打交道,如何学会换位思考,如何理解、宽容、尊重别人,如何成为受人欢迎、受人尊重的人?这些也都是需要学习的。
疫情期间,我们看到了许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家有难、众人相助的温暖故事,看到了许多医生护士无私的仁爱之心,这些都应该是我们讲述的榜样、教育的内容。
帮助学生懂得感恩、懂得仁爱、懂得尊重,有着良好的社会情感,也是生命教育亟待加强的方面。
生命教育,要关注精神的生命,这是生命的高度。
人是要有价值观和信仰的,是要过精神生活的。
人类那些最伟大的智慧、最伟大的思想,就在那些最伟大的著作之中。
生命教育问题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生命教育问题的问题与解决方案生命教育是指传授关于生命本质、生命形态、生命发展、生命保护和生命道德的知识和技能,鼓励人们学习和尊重生命,关心人类和自然的未来,促进生命的发展和保护。
目前,在新时代的中国,生命教育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课题,因为它对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人的幸福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生命教育方面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如下:1.教育资源不足由于生命教育涉及到伦理道德、科学知识、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需要教育机构配备相关的师资力量,教材、课件、实验设备等教育资源,而目前我们国家的教育资源还很不足,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更为明显。
2.教育成本高昂教育成本越来越高,不仅是生命教育,所有科目都面临这个问题。
高昂的教育成本已经成为一些家庭面临的重要负担。
他们要支付的学费、书费、培训费、交通费等等,让很多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无法获得生命教育的机会。
3.消极的学习态度现在的学生生活方式多元化,学习内容也多种多样,同时毫无疑问,学生们的学习压力也日益增加。
他们忙于应付考试,忙于完成作业,对于生命教育这一看似脱离“现实”的学科,学习态度多数是消极的。
4.教学方式单一生命教育主要依靠课堂教学,缺乏多元化的教育方式。
课堂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与体验的机会。
生命教育的多样化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实践生命教育的核心价值观。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用以下解决方案:1.加强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投入为了提高生命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政府和学校应该加大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的投入。
对于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可以通过互联网、视觉教学等方式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2.降低教育成本政府和学校可以加强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出更多的生命教育公益课程,减少生命教育相关的证书培训费用,为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提供更多的资助和补贴。
3.打造生命教育课程品牌教育机构和学校应该通过创新生命教育课程,增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生命教育学习的趣味性。
补齐生命教育短板回归教育原本
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1生命教育的短缺情形生命教育缺失的后果十分严重,它不仅使一些损害其他生物生命的现象产生,诸如践踏草坪、采摘鲜花、折断树枝等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这是对花草树木生命的漠视。
而且在本应单纯的校园内频频出现一些残害生命的恶性事件,如近期人们议论纷纷的北大学生弑母,复旦医学院学子投毒事件,以及时有见报的校园暴力血腥事件等。
在某种程度上,国民的素质反映出教育的质量。
城管动不动对商贩大动干戈,甚至殴打致死;幼儿被车辆碾压无人理睬;学生心理脆弱,动辄自杀……生命的尊严受到挑战,不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种种极端的社会痛点事件理应唤醒人们认真审视与反思,我们该如何补齐生命教育短板,使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更加和谐。
因此,建立起完整而有效的生命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进而热爱自己的生命、善待他人的生命,让教育回归原本显得极为重要。
2教育的原本与生命教育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生命,对生命的关怀应是教育的本义所在。
笔者认为,广义的生命教育不仅包括对自身生命的重视与关爱,还包括尊重与呵护大自然中其他生物与同类的生命,唯有如此,方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蓝图,达到中国古代哲学所推崇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简言之,生命教育要使人们敬畏生命、尊重自然,要求我们处理好人与人、人与其他生命、人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
作家韩少功说过这样一段话:“融入山山水水的生活,难道不是一种最自由和最清洁的生活?接近土地和五谷的生活,难道不是一种最可靠和最本真的生活?”道出了生活的本真所在。
那么,教育的本真是什么?我想无论如何,我们的教育一定是要融入对生命的关怀的,没有生命,教育显然只是一种工具,那样的教育是呆板无味的,是僵化的。
我们需要的,是充满生命活力和色彩的教育。
早在1986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就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思想。
生命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缺失与落实思考
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幸福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
本文以我国黑龙江省为例,详细阐述了生命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如学校、家庭、社会重视不够,对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落后于实际需求,师资队伍薄弱,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和规范管理,等等。
并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了加强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对策。
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幸福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
自从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1968年提出并实践生命教育思想以来,受到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可与推广。
我国的生命教育起步比较晚,长期以来,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往往只重视对中小学生的应试教育、成才教育,而忽视了生命教育,缺乏对中小学生的人文关怀,从而导致他们中的一部分与人产生摩擦时就残害生命;学习压力大,心理承受不了,就相约自杀等。
生命意识淡薄,自杀和暴力倾向严重。
所以,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生命教育已刻不容缓。
2005年9月,黑龙江省教育厅面向全省下发了《黑龙江省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意见》,要求全省各中小学校通过学科渗透、专题教育、课外活动等途径开展生命教育,经过三年的实践,成效不明显。
于是在2008年,黑龙江省教育厅又加大力度,决定将生命教育纳入地方课程,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开设,以必修课的形式正式排入学校课表,固定每学期8课时,配备专兼职教师,制订生命教育课标,统一编写教材。
又经过三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全省深化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建构了有效载体,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命活力,使学生学会了“珍爱生命、幸福生命”的方式方法。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或不足。
一、当前中小学生命教育实施中的主要问题(一)学校、家庭、社会对生命教育重视不够尤其是部分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校长的观念陈旧落后,忽视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不是中、高考学科,得不到一些地市、县区教育局领导和学校校长的关注和重视。
中职学生生命教育缺失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5]叶勇玲,陈卫东,梁金葵.校园文化建设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J].中国成人教育,2007,(20).[6]陈昕煜.我国医学教育及医学生的特点浅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1999,(11).[7]迟淑清,高登辉.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思考[J].中医教育ECM,2010,(4).基金项目:成都中医药大学校教改课题“高等中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021133109)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刘海军,男,成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谭宏钢,男,成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多年的职业教师生涯使我对中职生的状况非常熟悉,面对其中的一群问题多多,既可怜又可悲可气的青少年,该如何让他们接受生命教育?这是我们课题组共同研究的问题。
根据中职生现状,作为德育课教师,该如何改变不良现象,使他们走上良性轨道,这个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现把表现归纳几点。
一、中职学生生命教育缺失的表现1.中职学生生命教育的“先天”缺陷。
进入中职学校的大多数学生处于父母放弃,自己放纵,成绩不理想,自信心不足,自卑和抵触情绪强烈。
学校、社会和亲朋好友对其期望值又相对较低,自然导致他们一种自卑心理。
继而导致思想上不求进取,对前途悲观失望,认为上中职没有出息,在今后的就业与升学深造的空间都有较多局限;学习上得过且过,只想混个文凭等。
在知识经济人才爆炸的大环境下,社会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的门槛也越来越高,这使得本无优势而言的中职生在就业择业上面临巨大压力。
当职业选择成了不可逃避的现实时,他们感到迷茫。
据调查显示,中职学生中有20%的学生表示生活没有乐趣,被各种烦恼喘不过气来,这种对待人生的态度令人担忧。
2.中职学校生命教育的“后天”缺陷。
目前,中职学校生命教育现状更是令人堪忧。
教育活动未能深入人心
教育活动未能深入人心
一是灾难教育仍然缺位。
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灾难教育曾经一度成为教育热门话题之一,但此后真正深入开展灾难教育的学校并不多。
此次疫情前期,人们面对灾难时的种种恐慌情绪和措手不及,可以说是灾难教育缺位的明证,也用血淋淋的事实再次证明了灾难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二是生命教育没有深入人心。
此次疫情中,人们表现出缺乏足够保护自我生命和他人生命的意识以及手段。
疫情最初报道后,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警惕和重视。
根本原因还是缺乏以生命为重的意识。
这也再次敲响了生命教育的警钟,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培养情感,不仅是教授生存技巧,更要提升生命品质。
三是科学教育任重道远。
在此次疫情中,科学防护的常识需要反复宣传而不是全民自我行动,不聚集、不聚会等防控措施三令五申,但仍然有许多人当作耳边风,还有谣言四起蛊惑人心、抢购“双黄连”等行为更是让不少人交了“智商税”。
生命健康知识的缺乏,给科学防控增加了难度,反映了全民科学素养有待提高,科学教育亟待加强。
全球协力防止女童失学
全球协力防止女童失学作者:徐晖来源:《青春期健康·上半月》2020年第12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女童教育,把女童教育视为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出台了多部法律和相关政策保护女童受教育的权利,并长期不懈地贯彻实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党和国家各级政府正在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的各项措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夺取攻坚战全面胜利,而防止女童辍学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新冠疫情暴发之后,全球200多个国家,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近15亿学生受到停课的影响。
疫情对教育史无前例的破坏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造成了广泛、直接和长期的影响,其中最边缘化人群,即女童、残疾人、冲突地区人群、边远农村和贫困地区人群是受停课影响最严重的群体。
为减少停课造成的损失,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线上授课的方式开展教学,但仍旧存在诸多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新冠肺炎:全球教学危机》报告中指出,估计有8.26亿名学生家中没有计算机,7.09亿名学生上不了网,上不了网的学生中很多是最贫困国家的女童。
这些国家的数字鸿沟正朝着对女童和女性越发不利的方向发展,即便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和联通性,女童比男童也更不易获得数字化设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今年的《性别维度之学校停课》报告称,性别数字鸿沟和女童接触信息通信技术机会的减少,仍是导致学校停课期间女童学习机会减少的重要原因。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2020年世界人口报告》称,过去危机的经验表明,女童面对持续停课时是异常脆弱的,停课会造成女童和女性无報酬看护负担的加重,使她们在家学习可用的时间受到限制。
新冠疫情隔离使一些女童陷入加剧的性暴力、性剥削、过早的非自愿怀孕等处境,停课还使她们失去了学校提供的保护、营养、健康和幸福等重要的服务。
新冠疫情属于全球范围的公共卫生事件,人类处理这种突发事件的经验尚不足。
远程教学的提供者缺乏相应的措施和技能,对女童、残疾儿童及少数族裔等群体的特定需求欠缺考虑,这些都加剧了疫情期间弱势群体教育的损失。
面对疫情,教育何为?——浅谈疫情之下幼儿的生命教育
BENQIZHUANTI本期专题离园不离情 安康伴幼行(责任编辑:张 琳)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永恒主题与终极追求。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打乱了所有家庭的生活节奏,对我们的健康、生命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亲身经历过抗击非典疫情的一代人,绝大多数家长朋友能以理性平和的心态面对中华民族正在进行的这场抗疫决战。
今天我们就谈谈,对于年幼的孩子,如何引导和教育,让孩子了解生命的可贵,学会感恩并且和大自然和谐共处呢?珍惜“生命”——保护自己的健康和安全面对危情,要让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要做好自我防护。
呆在家中不随意出门;讲究个人卫生,坚持身体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学习预防传染病的小知识;不挑食不浪费;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不过分恐惧也不过于轻视,科学做好防护措施,就是保护自己。
另外也可以收集其他灾害及紧急事件发生时的自护自救方法,例如:如何在踩踏事件中自救,火灾事件自救常识,在家中遇到地震如何自救等。
让孩子切实掌握实用技能随时保护自己。
敬畏“生命”——拒绝野味,爱护动物,保护环境对于这次疫情源头,钟南山院士曾表示:从各方面的初步分析,病毒通过野生动物传到人,是比较大的可能。
2003年的非典事件源头也是非法野生动物交易。
血的经验教训无时无刻都在告诫我们:拒绝野味,爱护动物,保护环境,既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也为了全人类的公共安全。
敬畏不是示弱,而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是为了维护大自然的多元生态。
如果人类缺乏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那就必然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家长也必须以身作则,不食野味,爱护动物。
在生活中要引导孩子善待动植物。
不随意踩踏花草、折花坏树。
如果养了动物与花草就要爱护它们、呵护它们,对它们的生命负责。
让孩子从中体会生命的奇妙,获得乐趣,并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与担当。
同时要教育引导孩子从身边事做起,珍惜每一张纸、每一滴水、每一度电,用实际行动履行爱护地球的义务。
感恩“生命”——致敬“逆行者”,感受担当与责任疫情期间大多数人都选择待在家里,以避免病毒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半月谈电子版:生命教育缺失
上个月,安徽两名95后大学生相约在南京一宾馆自杀身亡。
警
方调查发现,他们相识于一个以自杀为主题的QQ群,并从群中学到
了自杀所需工具和手段。
媒体记者随后卧底多个“自杀QQ群”发现,群中聚集着大量年轻人,整个群都弥漫着负能量。
有人声称要轻生时,没有人进行劝解,反而有人会帮着出谋划策。
回想我们的成长历程,估计很多人都曾有过特别难熬的时光,甚至长期饱受抑郁情绪困扰或萌生过自杀念头。
涉世未深的年纪,没
经历过太多大风大浪,不管是学业上遭遇瓶颈,还是谈了一场糟心
的恋爱,抑或与父母吵了一架,都有可能感到失望、沮丧、无助,
如果不能及时排解负面情绪,就容易将自杀当作解脱。
尽管如此,看到两位年轻人相约自杀、看到那些以“约死”为主题的网络社群,仍不免感到震惊。
更大的震惊源于一份统计报告——在中国18-34岁人群的死亡案例中,自杀已经超越车祸、疾病等
因素成为最大死因;死于自杀的青少年人数,是死于他杀人数的7倍
以上。
如此沉重的现实,确实值得认真思考和讨论。
看到媒体关于“自杀群”的报道,很多网友的第一反应是应该把那些群全部强行解散。
可事实上,QQ群在几年前就已屏蔽“轻
生”“自杀”等关键词,但这种技术屏蔽很容易突破,所以现在仍
有很多活跃的“自杀QQ群”。
退一步说,即使“自杀群”在QQ平
台上绝迹了,也难保不会在其他社交平台复萌。
不可否认,那些负能量爆棚的“自杀群”,确实可能在客观上把有自杀念头的人朝“鬼门关”推了一把。
但是,网络社群说到底是
由一个个人组成的,青少年自杀事件频发的根源不是那些“自杀群”,而是群里的人。
如果一个人一心求死,不管有没有“自杀群”,他/她都有可能用各种方式为自己的生命草率地画上句号。
因此,真正值得反思的其实是当前生命教育严重缺失的现实。
在国外,一般初中开始就会有生命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树立珍惜生命、
热爱生活的理念;而在我国,迫于应试教育的沉重压力,学校和家长
都更注重学业教育,忽视了对青少年的情绪疏导。
即使有些学校开
设了相关课程,也都形同虚设,未能发挥实效。
当深陷负面情绪的青少年在现实中求助无门,他们自然很容易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抱团取暖,最终被“自杀群”制造的情绪黑洞吞噬。
青少年要有年轻人该有的样子,他们的青春应该是积极的、朝气蓬
勃的,不应是压抑的、充满厌世情绪的。
任何一个青少年选择轻生,学校和家庭都有不容推卸的责任;当青少年自杀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更警示我们要尽快补齐生命教育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