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教学教材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课件之6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

教育心理学课件之6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

24
2、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
• • • • • • 知识经验 心理表征 思维定势 功能固着 动机水平 人格特征
25
知识经验
• 专家与新手的区别
知识的数量
知识的组织方式
26
心理表征
• 对知识的表征就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将外 部的知识信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或形式组织起来 并建构出一定的结构和意义。 • 知识的不同表征形式会影响问题解决的策略选择
– 问题情境中的事物按照一定空间配置、时间顺序和相 互关系构成某种模式呈现在问题解决者面前。
• 问题难易与刺激模式特点有关:
– 刺激模式提供的问题解决的线索越直接,对该问题的 解决越容易
21
圆外切正方形面积
2cm 2cm
22
无关信息的干扰
• 小王家兄弟五个,都未婚,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姐妹, 如果把王妈妈也算在内,试问他们家有几个女人?
– 模型尝试
• 问题情境中的有用信息建立一些相关的模型,支持认知检索。
– 原理联想
• 问题表征时能主动联想与问题解决相关的那些原理,从问题的 本质出发寻找问题解决的策略、途径、手段和方法等。
27
九点连线问题
28
卖香蕉
• 100斤香蕉,1元/斤,共卖100元。 • 100斤香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成50斤香蕉皮,50斤香蕉肉,香 蕉皮2角/斤,香蕉肉8角/斤,共卖( 0.2*50+0.8*50=)50元。 • 为什么分开卖少了50元?
• 克服功能固着的关键:
–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们能否改变事物固有的功能 以适应新的情境的需要。 – 硬币?衣服?
• 梅尔(Maier & Duncker):绳子问题

《教育心理学》电子书 第五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培养

《教育心理学》电子书 第五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培养

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培养[内容简介]创造力是人类最具重要意义的内容,没有创造就没有发展。

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是教育的重要目标。

我们平时常说理论联系实际,问题解决的实践价值不言自明。

本章阐述了问题、问题解决基本含义;探讨了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问题解决的策略、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最后论述了创造力的含义、特征及其本质,创造力的测量,如何进行创造力的培养等心理学问题。

本章重点:问题及其基本成分、问题解决及其特征、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创造力的特征及其本质、创造力的培养等。

本章难点: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中的几个心理学术语(定势、问题情境、功能固着);创造力与知识、智力、学业成绩、人格的关系。

一、问题的概述二、问题解决的概述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四、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第一节问题解决一、问题的概述(一)问题的定义问题是指在目标确定的情况下却不明确达到目标的途径或手段。

运用自己的已有知识去成功地寻找达到目标的手段或途径的过程,就是问题解决。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例如,我们想过河,却不知哪儿有桥或船;阅读一篇文章后,要回答文章后面的问题;上新课时,老师所提出的思考问题。

(二)问题的基本成分问题虽然有各种各样,但是,所有的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成分:第一,给定:一组已知的有关问题条件的描述,即问题的起始状态;第二,目标:有关构成问题结论的描述,即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问题解决就是要把问题的给定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第三,障碍:正确的解决方法不是直接的、显而易见的,必须通过一定的思维活动才能找到答案,达到目标状态。

如果没有障碍,问题解决实质上成了回忆,而不是真正的思维过程。

任何一个真正的问题,都是由这三个成分组成的,并且这三个成分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问题的条件和目标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但是要把握这种联系,不是直接可以的,其间存在着障碍,需要进行思维活动。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暗示 理智化 假设 推理 检验

(四)问题解决四阶段 (华莱士,G.Wallance) 准备、孕育、明朗、验证。 (五)逐渐缩小问题范围模式 (邓克尔,K.Denker) 确定一般范围; 进行功能性解决,缩小问题范围; 进行特殊解决。
二 影响问题解决的一般因素 (条件)
知觉情境 习惯定势与功能固着 问题表征 原型启发 酝酿效应 知识经验 情绪动机
二、问题分类
定义明确的问题 定义不明确的问题
结构良好问题
结构不良问题
问题的初始状态、解决 方法、目标状态明确
问题的初始状态、解决 方法、目标状态不明确
第二节 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与条件
一、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
(一)问题解决是试误过程(桑代克)
(二)问题解决是顿悟过程(苛勒) (三)问题解决五阶段(杜威)
知觉情境
知觉情境就是被直接感知到的问题的
空间组织形式。一般而言,知觉情境越简单、
越显著,解决问题就越容易。复杂、隐匿或
容易引起误解的知觉情境都将妨碍问题解决。
定势作用与功能固着
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或经验而造成
的一种预先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
定势实验(Luchins,1942)
问题 A B C 1 21 127 3 D=B-A-2C 2 14 163 25 3 18 43 10 4 9 42 6 5 20 59 4 6 23 49 3 7 15 39 3 D=A+C 8 28 76 3 D 100 99 5 21 31 20 18 25 解法
本章复习思考题
返回目录
第一节 问题解决的一般概述
一、问题解决的概念 (一)问题(Problem)的含义:是指 个人不能用已有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 因而感到疑难的情境。 (二)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 是指由一定情境引起的,需运用一系列的 认知操作来解决某种疑难的过程。

高等教育心理学问题解决与创造性ppt课件

高等教育心理学问题解决与创造性ppt课件
其培养
4.1创造性的含义(132) 4.2创造性与智力、知识和人格的关系 4.2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统 一(134-135) 4.3课堂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造性的方法 (136)
13
什么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的主要特点 制约问题解决的内部因素;如何培养学生 的创造性(136) 结合实践讨论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的关系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1
1.问题解决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教学生解决 问题——数学和物理问题、健康问题、社会 问题以及个人的适应性问题 ——加涅
2
1.1 问题概述 概念: 是一种情景,个体想做某件事情,但不 能马上知道这件事所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
3
问题的成分: ⑴给定:问题的起始状态,即一组已知的 有关问题条件的描述; ⑵目标:问题的答案或目标状态; ⑶障碍
6
2.问题解决的方式
2.1试误与顿悟
7
2.2杜威的五步模式 1疑难:问题的知觉; 2诊断:明确问题; 3假设:收集资料,提出方案假设; 4检验与评价:评估方案,选出最佳; 5结论:总结学习。
8
2.3奥苏伯尔的观点 1呈现问题情境命题; 2明确问题的目标与已知条件; 3填补空隙; 4解答之后的检验
9
2.4信息加工论的观点
问题解决即是搜索问题空间
10
实现目标:行动力
人生目标
目标
(职业人才要求)
长期目标
差距 现实
(已具备的)
中期目标
短期目标
任务
可执行的任务
11
3.问题解决的策略
(一)算法式策略:对一个问题解决的所有 可能的途径都加以尝试。 (二)启发式:凭经验解决问题。 1手段-目的分析 2反推法 3爬山法 4计划法

《教育心理学》(莫雷版)教学课件

《教育心理学》(莫雷版)教学课件
• 缺点:费时费力费财,结果受研究 者影响,资料难量化。
• 3、教学经验总结法
• 三、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 趋势
–1、注意采用多种方法研究和探讨 课题。
–2、强调并大量采用多变量设计。
–3、注意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 法相结合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 一、古代教学与心理学思想的早期结 合
– 40s:
• 弗洛伊德→重视情感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 作用。
–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特点:
• (一)内容庞杂,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 • (二)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研究少,对教育实
践作用不大。
• 三、成熟时期(60s—70s)
– 60s:
• 布鲁纳(J.S.Bruner):课程改革运动。
– 70s:
•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意义的获 得与保持的进程;
• 理解一:人与动物学习的区别 • 理解二:学生的学习特点
• (三)学生的学习 • 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形式,与人类学习有共同之处,又有其
特点: • 第一,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 第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的。 • 第三,学习中主动性与被动性并存。 • 第四,是指向未来的学习。
– 冯特(德):1879年;科学心理学
– 桑代克(Thorndike)(美):
• 1903年著成《教育心理学》 • 1904年扩充成《教育心理学大纲》,包括《
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及 其测量》
• →科学教心的创立的标志
• 三、发展时期(20s——50s)
– 20s和30s:
• 吸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 • 维果斯基:文化发展论、内化说
• 加涅:则系统总结了已有的学习研究成果 ,对人类的学习进行系统分类,并阐明了 不同类型学习的内部与外部条件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

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一、不定向选择题1、瓦拉斯1926年提出的创造性思维阶段包括()。

A、准备期B、交流期C、酝酿期D、豁朗期E、验证期2、以下属于问题解决的特点有()。

A、目的性B、认知性C、序列性D、知识性E、指向性3、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A、集约性B、流畅性C、变通性D、辐射性E、独创性4、下面关于无结构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无结构的问题在结构上具有不明确性B、解法规则和答案上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C、解法规则和答案上具有唯一性D、问题的初始条件可能是不明确的E、无结构问题比有结构问题更能激发学习者的探究欲5、哪些搜寻解法的策略会干扰问题图式的获得?()A、问题类比B、想法——检验C、问题分解D、“手段-—目的”分析E、问题怀疑6、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表现在()。

A、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B、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C、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D、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E、高智商是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7、在搜寻解法阶段,当学习者对一个问题一无所知时,学习者只能采用的策略是( ).A、问题类比B、“手段——目的”分析C、问题分解D、想法——检验8、“木头除了做桌椅板凳外,还能作什么用?"这属于发散思维的()训练方法.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形态扩散D、方法扩散9、基克提出了一个问题解决过程的模式,认为一般性的问题解决大致包括的阶段是()。

A、建立问题表征B、搜寻解法C、执行解法D、评价10、在规定的时间内,面对相同的问题,有的人能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

这反映了思维的( ).A、独创性B、多维性C、变通性D、流畅性11、高创造性者具有的个性特征包括()。

A、幽默感B、好幻想C、强烈的好奇心D、独立性12、为分析问题,找到解法,学习者可以采用的策略有()。

A、问题类比B、“手段——目的”分析C、问题分解D、想法——检验E、问题怀疑13、下列选项中,属于无结构问题的是().A、1+1=?B、世界上有几大洋?C、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是?D、衣服有哪些功能?E、如何治理空气污染?14、“红色的东西有哪些?”这属于发散思维的哪种训练方法?( )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形态扩散D、方法扩散15、依照基克的观点,解决问题首先要( )。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第一节 问题与问题解决
(三) 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就是指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当问题 呈现的知觉方式与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越接近,问 题解决起来也就越容易;相反,如果问题呈现的知 觉方式与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相差很远,问题解决 起来就越困难。
第一节 问题与问题解决
具体看这样一个问题:“已知一个圆的半径是3厘米,问与圆形 外切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这个问题的知觉呈现方式有两种, 具体如图5-1所示。
第五章 问题解决和创造力
第一节 问题与问题解决
一、 问题的含义与类型
(一) 问题的含义 问题,就是疑难或难题,是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
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而感到困惑的情境。具体来 说,当一个人希望达到某一个目标,但又没有可供利 用的现成方法时,这个人就面临一个问题。
第一节 问题与问题解决
问题一般都包含以下三个基本的成分。 (1) 给定,即问题的起始状态。它是对有关问题条 件的描述。 (2) 目标,即问题的终极状态或问题要求的答案。 它是对有关问题结论的描述。 (3) 障碍,即问题解决的阻碍因素。
三、 问题解决的过程
有关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历史上出现了诸多有代表性 的观点,其中以英国心理学家华莱士的四阶段论和美国心理 学家艾曼贝尔的五阶段论最广为人们接受。华莱士认为任何 创造过程都包括准备阶段、酝酿阶段、豁朗阶段和验证阶段 四个阶段。而艾曼贝尔从信息论的角度出发,认为创造活动 过程由提出问题或任务、准备、产生反应、验证反应、结果 五个阶段组成,并且可以循环运转。
第一节 问题与问题解决
邓克尔呈现给被试的问题是:“有三个纸盒子,一个装火柴,
一个装图钉,一个装小蜡烛。请把蜡烛点燃置于木屏风上。”参加
实验的被试均为大学生。

教育心理学-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教育心理学-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教育心理学》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一.不定项选择题1.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缩小这个差异。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

A.爬山法B.逆向工作法C.手段-目的分析法D.试误法2.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3.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

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问题检验D.问题解决4.发散思维在创造中有重要作用,其特征是()。

A.流畅性B.变通性C.独创性D.新颖性5.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高见,具有新奇性,这反应了创造性的()特征。

A.流畅性B.变通性C.独创性D.新颖性6.搜寻解决方法的首选策略是()。

A.问题类比B.手段-目的分析C.启发式策略D.问题分解E.想法-检验7.当人们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这是属于创造性思维特征的()。

A.流畅性B.变通性/灵活性C.独创性D.新颖性8.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问题的表征是在()阶段。

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提出假设D.验证假设9.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有()。

A.目的性B.序列性C.结构性D.认知性10.有一种创造,它所产生的成品在人类历史上并非首创,只对个人而言具有独创性。

这种创造叫做()。

A.假创造B.真创造C.类创造D.虚创造11.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称()。

A.讨论法B.头脑风暴法C.启发法D.用途扩散法12.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A.刺激情境B.既定疑问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l3.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称为()。

A.明确问题B.模糊问题C.有结构问题D.无结构问题14.以下问题属于无结构问题的是()。

《教育心理学》电子书 第五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培养

《教育心理学》电子书 第五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培养

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培养[内容简介]创造力是人类最具重要意义的内容,没有创造就没有发展。

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是教育的重要目标。

我们平时常说理论联系实际,问题解决的实践价值不言自明。

本章阐述了问题、问题解决基本含义;探讨了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问题解决的策略、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最后论述了创造力的含义、特征及其本质,创造力的测量,如何进行创造力的培养等心理学问题。

本章重点:问题及其基本成分、问题解决及其特征、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创造力的特征及其本质、创造力的培养等。

本章难点: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中的几个心理学术语(定势、问题情境、功能固着);创造力与知识、智力、学业成绩、人格的关系。

一、问题的概述二、问题解决的概述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四、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第一节问题解决一、问题的概述(一)问题的定义问题是指在目标确定的情况下却不明确达到目标的途径或手段。

运用自己的已有知识去成功地寻找达到目标的手段或途径的过程,就是问题解决。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例如,我们想过河,却不知哪儿有桥或船;阅读一篇文章后,要回答文章后面的问题;上新课时,老师所提出的思考问题。

(二)问题的基本成分问题虽然有各种各样,但是,所有的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成分:第一,给定:一组已知的有关问题条件的描述,即问题的起始状态;第二,目标:有关构成问题结论的描述,即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问题解决就是要把问题的给定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第三,障碍:正确的解决方法不是直接的、显而易见的,必须通过一定的思维活动才能找到答案,达到目标状态。

如果没有障碍,问题解决实质上成了回忆,而不是真正的思维过程。

任何一个真正的问题,都是由这三个成分组成的,并且这三个成分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问题的条件和目标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但是要把握这种联系,不是直接可以的,其间存在着障碍,需要进行思维活动。

教育心理学-问题解决与创造力

教育心理学-问题解决与创造力

预测与推断
鼓励学生预测问题的可能 结果,并推断出可能的原 因和解决方案。
培养问题分析能力
信息整理
教导学生如何整理和分析 问题相关的信息,从中提 取关键要素和关系。
逻辑推理
训练学生运用逻辑推理方 法,如演绎推理、归纳推 理等,对问题进行深入分 析。
批判性思维
鼓励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 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 不盲目接受现有观点。
培养问题解决策略
启发式策略
教授学生使用启发式策略,如分治策 略、逆向思维等,来寻找问题的解决 方案。
创新性思维
实践应用
通过实际问题和案例,让学生将所学 问题解决策略应用于实践中,提高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性思维,提出独特 的解决方案,不受传统思维限制。
04 创造力在教育中的应用
创新教育理念
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情境,让学生 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合作学习
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学习,通过集 体讨论、交流,激发彼此的灵感
和创意,共同解决问题。
探究式学习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通过 自主探究、发现新知识,培养其
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创新教育评价
过程评价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特性,给予积 极的反馈和指导。
培养创造力的方法与策略
提供宽松的环境
创造一个鼓励自由思考、开放交流和 自主探索的环境,有助于激发个体的 创造力。
培养发散性思维
通过训练个体的发散性思维,鼓励他 们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有助于提高 创造力。
激发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鼓励个体对未知领域保持好奇心,积 极探究和尝试新事物,有助于培养创 造力。

最新资料心理学(教师证考试教程)第五章 思维与创造性幻灯片课件

最新资料心理学(教师证考试教程)第五章 思维与创造性幻灯片课件
三、创造性的影响因素和创造性思维训练 影响因素:
1、智力因素 2、人格因素 3、环境因素 4、动机因素
第四节 想像和创造性培养
创造性思维训练
1、建立目标与意向 2、训练基本的技巧 3、鼓励个体取得某领域的具体知识 4、刺激和鼓励好奇心 5、建立动机,特别是内部动机 6、建立自信,鼓励冒险精神 7、强调掌握和自我竞争 8、培养有关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信念 9、提供选择和发现的机会 10、促进自我管理技巧 11、传授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与技术 12、运用例子
• 1、活动课的主次要分明,一般分为开始部 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三大部分,并合理 分配各部分时间,把握重点,注意目标达成 度。
• 2、导入新颖,能够吸引幼儿的目光,抓住 孩子的心理特点及年龄特点。可采用直接、 间接、情景表演、图片导入、实物或谜语等 等与课程有关的导入方式进行导入。但时间 要把握在2分钟以内,因为我们的主要目的 为接下来的课程做准备。
论文资料心理学(教师证考试教 程)第五章 思维与创造性
课程内容
思维及其基本特征 概念的形成过程 推理和问题解决 想像和创造性培养
第三节 推理和问题解决
推理: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或者从一 般原理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
三段论推理:由三个命题构成,其中两个命题为假定真实的前 提,另一个命题为结论,该结论可能符合这两个前提,也可能 不符合。所有这三个命题都带有直接陈述的性质。 线性推理:线性三段论,是依据有序事物间的关系进行的推理,它 给出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性的关系。
谢 谢!
幼儿园教师如何上好一节课
南山区沙河实验幼儿园
一、从教师方面
• 1、教态亲切、自然、大方,语言生动简练、适中、 不啰嗦,并注意与幼儿进行沟通和交流交流。

教育心理学问题解决与创造性PPT精品文档

教育心理学问题解决与创造性PPT精品文档
8
第二节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 四、功能固着 ❖ 功能固着: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事
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其他方面的功能。 ❖ 1、梅尔的系绳实验 ❖ 2、邓克的实验
9
梅尔(Mioler)的系绳实验
10
第二节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 五、动机和情绪状态 ❖ 1、动机与问题解决(略) ❖ 2、情绪与问题解决 ❖ 情绪对问题解决也有一定影响。紧张、惶恐
15
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16
第四节 创造性概述
❖ 一、什么是创造性 ❖ 创造性:个体产生新奇独特、有社会价值的
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17
二、创造性的基本特征
❖ ①流畅性(fluency ) :是指在限定的时间内 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又称思维的丰富性。
、烦躁、压抑等消极情绪会阻碍问题解决的 速度,而乐观、平静、积极的情绪有助于问 题的解决。
11
第二节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 六、原型启发 ❖ 原型:对解决问题产生启发作用的事物。
❖ 七、知识经验
❖ 八、个性特征
12
第三节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
❖ 一、问题教学的性质 ❖ 1、新问题的解决 ❖ 2、把已掌握的规则重新加以组合 ❖ 3、习得的高级规则能够迁移
❖ 2、问题解决特点 ❖ (1)目的指向性 ❖ (2)操作序列性 ❖ (3)认知性操作
3
三、问题解决的过程 ——问题空间
❖ 1、初始状态 ❖ 2、中介状态 ❖ 3、目标状态
4
四、问题解决的策略
❖ 1、算法式策略 ❖ 2、启发式策略 ❖ (1)手段目的分析法 ❖ (2)逆向搜索法 ❖ (3)爬山法 ❖ (4)类比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一、不定向选择题1、瓦拉斯1926年提出的创造性思维阶段包括()。

A、准备期B、交流期C、酝酿期D、豁朗期E、验证期2、以下属于问题解决的特点有()。

A、目的性B、认知性C、序列性D、知识性E、指向性3、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A、集约性B、流畅性C、变通性D、辐射性E、独创性4、下面关于无结构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A、无结构的问题在结构上具有不明确性B、解法规则和答案上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C、解法规则和答案上具有唯一性D、问题的初始条件可能是不明确的E、无结构问题比有结构问题更能激发学习者的探究欲5、哪些搜寻解法的策略会干扰问题图式的获得?()A、问题类比B、想法——检验C、问题分解D、“手段——目的”分析E、问题怀疑6、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表现在()。

A、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B、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C、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D、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E、高智商是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7、在搜寻解法阶段,当学习者对一个问题一无所知时,学习者只能采用的策略是()。

A、问题类比B、“手段——目的”分析C、问题分解D、想法——检验8、“木头除了做桌椅板凳外,还能作什么用?”这属于发散思维的()训练方法。

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形态扩散D、方法扩散9、基克提出了一个问题解决过程的模式,认为一般性的问题解决大致包括的阶段是()。

A、建立问题表征B、搜寻解法C、执行解法D、评价10、在规定的时间内,面对相同的问题,有的人能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

这反映了思维的()。

A、独创性B、多维性C、变通性D、流畅性11、高创造性者具有的个性特征包括()。

A、幽默感B、好幻想C、强烈的好奇心D、独立性12、为分析问题,找到解法,学习者可以采用的策略有()。

A、问题类比B、“手段——目的”分析C、问题分解D、想法——检验E、问题怀疑13、下列选项中,属于无结构问题的是()。

A、1+1=?B、世界上有几大洋?C、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是?D、衣服有哪些功能?E、如何治理空气污染?14、“红色的东西有哪些?”这属于发散思维的哪种训练方法?()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形态扩散D、方法扩散15、依照基克的观点,解决问题首先要()。

A、建立问题表征B、搜寻解法C、执行解法和评价D、分解问题16、在搜寻解法的策略中,()是最通用也是最无力、最笨拙的方法。

A、问题类比B、“手段——目的”分析C、向他人询问D、想法——检验17、下列问题中,属于无结构问题的是()。

A、“你几岁了?”B、“9乘以9等于多少?”C、“电视娱乐节目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D、“世界上最早的高原是哪座高原?”18、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克服的()。

A、既定疑问B、刺激情境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19、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心所欲,触类旁通,表明其思维有()。

A、灵活性B、创新性C、流畅性D、目的性E、开放性20、头脑风暴训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畅所欲言B、鼓励创新C、多多益善D、注重质量E、改进补充21、一般说来,高创造性的人格特征有()。

A、喜欢幻想B、具有独立性C、有强烈的好奇心D、有幽默感E、有抱负22、创造性的产生是()等多方面综合发展的结果。

A、知识B、技能C、策略D、动机E、品德23、下列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的是()。

A、漫无目的的幻想B、走路C、穿衣D、简单的记忆索取E、奔跑24、让学生听一段无结局的故事,鼓励他们去猜测可能的结局属于()训练。

A、发散思维B、推测与假设C、自我设计D、头脑风暴E、好奇心25、有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包括的阶段有()。

A、建立问题表征B、调整解决方案C、搜寻解法D、执行解法和评价26、创造性的培养,常用的方法有()。

A、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B、头脑风暴训练C、自我设计训练D、发散思维训练E、推测与假设训练27、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这种阻碍理解的因素是()。

A、已有的知识经验B、问题特征C、功能固着D、原型启发E、变式28、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

A、问题的特征B、已有的知识经验C、定势与功能固着D、智力水平E、情绪状态29、()指的是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

A、流畅性B、变通性C、独创性D、目的性30、()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

A、发散思维B、推测与假设C、自我设计D、头脑风暴31、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缩小这个差异。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 )。

A、问题类比B、问题分解C、手段一目的分析法D、想法——检验32、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33、个人面对问题情境,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高见,具有新奇性,这反映了创造性的什么特征?()A、变通性B、流畅性C、独创性D、先进性34、有一种创造,它所产生的成品在人类历史上并非首创,只对个人而言具有独创性。

这种创造叫做()。

A、假创造B、真创造C、类创造D、虚创造35、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多属于()。

A、有结构的问题B、无结构的问题C、简单问题D、复杂问题36、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能持完全否定态度,更不应指责,要给与一定的肯定。

这体现了在塑造创造性的个性时要注意()。

A、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B、保护学生的好奇心C、鼓励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D、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E、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37、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习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老记住题目内容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38、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

A、思维定势B、原型启发C、功能固着D、酝酿效应39、在限定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观念,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A、灵活性B、独创性C、发散性D、流畅性40、受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A、定势B、变式C、原型D、内化41、要打开一个三位数组成的密码锁,可以从000、001、002逐步尝试直到998、999,最终便会找到一个正确答案,这张解决问题的策略师()。

A、推理式B、算法C、演绎式D、启发式42、分析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属于问题解决的()阶段。

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提出假设D、验证假设4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称为()。

A、原型B、原型启发C、问题情境D、问题对象44、解决问题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A、获得规则B、理解概念C、创造性D、知识迁移45、把大目标分成子目标,然后进行搜索,逐渐缩小当前问题情境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

A、问题空间B、手段—目的分析C、启发式D、算法46、头脑风暴法的特征是()。

A、跳跃式B、不经过明显的推理C、向不同的方向扩散D、集体讨论47、下列对高智商与高创造性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高智力者其创造性也高B、高创造性者必有高智商C、低创造性者其智商一定高D、创造性与智力呈正相关的简单线性关系48、问题解决时没有固定的答案,是通过发展新方法形成新思路和步骤的是()。

A、常规性问题解决B、手段—目的分析法C、启发法D、创造性问题解决49、创造性思维的特点不包括()。

A、独创性B、流畅性C、变通性D、批判性50、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常用方法有()。

A、头脑风暴法B、自我设计训练C、推测与假设训练D、发散思维训练E、直觉思维训练二、填空题1、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有:目的性、认知性和。

2、影响创造性的因素主要有环境、智力、。

3、基于信息加工理论,有结构的问题的解决过程包括两个环节:和搜寻解法。

4、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问题的特征、已有的知识经验、定势与。

5、一般认为,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6、瓦拉斯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四阶段:准备期、、和验证期。

7、任何问题的三种基本成分是:给定的条件、和。

8、基克的一般性问题解决过程模式认为,解决问题首先要。

9、在科学发现活动中,包含两种主要的成分:、。

10、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称为。

11、假如问题的结构不明确,其解法规则和答案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则该问题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

12、被认为是创造性思维中的核心方法。

13、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是流畅性、、独创性。

14、在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中,______训练指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15、______是指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摈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16、______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17、______训练通常需要教师协助学生确定所设计的课题,并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

三、辨析题1、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2、有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与无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相同,但各自的解决特点不同。

四、简答题1、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哪些?2、智力与创造性思维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五、论述题1、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2、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措施有哪些?3、举例说明什么是有结构的问题和无结构的问题?4、试论述无结构的问题的解决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