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使权利 优秀教学设计
依法行使权利教案初中

教案主题:依法行使权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2. 培养学生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法律,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
2. 培养学生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的意识。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依法行使权利的重要性。
2. 如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吗?2. 学生分享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依法行使权利的含义和重要性。
2.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依法行使权利的具体做法。
3. 教师讲解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如何维权。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问题: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依法行使权利?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情景剧表演(15分钟)1. 教师提前准备几个关于依法行使权利的情景剧剧本。
2. 学生分组选择剧本并进行排练。
3. 课堂上,各小组表演情景剧,其他学生观看并评价。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总结并强调依法行使权利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
2.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依法行使权利的感悟文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情景剧表演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了解了依法行使权利的含义和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的法律素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讲解法律知识时,要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过于专业化的术语,让学生能够理解。
2. 在小组讨论环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2依法行使权利 教学设计

3.2《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情景再现四:小张的烦恼在继续,三天后小林半夜又开始放音乐啦!设问:如果你是小张,怎么办?并说明理由。
结论: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依法维权。
引出维权的正确方式。
分组讨论:这些维权方式的适用范围分别是什么?并举例子说明。
完成表格的填写案例回顾:小张用了哪些方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情景续写:在物业的调解下,小林关掉了音响设备。
不料三天后的半夜,小林家又响起了音乐声。
运用所学的知识,续写之后的故:(要求:故事合情合理,体现维护权利的方式)拓展;:考考你?四种维权方式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有先后顺序细读案例,思考问题分析材料,完成填表,对比四种维权方式,继续分析材料续写故事(说)知晓不同的维权方式各自的适用范围,依据,优势强化对维权方式的理解考察学生运用正确的方式维护合法权益的事。
引导学生理解“降低维权成本,采用适当的方式化解矛盾和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吗?收获二:维护权利我有支招①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②公民权利受到损害时,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收获感悟:本节课学习了依法行使权利。
了解了行使权利有界限,知道了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及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为代价的道理,知道了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明白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采取正确的途径和方式来维权。
巩固提升(基础演练、能力提升)结合案例表达根据前面所学知识,汇总答案巩固提升系统地再次理解维权的方式。
深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
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法律意识。
依法行使权利 优秀教学设计

第二框依法行使权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宪法意识、规则意识等观念,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树立通过正当程序和途径解决和处理问题意识。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提高权利保护意识和能力,明辨生活中的是非曲直;提高自己按规则、程序办事的能力。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知道公民行使权利的界限是什么;知道公民维护权利要遵守法定程序;了解权利受侵害后维权的方式及特点。
教学重点:1.行使权利有界限。
2.维护权利要依照法定程序。
教学难点:公民维护权利的四种方式比较。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法,分组讨论法,举例说明法等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个性修改一、感情调节:在一辆旅游车上,绝大多数旅客因劳累而闭目养神,只有张亮等四个小青年边喝啤酒边高声谈笑。
为此,旅客甲站起来拍拍张亮的肩膀说道:“小兄弟,请小点声音,别影响大家休息。
”张亮不耐烦的说道:“言论自由是我的权利,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你管得着吗?”思考:你认为张亮的说法对吗?为什么?教师总结:故事突出“治国安邦”这个四字词语的最早出处。
现在是法治时代,宪法除了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更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宪法的治国安邦这一重大作用。
二、自学提示自学提示:自学时间:8分钟自学内容:课本P41-P44的内容,从以下方面进入自学1、公民行使权利有什么限制?2、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重点)3、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哪些?4、公民发生民事纠纷后,当事人应该怎样进行协商?5、公民发生民事纠纷后,调解人应该怎样进行调解?我国调解方式有哪些?自学方法与要求:请大家安静独立的完成自学课本内容,并且通过自学在书中勾画出相关内容。
有疑问翻红牌向老师求助。
知者加速:自学完成后翻绿牌,做《优化设计》P18三、创设情境、拓展提升:情景展示:江苏徐州的一位大妈火了。
因为她闯红灯和横穿马路,被交警拦下,被告知需要“站岗”后,多次爆出雷语:“我有心脏病,如果犯病你要赔我钱;不差钱,明天继续闯;我就教育孙子去偷,去闯红灯;我50多,不,我60多了。
初中依法行使权利教案

初中依法行使权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合法行使权利的意识。
3. 提高学生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依法行使权利的途径和方式。
3. 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依法行使权利的具体实践。
2. 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策略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概念、原则和途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依法行使权利和维护自身权益。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角色扮演法:模拟情景,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权利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出本课主题。
2. 讲解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介绍权利、义务、法律关系等基本概念,讲解依法行使权利的原则,如合法、合理、公正、公开等。
3. 讲解依法行使权利的途径和方式:介绍诉讼、非诉讼、协商、调解等途径和方式,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4. 讲解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方法和技巧:介绍维护权益的途径和方式,如咨询律师、申请法律援助、投诉举报等,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 你认为自己有哪些权利?2) 你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3) 当你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你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6. 角色扮演:模拟情景,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例如,模拟法庭审判、协商调解等情景。
7. 总结和反思: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行使权利和维护权益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课内容,整理笔记。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和维护自身权益,并撰写一篇短文。
3. 调查身边的同学,了解他们在行使权利和维护权益方面的认识和实践,汇总成一份报告。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概念、原则和途径,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合法行使权利的意识,提高学生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名师教案:依法行使权利

初中道德与法治名师教案:依法行使权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权利的概念和意义,明确权利的来源和行使方式。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的意识,提高学生依法行使权利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教学内容1. 权利的定义与来源:介绍权利的概念,探讨权利的来源,让学生明白权利的赋予和保护是法律的责任。
2. 权利的行使与限制:讲解权利的行使方式,强调学生在行使权利时要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不损害他人权益。
3. 尊重他人权利: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的意识,让学生明白尊重他人权利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
4. 依法行使权利的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5.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公平正义,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权利的概念和意义,明确权利的来源和行使方式;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的意识,提高学生依法行使权利的能力。
2. 难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权利的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权利的定义与来源:讲解权利的概念,探讨权利的来源,让学生明白权利的赋予和保护是法律的责任。
3. 讲解权利的行使与限制:讲解权利的行使方式,强调学生在行使权利时要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不损害他人权益。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当事人的权利行使是否正确,从中得出结论。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和案例,谈谈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尊重他人权利。
6.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公平正义,自觉维护社会和谐发展。
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

《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培养家国情怀,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
法治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了解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收到法律保护(行使权利有界限),对任何人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依法予以追究,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上特权。
守法用法意识和行为: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学会如何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维护权利守程序)。
【学习重难点】重点:依法行使权利。
难点: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问题探究法、集体讨论法【教学过程】环节一:游戏导入:(温故知新自主预习)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小游戏一起温习一下我们的基本权利相关内容。
通过游戏我们同学们已经能准确分清属于我们公民合法权益有哪些,那这些权利我们应该如何使用呢?如果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该怎么办呢?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依法行使权利》。
(指导自学)PPT展示本节课的相关内容,学生自己预习。
请大家结合PPT上展示的三个问题,从课本找到相应答案。
环节二:探究分享化疑解难(情景探究一)有点敏感、内向的麦麦同学偶然听到小A、小B、小C对自己的不友好议论。
回到家里,在网络上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添油加醋把这件事情发布了一个帖子。
这时候,出现了几个不明真相的吃瓜网友在帖子下面附和麦麦同学。
最后,热心正直又懂法律的吉吉同学刷到这个帖子,并且私信了麦麦同学……请各小组同学共同探讨:1、麦麦同学认为自由是什么?2、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言论是否属于自己的权利?为什么?2、麦麦同学发表的言论有什么危害?答案预设:1、在网上发帖,想说什么说什么,言论自由。
2、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政治权利自由其中就包含言论自由。
3、会损害其他同学的名誉、造成不好的舆论影响。
继续思考: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言论是否属于自己的权利?为什么?答:人们通过论坛、新闻、评论、博客、微博等渠道在网上发表言论,就各种话题进行讨论,充分表达思想观点和利益诉求。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在我国法律体系下,公民如何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并明白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增强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生活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如何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等方面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依法行使权利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公民依法行使权利的相关法律规定。
2.培养学生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够自觉维护合法权益。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公民依法行使权利的具体表现和原则。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正确行使权利,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正确行使权利的方法。
2.讨论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会正确行使权利。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法规资料,以便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权威依据。
2.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讨论。
3.准备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宪法对公民权利的规定,引导学生了解公民权利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在现实生活中,公民如何依法行使权利。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分析,总结正确行使权利的方法和原则。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原则,分析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案例,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讨论如何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教案、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想
1.课前准备:教师提前收集与依法行使权利相关的典型案例,准备教学课件和实践活动方案。
(1)创设情境:通过展示与依法行使权利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2.课中教学:
(1)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和维权途径。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探讨如何依法行使权利。
(3)教师引导:针对学生的疑问和困惑,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法律知识。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请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选取一个与依法行使权利相关的新闻事件,分析事件中各方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并撰写一篇评论文章。要求文章观点明确,论述充分,结合所学知识对事件进行深入剖析。
6.组织一次课堂分享活动,让学生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法律题材的电影、电视剧或书籍,介绍其中的依法行使权利情节,并谈谈自己的感悟。通过分享,提高同学们的法律意识,培养依法行使权利的观念。
作业布置时,教师请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践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与家长、同学沟通交流,共同提高法律素养。
3.教师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依法行使权利的具体途径,如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
4.教师强调依法行使权利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维权过程中要遵守法律法规,避免采取过激行为。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2 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

《3.2 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公民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掌握解决权利争议的方法和途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要求及其在生活中的实践。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依法行使权利的认同感和信任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引导学生认识到依法行使权利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激发他们自觉遵守法律的愿望。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使他们成为自觉维护法律秩序的现代公民。
二、教学重点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解决权利争议的方法和途径。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以及其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如何结合实际生活,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依法行使权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法治观念。
如何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提高他们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活动】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某地居民因环保问题集体维权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为什么居民们要集体维权?他们是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的?”引发学生对本课主题的思考。
【学生活动】观看新闻报道,思考并回答问题。
自由发言,分享对居民维权原因和维权方式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新闻报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同时引出本课的主题——依法行使权利。
(二)新课讲解(30分钟)1.依法行使权利的含义和原则(8分钟)【教师讲解】详细阐述依法行使权利的含义,即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必须遵守法律规定,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同时强调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等。
【学生活动】听讲、记笔记,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例如:“你如何理解依法行使权利的含义和原则?”等。
道德与法治八下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八下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课时安排:本教学设计为道德与法治八下第X单元的教学内容,预计需要X课时完成。
知识目标:1. 了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2. 了解依法行使权利的意义与作用;3. 掌握不同权利的合法行使方式。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守法意识;2. 培养学生依法行使权利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价值观念和公民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教学准备:1. 课件、教材;2. 学生小组活动所需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通过课堂讨论或故事情节引入,让学生思考“什么是道德”和“什么是法治”。
引导学生发现道德与法治的异同,帮助他们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
Step 2 课堂讲解(10分钟)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讲解依法行使权利的概念和意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依法行使权利的重要性。
Step 3 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权利,评估该权利的合法行使方式,并列举案例进行讨论。
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思考权利的限制和责任。
Step 4 小组展示(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介绍选择的权利以及评估的合法行使方式。
其他组进行点评,进行进一步讨论,加深学生对权利合法行使方式的理解。
Step 5 情景模拟(15分钟)设计几个生活中常见的情景,要求学生在小组内演练正确的权利行使方式。
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学生对依法行使权利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Step 6 案例分析(10分钟)选择一些有关依法行使权利的案例,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背后的法律依据和合法行为,培养他们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Step 7 总结(5分钟)请学生进行课程总结,回答以下问题:你认为依法行使权利有哪些好处?我们在生活中如何依法行使我们的权利呢?Step 8 课后作业以依法行使权利为主题,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生活中的一次依法行使权利的经历,并总结自己的收获。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2《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2《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2《依法行使权利》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公民依法行使权利的相关知识。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明白行使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理解不深,容易在行使权利时忽视义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公民依法行使权利的相关知识。
2.使学生认识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明白行使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不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其他公民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行为。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公民依法行使权利的相关知识,认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不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公民依法行使权利的情况。
2.讨论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3.情景模拟法:设计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正确行使权利。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设计情景模拟活动,准备相关道具和材料。
3.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图片,图片内容分别为: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集会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的场景。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公民在行使权利时,是否需要注意什么?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公民行使权利的情况。
提问:案例中的公民是如何行使权利的?他们在行使权利时是否遵守了法律规定?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活动。
每组设计一个情景,模拟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场景。
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6篇】

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6篇】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1)我国公民法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内容;(2)我国公民法定政治性义务的内容;(3)参与政治生活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2、理解:(1)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的必要性;(2)政治自由与法律的关系;(3)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义;(4)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3、分析:(1)联系实际,结合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来说明为什么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2)联系实际,结合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及原则,说明应如何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能力目标1、培养运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运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特权”等问题。
2、培养应用能力。
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自己的权利观、义务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逐步确立公民的权利意识、义务观念,学会正确处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为今后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1、公民应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的内容。
2、参与政治生活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3、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4、如何看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收集体现我国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材料、事例、图片。
回顾旧课(1)国家的产生、国家性质和本质是什么?(2)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教学过程[走进新课]请学生说说自己收集的材料、事例、图片。
预设:公民投票选举;公民应征人伍;奥运健儿获金牌,面对国旗唱国歌;公民出版的著作;政府门口的举报箱……提问:在同学们所举的事例中,哪些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哪些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学生回答:略)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与国家形成了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这种关系体现在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上。
这一节课我们就要探究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应履行哪些政治义务,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

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权利的基本含义和种类,掌握依法行使权利的原则和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依法维权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增强法治观念,形成依法行使权利、尊重他人权利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权利概述:介绍权利的概念、种类及特点,让学生明确权利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保障。
2. 依法行使权利的原则:阐述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程序性原则等,强调权利行使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
3. 依法行使权利的方法:结合具体案例,介绍依法行使权利的具体方法,如提起诉讼、申请仲裁、调解协商等,并强调在维权过程中要注意证据的收集和保存。
4. 尊重他人权利:引导学生理解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权利,避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通过讲解权利的基本知识和依法行使权利的原则,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 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权利问题和维权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权利行使和维权话题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4. 情境模拟法:通过模拟维权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维权过程,加深对依法行使权利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权利的含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详细介绍权利的基本知识和依法行使权利的原则,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某一具体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权利问题和维权方法。
4. 情境模拟:模拟维权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维权实践,加深对依法行使权利的理解。
5.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依法行使权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观。
《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行使权利的界限,懂得依法行使权利,不能滥用权利。
2.了解维护权利的正确方式,知道如何依法维护权利。
3.能够正确对待权益纠纷,学会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权益,同时能够尊重他人合法权益,学会自觉规范自身行为。
4.珍视公民权利,增强权利意识,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明确权利边界,树立法治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如何依法行使权利教学难点:如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三、教学过程五、课堂练习1.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这是因为( C )A.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是不广泛的B.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是不真实的C.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权利如果不能正确行使,不仅不能成为法治进程的铺路石,反而可能变成社会动荡的导火线。
下列同学的行为中,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是( D )A.小明在网络上发布同学的私人信息B.张某的餐厅为了多赚钱而偷税漏税C.小风把故意破坏的球鞋退还给商家D.小花为自己的小发明申请了专利3. 陈女士在一家健身房花费5000元办理了一张年卡,不久健身房便倒闭关门。
陈女士打电话给健身房负责人要求退还所剩费用,对方拒绝退款。
对此,陈女士可以( D )A.向当地的法院提起行政诉讼B.自认倒霉以免引发矛盾冲突C.通过网络对其进行人身攻击D.寻求公安等执法部门的帮助六、课堂板书小结依法行使权利一、行使权利有界限1、公民如何行使权利2、公民行使权利的限制性规定二、维护权利守程序1、维护权利守程序2、维护权利的方式:和解、调解、仲裁、诉讼教学反思:案例编制如何做到自然而严密又能充分说明问题,高效达到教学目的。
以上问题我在备课时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尽力把整节课中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融入情境中,使原本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鲜活、形象起来,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依法行使权利教案

依法行使权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法律体系中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公民权利的定义与分类2. 我国法律体系中公民权利的保障3. 依法行使权利的要求与原则4. 实例分析:如何依法行使权利5.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公民权利的定义、分类、保障以及依法行使权利的要求与原则。
2.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依法行使权利。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公民权利的定义、分类、保障以及依法行使权利的要求与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如何依法行使权利。
3. 小组讨论法:探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4. 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依法行使权利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公民权利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公民权利的定义、分类、保障。
3. 实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依法行使权利。
4. 小组讨论:探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分享彼此观点。
5. 总结与点评:强调依法行使权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觉履行义务。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教学反思:总结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公民权利的定义、分类、保障以及依法行使权利的要求与原则的掌握程度。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课后作业、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
3. 评价标准:能准确回答相关问题,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能在实际生活中依法行使权利。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公民权利与义务相关教材、案例集。
2. 课件:PowerPoint课件,内容包括公民权利的定义、分类、保障等。
3. 视频资料:典型案例视频,用于分析与讨论。
4. 网络资源:法律法规、案例查询网站等。
依法行使权利初中教案

依法行使权利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法律体系中关于公民权利的基本规定。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公民权利的概念和种类。
2. 依法行使权利的意义和途径。
教学难点:1. 如何正确行使权利,避免侵犯他人权利。
2. 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教学准备:1. 教材《法律常识》。
2. 教学课件。
3. 案例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公民权利的概念和种类,引导学生了解依法行使权利的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认为,在生活中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呢?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公民权利的相关内容。
2. 教师布置思考题:请同学们举例说明,正确行使权利和侵犯他人权利的区别。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案例素材,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主人公依法行使权利的过程。
2. 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案例中主人公依法行使权利的方法和经验。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依法行使权利的意义和途径。
2. 提问:同学们认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结合教材内容,列举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权利纠纷,思考如何运用法律解决。
2. 撰写一篇关于“依法行使权利”的感悟文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公民权利的概念和种类,掌握了依法行使权利的方法和途径。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设置,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避免滥用权利,侵犯他人权益。
3.2 依法行使权利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无答案)

八下《3.2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依法行使权利》是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框的内容。
为了达成课标要求,遵循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本框内容承接第一框《公民基本权利》,在学生了解了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基础上,教材设置了两目内容,对公民正确行使权利、维护权利给予方法上的引领。
通过“行使权利有界限”以及“维护权利守程序”两部分内容,让学生知道任何权利都是有界限的,权利需要依法行使的道理,明确维护权利守程序的方式。
本框的结构设计,以“运用你的经验”开始,通过问题导入具体的教育内容,并以“拓展空间”结束,体现基于生活—反思生活—回归生活的建构路径。
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既忠实宪法文本,又贴近学生生活,努力寻找两者的契合点,有利于促进学生法治思维养成和法治行为能力提升,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等学科核心素养。
2.【学情分析】在初中阶段,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领域不断扩展,往往会面临如何处理他人与社会、国家及国家机关的情况。
学生不仅需要知晓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而且要按照权利义务的关系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通过上一节公民基本权利的学习,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权利意识和观念,但因为阅历和经验知识的不足,对于行使权利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还认识不够,容易产生自以为是的权利观念,当自己权利受到侵害后也往往不懂得如何处理,所以有必要让学生学会怎样正确行使权利以及维护权利等问题。
帮助学生养成和增强权利意识,懂得珍视公民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帮助学生懂得保护自己、懂得生命的尊严、懂得自立自强;帮助学生加强对法律规则的理解和领悟,不断构建自已的价值观,逐步树立法治理念;引导学生依法参与社会生活,成长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所以学习本课非常有必要。
3.【教学目标】法治观念:通过分析“造谣祖孙合照为“老夫少妻”案”,理解并认同任何权利的行使都是有界限和守程序的,能够尊重他人合法权利,规范自身行为,培育规则意识、法治意识。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2《依法行使权利》教案(精选五篇)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2《依法行使权利》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2《依法行使权利》教案《依法行使权利》教案【核心素养】法制意识【教材分析】本课是教材第二单元第三课的第二框内容,本框内容承接第一框,在学生了解了公民基本权利包括什么之后,更加急需的就是要了解行使权利的正确方法。
本框通过行使权利有界限,以及维护权利守程序两部分内容,帮助学生知道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权利需要依法行使的道理,明确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公民基本权利所包含的内容之后,已初步树立起权利意识。
但是,对于权利应如何行使,以及当权利受到侵犯时,应该如何维护自身权利仍旧不甚了解。
本节课将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
在学习权利是有范围时,学生可能会觉得这一内容与上节课所学的政治自由、人身自由相冲突,教师需循循善诱,启发学生明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
【课程标准】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权利与义务”。
具体的内容标准是“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宪法相关规定,结合“球迷过激行为”等案例,知道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及权利需要依法行使权利的道理,明确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
2、结合正确解决纠纷的案例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会依法行使权利和维护权利。
3、通过了解宪法相关规定,明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增进热爱宪法的情感,自觉遵守宪法、自觉维护宪法尊严。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难点:知道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权利需要依法行使权利的道理。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教学过程】课堂导入如图漫画不文明养狗侵犯了邻居和其他居民哪些权利?你认为文明养狗应注意什么?提示:休息权、环境权、人身权利等。
道德与法治《依法行使权利》优秀教案

依法行使权利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权利边界,树立法治观念。
增强权利意识,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
能力目标:学会依法行使权利,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正确对待权益纠纷,学会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权益;尊重他人合法权利,学会规范自身行为;能够正确处理与亲人之间的权利冲突,做到道德与法律并重。
知识目标:知道行使权利的界限,懂得依法行使权利。
了解维护权利的方式,知道如何正确维护权利。
二、教材分析(一)内容分析本课是第三课《公民权利》中的第二框题《依法行使权利》。
本框题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有“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本框题所依据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应部分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内容”中的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具体对应的内容与要求是:初步理解程序正义在实现法治中的作用,建立依法处理纠纷,理性维护权利的意识。
(二)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学会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权利教学难点:明确权利边界,能够依法行使权利三、学情分析通过对我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①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法治观念和权利意识,但是他们的权利意识更多的是停留在对自我权利的认知,并不知道尊重他人权利是自我权利实现的保证。
②当自身权利受侵害时,多数学生都能准确说出“依法维权”这句短语,但具体的维权方式和程序并不知道,更有少数学生表示会用暴力手段解决纠纷。
③部分学生表示当父母侵犯到自己权利时,不知该如何处理,导致两代人关系紧张。
因此,在本节课中会着重引导学生遵守法律规则,依法行使权利、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个案说法,引入新课——权利评析2019年1月20日19时许,女乘客王某在北京地铁13号线列车座位上吃糕点,食品残渣掉落一地,不但不听其他乘客们的劝阻,还把食品外包装袋抛弃在车厢内扬长而去。
问题:如果当时你也在地铁车厢内,你会对王某说些什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小云对公民的基本权利有了深入的了解,也学到了许多知识,但面对复杂情况时应如何行使权利,以及如何维护自身权利还是有些困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法行使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懂得正确行使权利,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2.能力目标:树立权利意识,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增强权利观。
提高学生判断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正确行使权利有界限,维护权利守程序,做合格小公民;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维权意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依法正确行使权利,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教学难点】依法正确行使权利,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教学准备】教师精心备课、制作ppt、学生预习、收集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案例:《一个不得人心的群体发起一场不得人心的抗议》
每个合肥人的朋友圈都被“合肥出租车”事件刷屏了,出租车师傅们在自己遭遇的不公平待遇和网约车带来的压力时,将满身的委屈和愤怒倾注于一场罢工集会中,把压力转化成暴力,严重阻碍交通。
现场有部分出租车司机甚至把用软件打车的乘客往车上拽、打乘客、拔车钥匙等,这些都是无视他人人身安全的恶意行为;大规模的罢工集会导致道路一度瘫痪,许多人不能正常回家。
出租车的罢工,激起了每一个被拒载乘客的愤怒,也激起了大家对于出租车管理规范的质疑。
思考:这个事件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生:出租车司机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是违法的。
我们要学会依法正确行使权利。
教师总结:我们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新课学习-----依法行使权利。
二、新课讲授
自学释疑-----我能行。
展示问题:
1、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
公民行使权利有什么限制?
2、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哪些?
3、日常生活中发生民事纠纷后,当事人应该怎样进行协商?
4、日常生活中发生民事纠纷后,调解人应该怎样进行调解?我国调解方式主要有哪些?
5、仲裁是解决纠纷的又一方式。
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可以申请什么?当事人应该怎样做?
6、公民可以通过诉讼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诉讼可分为哪些方式?
生:自学、讨论(要求:①学生快速浏览课本。
②分组讨论,每一小组推举一名记录员,记录员记录小组交流结果并大声说出交流结果,其他小组如有异议可以补充。
)
师:通过各个小组代表的发言,可以看出各个小组的成员都能认真预习课本,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回答也很精彩。
那么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呢?请看下一环节:学以致用----看我的。
目标导学一:行使权利有界限
活动一:情景再现——足球比赛
1、看视频,展示材料。
2.思考:甲队球迷为何被处罚?这段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他们侵犯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等
知识拓展:我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
(1)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3)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
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4)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3.总结:行使权利有界限;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为代价。
目标导学二:维护权利守程序
活动二:情景体验-----维权不成反获刑
出示材料:由于对方欠自己十几万元工程款,男子王某便叫来几名男子,将欠债者强行推上车,带到偏僻的地方进行殴打。
最终,工程款没有要到,自己还犯了法。
2月13日,濉溪县人民法院以非法拘禁罪判处其有期徒刑9个月,缓刑一年。
思考:1、王某的教训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提示:当我们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要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2、王某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提示:我们维权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师归纳: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意气用事,要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我们再来小练几题。
【随堂练习】
1、如今校园内,加入“手机一族”的中学生越来越多,有些学生在上课时用手机玩游戏、发短信,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受到老师的批评。
这说明
(D)
A.我们享有的权利不能完全实现
B.学生在学校里是没有自由的
C.老师干涉了这些同学的自由
D.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诉讼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护自身权利。
以下四种情形,你认为最适宜通过诉讼途径来解决问题的是
(B)
A小丽因妈妈偷看自己的日记,好几天不理妈妈
B佳佳的父亲以佳佳未随父姓为由,拒不支付抚养费
C某班同学因数学老师无故拖堂准备状告该老师
D李明因同桌喊他“李瘸子”,与同桌争得面红耳赤
3、拓展提升
小王在某商场买了一双名牌运动鞋。
两天后,发现这双鞋有严重的质量问题,于是小王找到该商场负责人进行协商,要求退货并给予一定的赔偿。
由于协商不成,小王一气之下将该商场的几个柜台砸烂。
(1)、请对小王的行为进行简要评析
提示:小王通过与商家协商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正确的;小王一气之下将该商场的几个柜台砸烂,是错误的,甚至是违法的。
因为:①公民必须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公民在维护自身合法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
(2)、小王在与商场协商不成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提示:①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②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作为新时代的小公民我们应该懂得正确行使权利,依法通过正确的途径或方式维护自身权利。
送给大家一副对联:行使权利有界限,维护权利守程序。
横批:依法行使权利。
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自觉依法行使权利,依法维护权利,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越来越和谐,我们的社会才会越来越美好。
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依法行使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