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中毒及其解毒的关系

合集下载

重金属中毒的临床症状及解毒新方法

重金属中毒的临床症状及解毒新方法

重金属中毒的临床症状及解毒新方法一、重金属中毒的临床症状重金属中毒是指人体暴露于高浓度重金属污染环境或长期接触低浓度重金属,导致其在体内积聚超过正常范围,并导致各种身体系统功能异常的一种健康问题。

不同的重金属对人体造成的中毒程度和表现不尽相同,下面将针对几种常见的重金属中毒举例进行描述。

1. 铅中毒:铅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长期暴露于铅污染环境或进食含铅食物可导致慢性铅中毒。

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包括贫血、神经系统损害(如头晕、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生殖系统障碍以及肾脏功能受损等。

2. 汞中毒:汞是一种有毒性很高的金属,在自然界普遍存在。

人体通过吸入含汞蒸气或摄入含有汞化合物的食物而引起中毒。

汞中毒可引起神经系统症状,如失眠、抑郁、震颤等。

重度中毒时可能出现口腔溃疡、脱发和牙龈肿胀等明显特征。

3. 镉中毒:镉是一种高致癌性的金属,主要通过进食含有镉的植物和动物产品而进入人体。

长期接触高浓度的镉会导致肾功能损害,表现为蛋白尿、肾结石、骨质疏松等。

重度镉中毒还可引起骨关节痛和呕吐等急性症状。

二、解毒新方法随着对重金属中毒认识的不断加深,科学家们也在努力寻求更有效的解毒方法。

以下介绍几种目前被广泛使用或正在研究阶段的解毒新方法。

1. 螯合剂治疗:螯合剂是指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络合物以降低其毒性的化合物。

例如,EDTA (乙二胺四乙酸)可以与一些重金属如铅形成络合物,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此类治疗通常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的方式进行。

2. 药物促进排泄:一些药物可以促进重金属在体内的排泄,从而达到解毒的效果。

例如,二巯基丁二酸(DMPS)和二巯基苏糖胺(DMSA)可通过增加肾脏排泄来减少重金属在体内的积聚。

3. 代谢酶激活:该方法通过激活人体代谢酶系统,增强对重金属的代谢和解毒能力。

例如,硫辛酸(ALA)是一种天然产生于人体内的化合物,在适当条件下可以激活重金属解毒相关的酶系统,从而加速重金属代谢并减轻中毒症状。

4. 生物吸附剂:生物吸附剂是一种利用具有选择性吸附能力的生物材料去除重金属的方法。

镉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解毒机制研究

镉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解毒机制研究

镉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解毒机制研究镉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重金属元素,由于工业活动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镉在土壤和水体中的含量逐渐增加,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植物作为土壤中的主要居民,容易受到镉的毒害。

研究镉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解毒机制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一、镉对植物的毒害镉对植物的毒害是多方面的,包括植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光合作用受到影响、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受阻等。

镉对植物的根系和幼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导致植物生长迟缓或死亡。

镉会干扰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叶绿素含量减少,影响光合产物的合成和积累,从而降低植物光合效率。

镉还会影响植物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导致植物生长发育不良。

镉对植物的毒害主要体现在植物生长受到抑制、光合作用受到影响、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受阻等方面。

二、植物解毒机制研究植物在面对镉的毒害时,能够通过一系列的解毒机制来减轻镉对其造成的伤害。

植物解毒机制主要包括镉离子的螯合和沉积、镉离子的转运和排出等过程。

植物通过螯合物质(例如金属螯合蛋白、螯合酸)来结合镉离子,形成不活跃的螯合络合物,从而减轻镉对植物的毒害。

植物通过将镉离子沉积在细胞壁或液泡中,形成不易溶解的小体或结晶体,从而减少镉在细胞内的活性,保护细胞免受镉的伤害。

植物还通过转运和排出镉离子的方式来减轻镉对植物的毒害,例如通过根系表面的铁氧化酶和腺苷三磷酸酶等酶类来转运镉离子,或者通过液泡膜的转运蛋白来排出镉离子等。

一些研究还表明植物在面对镉的毒害时,还会借助于一些激活或抑制相关的基因和蛋白,以及一些次生代谢产物,来帮助植物减轻镉的毒害。

这些植物解毒机制的研究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对镉的抗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三、相关影响因素除了植物自身的解毒机制外,环境因素、土壤性质和植物种类等也会对植物镉毒害和解毒机制产生影响。

环境因素对植物的镉毒害和解毒机制有着重要的影响。

包括温度、湿度、光照、气体浓度等因素在内,都会影响植物对镉的吸收和利用,从而影响植物的镉抗性。

镉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解毒机制研究

镉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解毒机制研究

镉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解毒机制研究镉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它对植物的毒害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镉对植物的毒害会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减少产量,降低植物的抗逆性等。

研究镉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解毒机制对保护环境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镉对植物的毒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镉可以干扰植物的根系生长,导致植物根系生长受限,营养吸收减少,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镉还可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生理代谢过程,导致植物生长缓慢,叶片黄化,叶片边缘烧焦等症状。

其次是对植物的产量和品质产生负面影响。

镉对植物的毒害会导致植物的生长受限,营养吸收不畅,从而影响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研究表明,当植物受到镉胁迫时,其产量和品质会显著降低,造成农作物减产和劣质化。

镉还会影响植物的抗逆性。

镉胁迫会导致植物氧化应激反应增加,进而导致细胞膜脂质过氧化、蛋白质氧化、DNA损伤等,从而影响植物的抗逆性。

研究表明,当植物受到镉胁迫时,植物的抗逆性会显著降低,使植物更容易受到其他环境胁迫的影响。

首先是植物的积累和富集。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镉离子,并将其积累在根系、茎叶等部位。

通过这种方式,植物可以减少镉对地下部分的毒害,从而保护地上部分的生长和发育。

其次是植物的转运和隔离。

植物在吸收到镉离子后,会将其转运到细胞质中,并将其隔离在细胞器或细胞壁中。

通过这种方式,植物可以减少镉对细胞器和生物分子的毒害,保护细胞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

植物还会通过激活一些代谢途径来解毒。

植物在受到镉胁迫时,会激活一些解毒酶和代谢途径,如过氧化物酶、螯合蛋白和谷胱甘肽等,来将镉离子转化为相对稳定和无害的物质,从而减少镉对植物的毒害。

镉对植物的毒害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影响了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

研究镉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解毒机制对于寻找减轻镉污染的方法,保护环境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能够找到更多的解决方案,减少镉对植物的毒害,保护我们的环境和农业生产。

镉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解毒机制研究

镉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解毒机制研究

镉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解毒机制研究镉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常常存在于水、土壤中,严重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本文将探讨镉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的解毒机制。

1. 镉对植物的毒害镉可以累积在土壤和植物体内,进而影响着植物的正常代谢和生长发育。

镉对植物产生的毒害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1)影响植物的吸收和利用营养镉会干扰植物的水分吸收和运输系统、根部的吸收、枝叶的利用等,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镉可以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干扰植物体内多种酶的活性,导致植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降低。

(3)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量的镉会导致植物体内酸碱平衡的破坏,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包括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叶片面积的缩小等。

镉对植物的主要影响是导致植物生长受到限制,产生低产量和劣质的农作物,进而影响植物的质量和品质,甚至产生有毒的农产品。

2. 植物的解毒机制植物具有自身的一些解毒机制,能够抵御镉的毒害。

植物的解毒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积累或转运植物通过积累或转运的方式减少镉的毒害。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镉离子,将其转运到叶片中,然后积累在细胞外隔间中或整合到细胞壁上,从而保护细胞内部不受到镉的毒害。

(2)酶解作用植物内部的一些酶对于镉的解毒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植物利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来复合镉离子,形成无毒型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镉离子复合物,从而使植物减少镉的毒害。

(3)合成拮抗物植物通过合成拮抗物的方式抵御镉的毒害。

植物在受到镉的损害时,通过合成富含硫的蛋白脯氨酸等物质,减少镉对植物的毒害。

(4)调节植物抗氧化系统植物通过调节植物抗氧化系统来减轻镉诱导的氧化损伤。

植物通过合成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等抗氧化酶,对抗镉离子的氧化作用,从而减少植物的氧化损伤。

总之,镉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对植物产生着严重的毒害,而植物具有自身的解毒机制,能够减少镉的毒害。

因此,为了减少镉污染对植物的影响,应当在生产和生活中加强环保意识,控制镉污染的来源,从而保护植物的安全和生命。

镉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解毒机制研究进展

镉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解毒机制研究进展

镉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解毒机制研究进展2. 镉对植物的毒害镉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其在土壤中的积累会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镉会通过植物的根部被吸收进入到植物体内,随着土壤中镉的积累,镉会影响植物的营养吸收和水分利用,从而导致植物的生长受阻和光合作用受抑制。

镉还会影响植物的生理代谢过程,导致植物对抗逆境的能力下降,出现生理障碍和形态异常。

最终,植物的生长受限,产量减少,甚至无法正常生长,甚至可能导致植物死亡。

3. 植物解毒机制在受到镉污染的环境中,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并减轻镉的毒害,发展了一系列的解毒机制。

植物可以通过根系排除来减少镉在植物体内的积累。

根系排除是植物对抗镉污染的一种重要途径,它通过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和特异性转运蛋白的表达来减少镉的内部富集。

植物可以通过螯合剂和酶解毒来减轻镉的毒害。

螯合剂可以与镉离子结合形成不活跃的物质,减少镉对植物的伤害。

酶解毒则可以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将有害的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以减轻镉对植物的损害。

植物还可以通过抗氧化系统减轻镉的毒害。

抗氧化系统能够清除植物体内镉引起的氧化应激,减轻镉对植物的氧化损害,保护植物的生理代谢过程,从而提高植物对镉的抵抗能力。

4. 镉对植物解毒机制研究进展近年来,伴随着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关于镉对植物解毒机制的研究也得到了较大的进展。

一方面,研究者通过利用研究模型植物(如拟南芥、水稻等)进行功能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的研究,揭示了一系列参与植物抗镉的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为深入了解植物解毒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通过基因敲除和过表达等技术手段,研究者发现了一些与植物对抗镉毒害相关的基因,如金属运输蛋白(如HMA、NRAMP等)、螯合剂合成酶(如PCS、MTs等)、抗氧化酶(如SOD、CAT等)等。

一些研究者还通过比较不同植物对镉反应的差异,发现了一些对镉高效积累和耐受的植物种质资源,为植物资源的筛选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通过不断深入的研究,植物对镉的解毒机制逐渐被揭示,为植物的镉污染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

镉污染的健康危害与急救

镉污染的健康危害与急救

镉污染的健康危害与急救镉是什么?镉(Cd)是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多以化合态存在,含量很低,大气中含镉量一般不超过0.003μg/m3,水中不超过10μg/L,每千克土壤中不超过0.5mg。

这样低的浓度,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另外,镉的烟雾和灰尘可经呼吸道吸入,肺内镉的吸收量约占总进入量的25~40%。

如果每日吸20支香烟,可吸入镉2~4ug。

镉经消化道的吸收率,与镉化合物的种类、摄入量及是否共同摄入其它金属有关。

例如钙、铁摄入量低时,镉吸收可明显增加,而摄入锌时,镉的吸收可被抑制。

而且,镉常与锌、铅等共生,环境受到镉污染后,镉可在生物体内富集,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慢性中毒人体吸收镉后会引发哪些疾病?在正常人的血中,镉含量很低,接触镉后会升高,但停止接触后可迅速恢复正常。

但是镉中毒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如果含量超标,通常会引发如下几种疾病:1、镉与含羟基、氨基、巯基的蛋白质分子结合,能使许多酶系统受到抑制,从而影响肝、肾器官中酶系统的正常功能。

2、镉还会损伤肾小管,使人出现糖尿、蛋白尿和氨基酸尿等症状,并使尿钙和尿酸的排出量增加。

肾功能不全又会影响维生素D3的活性,使骨骼的生长代谢受阻碍,从而造成骨骼疏松、萎缩、变形等运动系统疾病症状。

3、镉对人体还具有致畸和致癌的作用,可直接导致严重中毒者死亡。

4、慢性镉中毒主要影响肾脏,最典型的例子是日本著名的公害病——痛痛病。

5、慢性镉中毒还可引起贫血。

6、急性镉中毒,大多是由于在生产环境中一次吸入或摄入大量镉化物引起。

含镉气体通过呼吸道会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出现肺炎、肺水肿、呼吸困难等。

镉从消化道进入人体,则会出现呕吐、胃肠痉挛、腹疼、腹泻等症状,甚至可因肝肾综合症死亡。

急性镉中毒的急救措施:(1)吸入中毒①迅速移离现场、保持安静、卧床休息,并给予氧气吸入。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防治化学性肺炎和肺水肿,早期给予短程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必要时给予1%二甲基硅油消泡气雾剂。

镉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解毒机制研究

镉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解毒机制研究

镉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解毒机制研究镉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重金属元素,它对植物的毒害已经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镉的毒性主要集中在其离子态Cd2+,它可以通过土壤中的吸附态、溶解态和离解态进入植物体内,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等生理生化过程造成损害。

本文将就镉对植物的毒害机制以及植物内部的解毒机制进行探讨。

一、镉对植物的毒害机制1. 镉对植物吸收利用的影响镉通过根系被植物吸收,随着水分和养分的运输进入植物体内。

在土壤中,镉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减少,降低了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的促生作用。

镉还与土壤中其他重金属元素竞争植物吸收利用,进一步加剧了植物对镉的吸收。

2. 镉对植物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镉对植物根系、茎叶、花果等部位的生理生化过程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镉进入植物体内后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抑制其根系、茎叶的生长。

镉还会破坏植物的光合作用系统,导致叶绿素含量下降,影响植物的光合效率。

镉还会影响植物的气体交换、膜透性,干扰植物的代谢过程,导致植物产生生理和形态上的异常变化。

3. 镉对植物细胞和分子水平的毒害在细胞水平上,镉会破坏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导致细胞膜的损伤、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受阻、酶活性受抑制等。

在分子水平上,镉会与植物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等分子结合,形成复合物,干扰植物的基因表达和信号转导通路,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二、植物解毒机制研究1. 植物对镉的吸收、转运与积累植物根系对土壤中的镉有选择性吸收能力,通过根系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和镉离子载体蛋白进行主动吸收。

一般来说,镉在植物体内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部分镉在根系被积累,另一部分镉被转运到植物的茎叶、花果等地方存储。

在植物体内,镉主要以螯合物的形式与蛋白质、有机酸结合,形成镉螯合物,然后被转运到细胞内或细胞外结合到细胞壁上。

2. 植物对镉的解毒作用一方面,植物通过改变土壤环境、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等方式降低土壤中镉的有效性,减少植物对镉的吸收。

镉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解毒机制研究

镉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解毒机制研究

镉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解毒机制研究镉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它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和空气中,同时也是人类活动的副产品。

虽然镉在人类生活中有许多用途,但过量的镉摄入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植物是地球上的重要生物,不仅为人们提供食物和美观,还对环境进行了有益的调节。

植物在自然界中经常受到镉的污染,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深入探究镉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解毒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镉是一种有害的重金属,它会大量积累在植物的根、茎和叶子等部位。

当镉浓度超过一定程度时,就会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严重的危害。

镉对植物的毒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镉胁迫导致植物生长受限研究表明,镉胁迫会抑制植物根系的生长,导致根系表面积减少,而根系半径也会变小。

此外,镉对植物的苗高、根长、叶面积等方面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镉胁迫会导致植物代谢异常,植物内部代谢酶的活性也会受到抑制。

同时,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平衡也会被扰乱,导致细胞内环境恶化。

这些都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镉胁迫还会影响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物质的合成,导致植物产生过多的毒素。

这些毒素会破坏植物的细胞膜结构,降低植物的抗氧化能力,加剧植物的受损程度。

为了适应镉污染环境,植物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解毒机制。

植物的镉解毒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 分泌镉和固定镉的物质植物可以通过分泌一些物质,如根分泌物、枝叶分泌物等,将有害物质从体内排出。

此外,植物还可以通过将镉离子固定在细胞壁、顶芽、根系等部位来减少吸收。

2. 抑制镉在植物体内的转运植物可以通过抑制镉在植物体内的转运来减少其毒性。

植物可以通过减少转运蛋白的表达量,或者促进镉与蛋白质结合,从而降低镉的毒害。

3. 激活植物的自我修复机制植物可以通过激活内源性激素和代谢调节物质等机制,促进受损细胞的自我修复能力。

植物内源性激素可以增加植物的受损细胞数量,而代谢调节物质则可以增强细胞壁的耐受性。

结论镉对植物的毒害是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动物镉中毒的病因、症状与诊治

动物镉中毒的病因、症状与诊治
克/ 千克 ( 湿重 ) 。用镉 含 量 为 2 . 4 1 毫克 / 千克的 日
镉影 响机体对铁 的吸收 , 引起体 内铁含量下降 , 动物 由于 造 血原 料 缺 乏 而发 生 贫 血 。 同时过 量 摄 人 镉使动 物血液铜 含量 和血 清铜蓝 蛋 白水 平显 著下 降, 影响机体对铁 的转运和利用。镉还导致红细胞变 形 和脆 性 增 大 , 生 理盐 水 稀 释后 发 生 棘 形 改 变 , 耐 受 低渗溶液的能力降低 。进人体 内的镉首先贮存在肝 脏 ,然 后 与 肝脏 的金 属硫 蛋 白结 合 成镉 一金 属 硫 蛋 白( C d — M T) 复合 物 向 肾脏 转 移 。镉 长 期 作用 可 引起
粮 饲 喂猪 6个月 , 其 肝 脏 和 肾皮 质 镉 含 量 分 别 为 l _ 3 毫克 / 千 克和 1 0 . 9 7毫 克 / 千克 ( 湿重 ) ,镉 含 量
1 0 . 1 2 毫克 / 千克时饲喂 6 个月 ,肝脏和 肾皮质镉含
量分别为 1 0 . 2毫 克 / 千 克和 4 2 . 3毫 克 , 千克 。镉 中 毒 的 动 物血 液稀 薄 , 红细 胞 数 、 血 红蛋 白含 量 和红 细 胞 压 积容 量显 著 降低 , 红 细胞变 形 , 脆性 增 大 , 生理 盐 水 稀 释后 红 细胞发 生棘 形 改变 。尿 液 中 出现蛋 白质 。 血 清 尿素 氮 、 总蛋 白 、 白蛋 白和铜 蓝蛋 白含量 下 降。
损伤 。实验还发现 , 镉抑制精子能量代谢酶的活性 , 影响精子的生成和发育。镉对 中枢神经系统 的毒性 主要 是 抑 制一 些 含 巯基 酶 的活 性 ,影 响 中枢 神 经 递 质含量 。 镉对人和动物具有胚胎毒和致突变效应 。 镉 可蓄积于胎盘和胎儿 , 造成胚胎死亡率增加 , 胎儿发

镉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解毒机制研究进展

镉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解毒机制研究进展

镉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解毒机制研究进展镉(Cd)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重金属元素,大量的镉污染源来自化肥、工业废水、城市污水等。

由于其毒性较大,容易积累并传递给植物,严重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甚至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研究镉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解毒机制成为当前植物生态毒理学和环境保护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镉对植物的毒害1. 镉在植物体内的积累镉进入植物体内主要是通过土壤根际渗透和叶片表面吸收两种途径,而且镉以阳离子形式存在,较容易积累于植物体内。

随着土壤中镉浓度的增加,植物对镉的吸收量也会显著增加。

一旦进入植物体内,镉会被吸收并积累在根、茎和叶等部分,从而对植物造成直接毒害。

镉对植物的毒害效应主要表现在植物生长发育、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方面。

镉可以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降低植物产量和品质。

镉还会影响植物的营养代谢,破坏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导致叶片脱水、黄化、早衰等。

镉还会对植物的DNA、RNA和蛋白质产生损伤,导致植物细胞凋亡和死亡,最终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1. 镉积累与解毒植物对抗镉胁迫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积累和解毒。

植物在受到镉胁迫时,可以通过根际分泌物、细胞壁和细胞液中金属螯合物的产生,以及镉离子的转运和储存等方式来积累和解毒镉离子。

金属螯合物是植物对抗镉毒性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它可以有效减少镉在植物体内的自由形态,降低对植物的毒害作用。

2. 镉胁迫引发的信号转导和逆境应答植物在受到镉胁迫时,会启动一系列的信号转导和逆境应答机制,以应对镉离子的毒害作用。

植物激活了一些信号转导通路和逆境蛋白,如MAPK通路、Ca2+信号、ROS信号、蛋白激酶和转录因子等,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氧化系统。

还会诱导植物产生一些蛋白质和代谢产物,如拟南芥甘氨酸蛋白酶、谷胱甘肽、蓝藻蛋白和抗氧化酶等,来减轻镉对植物的毒害效应。

3. 基因调控与表观遗传学植物在受到镉胁迫时,还会调控一些特定的基因表达和表观遗传学修饰,以应对镉离子的毒害作用。

镉中毒及其解毒的关系

镉中毒及其解毒的关系

镉的中毒与解毒的关系姓名:陈露学号:11210220056一.镉及其中毒机理镉( Cadium, Cd) 是常见的环境和工业污染物,常与锌等并存,研究表明, 微量的镉进入机体即可通过生物放大和积累, 对肾、肝、肺、骨、生殖和免疫等器官系统产生一系列损伤。

镉还具有一定的致癌和致突变性, 在动物机体内半衰期长达10 年~ 35年。

环境中的镉不能被生物降解,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受污染环境中的镉含量也逐年上升。

美国毒物管理委员会( ATSDR) 已将其列为第6 位危及人类健康的有毒物质。

有关镉的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 并取得了深入进展。

镉并不是有机体代谢的必需微量元素,因此生物体内蓄积的镉都是取自外界的镉污染环境。

人体对镉的吸收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胎盘循环系统。

1,镉与酶镉能降低机体内多种酶的活性, 尤其是含锌、含,巯基的抗氧化酶。

镉与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谷胱甘肽还原酶( GSSG-R) 的巯基结合, 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 ) 中的硒形成硒镉复合物, 或取代CuZn-SOD 中的Zn 形成CuCd-SOD, 从而使这些酶的活性降低或丧失。

镉还可使过氧化物酶( CAT) 、过氢化物酶( POD) 、谷胱甘肽-S-转移酶( GST ) 活性下降。

肝中GST 有13 种同工酶, 但经镉处理的猴子只有9 种, 而肾的GST 同工酶也从7种降为3 种。

龙曼海等研究发现染镉后大鼠线粒体胞液内SOD、GSH-Px 活力明显下降, 丙二醛( MA D) 、氧自由基水平明显升高。

动物睾丸经氯化镉处理2 d 后, Na+ 、K+-AT Pase 活性被抑制90%,GSH/ GSSG 下降。

镉可以降低睾丸和附睾组织中的碱性磷酸酶( ALP) 、乳酸脱氢酶( LDH) 、琥珀酸脱氢酶、碳酸酐酶和-酮戊二酸脱氢酶等的活性, 明显抑制精子的特异标志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LDH-X) 的活力。

镉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解毒机制研究

镉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解毒机制研究

镉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解毒机制研究1. 引言1.1 镉对植物的毒害镉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对植物生长和发育造成严重危害。

镉对植物的毒害主要表现在多个方面:镉会干扰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抑制根系生长,导致植物株高减矮,叶片变黄、落叶等现象。

镉还会对植物的生理代谢产生负面影响,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转运。

特别是在土壤中积累过高浓度的镉会导致植物对镉的超吸收,进而引起植物组织中镉积累过量,对植物健康造成危害。

实验证明,短期内植物对镉的耐受性较差,会导致植物生长停滞,甚至死亡。

镉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镉对植物的毒害不容忽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一定危害。

在解决镉污染问题的过程中,了解镉对植物的毒害机制,研究植物的解毒机制,可以有效保护植物生长和发育,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环境的净化和人类健康的保护。

【2000字】1.2 植物解毒机制研究植物解毒机制研究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人类对植物资源的需求增加,植物对镉等重金属的解毒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镉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大量的镉会对植物的生长和生理代谢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植物如何解毒镉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植物的解毒机制主要包括排除、沉积和结合三种方式。

排除是指植物通过根系调控离子通道的活性,减少镉的进入,或者通过蒸腾作用将镉排出体外。

沉积是指植物将镉离子积累在细胞壁或细胞液中,从而减少其对细胞内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结合则是指植物通过螯合剂将镉离子结合成为不可溶性物质,如蛋白质或有机酸结合镉形成的复合物,以减少镉对细胞的损害。

通过研究植物的解毒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如何应对环境中的污染物,为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提供参考。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相信植物解毒机制的研究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启示和机遇。

2. 正文2.1 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镉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有毒重金属元素,对植物生长具有显著的影响。

镉的环境危害和处理方法

镉的环境危害和处理方法

镉的环境危害和处理方法镉(Cd)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的重金属元素。

它具有高毒性和潜在的环境危害性,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将探讨镉的环境危害及相关处理方法。

一、镉的环境危害1. 镉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镉可以通过空气、水和食物等途径进入人体。

长期暴露于镉会导致慢性中毒,对人的肝脏、肾脏、心血管系统和生殖系统等造成伤害。

镉还可引起骨骼疾病,例如骨脱钙、骨软化和骨折。

此外,镉还与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生有关。

2. 镉对生态系统的危害镉的释放来自于各种工业活动、农业和燃煤等过程。

镉在土壤中富集,进而进入植物和水体。

高浓度的镉会直接毒害植物,降低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此外,镉还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到动物体内,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镉的处理方法1. 减少镉的排放工业生产和排放是主要的镉来源之一,减少工业源镉的排放是防止镉污染的关键。

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净化设备和合理的废弃物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镉的排放量。

2. 土壤修复技术镉的富集和积累会导致土壤污染,采取适当的土壤修复措施是解决土壤镉污染的重要方法。

例如,土壤酸碱调节、添加吸附剂或沉淀剂,促进镉的迁移和转化,以减少其对植物的吸收和渗透。

3. 植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利用植物的吸收、富集和转运能力来减少土壤中的镉含量。

选择适应镉的植物,如烟草、水稻和杂草等,在受污染土壤中进行植物修复,可有效降低土壤镉污染程度。

4. 饮用水处理技术饮用水中的镉污染对人体健康极为危害。

采用合适的水处理技术,如沉淀、吸附和离子交换等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镉离子,确保饮用水的安全。

5. 监测和法规制定建立镉污染的监测体系,对水、土壤和农产品等镉污染进行定期检测,及时掌握镉污染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制定针对镉的环境法规和标准,对镉污染的防治和治理提供法律依据。

结论镉的环境危害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加以解决。

通过减少排放、土壤修复、植物修复、饮用水处理以及监测和法规制定等综合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镉污染,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镉中毒及其解毒的关系

镉中毒及其解毒的关系

镉中毒及其解毒的关系镉的中毒与解毒的关系姓名:陈露学号:112102xx6 一.镉及其中毒机理镉( Cadium, Cd)是常见的环境和工业污染物,常与锌等并存,研究表明, 微量的镉进入机体即可通过生物放大和积累, 对肾.肝.肺.骨.生殖和免疫等器官系统产生一系列损伤。

镉还具有一定的致癌和致突变性, 在动物机体内半衰期长达10 年~35年。

环境中的镉不能被生物降解,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受污染环境中的镉含量也逐年上升。

美国毒物管理委员会( ATSDR)已将其列为第6 位危及人类健康的有毒物质。

有关镉的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 并取得了深入进展。

镉并不是有机体代谢的必需微量元素,因此生物体内蓄积的镉都是取自外界的镉污染环境。

人体对镉的吸收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胎盘循环系统。

1,镉与酶镉能降低机体内多种酶的活性, 尤其是含锌.含,巯基的抗氧化酶。

镉与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还原酶( GSSG-R)的巯基结合, 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 )中的硒形成硒镉复合物, 或取代CuZn-SOD 中的Zn 形成CuCd-SOD, 从而使这些酶的活性降低或丧失。

镉还可使过氧化物酶( CAT).过氢化物酶( POD).谷胱甘肽-S-转移酶( GST )活性下降。

肝中GST 有13 种同工酶, 但经镉处理的猴子只有9 种, 而肾的GST 同工酶也从7种降为3 种。

龙曼海等研究发现染镉后大鼠线粒体胞液内SOD.GSH-Px 活力明显下降, 丙二醛( MA D).氧自由基水平明显升高。

动物睾丸经氯化镉处理2 d 后, Na+ .K+-AT Pase 活性被抑制90%,GSH/ GSSG 下降。

镉可以降低睾丸和附睾组织中的碱性磷酸酶( ALP).乳酸脱氢酶( LDH).琥珀酸脱氢酶.碳酸酐酶和 -酮戊二酸脱氢酶等的活性, 明显抑制精子的特异标志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LDH-X) 的活力。

镉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解毒机制研究进展

镉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解毒机制研究进展

镉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解毒机制研究进展镉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对植物具有很强的毒害作用。

研究镉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解毒机制,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以及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镉对植物的毒害主要表现在形态学、生理学和生化学方面。

在形态学上,植物根系是镉毒害的主要目标,镉会导致根系发育受阻、根毛破坏甚至死亡。

在生理学上,镉会抑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导致植物叶片出现叶绿素降解、叶片变黄等现象。

在生化学上,镉会干扰植物的营养元素平衡,特别是干扰钙、铁、锌等元素的吸收和运输。

关于植物解毒机制的研究表明,植物通过一系列的途径来减轻和解除镉毒害。

植物通过局部防御机制来减轻镉的毒害。

这包括增强细胞壁的强度和肉质化、引起植物细胞分裂的增强、增加抗氧化物质的合成等。

植物通过螯合和沉积机制来解除镉毒害。

螯合是指植物通过产生和积累含有硫或其他功能基团的化合物来结合镉离子,从而减少毒害。

沉积则是指植物通过积累镉在细胞壁或其他细胞器中,将镉离子隔离开来,避免其对细胞内部结构的损害。

研究还发现一些调控镉解毒的相关基因和信号通路。

一些转录因子和激素调节了植物对镉的反应,如植物生长素、脱落酸和乙烯的调控。

酶的活性和基因的表达也被发现与植物的镉解毒相关,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金属硫蛋白。

针对镉毒害问题,一些防治措施也被研究和应用。

改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减少土壤镉的有效性和活性。

通过选育耐镉的植物品种和利用植物修复技术,可以降低镉对植物的毒害作用。

镉对植物的毒害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镉的入侵路径和毒性机制,发现更多的植物耐镉机制和相关基因,以及开发更有效的镉防治和修复技术,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农作物产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镉的中毒与解毒的关系
姓名:陈露
学号:11210220056
一.镉及其中毒机理
镉( Cadium, Cd) 是常见的环境和工业污染物,常与锌等并存,研究表明, 微量的镉进入机体即可通过生物放大和积累, 对肾、肝、肺、骨、生殖和免疫等器官系统产生一系列损伤。

镉还具有一定的致癌和致突变性, 在动物机体内半衰期长达10 年~ 35年。

环境中的镉不能被生物降解,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受污染环境中的镉含量也逐年上升。

美国毒物管理委员会( ATSDR) 已将其列为第6 位危及人类健康的有毒物质。

有关镉的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 并取得了深入进展。

镉并不是有机体代谢的必需微量元素,因此生物体内蓄积的镉都是取自外界的镉污染环境。

人体对镉的吸收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胎盘循环系统。

1,镉与酶
镉能降低机体内多种酶的活性, 尤其是含锌、含,巯基的抗氧化酶。

镉与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谷胱甘肽还原酶( GSSG-R) 的巯基结合, 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 ) 中的硒形成硒镉复合物, 或取代CuZn-SOD 中的Zn 形成CuCd-SOD, 从而使这些酶的活性降低或丧失。

镉还可使过氧化物酶( CAT) 、过氢化物酶( POD) 、谷胱甘肽-S-转移酶( GST ) 活性下降。

肝中GST 有13 种同工酶, 但经镉处理的猴子只有9 种, 而肾的GST 同工酶也从7种降为3 种。

龙曼海等研究发现染镉后大鼠线粒体胞液内SOD、GSH-Px 活力明显下降, 丙二醛( MA D) 、氧自由基水平明显升高。

动物睾丸经氯化镉处理2 d 后, Na+ 、K+-AT Pase 活性被抑制90%,GSH/ GSSG 下降。

镉可以降低睾丸和附睾组织中的碱性磷酸酶( ALP) 、乳酸脱氢酶( LDH) 、琥珀酸脱氢酶、碳酸酐酶和-酮戊二酸脱氢酶等的活性, 明显抑制精子的特异标志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LDH-X) 的活力。

2,镉与DNA 损伤及细胞凋亡
镉能引起DNA 单链断裂, 已被多个实验所证实。

由于镉诱发LPO 产生大量脂质自由基和活性氧自由基, 造成DNA 损伤, 使DNA 单链断裂, 并形成碱基修饰物8-羟基脱氧鸟苷( 8-OHdG) , 而8-OhdG 被认为是在致癌作用中细胞氧化应激的标志物。

8-OhdG 的含量与DNA 单链断裂均与镉浓度呈正相关( Mikhailov a, 1997) 。

镉不仅损伤DNA链, 还损害DNA 修复系统, 抑制DAN 聚合酶β的活性。

镉引起细胞凋亡的作用机理目前主要有:(1)镉能使细胞内Ca2+ 浓度升高。

Ca2+ 升高导致凋亡的机制至少有两种: 其一, Ca2+ 在胞内积聚, 激活Ca2+ / Mg 2+ 依赖性核酸内切酶; 其二, 线粒体内Ca2+ 水平增加, 促进细胞色素C 释放, Caspase 活性增加, 剪切细胞生存所需的底物;(2)镉能诱导原癌基因c-myc、c-fos、c-jun 等表达增强, 这些因素在凋亡的诱导中产生多种作用;(3)氧化应激。

3,镉与钙
研究表明, 镉离子可以引起细胞内Ca2+ 的动员。

镉引起胞内Ca2+ 浓度
的短暂升高是由于磷酸肌醇( IP3 ) 敏感性钙池释放引起的; 而持续的胞浆Ca2+ 浓度升高却是Ca2+ 内流引起的。

镉对Ca2+ 代谢影响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 占据钙离子通道并通过钙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 2) Cd2+ 进入细胞前可以与细胞表
面的孤儿受体上的抗原决定簇胞外锌位点结合。

后者通过蛋白与肌醇磷脂酶偶联而活化该酶, 从而加速肌醇磷脂的水解, 产生IP3 , IP3 进入细胞刺激肌浆网上特异受体, 引起胞内钙池Ca2+ 释放, 使胞内Ca2+ 浓度增加。

另外, 细胞内Cd2+ 能取代Ca2+ 与肌动蛋白、微管、微丝相结合, 破坏细胞骨架的完整性, 损害细胞功能。

4,镉与金属硫蛋白
金属硫蛋白( MT ) 是一种富含半胱氨酸并螯合有锌、铜、镉等金属的非酶蛋白。

MT 对机体抗氧化酶活力的恢复、脂质过氧化的减轻、自由基的清除等有重要作用。

镉是MT 很好的诱导剂, MT 参与体内镉的吸收、转运、排泄和蓄积。

镉进入机体后, 诱导合成的MT 可以螯合一定的镉形成Cd-MT 复合物以降低胞内的Cd2+ 浓度, 并通过自身巯基还原态/ 氧化态的转换来清除由Cd2+ 诱导产生的自由基。

尽管MT 可螯合一定浓度的Cd2+ , 降低Cd2+引起的肝损害, 但Cd2+ 所致慢性肾中毒中, 肝中形成的Cd-MT 复合物经血液运输到肾脏后大部分被肾小管重吸收, 经胞饮作用进入肾小管细胞溶酶体,被降解分离并释放出游离的Cd2+ , 继续发挥镉的毒性。

二.镉对机体的损害
镉对机体的损害机制可从细胞毒性和器官毒性两个方面予以阐述。

就细胞毒性而言,镉对组织细胞的毒害主要是通过与钙竞争性结合钙调素(calmodulin),进而干扰细胞内钙调素的生化体系,抑制钙激活ATP 酶和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从而造成细胞质的微管解聚和细胞骨架破坏。

细胞镉中毒还可通过刺激儿茶酚胺合成酶使细胞内多巴胺水平升高,从而抑制钠钾ATP 酶、氨基酸脱羧酶、组氨酸酶、过氧化酶类、含锌酶类以及淀粉酶类等多种酶的活性,尤其是对亮氨酰基氨肽酶活性的抑制可直接导致蛋白质分解。

如同镉影响植物对铁的吸收一样,镉中毒可阻碍人体肠道对铁的吸收并因此而诱发低色素缺铁性贫血。

此外,镉中毒对血管壁细胞的损害作用可造成各种组织器官的缺氧性损害。

就器官毒性而言,上述镉的细胞毒理主要机制可以类似方式破坏各个器
官的组织细胞,但是由于镉在体内各脏器的分布并不均匀,因此高浓度镉集聚的器官一般要比镉低集聚的器官更容易遭受镉的破坏。

例如,镉的肝毒性主要是由于肝脏是合成金属巯蛋白的主要场所,而金属巯蛋白由于富含半胱氨酸短肽而与镉和其它重金属具有高度亲和力,因此镉在体内首先聚集的器官就是肝脏,从而使肝脏细胞首当其冲受到伤害。

镉在肾脏高浓度集聚是因为肾脏是镉排泄的主要器官,由于镉从肾脏的排泄速率十分缓慢,因此镉对肾小球和肾小管细胞的破坏成为一个漫长的无休止过程,从而使肾脏遭受到更为严重的破坏。

镉对肺的损害作用一方面是由于空气中播散的镉可直接从呼吸道入侵肺组织,另一方面是由于镉对α1-抗胰蛋白酶(α1-antitrypsin)的抑制作用而诱发肺气肿。

镉对骨组织的损害主要是通过影响肾脏对钙和磷及维生素D 的吸收而造成骨细胞钙化减少,从而引起钙缺乏和骨质疏松。

镉的致癌性主要是由于镉直接或间接干扰细胞的信号传递系统,同时诱导原癌基因表达并抑制机体免疫防御系统所致。

镉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主要是进入脑组织的镉积累在富含线粒体的神经细胞及其突触,引起多巴胺和5-羟色胺神经递质的含量减少,同时造成乙酰胆碱神经递质在脑组织中蓄积,从而损坏中枢神经系统并伴随震颤麻痹等神经症
状。

三.螯合剂对镉致小鼠肝脏毒性的解毒用解毒剂驱排体内蓄积的镉,是防治镉中毒的根本措施之一. 但目前的镉解毒剂由于毒副作用较大,因而都不够理想。

为开发高效低毒的新型镉解毒剂,研究了镉染毒组小鼠和N - 对羟甲苯甲基- D - 葡糖二硫代氨基甲酸钠(HBGD)、N - 苯甲基-D-葡糖二硫代氨基甲酸钠(BGD)、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二巯基丙醇(BAL)、乙二胺四乙酸(EDTA)等5 种螯合剂治疗组小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小鼠肝脏的脂质过氧化物(LPO)值的变化. 结果显示,染Cd(2. 5 mg / kg,腹腔注射)后小鼠血清LDH、AST 及ALT 活性和肝脏LPO 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分别染镉30 min 和24 h 后注射各螯合剂(400 μmoI / kg,腹腔注射),治疗24 h 后HBGD 和BGD 对镉引起的肝脏LPO 值及血清LDH、AST、ALT 活性的升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 <0. 05). 表明HBGD 和BGD 对镉致小鼠肝脏毒性有较好的解毒作用,且自身毒性小,有望成为理想的镉解毒剂。

有报道,HBGD及BGD可与CA2+形成组成比1:2的脂溶性螯合物,其易经胆汁随粪例排出体外,由于它们含有亲水性葡萄糖基,所以还可促进镉经肾脏从尿液的排出。

虽然DDTC对镉致小鼠睾丸毒性有较明显的解毒作用。

但因镉与DDTC形成亲脂性大的螯合物。

用DDTC治疗会产生镉在脑中的重新分布,导致脑中镉浓度增加。

因而不良反应较大。

而HBGD与BGD与镉所形成的螯合物也有一定的脂溶性,但
均未见它们引起镉在脑中重新分布。

这可能是因为HBGD及BGD分子量大于DDTC。

且分子中引入了亲水性的葡萄糖基及易产生位阻效应的苯环。

其与Cd2+所形成的镉配合物通过血脑屏障的能力相对较差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