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复习要点(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3)科学社会主义(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3、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838年在英国爆发并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4、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1)德国古典哲学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3)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细胞学说;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6、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或者成熟的标志

共产党宣言

7、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

剩余价值学说;

历史唯物主义

8、马克思主义的鲜明政治特征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

第一章

1、什么是世界观

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2、什么是哲学

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它从人和世界关系的角度揭示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最普遍的本质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3、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它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能否彻底认识物质世界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在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第一方面是根本的方面(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它的解决制约着第二方面如何解决。第二方面的解决也

影响着第一方面。

4、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2)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3)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5、什么是运动

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6、什么是相对静止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属性暂时未变这样的两种特殊状态

7、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8、如何理解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一方面,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通过劳动实践,人不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物,更主要的是社会存在物。通过劳动实践,人类社会既构成了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形成了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9、什么是意识

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10、意识的发展阶段

对身体的自我感觉阶段

对自我同一性的意识阶段

对自我尊重的意识阶段

对自我扩展的意识阶段

12、意识的能动作用

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1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上述原理,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客观规律(以及思维所固有的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只有在正确认识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实现人们预想的目的。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14、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的主要表现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性活动;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5、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16、什么是联系

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与相互制约。

17、联系的特点

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的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的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处在一定的联系之中,整个世界都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具有多样性,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18、什么是发展

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9、为什么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新生事物有强大的生命力

20、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了解)

21、什么是规律

事物发展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2、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23、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它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

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24、什么是矛盾

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

25、什么是矛盾的同一性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及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26、什么是矛盾的斗争性

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27、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将矛盾双方联结为一体,使对立面在同一体中得到发展;

与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

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引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提供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28、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