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用人治军的失误及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于利害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用人治军的失误及启示
摘要:杂于利害的谋略思想,在实际应用中就是全面地、辩证地分析利、害两个方面的问题,要避免思维上的片面性,只考虑到有利的一面而忽视有害的一面,事情就不能顺利解决,只考虑到有害的一面而看不到有利的一面就会畏首畏尾不敢向前。
在军事行动中,往往有利的行动中包含着危险的一面,因此不能因为危险就停止行动,在人才的使用中,有的人善于伪装,使人们只看到他好的一面,而有的人虽然有缺点,但他主要方面是可取的,对这样的人,不能只看到其缺点而不予重用。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失误就在于军事行动中,使用人才时,往往缺乏杂于利害的考虑。
关键词:杂于利害;《三国演义》;诸葛亮;用人治军;失误;启示
《孙子兵法·九篇》中说:“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意思是说智慧的将帅考虑问题,一定要考虑到利害两个方面。
杂于利害的谋略思想,在实际应用中就是全面地、辩证地分析利、害两个方面的问题,要避免思维上的片面性,只考虑到有利的一面而忽视有害的一面,事情就不能顺利解决,只考虑到有害的一面而看不到有利的一面就会畏首畏尾不敢向前。
在军事行动中,往往有利的行动中包含着危险的一面,因此不能因为危险就停止行动,在人才的使用中,有的人善于伪装,使人们只看到他好的一面,而有的人虽然有缺点,但他主要方面是可取的,对这样的人,我们不能只看到其缺点而不予重用。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智绝”和“忠贞”的典型,作者对他的“智”、“忠”的刻画达到了现代人不可企及的艺术高度。
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殚精竭虑,披肝沥胆,是一个光辉而成功的典型,是我们民族精神生活中产生广泛和深刻影响的人物。
当我们用现代人的身份重新阅读《三国演义》这部经典名著时,我们的眼光应透过笼罩在诸葛亮头上的层层光环,捕捉、认识、审是、思考他作为一个“人”的不可避免的缺点与失误。
这不是在吹毛求疵,而是一个研究者理应做到的。
具体地讲,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失误是在军事行动中,在使用人才时,往往缺乏杂于利害的考虑:不听从魏延兵出斜谷的建议是过多地考虑了害而忽视利;事必躬亲,勤于政事,就眼前来说对国家有利,但不利于人才的选拔,不利于国家的长远利益;使用马谡、杨仪是只看到了二人好的一面却没有看到二人不足的一面;不敢重用魏延是只看到魏延的骄傲,而未看到他的大将之才;选拔姜维作他的接人,是只看到了他的军事才能,而忽视了他的政治素质,忽视了他在政治斗争中的应变能力。
下面我们就从诸葛亮一生的利害得失谈谈他的用人治军之道。
首先来看诸葛亮的用人。
诸葛亮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在《将苑》中他提出过人才的七条标准。
并在实际中提拔过蒋琬、杨洪等人。
但他用人最大缺陷是求全责备,如:以魏延居功自傲而不肯重用,却以无才干的蒋琬作为自己的接班人。
马谡是一个极称职的参谋,曾两次给诸葛亮出妙计,仅仅因为此孔明就把他提升到独挡一面的武将使用,可见孔明用人之偏颇。
诸葛亮生前任丞相且负责军事,致使权利分散,不能协调政治与军事,以至于身后姜维被奸臣陷害,在治国为政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魏延是蜀国文武全才的一员大将,《三国演义》中说他是降将,而史书《三国志》中单独给魏延立传,说他“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
”可见他很早就跟随刘备了。
刘备慧眼识英才,十分重用魏延,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进位汉中王,提拔魏延为汉中太守。
魏延在历次大战中均未打过败仗,诸葛亮常用他作先锋。
罗贯中虽然丑化魏延但他并未否定这一事实。
建兴八年魏延深入羌中,大破魏国雍州刺史郭淮,升征西大将军,进封南郑侯,而诸葛亮一生的爵位也只是武乡侯,由此可见魏延的才能和地位。
《三国志·杨仪传》说:“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
”魏延性傲,同丞相长史杨仪有矛盾,二人势成水火。
据《三国志·费祎传》载:“军师知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举刀吓唬杨仪),仪泣涕横集(如此胆小诸葛亮为什么竟爱惜他的才干呢?)。
祎常入其坐间,谏谕分别。
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救之力也。
”魏延与杨仪的矛盾,导致了以后的悲剧。
诸葛亮深知二人矛盾却不加“偏废”这是他的重大失误,他没有看透杨仪这个伪君子。
刘备比诸葛亮重视魏延,刘备占益州后令关羽守荆州,令张飞守巴西,令魏延守汉中,刘备把魏延放在同关羽、张飞同等重要的地位,可见他对待魏延实在是超过了其他将领。
诸葛亮死于五丈原,蜀兵退,途中魏延与杨仪发生了一场混战,战斗的地点在南谷口,由于魏延带的是先锋部队,杨仪带的是主力,杨仪打败了魏延,于是反叛的罪名就落到了魏延的头上。
《三国演义》中写诸葛亮用锦囊妙计令马岱杀魏延,纯属虚构。
诸葛亮应该在临死前明确由魏延接替他执掌军中大权,罢废杨仪,但他没有这样做,可见他并无先见之明。
《三国演义》中载:魏延被杀后,杨仪并未当是丞相,而是蒋琬接替了诸葛亮,杨仪十分不满,对费祎说:“昔日丞相初亡,吾若将全师投魏,宁当寂寞如此耶!”(一百五十回)。
费祎奏与刘禅,刘禅大怒,欲斩杨仪,蒋琬劝住。
遂贬杨仪赴汉嘉郡为民。
杨仪羞惭自刎而死,落了个可悲的下场。
《三国志·杨仪传》对此有相同记载。
孔明看不透这个人真是有眼无珠。
《三国演义》中写魏延谋反,但其中仍可见魏延智勇双全,魏延与杨仪各带兵后退,二人都表奏对方谋反,事实是二人都向南行,并未谋反,若真谋反必北投曹魏。
魏延速行,烧了栈道,挡着杨仪去路,由此可此见魏延之谋。
魏延横刀立马,无人敢敌。
魏延同马岱取财郑时,连姜维也不敢出战,急令拽起吊桥,由此可见魏延之勇武。
魏延死后,蜀国再无人能敌魏国司马家族,诸葛亮不用魏延为其接班人使蜀国早亡。
我们应该看到,于蜀国三
足而立的魏国曹操之后有曹真、司马懿,再之后有钟会、邓艾等大将,东吴周瑜之后也有鲁肃、吕蒙,再之后有陆逊等,而蜀国诸葛亮这后再无将才,蒋琬,费祎循规有余进取不足,姜维只能打仗,毫无政治头脑。
蜀国之亡就亡在无人才。
蜀无人才与诸葛亮用人不当关系甚大。
假若蜀国内有良才、智士,在邓艾渡过阳平之后,能迅速出兵击败邓艾,蜀国也不至于亡得那么快。
诸葛亮用人不当还体现在使用马谡这个人,刘备临死时明确告诉诸葛亮:“朕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丞相宜深察之。
”孔明不听良言却把马谡派到街亭这个军事要地,结果马谡一败导致了首发中原的全面失败,由此可见诸葛亮用人乏术。
在大的战争中把一个只会纸上谈兵,没有作战经验的人放到战略要地,不能不算一个大的失误。
刘备知魏延之可用而重用,孔明知魏延之智勇而不重用;刘备知马谡之不可用,孔明却重用。
杨仪作为丞相长史常随孔明,孔明竟看不透其为人。
由此可见刘备之胜孔明。
诸葛亮任用姜维作他的军事接班人,然姜维实在不是大将之才,不过只是有点小聪明罢了。
诸葛亮在世时防备阴平小道,诸葛亮一死,防守阴平的大寨就空了。
姜维虽然打过不少胜仗,但他不是司马昭、邓艾、钟会等人的对手。
姜维攻狄道时中了邓艾的计:“鼓角震地,火光冲天……于是蜀兵皆退于汉中。
维自断后,只听得背后鼓声不绝,——维退入剑阁之时,方知火鼓二十余处,皆虚设也。
”(一百十回)取上邽时又中了邓艾的埋伏,陷入重围,若无张嶷死救,早死于乱剑之中。
此后的交战中,姜维也是胜多败少。
这是姜维不善用奇兵的结果。
诸葛亮用这个不善防守(不守阴平),又不善进攻的人为大将,蜀国的灭亡也有他的责任。
下面我们再看看诸葛亮的战略眼光和在实际中的运用。
诸葛亮初见刘备,分析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以荆州为家,后取益州,以益州为业,联吴抗曹,以完成大业的战略决策,这个计划后来被刘备伐吴破坏了。
我们看看诸葛亮在隆中的分析,孔明当时说:“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为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
惟将军图之。
”(第三十八回)。
言罢,命童子取出一画轴,挂于中堂,指着对刘备说:“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图也。
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
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第三十八回)孔明这一宏图,符合当时实际,也符合后来事实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到孔明的战略眼光。
孔明辅助刘备后,用兵博望坡,火烧新野,游说东吴,草船借箭,巧取荆襄,尽展其军事才能。
赤壁大战后,在孙、刘关系紧张,周瑜身死之时,孔明渡江吊孝,促使孙刘联合得以继续发展。
后来又取西川,此时孔明有一大失误,不该留关羽守荆州,他应该从关羽的平常行为中看到他有可能破坏“联吴抗曹”的方针。
更不应该的是他令关羽进攻樊城,这直接导致了荆州的空虚。
关羽进攻樊城时,孔明应撤回一部分军队增援关羽,或让关羽据险力守而不应轻易出击。
不知为什么孔明竟未派一兵一卒。
刘备伐吴失败后,不久就死于白帝城,刘备托孤于孔明,此后孔明独揽大权,事无巨细必躬亲,养精蓄锐后,六出祁山,但他对司马懿并无办法,最后“出师未捷身先死”,留下千古遗恨。
孔明在这段时期内的重大贡献是七擒孟获,使少数民族臣服,解除了北伐的后顾之忧。
而此时他的重大失误是不能唯才是举,为他身后的蜀国留下有用之才。
因此后来费祎才发出:“蒋琬、董允皆相继而亡,内治无人。
”(第一百七回)这样的感叹。
孔明一生有两大贡献,一是制定联吴抗曹,三分天下,以荆襄为家,以益州为业,然后等待“天下有变”之机,一路兵出荆襄攻宛、洛,一路兵出益州经秦川攻魏的战略方针;二是治理蜀国,在他未死前保住了蜀国不亡。
在实践过程中他完成了计划的前半部分,即:三分天下,以荆州襄为家,以益州为业。
但天下未变之时,蜀国内部即发生变化,关羽败走麦城,失去荆州。
荆州失守后,刘备举兵伐吴而惨败,新立的蜀就大伤元气。
致使诸葛亮一路出荆州,另一路出秦川的计划就成了泡影。
荆州一失可以说统一中国的希望极小了。
从总的战略角度看,孔明兵出祁山,无荆襄之兵呼应,战胜的可能性不大,并且祁山道路险峻,不易运送粮草,司马懿只守不战,孔明粮尽必退。
因此从战略角度看兵进祁山并非上策。
同时,长期劳师远征,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使本已处于弱势的蜀国日渐空虚,为日后的败亡,埋下了祸根。
从战术来看,孔明每次出兵祁山,都是大军进攻,没有用奇兵突袭,不符合《孙子兵法》中“以正合,以奇胜”的用兵原则。
用兵方法缺少变化,过于呆板,因而取得大胜的可能性很小,更谈不上统一中原。
魏延曾提出经过子午谷去打长安的计策,诸葛亮没有采用。
当时魏国让夏侯楙镇守长安,魏延说:“夏侯楙乃膏梁了弟,懦弱无谋。
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
夏侯楙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望横门邸阁而走。
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
”孔明笑曰:“此非万全之计也。
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
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
决不可用。
”魏延又曰:“丞相兵从大路进发,彼必尽起关中之兵,于路迎敌:则旷日持久,何时而得中原?”孔明曰:“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忧不胜!”(第九十二回)。
遂不用魏延之计。
魏延此计确是一个妙计,可以出奇制胜,此时司马懿被罢兵权,孔明若用魏延计,很可能取得大的胜
利。
历史同诸葛亮开了一个玩笑,后来钟会与姜维在剑阁相持时,邓艾从阴平小道冒险进兵,灭了蜀国。
邓艾之计与魏延之计有异曲同工之处。
事实正如魏延所料,诸葛亮从陇右进兵,魏国尽起关中之兵阻挡,双方多次相持,最后均以孔明退兵结束,故不是“何时得中原?”而是不能得中原,此计不用实在可惜。
魏延之计也被司马懿的话所证实,司马懿曾对张郃说:“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
早得多时矣,他非无谋,但怕有失不肯弄险。
今必出军斜谷,来取郿城。
若取郿城,必分兵两路,一路取箕谷矣。
”《孙子兵法》中说:“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从子午谷进军虽然有害,但比较起来,还是利大,孔明只看到害而未看到利,想无害而取利,这是不可能的。
魏延的计谋,并非罗贯中的小说虚构,史书《魏略》中记载:“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长安。
亮于南郑与群下计议。
延曰:‘闻夏侯少,主婿也,怯而无谋。
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毂足周食也。
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以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亮以为此悬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
”魏延的分析是符合实际的,若魏延占取了长安,夏侯楙与东方的魏军会合需二十天,这时间足够孔明从斜谷到达长安。
何况此时司马懿被罢兵权,赋闲在家,诸葛亮没有了强有力的对手。
此计不用,可见孔明治军之短。
陈寿谓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这个评语十分中肯与正确的。
孙子提出将才的标准是:智、信、仁、勇、严。
诸葛亮在其《将苑》一书中提出用人的标准是:“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知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意思是:一是用是非试探他,看他是否有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质;二是用言词辩论看他是否有应变的能力;三是向他询问计谋,看他是否有真的灼见;四是告诉他祸患与灾难,看他是否勇敢;五是让他喝醉酒,以观察他的品性;六是把财利置于他眼前,看他是否廉洁;七是约定他如期之事,看他是否守信用。
比较可见,孙子将智放在第一位,而孔明将志放在第一位,而把智放在第三位。
诸葛亮甚至主张用醉酒的方法来考察。
可见他对人才要求是十分严格的。
用人过严,就埋没了人才。
在现实生活中有该选拔人才呢,选拔什么样的人才呢?
在生产部门选择忠诚老实,忠于职守的人;在科研部门选择勤于思考,智力高超,肯于钻研的人,这样的人多数缺点比较明显;在供销部门选择待人热情,善于交际,精于计谋的人,这样的人比较难以驾驭,要特别加以注意,不让他发挥不良的方面;在企业生产平稳,市场繁荣,前景良好的情况下,多选用品德素质好的人;在企业面监困境,市场疲软,前景暗淡的情况下多选用具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勇于担当重任的人。
怎样发现这些人才呢?要注意观察,譬如一个公司顺风扬
帆时,也会遇到某些困难。
如由于竞争激烈失掉了某个市场,或偶然出现产品不合格,用户退货,或者是某个竞争对手悄悄在某地对本公司发起了攻势。
在这个时候就能考察下属的能力,有的因这些偶然的事件而惊慌失措,有的表现也胆怯,那些十分坚强,用智慧和才能处理问题,挽回损失的人,就是具有开拓性的人。
当你提拔某人主管某个说门时,此人能改变不合时宜的陈规陋习,树立新的理念,创立新的方法,迅速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也是可造就的人才,这样的人极有可能越过公司的规定办事。
因此,在使用时,要注意约束。
具有雄心壮志的职员,不可能长期在一个公司,有条件时,他们会自己开办公司,这样的人,也不可强留,要友好分手,把他作为自己贸易上的伙伴。
总之,一个国家、一个单位、一个集体要有不同类型的人才,他们有不同的特点正好可以分配在不同的岗位上,也许他的缺点正好发挥作用呢?一个经常沉默寡言,十分遵守纪律,不爱活动,不爱交际的人做一个门卫或仓库保管员能发挥作用。
一个忠诚肯干,受人尊敬的人,即使他有循规有余,进取不足的缺点,但让他安排生产,他就能带动职工勤奋工作,不会违犯公司的纪律。
一个科技研究人员,虽然有点傲气或者是清高,甚至有点不团结群众,但他只要头脑灵活,肯钻研技术,不断为公司推出新的产品,就该委以重任。
一个姑娘热情奔放,善于交际,但她总是坐不住,这样正好可作为公关小组。
某些人才也可能有野心,但野心也是一种令人积极、认真、敏捷、勤奋工作的因素,对这样的人要提防他的野心,尽量限制他不良的一面。
对这样的人也要恰当使用,这样的人往往很有才能,只要让他有事可做,让他觉得晋升有望,并且也在不断地前进着,危险就不大。
如果你阻止了他的晋升,或使他觉得晋升无望,这时他就会搞破坏,以发泄心中的怨恨。
所以使用这样的人,当你觉得不能让他晋升时,就及时让他离开你的公司。
使用这样的人,最发用两个,可以造成他们之间的竞争,以抵消他们多余的精力。
邓艾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但司马昭却能恰当地使用他。
其决窍就在于司马昭使用了钟会,客观地造成二人的竞争,两位智士为灭蜀立了大功,但灭蜀之后,司马昭就又用计把二人害死,司马昭的智慧确实比邓艾、钟会高。
在一般情况下,最好不用有野心的人,但遇到危机时,只要他有能力挽狂澜,不妨起用这样的人,但必须恰当的控制。
使用有野心的人的原则是:你的才能必须超过他。
否则你必然不能限制他的野心,以致于控制不住。
司马昭是有野心的,曹家皇帝使用他,而才能却不及他,最后导致曹髦身死,皇位被夺;袁世凯是有野心的,隆裕皇太后,摄政王载沣的才能都不如袁世凯。
他们希望袁世凯能挽救大清帝国的命运,却不知他也会出卖大清帝国。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能比得上袁世凯反复无常的人还不多见。
先出卖了主张变法的光绪皇帝、谭嗣同等人,又出卖了大清朝,最后又出卖了革命。
假若慈禧太后不死,也许她能控制着袁世凯,奸诈之人对付奸诈之人,总是有办法的。
一个领导要慎重地使用人才,又要大胆地起用新人,只有这样才能给集体注入生机,增添活力,才能保证事业的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