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新课教学过程2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1.1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1.1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

《细胞生活的环境》1.教课内容解析:《细胞生活的环境》是人教版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的内容,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有亲近的联系,对理解保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正常运转的结果有重要的作用。

2.学生学习状况解析:2.1 学生已掌握了一些相关的知识,但本节内容知识点多,学生忘记得多,对看法的理解还是比较模糊.2.2 、培育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已基本养成课前自学、课后复习牢固学习习惯,但仍需不停牢固,教师的指引还是必不行少的。

3.设计思想:这节课的重要看法有: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浸透压等.此中内环境是本节的中心看法.要让学生掌握并应用这些看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这节课试试用诱思探究的教课方法促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虑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这节课堂以问题为线索,经过具体的事实和活动,帮助学生成立出上述中心看法,形成其自己的中心看法知识系统.经过学生自主学习,在纠错中不停修正看法,使学生真切理解看法的内涵和外延.4.教课目标4.1 知识与技术(1)描述内环境的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试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4.2 过程与方法(1)试试经过练习,学生自主成立看法。

(2)经过指引学生识图,培育培育学生识图能力,办理信息的能力,(3)经过对资料的解析,对问题的思虑和解决,培育学生获得有效信息,解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3 .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经过”诱思研究”教课,培育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涵养,培育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5.教课重点和难点5.1 .内环境的构成和理化性质。

5.2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6.教课过程设计教课环节教师的组织和指引学生活动设计企图用多媒体展现本节课的教课目标让学生明确本展现学习节课的学习任目标务、目标及方法。

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2)

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2)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教学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五、课时安排2课时2界进行物质交体内含有的整体?骨下静脉。

在人体内存在不同点: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

—组织液和淋巴。

还可能含有哪些物质?明这与多媒体显示:酸、脂肪、卵磷脂、胆固醇a即溶液浓度越高,一种成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

细基础题1.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是( )A .Fe 2+B .K+C .Na+D .Ca 2+2.下列哪项不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明显变化引起的病症( )A .浮肿B .手足抽搐C .贫血D .尿毒症3.正常情况下,动物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的数量主要取决于( )A .组织中氧气的浓度B .细胞膜上氧气载体的数量C .细胞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D .细胞中ATP 的数量 4.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 )A .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B .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C .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D .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5.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A .尿液和汗液的排出B .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C .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D .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6.在下列物质中,不参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 .血红蛋白B .葡萄糖C .二氧化碳和氧D .氨基酸 7.血浆中水的来源是( )A .组织液B .消化道、组织液、淋巴C .淋巴和组织液D .消化道和组织液8.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 )A .血浆、体液和体液B .血液、体液和淋巴C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D .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 9.右图是人的体温变化简图,请据图回答:(1)当人受到寒冷刺激时,可通过神经和激素的调节来维持正常的体温,此时体内分泌量明显上升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教材分析《细胞生活的环境》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1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包括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内容。

这些内容,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能力目标: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理解不到位,需要教师深入分析。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本节内容,初步把握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教室内教学。

七、课时安排 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章引入〗让学生阅读章引言并体会内环境的重要性。

〔节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并回答。

〔生答师提示〕1.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

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

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

高中生物 第一章 1.1《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一章 1.1《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2、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它是内 环境的成分吗?呼吸酶呢?胰岛素呢?尿素呢?载体呢? 葡萄糖呢?CO2呢?
分析: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不包括细胞内液。 ( 1)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O 2 ( 2)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包括 OC 2气体等) ( 3)细胞产生的激素、抗体等(不包括细胞自产自用的) ( 4)寄生在内环境(细胞外液)中的细菌、病毒等
项目 生存环境 物质交换的过程
原生动物、
直接从水中获得所需要
简单多细 水环境中 的养料和氧气,并把代
胞动物
谢的废物直接排到水中
多细胞生 物
细胞外液
(血浆、 通过内环境,间接地与 淋巴、组 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织液等)
二、内环境的概念
1、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液体称为体液
2、存在于细胞内的体液称为细胞内液 3、存在于组织细胞外的体液称为细胞外液,
3 、葡 萄糖 从血 浆进 入组 织液 经过 了几 层细 胞膜 ?
4 、O2 从血 浆进 入组 织细 胞的 线粒 体中 要经 过几 层磷 脂 分子 ?
(2 层)(1 0层) 5 、引 起组 织水 肿( 组织 液增 多) 的几 种原 因?
( 1)毛 细血 管的 通透 性增 加 ( 2)血 浆蛋 白减 少 ( 3)毛 细淋 巴管 堵塞
血浆成分
课堂练习
1.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D)
A.稳态只要各个系统、器官的协调活动就可以 维持 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 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 持不变的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 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教材分析《细胞生活的环境》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1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包括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内容。

这些内容,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能力目标: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理解不到位,需要教师深入分析。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本节内容,初步把握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教室内教学。

七、课时安排 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章引入〗让学生阅读章引言并体会内环境的重要性。

〔节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并回答。

〔生答师提示〕1.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

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

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1.1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2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1.1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2

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3讲解老师点拨2分钟创设问题解决情景1将学生讨论不完善的补充,并强调单双箭头2, .出示例题2三角关系图找错误点1学生认真听讲作好记录2找出题中错误的地方并纠错合作交流5分钟资料分析三者关系紧密相连像三胞胎一样那在成分上有没有相似之处?二、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成分主要有哪几大类物质构成?2、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有什么异同?3、血浆中哪两种离子含量较多,可能起到什么作用?4、HCO3-、HPO42-可能起到什么作用?分析资料讨论回答问题自主学习3分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景看来细胞外液不仅要管细胞的吃喝拉撒,还要让细胞生活的舒适三、细胞外液理化性质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2.酸碱度:血浆pH维持在7.35-7.45 之间;血浆中有多对对酸碱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如H2CO3/NaHCO3、NaH2PO4/NaHPO4即与含有的HPO42-和HCO3-等离子有关3.温度: 37℃左右认真看书小结三种理化性质活学活用1分钟实例分析内环境与健康1分析为什么医院给病人输液要输生理盐水?2问题奶粉里的三聚氰胺为什么会造成“大头娃娃”3剧烈运动后建议喝什么水?4发烧后人为什么食欲下降?1学生讨论的出内环境的稳定与健康紧密相连板书设计二、细胞外液的成分及理化性质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2.酸碱度:血浆pH维持在7.35-7.45 之间;3.温度: 37℃左右教学反思1、新课程倡导转变学习方式,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合作能力大大增强。

2、通过学生做例题并且合理分析一些实际现象可以看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比较扎实。

3、培养了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学生讨论时不敢出声,回答问题声音较小,对学生应该给以及时的鼓励2在上课时间把控上应该给教师留够强化重难点的时间,多鼓励学生快速有效的讨论。

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的化学成 分相同
三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渗透压

酸碱度

温度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770KPa)
(1)渗透压的概念: 简单地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渗透压的大小: 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 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 透压越高 (3)影响渗透压的因素: 主要与无机盐( Na+、Cl- ),蛋白质的含量有 关
组织液
淋巴循环
毛细淋巴管壁
淋巴
3、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 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 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 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少量的组织液还 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 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 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 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 于或高于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 失水。
2、酸碱度
血液pH值为什么能够维持在7.35-7.45之间? 血液中含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
缓冲物质: 每对缓冲对 = 一种弱酸 + 相应的强碱盐 如:H2CO3 / NaHCO3 NaH2PO4 / Na2HPO4
毛细血管壁
血浆
毛细淋巴管壁
淋巴
淋巴循环 (左右锁骨下静脉)
P3思考与讨论提示:
1、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 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 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由此可见,细 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高中生物《第一章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一章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C、二氧化碳和氧
B、葡萄糖
D、氨基酸
4、人体内环境中,与组织液成分最接近的 液体是 ( C ) A 、血液 C 、淋巴 B 、血浆 D 、原尿
5、打吊针时,常配以0.9%的生理盐水,其 目的主要是( D ) A、供给全面营养 B、供能 C、供给水 D、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6.下图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 据图分析:
2.细胞代谢产生的CO2与H2O结合,在碳 酸酐酶作用下,发生下列反应: CO2+H2O H2CO3 H+ + HCO3-。 HCO3-通过与细胞外的阴离子交换到达 细胞外液,即组织液、血浆或淋巴中。 主要与呼吸系统有关。
3.人体具有体温调节机制以保持细 胞外液温度的恒定。参与体温调节的 器官和系统有皮肤、肝脏、骨骼肌、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 等。 4.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通 过皮肤分泌汗液,泌尿系统形成并排 出尿液和呼吸系统的呼气这三条途径 来排出,其中以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 的排泄途径为主。 血浆中的尿素主要通过肾脏形成
葡萄糖
乳酸
0.08
0.025 0.38 0.14
无 机 盐 离 子
Ca2+ Mg2+ Fe
2+
Cl-
HPO42- SO42 - HCO3-
0.36
0.01 0.001 0.17
脂 质
各种脂肪酸 脂肪
思考:白细胞、呼吸酶、血红蛋白是否属于细 胞外液的成分?
包含这些化学成分的细胞外 液具有怎样的理化性质呢?
组织液 淋巴 血浆
细胞外 (内环境)
细胞 细胞外液 内环境
外界 环境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 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体外
B 消化系统

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学习目标] 1。

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知识点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知识梳理1.体液(1)概念:人体内含有大量错误!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组成①血浆:血液中除错误!血细胞外的液体.②组织液:存在于错误!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错误!细胞间隙液.③淋巴:错误!毛细淋巴管内流动的液体叫淋巴液,也叫错误!淋巴。

(3)常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2.内环境(1)概念:由错误!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即主要由错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

(2)内环境各成分及细胞内液之间的相互关系(3)作用:是错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错误!1。

血液、血浆、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的关系?提示:2.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和内环境的区别?提示:3.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有没有内环境?提示:没有.内环境属于多细胞生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4.人的消化道、呼吸道、肺泡腔属于内环境吗?提示:不属于。

因为人的消化道、呼吸道、肺泡腔与外界相通,属于人体的外界环境.5.汗液、泪液、唾液和尿液属于细胞外液吗?为什么?提示:不属于。

因为它们不属于体内的液体,也不是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典题分析题型一体液种类及其关系[例1]如图为正常人体内某组织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①②④共同组成了细胞外液B.体液①中含有血浆蛋白C.图中②③构成了此组织细胞生存的内环境D.图中①②④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解题分析]根据题干及图示可以判断出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

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即细胞外液,A正确;①为血浆,含有血浆蛋白,B正确;组织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即只有②,C错误;内环境中,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组织液和淋巴及淋巴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都是单向的,D正确。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一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教案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一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教案

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细胞生活的环境〞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重点内容是概述内环境的概念、组成、功能和理化性质。

本节主要说明:体液和内环境两个核心概念;内环境组成成分及其理化性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师可用概念图表示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动态联系 ,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教材内容丰富 ,安排了“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着力于学生的分析问题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但本节课内容比拟抽象 ,概念容易混淆。

2教学策略
教师采取问题驱动和直观教学的策略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问题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理化性质、构建模型的要素;通过引导学生构建概念图 ,得出内环境的概念;通过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内环境的功能。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②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交换的媒介
(2)能力目标: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理解生命系统中相互作用和联系;
②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

4教学重、难点
①内环境的理化性质;②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交换的媒介。

5教学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细胞生活的环境
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方法设计
新课导入
新授: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示图血细胞和草履虫,多
媒体显示问题:
讨论1:我们看到的都是
什么细胞?
讨论2:它们分别生活在
什么样的环境中?两者的生
活环境有何异同?
讨论3:哪种细胞生活的
液体环境的理化性质更为稳
定?
总结:单细胞生物(如草
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
中,可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
换。

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如血
细胞)生活在体内的液体环境
中。

多媒体显示:
下面我们重点探讨人体内的
细胞。

多媒体显示:人体内含有
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
液体统称为体液(body
fluid)。

讨论1:细胞内液指什么?
讨论2: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相比,谁多谁少呢?细胞直接
生活的环境又是什么呢?
【合作探究】
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
液、淋巴液等。

我们观看下面
一段动画,阅读教材P3,思考
并讨论:
(多媒体显示)
讨论1:组织液、血浆和
淋巴液有什么异同?
观看并思考后回答(草履虫是
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


细胞生活在血浆中。

草履虫直
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可直接
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而血细
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
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
换。


学生思考。

笔记
学生看投影及看书后思考回
答:
细胞内的液体环境。

主要
是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
线粒体基质、细胞液等。

细胞
内液多,占2/3。

细胞直接的
生活环境是细胞外液。

学生讨论后回答后老师
加以补充:
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
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不同点:在人体内存在的
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
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
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

不同点:生活于其中的细
多媒体展示,情
境引入
思考讨论
媒体展示
思考讨论
问题串
媒体展示,
合作探究
讨论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讨论2:组织液、血浆和
淋巴液有什么内在联系?能
不能说全身细胞外液是一个
有机的整体?
讨论3:什么是内环境?
内环境主要包括哪些?
再问: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之
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要求学
生形成图示。

【总结】1、血浆→组织
液:毛细血管动脉端。

2、组织液→血浆:毛细
血管静脉端。

3、组织液→淋巴:毛细
淋巴管
4、淋巴→血浆:左右锁
骨下静脉。

[生疑] 人体的细胞生活
在细胞外液中。

具体到某一个
细胞,它的直接生活环境具体
是什么呢?
总结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的
“内”是相对于个体外环境的
“外”而言的。

细胞外液的
“外”是相对于细胞的“内”
而言的。

两个内外,着眼点不
同。

[过渡] 那么内环境与外
界环境有哪些差别呢?细胞
外液有哪些化学成分呢?
多媒体显示P3血浆的化
学组成。

讨论:
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
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
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
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

生:血浆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
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


织液可渗入毛细血管形成血
浆。

组织液也可渗入毛细淋巴
管内形成淋巴液。

淋巴液经淋
巴循环汇入血浆。

生:1、绝大多数细胞—
—组织液。

2、血细胞——血浆。

3、淋巴细胞——淋巴。

4、毛细血管壁细胞——
组织液和血浆。

5、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组织液和淋巴。

生:(观看、阅读讨论)
1:表中的化学物质可分为无
机物和有机物。

无机物包括水
和无机盐离子(如Na+、K+、Ca2+、
Mg2+、Fe2+、Cl—、HP042—、SO42
—、HC0
3
—)等,有机物包括糖类
(如葡萄糖)、蛋白质(如血清
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纤维蛋
白原等)、脂质(如各种脂肪
总结思考
生疑
题目训练
问题过渡
媒体展示
引导学生讨论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1、如何将表中物质按化学性
质进行归类?
2、除表中所列成分外,血浆
中还可能含有哪些物质?
3、在组成血浆的离子中,哪
些离子的含量较多?它们可
能起什么作用?
4、HCO3—、HPO4—可能起什么作
用?
5、任选其中一种成分,分析
它的来源和去路,并说明这与
人体的哪些系统有关。

(总结)
多媒体显示:
[过渡]HCO3—、HPO42—能起到什
么作用呢?
多媒体显示:红细胞在清
水中吸水胀破,在较高浓度食
盐水中失水皱缩、死亡。

思考:
1、为什么红细胞在清水中吸
水胀破、在较高浓度食盐水中
失水皱缩、死亡?
2、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
为什么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
必须使用生理盐水?
学习一个新的概念——
溶液渗透压。

1、概念: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
水的吸引力。

2、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
微粒的数目。

溶质微粒越多,
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
力越大,即溶液渗透压越高。

反之亦然。

3、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
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总结:多媒体显示
酸、脂肪、卵磷脂、胆固醇)、
氨基酸氮、尿素氮、其他非蛋
白氮和乳酸等。

2:还含有气体分子(主要是氧
气和二氧化碳)、调节生命活
动的各种激素、其他有机物
(如维生素)等。

3:Na+、C1—含量较多。

它们的
作用主要是维持血浆渗透压。

学生回忆以前内容后回答问
题。

学生看书,完成资料分析中的
讨论题:
(讨论题3),提示了细胞外液
中的各种无机盐离子,含量上
占优势的是Na+和Cl—。

细胞外
液的渗透压的90%以上来自
Na+和Cl—。

4.HCO3—、HPO4—可能起什么作
用?生:维持血浆的酸碱平
衡。

看投影,笔记,理解,完
成讨论题5,任选其中一种成
分,分析它的来源和去路,并
说明这与人体的哪些系统有
关。

学生看图理解相关内容。

弄清
几个系统。

媒体展示
媒体展示
阅读课本,
自主学习
总结:多媒体显

及时小结
四、内环境
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五、课堂小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
换,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完
成,并且要依赖消化、呼吸、
循环、泌尿等系统直接参与。

示图
综合知识,本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学
习了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
液、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中
三者之间的关系,细胞外液的
成分,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以及外界物质如何与外界环
境发生物质交换。

着重要掌握
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
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中三者
之间的关系,外界物质如何与
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

投影完整板书。

学生对本课小结后整理板书
内容
板书设计:单细胞生物(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的成分(三者转化关系)多细胞生物(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
度、温度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作业:1.教材P7“体温变化规律”的调查。

2.完成学案的随堂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